白族待客文化礼仪

2024-04-29

白族待客文化礼仪(精选6篇)

篇1:白族待客文化礼仪

待客礼仪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好客的白族人待客有独特的礼节“三道茶”。头道茶。主人热情地迎客入门,边交谈边架火煨水,待水开,把专作烤茶用的小砂罐放在火盆上烘热,然后放入一小撮茶叶,并执罐不停地抖动,待茶叶颜色微黄,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时,才冲入开水,只听“哧嚓”一声,罐内茶叶翻腾,涌起一些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等泡沫落下,又冲入沸水,茶便煨好。这就是第一道茶,人们也叫它“雷响茶”。这头道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里斟上两三滴,兑入少许开水,便双手举杯齐眉递给客人;白族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尊客例规,所以那盅内的茶水只够品一两口。头道茶水不多,可是那味道苦中带香醇,别有一番韵味。

二道茶。品完头道茶,主人便往砂罐内重新注满开水,接着拿出一个小碗,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品尝之时,茶香扑鼻,味道甘甜。这就是第二道茶,又叫“甜茶”或“糖茶”。

三道茶。先舀半匙蜂蜜,再加上三两粒红色花椒放入盅内,沏上茶水后,客人边晃动茶盅边饮,其味甜而微辣又略苦。接着主人把用牛奶加工的乳制品乳扇取一张,放在火上烤烤,待乳扇发泡呈黄色后,揉碎放进茶碗里同时加入一些红糖冲入热茶水,稍用筷子搅拌后再敬客。这样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故而有的地方把第三道茶叫“扇茶”。

据说,“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原来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后来演变成了白族人待客的独特礼俗

日常礼仪

待客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每逢家中来了客人,白族人都会以酒、茶相待,其中最为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先奉浓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且为客人斟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而客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老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年轻见到老人都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也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更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当然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许多礼节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更加的体现男女平等。

敬茶礼节

客来献茶,这是我国人民交友客的传统礼节。但是,白族人的饮却很有特色。他们敬献给客人的则是用小砂罐焙烤出来的冲茶,色浓味醇,别具一格。

如果你来到白族人家作客,主人就热情地让你到堂屋里就坐,然后立刻在火盆上架火煨水准备烤茶。白族住宅主房长三间之一的堂屋就是厅,每家堂屋内一般都备有木架铸铁火盆,上面支着三脚铁架。这个火盆就是用来待客烤茶的。

白族烤茶的方法是很别致的人架好火、煤上水壶,一面和客人寒喧,一面把小砂罐放在火盆上预热,到了一定火候就放人茶叶,快速抖动簸荡,让茶叶在砂罐里翻腾。待茶叶发泡,呈微黄色,开始冒出茶的青香味之后,即冲入微量沸水;只听嚓嚓之声,顿时茶水全部化作泡沫翻上罐口如绣球花状;客人喷喷称妙,烤者亦用手轻拍大腿,叫:“落,落!”这时,满屋茶香味四溢,使迎客气氛更加热烈。等到泡沫落下之后,再加适量沸水,即可斟人茶盅内。

这种茶称“雷响茶”。每盅只能斟浓茶二、三滴,茶水呈琥珀色,晶莹透亮,浓香扑鼻,令人垂涎不止。盅内再兑少许开水,即可品茗,茶味香例醇厚。罐内再倒满开水,稍娘后又可再斟一轮。每斟一轮称一道茶。白族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是纯茶水;第二道称甜茶,茶内放人核桃仁片和红糖;第三道称回味茶,用茶水调,再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

白族烤茶的敬茶礼节似乎也很繁缛。烤茶者首先将第一杯茶双手齐眉敬给客人,客人接茶后又转敬给主人家的最长者,互相央谢;待对在座的人都央敬一番之后,方才开始掇饮。

白族烤茶很考究茶具。俗话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枯致小巧的瓷杯为上品。客人手端着茶,一面品茗,还一面赞赏茶盅。主人斟出的每道茶的分量也很讲究,每杯不得一次斟满,以供品一两口为限。这就是白族俗语所说的:“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斟满盅的茶拿给客人喝,这是很不礼貌的。

篇2:白族待客文化礼仪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不管是第一次来还是经常来的客人,热情、主动的打招呼总是没错的。特别是对于第一次来拜访的客人,会为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时间接待

如果是接待有预约的客人,可以把他引领到预先定好的会议室,及时通知预约的相关人士,并做好相应接待。如果客人没有事先预约,就要详细地问明客人来意,要拜访谁,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和确认。做到有礼有节的接待,不怠慢、不失礼。

沟通礼节

与人交流的时候善于聆听,眼神正视对方,适时地的点头、回应以表示尊重,一举一动都要表示出认真。

篇3:基于民族文化的白族档案研究

白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白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特色文化。

白族档案是白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族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的记录。这些记录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白族的形成、演变、迁徙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内涵。从文化遗产“文化代表性,群体记忆性”的特点出发,各类载体的白族档案便无可推卸地成了白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它符合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本质,通过有目的的文字记载、照片、录像、数字化等多种方式对文化加以保存,使一个时期该文化形态得以长久保存。这些档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积极作用。随着白族社会的变迁,白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白族档案与白族文化相生相伴,白族档案样态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基于民族文化的白族档案研究,正是将白族档案植根于白族文化,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为三个基点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二、白族档案内容解读

根据白族的文化特征,可以把白族多元文化分为政治制度文化、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信仰文化、语言文字文化、知识艺术文化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1]。白族多元文化孕育出不同内涵、不同内容的白族档案。

1. 白族政治类档案。

在白族特定的政治制度下产生了特定的政治制度文化现象,从而孕育产生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涉及政治活动的纸墨和碑刻等白族政治类档案。如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即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的《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记录了大理国王段素顺与东方三十七部的首领在石城(今曲靖市)结盟立誓,友好互助的史实。

2. 白族科技类档案。

白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科技生产知识,留下了大量反映民族科技生产成果的科技文献。这些科技文献涉及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多个方面,如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所著《天文历法》对日月运行理论、恒星和行星观测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观测研究,意义重大。

3. 白族宗教类档案。

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本主教、佛教、道教、多神崇拜等几种。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普遍接受和信仰佛教,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滇密”教派,即“阿阇黎”教,所形成的各种经卷就是“阿阇黎”僧人手写佛教经文档案。如《护国司南钞》、《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等经卷。

4. 白族语言文字类档案。

白族在利用其独特的语言文字时产生了白族语言文字类档案。白族先民用白文来书写史籍、碑刻铭文等,如白文史籍有成书于元代的《古通记》和《玄峰年运志》等;白文石刻碑现存有九块,以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杨黼撰写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诗文碑》最为著名。

5. 白族艺术类档案。

白族能歌善舞,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白族民间文学、戏剧剧目、绘画等艺术类档案文献。白族民间文学大体可以分为神话、故事、民谣、谚语、童话等几大类;白族戏剧唱腔约有30多种,目前能列出的剧目有300多本;白族绘画艺术水平很高,代表作有张顺、王奉宗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张盛温的《大理国梵画长卷》等。

三、白族档案形态解读

根据形态特点,将白族档案载体分为自然载体、纸质载体和新兴载体三大类[2]。

1. 自然载体型白族档案。

指在人工记录技术出现之前,通过自然材料简单加工而成的记录材料。在自然载体型的白族档案中,石刻类档案数量最多,包括:(1)白文碑刻,根据调查,现有白文碑刻共计九块;(2)汉文碑刻,据学者估计,整个大理地区明清两代的汉文碑刻原有一万通以上,由于保护不当,这些珍贵的石刻档案至今已所剩无几;(3)梵文碑幢,大理地区的梵文碑幢主要集中于大理海东的大墓坪以及洱源的凤羽,剑川的中科山和云龙的顺荡等处。反映白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实物多样,“大部分实物材料有历史档案、历史文物和史料实体三位一体的性质”[3]。由此决定了我们对白族档案形态的划分需要一定的包容性,凡与白族文化相关的各类自然载体文本均应纳入白族档案形态的视野。

2. 纸质型白族档案。

指纸质载体型档案,包括纸质的各类古籍、图书和文件等。纸质型白族档案包括:(1)白文经卷,如白文手写佛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2)白文曲本,如《白王的故事》、《李自成进京》等;(3)白文史籍,如《古通记》和《玄峰年运志》;(4)白文祭文和对联,如王应标撰写的《洱源西山白族祭文》、张彦光收集整理的《云龙白族祭文》等;(5)纸制谱牒,如剑川《段氏家谱》、祥云《杨氏家谱》、洱源《王氏家谱》等;(6)民间档案,白族民间形成的纸质档案大部分保存在民间艺人、族长等手中。

3. 新兴载体型档案。

指由感光材料、激光载体、磁性材料等新型载体所形成的各种记录。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载体型白族档案。白族地区的很多居民家里均有各类主题的照片和影像,如本主庙会、婚嫁喜事时所拍摄的照片、影像等。大理白族历史名人较多,因此保存有大量名人照片档案,经过专业人员的整理,名人照片大多已汇编成集,收藏于档案馆内。在大理州档案馆馆藏的少数民族声像档案中,录音档案有白族“绕三灵”、洞经音乐演奏、白族民歌等;录像档案有白文教学、大理三月街文艺演出等;照片档案有剑川石宝山石窟、大理白族名人照片集等。

四、白族档案分布解读

文章参照民族文化文字符号形成时间,以档案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标准,将民族档案划分为原始记事档案、传统档案和新型档案三种类型进行白族档案分布的解读[4]。

1. 原始记事档案。

指文字发明以前的助记忆时代以原始记事方式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白族原始记事档案主要为口述档案,主要来自白族人民的口头创作,世代口耳相传,极富民间性,具有很强的档案原始性特征。近年来,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将流传在大理地区的白族民间传说故事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先后编印和出版了《白族神话传说集成》、《白族民间歌谣集成》等70本书,共540万字,诗歌48800行,谚语70600条[5]。

2. 传统档案。

指文字产生以后,以雕刻、书写、印刷为记录方式而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白族传统档案主要为石刻类档案和纸墨型档案。石刻档案主要保存在野外,只有少量珍贵石刻档案碑保存在博物馆;白族纸墨型历史档案包括白文经卷、白文曲本、白文史籍,已被档案部门重点保存;现代形成的由白族文字书写的文献主要流传于民间,有待进行全面的调查、挖掘和整理。白族谱牒、祭文、手稿等民间档案大部分被保存在民间,保管条件简陋,档案损毁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清代以前由白族当地政府形成的政府文书档案已基本殆尽。

3. 新型档案。

指以现代新型材料为存储介质而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主要包括照片档案和多媒体档案。这部分档案虽然没有用文字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和结果等问题,但是它们却直观可视、形象生动,具有记录的真实性和反映情况的权威性,理应视为民族档案。白族音乐、绘画、戏剧、曲艺等多散存于民间,经过专业人员的搜集整理后,利用其题材编写了很多以白族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戏剧、曲艺,如《五朵金花》、《红色三弦》等。

五、思考

1. 民族档案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和历史积淀,它与民族多元文化相生相伴,鉴于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档案的定义不易过窄,应该涵盖“口述历史、文字记录、实物材料、活档案”等各类载体的档案文本。由于白族档案的形成、内容和载体更有多元性和特殊性,由此决定了我们对白族档案的研究需要一定的包容性,白族档案不应只是单作一种单独存在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事项去研究,而应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或文化本身去对待,白族档案研究的视野应该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反映,从多个维度对白族档案进行解读,挖掘出档案中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

2. 白族档案是白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白族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白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同程度地保留并传承和延续着,它负载着白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白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拢聚着白族人民自我认同的凝聚力。白族档案的价值在于其见证了白族文化和白族社会的演变过程,档案本身虽然已经呈静态,但若离开了白族活文化这个大背景,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将受限。因此,我们必须将白族档案植根于白族文化,使其与生生不息的白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3. 白族文化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这种变化可概括为两种趋势:一种是逐渐萎缩衰亡,一种是变化新生。无论是衰亡或是新生,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白族档案样态都在不断演变。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迁移流动,以及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白族传统文化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既有纵向的保持,也有横向的传播。伴随着白族的发展而产生的白族档案,其内容正是白族文化变迁的体现,我们唯有从内容、形态、分布等多个方面对白族档案进行解析,才能把握住文化变迁与档案样态演变的规律,使白族档案的保护与利用趋向完善。

4. 档案的生命是脆弱的,只要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现有的保护措施和条件还无法为其提供完美的庇护。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珍贵白族档案散于民间被私人所收藏,许多民间档案急需进一步保护和抢救,有关部门的大量工作还停留在收集保管阶段,白族档案资源尚未作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好现有的“民族记忆”,寻求一个既有利于白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能使白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平衡点。

摘要:本文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三个基点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 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 旨在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白族档案,研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少数民族[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1980.

[2]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3]杨中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3.

[4]杨毅.民族档案之旅游人类学建构与扩展研究[J].思想战线, 2009 (3) .

篇4:白族待客文化礼仪

关键词: 文化;交际方式;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当今世界因为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跨文化交际也更为频繁,然而,交际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很多尴尬、误解,甚至冲突。而所有这些都起源于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从这一方面讲,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避免误会和冲突。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做客和待客也很常见,然而,因为地域、习俗、信仰和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交际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笔者就此问题在以下做出了详细论述。

二、中美做客和待客中的差异

(一) 时间观念

人类学家霍尔把不同文化模式中的时间观念划分为单时制和多时制。单向时间制重视计划、安排,强调时间的固定和单一性,认为事情应该有序安排,严格执行。而多向时间制重视灵活、随机,强调时间的发散性,认为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不必受日程和计划的制约。

西方人倾向于单向时间制,强调在特定时间做特定的事情,因此做事严谨,讲究计划,而中国人更趋向多向时间制,善于同时计划和进行多件事,活动常因具体环境随机决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西方人宴请时,习惯提前预约,主人会定好精确时间,如:周六晚上七点。一旦定好时间,不会轻易改动,客人们会依据约定的时间提前安排各自事宜;而在中国,人们不讲究预约,即使例行,时间上也相对模糊,比如“周末”,临近再具体到“周六晚上”,客人会根据常识来判断,在合理的时间登门。而在中国,不打招呼的临时拜访、顺路探望也是可行的,而在美国,此举会打乱别人的计划,造成对方的困扰,因此是极其罕见的。

美国人非常看重守时,他们笃信“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很少会花大量的时间闲聊、拉关系。做客时,一般情况下,晚到5到10分钟是可取的,这样可以给主人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而中国人则通常会提前到达,女宾可以帮助女主人准备饭菜、拉家常,男宾和男主人交谈沟通,这样更体现出彼此关系亲密,重视对方。

(二)宴请招待

根据Hofstede的价值划分中的一条,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个体主义,而中国人则信奉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重视个人权利和义务,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自我表达和自我肯定,而集体主义强调团结协作、分享、对外的形象以及维护面子。这可以在宴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西方,用餐一般在长形方桌,实行分餐,他们喜欢独立,习惯自给自足。按照他们的理念,朋友来家中用餐更多的是一种分享生活的过程和乐趣,因此主人招待无需特别丰盛隆重,用餐过程中,主人只请客人添一两次菜,而且会征求对方意见,”would you please like some more?’,客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Yes, I’d like some”或者“No, thanks”,他们重视自由,并且保持自我选择的权利不被绑架和侵犯,因此,如果客人拒绝,主人不会强迫,更不会劝酒。

而在中国,人们喜欢团聚,所以用餐选择圆桌共餐,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和分享,主人更是以请客为乐,盛情款待,气氛热闹嘈杂,大家有说有笑。受到集体主义文化倾向的熏染,人们更多地重视在集体中的评价和位置,因此更愿意去满足对方的需要,主人习惯劝客人多吃,甚至替客人夹菜劝酒,来体现热情好客,而客人又会习惯性的推辞一番,生怕麻烦主人。这种你推我让的过程让很多西方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三)对待恭维

霍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区分文化倾向的价值尺度,即: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他指出,处在高语境文化中的人,大量信息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比如面部表情、眼神、微笑、场景等等,语言也趋向于模糊、委婉,重在言外之意。而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媒介,语言交流直接、干脆、明确。

美国人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群体, 因此他们表达观点直接明确,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客人会非常直接称赞对方,感谢对方,比如: “Oh, it’s so tasty.” “I’ve never had fish cooked this way” “Thank you”,etc. 如果受到对方的赞赏,主人更是欣然接受,如:“Thank you. I prepare it especially for you”,来体现一种直言不諱和自我肯定。而在中国,我们常说“心知肚明”,人们都表现的非常谦虚,客人会表达出麻烦别人的歉意,而主人也常说“家常便饭”“手艺不精,多多包涵”等等,而大家都能会意言外之意,所以对于美国人,经常理解不了中国人的言行不一,而中国人也不习惯美国人的直接和易于表达,常常会觉得尴尬不自在。

三、结语

除了以上的对比和基于理论框架下的分析,还有很多其他交际习俗方面的差异有待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之间、中西方之间的差异的确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信息的解读大相径庭,因此才会导致种种误解。21世纪,世界各国必然朝着地球村的方向前行,意识到并且了解交际差异可以缩小差异、弥合鸿沟。如果我们能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行事,那么,世界就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A. G. Smith, Ed.,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Reading in the codes of Human Interaction .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1966.

[2]“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he Voice and the Echo”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L.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2000.

[3] U.S. News & World Report, October 1996.

[4] Hall EdwardT. Monochromic and Polychromic Time [M]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 Reader.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2:16.

[5] 张立文 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9.

[6] “Culture Diversity in Perception: Alternative Views of Reality”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L.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2000.

篇5:白族待客文化礼仪

目的:

1、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教育学生做客要有礼貌,待客要热情大方;

2、在做客、待客的表演活动中,充分体现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活动主持: 活动准备: 句或格言。

2、制作“待客做客礼仪贺卡”。

3、学生搜集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教学过程:

一、谈一谈,待客做客的经历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做客、待客有礼貌是尊重他人、讲文明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同学们都曾有过待客做客的经历,请大家谈一谈,你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2、回忆1:当你到别人家做客时,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3、回忆2:你家里来客人了,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今天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学习待客做客方面的礼仪。(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4、谁能说说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5、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不光要说得好,更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上。

二、看一看,学习待客做客方式

(一)待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接待客人的场景。看图讨论:客人来到家,小主人是怎样做的?客人离开时,他又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表现如何?

2、请看小品表演《家里来了客人》

让学生交流、回答小品中的小强待客时做得怎么样?哪地方做得对,哪地方做得不对?

3、让我们再次重温《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礼貌方面的有关要求: 待人有礼,会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二)做客礼仪

1、出示图:小主人随父母去做客的情景。

看图后讨论:盼盼到人家做客时,言行举止如何?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下面,我们再—起来学习做客礼仪,看看学校在做客礼仪方面又是怎样要求的?

做客注意礼当先,先敲门,再问候,告别别忘说“再见”。具体做法如下:

A、到别人家,应先敲门或按门铃,等到有人应声或出来迎接时再进去。

B、做客要彬彬有礼,主人家里所有的人,不论熟悉与否都应一一打招呼。

C、做客后离开时要向主人及其家属说:“再见”。(让学生相互交流)

3、小结:只要我们做客时,能按照以上做客礼仪去做,就是一个文明的小客人,就一定能受到主人的欢迎,主人一定会对你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三)待客做客礼仪总结

1、回忆我校的待客做客礼仪,学生回答,板书: 亲戚朋友来做客,礼貌热情来招待。端茶送水说请用,客人离去送门外。做客注意礼当先,告别需要说再见。学生齐声诵读。

2、分组学习,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和做客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小组内演一演,待客礼仪体验

1、几个人到同学家去玩;

2、妈妈的朋友来了;

3、有客人来家里吃饭;

4、和奶奶一起去亲戚家做客。(1)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组讨论。

(2)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角色,演一演。师:大家想一想,在别人表演时,你应该做什么? 分小组开始表演。

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鼓励补充。

四、考一考 投影显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客人来到,主人应()。(2)大人谈话时,我应该()。(3)邀请客人进餐时,我应先()。(4)到别人家做客时,敲门时()。

(5)在别人家做客时,我要坐得()。(请学生上来做示范)(6)主人给我吃水果,我会()。

(7)主人家要开饭了,我该(),因为()。(8)平时不是节假日,下列时间哪个时间做客最合适?因为()。①、中午;②、吃饭时;③、晚上10点;④、晚上八时。五:制作贺卡,相互赠言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待客做客礼仪方面的名句、格言。

2、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待客做客礼仪贺卡”上,写上格言,赠送给好友,相互勉励。

3、评一评班级中的“待客做客礼仪之星”。

六、你应该知道的礼仪:

六、总结:

同学们,希望大家通过这节班会课,在待客做客礼仪方面,有新的认识,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制定的礼仪目标去做,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的!愿你们做文明礼仪的使者,遍撒文明礼仪的花种,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七:课后延伸,发展评价

篇6:春节的待客礼仪

接待礼仪知识之让座与介绍

如果是长者、上级或平辈,应请其坐上座,主人坐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辈或下属则请随便坐。

如果客人是第一次来访,应该给家人介绍一下,并互致问候。然后沏茶、递烟或拿出水果、小吃等招待客人。如果请客人吃东西,应问客人是否要洗手;如果请客人吃西瓜,应准备好放瓜子、瓜皮的盘子和毛巾。

接待礼仪知识之谈话

谈话是待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接待礼仪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环。首先,谈话要紧扣主题。拜访者和接待礼仪者双方的会谈是有目的的,因此谈话要围绕主题,不要偏离主题。如果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要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谈,不要只谈自己的事情或自己关心的问题,不顾对方是否愿听或冷落对方。其次,要注意谈话的态度和语气。

谈话时要尊重他人,不要恶语伤人,不要强词夺理,语气要温和适中,不要以势压人。第一:会谈时要认真听别人讲话;第二:不要东张西望地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应适时地以点头或微笑做出反应,不要随便插话;第三:要等别人谈完后再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可只听不谈,否则,也是对别人不尊重的一种表现。第四:谈话时要注意坐的姿势。第五:不要低头玩手机和频繁看表、打呵欠,以免对方误解你在逐客。

接待礼仪知识之敬茶和敬烟

茶具清洁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如果用一次性纸杯,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纸杯套上杯托。

取茶方法

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给客人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可以直接倒入客人杯中或先倒一部分茶在一个杯子里再把杯子里的茶倒在客人的杯中。茶叶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

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持杯时不能抓杯口;不要边奉茶边说话,以防唾沫溅入杯中。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在进行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礼貌地请客人喝茶;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

收茶之法

必须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净收好,以备下次待客之用。

茶,是礼敬的表示,友情的象征。亲和力特别强,是中华平易近族一个凸起的特点。要想加强亲和力,起重要有彼此的包涵和尊敬,又要礼让和控制。

敬烟如果前来你处拜访的客人,有吸烟的嗜好,应以烟敬之。敬烟时,把烟盒打开,用手弹出几支,再请客人抽烟。客人不吸烟不可勉强。

接待礼仪知识之陪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族待客文化礼仪】相关文章:

待客四大礼仪04-14

待客礼仪儿歌04-16

待客的礼仪范文05-19

待客做客礼仪范文05-25

待客的四大礼仪04-10

第六章待客礼仪范文06-08

小学生待客礼仪知识05-05

白族婚俗文化04-28

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04-20

白族教案04-20

上一篇:牢骚也能创造高绩效?下一篇:观莲拙政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