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随着传统文明的发展逐渐明确并日趋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内涵丰富,应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引导人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 篇1:

我省积极发展绿色节本生态高效现代农业

近两年,吉林省通过建立和实施四个“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截至2016年,全省示范推广补贴作业面积45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800万亩,覆盖全省40多个县(市、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合作社示范引领、农机大户广泛参与、规模化布局的“三位一体”的示范引领机制。按照作业面积首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安排、作业任务首先向农机专业大户倾斜落实、作业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实施的要求。突出合作社规模经营作用、农机户助力推进作业和规模经营示范效应,为技术推广创造条件。

实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农机合作社和大户带动实施的“三位一体”的组织推动机制。政府和农机化部门组织安排布局、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农机大户作业推动,通过补贴激发活力,发挥“农民做农民工作”的事半功倍的推进效果。为全省大面积快速推广、全面铺开提供了原生动力。

实施了耕作技术模式、培训骨干力量、强化宣传引导的“三位一体”的技术保障机制。组织全省承担任务的合作社、农机作业大户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集中技术培训。印制“一册一图”万余份,发放到村,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四大效益”、“四大区别”、“四项技术”,积极营造发展氛围。

实施提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严格检查验收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推動机制。头一年秋收前下发第二年实施办法,为项目早落实创造条件。作业过程中,组织督导检查组深入项目实施县,督导检查、推进工作。检查验收期,实施严格的检查验收标准,按标准核实补贴作业面积。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 篇2: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摘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随着传统文明的发展逐渐明确并日趋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内涵丰富,应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引导人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农业 生态文明 建设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把它纳入十二五规划,而且将它专列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国家有远见卓识的的重大战略举措,成为政府、业界、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但作为生态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文明却被关注较少,理论上对农业生态文明的定义、内涵、目标尚未达成共识,实践中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具体措施研究较少,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是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一个薄弱领域。本文拟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出发,诠释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提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

(一)在国际范围已经逐渐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在国外,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0年代初,美国女科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以大量事实系统分析说明了传统工业文明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催生了联合国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关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发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莱特·R·布朗出版《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首次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较全面的论述。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鲜明地提出了“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等三个重要观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转变成为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确定发展仍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提出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从此,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二)在国内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得到了纵深发展

在国内,自上世纪末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逐渐明确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1994年,国家率先制定出台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国家“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生态问题”作为重要内容。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随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清洁生产、清洁发展等新概念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走文明发展之路、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新观点。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提升为“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阐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在未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

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努力建设好农业生态文明。纵观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难得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在我国近半数的省份也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但在农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却很少。网络查询,农业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国外为零、国内寥寥数篇。随着资源紧缺、生态与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农业生态文明将突破传统文明的局限,区别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为我国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明智选择。第一,它能像低碳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减少对土质、土壤、水的污染,因地制宜,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第二,它强调推广节能技术,改革不合理的种植、养殖、运输、加工方式,推广集约、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倡导清洁生产,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农业资源,变废为宝,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农业高效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第三,它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能发挥各方作用,合力降低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保护农业乃至农村环境,提高农业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对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本文认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定义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可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以下几个内涵:

1、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农业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生态文明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的破坏与粗暴的掠夺,要求人们用更加文明、更加友好的态度对待自然,正确处理好农业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体现了农业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

2、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即生态文明。农业生态文明跟生态、文明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既是一种生态产业,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走农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我国应对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3、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即着力推进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发展。这是农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

4、农业生态文明的载体,即农业。农业与生态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倡导以一种文明友好的方式发展农业,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民在主观上乐意、在客观上更有能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从而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三、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理念,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动力

1、树立“农业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的理念。农业处于国民经济链条的前端,承担着保障供给、提供原料、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等功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维护着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没有农业作为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将会基础不牢、根基不稳,农业生态文明只会陷于空谈。

2、树立“农业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的理念。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部门,依靠动植物的自然生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作物、森林、草、水田等自然循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维护着整个生态平衡,可以说农业是一个生态产业,是农业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农业生态文明。

3、树立“现代农业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的理念。农业生态文明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更节能的农业机械、更环保的农业技术、更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更文明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友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大的农业综合效益,等等,这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符。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无法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二)把农业生态文明融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之中,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消费观念转变为契机,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产绿色产品为目的,倡导绿色理念和绿色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二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以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为基础,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为主线,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用生态规律指导农业经济活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使生态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挥农业资源的最大作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快发展低碳农业。要倡导低碳、节能和减排理念,改变当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推广低碳农业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增强农业碳汇功能,提高农业固碳能力,提供自然、生态、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农产品,使农业尽快走上一条生产、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三)把农业生态文明融入到国家政治建设之中,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

一要坚持节约优先。把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放在首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广免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对农村土地、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提倡科学种植养殖,加强农、牧、林、渔业的管理,保护好农业生态资源,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最大限度地减弱农业生产的外部性负效应,促进农业走上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农业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农业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草原、水田、水库面积。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把农业生态文明融入到国家文化建设之中,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宣传。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手机等宣传媒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行有关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实践经验的介绍,让人们能够真正懂得农业生态文明知识,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道德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要转变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要提高环保意识,让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从而用行动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着力协调好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自然资源,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培训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重点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生态发展观念、生态环境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程度。

(五)把农业生态文明融入到国家社会建设之中,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一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使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要建立国土空

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快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建立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以从源头上解决对农业生态的危害问题。

二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补贴和奖惩机制,使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充满活力。要把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要求纳入政绩考核内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官员政绩挂钩,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考核办法,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工作做得好的地区、部门和个人要予以奖励,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工作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要予以惩罚,把从前我们以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标准的观念转变为以“五位一体”为主要标准的政绩观念上来。

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推动绿色低碳生产体系与绿色低碳消费体系的均衡发展,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意志和共同理念,逐步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总之,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明智选择,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引导人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世东.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N].中国绿色时报,2007-11-28.

[2]陈宗兴.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12-11-2.

[3]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刘应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经研究[J]. 发展研究,2010(12):92-9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作者简介:高宁(1969-),男,重庆奉节县人,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刘玉琼(1964—),女,四川资中人,内江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高宁 刘玉琼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 篇3:

高效生态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我们必须尽快对以牺牲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生态转型,沿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朝着“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向探索前行。要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为根本,在加强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的同时,提高“水土气生”立体污染防控水平。要把持好自然禀赋的开发利用与休养生息的动态平衡,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在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高效利用资源,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突出污染防控,在充分考虑生态阈值的基础上挖掘生态服务价值。要完善生态循环机制,构建以系统化的政策法规、规模化的运营模式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效生态  “三型”农业  现代生态农业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9.005

导言

高效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现代农业指明的发展方向。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指出高效生态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的有机耦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方向。[1]然而,目前我们普遍看到的所谓现代农业,仍然是以化学农业为主要特征的,而且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普遍过量使用、养殖业用药和化学饲料添加剂滥用等现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到位,[2]不仅造成了农产品产地甚至整个农村地区的“水土气生”立体污染,还造成了农产品有害化学残留过多,严重危及到食品安全。这一方面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难度,另一方面也危及到了国人的身体健康,更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偏误,造成了耕地退化、水源污染、环境破坏与生态衰退等严峻后果,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力,加剧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因此,以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化学农业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农业发展前景堪忧,必须尽快进行生态转型,规避化学农业模式弊端。同时,也要突破传统生态农业的局限性,瞄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只有走出一条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才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才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今后我国农业必须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为根本:一是注重选择适宜的农业复合模式,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促进物质充分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加生物质产量。二是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防控农业“水土气生”立体污染,从而从环境安全保障方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在有限的时空内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利用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条件,并注重提高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性,通过提升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长期效果。[3][4]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偏误

总体来讲,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然而由于发展方式的偏颇,长期以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常规发展理念主要围绕着如何通过增加化学投入品提高产量,即所谓的“数量农业”,而不是“质量农业”,以至于在体制机制上对资源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维护方面不够关注,在政策上对污染防控不够重视,没有科学完善的措施体系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加上内外部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至今,造成的问题确实不少。

一是资源衰退。从耕地资源来看,由于常规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方式培肥土壤,导致耕地肥力退化严重,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减少、团粒结构退化,以致耕作层变薄、板结,加上水土流失和沙化,耕地质量大幅度下降。从生物资源来看,由于不注重利用当地特有生物资源,加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农业上优良生物资源的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优势也逐渐丧失。从水资源来看,单一农作物品种的种植不能形成多维生态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加上农用水资源设施工程和管理上的不足,造成了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低效利用,以致农业用水缺口越来越大。

二是环境污染。由于大量使用化学投入品,我国每亩耕地化肥和化学农药施用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以致单季利用率不到40%,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以上。不被农作物利用的多余部分已成为产地环境的主要污染物,造成了“水土气生”立体污染。水体方面,不仅地表水被污染,而且地下水也被污染;土壤方面,不仅耕作层被污染,而且犁底层也被污染;气体方面,不仅产地的有毒气体增加,而且还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生物方面,不仅地上部分的作物体及其果实被污染,而且地下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以及有益小动物群体也受到严重破坏。此外,由于不重视农业有机剩余物的循环增值利用,畜禽粪和秸秆不合理处置等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形成了农业上最不该有的污染源。可以看出,农业污染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面源污染,其背后是复杂的立体交叉污染链,不断循环富集,一旦形成很难治理。

三是生态破坏。农产品产地生态的破坏除了受到上面提到的资源、环境和大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外,还与大规模单一种植模式和轻视农田林网建设有关。大规模单一种植模式不仅在北方,南方也普遍存在,虽然南方田块小,但连片的小田块都在种植单一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减少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使得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因此农药的施用量必然增加。此外,缺少轮作和间作的单一种植还加剧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以致只能靠加大化学肥料施用量来维持产量。

现代农业亟需生态转型

鉴于我国农业发展中形成的诸多弊端,今后现代农业必须以生态转型为主攻方向,强调可持续发展,构建高效的生态发展模式。现代农业要在加强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的同时,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科技创新,着力提高资源、环境、生态等自然禀赋的利用效率。要把持自然禀赋的开发利用与休养生息的动态平衡,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资源、环境、生态是农业生产的三大自然要素,它们的区分不是对特定的自然实体的区分,只是功能的区分,它们的功能是自然界同一实体所兼有的,只是我们往往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兼而用之。一般来说,资源强调的是利用,对应的是实体功能;环境强调的是影响,对应的是客体功能;生态强调的是协调,对应的主体功能。以草地为例,它同时具有提供牧草资源、防风固沙和生物保护的功能,只是我们在不同时期利用其不同的功能。此外,資源、环境、生态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还以草地为例,如果饲草料不够,就更多地提供牧草资源,如果生态比较脆弱了,就应更多地退牧还草,恢复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5][6]

因此,现代农业的生态转型要同时做好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文章。

资源方面。要在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高效利用资源,优化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方略,控制开发强度,形成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农业种养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和劳动生产率,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要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肥力提升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在秸秆还田、绿肥利用、有机肥生产和施用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按照产业布局与资源条件相匹配、生产规模与利用效率相协调的要求,构建高科技含量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要合理开发特种优势生物资源,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7]

环境方面。要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突出污染防控,大幅度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投入,加强养殖、种植和加工业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有效控制农业立体污染,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在对农产品产地污染进行监测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集成组装耕地质量提升和水体修复技术。发展循环农业,加大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力度,加快沼液农田利用、种养结合和固体废弃物有机肥生产。优化水产养殖设施条件,应用循环水和健康养殖模式,改善养殖水域环境。[8]

生态方面。要在充分考虑生态阈值的基础上挖掘生态服务价值,通过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与农业生态系统相协调,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恢复生物多样性,着力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在重污染严重地区、陡坡地增加林草植被,增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能力。草原地区要严格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保持草蓄平衡,促进草原生态休养生息。恢复点、带、片、网组成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形成适合平原农区作物生长的生态条件。在关中盆地、四川盆地以及南方部分地区的坡耕地等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突出地区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9]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态措施

欧洲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十分重视生态措施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在德国《施肥令》和英国《控制公害法》基础上颁布了《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扩大了“污染者负担”原则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植物性产品生产和投入品使用的操作规范,并在1999年增加了有关动物性产品生产的条款。目前,欧洲各国都出台了对生态措施资助的政策法规,各国所有的资助项目都规定农民必须按照生态标准耕种才能得到资助,否则必须退还所领款项。其中,德国的做法更严格,政府不仅仅在生产方面,还包括生态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方面。德国有一套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包括种子法和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和水资源管理条例,为现代生态农业保驾护航。2001年,德国正式实施《生态标识法》,通过标识区分生态产品和传统农产品,这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此外,德国在2003年制定了《生态农业法》,对已注册的生态农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产品的监测、检查或检测以及对违反“条例”经营者的处罚进行了严格规定。[10]

美国的各项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都被具体化到各部法律之中,而且农业法律体系十分完善。例如,《水土保持法》《水土资源保护法》《清洁水法》等都规定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11]美国对有机农业有严格界定,先后出台了《有机食品生产法》和《有机食品证书管理法》,其有机农业法规要求所有农药必须登记、注册,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土壤保护法》规定在易发生水土流失地的生态修复方面实行10~15年休耕,并对农民进行直接生态补偿。农业部在《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下通过《保护保障计划》《保护保存计划》《湿地保存计划》《环境质量激励计划》《草地保存计划》《私有牧场保护计划》《野生生物栖息地激励计划》《农牧场土地保护计划》等,实施“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直接支付”或“直接补贴”、“反周期支付”三种补贴方式,[12]对实施生态保护计划的农民调整了补贴方式,扩大了补贴范围,重视让农民直接受益,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13]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就开始逐步实施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减量化使用,出台的相关法律有《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农药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环境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1999年,通过《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进一步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振兴,发挥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随后颁布的家畜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和可持续农业法,进一步推进了环境保全型农业。2001年,日本实施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及检查认证制度,确定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路线和检查认证的制度,并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领》《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准》。21世纪初,为了加强对农药的审定、生产保管及使用的监察和管理,日本相继出台了《农药危害防止运动实施纲要》《农药残留规则》《农地管理法》。2005年,通过新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计划》和《农业环境规范》,日本把全面实施环境保全型农业作为享受政府补贴、政策贷款等各项支持措施的必要条件,并在2006年和2007年先后又出台了《关于推进有机农业的法规》和《关于有机农业推进的基本方针》。[14]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丰富

我国农业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形成了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是现代农业应该传承的农耕技术精髓,尽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还必须将其与现代技术体系进行对接并集成创新。[15]

我国的传统生态农业已绵延了几千年,历朝历代,无论是官府还平民,都十分重视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经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大量农书,数不胜数,单是流传至今的在图书馆里仍然能够看到的就有三百多种。在这些农书中,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要算《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人们称之为“五大农书”。[16]

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现存最完整的农书,[17]同时又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大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即南朝宋至梁时期。書中紧密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生态观,强调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并系统地总结了公元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以及治荒方法,详细介绍了气候、季节和不同土壤与各种农作物的关系。“五大农书”中的其他四大农书也与《齐民要术》一样,反映了原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民在合理搭配动植物种类、注意耕地培肥以及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农时空间等方面的经验。[18]

中国的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和农耕文化不仅造福于国人,也早已享誉全球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如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1909年,当美国的农业还处于广种薄收的发展阶段时,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威斯康星大学的农业物理学教授富兰克林·H·金就用了9个月的时间对亚洲农业进行了考察,并于1911年出版了《四千年的农夫》,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民培肥土壤、轮作间种等方面的经验。[19]这本书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系统描述亚洲传统生态农业的著作,书中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与自然和谐的亚洲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20]

现代农业的高效生态发展思路

我国农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要同时做到高效和生态,就必须兼顾两个目标,即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注重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考虑到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这两个目标要同时兼顾必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对农业形成巨大双重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多方面统筹谋划。

高效生态应遵循的原则。第一,高效生态应建立在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21]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灵活选择农业种养结构,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以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生物质产量。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可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从而充分利用有机剩余物,增加养殖业的饲料和种植业的肥料来源,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可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条件,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22]

第二,高效生态应注重发挥农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农业是涵盖农、林、牧、渔等种养业在内的综合经营体系,农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是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重要前提。[23]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种养业与大生态系统的耦合搭配,瞄准最高的整体产出水平。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生态农业,与传统生态农业是不同的,强调的是适度规模化的种养业组合,能够充分发挥整体农业生态功能,以实现最佳的产出效益,而传统生态农业是小规模的种养业组合,在最终效益上是有限的。[24]

第三,高效生态应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低下是当前农业的普遍问题,而高效生态强调的是在生态基础上的高效,要求整个农业生产系统必须具备很强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25]同时,注重用生态的方法恢复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能够有效控制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污染,使得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6]

高效生态应建立的机制。生态循环机制是现代生态农业应建立的机制,也是决定农业系统是否高效生态的关键机制。如果做好了生态循环的文章,农业生产和生态复合系统就健康了,必然产出增加投入减少,很多困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7][28]

农业生态循环机制能够让农业内部的物质单元多次经过农业生产过程。农业废弃物又称为有机剩余物,收集并加以资源化处理可以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再次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如种植业的有机肥、畜牧业的饲料、菌菇业的基料等。农业中的复合产业体系可以把以产品生产为目的动脉产业和以废弃物处理为主的静脉产业利用生态循环链条连成一体,为农业循环链中的物质单元多次经过生产过程创造条件,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零排放”。[29][30]

农业生态循环机制能够让农业内部的物质单元更多地附在产品上走出经济体。例如,种植业的秸秆原本是有机剩余物,但如果肥料化、饲料化或基料化后就可以再利用,秸秆中的物质单元就可以转化为产品中的物质单元,而不再是农业生产系统所排放的废弃物中的物质单元,这样,农业就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此外,这部分附在产品上走出农业系统的物质单元就会形成“正价值”,相反,如果附在废弃物上走出农业系统就会形成“负价值”。因此,当我们衡量农业系统的好坏不只是仅仅衡量产品价值量,即“正价值”量,而且还减去相应的废弃物“负价值”,那么农业系统所创造的价值量就更大了。[31][32]

农业生态循环机制能够让价值之船载上农业内部的物质单元在系统内畅通循环。我们知道,农业“种养加”产业链上各环节部分是完全或不完全的经济理性个体,他们不能不关注各自的价值反馈。因此,用价值之船载上物质单元在系统内才能畅通循环,也就是说要把价值拉动力变成物质循环动力,这也是高效生态的最根本的保障。例如,种植业的秸秆通过养殖业作为饲料过腹形成畜产品,同时所产生的粪便再制成有机肥又回到种植业,那么整个链条上的种植者、秸秆收集中介、秸秆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者以及畜禽粪便处理者需要在价值链条上合理地交易才能保证这种循环顺利运行下去。因此,高效生态的核心机制是价值循环机制。从本质上来看,价值循环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更多地创造和实现价值。如果农业系统的所有物质单元(包括无机物和有机体)都能够充分地以价值形式实现循环,才能向社会提供最大的价值总量。[33][34]

高效生态应依托的保障。一是系统化的政策法规。高效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但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机会成本,应实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的行为。此外,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我国还要通过相应的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者行为。[35]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投入,尤其是向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重要水源地污染治理、东北黑土地治理、重点生态修复等领域倾斜,大力支持东北地区粮豆轮作、重金属污染治理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地下漏斗区改种节水作物并推广节水农艺措施。实施有机肥补贴试点,研究建立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各个环节包括收儲运的补贴机制。另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规和配套的标准体系,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并开展问题整改情况后督察,建立跨部门领域的执法合作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加大监测力度,将土壤、灌溉水、大气、投入品等全部农业生产要素及农产品纳入监测范围,及时公布信息,并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依据自然禀赋的市场供求和稀缺程度、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会各方参与,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推行第三方污染治理。[36]

二是规模化的运营模式。高效生态农业属于现代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生态农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投入和商品化产出,不断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的效益总量。[37]同时,农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间的高效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也必须建立在一定规模之上。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态大系统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各子系统,才能有效抵御大的自然灾害。当前,鉴于农村土地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现象日益显著,经营适度规模的生态农业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因此,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多维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领域的技能,同时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从事现代生态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和市场保障。[38]

三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传统生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支撑是现代科技,既要充分挖掘传统生态农业技术精髓,又要对现代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传统生态农业重视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缺点是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要在挖掘传统生态农业技术精髓的基础上,采用农业高新技术弥补其缺陷,使传统生态农业转变成现代生态农业。[39]然而,对于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也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根据不同类型对接新的需求进行集成创新,然后再与现代科技进行二次创新。因此,要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农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支持,加快关键技术研发。要在构建各级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优化科技创新条件,形成与研究任务、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格局,加快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40]

注释

[1]习近平:《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年3月21日,第9版。

[2][3][19]朱立志、方静:《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力的瓶颈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年第4期,第9~13页。

[4][5][15][16][17][18][20]朱立志:《“三型”农业是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第73~76页。

[6][9][22][24][26][27][29][31][33][35][36][37][38][39][40]朱立志:《对新时期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3期,第322~328页。

[7][8][11][12][21][23][25]朱立志:《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挑战与战略思路》,《理论探讨》,2014年第4期,第73~76页。

[10]贾金荣:《德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与政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6~78页。

[13]梁剑琴、唐忠辉:《国外生态农业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第56~58页。

[14]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年第4期,第42~44页。

[28][30][32][34]朱立志:《价值链条是循环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障》,《农经》,2015年第6期,第79页。

责 编/张 晓

作者:朱立志

上一篇:创意农业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