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2022-04-17

一、研究的背景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随着改革开放,西藏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西藏独特的高原地区条件,农牧业发展存在一些优势,由此,实现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西藏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是大势所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1:

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四个转变”,是贯彻中央推动“四个扎扎实实”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四个转变”的落脚点。聚焦四个转变,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是实现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良性循环的青海绿色崛起之路。

一、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四个转变”的落脚点

首先,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要努力实现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要求落地生根的根本思路。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共享”标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次,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青藏高原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此,青海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把90%的面积定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我国的生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要实现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将是青藏高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人与人和谐发展的需要。

再次,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把握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积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是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的道路选择。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牧业具有综合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的特点,成为21世纪世界农牧业现代化的主导方向。因此,积极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是促使发展与保护生态、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是青海省农牧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二、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体制和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一方面,现阶段生态农牧业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现代生态农牧业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合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各种防腐、包装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力度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二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品品牌建设滞后。虽然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质好,国内外消费者普遍认可,“绿色、无污染、有机、环保”,但缺品牌、缺规模、缺中高端产品,90%以上都是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农畜加工产品质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驰名品牌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对农牧民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50.2%,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牛羊肉外销量占到总产的三分之一,但基本上以胴体等原始方式外销。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基地和农牧户不够,产业链条短,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缺乏有效拉动。

三是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链拓展不够。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链短,没有充分利用青海农牧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牧业。虽然近几年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各级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在规划中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旅游者的需求,追求城市化,破坏了原生态的景观和乡土特色;许多旅游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如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电话亭、餐饮及住宿等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粗糙,类型较单一,很多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春季赏花,没有带动性较强的项目。

四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一方面,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

三、积极推进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要更加注重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是实现现代农牧业的决定性因素。首先,要继承和利用传统农牧结合、间作套种、精耕细作、游牧轮牧等青藏高原特有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其次,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尤其是与现代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牧业技术质的飞跃。

二要积极培育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绿色有机特色牌。打好高原绿色有机特色品牌,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激发农牧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堅持改革创新。一是注重对外推介,形成强大的宣传势头。在积极举办、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媒体宣传渠道、世界级的推介平台,改变青海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二是建立和完善标准和资格认证体系,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特有农畜产品生产绿色有机标准、资格认证体系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拓展。

三要把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牧业结合起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牧业的发展对农村牧区环境改善、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业转型升级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更能提升农牧民的文明素质,让农牧民就地实现城市化,实现向市民的转变。一是各地要立足自然资源条件和农牧业特色优势,从市场需求入手,把休闲农牧业规划与乡村旅游规划结合起来,统筹引领生态休闲农牧业的发展。二是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有效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带动农村牧区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聚集性强、效益显著、功能完善、带动性大的乡村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

四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信息化步伐。信息化是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牧业的制高点。要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牧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是加强农牧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农牧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二要切实抓好农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早着手、早设计、早推进,加快推进“互联网+”农牧业行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力争取得突破。三要加快建立农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大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批发市场、商贸中心、物流调度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农牧业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实现网络与实物的对接。四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充分利用协会、合作组织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的力量建点。积极鼓励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运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开展面向农牧民的多元化信息服务。

作者:王兰英 鲁临琴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2: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西藏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的背景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随着改革开放,西藏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西藏独特的高原地区条件,农牧业发展存在一些优势,由此,实现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西藏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西藏农牧区发展现状分析

1.农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到2012年,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农牧部门统计, 2012年农业产值为118.33亿元,比2011年增长8.2%,其中,种植业产值达到53.39亿元,比2011年增长7.6%;林业产值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6.9%;畜牧业产值59.02亿元,增长了9.1%;渔业产值0.22亿元,比增长了1.8%。

2.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一江两河”流域的开发, 以及实施的商品粮基地建设牧区生态园建设。通过改造低产田,人工种草,围栏草场和改良草地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

3.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处在落后状态,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落后,农牧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覆盖面不够,与城镇交流不够畅道。二是商品化规模小,远低于国内其它地区,与内蒙古、青海等省份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商品化水平低,导致农牧民收入水平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西藏三大产业从业人数合理化分析

2012年,按三次产业划分西藏地区总的从业人数为185.55万人,三大产业间的劳动力人数及产值对比情况如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93.41万人,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0.30%,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30%;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22.57万人万人,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12.20%,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4.5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69.57万人,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37.50%,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20%;由此可知,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比例过多,超过二、三产业人数之和。农牧区人力资本的开发,能有效推动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实现农牧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农牧区的非农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地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西藏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

四、政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西藏地区是以农牧业为主,农牧区人口占到7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农牧区人口出生率呈现增长,人口增长同时,相对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议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增强服务体系,统一管理城乡流动人口,处理好老龄化问题的,对人口的绝对增长量进行科学减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从而减少,还要通过加强教育的方式,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2.加强城镇化建设力度

针对西藏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小城镇,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空间。小城镇是实现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既有利于农村的优势体现,又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以城镇的发展带动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提高农牧民收入。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切实为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实现向二三产业实现转移创造机遇,减少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长期积聚在农牧区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合理优化布局,充分发挥高原生态农牧业特色,做好农牧产品深加工;三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86.

[2]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

[3]西藏统计年鉴2004-2013.

[4]郑小六,李英杰.农业结构调整中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应用[J].农村经济,2003(14),16.

[5]http://www.sina.com.cn.2004(03)10:09,华声报.

[6]李莉.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6(6).

[7]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8]张奋勤.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么菲菲(1990.04- ),女,硕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论与问题研究

作者:么菲菲

生态农牧业发展论文 篇3:

发挥传统农牧区生态优势 发展以畜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

传统农牧区自然资源丰富,没有大工业造成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较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实践中,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是立足于发挥生态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有绿色食品品牌的现代农牧业,实现农牧业不断增效、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一、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四)全面加强食品监管

建立获证产品、企业(产地)质量信用体系,加强对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切实把好各个环节的认证、审核关。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打击各类假冒行为,全面做好标志管理,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产品品牌的市场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要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实现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上一篇:经济法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市化建筑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