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危机论文

2022-04-15

摘要: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嫁祸转移政策,通过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导致中国的宏观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民族工商业、农业受到剧烈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世界经济危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经济危机论文 篇1:

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编者的话: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资本论》热销。一些西方人士开始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这些人中不仅包括学者理论家,还包括一些政府高层人士,如萨科齐、陆克文等。本刊为此所专门策划的专题——《“三大预言”落与空》,引起强烈反响。但这一问题的讨论似乎远未结束,许多学者还“有话要说”:促使欧美高层对资本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力量来自何方?他们的再认识彻底吗?存在哪些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这一问题有过怎样的认识?面对资本主义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国家会做何选择?查韦斯及其“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替代选择吗?这种探索会产生哪些启示?本期“策划”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摘要]在此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遇到的困难的性质与世界各国一样,是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规律导致两极分化带来的不治之症。但中国之所以能在危机中表现不俗,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保持了国家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

[关键词]经济危机 内需不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是一个例子。那时候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交往不少,主要是以资源换取装备和技术,以此来进行五年计划的建设,蓬蓬勃勃地发展经济,并没有受到当时世界经济危机很大的影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两种社会制度,受到两种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所以社会主义的苏联没有被卷入上次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

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不同在于,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卷进去了,受到危机严重冲击。GDP的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一下子降到2008年的9%,第四季度降幅为同比6.8%,使我国的经济遭受到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与前苏联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时遇到的情况全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此时中国经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产起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轨道,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越来越大的影响。

多年来,我们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40%的空前高度,致使我国经济相当大的一部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达国家发生了周期性危机,需求下降,中國经济就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这不能不说是这次我国经济急剧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只是造成我国经济困难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是根本原因。内部的因素,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投资消费比例的扭曲,房市股市的周期波动等影响外,在经济体制方面,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的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的相对下降,市场化改革的突进和国家计划调控的相对削弱等等原因,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被资本主义世界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卷进去。

中国遇到困难 但表现不俗

中国这次实体经济遇到的困难,其性质其实是与世界各国基本一样的,就是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中国因“内需”不足,多余的生产能力要靠外需出口;一旦外需出口遇阻下滑,就要回过头来找内需补上。但是“内需”有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些年来,事实上投资一直上升得快,消费上升得慢,这种趋势是不能长久持续的。因为投资需求除了转化为工资的少量部分,其余部分都是对生产资料的中间性需求,投资最后的产出供应能力,要靠最终消费需求来消化。这次扩大内需,仍主要是靠投资需求,但是如果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上不去,单靠投资需求,补不了外需出口的下降,内需不足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所谓“内需不足”,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规律导致两极分化以及人民大众有支持能力的需求不足带来的不治之症,被迫周期性地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

我国这些年来过度追求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鼓励私人逐利,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近年上升到0.47,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贫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没有钱不能多消费,而低收入的贫者在居民中又占多数,就把总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拉下来,把最终的有效消费需求拉低。所以,中国的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实质上是类似的,就是人民大众有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受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其实过去中国并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是“卖方市场”,科尔耐称之为“短缺经济”。这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一个缺陷。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出要以市场取向的改革来校正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逐渐转变为供给略大于需求(差额为储备和机动)的有限“买方市场”,这当然是在国家计划调控下,才有可能做到的。当初设定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有限买方市场目标,决不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只能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表现。

现在,中国虽然卷入了世界经济危机,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轻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欧、日本经济增长率变为负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比中国都大,只有中国还在2008年保持了9%的增长速度,可说是一枝独秀。外国有不少人也相信中国经济可以率先复苏,甚至于期望“中国救世界”,“中国救资本主义”。那么为什么在危机中中国能有这样的业绩?

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作用巨大

在危机中,中国表现不俗,这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关。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也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存在,所以就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歪称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模式”。简单说来,中国容许市场化、私有化的发展,不是很彻底,还有一些保留。比如在关键领域和重要领域保持了相当强大的国有实力。又比如这些年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大大增强了国家控制的财政金融资金实力,包括保持大量外汇底存等等。又比如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保持了国家计划调控的余地,如继续编制执行年度计划,五年十年中长期规划,保留发改委这样庞大的计划机构等等。这次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种种重大措施,就展示了这种出手快、出拳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计划调控的能力,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称道。另外,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比较谨慎,如资本账户没有完全放开,银行运作尚未完全与外国接轨等。这些都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表现也较好。总之,中国的经济并没有照抄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我们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相对出色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发展来协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发挥充分,一方面更要防范陷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用消极后果的泥淖。我们要以我为主地参加公正的经济全球化过程,自主掌握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的陷阱。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在国家宏观计划导向下,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用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反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以及两极分化,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浊流中,高举社会主义的红旗不断前进。

作者:刘国光

世界经济危机论文 篇2: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探析

摘要: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嫁祸转移政策,通过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导致中国的宏观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民族工商业、农业受到剧烈影响。政治格局决定经济发展,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市场需求,届时,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求,内忧外患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南京国民政府从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动员社会力量三方面入手,试图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谋求解决大学生失业的问题,但在天灾人祸频发,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控制能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关键词:世界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民国政府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加速了我国等殖民地国家经济的困难,使这些国家的更多大学生失业。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期间,由于对外贸易额的下降,物价下跌,许多中国民族工业纷纷倒闭,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致使我国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工作不对口、工资微薄等就业问题丛生。这些就业问题,除了受毕业生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择业价值观、择业地区观、成就观、性格因素等影响外,主要还是受到当时国内外时局的影响。

一、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国内外形势

1.国际形势。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出现盲目扩大商品生产与民众需求持续缩减的国际经济供需市场失衡的尖锐矛盾,并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发生后,各国采取了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一些有殖民地的国家更是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加速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不公平的待遇和残酷的剥削,激起殖民地国家民众的愤懑,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我国的省港大罢工、秋收起义等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转嫁危机的斗争,出现新的反帝高潮的表现。各国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经济和政治上普遍加强了国家干预和专横统治,日本开始实行武力扩张,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日本等列强加强对我国的侵略,我国东北等地区陆续沦陷。这也造成大学生无心读书,就业能力缺乏而不能顺利就业。

2.国内背景。社会动荡、战争连绵的我国,在遭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更是民生凋敝、经济低迷。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列强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世界经济危机伊始,我国对外出口额下降11%,据统计,在1934~1935年间,沪市大商家倒闭117家,小商店227家。这些民族工商业频频倒闭、举步维艰,也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出现了更多的就业困难。为了缓解严峻的经济和国内就业困境,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如货币改革、减轻经济危机、招募优秀大学毕业生入伍等手段使得一些大学生有了就业机会,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萧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西文化融合中的女性解放、职业教育、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也是经济危机加深我国大学生就业不顺的主要因素。当时,多数就读高校的女大学生都没有如期就业,当时的民风认为大户人家的女性不能出门、抛头露面。以北京房山地区为例,解放前,大户人家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都没有在外工作的记录。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一个模仿日本、移植欧美教育制度,逐渐本土化的转折阶段。在学校考试制度建设和实践上,受社会政治、教育变革和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有很多封建体制的遗迹。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没有形成,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学生就业群体,大学生在就业时许多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就业服务得不到满足。以下是1928~1934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之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表,大学毕业生是凤毛麟角,对于整个中国就业群体没有领导、影响作用。

二、民国时期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供大于求。市场经济是受供求关系控制的,我们都知道只有供求关系平衡时才是最好的状态,无论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构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基础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固有的农村经济,二是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三是外来资本主义。在三者之中,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不断加强,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基础薄弱,广大的农村经济则处于崩溃边缘。在经济危机的低迷状态下,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能力自然急剧减弱。市场需求的是高素质的尖端人才,然而学校教育脱离了社会需要,并不适合国情。

2.学科需求不平衡、地域需求不平衡。文科失业人数比理科失业人数多,理工科等实业就业相对较少。“依最近学生出路言,大致土木工程,就业最易,机械学生次之,化学诸科又次之,农医人才,近亦得用”。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民国时期经济发展极度不均匀,东西部差距天壤之别,为数不多的近代企业、事业单位大多集中在东部,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及东南发达地区,大学生聚集在拥挤不堪的东部,而西部却无人问津。

3.就业政策和就业渠道单一。当时的大学生就业途径主要包括由政府统筹分配、依靠社会关系求职、靠自身努力求职等。高校并没有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价值观列为必修科目,国内甚至没有一所足以取得社会信任的人才介绍机关。政府没有落实政策,学校不重视施行的做法,使得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缺少必要的指导,加大了就业难度。早在1934年北平大学生就因此掀起向政府求职情愿的职业运动,迫使政府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4.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缺陷及动荡的时局,使得部分高等院校的实习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造成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弊端。首先是择业时定位过高,就业期望不合实际,当时希望在政界服务是众望所归,急功近利。其次就是教育界和商界,并不是把教育当做是终身事业,而是仅仅作为飞黄腾达的垫脚石。此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很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找不到目标和未来,生活奢靡堕落、无所事事,就业时便觉压力较大。毋庸置疑,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素质严重影响着就业情況。

三、民國政府的措施

1.学校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取缔劣质学校,收缩高等教育。民国初期,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放任自由主义,采用各高校自由决定各自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招生人数的办法。由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教育改革在社会上呼声一片。面对大量大学生难以就业的现实,社会各界纷纷指责高等教育的弊端,要求改良高等教育的呼声高涨。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整理高等学校,取缔质量低劣的高校,合并迁移一些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的质量,1934年11月25日,民国政府考试院还在南京召开会议,会议决定自1934年起,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考试概由政府主持。

2.加强职业教育及推动解放妇女运动。职业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高校办学特色的亮点。但是由于中国人对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上世纪3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却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时的教育部长王世杰就积极推行职业教育,曾经由中央指明新增教育经费尽先用于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同时另各省市尽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另外,进一步推进妇女解放运动。民国政府鼓励创业,给予小额工业贷款扶持。他们指出,应由政府全力创办新事业,此亦必然之途径,有效之方法。意为创办的实业不一定非大事业不可,可以是小规模的新事业,并和农村问题相联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3.整理高校学科设置,鼓励提倡实科发展。调整大学及专科以上学校的招生比例,提倡理工科,贬抑文法科,减少文法科学生数量,缓解文法科学生过剩而致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切合了近代工业对理工专业人才的需要。加强舆论教育,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出是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过高影响了就业,应该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建立健全职业介绍部。加强学校的职业培养意识,学校在培养计划中预先明确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前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把解决学生的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1935年,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公私立大学设立职业介绍机关,以配合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工作。举办各种就业训练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20世纪30年代许多大学都设立了职业介绍委员会、校友服务协助处等指导学生就业,组织了职业训练班。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设立健全的职业介绍部,指导学生就业。设立各级职业介绍机关及就业培训机关。其次,实施“教育统制”,严格统计社会各界所需的各种人才总量,需用人才的资历、标准,大学生失业的原因等,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究其实质,则是采取严格的计划教育政策,实行“按需培养”。

民国政府虽然在高等教育体制、就业机制、职业教育等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如学校将社会需要与人才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发展职业教育、提前做好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等对于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发展还是有一定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的。但是其没有改变就业的大前提,所以使得其改革措施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武增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透视[J].社会科学,2003,(9).

[2]赵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工商业的影响[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3]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李娜(1976-),贵州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思想政治专业讲师;尹文静(1995-),安徽灵璧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食品科学系在读本科学生;贾方(1969-),北京人,北理工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硕士毕业,高级政工师。

作者:李娜,尹文静,贾方

世界经济危机论文 篇3:

浅析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还在延续,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困难。中国要走出目前经济危机的困境,其主要对策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快速地使股市、楼市走出低迷状态,改变财富效应的逆转,使中产阶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队伍。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国经济危机;三驾马车

始于美国次货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加上社会经济中潜藏着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与矛盾,使中国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1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全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大规模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挽救金融机构,稳定市场信心。现在从迹象上看,全球紧急已经度过最困难的阶段。美国私人消费和房地产业已经显示出复苏势头,美国政府已将工作重点从应对危机、挽救经济转到修复和重建未来经济增长的策略上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也实现由负转正,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显著增强,经济触底迹象明显。在这次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令人瞩目。为应对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呈现持续向好势头,在稳定全球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但还不能过于乐观,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还将面临去多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在这个阶段,国际经济金融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①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这次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不断演进调整的结果,同时也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调整变革。2008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4成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特别是中、印、俄、巴“金砖四国”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快速复苏,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在今后世界经济格局中,多极化发展已成为必然态势,但短时间内还难以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完全体现出来,美国仍将利用其传统优势把握主导权。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

②全球金融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还是美元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地反映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从稳定全球金融秩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倡议和要求,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已渐成气候。欧洲呼吁建立一个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大幅走强,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达到创纪录的27%。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日韩等国已经签订了总额为235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些都表示出,国际金融体系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势必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2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①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首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79~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比改革开放前的1953~1978年平均增速高3.7个百分点,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快6.8个百分点。1987年提前3年实现GDP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我国经济保持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期,创造了奇迹。其次,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7年的6.0%。197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位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而居第2。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位20%,居世界第1位。最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且益增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明显上升。我国正努力实现从国际经贸规则的旁观者到遵守者再到参与制定者的角色转变,在国际经济协调和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2009年9月在匹兹堡G20峰会上发表的《领导人声明》宣布G29将逐步取代G8成为首要全球性论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对话平台,20国集团峰会将机制化,这标志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②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及其变化。从需求角度分析,总产出主要取决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在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构成,即支出法。通常简称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时,通常要分析“三驾马车”的构成及其拉动作用。

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三驾马车”的变化可以得出三个基本结论:其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持续增长,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且不稳定;其二,就内需而言,尽管总体上消费的贡献率居第一位,但2001年以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其三,净出口对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影响大,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是影响我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关注度超过其重要程度。

3拯救目前中国经济危机的有效政策

中国经济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因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诱发的出口受阻,所以解决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转向扩大内需。本次危机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消费需求分布上投资需求而造成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大规模增加投资可能有助于即时的内需扩大,但很难长久地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内需不足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重点应该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国目前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政策选择如下:

①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政府收入的在GDP中所占比重,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大幅度减少税收,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是GDP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提高,从而增加个人用于消费支出的收入。二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通过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来增加消费支出。解决收入财富分配差距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穷人拥有的要素在剩余中的索取权和索取比例。

②建立健全社会保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包括政府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慈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消费者对未来的不确定。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公平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稳定器。在中国,社会保障还是保证发展所需要的内需的一个重要举措。

③调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结构,扩大中产阶级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培育一支消费的主力军。其实,理论和经验早已证明: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人数越多,所能推动的社会消费需求也就越多;同时,中产阶级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越大,所能推动的消费需求也会越多,因此,中国现在必须调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体制,使中产阶级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使中产阶级在整个中国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应扩大。

同时,中国近期应尽快稳定股市和楼市,让中产阶级尤其是有股票和房产的中产阶级财富增加,从而刺激中产阶级消费。股市、楼市的稳定,对稳定国内需求尤其是中产阶级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元.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09-12 -04.

[2] 何俊.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 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9,(61).

[3] 彭耀桃.中国当前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和有效政策选择 [J].延庆大学学报,2009,(5).

[4] 周其仁.金融危机下中国应该做什么[N].南方周末,2008- 11-05.

[5] 陈志武.国富民穷,怎能转型经济[J].中国新闻周刊,2008, (11).

[6] 孙亦军.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J].中央财经 大学学报,2009,(11).

作者:刘迪一

上一篇:师德建设对策论文下一篇:小学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