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5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统计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在毕业后依然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仅占40%。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篇1: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的学科特色出发,在前期探索与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并打通艺术学科专业壁垒,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创新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环境设计;教学实践

1、新文科概念和设计学科研究现状

新文科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提出的。我国传统文科注重专业性且专业分工明确,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容易形成专业壁垒,制约人才的全面发展。新文科建设是各个学科门类发展从高度分化不断走向综合的必然,也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和行动纲领,明确了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系统性、各层面、多途径的创新、融合与提升,在理论层面上指明了行动方向.在实践层面上,一些敏锐而具有前瞻性的艺术类高校,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在雕塑、陶瓷、产品、环境设计等一些传统设计类学科上,尝试以深度交叉与融合的跨学科研究作为学科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创新、自主研发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陆续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这些前期自发的探索与实践,成为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科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的转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交叉领域。如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设计学、图像学、传播学等人文领域,可以拓展人文科学学术阐释的广度和深度;将脑电仪(electroen-cephalograph)、眼动仪(eye tracker)等记录脑电波和眼动轨迹的专用仪器,应用于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研究领域,将具有个性化和情感特征的人类感观,以数据采集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为设计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证。

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设计教学与思考

新文科理念下设计类学科的建设需要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观念转换和结构调整。虽然已经是信息时代,但我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并没有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未真正意识到目前已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因此,应该根据所在高校的特点,具体分析现有学科和专业的特征,关注新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强调创新和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探索超越其局限性的具體途径和方法。打通艺术学学科内的专业壁垒,增强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具有艺术学门类下全部5个一级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大学。环境设计则属于设计学下的二级学科,关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设计学院首先在艺术学学科内尝试打通设计、美术、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等专业壁垒,增强学生的通感培养和综合性人文素养。作为所综合性艺术大学,南艺本身具备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便于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学科内各专业深度合作,也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艺术作品。如在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的实验性景观装置“重构的园林”。作品以现代景观设计思维重新审视和解读古典园林,对古典园林空间进行重新建构,以钢构、金属、亚克力等现代材料,来表现古典园林空间的转承关系、曲径通幽、隔而不绝的朦胧层次感,打造一个多元演绎的、古典与现代并置的景观装置。除了满足园林的游赏和休憩等基本功能,作品还具有交互的功能-一现代舞者以即兴表演的方式进一步阐释了人与景观、身体与空间的关系,穿行于似是而非、错叠并置的意象园林中,表演于光影变幻、时空交错的舞台上。

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环境设计改革

建构专业教学体系的开放性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要求教学主管部门统筹各课程课时及学分精密安排,打通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进而实现各专业各学科资源共享。而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而言,鼓励教师依据开放性的创新实践教学要求,根据授课内容、教学定位、教学重点和难点,严谨科学地将理工农医等交叉学科最新教学成果引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并探索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融合创新,为学生构建专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大赛等赛教融合的开放性实践课程体系,推动设计学科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教学实验课程的交互性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构起设计学专业实验教学机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实验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探索线上线下复合教学及自主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参数化建模、A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VR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计、GIS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实验教学数字技术手段提升设计学科教学效果。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充分发挥虚拟仿真优点,密切结合设计学科专业特色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新成果。搭建开放性、共享性、兼容性和交互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开放性在线虚拟仿真交互课程教学运行模式。促进专业课程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新文科”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集中体现出艺术设计学科的跨界性、学科发展性、学科边缘性的专业特征,而如何激发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教学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形成参与教学科研的原动力,这就要求专业课程与教学科研实验性改革要具有极强针对性和可实施性。即教学科研申报程序必须要求项目组应吸纳3名以上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参与,促使学生建构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视角、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以纵向科研课题、横向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等项目作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科研课题贯穿课程的实施全过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着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项而组织。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科创新综合能力。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的学科特色出发,在前期探索与实践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及时更新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探索跨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路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星,任晨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42-150.

[2]林家阳.新文科语境下设计教育思考[J].设计,2021,34(12):68-71.

作者:魏瑜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篇2: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研究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

当前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统计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在毕业后依然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仅占40%。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应该寻求新的思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无缝衔接,引导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是教育的职责所在。项目化教学的本质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固有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按照原有的大纲和课程的要求,单一的传递知识,但技术的实践部分并不完善。虽然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课堂上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还会有实践环节,要根据课程需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包含了绘画的基础,软件的应用以及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但在学生的设计作品反馈后,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学生如同纸上谈兵,在室内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数据尺寸以及细节的施工问题上,没有实际现场的观摩和实操,因为在课堂上的理解总是模糊的。学生普遍的现象是能做出外表漂亮的设计,但经不起推敲,也不能把设计付诸于实际项目当中,专业的技术性内容和方案的实现流程及工艺都只停留在表面。这种学习状态及就业现象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反思,固有的教学模式及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密切结合是当前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1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和建筑设计专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与平面布置、空间规划、功能分析、审美标准设立及氛围营造的关系日趋密切。项目教学的核心是要结合当前形势下的市场的需求,建构符合环境设计课程的体系,以更好的切近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1 课程设置内容宽泛

“环境设计”这一词汇本身涵盖面就比较广泛,也是一门交叉学科。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于一起,对人的生存空间进行设计。所以本科专业四年里需要学习的课程之广泛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学生每门课程都能接触了解。课程数目多,三个方向的内容都要有所涉及,但主干课程课时比例和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的课程比较模糊,且每门课程讲述的都不够细致。

1.2 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1.2.1 固定教学模式导致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在多数的本科院校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都是三年,最后一年在岗位实习中,学生才能切身的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和检验在校学习期间的成果。固定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因为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影响了个人就业的自信心,且工作初期的压力相对较大,不得不选择转行。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开展之前,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后工作岗位的衔接还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就业方向的偏差。在毕业后由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差别高低,无法胜任今后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1]。

1.2.2 课程设置导致实践能力较弱

目前,课时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冲突。项目课程,需要学生能在相应的学年里完成实际项目的全过程。但是在课程设置中,在学生的基础知识都不理解的前提下,就直接進行实践环节的方案设计,会使其无法深入实际项目,设计只存于表面形式。

1.2.3 师资团队实战经验差异导致实践能力较弱

项目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两个类别:一是,基础理论类;二是,实践科研教学类,教基础的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时,还要进行实践类的教学任务,无形的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培养学生实践的前提是,一定要有足够的实际项目方案设计的经验和经历。高校的教师和设计行业的设计师相比,依然存在着实践项目教学经验的差异,因此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

2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并结合着项目化教学的新思路,我们要针对环境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综合细化及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整体提升[2]。

2.1 项目课程按专业分类强化针对性

环境设计涉及的学科课程比较广泛,科目多的问题,项目化课程需按专业分类强化针对性。例如可以按照专业方向分类式教学,把环境设计的专业分为三个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建筑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这三个方向在专门的艺术院校本身就是三个方向,但是在综合性的高校中,只存在于环境设计这一专业当中。专业方向进一步细分的课程,使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理论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三个专业方向分类,第一年学习建筑设计,第二年学习室内设计,第三年学习景观设计,第四年上学期为综合运用以及毕业设计。明确课程设置后,使得今后的教学和学习更有针对性,也能让学生们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3]。2.2 项目课程按学年分类凸显实践环节

项目课程安排要按学年分类进行教学实践的设置。项目课程设置需要在保证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项目课程实践课时内容。

2.2.1 学年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环境设计的基础类学习多数都包含在建筑设计知识中,设计是以艺术为核心的范畴,因此在基础课程中要掌握理论知识,有夯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为设计创新服务,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第一学年里包括:中西方建筑史、中外设计史、速写、水彩、立体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概论、包含相关的设计软件有CAD、3D、SU、PS 等等。每一学年都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课程,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实践教学环节。

2.2.2 专业实践以相关课程要求进行安排

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应该从第三学年开始,要从专业学习开始就深入到项目之中,以相关课程要求进行安排,虽然初期学生是零基础,但是只有走进实际工作岗位中,学生才会更有危机意识。因此,第一学年是建筑设计阶段:第一学期是建筑设计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初步,第二学期进行实践过程的融入,让学生参与其中;第二学年是室内设计阶段:室内设计部分因为有建筑设计的基础,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学年需要学到的课程都需要跟实际项目相结合,包含居住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三个项目的实际跟踪和学习,学生能从实际项目中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工艺,包括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施工图、照明设计、效果图的制作等;第三学年是景观设计阶段:景观设计是基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之上的专业,也是综合设计的一部分,环境设计中的外部空间设计[4]。课程内容包括室外空间规划、植物配置、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施工监理等课程。三大方向的课程通过分学年的系统学习,学生能更清晰的、且有目的性的选择未来的工作方向,从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就业打下坚持的基础。

所以,课时的设置需要在保证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同时增加实践类课程,使得学生真正的像设计师一样进行项目设计,使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内,学到真本领,为实现学校与社会就业的无缝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通教育逐步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各个高校能否合理的定位,发展并保持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已成为关键。以“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共同的发展方向。摒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手脑并用,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深刻的体会到就业的压力,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5]。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主要是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变,同时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价值观的建设,也正是当下亟待改进的目标。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改革是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完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作者:王涵 王航 车宇宁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篇3:

环境设计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举措研究

【摘  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应用型设计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实践性是其专业突出的特征,环境设计的学科类型也注定了设计实践是其教学的主要内容。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建设,面向于美化环境,故而实践性的、应用性的设计实践能力成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核。与此同时,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独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健全与否,一定程度上将决定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优劣。因此,文章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与独立实践教学课程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环境设计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举措,以期为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独立实践教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1],其通過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以塑造出具备设计综合素养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以课程为实施媒介,课程是实现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换言之,不论是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是以课程为核心的。其课程的基本架构以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为主,理论性课程重在专业知识理论的教学,主要指向课堂性与知识性,承担着培养环境设计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审美修养等理论教学的任务,而实践性课程则更侧重于专业实地操作、实习锻炼和实践应用的课程维度,主要指向课外性和动手性,承担着培养环境设计学生的专业技能、设计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等实践教学的任务。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性课程相较于理论性课程在教学效果的反馈上更为突出,实践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环境设计学科的内在属性,也遵循了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的显性逻辑,特别是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其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塑造十分明显,其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训练》《专业采风》《专业实习》《专业技能实训⑴(选修)》《专业见习》《专业年度展览(选修)》《专业考察(选修)》《创新创业实践(选修)》《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故而实践性课程中的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应成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重点。

在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均衡且理论性重于实践性的现状下,导致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良莠不齐,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这是由实践性课程不突出、脱离市场而引发的人才培养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方面入手,“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使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成为改革的重点。因此文章在基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现状、实践性课程现状的综合分析下,对环境设计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举措进行了多方位思考,并提出五个方面的课程改革路径。

一、建立具备社会学向度的评价体系

高校要区别于培训机构,在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不光输出应用性人才,更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为未来可能的人才需求做一些前期的铺垫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对市场的前瞻分析上,反过来引领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市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预判,确定可能会出现的市场热点,提前做好准备,当社会需要时,可以马上输出人才。技术上通过一些行业网站,专业的研究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确定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基于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键评价指标,此类指标参照企业的KPI考评机制,并赋予数量化和专业化。

建立与企业岗位匹配的学生实践能力模型,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估,进而帮助学生选择实训的专业方向。大多企业都有一个员工的能力模型,这个模型是与工作岗位职能匹配的,这个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员工的培训是费时费力的。从整个社会来看,会有极大的社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却是不得不进行的一项工作,其实这个工作,可以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通过学生实践能力模型的数据分析,高校可以建立与企业匹配的学生实践能力模型,同时根据能力模型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基本胜任岗位职责。参考一些专业机构(包括欧盟的职业教育经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培训前,会有一个专业的评估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可以更加专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向。这是以建立具备社会学向度的评价体系来推进独立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二、增强独立实践教学的学校内社会和外社会的协同互动

一方面,对现有学校内社会(体制内)教师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的长效培训体系进行建立与实施。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的转型必然对原有“体制内”的教师在思想上和工作方法上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培训体系的建立将十分必要。培训体系的建立将帮助专业教师统一思想,同时源源不断地更新和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帮助专业教师高质量地完成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对于现有“体制内”教师的长效培训,也可实施校地合作与校企合作计划。同时,通过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培训体系建设,把学校外社会优秀的、与时俱进的实践经验行之有效的带入教师培训课堂,从而提高实践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着力推进与实施学校外社会(体制外)“匠人”走进实践课堂的创新计划。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学术特长大多是上层艺术上的深耕,缺少底层技术上的探讨和实践,因此在实践教学课堂上引入外部各项专业“匠人”讲师显得尤为重要。各类“匠人”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技能实践的不同方向,如泥水工、木工、水电工、装饰装修工等进入课堂后,将使环境设计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课程不再流于书本形式,而是兼具实践性、实验性和应用性的教授和示范。专业课堂内外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和体验的形式,使课堂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学校建设的实训工作室也将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使得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从而焕发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匠人精神”培养助力,推动“匠人精神”融入到高校的课堂中,使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外部专业“匠人”讲师的引入标准及考核制度和薪资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还需要对现有一些规定进行突破,进行合理的变化,才能适应新的用人机制。

三、整合《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装饰材料与构造》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设计的技能性理论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掌握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性能以及价格,掌握建筑装饰构造设计原理,正确领会装饰设计方案的意图,灵活运用装饰材料进行合理可行的装饰构造设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将来成为一名“应用型”设计人才打下必备的专业基础。

《装饰材料与构造》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装饰材料与构造设计的理论基础,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将学生所习的装饰材料与构造设计技能性理论转变为实践性的实验与尝试,从而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实施方略下增进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可以依托于《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来整合实施。环境设计的应用除了需要艺术理论和设计方法外,还特别需要重视学生对于装饰材料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材料本身的构造和材料施工构造的实践体验。《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在设计和应用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也助推了设计的更好发展。整合《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进入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推进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有益的路径和方法,甚至可以说理论课程助力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是该项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四、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对接行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产业链上不同层次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各类建材生产实践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体验基地、家具公司实践基地、灯具公司实践基地、设计公司实践基地等。这里我们提出的全产业链上的实践基地建设,是基于过去许多高校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只重视设计公司实践基地,而忽略了全行业的存在。以前这种单一的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全面性,无法满足对学生实训、实践全方位的体验和提高。全产业链上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得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上与专业、行业、市场及社会相关联,一方面能塑造学生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一方面也能增进学生对于行业的认知以及市场的了解。“实践条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之一就是进行课程的实践条件建设,即建立起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对接行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模式,其将有效的促进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创新发展,也将反过来积极的影响行业产业链上各类公司的发展。

五、建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跟踪机制

在所有的“应用型”人才培训体系内,必然存在一个纵向上的跟踪机制。跟踪机制的建立,可确保在每一时间的链条节点上,学生能通过课程实践达到某一能力状态。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跟踪机制所追踪的学生能力状态,是实践性的设计能力状态。这也是实践性设计人才所必须的。“应用型”人才培训体系能否脱离表面上的机械实践活动,去为教育百年大计做实在工作,为社会输出高质量应用人才,长期的追踪机制将变得十分必要。而追踪机制要伴随新的培训体系同时建立,如果学生在一年内达不到预期的应用能力的状态,可以重新进行相关的干预性培训,确保职业发展纵向上,能达到最终目标。

结语

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教学是培养环境设计人才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性课程脱离市场,缺乏实践等现状下,以“建立具备社会学向度的评价体系”、“增强独立实践教学的学校内社会和外社会的协同互動”、“整合《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对接行业全产业链的协同模式”、“建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跟踪机制”等五个方面的课程改革举措来健全独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将完善与丰富其课程内容,从而推动环境设计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推进实践性课程的有效开展,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长远发展,使之建设成为一流专业,进而为社会建设不断培养出既具备设计理论素养,又具备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环境设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妍.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现状与发展创新[J].工业设计,2020(07):45-46.

[2]罗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10):178.

[3]郑楚荧,郝孝华.基于新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以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与东莞市大师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5):359-359.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委本科教改项目“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3059)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程熠(1984-  ),女,汉族,重庆开州区,讲师,从事环境设计创作实践与设计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程熠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下一篇:国际避税法律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