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

2022-04-25

摘要:为满足应用型高校发展需求,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需要对当前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教学改革中,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多教学手段,开展“双语”教学,并加强技能实践,全面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细胞生物学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 篇1:

微助教在针灸推拿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灸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的微助教逐渐进入中医药院校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助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同时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文章阐述了针灸推拿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分析微助教在针灸推拿专业双语教学中使用的可行性,旨在为针灸推拿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与微助教的有效运用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微助教;针灸推拿学;双语教学;中医药院校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5.016

Key words: microteaching assistant;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Tuina; bilingual teaching;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更加多样和便捷。为顺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诞生了诸多课堂应用APP,如微助教、对分易、雨课堂等。针灸推拿专业双语课程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内容难度大,湖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针推专业双语课程的授课教师针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索,使学生更易掌握针推专业双语课程。

1  微助教的产生

手机上网让教师和学生可以享受“互联网+教育”的便利,实现随时随地教与学[1]。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板书+PPT”时代,迎来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问题式教学法(PBL)、微助教、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田媛老师及其团队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课堂互动应用工具。它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应用,仅通过关注“微助教”的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完成课堂签到、课堂讨论、答题及PPT演示等教学环节,便于教师实时观查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互动性强[2]。我校针灸骨伤学院自2016年分别在《刺法灸法学》和《针灸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课程中使用微助教。

2  针灸推拿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针灸在维护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针推专业国际化的科研活动与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我国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针推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3]。我国中医药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已有30多年[4],基于此,我们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技能的人才。

2.1  双语教材匮乏

双语教材匮乏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的难题之一。针推专业课程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如《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课程以古文居多,含有大量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目前并沒有适合的英文教材可以直接使用[5]。为了弥补双语教材的短缺,近年来各中医药院校与出版机构出版了许多针推专业英语教材,然而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且与国内各高校针推专业现行的教学大纲存在诸多差异,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没有统一的针推专业双语教材。

2.2  双语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英语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针推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从事针推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英语水平相对于英语专业人员也较为薄弱,能用英语完整顺畅授课的教师为数不多,以英语为母语的针推专业人才更为紧缺。近些年国内部分院校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出国交流、访学及国际研修等多种双语师资培训的机会。然而,由于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跟不上本学科的发展速度等原因,使得针推专业双语师资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6]

2.3  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理解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确保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然而,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来看,中医专业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的占23%~82%,而仍有10%~2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实行双语教学面临着学生接受率较低的困境[7-8]。目前,针推专业的国际化发展迫切需要双语人才,而双语教学正是使国内针推专业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了解和接受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2.4  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低,情景模拟互动不足

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双语教学中至关重要。针推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多在大三第一学期开展。此时,大学英语课程刚刚结束,学生的语言能力受到词汇、语法、思维方式等多因素的限制。而情境对双语教学的实施有很大影响[9]。针推专业双语课堂本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设了课堂互动和情景模拟训练,而实际上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新的专业词汇掌握不牢固,或在对话中频繁加入中文,或以文字交流,更甚者表达能力弱而无语对视,导致情景模拟和互动往往难以开展。

3  微助教进入针推专业双语课堂的可行性

微助教作为新型的智慧课堂辅助教学工具,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思路开展教学实践,并以游戏化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突破传统的“板书+PPT”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1  强调形成性评价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曾说过,“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10]。微助教从课堂教学开始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权。教师通过预先设置的练习、答题、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实时参与答题互动。为了强化专业英语的使用,教师可将专业词汇、术语等内容随机穿插到预设的题目当中,学生除了通过手机答题外也可以通过上传图片的形式完成,通过显示答案的环节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还可通过弹幕参与讨论,避免学生因英语能力不足、性格内向等原因引起的互动性差[11]。教师则可以通过云平台保存的历史数据检查学生对每一道题的掌握情况,通过Excel可将全部的数据导出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完善。微助教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形式包含课前预习考核、考勤、课堂抽答、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课程报告等多种形式。贯穿课程开展的始终,将学生参与的时间延伸至课堂之外,加强了过程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  兼顾教学目标与考试成绩

教学目标和学生所关注的考试成绩,在本质上都围绕教学内容,因此并没有冲突[12]。微助教的课前预习考核与课程报告模块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完成对专业词汇、专业知识点的整理和掌握。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改善学生被迫参与的焦虑和不情愿。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使用,达到教学目标。课前预习考核、课程报告,包括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考试成绩。

3.3  有效管理课堂秩序

考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有效管理手段。微助教考勤是在网络通畅的环境下,学生通过本人注册的账号完成考勤,教师可在1 min内获取考勤名单。对于手机关机等异常情况导致无法签到的同学可以实时进行修改[13]。由于微助教自带GPS功能,避免了学生在课堂外签到等作弊的情况。考勤可随时进行,这种带有趣味性的考勤方式简单轻松,学生更易接受。

4  微助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师备课内容增加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课堂互动有效进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互动问题。一方面要使问题具备必要的讨论价值,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通过参与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思辨思维和表达能力。另外,由于学生英语能力薄弱、专业词汇量不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运用并掌握知识点。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互动目的,从而对问题进行设计关联。

4.2  平台设置有待优化

课后作业的完成是课堂答题和讨论互动实施的基础与关键。课后作业的内容包含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部分,尽管学生可使用手机完成课堂答题和讨论,但是答题的题型和答案过于局限,特别是主观问答题通常作为讨论或课后作业进行。由于主观答案设置不灵活,教师在导出系统生成的答案后需要再做修订,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5  小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4]统计,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29亿,学生群体占24.8%。“手机+WIFI”为娱乐和通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教育敞开大门。微助教、雨课堂都是借助网絡将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大学课堂,以学生习惯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思维模式下完成预习、答题、考核、互动、总结和分享每个环节,并增添该过程的监督与评价,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微助教作为线上教学工具的代表,它的应用促进了针推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谭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107-114.

[2] 张会新,王益锋.“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3.0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论坛,2018,25(6):159-160.

[3] 王燕平,赵百孝,马良宵,等.从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谈加强中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中医教育,2015,34(4):12-15.

[4] 李红.中医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8):960.

[5] 贺月月,徐海女,许丹.中医双语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J].河北中医, 2015,37(4):635-639.

[6] 马良宵,李晓泓,王燕平,等.刺法灸法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启示[J].中医教育,2014,33(1):34-37.

[7] 宋高峰,李红文,毛新志.中医专业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双语教学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1):43-46.

[8] 赵玲,沈雪勇,张海蒙.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2):13-16.

[9] 杨秦.2000-2016年中医药双语教学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4):28-33.

[10] 马静,陈永欣,伍冠一,等.微助教在中医院校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4):197-198.

[11] 王蕾,史青,夏蓉,等.中医药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4):61-63.

[12] 唐宏亮,农章嵩,王雄将,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 25(4):125-129.

[13] 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

[1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8-02-28)[2019-03-15].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收稿日期:2019-03-29)

(修回日期:2019-05-06;编辑:郑宏)

作者:王静芝 杜艳军 陈丽 徐派的 瞿涛 王述菊 张晓明

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为满足应用型高校发展需求,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需要对当前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教学改革中,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多教学手段,开展“双语”教学,并加强技能实践,全面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细胞生物学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

前言

在当代生命科学中,细胞生物学是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生物专业中开设了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并且细胞生物学逐渐成为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或必修课[1]。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1.树立应用型教学理念

本科高校的办学理念直接决定了其专业的建设特点,构建应用型高校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新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树立应用型教学理念,制定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等多形式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2]。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中,教师要明确,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满足市场发展及学生发生的客观需求,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应用型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的改革策略,从而全面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水平。

2.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构架,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细胞生物学,其教学内容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交叉,例如细胞生物学中的“蛋白质生物合成”,在生物化学中有相关介绍;细胞生物学中的“叶绿体结构、光合作用”,在植物生理学中有相关介绍;细胞生物学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在分子生物学中有相关描述,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中,要合理的取舍,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各学科的教师要加强沟通交流,衔接好各课程之间关联,重点突出本专业的特有内容。

对于细胞生物学,其教学内容比较繁多,加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比较广,很容易使得学生思维混乱,难以抓住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在设置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时,需要在第一章节全面介绍整个细胞生物学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整体框架,同时在每章节后面明确该章节的重点、难点。

由于细胞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市场对细胞生物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提出了极高的挑战[3]。同时在细胞生物学中,越来越多的新观点、新理论涌现出来,这些新观点很有可能与以往的知识观点、理论相冲突,为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及时更新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结合当前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调整教学内容,并将这些知识引进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如转基因技术、细胞凋亡、细胞增值调控等,使得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增加新内容可能会增大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有目的选择增加的教学内容,从而在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涉及到细胞的各个方面,还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各个相关学科的相互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细胞生物学知识。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1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于细胞生物学,主要是从分子、亚显微、显微等角度对细胞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了解细胞增值、分化、调控、基因表达、衰老死亡等生命活动规律[4]。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极其复杂、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学习难度比较大,而丧失学习兴趣。在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课件和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将细胞结构图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认知理解细胞超微结构,同时教师还能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动态过程,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结构组装、细胞中蛋白质的转运,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

3.2注重互动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自己为核心,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听讲,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启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5]。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之前讲过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启发式问题,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思考。为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些学说、观点进行讨论,如线粒体与叶绿体起源学说、膜脂膜蛋白运动实验等。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在巩固学到的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如细胞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高尔基体等中都存在蛋白质转运的现象,但蛋白质的转运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综合思考,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细胞跟部分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3.3采用类比、故事、讨论教学法

细胞学属于微观学,是人体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细胞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教学法,从宏观的角度看待细胞结构、功能[6]。例如教师可以将细胞核看做城市的中心,将溶酶体看做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细胞之间的通讯看做是城市之间的通讯等,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一些关于细胞生物学的名人趣事,以此来启发学生。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发现细胞的故事,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威尔金斯、克里克等人的事迹,告诉学生要用严谨的态度面对细胞生物学。

在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教学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为学生提供主题,让学生针对该主题进行讨论[7]。如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等,学生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相关的小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论文写作等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4.开展“双语”教学

在21世纪,生命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对基础知识扎实、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要注重“双语”教学,从而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开展“双语”教学,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并让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英语专业词语,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能力[8]。

教师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以中文为主,涉及到细胞生物学的专业词语或者主题时,教师可以采用英语教学,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特别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用汉语进行讲解。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细胞生物学英语专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师生互动,在很多时候,学生会随着师生互动频率的增加,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互动,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鼓励他们,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教学,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双语教材、教学课时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学校也要不断完善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设施,科学的调整教学计划,逐步改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

对于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必须由细胞生物学专业知识扎实、英语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因此,在开展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知识虽然都比较扎实,但在英语水平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学校要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开展细胞生物学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9]。对于细胞生物学,其实验性非常强,所以必须加大细胞生物学应用性实验的开设,利用细胞培养实验、细胞融合、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等综合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改善学生被动操作的现象,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器材等大多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学生只需要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操作就可以,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实验教学,很难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里。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实验课题,并组织设计实验,当学生遇到问题后,各组学生自主讨论解决,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另外,高校可以尽量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实验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6.总结

在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各学科需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教学改革,对于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理念,不断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效地促进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促进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袁维风.应用型本科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0(11):142-143.

[2]孙虎男,韩英浩,冯振月等.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07):166-167.

[3]王艳杰,梁颖,刘旭等.基于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20-21.

[4]赵自国,赵凤娟.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11-113.

[5]邓政东,程爱芳.民办本科院校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23):169-170.

[6]徐放.浅谈5P+EG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2):203-204.

[7]王枫,郭优,刘亚民.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5(16):172-174.

[8]严五胤,周敏.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目标、体系改革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1(05):66-68.

[9]陶琳,谢永安.本科应用型高校课程实施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09):111-112.

作者:宋虎卫

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 篇3:

简述中医国际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摘要:中医热覆盖全球,中医国际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中医翻译人才储备远远少于需求,学习中医的外国人士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中医外语教材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等种种原因让中医国际教育面临不少挑战。

关键词:中医国际教育;发展;挑战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美国补充替代医学国家中心,简称NCCAM)将补充和替代疗法分成以下五种[1]:

(1)中医,顺势疗法等传统医疗类型。

(2)音乐与治疗,冥想疗法等身心干预类体系。

(3)食物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在生物学上建立的疗法。

(4)整骨疗法等以操作在身体某一部分的疗法。

(5)灵气和气功疗法等能量疗法。

近年来补充替代疗法的国际地位日益升高,覆盖面日趋扩大,而中医学作为普及率比较高的一种补充替代疗法在全世界崭露头角。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快,个人压力较大,疾病也相对多,虽然西医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升级,其治疗的副作用也不断被大众所困惑。每年都有人尝试用中医来治病甚至是把中医当成一种保健方式。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往今来无数国外资料明确记载了中医中药的相关信息。斗转星移,科学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更在不停的更新,中医在治疗人类疾病以及治未病方面的优越性日趋被国际社会肯定,中医热潮一浪盖过一浪,呼声越发高涨。截至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及地区,在我国实施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后[2],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笔者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医国际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翻译人才储备远远小于需求

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其走入世界万千家庭就必须要有翻译,翻译是一个桥梁,承接了来自不同地区不用地域的人对于不同知识的需求,也就是说翻译是个文化交流的使者,使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和优劣。有时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有时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流。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近代最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严复先生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三个词精确的概括了在平时的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3]。医学翻译属于科技翻译并且是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一个部分,其要求翻译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的表达要精练和准确到位,翻译的层次必须分明,尤其是注重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精确性。在医学翻译的过程中,是否熟练掌握医学词汇,如何去完美的翻译长句和难句,遇到有争议的地方如何去处理,中医博大精深,本身就需要终身学习,而外语也是需要终身学习,此两门学科之间如果不是因为文化的传播以及医疗的共享需求是根本不会发生任何联系的,所以既要学好中医又要有良好的外语翻译能力可谓是难上加难。

也有的人会说普通的外语翻译只要经过短期的培训也能上场翻译中医,笔者不赞同此观点,经过短期培训的中医翻译往往是最容易损害中医在外国人心中形象的人群,中文变化多端,多音字,多意字,一语双关,通假字无数,而中医的行文描述很多来自古文,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中医教育的人们无法理解最真实最正确的中医知识,仅仅凭对字面的认识用现在白话去给外国人翻译,权且不说能不能帮助外国人学习中医,即便是让外国人听懂都成问题。因而只有推进中医双语教学,明确书本理论和临床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中医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養,全力培养与世界接轨的复合型高素质中医人才是重中之重[4]。

2学习中医的外国人士以及中医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奖显示了全世界对中国中医的价值认可[5]。而中医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是中华文化的载体[6],越来越多喜爱华夏文化的外国人也喜欢中医,相信中医,学习中医。

但凡是在第一线为外国人教授中医的老师们都会有同感,学习中医的外国人士实在是“鱼龙混杂”[7],少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西医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人员[8]。面对受过高等教育的西医从业人员,授课还是容易进行的,“半路出家”的人士中如果是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可以沟通,但是遇到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士授课很难进行,比如中医穴位的解剖学定位,比如中医的证对应的现在西医病名,比如读基本的中医书籍译文都觉得生涩拗口难懂等等,一方面说明了中医在国外的覆盖率广泛,无论那个阶级的人都可以学习中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国外中医学习的起点低,基本没有门槛,很难想象受文化程度低的人士接触多久中医后就会从业,从业后对于病人的安全保证能有几分,如果仅仅把中医当做谋生的手段和糊口的工具那么将很不利于中医的良性发展。

3中医外语教材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

中医外语教材是传播和发展中医的最重要载体,新中国建立后中医外语教材从寥寥无几一直到今天的蓬勃发展,教材在数量以及质量上有了巨大的进步[9]。相比之下,中医外语教材评价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这对教材的使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材的研发不利。除此之外,编写中医外语教材的专家教师是否接受过严格的中医知识培训也是一个问题[10],是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中医外语教材中可能就有不同的翻译,比如“meridian”和“channel”都可以是“经”的意思;有的就差异比较大,比如“青筋”这个词,有的教材写的是“blue veins”,有的教材则是“green veins”,但实际上外国人并无此类说法,直接就是“veins”;比如“五心烦热”这个词,也有“dysphoria with feverish sensation in chest; palms and soles”和“Vexing heat in the chest, palms and soles”,常听闻中医外语应标准化之说,笔者认同却但又有疑惑,认同的是要把错译妄译从各种教材中删去,疑惑的是标准化的标准如何界定,何为标准,谁来制定标准。

4结语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可以发现中医国际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我方教育人员的能力,外方受教对象和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度水平,中医国际教材的质量都会影响国际教育的发展,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医的国际教育以及每一个中医人来说都是一个个挑战。

参考文献

[1]梁繁荣,吴曦.国外中医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2006,26(2):79-8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2016-2020年)[Z].2016-12-26.

[3]王晶,孙敬青,李彬.中医中心双语教学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研究[J].北京中医药,2020,39(12):1318-1320.

作者简介

施大中 1995年5月生人,男,汉族,台湾人,硕士研究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针灸推拿学。

作者:施大中

上一篇:中职国际贸易实训教学论文下一篇:保险资金风险运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