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2022-04-16

内容摘要网络文学批评对于网络文学和文学批评自身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当前,网络文学批评以跟帖、点击率、专家榜单、个人博客等方式存在,具有批评主体泛化和批评话语通俗化的特征。网络文学批评范式是迥异于传统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就是建构“个人化大众批评”批评主体、“跨语境文化批评”批评方法以及“开放性多元批评”的批评的价值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文学批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篇1:

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摘 要: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内容创作尚不成熟,存在批评内容缺少理性沉淀、批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文学批评有哗众媚俗之嫌等问题,难以对网络文学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文洛文学批评作简要阐述,进而指出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网络文学和时代现状,从提高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素养、制定和构建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呼吁专业化的网络文学批评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文学;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类型,诞生之初便被大众所认可和喜爱,但并没有得到文学领域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接受,存在质疑和批判。即便如此,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成熟,网络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正逐渐丰富,文学生命力更加旺盛,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日俱增,愈发成为我国当代文学中重要的补充部分,网络文学批评由此相伴而生,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承认了网络文学的存在。

一、网络文学批评发展现状

(一)网络文学批评概念

现阶段,关于网络文学批评并没有公认的比较权威的说法,但大都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广义的网络文学概念比较抽象,包容性更强,是指与网络文学文本相关的评论、看法、见解、批评等[1];狭义的文学批评则是指具体的网络文学作品下的评论或围绕该网络文学作品所发表的文章或观点,更加具体,内容也往往具有针对性,带有“即时批评”和议论的特点,这两种定义都各有其侧重点,是未来网络文学批评概念界定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二)网络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化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对现有的文化生态带来变化,网络文学批评亦是如此。网络文学批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是重组中国文学格局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第二,以网络文学为根基的网络文学批评,天然的带有开放、自由的文化特征,使得网络文学批评有别于传统文学批评,有助于改善文学批评生态;第三,网络文学批评彰显出了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也让文学创作主体有了与读者心灵对话的机会,有助于为网络文学创作主体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二、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

(一)批评内容缺少理性沉淀

提起文学批评,给人的印象便是严肃和晦涩,这也使得大多数人对于文学批评望而却步。但是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文学批评也有别于传统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内容和形式变得多样,并且没有相对成熟和专业的参考标准。这就导致网络文学批评多是随波逐流式的跟风观点或者是缺少理性沉淀的即兴表达,网络文学批评的内容显得不够规范,甚至部分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在发表批评时,夹带个人观点和目的意图,不惜夸大其词,导致批评内容与网络文学文本的背离,批评成了批评主体个人情绪的宣泄地,而非规范和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阵地。

(二)批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以网络平台作为阵地的文学创作,天然地带有互联网开放、包容、多元、个性的特征,因此网络文学批评也有别于传统的文学批评,不再晦涩和严肃,带有较多的诙谐色彩。这种文学批评风格一方面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也给文学批评本身所应具备的主体责任带来了挑战,这是因为网络文学批评使得文学批评的门槛降低,于是部分文学批评主体在网络空间里毫无顾忌,尽情地表达和抒发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并陷入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批评陷阱中,忽略了自身的主体责任[2]。这是因为文学批评者在获得身份和言说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少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导致批评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文学批评有哗众媚俗之嫌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文学创作手法以及文学体裁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网络文学批评虽然与网络文学相伴而生,却并没有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一同成长。仅就现阶段网络文学批评的整体情况来看,网络文学批评的主观性和娱乐化仍十分明显,文学批评的内容也并未建立在对文本以及作品思想的解读上,而是目的论述,或是为了彰显自身的文字功底刻意哗众媚俗,或是为了打击个别网络作品极尽讽刺,网络文学批评沦为简单的个人评论,缺少深度和理性。

三、网络文学批评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素养

要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内容的理性,便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出发,提高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素养,使其树立批判精神,在进行网络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做到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从而作出具有价值和深度的文学批评内容。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各大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平台宣扬正确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方法,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不定期筛选优秀的网络文学批评作品或内容,最终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学批评氛围;第二,在宣传和展示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的过程中,除了经济考量之外,理应从文学角度出发,增添正确文学批评观念等公益性广告和标语,让网络文学评价主体能够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盲从,推动网络文学正向发展。

(二)制定和构建网络文学批评标准

要制定和构建网络文学批评标准,便需要在坚守批评的文学性标准的同时,开拓创新,结合网络文学的特点,注重批评对象的审美观照和创作方式,如此网络文学批评才能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中不断发展[3]。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求批评家重视文学文本的阅读与研究,在展开批评时要强调从文本出发,主要讲述对于文本的理解和看法。为此可以建立文本阅读时长机制,只有网络文学批评主体阅读文本到达一定时间,并满足基础条件之后,才能展开文学批评,如此网络文学批评才能成为“源头活水”;第二,要求网络文学批评者遵守文学自身的特殊规律,与社会趣味保持审慎的距离,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批评性;第三,网络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在文学文本的审美体验上,以一种非功利的心态先钻进去深入阅读和体验,注重文本审美的生发与创造。

(三)呼吁专业化的网络文学批评内容

现阶段,网络文学领域及其缺少专业化的网络文学批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大多是网络文学的读者,在创作文学批评内容时缺少文学基础沉淀,不够专业;而专业的文学批评主体或是因为对于网络文学的不认同,或是出于对网络文学的不了解,且缺少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缺失批评动力。因此需要专业化的网络文学批评内容来帮助网络文学规范发展。为此需要做到:第一,拓宽传统文学批评主体的批评视野,将网络文学纳入文学领域当中,加深专业文学批评主体对于网络文学的认知;第二,及时进行理论更新,便于批评主体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或作品;第三,调整批评话语,在网络文学中,“文字亲民”是其一大特征,网络文学批评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展开文学批评时避免晦涩艰深,应尽可能地让受众容易理解,多使用网络用语或热词。

四、结语

总之,网络文学批评还尚不成熟,文学批评的标准尚未建成,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充分地对网络文学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需要从提高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素养、制定和构建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呼吁专业化的网络文学批评三个方面不断丰富网络文学批评的内容,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学批评生态,让网络文学得以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安娜.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评述[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22–24.

[2]杜曉刚.新环境下文学批评的变化与对策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3):58–91.

[3]王聪.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中的古代文学批评特征回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135–138.

作者:魏亚峰

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篇2:

空间转向: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

内容摘要网络文学批评对于网络文学和文学批评自身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当前,网络文学批评以跟帖、点击率、专家榜单、个人博客等方式存在,具有批评主体泛化和批评话语通俗化的特征。网络文学批评范式是迥异于传统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就是建构“个人化大众批评”批评主体、“跨语境文化批评”批评方法以及“开放性多元批评”的批评的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文学批评批评范式个人化大众批评跨语境文化批评开放性多元批评

作者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沙: 410083)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从边缘文学跃迁为时代宠儿。2009年6月25日,“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由中国作协揭榜,《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等被评为十部网络最佳作品,《尘缘》、《紫川》、《韦帅望的江湖》、《悟空传》等被评为十佳人气作品。这充分表明了网络文学开始在主流社会“登堂入室”。中国作协的接纳肯定了网络文学存在的价值,其“十年盘点”的方式也可视作主流阵营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

虽然网络文学是当今最活跃的文学活动,但出于研究视域的僵滞,批评界一直对网络文学的存在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是不屑于深入研究。文学批评缺席于网络文学,使得一方面网络文学的本来面貌在海量作品的当下被云遮雾罩;另一方面,也使得当前的文学批评由于缺乏一个重要的研究客体而残缺不全。可以说,文学批评的介入对网络文学和批评自身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

由于主流批评界的缺席,网络文学自发的“批评”还大多停留在“自说自话”阶段,网络文学批评的随意性、在线性、娱乐性、炒作性削弱了批评的力度、深度和学理度,从而无力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使得网络文学一直处于批评滞后和话语失落的状态中,这需要真正的“别裁伪体”的文学批评来对网络文学进行反观和促进。

正是由于傲慢与偏见,当前主流批评界整体上对网络文学还存在一种“刻板印象”——内容格调低下、文本结构单一、语言粗糙直白、优秀作品罕见等。这种傲慢与偏见背后正显示出主流批评界对网络文学所形成的新的创作范式的无所适从,即使对于“实利化”生存氛围下的复制、拼凑之外的网络文学经典,也缺乏直面的勇气。更不用说那种专心于纯粹的个人欲望表达、致力于虚拟的玄幻世界、醉心于虚构架空的历史传奇等新的文学样式,批评界大多以缺乏宽广深厚的现实生活、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至诚至善的人伦情感等痛斥之。传统批评界的傲慢和据斥,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最终导致传统文学界只能茫然面对兴盛的网络文学。

尽管近年来一些主流批评家开始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中,但大多以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套用”网络文学。批评家手拿专业知识和批评武器进行的精英批评,对于传统文学也许是适用的,但这种批评方式在网络文学面前却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尽管网络文学具有传统文学的基本特性,但毕竟有着自己特有的范式,网络文学更体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特性,其文本的通俗性、游戏性、娱乐性、随意性,无一不显示出与精英文学相对抗的姿态。在网络文学的点击率、排行榜、版主推荐的语境中,精英批评针对传统文学的批评方法和话语方式,反而使批评家与大众产生强烈的距离感,到头来只能是不得要领。这样一来,网络自身形成的批评的不成熟性与传统批评的不适用性,导致网络文学的研究处于前后失倨的状态中。

目前的网络文学网站,大多提供了类似批评的技术平台。原创文学网站和文学博客在文章后面都有评论系统,读者可以跟帖发表评论,可以说,网络技术使每位读者成为批评者具有可能性。这种评论系统机制,一方面,使所有读者都可参与进平等而自由的文学审美活动中来,在参与中实现文学审美的欲望,同时陶冶提高文学批评能力,实现了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另一方面,这种缺乏专业的批评,使得批评话语杂乱而无序,从而出现了网络世界中“文学理论死了”、“批评家死了”的尴尬,这就需要主流批评家寻找新的理论资源,开拓网络文学批评的新范式,为网络文学提供真正有效的批评话语。

令人欣喜的是,主流批评界正在着手做这些事情。如《文艺报》和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主办“网络文学中的幻想王国——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以起点中文网的“跳舞”、“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和“血红”四驾马车的作品为例,分析网络文学走红的社会语境和文化变迁,揭示网络文学的价值与贡献,探讨网络写作的优劣,提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思考,这是主流批评深度介入网络文学的示范。在主流批评界频频开展与网络文学相关活动的同时,一些媒体也开辟专栏研讨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走向与前景,一些文学批评家、网络文学研究者纷纷撰文进行研讨,体现了主流批评界对网络文学的有意介入与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的接受。

当前,网络文学批评常见于各类文学网站,如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等,还有部分文学BBS、社区网站、个人博客也有文学板块,提供文学批评栏目。网络文学批评的方式现在主要体现为四种方式:一是跟帖;二是点击率;三是专家榜单;四是个人博客。

一是跟帖。文学网站以及BBS上的批评多以“跟帖”,又叫“回帖”的形式出现,跟帖是网络文学批评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一般读者就是通过跟帖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好,与作者进行互动,有的还进行“再创造”。 网络作者在看了跟帖后,可直接回复,或表示感谢,或反驳其观点,这使得网络文学批评有了一个“自由的言论市场”。

跟帖按照字数的多少,可分为“短评”和“长评”。“短评”是跟帖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读者发表自己对网络文学作品的简短的阅读感受,是一种直观的、第一时间的实时性体悟。这些批评一般不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价值作过多的评价,往往强调读者主观的、直观的感受,内容感不强,有的甚至毫无批评内涵。诸如:“顶”、“沙发”、“好好看哦”、“快更新啊”之类。“长评”在跟帖中不多见,但却是评价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重要指针之一,只有那些关注度较高的,广受好评或是广受争议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获得读者更多的长评。相比于简短回复,长评更注重对文学作品内容与质量的评价。有的长评本身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文学网站将长评的多少列为文学作品的评判指标,直接影响到它在整个网站作品中的排名。当然,这也导致了一些网络作家以赠送礼品,赠送VIP阅读机会等手段来获得长评,一些批评者为“礼物”而写,使得长评蒙上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

不管是短评还是长评,目前,更多的是一种批评的随意盲动,其对于网络文学的意义,正如王朝闻所说的:“看戏叫‘好’,虽是一种伴随艺术批评的感动,但也只有当观众知道它好在那里和为什么好的时候,这一声‘好’,才具备艺术批评的自觉。不受感动的叫好,那就有点近于令人生厌的起哄了。”[1]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跟帖者肆意侵犯他人隐私或者是在网络上用“语言暴力”来制造混乱,使跟帖逐渐失去了文学批评的意义。

二是点击率。点击率与跟帖一样,是判断网络文学受欢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借此来衡量一部网络文学的优劣。但一些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采用媚俗的作品来吸引读者,导致作品格调的趋下,所以,点击率虽然对网络文学的优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纯依靠点击率来衡量作品,或取代理性的批评。

三是专家榜单。一些大型文学网站,为了更好地推荐作品,以专家榜单的方式引导读者的阅读。借助专家的推荐,大量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脱颖而出,使读者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方便地找到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这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和消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同时要注意,一些网站出于盈利目的,为提高知名度而推出虚假的专家榜单,或一些专家出于某些利益而胡乱推荐,这些缺乏监管的专家榜单,可能误导读者,并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方向性的负面效果。

还有的文学网站推出与专家榜单类似的读者“星级评判”,如“豆瓣网”以已经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对象,设置该作品的主要信息,如作者、出版地、出版时间以及内容简介等,但不提供文章内容,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管道阅读作品,来对其进行评价。其评价包括对作品打分(五星制标准)、一句话点评以及发表评论性文章。在一部文学作品的页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得分,各个星级所得票数,清楚直观的看到文学作品的受关注度以及好评度。其下的评论也是评论内容加打分的形式,一目了然的看出读者喜欢的理由、讨厌的理由。特别是在它的正式评论板块,有很多观点独到的优秀评论,可以帮助其他读者理解这部作品。

四是个人博客。个人博客是网络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途径,依托于博客平等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博客发表文学观点,而博客对当下的网络文学作品更关注一些,其网络文学批评身份愈发凸显。博客的互动性虽然不及文学网站、BBS和社区网站,但由于博客的更新率较快,能通过搜索引擎很快阅读到相关的网络文学作品,以及最近对该作品的相关评价,博客批评越来越成为读者阅读作品的重要指南。

从网络文学批评模式和内容来看,当前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批评主体的泛化,二是批评话语的通俗化。

其一,批评主体的泛化。由于网络传播的公共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任何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网络技术,都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体验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网络文学的创作和网络文学批评变成了真正的“众声喧哗”,直接导致了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泛化。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泛化,建构了一个平民化的言说空间和平台,使更多的人获得了话语的权力,一般的读者都可成为文学批评的主体,拓展了文学批评空间。这种主体的泛化,使得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无中心、无权威、无标准的新症候,大多批评主体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也不屑于学院式的八股论述,批评者依据自身的喜好和立场,摒弃严谨的逻辑和完美的形式,更多地依仗对网络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感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批评主体的泛化适应了诸多草根阶层的批评者,壮大了文学批评的队伍,并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景象。

其二,批评话语的通俗化。正因为草根批评在网络中的大量涌现,网络文学批评的话语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向通俗化的方向行进。网络文学批评为了吸引读者,自发和自觉地放弃了学院式的居高临下的批评姿态,自然地融入到大众文化生活中。这种批评较少引经据典,打破批评文本内封闭式的自成一体格式,而是根据大众的习惯来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话题。很多批评者就是利用网络文学这一中介,来进行情感的宣泄。在草根批评者看来,网络批评的本质与网络写作的本质是一样的,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宣泄。这种批评姿态,体现了网络文学批评的自由心态、自我表达、自在方式的草根性质。网络文学批评尽量避免长篇大论,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随笔性批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理论和名词,采用大众化的口吻,谈论大众喜爱的文学作品和现象,这种通俗化的批评话语,为僵滞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言说方式。

不可否认,与传统文学批评方式相比,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另类”的特性,但其抒发感想式、趣味恶搞式、整体否定式等批评风格也削弱了批评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如抒发感想式的批评以读者直观感受,用一种即兴点评的形式,不深究作品的具体内容,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恶搞式的网络文学批评则通过夸张、无厘头式的语言,颠覆传统经典,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反中心、反权威和反传统的反智主义;而整体否定式的批评则对时下网络文学进行一味的抨击,在激进的立场中丧失文学的辩护,批评内容由此缺乏理性、缺乏深度。为此,网络文学批评必须建构新的范式,形成自己的批评原则和方法。

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初的“自生自灭”到今天成长为不可小觑的文学力量,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坛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学批评也开始充斥于网络,网络的自由与开放一方面促进了文学批评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缺失。网络批评大多还是一种零散式的、灌水式的文字意见,众声喧嚣却难以找到真正契合文学作品本身的中肯评价。正如欧阳友权所说“网络文学批评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悖论,其表现之一便是网络批评具有平民化的开放平台,却又存在评价标准的失衡失依”[2]。由此,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的网络文学批评范式。

众所周知,文学批评范式经历了五次重要“转向”——希腊时代的人类学转向、中世纪的神学转向、17世纪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认识论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语言论转向”以及20世纪后期的“文化论转向”。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文学批评范式将面临第六次重要“转向”,这就是“空间转向”的新范式——批评的主体是“个人化的大众批评”,批评的方法是“跨语境的文化批评”,批评价值观是“开放性的多元批评”。这种批评范式是根据网络文学的公共性、虚拟性,以其网络文学的快捷、方便、自由等特点而建立起来的。

1. 网络文学批评主体:个人化大众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首先是批评主体的重组,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精英主义”立场和 “被动大众”观念要改变,批评家要放弃文学“立法者”的身份认同,而应走向个人化的“大众批评”,也就是蒂博代倡导的“自发的批评”。

传统文学批评长期坚持泛政治意识、道德崇拜、革命崇拜等既定的价值观念,在此种批判理论的视野中,大众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缺乏鉴别力,只能被动接受文学产品。而个人化的大众批评,以批评家的自我文学趣味和文学理解,以个人文学立场、文学标准、文学批评方法来阐释网络文学,这种批评将避免传统文学批评中容易出现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犬儒主义、民族精英主义、文化民粹主义等流弊,有效地维护批评的独立性,回到文学批评的原生状态。

这种具有民间精神与独立个性的批评方式,真正实践着一种大众批评,推动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建构大众批评的美学标准和批评方法。“个人化”就是网络文学批评不依赖于严谨绵密的分析和精细烦琐的注解,而是追求一种源自于生命体验的直觉感受,充盈着机智、敏感、生动、迅速、还带着活力和热度的反应。这种批评将引发崭新的“轻批评”模式,生产简洁活泼、平易近人的文学批评体式。“大众化”既指批评主体的泛化,跟帖者即批评者,更是指批评的核心在于批评话语趋近、归化于大众话语,有着清醒的大众本位意识。个人化的大众批评凭个人的学术或艺术直觉,采用描述抒发方式来表达发现与感受,表明对作品的印象。这种批评往往吉光片羽,闪烁精彩火花,引发读者共鸣,可读性强。正如台湾文艺期刊《文讯》所倡导的那样:“希望在热闹炫目的图书出版中,他们生动而闪现灵思的文字,不谈理论,不谈方法,却能带领读者一起享受阅读的喜悦,一起呼应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3]但这种批评并不消弥批评应有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依旧承担着文学领航的角色。

个人化的网络文学大众批评,以全新存在方式还原批评本色,其呈现的短小化、口语化、即兴式、直觉性吸引着读者对文学的关注。读者依据其指点而及时浏览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其亲民的批评风格彻底消除一切文学批评特权,营造着网络文学应有的平等氛围,与网络文学的原创精神一脉相承,推动网络文学继续前行。

2. 网络文学批评方法:跨语境文化批评

网络文学批评面对着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商业主义、消费主义等不同的文化语境。网络文学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秀场狂欢”特征,大众对小说的感知除了文字之外往往还混杂着变幻的影像,同时,网络文学自由表达所产生的更多的涉及到的种族、阶级、性别、身份等领域,这要求网络文学批评建构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协力关系网”,在更为广阔跨文化语境系统中重建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发掘其更大的阐释向度与空间。

网络文学批评要以一种“介入”的姿态,与跨语境对接,批评者面对新生的网络文学,不能进行简单的回避或张扬,更不能固守成见,简单地与史对照,从而得出既成的结论。网络文学批评应持有文化诗学的态度,关注与网络文学文本有关的各种文化文本和社会文本,破译其背后的文化存在和隐含的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批评横跨宏观文化和微观文本,其批评价值观始终着眼于对文本和文化的反思与生命意义的提升。

跨语境的文化批评,本质是一种文化诗学批评,网络文学并非游离于文化话语系统之外,网络文学批评必须寻找到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文化症候,揭示这种文学生产与消费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契合点,坚持“对话”的文化诗学批评,把网络文学文本与社会文化语境、传统文学史的经典文本联系起来考察,从整个文化系统来理解网络文学的意义。

跨语境文化批评把网络文学放入到整个社会文化中来考量,思考网络文学与社会各种文化元素的交叉与融合,从多种存在关系来阐释文本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这种批评,不仅仅要阐发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而且要阐发文本产生的社会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致力考察网络文学在社会语境的运作过程,从而“敞开”被主流文化和线性历史所“遮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跨语境批评充分意识到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媒介改变认识的判断。麦克卢汉指出,电视电子媒介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破坏的感官比例,实现感官的“再统合”,网络通过潜移默化的“感官综合”,改变了认识世界的手段、思维方式及其表达路径。它使认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理性思维,而是借助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综合运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文学批评形式的诸多变化。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跨语境,这使得网络文学批评可能从抽象、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变成为形象、生动的同时具有影、音、文字的多维立体的表达形式。如果这种批评方式得以放大,就可以开辟出新的批评路径,拓展新的批评领域,丰富新的批评手段。

3. 网络文学批评价值立场:开放性多元批评

德里达曾表示,电脑书写由于其文本的可逆性以及它的可随意增补、插入,使逻各斯中心主体失去稳定性。网络文学写作的开放性、匿名性、即时性、在线性、使得写作主体变得模糊,尤其是超文本的链接性,使网络文学具有了多线性、不确定性和能动选择性,传统文学的固定能指被滑动的能指所取代。这样,网络文学的文本是开放的,不再是唯一的意义之本,这构成了网络文学批评范式的基本假设。

网络文本意义的多元必然导致批评的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网络文学批评就是在播撒性的文本中不断摸索,把可能的意义汇集起来。甚至网络批评本身也具有超文本性质,也许批评者输入某个关键词或主题,通过超文本的链接,形成多个批评文本的串联或并联,这种开放的链接,为批评提供了立体化的内容,多个批评文本之间也构成了开放的多角度的对话,多元化的批评视角就在批评链接中得以完成。

同时,由于网络文学缩小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模糊了艺术高雅与粗俗的界限,网络文学批评必须要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树立开放的多元主义观念。传统文学批评受制于固有的批评思路和批评视野,容易对网络文学进行“单向度”的批判,如果过多依赖传统文学批评那种根据高雅文学和精英文学而确立起来的批评标准,可能会因忽视网络文学的复杂性而使批评不得要领。

所以,网络文学批评要建构一种开放的多元批评范式,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文学种种新现象,以历史性与当下性相融合的批评价值取向来引领网络文学走向更高的境地。

参考文献:

[1]王首白. 论跟帖的艺术. 半岛社区.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37&id=891088.

[2]欧阳友权. 网络文化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2.

[3]廖斌.《文讯》书评:传媒时代的文学领航与大众文艺批评. 当代文坛,2009(1).

编辑叶祝弟

作者:禹建湘

网络文学批评论文 篇3:

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1

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与网络文学本身能否进入文学史的论题逻辑一样,都要取决于网络文学在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功能作用、它们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其史学依据合法性的观念体认。时至今日,当体量巨大、传播广泛的网络创作与风生水起、备受关注的网络文学批评一道走进人们的视野,建构网络文学批评史是否能赢得其必要性与可能性,尚需要从观念逻辑、本体依据和史学价值上考辨其持论基础。

一、网络文学批评史的观念逻辑

从文学史眼光看,成长中的网络文学,其理论批评尚处于小荷初露的创生期,此时去谈建构网络文学批评史,无疑会有一定学术风险。不过任何学术想象都是需经实践验证才能被现实确认的,设若切入网络文学现场,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我们依然可以从云蒸霞蔚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听到呼啸而至的评论的声音,从丰沛的网络文学现象中看到一个个圪圪孜孜的理论批评者的身影,从日见增多的研究成果里聚拢起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学术资源和观念存量。于是,追问书写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必要与可能,便不再是一个虚设命题,而是一个基于网络文学发展实践和学理建设需求的有效言说,并且是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建设的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节点。任何史学的构建无不是从可实证的起点开始而达成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于此,我们试以网络为点、以文学为经、以批评为纬,在“史”的理论半径和“论”的学术疏瀹中,探寻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

如同网络文学能否进入当代文学史的争论一样,网络文学批评的“入史”之辨,实即网络传媒语境中文学发展观与社会历史观的“关系逻辑”之辨。在我看来,网络文学批评进入文学批评史,是能够得到文学实践和观念逻辑充分确证的,因为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与业绩已经为其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从理论逻辑上看,我们能找到三个基本支点。首先,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需要我们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持一种客观的历史体认态度。占据当代文学大半壁江山的网络文学,客观上丰富了当代文学史的内容,对于这一文学的理论批评成果也已成为今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论之已经具备本体论的依据。其次,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探析网络文学批评史建构的可能性,取决于人们秉持怎样的文学价值取向,以此研判其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定位,并且要对其在当今社会文化舞台上的角色身份予以功能辨析。网络文学批评对大众话语权的构建所开启的评价姿态和话语方式,不仅拓展了文学批评史的新思维和新领域,也延伸了文学批评的意义模式及其时空结构,我们应该拥有把握这一功能范式的历史眼光。再者,作为一种功能性存在,网络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文学史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不断新变的观念,传承并不断更新自亚里士多德《诗学》、刘勰《文心雕龙》以来理论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方式。故而,由这几个要素所形成的文学发展观、文学批评观、文学史观与特定社会历史观之间的必然关联,不仅让网络文学批评获得了入史的理论前提,同时也蕴含着认同其入史的必然和意义。这样看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一翼,网络文学批评不仅有丰沛的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场域,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足够的观念资质书写自己独立的“网络文学批评史”。面对当下已经呈现出来的有关网络文学批评的史料、史实和史绩,我们应该树立起应有的理论自信,即在探寻当代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史构建的逻辑前提时,秉持这样的史观和史识。这正是我们书写网络文学批评史时应有的持正立场,也是我们廓清网络文学批评入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现实依据。

二、网络文学批评“入史”的本体依据

既然网络文学批评史构建的前提是史实,那么,这一史实的历史性存在便是“史”之为“史”的本体论依据。可以确认的是,无论时下的网络文学批评多么芜杂或稚嫩,它们的已然性都是一种客观实存、一种现实性的历史存在,或历史性的现实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切入网络文学现场,其中有关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史实、史料十分丰富,并且已经得到许多学人的考辨与清理。1

首先是云蒸霞蔚的网络写作创造了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吁求,也让这一文学的批评史书写有了作品积累和批评持论的本体论依据。自打20世纪90年代初汉语网络文学在北美诞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文学网站的聚集效应,让以机换笔、上网写作成为没有门槛的文化时尚,虚拟自由的发表机制,巨大的作品存储空间,无远弗届的传播方式,让蛛网覆盖的互联网迅速涌现出阵容庞大的写手群体、恒河沙数般的原创作品和数以亿计的文学网民2。特别是自媒体兴起以后,手持数字终端的网民在诸如联网手机、iPad、电子书、电纸书等各种电子阅读器、移动互联网和各种APP工具上阅读、写作和上传作品已经成为习惯,不仅拆卸了传统文学生产、传播和评论的所有技术壁垒,还彻底打破了精英群体对文学的“圈圩式”垄断,大大解放了文学话语权,把昔日高高在上的文学拉回到民间大众,改变了过去传统文学一家独大的文坛格局,形成了今日中国蔚为壮观的“网络文学现象”。与此同时,自由生长的网络文学由于写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缺少“把关人”的遴选过滤,出现了“量”与“质”的明显落差,有“网络”而缺少“文学”,或者有“文学”而缺少“文学性”,成为这一文学备受诟病的突出“短板”。这时候,呼吁文学批评对网络写作的引导,期待理论研究对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的阐发与规制,乃至召唤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互动交流,就成为重要的历史性文学命题,我们的网络文学批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因为无论如何,网络文学的规模效应及其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都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学事实,并且是一种文学的“巨存在”,这个无法绕开的“巨存在”需要有一种“据实而史”的历史性表达。英国历史学家霍列特·卡尔(E. H. Carr)就曾说,写史应该恪守实证主义原则,“首先确定事实,然后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1](P3)。如果要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写史,就不能忽略网络文学的客观史实和不容小觑的史绩,不能没有网络文学史,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当代文学史。同理,如果是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写史,也不能没有网络文学批评史。尤其重要的是,推而言之,“今日的网络文学不仅是一种体量巨大、声威日隆的文学事实,还日渐在‘边缘’与‘主流’的博弈中,用不断攀升的业绩博取自己的文学身份和文化地位,并且与社会权力话语形成新的历史逻辑关系,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和传播形态与媒介生态、大众诉求、文化表征、生活方式、社会变化乃至权力模式、观念转型、理论嬗变等形成一定的‘关系场’和变化模式,从而让它们以‘语境关联’铸造出了网络文学入史的前提”[2]。正如法国思想家福柯所言:“任何一个局部‘中心点’,任何一个‘变化的模式’,如果不通过系列连续的联结最终归于一个整体战略,那么它就不可能发挥作用。相反,任何战略,如果它不以准确的、细致的关系为基础——后者不仅不是它的实施与后果,而是它的支点和锚地——它就无法获得整体效果。”[3](P79)网络文学是这样,网络文学的理论批评同样如此,作为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网络文学批评正是在这一文学与社会文化和历史进步的变化模式和语境关联中,赢得自己的入史前提的。

三、网络文学批评的史学价值

在另一个深层逻辑上,网络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历史存在,更是一种价值存在,它在评价、研究网络文学的价值范式中不断确立和丰富文学批评史的史学价值。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对文学的解读,批评史的意义则源于治史者对批评的剖析,因为“文学的各种价值产生于历代批评的累积过程之中,它们又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4](P36)。如果说,历史存在只能证明一种客观持存的本体在场性,价值存在则从意义构建上律成了网络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的历史书写对象的观念合法性,亦即网络文学批评要以合法性的身份认证介入或干预重写文学史的理论工程,不但要廓清其已有的存在样态,更需要辨析其作为一种文学历史节点的价值属性和意义形态,厘清网络文学批评入史的理论必然性与观念建构性,进而达成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实践理性与意义理性在文学批评史中的统一。

作为一种价值性的存在,网络文学批评本身可以划分为诸多价值层面。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批评首先需要检视的是网络文学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把握其在社会主流文化价值选择、培育、建设上的思想度、覆盖面与影响力,考辨其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文化价值的正能量,并警示抑或消除其价值取向的负面性。这样,聚焦文化价值的网络批评,对于建构网络文学批评史也将是有价值的,并且应该是网络文学批评史的价值选择。网络创作形成了“大跃进”式的海量生产和“人气堆”般的大众阅读。不仅如此,网络小说的衍生品涵盖了电影、电视、话剧、图书、音乐、游戏、动漫、有声读物、儿童读物、周边产品等多种大众艺术形式。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失恋33天》,2012年最火的电视剧《甄嬛传》,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致青春》,2015年影视文化市场播映的《花千骨》、《琅琊榜》、《盗墓笔记》、《云中歌》、《鬼吹灯》、《九层妖塔》等炙手可热的作品都改编自网络小说。这表明,网络文学已经改变了我国文艺发展的整体格局,已经成为当今文艺大家庭中关注度最高的“发烧友”,成为当今中国文学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对繁荣发展我国的文艺事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有鉴于此,网络文学及其全媒体传播的泛娱乐化衍生品对大众文化生活的大范围覆盖,使得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而是与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学品相、时代风尚、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的文化大问题——因为它的“时代现象级”影响,已经直接关涉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到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掌控,关涉到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涉到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建构、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于是,解读、评判、研究乃至引导这一文学现象、大众文化现象,不仅是文学批评的责任,也彰显了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厘清和描述这一批评的过程与内容也就彰显了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价值。

再从文学本身的价值构成层面看,网络文学及其批评具有技术传媒语境下艺术审美的拓新价值,这是网络文学批评“史识”建构特别需要关注的。网络化的技术逻辑和生产方式,使网络写作在打破文学惯例的同时,也蕴含着新媒体诗学的重新建构,由此形成文学审美方式的解构与建构的统一。网络文学批评的任务是厘清这一文学是怎样从传统文学的逻辑原点上实现理论转向和观念转型的,并以此赢得批评自身的价值赋值。很显然,网络文学生产形成的“技术的艺术化”和“艺术的技术性”的双重张力,消解了执笔书写的创作方式和纸介阅读的原有魅力,但与此同时,它也在创造传统文学所没有的数字化诗意的新境界。例如,由“软载体”文本构成的网络作品具有容量大,传输快,易于检索、还原和复制等优势;电子化的文学文本还具有字号可调、选择语种、自动翻译、自动阅读、信息实时更新、资源无限共享,以及文学话语权回归大众等便利条件,因而网络写作更便于按照创作者的表意旨趣自由地实现艺术创造,做到“观古今于眉睫之前,挫诗情于光标之处”,让技术的神奇魅力酿造出艺术的诗意胜境。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言:“网络多媒体文本吸纳图、文、声、影等审美要素于一身,形成了对人的感觉器官的全方位开放,便于欣赏者立体化地感受信息对象的艺术魅力。这类作品根据情节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常常在文字文本的背景上通过Flash画面的流动或增设旁白来实现虚拟真实叙事,还可以用歌声、音乐、音响等听觉效果来酿造故事氛围,实现视频、音频综合效果对欣赏感官的立体冲击……这样的艺术氛围里不仅有‘象内之象’,还有‘象外之象’和‘象外之味’,类似的文学文本是传统的纸介书写印刷文学所无法创造的,其图文并生、视听融合、间性互动、随缘演化的诗意化境界,是数字化网络媒体带给我们的新的艺术宁馨儿。”[5]网络文学源于新型技术传媒所由形成的新的艺术特征及其审美价值,给评价和研究这一文学的理论批评以及网络文学批评的史学书写一并赋予了新的价值元素,使这种评价、研究和批评有了“史”的书写价值,当然如果这种书写本身是有价值的话。

另外,网络文学还有一个迥异于传统文学的价值选点,那就是它更为注重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看重一个作品在传播中的市场考量,这正是这一文学在批评的史学建设上有别于传统的地方。尽管这种商业价值之于传统的人文价值底色可能会是一种消解抑或背离,但对于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学来说,却是一种绕不过去的价值选点。如果说传统文学是一项艺术的“事业”,时下的网络文学则主要是一种大众文化的“产业”,是一种基于资本市场逻辑的商业价值营造,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呈爆发式增长的经济诱因。网络文学是技术市场配置与阅读市场选择的产物,这里没有了主流文学的“作协管理”体制,也不需要掣肘于已有的作品认同标准,只需要以市场为中心的读者首肯和网站运营的“全媒体”、“泛娱乐化”的产业链打造。“文学网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适者生存;网络写手靠了‘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这两把大刀,从‘孤独的狂欢’开始,日渐演变成为一种职业选择,一种谋生手段抑或致富路径,作者期待的已经不是或者主要不是文学高度和永恒的价值,而是读者的点击率、收藏量和网站对作品的‘全版权’经营,作品版权转让、二度加工的产业链盈利能力,才是网络文学创作者和经营者最为关注的。”[6]网络文学产业经营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对于传承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可能不足为训甚至是有害的,但对于网络文学本身的激励却产生了强劲的经济驱动力,并且是文学史书写不容忽视的一种价值结构形态。文学本身就具有“精神”与“经济”的二重性,我们过去更重视前者(这并没错),网络文学却把后者作为价值选择的重心,显然难辞剑走偏锋之咎;不过,网络文学批评能针对这一现象辨明是非,做出恰当的评判,依然是有意义的,并且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恰恰是网络批评需要面对和解答的重要论题,也是网络文学批评史不得不关注的一大“史实”。

还有,网络写作让文学话语权回归大众,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生产主体身份的转型,是数字化技术带给文学的一次大解放,如何评价这一现象,已成为网络文学批评史应该直面的书写内容。网络技术的“平权架构”模式天然地设定了每一个网络节点的平等性,亦即网络写作自由性。在互联网上,文学打破了创作身份的藩篱,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写作和让写作上网。并且,“网络消除了作品的‘出场’焦虑,拆卸了文学发表资质认证的门槛,谁都有权力上网发布自己的作品,谁也无权阻止他人自由发言,这就给了每一个文学钟情族以网上圆梦的机会,使来自民间的文学弱势人群有了‘人人都可当作家’的平等的权利”[7]。网络话语权的下移,让大众书写的“新民间文学”时代迅速来临,拆卸了既有的主体身份藩篱,颠覆了传统规制的文学秩序,以技术启蒙解放了文学话语权,也催生了巨大的文学生产力,尽管其所带来的“写作大跃进”未必就代表文学的进步,但无疑却是对千百年来社会分工导致的精英阶层“圈子文学”的一种反叛式矫正,它使文学行为重新回归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大众体制,对文学的“人学”本性回归终究是有历史性积极意义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砍砍伐檀”、“七月流火”那个大众作诗时代的历史回声[2]。无疑,网络文学批评不应该也不会忽视这一历史性变化(事实上已经有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文学权力下移、回归大众的实现,是网络技术送给文学的最好“礼物”,也是文学一直在追求的“大众化”的时代机遇,这是网络批评的现实,当然更是网络文学批评值得予以价值书写的历史。

参 考 文 献

[1] 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 欧阳友权:《重写文学史与网络文学“入史”问题》,载《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

[3] 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4]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5] 欧阳友权:《用网络打造文学诗意》,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6] 欧阳婷等:《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载《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

[7]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自由本性的学理表征》,载《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5期.

作者:欧阳友权

上一篇:卫生改革发展论文下一篇:小学科学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