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30

摘要: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最后,指出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关于农民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的探析

摘 要: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在的路径选择,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农民也显得举足轻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主体所应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精神与法律价值观念”,“是公民在现代生活中对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判断及其规范化的认同,是公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心态”[1]。它是公民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情绪态度的总和,属于社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把公民意识分为两个纬度:一个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包括公民作为政治主体所拥有的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等;另一个就是公共意识,包括公民面对社会环境时所产生的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前者倾向于权利意识,后者倾向于义务意识,两者相辅相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价值所在

(一)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市场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最好课堂,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农民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学会自立、平等、合作和依法办事,而这些存在于市场交换中的自立、平等和合作精神,也是公民意识最核心的部分。在农民的这些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可以增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农民所具有的自由平等观念可以增加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可以深化市场关系的法制性。

(二)可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以合法形式参与政治、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当前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公民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公民意识增强了,可以扩大农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可以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可以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强度,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为农民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三)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该本身是制定良得良好的法律”[2]。法治社会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必须有守法的人。在中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构建法治社会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配合,对法律的认可和接受要来源于农民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提供思想动力,也为法律制度的遵守提供现实基础,更有助于宪政制度的实现[3]。

(四)与努力构建公民社会不谋而合。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的社会基础,在公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公民意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社会是一种介与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公民自愿参加的,以自治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建立必须要以增强公民意识为前提。因为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在农村,村民自治还没有真正得到贯彻,需要我们努力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五)真正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现代人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公民;现代人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现代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现代人乐意接受新经验和新观念。显然这些都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养,有了现代的公民意识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构成,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二、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之基础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个体及私营经济也日渐显露头角,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使出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有了流动的机会。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法制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立法力度不断加强,普法教育日见成效,农村选举法实施村民自治等,提高了农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第三,国家政策关于农民权利和义务的细化是农民公民意识提高的政治基础。农民有权选举和罢免村干部,平等地参与讨论村内公务,在各种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第四,农民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农民提高公民意识有了社会基础。社会结构的变革,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农民工”的出现,以及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努力,政府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而采取的措施,都证明了农民的利益已经在政府决策中占了一席之地,农民越来越多的依靠法律来调整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一切都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理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强化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名副其实[4]。

三、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路径选择

前面我们把公民意识分成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两个方面,要想搞好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的公民意识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兼顾到,既要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又要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

(一) 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

首先是要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出外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很不方便,加上农民的主动意识不强,很少参加志愿性活动。村委会应该和乡镇政府一同努力,采取适当方法积极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可以培养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可以让农民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意识。

其次是要让农民参加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为全村的重大事务投票表决,出谋划策。政治参与是提高农民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村庄事物管理,能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也可以学会用法律来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5]。

再次,就是要加强农民的教育,优化农民公民意识生成的启蒙手段,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学校是农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达到效果。社会是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娱活动,参加物质生产活动可以培养农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农民的自由平等观念,更可以让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以表达。而参加文娱活动可以让农民的道德文化意识得到提升。

(二) 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

1.培养农民的共同体意识。村委会要呼吁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而不仅仅是在自己的那一个小家庭或家族之中[6]。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封建思想,“左”倾思想的影响,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限制,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各种活动自己参与或不参与影响都不大,所以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一种共同体意识是很重要的,要督促农民多参加公共活动,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2.要有互相帮扶的互助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诚信友爱是为人之本,是人与人交往的核心原则,诚信友爱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7],对于农民来说更是不可或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所以要培养农民的互助意识,鼓励农民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样才能共同富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要培养农民朴素的协商意识。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要鼓励农民打破原来的“小农”思想,在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时相互交流协商,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新农村的建设是全中国农民的共同目标,互相协商互相交流既是农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农民的一种责任。只有相互协商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

4.保证村委财务上的廉洁奉公也有助于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农民有权利自主选举和罢免村干部,所以村干部应该为村民服务,除了村里的活动要呼吁农民共同参与之外,财务的公开也对农民公共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出个好干部,全村能致富”,村干部要确保村里的每一分开支透明化,要及时公布财务上的收支情况,让村民一目了然。这样会让农民对村委会充满信心,更有助于他们齐心协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8]。

总之,我们要努力为培养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要积极地引导农民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让他们真正品尝到“公民”的滋味。

参考文献:

[1] 王岩.公民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

[2] 叶飞.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养成[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3] 江冰.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4] 朱白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5] 陈幼华.提高农民公民意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J].经济师,2008,(2).

[6] 赵平.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7] 靳志高.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J].求实,2005,(1).

[8] 刘圣中,周耀敏.乡村变革中的公民意识[J].南昌大学学报,2008,(2).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展丽丽

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摘要: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最后,指出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重要性;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无疑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解决其他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农民而言的新一代农民,是对现代农民的全新诠释。依据“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对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理解为: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农民。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家园。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将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2.培养新型农民是树立农村新风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精神风貌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的素质,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新型农民的培养。

3.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4.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

1.受教育程度低。农民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最新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数据显示,4.9亿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小学以下的占34.1%(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7%,小学文化程度占14.8%,初中文化程度占67.3%,高中文化程度占10.7%。可见,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2.技术素养水平低。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的新科技、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接受消化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接受实用技能的培训就更少,有的农民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新技术。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就更难在农业中得以应用。

3.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由于数千年来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狭小、思想守旧、居住分散而又封闭的局面。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逐渐养成了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依赖情节,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而原有的以家族式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产劳动又缺乏团体合作式,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

4.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传统人治观念的影响、现实中的某些司法不公正现象和农村法制建设的滞后,多数农民对法律认识不深,了解不足,多数人头脑中缺乏正确引导自己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有的片面理解“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自主权”的规定,将之等同于“绝对自由”,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有的法律政策意识扭曲,只讲个人利益,不讲社会义务。有的在权利受损害时,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往往采用上访、暴力等处理纠纷,导致农村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三、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1.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社会发展实力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目前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保证农村学生都能达到或超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变农村教育结构中“重知识,轻技能”的不合理状况,使广大农民都有一技之长,适应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好地发展经济,走上致富道路。

2.开展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创新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的机制和体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当前,科技培训应重点抓好并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四大工程。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需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健全“文化下乡”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

4.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培养新型农民,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一,转变观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有效途径,让广大农民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有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强烈愿望,通过以农业资源为依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让农民感受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实惠,从而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第二,发展学习型组织。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的人才,要根据农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制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规划,创建符合各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和激发农民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农产品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口结构、农民素质情况,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方案,开展特色技能培训。

5.与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新型农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保障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新增教育、文化、卫生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整合支农投资结构,完善支农投资方式,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6.发挥本乡本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挑选、培养乡土人才,利用他们在群众中间的威望和致富示范户的形象,使周围农民受到感染,通过以农民帮教农民,建立长效培育机制,能够带动一片、辐射一面,引领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乡土人才本身是一把好手,又是农民致富的帮手和乡村两级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抓手,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势必带动出一批又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农民。

总之,新型农民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得有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对策到位,行动迅速,坚持不懈,那么新型农民成百上千涌现出来之时,就是农村创造力的源泉充分涌流之时,也必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繁荣昌盛之时。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三农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2]何丽,王志红.关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3).

作者:王传博 王雅文

农民法律意识下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基于权利视角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新农民,新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更重要的是新农民应该是一个“权利”公民,有权利意识并被赋予权利。在多维的权利构成中,平等的政治参与权、保障人格独立的产权和社会生活的自由选择权是农民权利的基本方面。作为权利的制度供给者,政府应该提高权利认识,做好农民权利的界定和保护。

[关键词]权利;新农民;新农村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一、問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对于新农村之“新”,有很多解读,笔意者认为最大的新意是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抓住了生产力中最关键的要素—人。新农民“新”在何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中央文件对“新农民”的表述。依此解释,这里的“新农民”主要是指“技术农民”。于是,既有的研究就多从“技术”的层面来关注“新”农民,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也从“技术”的角度来“培训”农民。的确,中国“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合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农民问题,就会发现“技术”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而“技术”背后的人的“权利”才是问题的根本。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中,权利保护失衡恰恰是“三农”问题的总根源。所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的新农民的形象应该是“和谐的”、“丰满的”,不仅是“文化”农民,“技术”农民,更重要的是,新农民应该是一个“权利”公民,有权利意识并被赋予权利。

二、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权利内涵

1、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是农民政治权利最重要的体现。在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该国的政治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在政治上没有独立人格,缺少话语权。虽然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而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而在实际的权力运作中,由于身份等原因,农民往往变成现实政治的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其名义权利和实际权利相差很大,某些方面甚至不具备起码的公民权。比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最主要的政治权利,但按现行选举法,四个农村人相当于一个城市人,①由于代议机构中没有足够的农民代表,权益被侵害是必然的了。基层民主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农民很少有发言机会,往往是村干部或少数精英说了算,农民缺乏真正的利益代言人。可以说,政治权利的缺失是农民问题的要害所在。

社会主义新农民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享有和其他群体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有资格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尤其是事关农民利益的决策,要改变由城里人说了算的局面;参与政治生活也需要农民拥有集体行动的权利、对公务人员的监督权以及政治知情权,这些权利对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参与度非常重要,不能被束之高阁。

所以,建设新农村,如果我们漠视农民政治权利缺失的问题,一味地强调“物质”和“技术”扶贫,结果可能是事不遂愿。只有赋予新农民平等的政治参与权,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也才能逐步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进而培养起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认同,最终建成公民社会。

2、拥有保障人格独立的产权。产权是对财产的权利,包括归属、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但在一定意义上,产权又是人权,它是公民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中,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目前,针对农民的产权制度安排有其历史缘由但却是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是漠视甚至剥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应该具备的产权及由此派生的权利和利益。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I农民对自己的劳动力及其成果缺乏支配权。建国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政府以公共的名义,强化农民义务主体资格,利用“剪刀差”等不合理制度,无偿占用农民劳动力,剥夺其劳动剩余价值。这是农民贫困的主要经济原因;其二,土地产权模糊,这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本。究竟谁是农村土地的主人?农民,村集体,还是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说法。其实在土地问题上,我们曾经有过比较好的制度设计,包括“土地革命”和“包产到户”,只不过不够彻底。而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又未能“与时俱进”地彻底解决产权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级政府作为土地的“集体产权”的“代理人”,对农民土地廉价占有和高额变现,而仅从土地产出中寻求收益的农民因为没有土地产权,也就不具备按照土地市场价格自主交易的权利,“穷人对他们使用的土地没有合法的权利,……,因而无法从资产中发现和提取资本。”自然享受不到土地升值带来的收益。

可见,在原有的制度安排中,因为产权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农民对未来缺乏预期,严重影响生产投入和劳动的积极性;因为产权无保障,经济成果易受“剥夺”,农民始终摆脱不了积贫积弱的命运,甚至失去了经济独立,也严重影响其人格独立。新农村建设,需要道路、水利、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更重要的是产权等基础制度建设,一个清晰且有保障的产权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基本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产权就是保护农民的发展权、自由权租人格权,

3、社会生活的自由选择权。在各种可能的价值选择中,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自由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农民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都应有独立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一个成熟、理性和民主的社会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们的选择权。但无论在政策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中农民的生活选择权往往被忽视。其主要原因及表现是:

一是社会生活政治化。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和政治集权下。“大一统”思想渗透到生活领域,限制了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农民尤甚,基本上处于一种被选择和被“安排”的命运之中。新农村建设尤其要防止的是这种“泛政治化”对农民生活选择权的侵扰。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政绩形象和利益驱动,个别地方政府替民做主的思想又有抬头,如某省建设厅提出镇村布局的新规划,计划将目前全省24万个自然村缩减至4万余个。因为自然村规模小,居住分散,造成土地浪费,也不利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根据规划,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工程,按每个村庄约100户的要求进行建设。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否尊重了农民居住选择权?这样的“新村”生活农民会觉得幸福吗?究竟是某些官员的需要还是农民的需要?另外,新农村建设中如修路、太阳能、图书馆、住房、医疗、农机网建设等等,强行推进、违背民愿的事情也屡有发生。

二是对农民的不信任。不少人包括很多的谏言献策者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依然将当今中国的农民看成是无知的、盲目

的、非理性的甚至是无理性的,必须有人来指导和安排他们的生活,而对农民的自我选择权施加种种限制。新农村建设中,很多人仍然抱着“改造”农民的思想,尤其是对农村文化的改造,一厢情愿地把农村文化生活等同于愚昧、落后与糟粕,想把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移植到农村,我们不怀疑这些人改造农村的真诚,但在多元的文化视角中,这种做法无疑是简单和粗暴的,后果也是可怕的。培养有文化的新农民绝不是消灭农村文化。

生活的细节最能折射宏大的主题,细微的生活权利对社会主义新农民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它既表达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意愿,体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和生活理想,也标志着社会的宽容、和谐与文明,是社会民主的基石。

综上所述,平等的政治参与权、保障人格独立的产权和生活的自由选择权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民权利的基本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承的。其中政治权利是前提,中国目前的农民问题根本上不是在实体上如何解决农民利益,而是首先如何在政治上保护农民的利益。产权是实现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也是其他权利的物质保障,因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生活选择权则是个人自由和社会民主的体现,反映着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实现程度。当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民应该享受的权利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诸如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利、就业权利、社会物质帮助权利、分享公共品的权利、自主经营权利等等,对农民来说同样重要,但比较来说,上述三大权利更是基础性的,条件性的,否则其他权利无从谈起。

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民权利建设的思考

權利,简单地讲就是公民或法人依法可以作的行为和享有的利益,这种行为和利益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农民权利的缺失主要是制度安排造成的,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要保护好公民权利,必须进行制度变迁和创新,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政府的权利认识以及如何界定和保护权利。

首先,提高整个社会对农民权利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执政党对政治文明的张扬,国民的权利意识空前觉醒,客观上有利于整个社会对农民权利意识的提高,但社会上鄙视农民,看不起农民的心理根深蒂固,这是农民权利被漠视的社会根源。所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平等观念和权利理念,创造宽容的政治空间,真正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农民权利,这是一种道义要求,更是建设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通过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农民自身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及平等、自主意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其次,改变基于身份的政治参与制度。最早和最系统阐述“身份”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他认为所谓“身份”是在某方面可以有效地得到的肯定或否定的特权。其实,特权在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不恰当地膨胀一部分人的权力资源而排挤社会中的大多数。为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落实农民的宪法权利。当前尤其重要的是保障农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赋予农民平等、公开、透明的政治参与管道;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合作体系和一种多元的社会政治框架,鼓励农会等农民权益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要形成民主决策的有效机制,要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平等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制定新农村政策时一定要有农民和农业问题专家参与;应尽快出台相关的监督法规,形成科学、严密的权力监督、约束和纠错机制,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

第三,创新产权制度,确保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建设新农村,政府要给农村“输血”,要给钱给物。从经济角度来讲,可能更有效的是给制度,尤其是涉及农民根本利益的产权制度,耳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搞好农业各类资源的产权清晰问题。对于土地产权,目前,“地权归农”有很多难题。但国际上的经验表明,土地不实行私有,只要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也能够激励投入和积累,农民仍能从土地中受益。具体思路是:首先,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同时赋予农民可预期的完整的承包经营权,即将土地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有限处分权(转让、转包、租赁、抵押、担保、留置、继承、入股等)等除集体终极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都赋予农民,以逐步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此,秘鲁经济学家德索托认为,“正规的所有权制度就是资本的诞生地”,“资产需要进入正规的所有权制度,才能产生出大量的剩余价值。”其次,要依法规范政府行为,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避免政府出于自利性,擅自占用土地、买卖土地和越权审批,或先征后批,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占地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土地商业性开发对农户的权益侵袭,确保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第四,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生活选择权。首先,要提高政府的民主化程度,改变执政理念,力戒专横与专制,约束公权力对私人生活的侵扰,真正以人为本。政府可以向农民提供更多福利,也可以向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最终,究竟什么才算幸福,如何改善个人境遇,还要让农民自己来决定。其次,尊重农村多样化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各种文明展现殊异、相得益彰的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消灭农村和农业文明,而在于提升农村生活的内在质量,充实农村的文化内涵,使农村生活具有尊严和意义,成为农民丰裕活泼的生活空间和具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所以,最根本的还是选择权,无论是政府还是专家,所能做的只是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客观全面地告诉农民。这个“告诉”,不是说教,不是进行思想动员,而是让农民自己权衡利弊,自己做出判断并加以选择。况且,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形下,外人的选择并不比设身处地的农民们更聪明、更理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新农民,要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有意义,必须正视农民权利缺失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权利问题上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多给农民政治参与的机会,多给农民在经济上松绑,也多给农民一点生活选择权,同时要约束政府的权力。“与其管理农民,毋如让农民管理自己”,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农民远比别人更了解自己,也远比别人更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参与力量,都必须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意愿和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可能健康地发展。

[责任编辑:崔 颖]

作者:戚如强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与中美经济关系论文下一篇:移动商务产业发展趋向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