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法律援助论文

2022-04-25

[摘要]高等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自身发展创新、开创新的发展途径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建立内部考核激励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及其他传统方式相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多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农村建设下法律援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下法律援助论文 篇1: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出路

[摘 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出现了资金投入缺乏建设长效性、文娱生活缺乏对口适应性、社会管理缺乏农民主体性等问题,影响了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协同推进力度和进度。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重点在于夯实基础和补齐短板,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的凝聚合力,优化社会事业投入、增强农民健康生活的活力,优化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农村自主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标识码] A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即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部署要求,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已有十年,在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农民富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也出现了建设水平低、运营模式陈旧、农民参与度和认同感低等问题,影响了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协同推进力度和进度。本文拟从供给侧改革中农业农村农民需求视角,描绘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供给侧视角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背景

供给侧改革这一经济学术语,最早见于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并在同年12月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之后被正式提上国家层面。供给侧是与需求侧相对而言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需求侧管理,即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这一思路认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在于需求不足,必须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无论是2008年4万亿的刺激计划,还是近一两年来的连续降准降息,都属于需求管理。但2015年以来的全国经济发展形势不同,虽然外汇储备、贸易量、生产加工量早已全球领先,但产品档次不高,衣服玩具等低端产品大量滞销,钢铁玻璃等浅加工产业产能过剩,还有相对优质高端的教育、医疗、金融、娱乐等产品供给都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这样的情况,仅靠投资、出口等需求侧管理是很难解决的,必须从供给侧实行结构性改革。国产智能手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手机出现之前,人们没有有效需求。智能手机出现后,国产智能手机带动了大量的消费需求。据统计,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出货量与三星苹果出货的总和持平,占全球手机份额的42%,全球手机市场十大品牌中国占了7席。因此,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产品供给,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1]。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其重点在于夯实基础和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关键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补齐短板,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围绕农民需求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好、管好、护好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供给侧视角下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里,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各地新农村建设主要从政府需求侧考量,为众多新农村建设地区投资建设公路交通、水利灌溉、饮用自来水等各类基础设施,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以便农民有更富裕的生活条件和更便利的交通、物流、资讯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实现投资-产出-消费的闭合循环。新常态下,这种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资金要素供给上看,部分地区资金投入缺乏建设长效性

1.工业反哺力不够强。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工业化发展程度决定了新农村的建设水平。只有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表1中,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沿海发达省份发展领跑全国,中部、西部省份依然比较落后,地区发展差异十分明显。因此,这种工农、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现实,导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效果不够理想,也必然驱使广大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仍然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建设为中心,对于中央提出的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重要任务则没有能力实现。更深层次而言,由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全国,农业发展还担负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支持工业化进程等任务,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还相当薄弱,推进新农村建设资金压力自然十分巨大。对于众多新农村建设地区而言,建设资金的投入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更加导致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比较低,仅能实现低水平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村民休闲娱乐设施等则无暇顾及。

2.财政投入不够大。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个小县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动辄在千万元以上,对于众多中西部落后地区而言,要完成这一天量投入,既要求有一定的财力基础,又要求对新农村建设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但现实是,由于财税体制关系,中西部省份大部分市县乡财政普遍紧张,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以中部地区典型的工业发展转型相对滞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江西省萍乡市为例,表2中,村集体经济低于10万元的占比达到755%,对于一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动辄数十万元的投入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再加之社会捐助、企业捐献没有形成常态,各地可以投入的财力十分有限。再者,受市场经济思维、平均主义观念影响,新农村建设地区的自然资源整合难度非常之大,难以发挥其经济价值。

3.农民增收幅度不够快。近年来各地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稳增长的任务越来越重,财政水平难以在较高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继续靠财政性政策补贴拉动农民增收越来越难,惠民支农政策的边际递减效应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逐渐走低,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价持续下跌,靠粮食价格上涨拉动农民增收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更为严重的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造成很多国家惠民政策的实际收入相当一部分被市场抵消,造成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大。再者,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明显。目前一些地区农民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产品养殖过程中,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农产品的加工大多停留在初加工、粗加工,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不高,经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使得产业带动致富能力不理想。

(二)从生活要素供给上看,部分地区文娱生活缺乏对口适应性

1.新农村建设地区农民生活依然单调。经过新农村建设,各项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农村文化滞后建设则越来越明显。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和流动性发生变化,传统的看大戏、逛庙会正在日趋减少,看电视、打牌等行为已经成为主流。特别是一些农民被“一夜赌富”现象吸引,逐渐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和文化生活相对缺乏的“剪刀差”下,靠赌博消磨时光。

2.新农村建设地区文化投入低下。当前,虽然大部分新农村建设地区建设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书屋,但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多为一次性,大部分没有设置固定的预算投入,多年不购买新图书、新设备,图书室陈列的图书基本为县市挂点扶持单位捐助的一些旧图书,缺乏阅读参考价值。在很多地方,文化设施被挪用、占用,基本陷入名存实亡。同时,农业税费改革后,大部分地区乡镇与县财政“分灶吃饭”,乡镇财力本就不足,仅能满足文化站干部的工资性发放,文化投入少,造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地区农民文化生活极度缺乏。

3.新农村建设地区文化队伍建设弱化。绝大多数地区新农村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一次性投入、轻长期性建设,文化队伍配备人员少,且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缺乏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同时,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文化工作专业干部“专而不干”,大部分时间被政府和村委会安排做其他事情,或者忙于生产经营,没有精力和时间组织开展农民文娱活动,导致很多地区农民文娱生活处于随意自发状态。由于对少部分群众自发文娱生活缺乏扶持引导,很多传统民间文化技艺出现了“老人演给小孩看”的现象。

(三)从管理要素供给上看,部分地区社会管理缺乏农民主体性

1.社会管理难度增加。近年来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部分新农村建设地区由于先天存在一定的自然资源经济开发价值,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泛滥,加之一些乡镇、村、组干部非法损害农民利益,在新农村建设中征地拆迁、土地承包转让、公共利益分配、酬劳筹工等方面存在不公现象,使得传统农村社会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农民“仇富”“仇官”思想严重,官民对立、缺乏信任感,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管控带来很大难度。

2.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导致新农村建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日趋呈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摆脱长期存在的对农业资源要素的依附性,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农村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本应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领导核心作用,但现实中受到传统宗族村落文化血缘性、等级性、封闭性、自足性等因素制约,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非常不明显,组织权责逐渐趋于模糊化。

3.人口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其素养决定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易程度。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农村实用人才总量5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1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2]。可见,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农民,整体文化素养仍然偏低,这种现状非常容易造成农村地区的不稳定。同时,在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由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向城市转移,导致大量头脑灵活、视野开拓、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流出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聚居农村,导致农村社会管理难以吸收新鲜血液,群众参与度下降,社会管理逐渐趋于断层化、空心化、单向化。

三、基于要素供给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重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这一重要论述也可以用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在产业结构、群众需求、社会管理等方面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要素管理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更符合实际、更贴近群众需求、更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1.突出产业化推进。重点建设农业产业功能区,逐步增强农业产业化的耦合作用,以农业产业功能区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功能强化[4]。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制定区域发展规划,避免无序竞争,注重特色发展,把各地的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地区提供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2.突出标准化生产。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已经占70%以上,我国中西部地区比例还比较低,基本处于“种什么吃什么”“种什么买什么”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今后,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广开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产业,运用工业理念和市场手段,既面向城市市场开发产品,又注重满足农民需求抓好种养,既发展大规模深加工农业,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尽快推动农产品向质量型、高附加值型转变,使农业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产业。同时,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把农田建设、产品生产、农业旅游等融为一体,积极构筑适合各地农业现状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突出市场化改革。要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创新农产品流通形式,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全面打通新农村建设地区的交通闭环,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同时,对众多新农村建设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要积极转变观念,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本地农民致富。注重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以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的凝聚合力

1.坚持建设规范化。规划是一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规划做好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如果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无法打开新农村建设地区承接工业反哺的局面。今后,各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的思想,各项村落规划要经过农民讨论和民主决策,不能违背农民意愿,采用大拆大建、强拆强建等行政手段,避免新农村建设模式化、运动化。要坚持做长远规划,注重与当地产业经济、人口结构、地理形态等相结合,从住房、自来水、厕所、文娱设施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划,注重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活垃圾污染,引导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2.坚持信息化引领。很多地方政府都知道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手段,[HJ2.7mm]但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农民跟上政府的步伐。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和市场信息的了解和把握,缺乏对新农村建设以外城市新生活的认知和熟悉。以江西为例,截至2014年底,全省网民普及率仅为34.1%,其中农民网民普及率仅为12.7%,这一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基本可以代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因此,今后各地都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农村互联网通讯信息设施建设,让农民融入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潮中,真正让新产业连着国内外、新农村连着全天下、新农民连着新生活。

3.坚持农民主体性。现行的农村农业结构是围绕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建立起来的,体现的是“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战略要求。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还不够强。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村集体和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层次投入机制建设,使广大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认识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新农村,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建设出来的,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群众的强大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

(三)优化社会事业投入,增强农民健康生活的活力

1.加大农村教育事业投入。新农村需要新农民。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继续巩固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民生事业资金投入,满足农民对各方面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快提高农民素养、培育现代农民,努力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要注重因地制宜,在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法治法律等方面加强教育培训,为培养本地人才提供支持。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社会资源优势,促进沟通交流,培养优秀人才。

2.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保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和农村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整合政府预算、上级补助、社会捐助等资金,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将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整合,建设一站式的救助服务站点,为新农村建设中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贫困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3.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新农村建设要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适度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依靠为农民提供一些有偿服务来积累资金,实现健康良性发展。一些资金不足的地区,可以通过集中财力建设片区性、精品化的文化娱乐中心,减轻村村大小项目一起上的财政压力。

4.注重农村文化体系再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农民的各种合法权利,大力发掘和弘扬优良的乡土文化资源,建立和发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培育农民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的精神,使传统集体主义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5]。要强化对农村网吧、电子游戏厅、KTV等场所的管控,引导文化经营业主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发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农村自主管理的能力

1.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投入,但最终的管理和发展必须靠农民自身。一方面,要立足村民自治,改变领导方式,探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领导机制。要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沟通机制,紧紧围绕村民自治和依法执政,以村民自治原则规范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引导民主监督,督促村委会规范管理村内事务[6]。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成长出了一批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他们成功的经历,最切合农村实际,最容易为农民接受,他们的产业也最具示范辐射能力。要注重发现和培养这些人进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理事会等组织,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人作用。

2.抓好村民自治建设。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让群众自我教育,干部自我约束。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村务大事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注重把阶段性工作和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促进新农村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7]。

3.抓好农村社会矛盾化解。农村地区的各类矛盾是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一大隐患,要注重整合信访、公安、村委会、理事会等力量,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重视乡村传统伦理权力结构中的其他力量,将其纳入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内,让农民充分了解为建设新农村做出的各种决策,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以推动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实质化。要积极创建文明村镇、村组,有计划、有针对、有重点地实施文明创建,严惩农村地区赌博、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努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27(1).

[2]陈剑.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培养[J].人民论坛,2011,(2).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

[4]方政,刘鹏凌,邹能锋.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薛克智.建设和谐新农村:问题、路径与措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艾理生.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

[7]周作武.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2).

责任编辑 刘云华

作者:杨解生

新农村建设下法律援助论文 篇2: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式探讨

[摘 要]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自身发展创新、开创新的发展途径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建立内部考核激励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及其他传统方式相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多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等学校 方式 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科技输出基地,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担。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大学的三大职能。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中国的大学必须走出所谓的“象牙塔”,从传统的社会边缘逐步走进社会中心,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服务社会的职能理应进一步的加强。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高校也应该转变发展思路,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寻着寻找新的发展平台。

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方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经有很多有益的经验,笔者结合这些经验,提出以下设想。这些设想最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针对以往的单纯强调高校的单方奉献而导致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热情不高的客观实际,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并结合现代管理理念,注重从高校的内外考虑,不单纯倡导高校应如何为新农村服务而注重高校如何激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乐于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使这种服务发自专业技术人员的内心;其次,注重建设一种长效机制而避免运动式、一阵风式服务,注重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往的各种服务活动之所以夭折主要是缺乏稳定的平台,笔者的讨论中始终认为服务平台是长效机制的基础;再次,注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各方利益的兼顾,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主体的自身利益。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利益的正当合理要求,使之转化为这种服务长效机制运动不息的动力源。

一. 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激励是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策略对人们的行为动机进行激发,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手段不仅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在高校内部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和岗位聘任中考虑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尝试在科研型教师中建立“技术推广”类型的职称评审制度,对从事面向市场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教师,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所作的贡献为依据评定相应职称。建立健全校内二级单位责任制,把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纳入各二级单位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同时,把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发现、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对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在学生中尝试把相关专业为农服务的成绩纳入课外实践,给予学分;对于特别优秀者纳入“优秀毕业生”范围或者单设奖项进行奖励。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这种途径也是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最重要的一种,其方式可以如提供建设规划支撑、产业发展支撑、环境治理支撑、教育和社会保障支撑、信息化建设支撑。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对新农居建设、村庄布局、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利用高新技术的引领示范、成熟技术的集成示范、阶段成果的熟化示范为手段,加强科技成果在农村的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解决农村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农村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现代农民,开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论证与评价、农村环境与健康的评价、农村医药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农村中小学素质提升培训等。研究推广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农村信息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技术,包括远程农业监测和诊断服务、农产品流通、村务信息化管理等。另外,也可以尝试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应独立研发平台。

三.由点及面、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展示农业新科技、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使科技走向农村千家万户。当前,各类示范园区建设是各级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我国目前农业类科技、经济示范园区很少,而三农问题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难点。所以,农业类园区的建设存在较大的空间,其建立和发展符合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当然,一个园区的设立需要复杂的过程,但是可以尝试利用高校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开始,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以求更大的成果。高校可以和各级人民政府合作,结合自身实际在一定区域首先建立若干示范点,待经验成熟可由点及面逐步建立多个示范点乃至示范区。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各级人民政府提供适当条件,建立的这些示范点(区)既可以很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可以成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试验田和孵化器,同时也能为地方工作开展和经济发展提供新方向,满足各级人民政府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多赢的局面。

四.传统模式:“三下乡”。

所谓“三下乡” 就是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各高校在假期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修课。在“三下乡”活动中,围绕新农村建设,宣传中央及地方有关的“三农”政策,组织相关材料图片进行宣传或精心编排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演出,引导民众辩善恶、知荣辱;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宣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农村未成年人进行自立、自强、自律和自我保护等教育等等工作可以帮助农村进行文化建设,树立文明风气。也可以针对新农村建设、西部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等主题开展社会、经济、法律、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热点问题的社会调查,紧密结合自身所学,利用专业优势进行选题、调查,并撰写高水平的调查报告,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另外就是在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展支教服务,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展科技、文化扫盲活动,帮助当地人民提高文化水平;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进行挂职锻炼或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科技推广,围绕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开展市场营销、规范管理、职工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围绕城市社区建设,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成立社区服务小组,为社区提供家教、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和技术支持等志愿服务。

五.充分利用退休专业技术力量。

高校的各种老教授协会等组织除过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智力服务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督导外,还可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参与学校承担的社会设计任务;组织编写和编译涉及农村发展的资料、丛书等。高校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组织去农村参观访问等活动。这类活动不但解决了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且使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老有所用,更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科技与经济(J).2004年(1).

[2]王更生.高等学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中国经贸导刊(J).2009年(20).

作者简介:

于君刚(1974— )男,汉族,陕西岐山人,陕西理工学院经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基金项目: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YJ2008-02)。

作者:于君刚

新农村建设下法律援助论文 篇3: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财政政策;支持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这一概念再次被提出。在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的五年中,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免除农业税,到实行种粮直补;从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到师范生免费;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构建农村低保,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又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414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约30%。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保护农业和支持农村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国家越发达,越是重视和加强农业。我们现在还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像发达国家一样,给农业以高额的补贴,但我们应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在国家扶持下,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农民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二)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战略,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转轨,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战略,就是要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市场,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促进农村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人持续增长;“提升”战略,就是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保护能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四)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二、我国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从中央政府来看,近年来财政资金按照“三个高于”要求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但是,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比重一直较低,财政收入增幅加大,即使在去年支农的基数上落实了“三个高于”,仍然不能改变财政支农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比重下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总额在不断增长,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而有所下降。可以说,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仍然不够,没有扭转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

从地方政府来看,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收入上移,支出下移”,再加上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作为农村公共品的主要提供部门,在其收入下降后,必然会影响其提供公共品的数量和质量。

(二)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过低

用于“养人吃饭”的钱多,而用于“办事建设”的钱少。生产性支出少,非生产性支出多,经常出现行政费挤占事业费、事业费挤占生产性支出的现象。如2004年全国用于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占农业投入总额的比例高达64%。实际上,财政支农中的大多数资金真正用之于民的部分有限。可以预见,随着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国家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中相当部分将被转化为涉农单位人员的工资,事实上,这部分支出算到农民头上是名不符实的。

(三)农业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果差

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特点是:按照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各级财政承担本级农业财政支出的管理,中央财政负责全国性农业财政政策的制定以及重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按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划分,农业财政支出分块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各级事权划分不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模糊,各部门缺乏有效协调;资金的分块管理,不利于形成整体合力;多部门的管理和使用支农资金,给监管带来很大不便,容易造成支农资金的流失。

三、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设计

(一)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1、通过立法保证农业的长效投入

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和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都是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较少依靠行政命令。法律法规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预算安排、政府执行机构的职责范围均作出明确规定,行政机构在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政策调整要通过对法律条文的修改、补充来完成。美、口、英、法都先后制定颁布了农业投资法如195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和《自耕农维持资金融通法》,以保证农业结构变革所需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府法令予以支持。相关法律的制定,对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防止农业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其他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如投资大的项目,采取比例投入、分级负担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收益高、收效快的项目,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按股投资、按股分红的办法;对资金回收期长、见效慢且不易管理的项目,采取谁投资谁受益以及拍卖的办法等。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县域经济对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1、重新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重新划定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和财力分配,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县乡政府能够拥有基本满足本级政府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财权,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应有的财力保证。

2、逐步减少财政分配层次。目前我国财政分配从中央到地方一共有五级,在效率方面存在缺陷。借鉴我国不少地方省直管县试点及乡财县管的成功经验,应逐步把我国的财政分配层次改为中央、省、县三级,县财政直接由省财政管理,以避免分配层次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增加。

3、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要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以及省直接对县的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县域经济发展测评及考核机制,促使县域经济稳扎稳打,不断壮大其实力,在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财政对农业的支持要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应以此为目标加以调整和优化。可以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减少冗员,压缩事业费支出的刚性比重,变“吃饭财政”为“办事财政”;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大力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加强以农业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农业建设。

(四)改革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此外,要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其次,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体系,同时,国家必须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的立法监督,使其早日进入法制轨道。

(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层次

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在广大农村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等。但由于财力有限,这些保障体系覆盖面还相当有限,保障层次还相当低。今后,应在财力许可的范围里,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应建立健全以低保、五保、入学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和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应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扶持”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民养老由靠子孙变为靠自己、社会和政府共同养老。

参考文献:

[1] 赵瑞芬.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J]. 经济研究导刊,2007,(1).

[2]赵健.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新农村建设 [J].河南财政研究,2006,(4).

[3]赵江涛.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政策问题探索 [J].河南财政研究,2006,(3).

[4]王朝才.关于“三农”政策的思考 [J].财政研究,2006,(5).

作者:苏 敏

上一篇:监督管理中的机电工程论文下一篇: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