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培养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

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要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给农村职业学校明确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任务。

为此,学校围绕传统农业大区的实际,科学定位,确立了“服务三农、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为农培训、助农增收”为中心,持续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民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彰显出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一、新型农民培养举措

(一)办好涉农专业,开设农民中专班

学校高举“农”字大旗,在办好种植养殖、农机使用与维修等涉农专业基础上,坚持农、科、教相结合的“送教下乡”活动举办新型农民中专班。

新型农民中专班是一种特殊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班,学生年龄不一,文化知识素养差参不齐,还肩负着生产经营、养家致富的义务。为实现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理论提升与技能实践有机结合,学校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的灵活学制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严把考核关,将课堂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生产效益与学业成绩挂钩,中专学历与技能证书融合,让中专班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为。

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活跃的农村经纪人,年富力强的农村基层管理人,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拉动了江津花椒、江津柑橘、江津富硒农产品等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了江津农业园区向国家示范园迈进。

(二)科教结合,抓农业产业化培训

1.为农培训本土化

学校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成立院坝学校,把职业教育办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开展了以花椒、柑橘、橄榄、富硒农产品为主的种植业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学校还组织起一支由校领导、专业教师、农村“土专家”、行业“农艺师”、“工程师”的新型师资队伍,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先后编写了49种乡土教材,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

2.科教结合产业化

学校培训时注重开展农技推广,先后在先锋、李市、支坪等农业大镇实施校村联姻,让涉农专业教师到村担任科技顾问,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科技观念,先后成立了“科技为民服务团”、“科技为移民服务团”、“移民培训讲师团”等团体,为全区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3.培训服务集团化

按照“市场运行、龙头带动、多校、多行业一体、校企结合、村校共建、种养殖大户参与”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人才培训、就业引导、技能提升、创业指导、法律援助”为纽带,以校企共赢、村校共建、农民获利为基本目标,创建江津区农民信息资源库并组建重庆市江南农民工培训集团。

4.培训就业一体化

提升农民技能素质,搭建平台让所有参训农民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全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影响

1.培育农技人才,架设致富金桥

学校农村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让数以千计的当地农民成为本地的增收致富带头人。正是这群致富能手们,成为当地活跃的经营者、管理者,带领着广大村民建设美好新农村,规划小康农村的美丽蓝图,为农民架设了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金桥。

2.调整农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

我校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成就了运用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打造花椒、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品牌和产业高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让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拉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3.服务农业园区,促进园区升级

特色效益农业推动着江津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近年来,学校以“三农”为特色围绕产业抓培训,使得江津农业一路高歌猛进,吸引了如德国亨嘉、台湾金之灿、澳门恒河等国外优质、先进农业企业入驻江津,积极推动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向国家示范园迈进。

4.服务农村经济,健全职教体系

在整个“为农服务”的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与实践,贴近“三农”育人才,送教下乡,走出校园办职教,在成教学校里讲理论,在农家院坝中说实训,在田间地头上教实作,初步建立起“长短结合,以短促长”、“就地转移培训与输出转移培训并重,职前培训与职后提升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人才培训、就业引导、技能提升、创业指导、法律援助为主的为农服务体系。

学校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事业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根植沃土,服务三农,学校将牵头组建重庆市江南农民工培训集团,聚焦涉农培训资源,搭建更加广阔的农民技术教育平台,努力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职教品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吴大红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培养新型农民与推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新型农民 新农村 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了决于农民素的高低。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培养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面貌,农民当然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农民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有保证;反之,农民素质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农村的现状是8亿多名农民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农民受教育程度如此低下,要想担当建设新农村的重任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中外实践证明必须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重诚信、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力求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要综合应用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和就业技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要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的青少年和后备劳动力不再成为像父辈那样的缺知识、少文化、没专长的传统农民和农民工,而是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要适应工业化中后期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型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社会需求量大的制造业技术工人和专业服务人才。既要培养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有充分创业、就业技能的劳动者,还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现代国民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文明礼仪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一代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的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尚,形成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培育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应立足农村实际,认真落实中央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投入。因此,加快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地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完善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支持金融组织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抽向农业和农村。

其次,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一,转变观

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境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而实现这些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民要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有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有效途径,让广大农民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让农民感受到应用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实惠。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以农业资源为依托,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着力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水平。第二,根据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学习型组织。新农村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根据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学习型组织,培养造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制订发展规划,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创建符合各地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和激发农民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业的积极性;注重培养造就一批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基层干部、农产品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全面分析不同地区农村的资源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口结构、农民素质情况,根据当地需求,制订实施有针对性的农民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第三,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实现由满足现状向竞争进取、由安贫乐道向追求富裕,由依靠体力发展向依靠智力和技能发展生产等观念转变;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还应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明显不同。因此,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既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工作重点、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注意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协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离开了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只有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才有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和极大的创造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当也必须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的许多成功做法就是由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正是依靠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国打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开阔思想,在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村民主的管理、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本文为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KR67)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N].人民日报,2006-07-19.

[2]陈德铭.政府工作报告.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J]. 2003(3):1-6.

[3]鼓洁.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J].中国市场,2006(9):10-11.

作者:刘兴海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打造新型农民培训基地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摘要: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现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这一情况在我国大多数省市具有普遍性。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最基础性工程,不仅是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意义;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1 农村职业教育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技能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不仅能为农村输送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

2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生产中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目前,素质偏低对农村劳动力造成的最直接、最明显后果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就业渠道较窄,劳务输出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许多农村的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基础不稳。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后不能适应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城镇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投资资本的有机提高、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非农产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纳和安置能力在下降,而对聘用人员的素质要求却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在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幅度相对比较大。三是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在城镇内进行低层次、不稳定的工作。因此,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虽有增加,但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大多从事的仅仅是科技含量低、收入水平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就业不稳,属“亦工亦农”式的转移。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劳动力转移,一旦受到各种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劳动力大量回流到农村。

3 对培养新型农民,打造农村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议

3.1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培育地方职业教育体系特色化

今后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打破统一的办学模式,结合地方传统技能和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均应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同时,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还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着力设置特色专业。强化师资力量,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设现代化实验室及教学设施,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提高人的个性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根据城镇就业形势和行业特点设置专业、与行业联合办学,增强岗位针对性;所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就业需求,按照当地的产业特色及水平设置相应的专业。

3.2 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的素质含义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农民的培养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某些方面技能的提高。如果仅限于提高技能,其结果可能是农民经济富裕了,但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差距。因此在健全建立农民培训机制时,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断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教育经费的落实,及时改革教育内容,从而增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现代农民的文化与修养;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让农民在致富的同时,其自身的素质也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促进新农村建设。

3.3 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绩效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职教已经初具规模,并建成了一批条件较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职教也逐渐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许多地方的农村采取了多种形式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例如与农业科研院校联合办校招生,针对区域优势,实施对口招生,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有效借鉴经济发达地区采用的培训教育模式,加快自身的教育体系建设。

3.4 联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农技推广的教化功能

农技推广体系是目前我国农村覆盖面积最广的农民技术服务网络之一,农技推广过程实际上也是教育过程,也是现阶段农民掌握科技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因此积极联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咨询等途径向农民提供各种综合服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优质、高效、高端农业,以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为载体,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支持新农村建设。

作者简介:韩雪梅,黑龙江肇源人,黑龙江省肇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农艺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作者:韩雪梅 翟艳春

上一篇:逆差影响农产品贸易论文下一篇:爱国主义多渠道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