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合并,新生代农民工养老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工伤、失业、职业发展以及合并后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论文 篇1: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思考

摘要 解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完善的必经之路。现阶段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应该为失地农民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和立法模式,形成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权益 保护

近年来,随着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大幅度被征用。然而在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的许多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一些失地农民已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如何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能否实现。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和解决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现状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或征收,土地征收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还开列出了对投资单位的优惠政策措施,政府以较低的价格强制性征用农村的土地,以高价发包给开发商,从中谋取利益,把农民排除在外。土地征用后,许多农民陷入无田可种、无业可就的处境,而且我国大多数失地农民还没有获取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其生活面临巨大的危机,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二、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法律意识低,自我保护能力差。

失地农民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现象,他们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在现实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一般是由政府以代言人的形式完成的,即使有与农民协商制度,也是以征求意见的方式为多,农民表达愿望的渠道常常被阻止,正常利益被集体组织截流,他们只有通过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等方式进行非制度性抗争。据调查,目前在全国的土地上访案件中,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

(二)错误政府职能,行政行为失偏。

一方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共利益,国家可依法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另一方面,法律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建设用地,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必须通过征用后才能转为建设用地。显然,除公共利益需要外,某些单位和个人进行经营性活动需要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时,政府可以先将农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土地,再进行有偿转让。公共利益含义混淆不清,政府垄断土地流转,而导致征地权的滥用和征地范围的扩大。不少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的最大化,并没有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导致滥用土地征用权现象,出现了“多征少用,多占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占而不用,好低劣用,非法租用”的粗放型用地模式,造成十分严重的土地浪费和侵犯失地农民权益的问题。

(三)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低,补偿范围窄。

现行《土地管理法》中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的计算方式实际上是以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安置补偿标准,而没有按照市民标准进行安置补偿,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就没有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给失地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一些地方政府谎报地类,混淆权属。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征地成本,或调低征用集体土地所在区域以往年的产值;或谎报地类,有些地方政府将耕地、园地归类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或混淆权属,将集体用地确定为国有用地等。这些都表明我国征地补偿标准不能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和劳动力失业的损失。

(四)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民失地后,必然面临职业的重新选择。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技术型、知识型人才,而失地农民大多数都以耕地种粮为生,从农业的转产后,他们既无文化素质上的优势,又缺乏一技之长。现在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自谋职业”。这些人多在本地从事个体经营,在失地农民中只占很少一部分。二是“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大多从事建筑、装卸、打零工等临时性体力劳动。因此,多数失地农民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

三、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和利益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一)规范现行法律、完善征地制度。

1、完善农地产权立法,建立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农民集体成为独自的维权主体,政府征用土地直接与农民集体协商,提高农民集体的积极性和维权意识。

2、严格区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限定公益性用地范围。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于农民合理补偿。这就要求确立农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立法工作,明确土地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农村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有法可依。

3、改革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标准,将补偿重点放到拥有使用权的使用者身上。这需要有系统化的配套法规、其他法律部门有效的协调。

(二)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目前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包括生存保障和发展保障两方面。在健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建立适合失地农民自身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失地农民保障实质上就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只有在政府的调整下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在政策取向上明确就业优先的原则,就业和社会保障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在建立社会保障时应将促进就业、防止失业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再次,有重点地优先发展急需保障项目,社会保险的三大主体分别是:养老、医疗和失业。但是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急需的是大病、医疗和养老保险。最后,从实际出发分类分层地建立不同保障方案。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定需要、特定问题建立不同保障重点和保障项目。

(三)建立“土地换保障”新机制。

建立“土地换保障”的征地新机制,要求尽可能扩大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覆盖面。一是要加快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保障。如,对征地时已经是劳动年龄以上的人员,应直接实行养老保障,并建立个人专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对征地是超年龄段的人员,应当地生活标准测算补偿额度,一次性缴足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并为其建立个人专户;而对征地时未达到劳动年两端的人员,则应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征地安置补助费。二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筹一点的办法进行筹集。各级政府领导要把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地保证农民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四)加强政府引导,扩展就业渠道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扶持机制。

对失去最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农民来说,就业是生存之本。失地农民大多属于被动失地,其就业意识,劳动技能与劳动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1、以相关法律保障失地农民的平定就业权。相关法律制度的欠缺是失地农民就业权得不到保障的中要原因,为了维护其就业平等权,法制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密集性产业和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容量较大和对员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是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失地农民的权利保护方面,各级政府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努力探索失地农民安置的有效办法,多渠道为之创造就业机会,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民商法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白桂梅.对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2]徐素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社科纵横 2010年8月 总第25卷第8期.

[3]叶明,杨斌.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理学分析.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7月.

[4]吴彬,杨娟.对郊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的思考.社会学与思想教育 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10期.

[5]俞梅荪.失去土地的农民依法维权民告官难于蜀道之各地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新动向.2006-2-6,来源百度.

[6]刘丽.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制度研究-以农村社区发展为视角.湖北社会科学,2008(7),网址:http://www.6lib.com.

作者:阿衣古丽·吐尔逊

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论文 篇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合并,新生代农民工养老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工伤、失业、职业发展以及合并后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构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多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广覆盖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险、适时对接医疗保险,逐步实施以此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城乡统筹

“农民工”作为我国传统户籍制度的产物,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力量。随着新时期到来这一群体在年龄构成、规模总量方面已经发生变化,占半数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这批劳动大军的主力。社会保障作为国民的基本保障系统,具有全社会的覆盖性和公共产品的特征,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应享有的社保权益严重缺失。为了更好推动城乡平衡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刻不容缓。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数26894万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6.6%。这批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中的群体,在社会需求等方面产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

(一)身份认同感处于两难境地

新生代农民工脱离农村,远离城市,在城市中他们的身份是工人,但又有农民的双重身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农村情节淡薄,大多数人更愿意留在城市,却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边缘人。另一方面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与农村脱离太多,又很难融入农村。这种“农民”和“工人”、“农村人”和“城市居住者”的双重身份,使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平等的享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可持续发展能力减低,生活成本增加,甚至合法权益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二)生活方式丰富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动机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收入,还有锻炼、提升自己,体验生活等原因。相对于老一代来讲,打工只是为了补贴家计,而年轻人更多是出来找一份事业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呈现一种丰富化方式。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社会方式不断地再像城里人靠拢。和老一代相比他们对自由和物质有更多的向往,渴望真正融入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

(三)社会保障需求更为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文化水平高,权利意识增强,追求个人的发展,努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待遇的公平。其了解参保的重要性,因此对社保的需求较之于老一代农民工也就越大。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

(一)住房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扎根的愿望很强烈,但是又面临许多现实的瓶颈。第一,人均住房面积有限,居住条件差,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用工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阴冷潮湿,加大了患病的风险;第二,收入低,房价高,购房愿望可望而不可及。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成为农民工购房愿望的藩篱,城镇住房体系并没有将农民工纳入在内。虽然有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尝试将农民工群体纳入保障性住房之内,但在实际操作却差强人意,往往被排斥在保障性住房之外;第三,居住地交通不便,社会治安差,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大多和子女住在一起,更愿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但是受到收入条件限制,长期居住在设施简陋,人员复杂的出租屋内,远离交通便利的地方,生活极度不便,也缺乏安全。

(二)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户籍制度阻碍城乡交流和公民平等权的实现,也是农民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权益的障碍。农民工子女因为父母没有本地的户口而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应该注重公平性原则,公共教育资源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虽然北京、武汉、上海、天津等城市,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也有一些城市大幅度的降低了随迁子女的借宿费,但由于各个省在义务教育的整体规划上,仍然以户籍人口为基础,所以流动儿童也就被划分在在整体规划之外。农民工及其子女迁移到了城市,但是子女本应该享受的由政府承担的教育经费却没有随之转移,他们依然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三)社会保险等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不稳定且流动性大,一方面企业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意愿较低,为了盈利而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农民工是弱势群体,若强制要求企業为其缴纳,很容易丢掉工作机会;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够广泛,现行的社会保障费率较高,对农民工来说负担过重,很容易使其放弃额外支出社会保险费。对用人单位来说五项社保费率加起来接近职工工资的30%,这样的缴费比例对一些中小微企业来说负担过重,企业不愿参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也就无法有效实现。

(四)职业选择迷茫,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对未来职业选择迷茫,职业期望较高,职业规划盲目化,缺少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优势等个人特质的详尽思考,对社会有利政策的敏感度低,没有真正了解社会需求过分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未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岗位的选择。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知识、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培训的意愿很强烈,但是由于工资较低,实际投入学习培训的就少之又少。政府、劳动部门和正规用人单位都不能正常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这些都成为阻碍他们实现职业梦想的因素。

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出路

(一)多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

第一,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他们的基本收入,为农民工改善住房提供经济支持;第二,拓宽住房服务渠道,建设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廉租房,给予补贴优惠,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建设规定标准的职工宿舍,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将空闲的房屋进行改造低于市场价出租给他们;第三,政府可以实施租房补贴,或是给予第一次购房的农民工一次性补贴,已经贷款利息税收减免等,从理论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二)改革户籍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和城市居民身份地位上的平等;其次,解决法规和政策实施之间的矛盾,各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考学难”的问题出台相关意见,农民工流入地的政府应该规范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减免一部分外来务工子女的借读费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降低借读费用,做到收费基本上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再次,政府加大公办学校的投资力度,放宽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最后,加快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提高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统筹。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

第一,广覆盖工伤保险。从投资的角度讲,风险越高收益越大,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农民工收入越高的工作,遭受工伤伤害的风险越大,工伤事件频发,所以工伤保险是农民工的首要保险。政府要发挥主动性责令用人单位强制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监督其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动用“连带责任”手段迫使用工单位不得不重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得到合法的赔偿。

第二,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农民工失业保险工作难以坚持强制性原则,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配套措施不完善,加上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农民工并没有从根本上享受到实际的福利。因此政府尽快出台有关农民工失业保险方面的法律,也可以借鉴河南省的经验,为农民工免费发放“失业就业证”建立统一的社保体系。

第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险。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差距明显,两种医保之间不统一、不衔接、不协调等问题也影响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农民工可能因为制度衔接困难而重复参保,这也给参保人员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而新農保由于保障水平较低,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大病需求,统筹城乡医保也成为大势所趋。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点,为全国医保统筹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个更加公平,覆盖全面的城乡医疗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四,适时对接养老保险。各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金各不相同,各地区城乡居民养老金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给付水平碎片化,这种时差、发展的不同步,是两种制度时差,发展不同步也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因尽快做好制度上的衔接工作。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等力量定期进行社会保险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参保积极性。

(四)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升其城市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促进新生的农民工职业发展必须为其提供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再提高他们文化水平的同时注重技术技能,以促进农民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统一政府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农民工培训需求的财政投入水平。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制度和培训效果评价制度;第二,强化法律约束作用,强化企业培训机制;第三,对于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和不同需求的农民工进行分类培训引导,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其要以企业培训为重点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培训及职业规划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另外,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政府方面可以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市场营销知识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潘清.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概述[J].科技视界,2015(08).

[2]孙万玉,石宏伟.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5(04).

[3]石宏伟,尹昕.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5(01).

[4]曾宪川.城乡统筹:从农民工到城中村——非正规现象的时代价值[J].城市规划,2013(03).

[5]林新典.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措施[J].成功:教育版, 2013(16).

[6]王爱华.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续分析及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2015(01).

[7]邬勇刚.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若干思考[J].飞:素质教育版,2014(02).

[8]睢党臣,张朔婷.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认识——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1).

[9]王琦.别让农民工成为失业保险盲区[J].中国职工教育,2014(15).

[10]董昕.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财经问题研究,2013(01).

(作者单位:徐星培, 甘肃农业大学;刘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作者:徐星培 刘进军

农民平等权法律保障问题论文 篇3:

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述评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改善,学界对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及农民权益的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的层面。因此,总结和借鉴已往学术成果的经验与不足,必将推动今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关键词:农民权益;保障;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经济权益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有关“农民权益”的具体内涵、农民权益保护和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一、关于农民权益的内涵和类型的研究

(一)农民权益的内涵

李长健(2005)提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民权益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其他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李昌麒等(2001)从政策层面对“农民权益”的内涵作出解读。认为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从根本上说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农业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二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和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农民生活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二)农民权益的类型

任大鹏(2004)认为,农民的权益包括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权利,也应涵盖获得司法救助等的程序性权利。李长健、伍文辉(2006)提出,农民权益含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两个基本方面。经济权益在农民权益中处于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政治权益又深深地影响着经济权益,成为经济权益实现的保障。在文明社会中,两者实现的共同前提条件就是平等权的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权益的类型应分为: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四个方面。

二、关于农民四大权益的研究

(一)关于农民政治权益的研究

徐勇(1997)从村民自治的视角来探讨农民的政治权益,认为村民自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授权方式,由自上而下授权变为自下而上授权,体现了现代法治和民主精神,同时比较有效的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陆子修(2005)认为要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归根到底是解决认识问题。提出统筹城乡人大代表结构,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农民名额,以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同时建议遵循宪法原则,修改《选举法》,取消农民代表比例的限制,并且确保农民代表的当选。

(二)对农民经济权益的研究

尹成杰(2008)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有效途径,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就必须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杜晓山(2008)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竞争很不充分的问题,建议商业银行通过重分析、轻抵押的贷款条件,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坚持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及独立的部门及制度,为弱势群体、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三)对农民社会权益的研究

鲍海君、吴次芳(2002)认为,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应从资金来源、运行机制、模式类型、内容构成等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党国英(2004)提出,为防止农民将土地转让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应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将土地转让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专项账户,让农民能够持续使用这部分资金及其利息,并将其与地方社会保障基金统一使用,为农民和城市居民获得一致或比城市居民略高的保障水平创造条件。

(四)对农民文化权益的研究

李长健、伍文辉(2006)提出,应加强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农民以社区组织的形式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农村社区,以公共产品的形式为农村地区提供教育设施,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完善,并能很好的反映农民群体的意见。黄小俊(2008)主张只有增加农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才能消除农村文化贫困;要扩大农民文化消费,则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文化消费的措施。

三、关于如何保障农民权益的研究

(一)保障农民权益必须给农民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方栓喜、陈文(2004)从农村公共产品方面人手,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应主要以国家、省级财政为主,并且国家应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问题,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的救济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本义务教育制度。

(二)保障农民权益应从法律层面考量,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周其仁(1994)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制定新的法律来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地位,切实维护农民各项合法权益。张景峰(2005)也认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大事,需要有专门的《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曹海晶(2005)进一步对《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权利与义务体系构建的重心及内容及相关立法等问题做了探讨。陆子修(2005)进一步指出《农民权益保护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认为应把保护农民政治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村民自治、农民代表比重、农民结社权、诉讼权、知情权以及人身安全保障权等,尽可能作出具体规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三)保障农民权益应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组建自己的维权组织

于建仁(2003)认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在于农民组织的建设。农民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机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逐步实现组织化,因此,要允许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组织来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雷兴虎、刘水林(2004)认为农民处于弱者地位,加之面对农业的自然风险,单个农户也难以抵御。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改变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组成合作组织就成为一种必然。合作制是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较优的组织形式,不失为解决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较优的经济组织选择。王全兴(2004)针对我国农民利益一直由政府,甚至由农业行政部门和分管农业的领导来代表,农民没有代表和维护自己利益的团体的现象,认为这是“三农”问题赖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应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类似于工会的农民团体,从而形成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体制。

(四)保障农民权益必须解决好制度转换和观念转变问题

陆学艺(2002)认为要解决当前农村、农民问题,就应该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旧格局、目前的户籍制度和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如果成功,则中国的农村、农民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刘丽(2008)则从保护失地农民权益出发,认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困难,在相当程度上根源于相关的制度性缺失,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中间层组织化程度的低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实体法保护、农村社区社会中间层的培育等方面着手,系统性地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四、对国内关于农民权益研究的评议

针对以上研究,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第一,研究视野较窄,总体上未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研究问题。较少涉及如何随着时代变化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征地政策;如何有效解决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内在矛盾的征地和失地农民问题;如何将征地制度改革和农地地权体系改进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何在集体土地上赋予农民个体完整的土地权利;如何培养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

第二,缺少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大多局限于对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的研究,进而推导出所谓的普适性的理论。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其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各有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中小型城市的农民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剖析。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然而,关于国内外理论、制度比较和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还寥寥无几。

针对以上研究中的不足,笔者认为在保护农民权益的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纠正长期以来把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只作为发展中的问题予以对待的片面认识,应将农民权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第二,坚持“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分析赋予农民完整、独立的土地权利对农民个体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以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与政治权益的完整保障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农民权益保障体系。第三,强调“可持续发展”,设计既有利于农民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城市与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形成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作者:齐 萌 李明镜

上一篇:学生发展视角下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网络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