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行业“黄金十年”的开启,为旅游行业提供有效安全保障的旅游保险市场的发展已经完全呈现出新是的趋势。面对旅游保险市场的新趋势需要完善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旅游保险旅游市场发展对策快速成长的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1:

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2008~2012年我国人身保险业的相关数据,从区域层面出发,对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身保险市场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性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身保险  区域性差异  非均衡发展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务全面恢复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就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曾实现年均30%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总额达1.72万亿元,国际排名跃居第四位,就此保险业成为了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开拓空间最广的行业之一。人身保险作为我国保险中占比最大的险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总体上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2010以来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显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受国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环境恶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人身险业最终还是进入了保费增长的瓶颈期。其中,保险市场结构不合理、区域性绝对差异较大等问题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一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是人身保险业最发达,市场占比最大的区域。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东部地区始终占领着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市场份额不到9%。人身险市场区域性不均衡发展不仅会影响市场竞争格局,而且还会进一步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将会有悖于我国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我国人身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问题,找出其诱发原因,对实现我国人身险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保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也将会对往后的研究提供较为新颖的测量方法。

二、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四大区域,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国共同发展的基本内容。相应的,本文将我国保险市场也划分为东部保险板块、中部保险板块、西部保险板块和东北部保险板块。按照“十一五”规划,东部板块包括:北京、天津、福建、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河北、山东;中部板块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西部板块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广西;东北板块包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一)保费收入分布方面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流入来源,也是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进行资金管理的重要渠道。保费收入总额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间段的保险市场发展情况。

图1 四大区域人身险保费收入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08年~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增长率普遍较大,其中中部地区以年均34.66%的速度领先于其他地区。2011年全国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处于萎缩状态,降幅最大的东北地区保费增长率一度达到-19.83%,其很大部分原因是寿险受银保新政及银行揽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人身险保费收入大降,紧接着又受国际宏观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不振等因素冲击,我国2012年人身险市场发展明显趋缓。

表1 四大区域人身保险市场份额表

表1告诉我們,我国各区域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分布严重不均衡。东部地区始终占领着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半壁江山,中部和西部市场份额较稳定,东北地区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但是占比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8.5%。

(二)保险密度方面

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份额,反映了某一地区人民的参保程度及保险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

图2 2008年~2012年我国各区域保险密度情况

从保险密度上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较好。特别是东部地区,要比保险密度位居第二的东北地区还要高300~400元/人。这跟东部地区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优越的经济环境分不开。虽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增加得很快,但整体上它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并且这个绝对差距具有增大的趋势。

图3 保险密度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①

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同样适用于分析区域保费收入分布不平衡。我们可以将我国各省市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总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人身保险密度总差异中区域内部差异贡献率最高,说明区域内部差异是导致保险市场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表2 四大区域内部保险密度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

从四大区域的对比结果来看,四大区域内部人身保险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所致。从2008年到2012年,东部地区差异对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均在76%以上。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极其微不足道,2008年贡献率最大的时候也才0.31%。

(三)保险深度方面

保险深度作为测度某地区保险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保险市场的发展程度。

图4 2008年~2012年我国各区域保险深度情况

从保险深度看,各区域保险深度以2010年为分界点一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说明尽管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一直在发展,但相对GDP增长率还略显逊色。人身险保险深度的下降多是受到了2011年寿险业银保新政的影响。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东部地区作为国家“先富”政策的主要受惠区域,拥有较其他地区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即这些因素促使该地区保险市场运行更加顺畅,保险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

三、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差异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是由多种因素合力作用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是阻碍人身险市场协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当前我国经济按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次序呈阶梯型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最好、也最为发达,鉴于强健的资本市场其保险市场也最具规模和活力。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进而增加了他们的保险需求。此外,完善的经济环境也会为更多的保险公司入驻该区域提供便利,并使保险市场更趋发达,主要表现在险种多样化、保险产品价格合理化、理赔进程效率化等方面。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水平差异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所获收入越高,这就为他们购买保险提供了经济基础。再者,高文化水平的人群更善于利用保险来管理和转嫁风险,提高其生活品质,这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东部地区作为我国高级人才聚集地,其人身险保费收入始终占全国保费收入水平的一半以上。一个仅包含我国1/3省市的东部,保费总额占比却这么大,而包含12省、自治区的西部地区市场占比却不到20%,可见对西部地区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对区域保险市场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三)人口因素差异

人口因素差异体现在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上。从人口数量角度来看,一个地区人口越多,那么保险潜在客户就越多,这样一来就保证了保险市场稳定的需求来源。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身保险市场区域性均衡发展。

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渐渐出现了“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这严重增加了家庭养老的负担。再加上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颇为严重,人们为了缓解“银发中国”压力而购买保险,从而增加了保险需求。然而,越是发达地区的家庭,呈“4-2-1”结构的越多,相应的保险市场也越发达。

(四)保险意识差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市场仍显滞后,所以国民保险意识也较落后,并且各个区域人们保险意识相差很大。东部沿海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保险意识较强,所以东部地区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庞大、结构也较合理。而其他三个地区开放较晚,人们保险意识不足,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保险供给差异

人身保险区域间供给差异主要表现在供给数量差异和供给结构差异上。从供给数量上看,在东部地区入驻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兼业代理公司数目都非常多,这样不仅保证了人们购买人身险的多样性,也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此外,保险公司同业间竞争会促使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价格更趋合理,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即东部地区保险供给数量优势最终是以结构升级体现出来的。然而中西部、东北地区保险公司规模还较小,实现结构升级还需作出更大动作。

四、实现我国区域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国区域保险的巨大差异性决定了区域保险进行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仅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还需政府部门、保险公司与我国国民的一同努力,才能够做到“质”的飞跃。

(一)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是导致区域人身保险市场发展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前发展保险市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于此,国家也曾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策略,各级政府应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性时刻,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为区域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險意识

除了东部地区,我国其他三大区域居民的保险意识都较为淡薄,所以让居民了解人身保险知识是深度展开投保工作的前提条件。保险公司要积极做好保险知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告、报纸、广播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传达人身保险知识,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这样较为落后的区域,他们应该定时定点的展开一下有关保险知识的活动,或邀请保险学方面的专家举办一些讲座,使广大居民了解人身保险的功能、险种的选择等,并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参保信心,从而吸收居民投保,为落后地区人身险市场的发展做铺垫。

(三)优化险种结构,鼓励险种创新

中西部地区保险险种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应顺应居民保险需求的变化不断作出创新,增加人身险险种并相应的调整结构。同时还应拓宽保险责任范围,这样更有利于挖掘潜在的客户,增加自己的保费收入。在此基础上,还要改进对已经购买人身保险的客户的服务,使其感到物有所值,服务周到。只有这样才能招揽更多潜在客户和保留已有客户,使人身保险获得长足的发展。

(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越好。所以,落后区域应该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放在重要位置。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讲,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上,留给学生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大学教育方面,基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处于较为基础阶段,需要的保险人才数目众多,刚好当前我国专业的保险工作人员相对匮乏,所以应扩大保险专业招生数量,培养自己的保险人才,改善人才稀缺问题。保险公司方面,应对每个入职人员都做好培训工作,保证保险公司业务流程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与风险经营水平。

注释

①根据泰尔指数计算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段洁新.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金融,2013(10):59-62.

[2]李生昭,柳明欣.中国人身保险需求因素研究——基于区域化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5):32-37.

[3]穆静静.我国人身保险需求地区差异的模型实证[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02):17-20.

[4]张冲.中国人口结构对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3(04):63-70.

作者简介:刘玉芝(1992-),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广西大学商学院13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金融;杨以轩(1990-),男,湖北仙桃人,广西大学商学院12级国民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

作者:刘玉芝 杨以轩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2:

我国旅游保险市场的新趋势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行业“黄金十年”的开启,为旅游行业提供有效安全保障的旅游保险市场的发展已经完全呈现出新是的趋势。面对旅游保险市场的新趋势需要完善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旅游保险 旅游市场 发展对策

快速成长的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中国旅游行业增加值目前已占到GDP的4.5%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加1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有关世界机构预算,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将来的十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成长的“黄金十年”。伴随着中国旅游业“黄金十年”的到来,为旅游行业提供安全保障的旅游保险市场的发展也将呈现出新趋势。

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和发展环境逐渐优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第一旅游大国、世界旅游大国之一的历史性跨越。新世纪开始,中国旅游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中国旅游产业从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向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提升。

(二)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化

除了传统的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这三大主导项目和产品外,特殊旅游、专题旅游更有发展潜力,如宗教旅游、探险旅游、考古旅游、修学旅游、名族风俗旅游等,将会形成特殊突出的旅游细分市场。而且,观光、度假、商务三大传统旅游项目也将进一步升级。

(三)老年旅游市场不断扩大

人口老龄化增强中国旅游市场的活力。由于老年人具有时间充足,有一定的经济储蓄并且面临的生活压力要比年轻人小等诸多优势,所以老年人会成为未来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目前的旅游发展态势也可以看出这一点。“银发市场”越来越被个旅游接待国所重视,将来将成为世界旅游业异军突起的一种重要市场。

(四)旅游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

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未来散客旅游,特别是中短距离区域内的家庭旅游份额将逐步增加。旅游者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那些轻松活泼、游娱结合的旅游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追捧。民族风情、地方特色、游娱结合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它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六)旅游安全已日益受到重视

旅游目的地的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名族冲突、宗教冲突、国际恐怖主义、政局动荡、社会不安定和自然灾害、重大事故、传染性疾病等因素,都会打击旅游者的消费信心,从而对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美国“9.11”時间之后,旅游安全成为旅游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未来的旅游安全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稳定和谐,将愈来愈被旅游机构和旅游者所正视。

二、我国旅游保险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要加大旅游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的风险意识

提升游客的保险意识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长期宣传引导的过程。保险公司应积极与媒体的合作,运用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广告等各种宣传方式,开展有关旅游保险产品以及相关保险知识的传播,加大对旅游保险的推广力度,让游客可以渐渐了解风险产生的严重性以及风险的规避办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年轻人已经成长为我国旅游群体的主流,他们吸收新鲜事物的意识更强。而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最快捷的方式,保险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旅游保险网站,宣传各种旅游保险产品的知识及特点。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要强化旅行社从业人员的保险业务技能,保证游客能在旅行社了解到旅游保险相关的产品以及投保流程,从而提高旅游保险的投保率。

(二)要加强旅游保险产品的研发工作

当前,保险公司已推出的保险产品远未能满足旅游者逐渐增长和变化多端的保险需求,旅游保险产品种类缺乏,而且缺少面对特殊游客的定制性产品,造成旅游者经常对现存保险产品的不满。保险公司应该把精力用在旅游保险产品和特种旅游保险产品的研究开发上,并根据市场的综合反馈开发游客急需的新险种。同时,需要持续开拓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使旅游保险可以延伸至衣、食、住、行、游等各个领域,并强化其他保险环节的互补性,形成投保、理赔等一条龙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

(三)要发挥相关监管部门的作用

为了防止旅行社等相关机构对旅游保险推广工作消极应对,旅游管理部门审批在机构注册审批阶段,就应对其是否提供旅游保险进行监督,并且在成立之后对其报销推广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监管部门也可以对旅游保险业务开展积极的旅行社实施政策上的扶持,进而增加旅行社销售旅游保险的主动性。保监会与旅游监管部门可以推动保险公司与旅行社的积极合作,可以由保险公司人员常驻旅行社,给旅行社员工和游客讲解和培训旅游保险产品知识,使游客能更及时的了解最新旅游保险的内容。

(四)要提高保险公司旅游保险服务水平

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保险服务体系,对旅游保险的推广有着巨大的影响,旅游保险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投保意愿。而今,旅游者愈来愈个性化,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旅游者往往会对比各保险公司出险后的理赔效率、理赔手续的繁简、理赔时间的长短等,这些要求都推动保险公司持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在核保定损环节加强企业自律,切实履行合同,树立良好健康的企业形象,才能不断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旅游者。要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增强客户保险体验,就要求各保险公司之间加强合作,由出险地较近的保险机构定损理赔,才能及时维护游客的切身利益。

(五)要加强国际学习交流,借鉴国外旅游保险开展的经验

中国旅游保险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持续成长,亟待与国际旅游保险行业接轨。我国旅游保险产业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国外不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首先,就要扩大我国保险市场的对外的开放力度,降低国外旅游保险企业的准人门槛,准许部分国外的规模型保险公司进驻中国市场,使国内旅游保险企业可以近距离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风险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以保证旅游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我国保险公司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和水平,进而在竞争中提高保险公司的实力。随着境外游的兴起和升温,国内旅游保险公司在境外的紧急救援不利,与国外保险行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极大地保障国内旅游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反之,亦如此,国外到中国旅游者也可以受益。当前,中国的旅游保险市场远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要短时间内完善旅游保险市场体系难度很大,必须发挥旅游监管部门的职能,逐步建立完善的旅游保险市场体系,引导旅游行业不断提高旅游保险的投保率,同时还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熟的旅游保险理念,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保险体系。总之,旅游保险是实现游客安全出游的依仗,随着旅游者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保险一定能起到为旅游者降低旅游风险的作用。

作者:朱文冲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3:

对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市场发展的思考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意义,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对策, 并对比了引进保险前后两种不同质量管理的运作模式, 以突出其效果, 进而加快这一制度的推行。

关键词:工程质量;保险市场; 质量保险; 对策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质量缺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外经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8月联合以建2005]133号文发布了《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并大力发展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我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法律体系、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等各环节的不断完善,在建筑行业引入质量保险的条件逐渐成熟。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各方主体权益,净化和完善建筑市场,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的顺利发展,同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但在关于质量保险制度是否应该建立的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争议,其中质量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意义及其自身成本带来的一些实际问题还未得到深入研究,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质量保险作为化解工程质量风险的一种经济手段,在我国推行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工程质量保险意识不强

由于传统习惯、保险理念、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法律法规等原因,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买卖双方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都比较淡薄。业主通常认为质量保险费是多余的成本而不愿投保。部分试点企业认为增加了企业个别成本,由于质量保险尚未广泛推行,而且保险费也未列入标准定额,因此投保质量保险的企业增加了个别成本,同时由于社会认识、社会诚信等原因使质量保险给企业带来的效应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有的企业认为投保质量保险会使自己处于价格劣势,因此对投保不积极、不主动。

2.保险费率难以科学厘定

目前,由于我国与质量保险相关的统计数据的匮乏和封闭,质量保险费率还难以科学厘定,当前试点项目只是借鉴国外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还有待实践检验。一方面保险费率偏低会导致保险公司亏损,另一方面保险费率过高很难为投保人所接受,因此尽管各保险公司已意识到这一新业务领域的广阔前景,却都非常谨慎,并未采取积极的态势。

3.建筑工程质量保险费用没有资金来源

2003年,由建设部、财政部共同出台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仅将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列入工程项目预算,并没有将工程质量保险费用列入预算,说明工程质量保险费用没有资金出处。

4.工程质量保险人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都没有对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作明确规定,对工程质量保险没有法律强制力。工程质量保险业务还处于初创阶段,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它是高技术性险种,如果某一环节的风险管理不到位,保险公司就有可能赔钱。由于目前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专业技术力量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控和管理,而最终的业务风险要由自己来承担,还将带来许多与传统业务不同的新的管理问题,使得这项业务开展起来难度较大,导致目前尚未形成工程质量保险人市场。加之工程保险市场发育不成熟,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监督机构、风险评估机构等可以为保险公司确定投保与否,以及进行质量事故鉴定等提供服务,而我国此类市场并不成熟。此外,工程质量合格与否;质量事故如何定性、定量;各方主体的保险责任和范围如何界定;保险费率如何确定等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三、完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市场发展的措施

工程质量保险的成功试点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完善这一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入手:

1.建立完善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确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等工程质量责任,加强各方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促使通过保险来化解风险,维护建筑市场秩序。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使质量保险成为强制保险将能克服推进质量保险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能使保险费用成为共同成本而不是个别成本;其次,能够充分发挥出浮动费率的作用,增加质量缺陷多、索赔记录差的建设方的个别成本,使其处于成本劣势;第三,能够为质量保险制度的建立注人强大的直接推动力。在我国主要应该通过《建筑法》、《保险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和配套法规来确立质量保险的强制性质,并通过配套合同示范文本和相关规章制度来实现。当然,除了立法外还可以同时采取其他方式如审批优先、贷款优先等行政和经济手段来推动质量保险制度的建立。

2.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保险意识

通过加强对质量保险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业主和购房者的保险意识,使其认识到质量保险对于转移质量缺陷风险、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就会真正理解质量保险的价值,从源头带动潜在的保险需求,积极投保,进而全面推动质量保险的施行。加强试点城市间的交流,对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为在我国全面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3.提高保险公司自身水平

保险公司要逐步探索新兴业务的内部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管理流程和分析统计指标体系,探索与第三方机构协调合作的方式,建立起市场化、有效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培养既熟悉工程风险又懂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整合资源, 建立工程质量保险配套机构

成立建筑工程质量协会,规范行业行为,收集被保险工程和各方的信息;分析损失的原因、类型,提出防治措施和指导意见;制定和管理行业标准规范,协调各方利益;设立和维护网站,提供各方交流平台等。在引人质量保险制度后,应该逐步将目前已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图审查、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检测等机构等进行整合,以避免与质量保险制度的质量检查机构的职能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收费。工程质量检查机构负责对工程方案设计、质量报告、与工程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审核,以及对工程本身进行检查;其主要作用是预防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风险,把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到最小。风险评估机构为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等。

5.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保险费率机制

遵循“适当性、公正性、合理性、稳定灵活、鼓励防损”的原则,保险公司应重视运用费率杠杆,激发被保险人提高工程质量的意识和行动。应逐步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根据项目规模、技术复杂程度、施工单位业绩、项目管理水平等确定每个项目的保险费率,还可以通过对国内建筑质量缺陷维修的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拟合质量保险索赔频率和索赔额的分布,作为质量保险费率厘定的依据。此外,应建立企业和个人执业资格的信用档案,推行“公开、公正、公平”的信用评价机制,由社会中介机构评定信用等级,尽快建立工程诚信体系,规范建筑市场。同时,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惯例相吻合,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保险体系,从而保障质量保险制度的长期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之,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实施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分担参建责任主体风险,降低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国外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制度、组织和人员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完善建筑立法,规范市场行为,健全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市场一定会健康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郭霞,刘玉明.北京市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 2007,2:13-15.

[2]刘玉明,刘伊生,刘菁.北京市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J].建筑经济,2006,4:27-30.

[3]温俊香.建筑工程质量及其缺陷责任[J].山西建筑,2004, 30(16):149-150.

[4]许晓民.如何加快开发我国工程保险市场[J].建筑经济,2007,2:16-18.

作者:梅庭玉 万 芸

上一篇:小学科学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保险人合同解除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