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论文

2022-04-16

[摘要]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各地纷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农业保险理论研究日益活跃。冬小麦是我国重要性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而江苏省又是我国冬小麦重要的产区,因此做好江苏省冬小麦生产的安全保障,对我国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论文 篇1:

财经

◎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7月1日发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至此,制造业PMI已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延续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汇丰今天公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达到50.7,为今年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也是该指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显示了中国经济企稳态势。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全球第二

财政部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財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26.88亿元,是2007年的6倍,带动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6.7亿元,为2.14亿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39万亿元,为3367万户次农户提供保险赔款208.6亿元,发挥了较好的强农惠农政策效果。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农业保险市场。

◎首家国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立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今天宣布,转型成为低成本航空公司,预计今后票价将比其他航空公司及中联航现有票价优惠20%至40%。中联航也成为我国首个国有低成本航空企业。中联航的控股方东方航空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转型顺应民航改革的大趋势,以此填补京津冀经济带在低成本航空的市场空白。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论文 篇2:

江苏省冬小麦降雨指数保险的净费率厘定研究

[摘 要]2004年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各地纷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农业保险理论研究日益活跃。冬小麦是我国重要性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而江苏省又是我国冬小麦重要的产区,因此做好江苏省冬小麦生产的安全保障,对我国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江苏省小麦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的研究成果很少,而费率厘定又是保险合同设计和险种开发的关键环节,所以文章将重点放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费率厘定问题上,并通过多种计量模型计算以及演示费率厘定的步骤。以期文章能提高转移农业风险的有效性,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气象指数保险;费率厘定;冬小麦;净费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3.037

1 引 言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指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造成的农作物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如今我国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随着政策性保险的开展,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政策性保险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农民对农业保险知识的匮乏,配合度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力。此外,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缺乏创新,无法真正解决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

从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开展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气象指数保险逐渐接过了农险转型的接力棒。大力发展作为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形式之一的气象指数保险,不但是降低和转移农业风险、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2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理论研究回顾

传统的农业保险存在着保险费率粗糙、逆向选择严重、理赔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传统农业保险的推广率并不高。近些年来,国际上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一种新型农业保险,传入我国时间不长,所以国内有关气象指数保险定价理论方面的研究不太充分和系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对气象指数保险理论层次的研究要深刻得多,为简化起见,因此只综述国外有关学者关于费率厘定的理论研究。

保险净费率是以长时期的平均损失率为基础确定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验费率法;另一种是单产分布模型法。关于经验费率法:Jerry R.Skees(1999)通过统计学方法拟出作物产量的趋势产量,其与实际产量之差便命名气象产量,再将气象产量与趋势产量作比便最终得到相对气象产量,而相对气象产量=单产损失率=保险净费率。关于单产分布模型法:核心是拟合出农作物风险损失的概率分布进而进行保险的费率厘定。而拟合作物单产分布的方法又能细分为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Barry K.Goodwin和Oliver Mahul(2004)认为非参数估计只有在大样本条件下具有稳健性而在小样本条件下则不然,因此其对样本的容量以及变异性都有较高的要求。相比之下,参数估计法由于对数据处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而备受瞩目和广为应用。Bailey Norwood(2004)在美国农业经济杂志上就曾提出过六种参数模型形式,而至今,国外学者已经研究运用几十种参数模型对农作物单产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其中,运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以下五种: 伽马分布(Gamma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贝塔分布(Beta distribution)。

3 江苏省冬小麦降雨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的技术路线

江蘇省冬小麦干旱指数保险产品是典型的单因素气象指数保险,因其剔除了其他因素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单产分布模型法,依据冬小麦生长原理、气象学基本原理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江苏冬小麦降雨指数保险产品定价的原理步骤进行研究。

3.1 费率厘定的技术路线图

第一步,构建小麦产量的时间趋势模型,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进行拟合:线性模型、对数模型、二项式、三项式、移动平均法。第二步,引入并分离相对气象(降雨)产量。第三步,构造降雨—相对气象产量模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即得到降雨量和相对降雨产量之间的计量关系。第四步,利用单产分布模型法,拟合相对气象产量模型,并采用相关标准选取最合适的模型以得到相应的气象指数保险的纯费率。

净费率厘定技术路径

3.2 净保险费率厘定

净费率对应保险公司对出险事故进行赔偿或给付的部分。对每个单个保险标的来说,出险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但从大数据的角度来说,若保险标的数目足够多以至于可以看作大样本空间时,赔付事件的出现是遵循伯努利大数定律的。因此,若对免赔额和赔偿限额的不予考虑,灾害风险概率=保险公司的期望赔款率=保险纯费率。所以,如果掌握了长时间序列的农产品产量平均损失率,就可以间接求得净保险费率。

3.2.1 构建冬小麦产量的时间趋势模型

本文拟采用5年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计算趋势产量,此方法可以比较完整地消除特殊天气的短期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趋势产量,且能够与实际产量拟合较好。5年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的计算如下所示。

3.2.3 构建冬小麦降雨量赔付指数模型

由于降雨量不固定,不同的生长作物在不同的时期遭遇的伤害也多种多样,因此,出于准确性要求,我们需要降雨因子进行时间分类。

根据生物学知识,不同生长期内的降雨量对冬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同甚至相反影响。应该根据影响的正负进行分类,进行下面的研究。

(1)气象灾害定级和临界值的确定

由于受灾情况不同,对农民造成的损失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受灾状况进行等级的划分,以此来确定赔付金额。我们根据相对气象产量,可以计算出该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率,从而得出灾害发生的概率,根据如下设置的模型,可以计算出该种气象灾害的临界值CV(Critical Value)如下。

(2)建立临界值和保险赔付额的量化关系

为了使得气象指数保险品种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仅仅针对江苏省冬小麦的一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例如干旱问题),通过对历年江苏省的降水情况进行数据处理,结合保险公司过去几年的赔付率,运用保险估算公式,推算出了临界值和保险赔付金额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根据受灾状况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保险赔付金额的多少。

3.2.4 单产分布模型法估计保险净费率

计算保险净费率是厘定出保险综合费率的最重要一步。保险净费率是指用于理赔保险标的损失额占保险金额的比率,在数值上等于保险赔付率或者损失率。我们采用单产波动模型法中的农产品单位产量损失的概率分布来表示保险纯费率。单产波动模型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国内外研究中多以如下四种单产波动模型作为拟合对象。

(1)Weibull分布

Weibull分布是瑞典物理学家Wallodi Weibull最先提出的概率分布形式,是目前可靠性检验的基础理论之一。Weibull分布形式灵活,可以通过调整参数的方式改变其偏度和峰度。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1)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对于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稳定赔付率,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积极意义。

(2)本文重点研究了江苏省冬小麦降雨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的步骤,通过引入相对气象(降雨)产量并定级降雨灾害,然后得到降雨赔付指数模型,最后拟合筛选多种单产波动模型而得到净保险费率,最后通过对该费率的修正和补充再得到综合保险费率。

4.2 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定价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得出了针对江苏省冬小麦降雨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的原理和步骤。但是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设计针对江苏省冬小麦的费率厘定模型的過程中,由于项目组成员专业知识所限,没有尽可能多地使用农业科学的相应知识。在今后的研究中,项目组成员可以更大程度地将农业科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模型之中,从而使费率厘定结果更贴近现实情况。

(2)在费率厘定模型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项目组成员时间所限,无法通过亲身考察获得可靠数据。由于数据的缺乏,项目组成员无法对设计出的费率厘定模型进行正确性检验以及得出确切的费率值。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项目组可以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验证费率厘定模型,对模型的科学性及其效用性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2]郭建荣.单因子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费率厘定[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3]于宁宁.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4]李云婧.中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5]陈盛伟,张宪省.农业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的理论框架[J].农业技术经济,2014(12):32-38.

[6]Niels Pelka,Oliver Musshoff,Robert Finger.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Weather Index-based Insurance in China[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4,6(2):.

[7]Goodwin K.B.,Vandeveer L.M.,Deal L.J..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creage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Crop Insurance Program[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4.

[8]Skees.J.R,A.J.Leiva.Analysis of Risk Instruments in an Irrigation Sub—Sector in Mexico.[R].June 30,2005.

作者:张腾 李文璇 李海旭 孔维丰 丁哲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论文 篇3:

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

摘 要: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它首先是一项政府实施的政策,其次才是一种风险分散工具。站在这个角度,政府在现阶段农业保险运行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应切实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其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政府政策、制度供给的支持。而我们的研究将农业保险界定为政策性保险,就必然要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方可规避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双重失灵”现象。

关键词:农业保险 政府作用 宏观调控

一、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分析

(一)开办农业保险的特殊困难。

1、农业保险标的分散。农业保险点多、面广、线长,经营比较分散,加之农村交通不便,给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前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造成了极大困难。

2、道德风险难以控制。道德风险分为“事前道德风险”与“事后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参保时间集中,被保险人数量庞大,保险公司无法控制每一个被保险人的投保行为,使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有漏洞可钻,产生投机获利心理。

3、逆选择现象较为严重。大量逆选择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被保险人的利益,且导致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剧增,甚至造成收不抵支,农业保险发展也无以为继。

4、农业巨灾风险难以规避。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性,“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发生”这一可保条件不能满足,从而使农业保险的超赔风险始终存在。

(二)从以上农业保险的特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立法支持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农业保险从试办直到今天全面铺开,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律。

2、国家财政投入是农业保险开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新一轮农业保险之所以能够开展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财政补贴政策上的突破。

3、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协作是农业保险开展的必要条件。农业保险履行的是社会责任,涉及到财政、民政、气象、农业、畜牧等多个方面,需要以政府为统领、多部门参与统筹。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现阶段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保障

制定出台农业保险法。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规范商业保险的《保险法》是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于农业保险的。因此,应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实施细则,对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作用、农民参与方式、管理费和保险费分担原则、异常灾害条件下超赔资金的处理方式、税收、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二)加强农业保险的配套政策保障

1.建立税收优惠政策,构建“以险养险”新模式。对经办农业保险的主体,应免除所有业务的营业税与所得税,实行“以险养险”。

2、通过整合国家支农资金,从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阳光工程等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和民政救灾资金中整合一部分作为农民自筹保费,解决农民自筹保费收缴难的问题。

(三)加强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保障

1、逐步降低县级财政补贴比例。农业大县基本属于财政穷县,目前,15%的县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使很多农业大县财政压力巨大。

2、给予经营费用补贴。为降低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率,减少保险费中经营费用的支出,保险公司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应由各级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3、建立巨灾风险基金。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三级风险共担机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除了用于当年赔款及相关费用,节余部分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风险基金,省级建立超赔风险基金,国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

4、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国家成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或由财政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补贴,由保险公司自行购买农业保险再保险,也可以由财政为商业性再保险公司提供补贴,由其承保农业保险再保险。

(四)加强农业保险的行政资源保障

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组织领导。地方政府应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中心工作,成立由保险监管、财政、农业、畜牧、林业、水利、气象、民政、税务、银信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领导。

2、整合行政资源。充分利用农经、农技、畜牧及乡村两级行政资源,全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动员、承保、灾害普查工作,并建立目标考核联动机制,自上而下形成工作合力。

3、整合技术资源。充分利用农网、气象、统计等平台,尽快建立农业保险数据模型和数据库,为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五)用商业保险解决现代化农业因大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对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补偿并不是以保证其基本生活为出发点,而是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实现灾后持续经营目标和盈利性目标,完成农场自身商业目的。对于这部分生产力水平高,保障需求较高的农业部门,尤其是一些经济作物部门,应该尝试开展完全的商业化的农业保险运行方式,政府应较少干预这一市场,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界限,可以避免政府行为相对较低的效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当基础性角色。

参考文献:

[1]孙蓉. 保险法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山东农业大,2010,(05)

[3]张路雄.美国农业考察报告[R].2001

作者简介:张婷(1991-),女,江苏常州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商业保险。

作者:张婷

上一篇:产品结构出口贸易论文下一篇: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