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越权原则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阐述了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应当遵循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应当规范程序、健全制度及实施有效监督,落实依法行政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政法越权原则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行政法越权原则论文 篇1:

运用行政法基本原则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

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是健全法律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手段。监督法中专设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一章,规范和指引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工作。近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地位。

实际工作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对象绝大多数为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做好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按照监督法的规定,有以下几种不适当情形时可以撤销:一是超越法定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二是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三是有其他不适当的情形,应当予以撤销的。可以看出,监督法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不适当的情况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合法性之外的,概括为其他不适当情形,没有具体规定。同时,各地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不适当情形的审查,做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人大工作规程中只是照列监督法的几种不适当情形,有些地方人大在监督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扩充,如增加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同上级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相抵触的情形等。可以看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除合法性之外的“其他不适当情形”也没有全面的、统一的规定。这导致在实际审查时,除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之外,其他方面如合理性等得不到审查或审查标准不一,很可能导致备案审查审不全面,最终达不到审查目的。

如何全面合理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笔者认为,可以以行政法基本原则为标准,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法基本原则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信用、权责统一等基本原则,涵盖了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公众性等各个方面,同时指导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产物,必然要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行政法基本原则,就应存在不适当的情形。行政规范性文件没有违反行政法基本原则,就为其适当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以,用行政法基本原则审查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能够确保审查的全面性和质量,可以将其作为审查工具。

具体来讲,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符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信用、权责统一等六项行政法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合法行政包括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方面的内容。习近平同志说的“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很好地概括了这两方面的内涵。法律优先是指“法已规定必须为”,即上一位阶法律规范已有规定的情况下,下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不得与上一位阶的法律规范抵触。下一位阶的法律规范可以就法律未规定的事项进行规定,但是一旦有法律规定,必须与法律一致。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优先原则与监督法中“同法律、法规规定相抵触的”情形相对应。法律保留是指“法无授权即禁止”,指行政活动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授权为基础。在没有法定权限或法律授权的情况下,行政活动不得作出限制权利或增加义务的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保留与监督法“不得超越法定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规定相对应。可见,合法行政原则包含了监督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要求,可以以此为标准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二、合理行政。合理行政包含公平公正对待、正当考虑和比例原则三个方面内容。合理行政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这里的理性是最低限度的理性,即行政决定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公平公正对待,要求行政规范性文件对于行政对象同等情况应当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应当区别对待,不得恣意地实施差别待遇。例如,对非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地企业实行差别对待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即是违反合理行政原则中的公正公平对待。

正当考虑,要求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时,只能考虑符合立法授权目的的相关因素,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行政机关有时会以某种明示目的为“幌子”掩盖不正当目的,通过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谋取本部门利益、特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或其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应深入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目的,认真审查其明示目的背后是否正当,判断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比例原则,又称 “禁止过分”原则,包括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三个方面,是指行政权的行使虽为达成行政目的所必需,但给公民造成的不利影响,不能超过目的所要求的价值和范围,必须在侵害人民权利最小的范围内行使。其一是合目的性,是指行政规范性文件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运用的规制手段适合于所要实现的目的,有必要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二是适当性,是指行政机关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应当为实现法律效果所必需,结果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三是损害最小,是指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

比例原则比较抽象,在此举例说明。如某市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计划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拟规定在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内市民必须有车位才可以购买汽车。此规定目的是要限制机动车保有量,但实现手段上要求市民必须先有车位才能买车,实际上是对市民买车这一民事行为附加了前置许可,而且此要求也非限制机动车保有量所必须的唯一手段,手段是不正当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联系也就不正当。如此规定就违反了比例原则中的适当性要求。

又如某市还是为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拟规定长时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其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限行手段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为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应该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如合理规划设计道路,加强交通疏导,发展公共交通等。直接实行长期单双号限行是可以有效缓解交通,但不属于对当事人的损害最小的方式,相反而是非常大,直接侵犯了当事人合法的财产权、使用权。如此规定就违反了比例原则要求的损害最小。

合理行政原则属于实质行政法治范畴,违反合理性原则不像违反合法性原则那么明显。有些规范性文件未必越权和违法,但从一般常理看,或脱离实际,或显失公平,有损国家、人民的利益或有悖国家机关的宗旨,这些显然都是不适当的。不审查合理性原则或审查不全面,显然不利于法制的统一。以合理行政原则为标准,细致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质上的真面目,是备案审查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程序正当。程序正当包括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公务回避三个方面的要求。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就是保证公开与公众参与。要求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应当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和有关基层单位的意见;涉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或者专业性较强的,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要据此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高效便民。高效便民包括提高行政效率及便利当事人两个方面。高效包含效能、效率两方面,要求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同时节约行政资源。便民要求减轻当事人程序负担。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时,要看其中相关规定实际上有没有降低了行政效率、节约行政资源,有没有增加当事人的程序负担。实际中有这样一种情况,行政机关为了重视和强调某一方面的工作,便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把已有的法律、规定重新梳理、罗列,而没有增加新的限定权利义务的内容。这种做法实际上违反了高效原则。因为行政规范性文件从制定到审查,需要经政府法制部门、人大备案审查部门,需要投入很多行政、立法资源。这种无实质内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五、诚实信用。诚实,即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信用,即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相对人因此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审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是否存在失信行为,包括出尔反尔、刻意隐瞒等。比如同一行政主体正式向公众宣布近期不会采取某种政策,结果几天内却出台了此项政策,这种行为应认定为失信行为。政府失信行为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动摇政府的行政基础。从根本上说,属于违反诚实信用这一法律原则的行为。对于这种规范性文件,本着对法律负责、对政府负责的态度,完全可以认定其是不适当的,并予以撤销。二是行政规范性文件应保持稳定性、协调性。即同级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相关规定要协调、衔接,不能存在冲突。三是语言表述清楚,行文符合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决定了其语言表述既应遵守立法技术规范,也应遵守公文处理规范。文件的语言表述应清楚,不能有歧义,应真实、准确地表达行政机关的意志。四是保护信赖利益。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或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确需撤销的,需对行政相对人因此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赔偿。

六、权责统一。权责统一指行政效能与行政责任的统一,法律法规要赋予行政机关相应的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同时,行政机关行政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体现行政机关权责统一的原则,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

规范性文件符合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应有之义,用行政法基本原则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也就顺理成章。把行政法基本原则用作衡量规范性文件的适当性的尺子,能为提高审查质量提供有效手段,确保不适当的“恶法”被及时发现并清理。这对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良好运行,促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除行政规范性文件之外,规范性文件还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以及其他规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如何探索建立一套成熟的备案审查体系,是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设的基础,需要人大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于金惠

行政法越权原则论文 篇2:

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应当遵循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应当规范程序、健全制度及实施有效监督,落实依法行政要求。

关键词: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委托执法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应对安全生产形势创新安全监管工作,在实施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方面做了尝试,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权,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围绕如何在安全生产委托执法中落实依法行政要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的界定

"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执法是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负有行政职责的行政主体,通常应亲自履行行政职责、行使行政职权,但因条件限制或特殊原因难以亲自行使某项行政职权,抑或考虑节约成本、提高效能,为行政目标的实现则可以通过委托其他组织代为行使具体行政职权,学界通常称为行政委托。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是指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将职权范围内的部分行政执法事项委托给某一组织代为行使,受委托组织在行政机关委托的职权范围内以行政委托机关名义行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委托的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承担责任的行为 。

二、安全生产委托执法的原则和要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包括日常监督检查、查处非法违法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调查处理事故、核查投诉举报等工作①。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涉及行政行为种类较多,因此研究在委托执法中如何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非常必要。

行政法定原则要求职权法定。"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相关法律明文规定的,委托执法必须遵从:一是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委托②;二是行政许可的委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且只能委托其他行政机关③;三是行政处罚的委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且只能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组织④。

行政裁量原则也是法治的要求和补充。"为使法治在社会中得到维护,行政自由裁量权就必须受到合理的限制。"[5]委托执法需要以必要性为原则,禁止恣意,禁止过度,达到合理均衡的要求,其委托权限、时限必须受到相应拘束,无期限和概括的委托是过度的,应当被禁止。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避免偏私、行政参与和行政公开是正当程序原则的应有之意。无公开则无行政。实现程序正义的要求是委托执法不可逾越的法治鸿沟,委托执法本身需要接受必要的公开审查。委托执法实施的信息需要公开,包括委托程序、依据、权限、主体、步骤、等信息要公开,告知、申诉、回避、救济程序等也必须公开,不得导致信息公开范围的任何缩减或公开程序的延缓。

三、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赋予县级以上政府安全生产执法权,县级政府委托乡镇街道开展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比较普遍,存在问题的主要有:

(一)委托执法依据的合法性存疑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内容涉及《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委托执法的依据和委托内容等都必须符合相应层级的法律规范要求,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冲突。实践中,委托执法依据的法律规范层级普遍较低,越权委托违法委托现象较多:有的将行政处罚权用规范性文件予以委托如重庆市等委托了部分行政处罚权;有的将行政强制权列入委托执法范围的委托权限违法⑤[2];有的将行政处罚权委托给行政机关或明显不符行政处罚法19条规定的组织[3]。

(二)委托执法的委托程序疏于规范

"程序法的重要性超过实体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4]没有程序的刚性约束,委托执法的委托程序随意性大。虽然《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公告程序及公告内容⑥,但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没有具体的程序,实践中有内部文件形式委托执法的;有的签订书面协议的;有的仅将委托执法的内容进行公示;对于委托执法的委托依据、期限、条件、执法依据、执法人员情况等全面公开公告的不多。

(三)委托执法过程的监督缺位

针对委托机关委托行为和受托组织执法行为的监督双双缺位。依据规范性文件委托执法的情形下,没有事先审查的前置程序。相应监督的自始缺位,造成委托权限违法、越权委托、委托不明等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委托以后的执法环节,委托机关的指导监督缺乏制度约束,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过错、甚至滥权行政的现象难以及时纠正。上述两个层面的监督缺位直接影响行政目标实现,损害政府威信。

四、安全生产委托执法中问题的解决思路

针对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规范委托程序

规范委托程序重点解决委托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和委托执法的适当性问题。一是前置审查:确认委托执法的合法性,审查重点为权限、事项、受委托主体的合法性依据,违法委托或越权委托无效。委托执法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授权,委托中具体内容不得与同层级的相关法律规范冲突。二是公示公告:公示拟委托执法的委托依据、相关主体信息、委托内容、权限期限、执法方式、行政处理类型、执法流程等,接受质询,公告期满后正式委托执法。

(二)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程序性规定,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建立委托执法备案审查制度。委托执法的行政机关提请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备案: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执法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委托执法的,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5]。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执法主体非经公告不得执法,行政人员未取得执法资格不得执法⑦。三是建立具体行政行为备案考核制度。受托组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后适时提请委托机关备案,委托机关定期评议考核。

(三)实施有效监督

委托执法中落实法治要求,需要进行全方位监督。一是委托执法行政监督。委托机关需要加强对受委托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发现违规失当之处应责令纠正,必要时可变更或终止委托。二是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通过审查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执法检查、代表提案等形式向政府提出监督意见,监督委托行政的委托和执法。[6]三是重视司法监督。委托机关通过诉讼个案的审查审判,分析典型案例接受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和完善委托执法工作。

注释:

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政法〔2012] 157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13年第1期

②《行政强制法》第17条

③《行政许可法》第24条

④《行政处罚法》第18条、19条

⑤http://www.bjdx.gov.cn/jrdx/dxgk/dxnj/2010nnj/348544.htm,北京市大兴区信息网,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11月9日

⑥《行政许可法》第24条

⑦《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3月22日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9.

[2]台州市路桥区安监局.关于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执法委托的意见[EB/OL].http://xxgk.luqiao.gov.cn/InfoPub/ArticleView.aspx?ID=1754

[3]四川省委托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行使部分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权[EB/OL].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网站,[2013-11-09].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41.

[5]刘云甫.委托执法备案审查的立法思考[J].广州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张国妮.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 完善委托行政执法[J].人大研究,2012,(3).

作者简介:陈中汉(1972.10-),男,安徽六安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安全生产法,安全监管。

作者:陈中汉

行政法越权原则论文 篇3: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究

[摘 要]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未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实践中时常发生行政主体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共利益,即使引发较多公民的反对和不满,在行政法律上却无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原告资格不明确使得行政公益诉讼难以运用。界定行政公益及公益诉讼的概念内涵,探讨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确立的条件和范围,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多元化主体的原告资格以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共权利。

[关键词]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一、公共利益及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共利益,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学界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从字面上解释,是指公共的利益。公共利益的倡导与维护,既是现代国家的任务、政府行为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一个使用极其广泛的重要法律概念。公共利益涵盖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某种情形下,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互交织。但是,一般情况下,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是有区分的。

现代国家,行政权是不断扩张的,滥用自由裁量权或行政不作为等都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有学者认为:依法享有起诉资格的当事人,基于维护公共利益目的,认为行政机关及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存在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因而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违法行政行为的活动。也有人认为所谓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可以由公民、公益性社会团体、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律的授权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的制度。本文认为行政公益诉讼不同于个人利益的私诉,而是在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或者违法不作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造成损害或侵害危险的情形下,立法赋予与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或其他主体以原告资格为维护社会公益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结合学界观点,本文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有以下特征:

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必然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违法而侵犯了是公共利益,缺乏直接的行政相对人,决定了与该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主体的不确定性。当事人若要请求司法机关对其与他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判,必须具备诉的利益行政公益诉讼中当事人行使诉权的出发点则是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严格。基于公益诉讼原告及客体的特点,为免发生滥诉现象,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司法运作成本提高。公益诉讼宜确立较为严格的受案标准以防止行政公益诉讼大量突现,确保法院有充分准备应对。

行政公益诉讼的标的及客体特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对象只能是行政主体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或不作为,诉讼的客体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损害或可能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被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公民或其他主体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现状及外国的实践经验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缺乏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或其他主体没有起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是原告认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或其他主体对于认为是违法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因不符合原告资格条件而不能向法院起诉。依据行政诉讼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特定限于具体行政行为,原告资格特定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限制了行政公益诉讼权的保障范围,导致当事人只能对属于受案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得提起行政诉讼。

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行政诉讼,只能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有权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共利益受到行政权力侵害的案件,通过行政诉讼实现法律救济,在行政诉讼法上缺乏根据。

国外发达国家在行政公益诉讼上有一些成熟的经验:(1)英国诉讼制度中的检举诉讼规定:凡涉及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诉讼并要明文颁布训诫令或宣言的,凡是为防止损害公共利益或约束公共机关不致发生违法行为的,经检察长许可后,可借检察长的名义诉讼。私人在检察总长的授权下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法国行政法中越权之诉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 保障良好的行政秩序, 而不仅限于保护起诉人的主张权利, 该诉讼着眼于公共利益,力求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对事不对人的客观诉讼集体利益受到行政决定的直接影响时社会团体可提起越权之诉。(3)在日本,行政公益诉讼被称为民众诉讼,其原告不必是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地方公共团体所辖区的任何居民,基于公共利益,如果认为该地区的行政官员有违法或不当支付公款、疏于财产管理的,都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告资格及主体范围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起诉主体具有广泛性。受历史沿革和司法传统的影响,行政公益诉讼模式各具特色。

在各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较为的普遍是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提起行政诉讼。而且充分尊重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英美法系国家的公民也享有原告资格可以自主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随着现代行政法的发展与公民权利保障的扩大,公民原告资格授予条件逐渐放宽。

三、关于原告资格的建议及范围确定

行政公益诉讼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所涉领域广泛,其原告资格应较为宽泛。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可以修改现行法律,放宽原告资格条件,明确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主体资格,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多元化主体的原告资格。

(1)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作为原告。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政行为,允许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行政公诉,检察机关凭借自身的特殊法律地位可以整合虚化松散的社会公共利益和涉利公众的诉求,充分支持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人,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一是公益诉讼的对象是行政主体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缺乏适格的原告应对不法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三是后果应是损害重大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社会团体作为民间组织,也是社会管理主体,可以作为民意代表提出公益诉讼。应充分利用其所整合的社会资源,让其在相关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中享有原告资格。由其作为涉及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公众的代表人提起公益诉讼,可以避免过多讼累,节约司法资源。为免出现滥用行政公益诉权的现象,应对社会团体行使诉权规定法律界限。能够提起团体诉讼的社会团体须是合法批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公益性团体,提起诉讼应针对与其职责相关且其成员权益的行政行为,社会团体原告地位,也可弥补检察机关原告资格受限。

(3)公民是公共利益的最终享有者,在一定条件下赋予公民个人对于行政公益案件的诉权,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公民的个人私益是建立在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公共利益的损害必然涉及相关领域的公民利益的受损,行政主体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实质仍破坏了私权,也是对行政法治原则的违反。公民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应当有权为维护公益而起诉行政主体。

(4)受案范围不易过宽,以免引起滥用诉权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应限于公共利益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引起的行政争议。根据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设计,可以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须是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只有侵害公共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才可诉,对于行政主体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仍不得直接诉讼。在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向有关部门复议、投诉等。在公益诉讼程序中,为防止提起主体以诉讼为手段,以牺牲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与被告进行交易,有关立法应明确规定,提起主体提起诉讼后,不允许其撤诉。和解协议或撤诉方案应当通知受案件裁判影响的所有成员,得到一致同意,并经法院综合考虑各方意见进行确认。

参考文献:

[1]刘丹.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与界定[J].行政法学研究,2005.2.

[2]张萍.论公益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J].行政与法,2009.8.

[3]顾盼,韩志明.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几点思考[J].行政与法,2005.10.

[4]张亚琼.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J].行政论坛,2008.1.

[5]董志武,岳金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弥补——以法律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0.1.

作者简介:张亿瑞(1988.10-),男,湖北谷城人,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及行政诉讼制度。

作者:张亿瑞

上一篇:语文素养途径分析论文下一篇:全球化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