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理原则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行政合理原则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是实质法治。本文梳理了该原则在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中渊源和含义,并对我国合理行政原则的内容做了详尽的阐述。

第一篇:行政合理原则论文

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与合理原则之比较

在普通法系,行政合理性原则起源于英国。英国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确定对世界行政法学领域,特别是在自由裁量权控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起源晚于英美法系。但德国在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方面并没有直接确定合理性原则,而是发展了别具一格的比例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政府合理行政、依法行政,比例原则要求政府行为合法、成比例。在目的上两者同样要求达到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扩张,保护公众利益。

如果我们仅仅基于对二者进行纯粹概念式的比较,进而得出二者异同、孰优孰劣的结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比较法的方法论功能主义原则为我们分析比例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基础。功能主义原则认为,“人们不能够对不可能比较的事物作有意义的比较,而在法律上只有那些完成相同任务、相同功能的事物才是可以比较的。”任何以比较法研究作为出发点的论题必须从纯粹功能的角度提出。我们在比较借鉴国外尤其是不同法系的国家的相似制度或理论时,必须进行功能主义式的比较和充分考虑本国的现实情况,在建构我国的行政法基本原则问题上尤其如此。

比例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①

在英国的行政法上,合理性原则借助或者是依托于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越权无效原则,才得以为司法审查提供正当性资源。越权无效原则是英国行政法的核心原则。它表达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公法理念:行政机关有权在有限范围内做任何决定,但是不得超越权限。否则,法院既可宣告其无效或者撤销它。

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分别是英国法和德国法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技术或手段。二者都是在合法性的层面运作,即违反了二者就意味着违法。但这二者确实存在着不同。1996 年发生的Smith 案,英国法院运用合理性原则和欧洲人权法院运用比例原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由于英国是欧盟成员国,英国法必须符合共同体法。而欧洲委员会和人权法院已经把比例原则作为一般的法律原则,用来阐述欧洲人权公约,并为欧洲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引作判案的依据。因此在英国也存在如何引进比例原则的问题。

从中国目前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把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1989年由罗豪才教授主编的中国第二本行政法学统编教材《行政法学》,明确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至此以后,大部分行政法教材中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都包含了合理性原则。同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合理性原则在我国正式被确定,该原则被确定后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同时也表明了我国行政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政府的行为不仅要合法也要合理。

在我国,合法性原则是“全方位适用的原则”,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这种二元结构的划分,其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指导行政法的实施”,甚至构成了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运作的基础,提供了审查的标准。建立在分权原则基础上的行政诉讼制度则要受到较多的束缚,原则上只在合法性原则上运转。②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运用标准观点不一。普遍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l)正当性。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在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的动机,在客观上必须符合正当的目的;(2)平衡性。行政机关在选择做出某种行政行为时,必须注意权利与义务、个人受损害与社会所获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平衡;(3)合理性。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不能要求行政相对人承担其无法履行或者违背情理的义务。

我国的合理性原则与英国的合理性原则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的合理性构成了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而英国法的合理性却是司法审查的一个标准或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普通法的合理性尽管比较抽象,但法官在运用时是小心翼翼地极力将标准变得更加客观化,避免用法官的裁量代替行政机关的裁量、用法官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的判断;另一方面,由于有判例法上遵循先例作为制度保障,经过长期的制度积淀,合理性的审查标准更趋于可操作性。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没有判例法的制度保障,合理性的标准也如教材上的简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而且,无论是英国的合理性原则还是德国的比例原则,都是在合法性层面上运作。与此相反,我国之所以要在合法性原则之外另行构筑合理性原则,就是前者的平面之下另外构成一个操作的层面,是专门用来解决合法但不合理的。

因此,在构建我国的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功能主义式的比较和充分考虑原则背后的整个制度蕴涵。合法性原则应是司法审查的唯一标准,建构我国的行政法基本原则也必须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注释:

①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

②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71.

参考文献:

[1] [英]韦德著,徐炳译.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何景春.行政比例与合理性原则的比较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04(2).

[4]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邵萍,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作者:邵 萍

第二篇:试论合理行政原则

摘 要 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是实质法治。本文梳理了该原则在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中渊源和含义,并对我国合理行政原则的内容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合理行政原则 公平公正 考虑相关因素

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中所讲的合理,指的是符合最基本的、最起码、最低限度的理性,而不是十全十美的、尽善尽美的理性,即符合一个理智健全的普通人所应当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一、合理行政原则的内涵

(一)合理行政原则的渊源

英美法系上合理行政原则起源于1598年英国的鲁克案,在该案判决中法官写道:“尽管委员会授权委员们自由裁量,但他们的活动应受限制并应遵守合理规则和法律原则。因为自由裁量权是一门识别真假、是非、虚实、公平与虚伪的科学,而不应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和私人感情行事。”此后英国法院在各种类似的案件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着合理行政的原则,使合理行政原则,不仅控制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调整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还调整议会授权委托立法的行为。

大陆法系上合理行政原则起源于德国,其渊源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期的一些司法宣告之中。普鲁士最高行政法院援引合理行政原则来审查在法律领域中或有关程序事务方面警察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力。像普鲁士法院一样,德国法院没有使法院制定的这种原则建立在不合理地行使权力的诸如立法禁止令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种更重要的、更科学的关于行使自由裁量权之目的、方法、理由及效力关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三项内容。后来日本的行政法受到了德国的影响。

我国行政法合理原则的确立深受英国合理原则理论的影响,其内容差不多全部为我国所吸纳。后来又受大陆法系,特别是德国行政法的影响,把比例原则,横平原则等吸纳为合理原则。

(二)合理行政原则的含义

英国采用的是逆向测定法,即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合理运用角度考虑,进而得到自由裁量的合理性标准。德国把行政合理性归纳为三项基本原则:一是适当性原则,指行政行为是否能够达到实际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适当性原则。二是必要性原则,指行政主体在若干适合用于实现法律目的的方法中,只能够选择使用那些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最小损害的措施。三是比例性原则,该原则要求适当地平衡一种行政措施对个人造成的损害与对社会获得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也禁止那些对个人的损害超过了对社会的利益的措施。

我国学者对合理性原则的含义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观点认为合理性原则应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尽乎情理。第二类观点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补充第四点基本要求,即行政程序公正合理。第三类观点认为合理性原则在现阶段主要包括下列具体要求:(1)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必须在法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范围内进行行政行为,越权无效;(2)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必须保持相当的合理性;(3)严重违反合理性的行政行为构成滥用职权。

二、合理行政原则的内容

我国通说认为,合理行政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公平公正、考虑相关因素、比例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

从词义上讲,公平,意思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正,意思是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从法律上讲,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中立,不偏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不歧视。对同等情况应给予同等的对待,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同时不得恣意地实施差别对待,遇到相同的情况需要作出差别对待时应给与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公平公正原则还要求行政机关要切实保障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听证权利,保障当事人获得救济的权利等。

(二)考虑相关因素原则

考虑相关因素原则最早提出是在1890年英国。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因素不是穷尽性的,只要行政裁量决定作出过程中考虑了不相关因素,且这种考虑已对裁量结果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该裁量决定即是无效的,应该被撤销;如果法律已经明示地穷尽列举了所有必须考虑的相关因素,没有自由裁量余地,行政机关考虑了不相关因素或没有考虑相关因素,则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该裁量决定无效,应该被撤销。

在我国,考虑相关因素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决定以及实施行政管理时,必须经过仔细考量,要正确、合法地行使行政自由量裁权,只应考虑与法律目的相关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与法律目的不相关的因素。

(三)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并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比例原则要求:适当性,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选择的手段须有助实现行政目的。必要性,即行政机关须在所有能实现行政目的的方式中选择对私人权益损害最小、影响最轻微的方式。均衡性,行政目的涉及的行政公益这种利益实现与采取某种手段涉及的利益支出之间应合乎比例。

我国通说认为,合理行政原则是对合法行政原则的延伸和扩展,合法行政原则是形式的法治,合理行政原则是实质的法治。因此,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既要遵守合法行政原则,又应坚持合理行政原则。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64

[2]陈新民著.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M].台湾三民书局,1996:256

[3]毛雷尔著,高家伟译.哈特穆特[M].德国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 134,212-222.

[4]罗豪才著.行政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34.

作者:余陶

第三篇:再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摘 要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如何评价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的合理性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尝试引入行政执法评分制度,并分析其对于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合理化的意义。

关键词 行政权力 行政合理性 行政执法评分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概论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

10086中国移动人工服务台,在每次为用户提供服务之后,都会请客户为其评价打分,在客服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录音记录,客户的对客服人员的评价结果将作为评定客服人员的重要参考。我国行政执法机关也可以引入类似的评价制度,也就是“行政执法评分制度”。

行政法合理性原则理论博大精深,不同的国家关于该项原则都有各自的解释,以德国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中的比例原则 ,英国法中的温斯伯里不合理性原则 ,美国法中的实质性证据规则 ,这些理论是各国法律学家在长期的法律研究得到的智慧结晶。

大陆法系的理论研究强调逻辑上缜密性、理论概念的极端抽象性,而英美法系中的理论则较多的来源于实践,应用性相对较强。笔者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理论研究应当注意,在实践中判断该理论是否合理,并对理论的不合理方面加以修改。“更审慎的态度或许是,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深入研究宪政理论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各种形态,另一方面关注和跟进中国公共行政的实践,在二者之间寻找恰当的连接,以此作为公法理论的基点”。

行政执法评分制度,如果合理的应到现实中,将会对促进行政执法行为合理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适用,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行政执法评分制度的积极意义

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改变工作作风。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很常见的情况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执法对象轻则威吓、重则打骂,这使得行政执法机关在群众眼中的形象较差。引入行政执法评分制度之后,行政执法人员会清楚,他们是否能发奖金、能否能顺利升迁,群众的评价将会直接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改变转变工作思维,改进工作作风。

行政执法的结果将更加合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的现象突出,随意罚款、罚款“不开票”的现象比比皆是。引入行政执法评分制度之后,将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本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态度执法,他们会把执法标准向执法对象公示,做到形式合法,这有有助于合理行政的实现。

三、行政执法评分制度的消极影响

行政执法人员被胁迫。引入行政执法评分制度之后,执法对象可能会以“低分评价”为由,胁迫行政执法人员,迫使其“少做”行政处罚甚至“不处罚”。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在引入行政执法评分之后,再制定相关的配套规则,对这种行政胁迫行为加以规制。例如,可以允许行政执法人员在与执法对象交流的时候携带录音笔进行录音,当然,在录音之前必须向执法对象加以说明“录音”行为。使用“录音”手段,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遏制行政执法腐败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对行政执法人员给予适当的保护,防止他们被胁迫。

加大行政执法难度,降低行政工作效率。行政执法人员本身就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行政执法上如果加入“行政执法评分制度”,这不仅会大大增加行政执法工作难度,同时也可能降低行政工作效率。

四、行政执法评分制度总结和展望

采用行政执法评分制度,不仅具有巨大的可行性,同时在理论价值方面也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大陆法系中的比例原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手段的妥当性,必然性和法益相称性原则。实行行政执法评分制度,能够更有效的督促行政执法人员适用妥当的手段完成行政执法行为,同时从行政执法对象的角度,既能够达到行政执法的目的,又能够有效的减少行政执法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最终实现法益相称的理想效果。

当前,行政权力在由于缺少足够的制度性约束,在众多的行政执法领域经常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为了防止行政权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我们应当合理引入一些制约行政权力的制度。当前,在不断努力实现司法独立和强化司法力量的同时,首先应该在行政权力内部制定一个自我约束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不能够彻底规制行政权力滥用的行为,至少能够减缓行政权力对普通人民造成巨大伤害。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够让这批脱缰的野马立刻停下来,但是至少让它跑的慢一些。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注释:

余凌云 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法学家》 2002年第2期 第31页.

谭冰霖 行政裁量行为司法审查标准之选择——德国比例原则与英国温斯伯里不合理性原则比较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

③张千帆 司法审查的标准与方法——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 《法学家》 2006年第6期 第36页.

沈岿 由行政自由裁量权看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读《美国行政法的重构》 北大公法網 2006-01-13.

作者:郑军 蔡丹

上一篇:民事主体制度论文下一篇: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