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

2022-04-20

摘要:人们在进行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不开土地,土地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土地的数量、质量和规划对城乡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所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在供求上产生了矛盾交叉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

摘要:在我国当前城乡规划事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规划事业、空间发展问题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空间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具体策略探析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策略分析

在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我国大量的城乡规划事业也得到了承租的进步。并且在如今的新环境形势之下,城乡规划工作也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对于城乡环境空间体系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针对当前新形势之下所面对的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进行正确的处理,也就成为了这两者是否能够得到协调的关键所在。下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析。

1.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形成的三次变革探析

实际上,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而言,其发展的形态是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变化与政治的发展是离不开关系的。因此,要想彻底的解决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与空间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对城乡规划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找出其本质发展的原因,从而做到解决二者存在的问题。对于现今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而言,其主要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1.1从书本美学的规划逐渐发展成为功能主义城乡规划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城乡的自身功能进行的转化,其主要包括了城乡工作的政治政策、军事安排以及宗教活动等等,其通过一系列的安排与改变,最大程度的将原本在书本中的城乡规划美学逐渐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主义城乡规划。

1.2从功能主义规划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义导向的城乡规划

该变革其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也逐渐开始注重自身城乡事业的规划工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城乡规划工作带去了新的规划任务与目的,最终使得城乡规划事业由功能主义逐渐向社会导向规划发展。

1.3从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

该次转换主要是由于现今人们逐渐对生态保护认识的逐渐上升,使得人们在发展任何事业的过程中都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以及日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规划工作由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

2. 中国城乡规划的角色扮演以及其目前的现况分析

2.1城乡规划角色扮演的关系

对于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城乡规划工作实际上在各个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分别属于:城市生产力、城市技术工具、公共政策等角色。这三种角色本身实际上就是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于自身能够予以实现的重要功能、措施。人们对于城乡规划的整体性认识,实际上还是从这几个角色扮演来进行的,我国早期所形成的城乡规划虽然说有着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存在,但是其自身发展实际上根本没有对于真个社会的生产体系以及社会发展做出任何有效的推动贡献,但是对于后期所出现的城乡规划工作来说,就必须要加以重视,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三种不同的规划角色融入到规划工作之中,之后在依据不同城乡规划发展的需求。来采取适应的功能选择,促使角色扮演能够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2.2中国城乡规划工作的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飞速发展的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现状来看,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了连个方面内容:首先,由于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工作,实际上就是极为复杂的城乡发展变化过程,那么这在某种程度到就导致城乡规划的具体空间发展受到了约束,再因为大量矛盾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的空间发展不顺畅;其次,由于现今城乡规划工作具有多角色并存的特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使得其空间发展受到不必要的限制。

3.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对空间问题发展的责任探析

3.1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在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一体化的过程中,呈现规划工作本身不应当局限在传统的规划形式之中。务必要对于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行改革,从树立起一个更加具有社会发展战略意义的空间发展体系,任何不良的发展方向最终都必然会造成城乡规划发展的限制,从而人导致城乡竞争力发展以及经济体系的发展受到直接的约束;此外,城乡规划工作,还能够要与城乡自身各个不同环节的特色相结合进行发展,如此才能够最大的提升城乡规划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以以及部分功能的拓展。

3.2构建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的工作人员与设计人员,其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借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城乡规划的要求,为以后城乡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另外,城乡规划在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制定一个能给社会主义经济带去更大效益的发展方针,确立一个城乡发展最优的结构模式,借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迅速实现。但是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大幅度上升,使得现今居民的住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改善方针以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体系才能在本质上确保公司企业等的顺利发展。

3.3各个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实现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对于一个城乡政府的合理布局而言,其不仅仅深深影响整个城乡规划发展前景,还深深影响着整个城市整个功能、经济以及一些其它外在因素的变化,而一个城乡规划的空间发展合理布局不仅仅可以使得整个城乡规划可以顺利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发展整个城乡经济,为城乡的经济水平带去增长,并间接的提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升。

3.5采取高明的城乡规划对整个城乡房屋建设有着促进社会空间公平性的构建的作用

在国际市场经济的不断促进作用下,社会中存在的空间分异现象逐渐变得严峻起来,尤其是当面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最大程度的采取高明的城乡规划方法,借以来最大程度的促进社会空间公平性的构建,借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进行空间资源的分配、空间的合理布局,来促进社会的融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规模、最复杂的社会主义城市化进程建设。那么在这期间,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相应的空间发展也就成为了负担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发展以及人口高速增长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务必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的顺利性,同时,在發展的过程中还应当要适当的进行长远目标考虑,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加深刻的社会角色,来达到实现呈现规划创新、转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城乡规划监督机制的创新研究[J].福建建筑,2010,(03).

[2]黄利英.关于现代城乡规划管理的思索[J].中外建筑,2010,(07).

[3]姚斯杰.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合理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作者:王丽娜

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 篇2:

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人们在进行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不开土地,土地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土地的数量、质量和规划对城乡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所可以有效利用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在供求上产生了矛盾交叉点。本文重点对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意在促进我国城乡规划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和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而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改善的基础就是土地资源。因为我国的城乡建设相比较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也不太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的使用效率较为低下,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并且积极配合,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的有效结合,推进城乡规划建设进程。

一、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还对城市整体的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城乡建设中,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供人们使用和参考,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常有发生,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

(二)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包括了政府多个部门的多个领域职能,比如农业、水利、建筑、环保等等,这些工程的使用和开展,都需要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员的相关指导下进行。但是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相关专业人才并不专业的问题,并且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都不高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同时,还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奖惩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被动应付的现象发生,在工作中比较随意,政治站位不高,缺乏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进行不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

(三)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冲突点

城乡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目标,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交叉的矛盾点。比如两个的规划重点有所却别,土地资源管理是将土地的属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在充分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解的同时,根据其特点及相关政策进行利用和管理。城市规划对于土地的利用,是以管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的,是推动地方政府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这两点在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再有就是编制规划和工作的路线不同。

二、优化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土地規划建设管理机制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方法特别关键。根据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合理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及使用价值。因而,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建设中,务必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以确保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执行。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方法的主要工作中时,应充分考虑,制订综合性管理方案。有关工作人员应深层次调查,合理把握本地气候条件,搜集整理详实的信息和信息内容,逐步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合理处理土地资源管理方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为城乡规划建设给予合理依据,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打造专门的土地管理部门

全国各地在管理土地资源时,必须落实配备监管单位。国土资源部门要掌握好城市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方法利用的关联。当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方法发生矛盾时,要立即剖析矛盾造成的缘故,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有效整体规划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监管,使土地资源的应用透明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效性。

(三)提升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行为主体。假如管理人员欠缺工作能力和知识技能,将严重影响管理方法的品质和顺利进行。因而,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能力,务必加强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的素养,以开拓创新。最先,在选拔任用上,要加强对求职者综合能力的调查,从根源上调查职工的综合能力。二是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协助管理人员掌握最新消息的工作目标和方式,塑造管理人员终生学习的观念,持续充实自己,提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品质和高效率。

(四)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综合整治土地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利用土地资源,制订依法查处规章制度,增加对消耗土地资源的惩罚幅度。建设企业和施工方在做出违反规定的决策后,理应马上终止工程施工。未立即终止工程施工的,城市规划建设主管机构理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区域内的建设企业或本人未获得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或是未严格执行整体规划要求开展建设的,勒令终止建设。

(五)实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是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必须强调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进步不可以以放弃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为成本。一方面,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决策大城市建设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也是土地资源整体规划的深入反映。融洽土地管理整体规划管理体系和运行线路。在定编城市规划建设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规划的历程中,应突显土地资源利用整体规划的使用价值,根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趋势,降低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中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展规划项目和范围。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动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城市基本建设与土地资源日益稀有的矛盾日益突显。从土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关联下手,融合现阶段城市市政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不足,思索创建和健全土地资源应用规章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实效性,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管理单位,提升土地资源操纵规范,统筹城乡土地规划共享发展。除此之外,在城市基本建设流程中,要逐步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最后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平稳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孟珏。非规划类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72-73.

[2]郭宝麒。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16.

[3]王翔。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4):151-152.

[4]向丹,刘昌昊。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J].环境与发展,2018,30(6):207+209.

作者:苏妃

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 篇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教学的研究思路,希望通过对课程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为以后相关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设计基础 教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育部在2012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两个专业,即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具备该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对政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能小城镇、城市用地等进行规划设计,可见该专业在一级学科上更突出了城乡规划方向[1]。随着专业的拆分,如何重新构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突出优势,目前各高校都在改革探讨中,特别是在国家鼓励局部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政策下,将促进专业课程的深入改革。而主干课程的设计基础地位在改革中则会得到明显强化。因此,探讨该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三大构成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及创造力,而这早已成为设计教育的共识了[2],不过教育者们怎么做?怎么去落实到基础教育中?真正实现为专业服务?对此,教育者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实践该课题,并不断摸索和调整,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定位,空谈和死搬硬套都是不可取的。教学改革中设计基础课时,教育者不是建议把学生限制在课堂,教为主,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法,而是把思路扩宽,提升创造力,为专业设计服务,开启学生的心智。

1 课程教学现状

在教师和学生中,对于设计基础课程,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究其原因,在于老师狭隘的思想观念、落后的教学理念以及乏味的教学方式,再加上业内对基础课程的前期的设计定位模糊、僵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学内容较陈旧,以及教学信息的更新不及时等。而出现信息更新滞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未进行专题研究、未调查社会对专业、对人才的知识需要和高校之间交流不畅。另外,往届学生对课程专业设计反馈的消极信息,和课堂效果因传统单一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这些都会对正在学习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该专业基础课只是应付了事。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方式主要是以教师、教材、讲授为核心,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为重点,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为辅“[2]。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缺少课堂的讨论互动环节,缺少对案例的分析和创作分析。可见,这是形成于“刺激——反应”行为主义理论和“传递——接受”教学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怎么把课备好、教好是其基本内容,往往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很少考虑。

2.2 与专业设计脱离,针对性不强

传统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只对整个设计类专业的共同基础有涉及到,某个具体的设计专业方向则没有提及,同专业设计的联系和衔接不是很好。目前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在任何其他相关设计专业中都可以讲授,如从产品到建筑设计,从视觉传达到环境艺术等专业都可以,对该专业的方向没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3 历届设计作品的模仿和重复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依照教材内容老师为学生授课和出题,并把往届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而学生则按照以往的设计模式进行设计,或者是参考资料、网络等等进行抄袭和模仿,这样设计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养成依赖抄袭而不愿意主动思索的不好的习惯。

4 改革教学研究思路

4.1 学生掌舵与教师导航的课堂教学原则

作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老师不能只是精力集中在“教”上面,还要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堂专题讨论、视频播放和课外实践等形式,督促学生善于通过自我尝试、主动思考、积极调整、不断完善、勤奋总结,来使自己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促进自身更好、健康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创新思维通常都比较活跃,因此,老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面提出的度独特的见解要多肯定和鼓励,如此一来不仅能很好地推广学生的好思路、好方法,而且这也是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此外,学生的见解也补充和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宽,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老师通过每个课题的内容设计、方案修改建议、分段点评和总结等小方向来体现出大方向,对城乡规划设计专业的大方向进行把控。讲课时,让学生充分的陈述有关主题思想的表达,所表现的创作手法,体现的造型等,让学生对如何将自己的创作表达出来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课堂陈述作品这一环节也鼓励学生们的深层创作表达欲。

4.2 以城乡规划设计专业导向为主的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计划总框架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结合专业方向、创意思维、构成内容这3个方面来设计授课内容和课题练习内容。

在授课内容中,可以结合具体城乡规划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向学生介绍设计者是如何在方案初期构思过程中,运用某些抽象化的点、线、面、体等元素表达设计思路。在进行规划设计初期草图设计中,绝大部分设计者都应用易于识别的若干圆圈来表示不同空间;运用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运用交叉的形状体表示景观的节点;应用“之”字形表示垂直景观元素。设计师时常通过运用这些代表不同意义的点、线、面元素体现设计思路,使设计画面达到面中穿插线元素、线中透着重复或对比的点元素。应用点、线、面的二次或三次的重组,形成功能化的表达,且能将相对独立的单个设计衔接在一起,使不同的景观元素组合成一个有主题有组织的景观。

教学内容的课题练习设计和3大组成部分要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与城乡规划设计专业密切相关的平面、色彩、立体、各课题之间等众多环节和教学内容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避免了学习断层的出现,又能使课程有序、有效地连贯和深入。

4.3 分阶段拓展学生思路

课题练习设计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基础设计的理性分析比较注重,老师先通过主题的设定,让学生从该主题出发去找到和题目有关的专业设计现象,并进一步分析、联想、想象所找出的现象,对主题进行再次提炼,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如广场设计,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包括广场的形式、色彩、主题表达等内容,分析广场设计的要点,提炼主题,最后完成设计。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对一个简单的主题进行了扩展,还还使设计思想更具逻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

第二阶段的训练则重视学生设计思维的开拓训练。在本阶段,通过感性的表达体现出自己的理性思考,设计者主要采用的思考方式是抽象转换、具体形象、联想创作等,通过形象的语言对信息进行表达。该阶段对题目和概念没有设限,让学生不局限于课堂,结合实践,鼓励学生改变以往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角度,从反面、相关或者相似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进行自由发掘,打破常态思维,找到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再对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如某道路的设计,首先分析原来设计的优缺点,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质疑该设计方案,最后提炼自己的设计思路,用鲜明的设计形象表达自我方案。其实事物分析的过程,也是在对自我进行剖析,通过分析使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经过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最终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颇具内涵和意味深远的。

4.4 重视设计作品的总结

体现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生的设计作品,对其设计的作品,应在课堂进行阶段总结、整体评价。在学生个人作品阐述过程中,不应受教师个人主观看法的局限,鼓励同学们参与评议,共同指出作品中出现的值得肯定与不足的方面,最后老师归纳总评。教师要对学生方案表述的程度进行把握,不但要对大方向进行把握,还要对小细节有所保留,如需要阐明创作手法、表现风格及主题思想的表现距离等大方向,对点、线、面等创作元素的具体体现等小细节可适度提示。通过不同设计思想的激发、碰撞,使学生对所处的地位进行反思,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检查设计终稿中存在的一些問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具有独特创意、造型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公开认可,并鼓励仍需改进的学生。

高校出来的规划设计类学生,要有活跃的思维,具有领会问题提出质疑的能力,还能将学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实际成果。尽管该文总结的改革教学经验,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深化运用和设计专业导向的教学成效确实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剑东.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246.

[2] 葛静,叶萍.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3(1):202-203.

[3] 李海珠.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构成教学新探[J].美术大观,2014(11):164-165.

作者:庞洁 卢广昌

上一篇: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下一篇:文化意识培养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