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重要使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实践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而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必须通过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了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 篇1: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群“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文章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等表演艺术专业群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表演艺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服务大众、服务基层的表演文化建设为己任,演艺实战舞台,构建开放课堂,不断探索和践行“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三式、六进”等有效方式落实于人才培养过程,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专业群办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舞台表演技艺得到了明显提高,文化演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效应。

[关键词]高职 表演艺术专业 舞台课堂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罗润来(1968- ),男,湖南衡山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设计专业教育及管理;俞晓康(1979- ),男,湖北武汉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表演艺术专业教育。(浙江 宁波 3152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表演”重点建设专业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F-BY-KC-1-1)

在浙江省、宁波市积极创建文化强省、文化大市过程中,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中的着力点。其中,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服装表演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基层化服务,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要,也是实现文艺惠民和文化民生举措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在创建文化强省和大市过程中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如何在高职艺术教育和文化服务事业中寻找到科学有机的契合点?

一、大众文化服务需求和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办学定位

表演艺术的大众化服务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和演出服务。浙江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文化阵地工程”明确提出:以加强县及县以下特别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改变我省部分基层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的要求;加强群众文化产品生产,开展万场演出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坚持服务在基层,为繁荣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努力,坚持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尤其搞好节庆演出、社区文化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宁波市在积极创建文化大市的过程中,也把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不断贯彻文艺服务方针,大力扶持新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等基层文化建设,使基层群众在“物质富有”的同时享受更多文艺作品带来的“精神富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表演艺术专业办学定位,正是基于对以上表演文化事业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结合对区域文艺人才需求结构、数量、岗位分布等的认真调研分析而确定。首先,我们根据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构想,认为高校表演艺术专业理所应当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表演文化人才、项目和作品。其次,基于当前高职艺术教育的特质,表演艺术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入学门槛较低,生源质量不高,艺术专业的大众化、普及化、基层化培养是高职艺术教育的主流。由此我们认为,在区域文化事业建设大潮中,基层文化阵地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去充实,恰恰是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的契合点。结合我院表演艺术专业群生态依存格局,我们专注培养“一专为主、德艺双馨、多能兼修”,具备“能唱、能奏、能舞、能编、能教”等应变能力的应用型文艺骨干,去满足基层文化建设和服务所需。

二、演艺大众舞台,构建开放课堂,探索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而宏观地解答“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的钥匙,也是构建课程体系、统领教学方式的主脉。表演艺术与生俱来地带有强烈的舞台实践特点,舞台是表演的时空载体,也是表演艺术的灵魂所在,失去了舞台和观众,一切的表演艺术将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文艺服务的价值和生命力。由此,我们提出“课堂与舞台相结合、教学与演出相结合”,逐步构建“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1.把课堂当作舞台。教学紧扣表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舞台实践的内容,以舞台艺术表演要求作为课堂教学要求,以舞台汇报演出形式进行教学考核和总结评分;除一些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外,表演艺术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如“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其课程内容始终与舞台表演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课堂教学场所模拟真实的舞台环境;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作品采取集体评分,并力求搬上校内舞台进行汇报演出,公开观摩。

2.把舞台当作课堂。舞台实践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舞台是最好的课堂,观众是最好的老师。既然课堂教学的阵地是大众舞台,最大的教学目标莫过于观众的认可。直接用项目演出和舞台表演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课程有“演出策划与组织”“舞蹈作品排练与创编”等。舞台节目创编和演出的过程就是课程学习的过程,教师以项目化教学方式全程指导,最后让舞台和观众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直接获得真实舞台体验的同时完成课程学习,激发了学习欲望,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的要点和难点,同时教学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三、采用“三式”“六进”做法,落实人才培养模式

介入式——我们可以用“请进来、走出去”来概括,首先是行业专家、群艺学者、文艺机构等校外资源充分介入教学,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到授课方式,从市场调研到专业研讨、再到专家讲座、授课,“请进来”的思路全面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次是教学介入到当地文化市场和演出服务当中,走出校园,接受大众舞台演出的检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大量参加各种校外演出活动,就是“走出去”的具体诠释;项目式——我们整合音乐、舞蹈、模特表演和化妆设计等专业教学资源,专门成立并运行“浙纺服演艺工作室”作为校企、校外项目合作服务平台,承接和运营各类专业演出任务,并遵照市场规律,将所有主办、策划或参与的演出、文化活动作为项目来经营管理;竞赛式——积极参与和承办各种专业竞赛,以竞赛促进教学,以竞赛激发争先,专业群每年都积极主办、承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和省市级的专业赛事多项,我们的教学安排在时间上与比赛统筹,在内容上和比赛衔接,既完成了课堂教学,又做好了充分的参赛准备,做到“赛、课”结合,常抓常练;近三年来,专业群学生共在各类演艺大赛和竞技舞台获奖100余项,其中国际比赛获奖5项,全国获奖19项,省市级比赛获奖80余项,连连取得优异成绩。

“六进”泛指演出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会展、进节庆、进部队、进校园”等基层服务阵地。这六个方面服务范围是“表演文化服务”的具体落脚点,这些基层社区、乡镇、企业和公众活动存在着迫切的表演文化需求,而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学生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期间,主要针对这些对象开展舞台实践,有利于同学们尽快熟练演出业务,了解群众所需,熟悉工作环境。通过舞台演出,既能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又能衔接就业岗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专业群学生共计演出200多场。通过广泛的“六进”舞台实践,专业办学上游连接课堂教学,下游连接实习就业,进一步体现出“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所在(如图所示)。

四、以专业办学成效和育人质量,检验人才培养模式

“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也是我们对该模式的实践检验和探索过程,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存在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逐步进行深化和完善。通过课程、教材、师资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专业基本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尤其用社会服务能力和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来来验证该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化服务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文艺作品的大众化与人才培养的平庸化,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技能、素质整齐划一,艺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和不同艺术潜质,因材施教,口传心授,这些表演艺术教学的基本规律依然被我们所尊重;基层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大型的文艺活动组织,有小型节目慰问演出,有省市级会展节庆晚会,有企业和社区的内部联欢,还有对老年、儿童的演出培训与指导等,它们不同于大剧院、音乐厅的专业文艺演出,条件相对简陋,流动性大,随机受到的干扰因素多,和课程教学衔接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困难,平时个体化的专业技艺修炼和团队化项目演出更需要在演出实践中去不断磨合。值得高兴的是,师生们在数年的实战舞台中,提高了表演技能和从艺品德,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克服了以往重艺术轻文化的通病,做到“文”“艺”“技”“德”等综合素质互为养成。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我们不断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在歌舞团、大剧院等专业性文艺机构之外,先后拓展建设了一大批基层街道、社区、企业等校外演艺实践基地,成为学生进行舞台演出、顶岗实习和就业上岗的中转站,专业群办学成效明显增强,先后获建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教师获“省级教坛新秀”等荣誉,学生通过“钢琴、声乐、舞蹈”等艺术考级级别逐年上升,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稳定在100%,数百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浙江省各地的基层文化服务阵地。

五、结语

我校表演艺术专业群积极响应省市文艺惠民方针,在文化服务大潮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为区域文化建设奉献优秀作品、输送合格艺术人才;专业群在 “舞台课堂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将始终把握新时代演艺文化主旋律,坚持大众文化服务方向,把握高职艺术教学规律,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鲁雁飞,刘坚平,袁绍成.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4).

[2]黄明智.论高职艺术院校表演人才的培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12).

作者:罗润来 俞晓康

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 篇2: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与现状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重要使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实践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而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必须通过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了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本文针对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和改革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培养出更全面、更有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

关键词:高职表演艺术 声乐教学 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崛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趋向综合化、多元化。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普通高校扩招的强大压力下,在人才培养上不断地做出宏观和微观的调整,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方式要有别于一般的高等院校,以声乐表演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的就业趋势,培养出的人才的主要能力是为了能够融入社会;普通院校的声乐专业培养的人才一般学术性较强,艺术性较强。因为教学的目标是有差异的,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就应该具备自己的一套教学流程,而不是单纯地照搬普通院校的教程,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很好地契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宗旨。

一、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年,而学生真正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而目前教学的书籍大多是艺术类本科院校普遍使用的,教学内容通用性很强,并没有针对性。如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次出版发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声乐实用基础教程》;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教学曲选》(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声乐教材内容在课程量上是既多又杂的,在内容的学习上没有重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完成课程量,就会抛弃对质的追求,如此循环下去,既让老师产生厌倦和排斥,又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有负担,产生迷茫感。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其实对教材进行一点的删减和调整是必要的,一是为了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防松心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学的学习时间,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选取短小精悍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训练,如《花非花》、《在那遥远的地方》、《跑马溜溜的山上》等,进行系统的声乐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基础的发生方法和技巧,掌握声乐的呼吸方法和如何安放自己的声音位置;其次是要对第一学年的知识进行巩固,对发生的技巧进入深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加入与工作相对应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作出调整;最后要做的是单独培养,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提升训练,重点地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

二、 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人才培养对象及模式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对人才的发现的培养,首先要对培养的人才进行定位,达到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善优化课程。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承载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人才的使命,这些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较高的技能,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重点是“技能型”的人才,这与研究型大学致力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宗旨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声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几乎是依据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的课程目标来制定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承袭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贯的作风,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往往盲目模仿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校,造成了很严重的人才培养重叠,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相悖的。那么,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以就业为培养目的,针对就业单位的现状和要求进行技能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自己所学技能的工作的能力;二则是要遵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声乐教育的培养中,对其音乐、文化和综合素养进行提升,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创造和适应能力。

针对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对口就业,联合培养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应该是声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声方法,应该是走进社会前最基础的专业技能生存能力。在此期间,学校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结合自身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提升。最后,高职院校要明确的是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要投入社会,学生要具备设计和组织的专业能力。

三、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单一,从练声到唱歌再到布置新歌,三个主要的流程构成了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步骤。有经验的声乐教师认为,一对一传授式的教学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也是唯一能够培养学生的途径。在琴房中,老师面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辅导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变得有些陈旧。首先的原因是因为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时间上无法满足,老师这种授课形式只会造成超负荷的教学任务,由此出现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却不得不面对自身条件参差不齐下,吸收和接纳知识的阶梯式不平衡。老师在同时面对几个同学时,自然而然会将重心放在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上,其他的学生在这种区别对待中,会更加排斥并且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其次,普通的音乐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要其成为音乐家,但是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要拥有歌唱的能力,还要拥有培养教育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适应岗位的要求,在就业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表演,更要兼具策划、表演和教学的能力。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对一的教唱无法满足这个目标。盲目地模仿高校音乐教育手法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利于教学效果的。

四、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要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符合人才市场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作为高职教育的学生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对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上升,三年的在校专业技能培养,声乐教育和艺术实践能力是重点,学生在满足岗位需求的同时要有登台演唱和策划设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化需求的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这样的能力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课堂传授是不够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被调动起来,科学地安排实践性的活动,让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和艺术实践的多样性。

高职声乐课将课堂搬出琴房以外,这样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的教学内容得以在舞台和讲台上完成,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堂的二合一教学发挥效力,二者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实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要按照步骤尽量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对歌曲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尝试着对一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进而编写和制定教材,在对各类型歌曲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有选择地教唱和交流,在欣赏音乐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来指导和学习歌曲。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教学目标,对所学的内容归纳总结,发挥优势,规避不足,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达到课程效果。

实际训练项目中,教学应该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增加新的形式,要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一教、学生练的单一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从旁协助学生参与节目的策划、排练、演唱等流程,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合、协作、指导别的同学,每次活动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归纳总结,在交流经验,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总结

本文从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在调查和了解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挖掘出了目前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立足于现状,对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未来高职表演艺专业声乐教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简单的新构想。其实,我国的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算是刚刚起步,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它的现状和发展,都需要长久的时间和不断地探索才能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将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的水平提升上去,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万文君.新世纪社会需求目标下江苏省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1.

[3]黄芳.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课程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6).

作者简介:

何萍芳(1983,9--),女,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作者:何萍芳

高职表演艺术人才论文 篇3: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对收集到的近十年的有关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资料作一个综述,系统阐述了高职表演艺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特征以及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希望对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表演艺术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 ),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刘坚平(1972- ),男,湖南双峰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政办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袁绍成(1976- ),男,贵州石阡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湖南 长沙 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GA2009020)

一、高职表演艺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1.“传承”与“模仿”的创造性。表演艺术专业的“传承”性与非表演艺术专业,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的“模仿”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两者之间都是教师带学生、师傅教徒弟的模式,但表演艺术专业的“传承”,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造和创新,即“艺术创造是永无止境的”,这种艺术创造是无法复制的。而非表演艺术类专业,如工科理科类,大多是程式化的,一个工人也可以被机器所代替。

2.一定的“天赋”要求。表演艺术专业教育是艺术教育之一。艺术首先是对美的追求,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呈现,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对美的体验和享受,形成一种美感和愉悦。而这种艺术美感的创造和使人们愉悦情感的产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的。这需要一定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感知。

3.不完全大众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影视业的急速发展,日益增大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要求表演艺术专业大众化。然而表演艺术专业劳动“个体化”的特点,又不能完全走“大众化”的道路。既不能走“精英化”,又不能完全走“大众化”,这是表演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所在。

二、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特征

1.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三个方面的特征:(1)以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首要的学习对象。如舞蹈表演专业,在开始练习把杆、软度、控制、弹跳等系列形体独立技能与组合技巧练习的同时,要学习舞蹈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戏剧表演要从手、眼、步、身段到唱、念、做、打等一些常规的戏剧表演舞台表演基础技巧与知识的学习中,涉猎更多能适应角色要求的基本表演知识与技能的训练。(2)以舞台艺术实践基础能力培养为前提,进行针对性强、接近舞台演出曲目表演内容的模块性组合训练。不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训练后,必须要进行适度水平的表演组合训练。一定程度的组合训练,一定范围内容的曲目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对基础技能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及时提升学生对整个舞台表演专业的基础水平。(3)以舞台为课堂,加强对优秀节目实践能力的锻炼。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如选择排演大型音乐剧《同一个月亮》,举办各类专场音乐会,举办各类舞蹈专场晚会,举办类似湘剧、花鼓戏、话剧等各类新型的排练及演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舞台适应性,提升学生舞台表演的实际能力。

2.在教育教学方式及方法上,也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1)注重个别技能训练。针对不同才能的学生,选取符合学生进度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法施教。许多个性化的表演技巧和能力,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特殊形式培养,才能得到不失时机的足量补充。(2)“口传心授”是主要教学方式。表演艺术专业教学,它是要教师用自己的心灵去传授知识,是经过教师多年沉淀的学习、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的一种“传承”性教学。这种经验包括艺术感知、艺术技巧等,而这些,只能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3)独特的课堂组织形式——小组授课。表演专业班的学生,一般在刚入学时,会进行一个总体的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的结果,分为不同小组,针对学生的素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这样几年下来,既保证了对优秀学生的优异教学成果的实现,通过这些优异的教学成果,实现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素质稍差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文化市场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格局,社会既需要我们培养专业精、技能过硬、将来成“名”成“家”的艺术苗子、舞台演员,同时也需要我们输出懂艺术、会经营、“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但从传统的艺术中专转型而来的高职艺术院校对培养复合型表演艺术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条件,一时难以适应文化市场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我国几个主要演员经纪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培养计划,要对新签约的艺人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要花时间、下大力气、费资金进行培训,一培训就是一两年。然而,这些经纪公司签约的演员普遍都是高等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这不禁让人要问,是院校教育质量出了问题?还是学生学习出了问题?

2.表演艺术专业教学质量明显下滑。社会上普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过硬,跟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差距较大。一个原因是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每年报考表演类专业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其实真正有条件的考生却越来越少了。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素质有所下降。在高职艺术院校,专业授课教师绝大多数沿袭了学校毕业——更高一级艺术院校学习——返校任教这样一条成长之路,有近亲繁殖之嫌。尤其是一些民间、地方戏曲艺术,师资绝大多数是自产自销。全国开办表演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40所。这些院校除了有表演艺术教育功底的戏剧院校、电影院校和戏曲学院,还有一些学科相近的传媒大学也开办了表演专业,甚至于那些和表演艺术八竿子打不着的理工科类大学也都纷纷办起了表演专业。

3.教学内容单一,办学模式陈旧。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市场化。舞台在变化,社会需求也在变化。在国家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绝大多数艺术院团已经由原来的“吃黄粮”“旱涝保收”发展到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社会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已变为对这样一些人的需求——他们既能写、能唱,亦能跳,台上是演员,台下是艺术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这些要求已有了明显差距。可以这样说,“重艺术轻文化”、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的一大硬伤。而且艺术类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职业院校来说,普遍存在着转型慢、市场嗅觉迟钝的问题。面对急速变化的市场,高职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思路和方式上显得陈旧、落后。

通过对已搜索到的资料进行分析,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演艺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表演艺术专业教育的特征、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上。这些研究对于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非常有益的,也可以说是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一部分。但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来源于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于挖掘,特别是这些研究缺乏实证的支撑。如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教学内容单一完全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寻找答案,可以从学生的成绩、课程的安排、学生对专业高考自愿填报率、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调查取证。作为专门论述“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我们没有找到,这并不意味着近几年来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到目前为止,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没有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探讨得很不够。我们不能否认具有实际突破的改革措施不少,但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论文仍凤毛麟角。不过,相信随着政府对高职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视,有关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赵方.表演艺术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余学剑.表演艺术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孙艳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OL]. 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9&filename=2009186195.nh,2009-05-30.

[4]易介南.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OL]. http://dlib.edu.cnki.net/

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4&filename=2004090492.nh,2004-05-30.

[5]李静,翟斌.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思考[J].艺术教育,2009(9).

[6]赵宁宇.表演艺术教育的困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2).

[7]黄明智.论高职艺术院校表演人才的培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12).

[8]何林.关于现今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建设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作者:鲁雁飞 刘坚平 袁绍成

上一篇:税制变迁效率分析论文下一篇:城乡规划创新思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