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化建设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29

摘要:我国地方高校在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通识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传统单一等问题。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目标,优化通识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课程标准化建设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课程标准化建设就业指导论文 篇1:

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路探析

摘要:地方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终效果。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从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任务、关键环节、可靠保障四个方面加以努力,确保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效果,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建设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等通知精神,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作为一门课程给学生讲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如何将其建成一门适合自身发展的、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是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相一致。而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连年大幅度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超常规发展以致其无论在生源质量,还是在办学特色、培养口径、专业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与名牌大学和一些社会影响大、专业强的综合类大学相比都差距较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较之部属或地处省会的师范院校在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信息灵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种种障碍。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就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

二、传授就业创业知识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价值观、情商、智能等个性特征,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协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增强职业意识,进行职业训练,掌握就业创业基本技能,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

三、实现“三个结合”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1.实现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要渠道,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与其他比如专业课、“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相比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太高,再加上授课学时、教学手段、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专题讲座由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本课程的开设应通过邀请一些校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事业单位领导、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来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就业形势,知晓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法规,进行科学择业。因此,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学到真本领,以便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2.实现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能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就业创业和适应今后工作以有效的指导。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一方面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求职择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求职择业实践训练,通过顶岗实习、假期实践、参观考察、就业创业沙龙、观摩大型人才招聘会、举办系列求职大赛等活动,模拟求职过程,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择业的技巧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实现常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常规教学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具有现实性。而科学研究则强调远景,强调要认清时代发展的主题,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做到与时俱进。可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科学研究,不仅是准确预测人才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更是本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就业创业指导课上课教师已经开始较为重视本门课程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科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四、加强体系建设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可靠保障

1.加强环境体系建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就业工作系统的一部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等环境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该门课程顺利开展和较好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报刊、宣传橱窗、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宣传高尚的职业道德、弘扬奋进的职业精神、倡导高超的职业能力,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全员参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较早地树立职业意识,促使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环境,就必须使就业创业教育思想在校园内达到“宣传媒介中有、师生意识中有、人文景观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使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充满校园,让大学真正成为大学生充分展示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家园。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从课程的属性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专业的有机融合、教学评估等。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地方师范院校特别要将有关就业创业的内容和因素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不打乱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和秩序,又通过专业教育的渗透,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协助大学生完成大学生活,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一定目标、相应内容与活动,还要有高质量的教材、完整的教学大纲、全程化的教学计划、标准化的教学课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针对性的实践环节,更要在教学模式上大力推行体验式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明确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其主体意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是一项涉及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广、时效性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上课教师具备丰富的就业指导知识与扎实的就业指导技能,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更要具备与时俱进,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洞悉行业发展动向,特别要具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是本门课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根据“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教育部[2002]18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好教材的重要性,更要清楚地看到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的核心地位。要做好这项工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校内师资的培养。主要从学校目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当中,选拔一批就业指导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并热衷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研究的人员组成骨干师资队伍,采取送培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到学生、用人单位、其他高校中去调研和学习提供帮助。二是聘请就业创业指导客座教授。学校要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等领域聘请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干部、党政领导、社会成功人士、人力资源专家学者等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中来,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促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路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120-122.

[2] 夏星,何艾兵,龙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调查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8):80-82.

[3] 邹燕矫.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8.

[4] 张庆祝.浅谈我国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133-134.

作者:阮敏 屈凯萍

课程标准化建设就业指导论文 篇2:

地方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

摘 要:我国地方高校在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通识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传统单一等问题。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目标,优化通识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个与专业教育相对的概念。在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核心理念的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关注通识教育并逐步展开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我国高校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中国高校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同年9月,国家教委召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该会议被称为我国通识教育进入实践起步阶段的标志[1]。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985”、“211”重点高校均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机构,各高校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通识课程比例,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正和完善。随之,各地方高校在重点大学的引领下也先后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各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育资源整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识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也愈来愈凸显。文章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分析地方高校通识课程在目标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考试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一 、通识教育的内涵

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教授率先提出,大学教育应是通识教育的理念,但若追根朔源,“通识教育”的源头应是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只注重心灵的陶冶,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七艺”①是其课程的主要内容。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纷纷建立,这时的大学以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学的“自由教育”精神日渐式微。这种过于注重专业技术培养的教育目标使高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使得大学教育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教授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揭开了美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1945年的“哈佛报告”则正式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方法,从此,通识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并对世界各国的大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2]。

时至今日,学术界对“通识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表述,“哈佛报告”的阐述被多数学者所认可。“哈佛报告”指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完整的人”,而这种“完整的人”一般具备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出合适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识普通性价值”的认知能力[3]。

在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中,李曼丽博士关于通识教育的阐释比较具有代表性,李曼丽指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生活的需要”;从内容上说,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设计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全面的。”[4]

二、地方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通识课程应该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开展工作。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的通识课程应该能够使学生“养成知性能力以及思想习惯”,“掌握获摄重要知识的方法”,“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的价值,而爱之、好之、乐之、坚持之的精神与习惯”[5]。而实际上,在通识教育推行过程中,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缺乏深层理解,对通识课程目标认知不清,很多地方高校缺乏对通识课程的合理定位和整体规划,多将通识教育理解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往往采取将一些通识课程“直接植入”原有课程体系的办法,使通识课程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额外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附属物”。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一般把国家教育部指定开设的课程归入通识课大类,这类课程是所有在校学生必修的,而且课时、学分有统一的规定,因此被称为通识必修课(有些学校称为素质教育或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类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共约16—18门课程。这类指定课程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主,兼顾身心素质的培养,严格来说远不能完全体现通识教育精神。与通识必修课相比,较能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是各校自行开设的通识选修课,而这部分课程所占学分比重却极低。皖西学院2009年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76学分,其中通识选修课14学分,占总学分的7.9%;巢湖学院2012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72.5学分,其中通识选修课10学分,占总学分的5.8%;阜阳师范学院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73学分,其中通识选修课6学分,仅占总学分的3.5%[6]。这种通识课程比重偏低的现象在很多“985”、“211”重点高校也普遍存在[7]。

(二) 通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通识教育的“通”意为“融通、贯通”,正像《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说,“通识教育的中心不应该脱离人类生活和知识中三个不可避免的领域: 物质世界、人类的共同生活以及人内在的洞察力和道德准则。”[8]因此,通识课程的设置应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指导下,融通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人文学科领域,真正科学设计出融会贯通的通识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识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偏低。在课程设置上,受传统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出于满足学生就业的考虑,往往加重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使之远远高于通识课的学分比重。据甘阳教授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仅占本科生总学分的不到1/10[9]。

由于通识选修课程比例较小,而且为了不影响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的正常教学,往往被安排在双休日开设,所以通识课教学很难得到学生重视,通识教育精神很难在地方高校造成应有的影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去甚远。

二是通识课程内容庞杂,没有形成通识课程体系。总体来看,我国地方高校的通识选修课设置比较随意,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各个学校一般都是采取鼓励教师自主申报,然后由教务处审批的方式建立通识选修课资源库。在对通识课程申报书的审核工作中,对课程之间的连贯性或层次结构少有考虑,课程基本处于随意拼凑的状态,呈现出“散、乱、杂”等特点,难以达到通识课程应有的的通识教育目标。

三是通识课程多为专业基础类课程和娱乐实用型课程,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较少。通识课程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和广博性,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方法的交叉融合,力求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通识课程大多为单一的专业课程,概论类课程较多,基本上属于“扩大知识面”或 “拾遗补缺”的思维范式,“民俗学导论”、“天文学概论”之类的课程占有较高的比例。另外,部分地方高校为了迎合学生兴趣开设了诸如“药物与生活”、“教你如何旅行”、“电影鉴赏”等实用型、休闲娱乐型课程,这类课程学起来轻松,拿学分相对容易,深受学生欢迎,选中率往往很高。此类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的课程的大量开设,使通识课程真正成为了大学课程的“小甜点”。

(三)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形式有待完善和提高

部分地方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为加强对通识课教学的管理,专门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并在相关文件中强调“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自我建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本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10]但是,在通识课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热情,更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于师资欠缺和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地方高校的通识课大多采用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百人左右的特大班教学也屡见不鲜,大班教学很难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基本上成为空白。

另外,通识课程大多缺乏必要的课程训练,课程考核多数根据期末作业和到课率打出成绩,只要到课(实际上,大班教学中请同学代为签到的情况时有发生),只要期末时从网络上剪贴出一篇小论文上交,该课程的学分基本上稳拿。由于课程考核要求较低,随意性较强,通识课往往变成了大学生的“捞分课”。

三、地方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

要达成通识课程目标的实现,切实把通识教育落到实处,地方高校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重视通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对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人格的建立和道德福祉的提升”[11] ,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研究,深刻领会通识教育内涵,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和有益社会的价值取向为教育教学目标,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需要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学校应当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通识教育各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通识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全面负责全校通识课程的“顶层设计”,协调和调动各学院、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有效集中全校智慧,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

第二,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目标,优化通识课程结构。

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入了解通识教育内涵,准确定位通识教育目标——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完整人”,并以此指导通识课程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地方高校必须优化通识课程结构。一是改革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二是合理规划通识课程结构,力求避免通识课程的“散、乱、杂”等特点,真正实现通识课程知识内容的通融性、连贯性和层次感;三是根据本校实际,重点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通识课程,克服以量取胜的错误观念;四是在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之外,着力塑造校园文化,使之发挥隐性课程的浸润作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合力,提高通识课程结构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帮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全发展的“完整人”。

第三,重视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通识课程的投入力度。

要有效开展通识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具有学科间的融通性和交叉性,对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驾驭课堂能力等要求较高。为了保证通识课程的质量,学校应该对通识课程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提高课酬补贴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和知名教授承担通识课程的讲授任务。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证明:优秀师资是通识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12]。

第四,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形式

要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突破单向讲授法。在台湾大学的通识课教学探索实践中,双向或多向沟通互动的论辩教学法被称为“完成通识教育目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11]61。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中小班规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师在课前或课中必须有精密的规划和适当

的引导,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导读制”和“助教制”教学方法[13],我国部分大学在通识课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14]。地方高校应该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本校的条件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探索通识课程考核新方式。通识课程的考核不应过分强调标准化。课程考核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导向的作用,通识课程考核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进步程度。因此,课程考核应采用自我评价法、专题评价法、情境测验法、学期报告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

注释:

①“七艺”指古希腊自由教育的主要课程,包括逻辑、语法、修辞、音乐、几何、数学、天文等古典课程。

参考文献:

[1] 戴国辉.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87.

[2] 露丝·海荷 ( Ruth Hayhoe).东西方大学与文化[M]. 赵曙明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348-349.

[3] 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89.

[4]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17.

[5]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台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48.

[6] http://210.45.32.7/xiweb/jwc/.

[7] 孟永红.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5):54-55.

[8] 哈佛委员会, 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7.

[9]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10.

[10]阜阳师范学院通识课程管理办法[Z]. http://210.45.32.7/xiweb/jwc/.

[11]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12] 孟永红.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5):55.

[13] 李静.君子不器——大学通识教育中经典课程的实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80.

[14] 乐毅.复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J].理工高教研究,2008(4):60.

作者:王申红

课程标准化建设就业指导论文 篇3:

郑州大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规范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规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总结了郑州大学制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质量实施意见、规范课堂教学过程、完善监控机制、确立考试环节质量规范等方面的做法,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郑州大学 质量标准 质量规范

Key words Zhengzhou University; quality standard; quality specification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规范则是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条件。

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一直关注并思考着如何构建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并且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以郑州大学工作实践为案例,探索如何在高校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规范,供兄弟院校借鉴参考。

1 制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规范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已经制定出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教育部要求,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定位是三合一的,就是要把专业设置的要求,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集成到一个标准体系中。专业设置的要求是作为专业准入的门槛,要有较为刚性的规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要求要用来指导高校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把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要求和实施的结果有机地统一起来。质量评价的标准,要明确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的目标导向,重点放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上。郑州大学按照国家标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制定56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并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郑州大学的标准定位是“二合一”,即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价要求“二合一”。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相衔接,对提升专业建设、办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郑州大学先后修订和完善了《郑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郑州大学新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郑州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细则》、《郑州大学本科专业(类)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郑州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专业建设、新专业设置、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等方面对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2 严格执行专业质量标准,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结合郑州大学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要求体现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与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相比较,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有四个特点:一是专业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内涵相对应,把卓越计划、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融入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是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在课程群中增设2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习与实践选修课;三是公共基础平台课的授课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由开课院(系)和专业所在院(系)协商确定;四是由专业负责人、实习基地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实践中心负责人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员为行业企业人员),对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3 修订课程建设质量实施意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十二五”期间,郑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修订和完善《郑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发展指明方向。在课程建设方面,出台了《郑州大学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郑州大学MOOCs课程选课管理办法》、《郑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加强建设、推广使用中国大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推动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

郑州大学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优化为契机,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合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重组课程,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郑州大学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二是以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相对稳定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保持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避免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缺失,精选课程内容;三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各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四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授课内容按照专业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由开课院(系)和专业所在院(系)协商确定;五是以修订教学大纲为抓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郑州大学的课程分为平台、模块、课程群三大类。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模块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课程构成。课程群主要由学科选修课(含学科前沿课)、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

4 规范课堂教学过程,维护教学秩序

郑州大学以制度强化管理,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通过制度来统一思想和行动。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现已形成科学规范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过程,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端正教风和学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定了《郑州大学课堂教学管理规定》。规定对教师教学日历编写、教材选用、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命题、考试、批改试卷、成绩分析等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与考试工作。

5 加强制度建设,让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郑州大学以“自主、创新、发展”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文、理、工、医多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 “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的工作思路,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促进实验室开放,强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学科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有机地结合,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郑州大学修订《郑州大学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等28个管理文件,从宏观管理到实施细则全过程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规范,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实践教学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的有机结合。建立一支由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广泛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制订《郑州大学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等评价办法及实施细则,保证了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

6 确立考试环节质量规范,做到制度保障、环节落实

考试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校风、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郑州大学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课程考试考核工作模式,在统一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以院(系)为主体的管理机制。

学校和院(系)都成立了考试工作领导小组,从命题、试卷保密和管理、考场安排和监考到成绩评定,各个环节严格执行《郑州大学考试工作实施细则》。建立标准化考场,安排专人在考试指挥中心对考试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实行部分院(系)之间教师交叉监考;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对整个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了解学生的考试状况,发现学生违纪作弊的,要求相关院(系)必须当天上报,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做出处理,给予相应纪律处分。通过上述措施,考试工作正在实现三个转变:由重视考核结果向关注过程考核转变,由成绩评估向效果评估转变,由理论知识考核向应用及创新能力考核转变。

7 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郑州大学根据学生规模庞大的现实情况,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将管理重心下移,构建了“四查四评四反馈”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以及校、院(系)两级闭环式监控体系,以三条主线开展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目前,已建成由教学质量管理、质量监控、质量保障、质量信息反馈四大系统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郑州大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三条主线:第一条为教务处—院(系)(实习实训单位)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第二条为学生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学生,第三条为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校友和用人单位。第一条主线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第二条主线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监控,第三条主线是对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并持续改进。

作者:赵燕 王珂 祁秀香

上一篇:独立学院图书馆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外墙外保护技术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