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几年来,招教考试暴露出高师院校学生的诸多问题,凸显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些不足。为此,高师院校应更加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根据招教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与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为缓解高职院校毕业压力,高职院校要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力度,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阐述,查找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就业状况来探讨如何改革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以便学生掌握更多有利于就业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程 改革 创新

当今时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高等教育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毕业难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努力。作为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认识,帮助学生对就业有一个科学的看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就业职业指导课程开展现状

1.1 就业指导课程取得的成绩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毕业就业困难以及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着认识不正确的现象,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高职院校一般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且此课程已经推行多年,在指导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1.1 就业指导课成为高职院校最基础的课程。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就业指导课已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它已经成为高职课程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就业指导课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都已经开设,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

1.1.2 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找到工作为目的的,因此就业指导课授课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它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就业指导课程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比如通过真实案例讲解、通过参与市场调查等方式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等等。

1.1.3 关于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地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由开始没有专门的教师、没有固定授课场所,到现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具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等,并且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比如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制定了学生职业评估体系。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基础设施投入力量的增加为就业指导课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1.1.4 课程教学初现成效。通過开展就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指导知识,帮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根据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统计的就业情况发现:接受过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基本占到80%左右,而没有接受过就业指导课或者说没有系统接受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就业率只占到50%左右,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就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就业指导课成效在学生就业中已经发挥出其效应。

1.2 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就业指导课经过多年实施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并且其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也已经有了完善的规则制度等,但是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2.1 教材选择性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就业指导课程教材时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少,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为了经济利益他们会选择与高职院校具有一定合作关系的作者编制的教材,而不是考虑教材的实用性。教师过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尤其是侧重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以及就业岗位需求等大而空的宏观层面,而忽视就业指导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1.2.2 师资队伍紧缺,专业化程度低。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职学生就业人数也在呈现激增的态势,但是高职院校具有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人数却没有出现递增,造成就业学生数量与就业指导教师数量出现巨大的反差。一方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具有就业指导资格的教师相对较少,而且具有专业资格的教师还要负责大量的其它事务,结果造成教师的工作比较大;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样给想获取就业指导资格的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得他们没有精力与时间去考取就业指导资质。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具有显著的作用,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但是与高校对其他课程的支持力度相比,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领导层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思想还不成熟,虽然他们高喊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行动却与口号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就业指导科研室、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等等。而且就业指导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属于表面形象化的课程,高职院校对此工作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表层。

2.2 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实力还不高,一般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有辅导员兼任,这样的状况很难保证就业指导工作有深入的成效,因为辅导工作具有繁重的工作量,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市场就业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高职院校具有专业就业指导资质的人数非常少,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训练,他们对于就业指导知识的认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具有创新性的认识。

3 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3.1 创新就业指导课内容

就业指导课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它的内容应该包括有职业与学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职业认识、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择业、心理调适、创新创业、权益保护等多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专业要有所侧重,同时要根据办学层次和定位,根据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等做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并能定时或者不定时进行完善和补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业指导课还应该针对性别或者个体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指导。

3.2 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就业指导课开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業理论知识,而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利用学校放假期间将学生尽早的纳入到企业工作岗位去,让他们通过岗位实践获得对社会就业形式地认识;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院校举行的技能比拼大赛等活动,分析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技能缺陷,并根据社会对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国家、省市最新的就业信息,将社会急需的就业信息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渠道,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兴趣。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障就业指导课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一是要优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结构,形成全方位的师资结构团队,高职院校在提高本校专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同时要积极的吸引社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等到高职院校担任就业指导顾问等,增强就业指导课的社会实践性;二是高职院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就业指导教师到本校就业,同时鼓励本校的教师到外边进行理论进修和实践经验学习,并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对就业指导工作作出卓越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3.4 努力健全评估机制

首先确定就业指导课的考评、监督部门。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一个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部门,其拥有自己完善的机构和分工。让其管理评估体系既能把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各个授课老师的授课效果做出对比,又能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对不健全的评估条例做出调整,使整个评估机制最终向适合自己学校发展、有效帮助学生就业的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和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参与评价,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增强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制度,依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反馈意见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

总之,通过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改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通过训练和实践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协调好各种关系,积极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作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志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33).

[2]杨忠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3(1).

[3]王敏.浅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16).

作者:甘锦琛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 篇2:

从现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看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摘要] 近几年来,招教考试暴露出高师院校学生的诸多问题,凸显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些不足。为此,高师院校应更加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根据招教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与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 招教考试 高师院校 就业指导课程 改革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黔高教发[2009]435号)。

在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毕业生数量,660万的毕业生数字比去年又增加30万,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会议结束后,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其中第十五条提出: “要为毕业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具体要求是:高校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帮助。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与其他高校一样,高师院校毕业生①就业压力同样很大,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指向教师,而若想成为一名教师则一般要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以下简称招教考试)。从招教考试中暴露出了高师院校毕业生在考试知识的准备和就业技能上的诸多不足。本文试图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通过研究现行招教考试模式特点来审视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希望能够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带来些启示。

招教考试基本情况

1. 招教考试的性质

现行招教考试始于2003年教育部对教师入编考核模式进行的改革,此次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招教考试制度。这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近年来,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各省市考核制度基本统一。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2号)的颁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制度开始全面推行,形成长效机制。但招教考试不是由国家组织或省级教育部门组织,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各地的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考试大纲。

2. 招教考试的程序

招教考试主要采用当地教育局或人事局组织公开考试的聘用机制,教育局或人事局通过地区教育网或人事网发布招聘简章,考试程序包括考核、审查、录用、签约等。考核分初试与复试两部分,初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复试主要是测试应聘人员的授课水平和能力。

招教考试的模式、内容分析

全国各地的招教考试,基本上都是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考试计划。考试模式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以公共知识笔试、专业知识笔试为主,复试以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为主。

1. 初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大多数省市的初试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教学技能与实践、教材教法与教案;专业知识为各科相应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据粗略统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公共知识)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一般为40%,而专业知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占60%。有的省市则根据实际考核的需要,加大对教案编写的考查,甚至分值高达40%(基础知识30%,专业知识30%)。

概括起来,各省招教考试初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招教考试初试部分模式和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初试有如下特点:(1)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2) 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 (3) 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2. 复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总结各省招教考试复试部分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两个部分,具体如下:

复试按学科和学段(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进行。教材以及教材的版本一般会在复试通知中指定。说课、试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试讲”是一种课堂行为。“说课”在于说明对一定的教学课题“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分析、概括,原则上是对教案的设计阐述;“试讲”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技能,也就是说,“说课”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试讲”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的实施。概括地说,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行招教考试的考察方向及目的已经相当明确: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招教考试制度下出现的问题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习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可到了参加招教考试时,却有相当部分学生并不具有比非師范类高等院校毕业生更加明显的优势,许多非师范毕业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备考也能在招教考试中脱颖而出。这就给我们的高师院校敲响了警钟,表明我们的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经过了七年多的不断完善,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与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而高师院校却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仍然按照过去对教师人才的要求去培养师范学生,不能充分建立和社会教师人才需求的沟通机制,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对教师人才的考核标准调整课程设置,这样便出现了以下尴尬的情况:高师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各科考试的成绩可能很好,然而一旦进入教师招聘考试那种多学科结合并且联系实际的考试时,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许多高师院校毕业生由于缺乏招教考试要求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技能,不得不在社会上参加一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题辅导班,使得这些辅导班的生意相当火爆。但这些辅导机构很多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不能保证给高师院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业、权威的指导。

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启示

结合现行招教考试以及目前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情况,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为指导,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师院校应更加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几年,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虽然开始得到重视,但不少高师院校仍然认为就业指导只是一种信息政策的传达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很难帮助学生在从学校跨入社会的转变中做好知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因此不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高师院校应本着对学生更加负责的态度,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文件的精神,改革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

2. 根据招教考试的要求和特点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不适应现行招教考试制度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把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与教育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国家对于师范毕业生的最新就业政策,紧密结合符合招教考试的特点,使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更明确。开展示范课程评选和教学经验交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建议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设置针对招教考试的指导教研室,鼓励专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加强对校级领导、专职教师、院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针对高师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咨询室,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招教考试相关政策、考试辅导、职业规划等帮助。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 充分利用与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与高师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的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针对这种变化趋势,如何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成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选任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时候,应选任对招教考试相关考试科目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比如针对招教考试中笔试部分通常会考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特点,就应当选任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一般应选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老师。针对相当部分省市还会考到职业能力测验这个科目,则应选任对职业能力测验有过深入研究的老师来讲授。复试部分是分不同学科进行考查的,主要考查考生在所报考科目方面的实际教学能力,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所以针对复试部分应根据学生所希望报考的科目,选任相关科目主要负责教学实践课程讲授并且对复试环节相关要求非常熟悉的教师担任。校外还可以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师招聘主管部门的人员做客座教师,通过他们高师院校学生可以更深入细致地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了解招教考试的特点和要求,以弥补校内教师在招教考试知识与经验上的不足。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请顺利通过招教考试的校友来校作报告。校友参加招教考试的经历可以给将要参加招教考试的学生们提供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实用性很强的经验,使就业指导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4. 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现阶段高师院校还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就业指导课程针对性不强,从而不能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仍然仅仅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简单概括地介绍一些面试技巧等方式、方法, 而没有认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得到针对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而失去或是削弱了对于学生个体指导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如何使他们在招教考试中充分展现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这是就业指导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除了在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外,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个性化辅导应主要针对复试环节,复试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察,充分体现出考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而这种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录取结果。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复试环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设计”,包括仪容仪态,言谈举止,讲台风格等等方面,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总之,高师院校应充分重视建设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把招教考试作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指导项目,充分做好对招教考试的调查研究,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全方位就业指导。

注释:

①本文所指高师院校毕业生是师范类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教师考试网.教师公开招聘考試的性质程序及内容.[EB/OL].http://www.htexam.org/ZTaught/BKZL/KSJQ/201007/2784.html.2010-7-31.

[2]华图教育网.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备考攻略手册.[EB/OL].http://www.htexam.com/JXHT/ShowInfo.asp?InfoID=44503.2010-5-27.

[3]潘愚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4]徐幼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喻永红.发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7]李雄,刘山川.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

[8]阮朝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及其本质的理性追问[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9]陈宇光,温贻芳,高慧.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10]张丽娟.高师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

[11]高海生,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2]檀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述论[J]. 教育与职业,2010,15.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

作者:常 磊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论文 篇3: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就高校而言,以前的高校就业分配体制也将被改变。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着市场化方向转型,人才与企业的选择是双向的,高校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自主择业。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经济刚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这就使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就其合理性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1],主要研究的主题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创新点,以期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校课程;就业指导;创新教学;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安排了很多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课程。在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实用性课程,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全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受大学生这个受教育的主体的青睐,这是因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各大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指导就业待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帮助广大的待就业人员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本文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着手,在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研究中,发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也把着重点放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上来,以期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更充分地就业。

1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自身特色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结合心理学当中的职业心理分析、社会学当中的人际交往与性格测试、人力资源分析等等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属性。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从广大的待就业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大学生矫正就业观念、转变不合理的就业心理,从而达到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并非仅仅包括就业这一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创业,结合心理学当中的职业心理分析手段,对大学生的择业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借助社会学当中的人际交往与性格测试方式,帮助大学生进行就业岗位的选择,从人力资源分析的角度出发,理智地帮助大学生分析每一项就业岗位的前景与发展状况[2],这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自身特色决定了它开设的必然性。

2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一定程度地体现在学生的就业情况上,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当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大众化的教育已经普及开来,我国每年的应届毕业大学生都突破百万。由此可见,在社会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的同时,高等教育院校却输送出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大学毕业待就业学生,这无疑给广大的刚刚毕业待就业的学生以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自身的合理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旨在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但是从根本上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当今高等教育院校教育方向上迫在眉睫的问题[3]。为了帮助广大的毕业大学生实现更好地就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便应运而生。

3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

经调查,就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而言,各大高校开展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帮助大学生改善自己的择业观,实现自身的合理就业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盲目的跟风的胡乱选择就业的现象,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应引起注意的是,许多高校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师资力量的原因,在高校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的安排教学部署、教学进度与计划教学的内容,以及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的方式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4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方向上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在教学系统化上进行合理安排,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应该多样化、教学形式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在教师队伍的选取上应该坚持选择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教学机构,以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学科研究先进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4.1从系统上来讲要做到三点

第一点就是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打造依靠实力教学的师资团队。在安排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部署上,坚持选择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教师,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源头上就做到以实力取胜。

第二点是改革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材的选取。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造专业的网络课堂,做到深入学生内部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合理引导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和价值观。可以适当地让学生看看“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一系列的选择职业岗位的教学视频,适时地在课堂上举办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感受应聘人员和被应聘人员的心理活动,为以后的实际应聘打下基础,汲取经验。在教材的选取上,更是要多多关注。教材是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依据,在选取上既要注意使用的原则,还要简单易懂,不能只看重华而不实的外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但是注意选取教材的稳定性与连贯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紧跟教材进行自主式的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上课所传授的知识。

第三点就是联系社会实际与企业搭建就业信息系统。开设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所以不能是仅仅从理论上授课,而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企业的招聘就业信息,学校可以与一部分社会上信誉度较好的企业开展合作,适时地在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招聘互动活动,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招聘大会的实际场景,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企业需要的员工。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院校更应该在自己学校的网页上建立一个就业招聘信息系统,从而做到把课程搬到实际的生活中,随时把企业的招聘信息和要求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4.2从内外因方面解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这三方面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改革,做到创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当然了,如果仅仅从这几方面出发还是不够的,对以上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应该给予关注并及时解决。

首先,从外因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的指导对象就是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学封闭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实际要求,比如多采用高等教育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的企业要求,了解自身应该弥补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身。还应该大力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环节,做到教学相长,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下来,以备后来教学经验的交流与互助。

从教学的内因分析,由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国内高校近几年才开设的,虽然借鉴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还未整体性地完成建立健全这门课程的任务,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还有待提高,所以应该鼓励广大的一线教师,及时做教学备案与记录教学心得,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应该举行教师交流会,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一同分享。

再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指导的就是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整体性规划,结合大学生的个人兴趣、价值观念、规划系统性的就业目标,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所以,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对接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高等教育院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大致的就业方向与大致的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把学生的兴趣、价值观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体现教学的意义。按照多数的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整体性规划,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后滞性的状况,笔者建议,应该首先从大学生这个受教育主体入手,在高等教育院校学生一入学即应该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应课程,每一个学期都应该开设相关的职业选择课程,帮助大学生做到及时深入了解自身的喜好与特长,再根据社会的实际性需求,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再者,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所以要跟着社会需要走,教学的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要把当今的就业体制发展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是很有必要开设高校就业指导这一门有助于大学生矫正自身的择业观念、摆正自身的就业心理价值的课程。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与分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建议,这也决定了本文此次的关注点就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研究,从而达到社会的实际需求与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指导方向进行结合的目的,也希望可以对高等教育院校更好地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这一门课程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更好,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高校就业指导这一门实用性课程的指导下实现自身的充分就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国玲.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方法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2]刘晓宇.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三维联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任志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8).

作者:丁惠灵

上一篇:电视观众期待管理论文下一篇:汽车行业网络广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