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韧性社会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是近些年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运用计量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近些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相关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目前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研究、全社会价值共识研究、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韧性社会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韧性社会文化论文 篇1: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           要]  旨在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状况以及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对南京某理工科院校4678名学生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历、文理科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焦虑情绪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心理韧性差的学生的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提出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举措建议。

[关    键   词]  心理韧性;心理健康;焦虑

一、问題提出

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最初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对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追踪观察,发现有些暴露在高风险中的儿童仍然能够适应良好,Anthony认为似乎某些“保护因子”使这些儿童免于不良环境的影响。之后20多年的相关研究,已经从“保护因子”开始逐步转向个体如何从已经发生的负性事件中快速恢复。[1]从“保护因子”到“心理韧性”的研究转变,也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即不再强调防御,而是更加强调积极应对。

目前,对心理韧性的定义主要分成三类,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从事件发展结果定义心理韧性,比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2]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2]。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3]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和直接预测,比如Friborg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高心理韧性比低心理韧性的个体感知到更少的心理困扰,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4]。也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在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比如Pinquart(2009)对德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缓解了日常琐事应激对学生心理困扰的消极影响。[5]

在我国,心理韧性的研究已有十余年,尤其是心理学的兴起以及经历了“汶川地震”和“非典”两次重大公共应激事件后,朱清等人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削弱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6]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侧重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被试与工具

(一)被试

本研究在南京某理工科院校随机抽取4678名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4678份,其中有效问卷4570份,有效率97.7%。

(二)测试工具

1.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涵盖25个项目,包含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3个因子,坚韧性描述的是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性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性反映了个人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7]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

2.焦虑自评量表(SAS),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包含20个项目。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三)数据分析统计

本文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有效问卷4570份,其中男生2925人、女生1645人;独生子女2622人、非独生子女1948人;本科生3126人、研究生1444人;理工科2938人、文科1632人。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历、文理科上均有显著差异。

1.大学心理韧性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男生在坚韧、力量和乐观三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心理韧性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其中,在坚韧性和乐观性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力量性上差异不显著。

由表3可以看出,研究生心理韧性在整体和分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本科生,且差异显著。

由表4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心理韧性得分高于文科学生,且差异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

1.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焦虑情绪与心理韧性总分及分维度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表明心理韧性越好,学生焦虑情绪越少。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

同时,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在心理韧性量表上的得分,选取总分在前27%的作为高分组(高心理韧性组),选取总分在后27%的作为低分组(低心理韧性组),然后检验两组大学生在焦虑自评上的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如表6。可以看出,两组在焦虑自评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即高心理韧性的学生焦虑得分显著低于低心理韧性的学生。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历、文理科上均有显著差异,男生心理韧性显著优于女生,独生子女心理韧性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研究生心理韧性显著优于本科生,理工科学生心理韧性显著优于文科生。同时,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焦虑情绪显著负相关,且心理韧性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心理韧性差的学生。

四、讨论

在由重大公共应激事件引发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中,心理韧性也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应对危机的表现形式和个体的内在心理品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重大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加之高等教育普及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上面临很大压力,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是家庭环境。家庭亲子关系、教养模式对心理韧性重要影响,心理韧性动态模型认为,如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能够满足其诸多需求,比如安全的需求、尊重的需求等,个体自然能够发展出较好的心理韧性。[8]最后是个体因素。有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性格特征、归因方式会影响心理韧性,性格外向积极型的心理韧性要高于内向消极型,而客观健康的归因也会帮助个体培养良好的心理韧性[9]。

大学生作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其心理韧性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加强心理健康基础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对挫折事件、应激事件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同时通过开展心理韧性健康讲座、沙龙等,多形式开展相关教育,改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心理韧性。

(二)适度开展心理韧性干预训练,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作为一种应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心理韧性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比如在第二课堂开展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和逆境想象等团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应激情绪,习得应对困境的正确方式,从而提高心理韧性。

(三)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外部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学校要积极关注每位学生,帮助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并且要加强家校互动,强化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上的作用,帮助学生与家庭建立良好有效的交流渠道,培养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2]周敏.大学生心理韧性、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W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calSociety,1995,4(3):81-85.

[4]黄洁,张慧勇,商士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6):813-818.

[5]Pinquart,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Appl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53-56.

[6]朱清,范方,鄭裕鸿,等.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14-517.

[7]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8]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94-99.

[9]金灿,崔文香.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11(22):76-77.

编辑 陈鲜艳

作者:李萍

大学生韧性社会文化论文 篇2:

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摘要】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是近些年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运用计量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近些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相关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目前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研究、全社会价值共识研究、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而今后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需实现从“表层”“点面”向“深层”“全面”的纵深全局性推进,尤其要做到深化理论研究,增强主体转换,凸显实践趋向。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认同 聚类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5.011

核心价值观认同即价值认同,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①2013年后,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逐渐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为增强研究的深入性、针对性、实效性,笔者对近十多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献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梳理、总结、归纳,揭示了目前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热点、前沿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梳理已有文献的主要、常用方法是定性式的整理、总结、归纳,以揭示相关主题的研究趋势。此方法存在主观性、不全面性、可能的认识偏差等缺陷,而定量式的文献计量学方法恰好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然而,文献的全面、深入分析须依赖于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所以,本文以量化式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定性式的文献梳理,揭示近些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趋向、热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学分析就是一种以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数学、统计学以及计量学的引文式、共现式、共词式等多种分析方法……展现某一學科或领域的知识体系、发展趋向、前沿态势及其相互关联的理论和方法。②关键词共现分析因其搜索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最为常用。依照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及与其他词成对出现的情况,形成“关键词共现网络”③,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spss、Sitespace、Bibexcel等分析软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反映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主题。鉴于此,以“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关键词收集文献资料,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得出反映目前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热点、趋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引。

样本来源。以“核心价值观认同”为关键词,对近十多年核心期刊、会议和报纸的数据资料库进行主题式搜索,共得到诸多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689篇,筛选出527篇文献作为分析的基本资料,从中提取有效关键词1196个,词次2323为本文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由于不同命名的同义关键词可能带来统计误差,我们尝试合并处理了部分同义关键词,如将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等合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群体、高校学生、90后青年学生等词合并为青少年。

数据分析

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对527篇文献中的1196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共抽取43个频次在6以上的高频关键词,除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关键词之外,前10位的关键词主要有大学生(1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5)、价值认同(53)、认同(45)、文化(43)、核心价值观培育(26)、价值取向(23)、思想政治教育(21)、社会主义(19)、国家认同(16)、认同路径(15)。由此可见,近十多年来,我国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特点和趋向。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本身的结构特点对人或物或各种影响因素等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④此分析主要反映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将关系相近和密切的核心关键词逐级进行合并形成聚类,越相似的关键词相互距离越近,反之越远。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将各个关键词的亲疏关系所反映的研究趋向分为3大类。第1大类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现状分析,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和实现路径、高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全球化给意识形态提出的挑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4个小类组成。第2大类强调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形成,由和谐社会构建、全民族价值共识形成这两小类组成;第3大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机制和创新,由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人民群众价值观建设、认同机制创新3个小类构成。

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简言之,多维尺度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类似性或关系距离,简单说明各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影响研究对象相似性或差异性的未知变量。通过对前述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反映出近十多年来,核心价值观认同领域的研究主要有4个趋向,即: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研究、全社会价值共识研究、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趋向分析

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研究问题分析。一是各种文化思潮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全球化高涨,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使得如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引领风尚、规范行为”⑤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地位,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议题和挑战。所以,廓清文化思潮的影响,加强文化思潮的动态分析,引导文化思潮的发展趋向,力争做到在差异中求认同,从包容中达共识,将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研究。这方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不一致性、不平衡性、多层次性⑥等特点。首先,在不同的层面和维度方面,大学生显现出如认知认同层次较低,情感认同虽较高、但情感认同教育缺位,知行脱节、价值模糊、是非混淆等现象。其次,在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全球化浪潮引发的价值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引发的价值观茫然,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结构多样化,新型网络媒体普及带来的价值观冲击;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偏颇等问题。最后,认同的实现路径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如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营建校园文化氛围、构筑网络教育平台、抓实社会实践、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学生主动性等。

三是核心价值观培育。这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认同危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等问题。如针对农民工等某一群体展开的研究,以文化、需求、媒体等不同视角开展的研究等。简言之,人民大众价值观念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化倾向较为明显,政治信仰不够坚定,价值取向较为功利,价值准则较为模糊,价值共识较难达成等问题,所以,如何在全社会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是当前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这在文献计量学意义上具备了较高的词语突现率,可以认为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前沿主题。”⑦“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一是认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分析大学生是否认同及认同的程度对于国家、社会、高校和自身的意义等问题。二是认同的涵义分析,侧重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其他方面的认同的差异、原因等。三是认同的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大学生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表现,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四是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全球化推进、各种社会思潮涌入、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利益结构变化、网络媒体普及、学校和家庭教育偏颇等方面展开。五是认同机制和实现路径,主要从增强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认同来分析认同的机制和实现路径。需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将是一个非常复杂、长期和艰难的过程,“没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刚性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韧性,就难见其功。”⑨

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需实现从“表层”“点面”到“深层”“全面”的纵深全局性推进。第一,深化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集全党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底蕴。认同问题更是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宽广的学科综合。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基础,梳理其脉络,揭示其局限,促进其完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与其他认同问题、学科体系、社会问题相联系,从不同方面、学科、层面、视角、主客体、维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为我们进行认同研究的拓展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增强主体转换。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中较多关注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认同与否、程度如何则更多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对其的认知水平、情感支持和行为赞赏,所以,主体性是认同的突出特性。鉴于此,首先,我们须清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更多的是主体不断觉知内化的过程。主体的自我觉知、逐步内化才是关键,起决定性作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主体之间不是客—主式的单向关系,而是主客、客主的双向交互关系,是逐步互生的问题。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应在分析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更多关注主体需求、主体特性、主体认同的生成根源、主体认同形成的过程等,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

第三,凸显实践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⑩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必须凸显实践性。一方面,研究须着眼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直面社会现实,发掘实践需求,并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调查,从而查找实践难题,找准研究的现实切入点。另一方面,研究须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落脚点是践行。所以,我们应在理论探讨中重视对实践问题的指导,在实践研究中重视对理论的有效补充,实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

(本文系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N2015-05)

注释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3~27页。

李亚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研究现状述评—基于30多年来有关期刊文献关键词的计量分析》,《江汉论坛》,2015年第9期,第59~64页。

杜智敏、樊文强:《spss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373页。

任仲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第21、40、21页。

高琪琪、陈巧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探寻》,《人民论坛》,2014年第20期,第136~138页。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页。

责 编/戴雨洁

作者:陈晓龙 李娅娅

大学生韧性社会文化论文 篇3:

大学生文化差异的表现、 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在价值取向、 人格特征、 人际交往、 风俗习惯、 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地域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差异, 家庭文化差异, 个体文化差异; 并针对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提出了管理的对策: 精育, 细管, 巧引, 善识。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表现; 成因; 对策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之中,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身上都烙上不同区域、 不同民族、 不同家庭、 不同个性的文化印记, 大学可以说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是不同文化共存的区域, 文化的差异使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但同时, 这些差异也会对学生造成文化冲突, 由此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及原因, 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 文化差异在大学生中的表现

(一)价值取向差异

价值观植根于社会文化现实之中, 不同的区域内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而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之内, 就可能造就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有学者对我国东西部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较而言, 西部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传统文化, 东部大学更倾向于西方文化; 西部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强烈, 社会取向更强, 东部大学生的自我取向更强; 西部大学生偏重于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念, 东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

(二)人格特征差异

特定的文化、 地理环境造就特定的人。大学生群体来自全国各地, 来源地不同, 意味着他们更多地代表着其生源地的人格特征。有研究显示, 山西籍大学生秉承了山西人总体保守的传统, 与东部发达与沿海地区相比, 更加安于现状, 对新鲜事物不敏感。[1]山西本土大学生也存在差异, 晋南学生与晋中学生相比, 晋南学生在生活中喜欢寻找新方法, 积极学习新的事物, 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 晋南与晋北学生比晋中学生更有韧性, 对自己更有信心, 做事更果断。将山西籍大学生与东北籍大學生相比, 山西籍大学生更加实干, 更加重视本质, 更加谨慎, 对小事也更加在意。

(三)人际交往差异

在社会信息化、 多元化、 开放化日益突出的今天, 人际交往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大学生正是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成长、 成熟的。由于不同文化背景,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差异。相对而言, 东部沿海地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 但过于圆滑; 内陆地区学生朴实、 坦诚但较为含蓄; 而西部边远地区学生豁达、 爽朗, 乐于结交朋友, 但由于其桀骜不驯往往易感情用事。将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相比,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被动、 更谨慎和更闭锁。贫困大学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值更高, 他们改变自己的身份、 处境和地位的愿望更迫切, 因此贫困大学生比他人更希望得到理解与支持, 但这往往也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自卑与自尊交织, 从而导致人际交往信心不足, 造成与外界的隔离和对立。[2]贫困大学生往往在大学群体外围徘徊, 拒绝社交活动和其他活动。某高校教师表示, 和以前不同的是, 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组织的较少, 而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 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

(四)风俗习惯差异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生长在本民族文化中, 民族意识不强烈, 进入大学后, 文化生活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必然会产生由外显到内隐多层次的不适应, 如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等是否受主流文化的尊重以及受尊重程度等问题变得相当敏感[3], 会产生包括混乱、 无力、 孤独、 挫折、 疏离甚至是敌意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会促使他们更喜欢和民族学生聚集活动, 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团体。

(五)行习方式差异

由于文化差异, 大学生日常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除了城乡差异外, 学生来源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消费时更注重时尚新鲜、 更加盲目从众、 攀比炫耀、 喜新厌旧, 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更看重价廉实用。宿舍同学关系紧张是目前困扰大学生的重要方面,而造成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和矛盾的, 往往源于一些生活细节习惯。

二、影响大学生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地域环境对处在这一地域的个体产生了极强的约束力和价值认同感, 个体都烙上地域环境的烙印, 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而造成不同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形成了各种文化类型和模式。大学生由于生长的地域环境不同, 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所反映的文化也有差异。我国地域辽阔, 南北东西文化差异极大, 不同的地域文化都会对各个领域的人员精神风貌, 价值观和个性产生影响。曾有人分析, 处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群, 在颇具特色的文化熏陶、 滋养下, 已形成具有丰富文化个性的人群流派,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所形成人的文化特质是有差别的, 沿海地区从历史上看, 处于开放的前沿, 商品文化的特征比较明显, 比如, “绵里藏针的岭南派”, 岭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加上受到欧美理念的影响、 形成了岭南文化融会贯通注重实际的开放性、 前卫性和市场性, 这与地处珠三角地区为代表。而处于我国内陆的四川等地区, 由于“蜀道难、 难以上青天”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咄咄逼人的西蜀派”, 西蜀人群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知难而进, 不屈不挠的忍性、 耐性和刚性。“博大精深的齐鲁派”, 齐鲁是孔子的故乡, 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传播使这片土地上的人从一诞生就得天独厚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与洗礼。

(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

民族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 民族形成的过程, 实际就是民族语言、 民族心理、 民族精神、 民族经济和生活、 民族文化、 民族特征形成过程。[4]群体之所以成其为民族,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体文化相对其他群体的独特性。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该民族特点, 反映该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文化, 包括语言、 文学、 科学、 艺术、 哲学、 宗教、 风俗、 节日等。各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 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5], 由于历史的、 现实的和民族的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 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 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 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因为每个人都已经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了一套价值观和规范, 所以当分析另一种文化时要保持毫无偏见是不可能的。

(三)家庭文化差异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由家庭成员的行为、 品德、 生活方式、 文化活动以至价值观、 人生观等构成的[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由于组成家庭成员不同, 所以家庭文化存在差异, 这表现在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 价值观、 人生观等方面, 学生最早的受教育的“场所”是在家庭, 学生在接触到学校教育之前, 早已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 由于在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生活、 成长, 所以, 家庭特有的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等文化因素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形成特定的情感方式、 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 每位学生都铭刻着特定的家庭文化的烙印, 学生一直把这种文化“印记”带到大学校园, 由于家庭文化的影响是在多次重复条件下作用于个体, 家长以经验和情感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这使得家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持久深刻, 这种持久而深刻的家庭文化“烙印”对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 有着正面的作用也有着负面的效应: 这对在积极、 健康的家庭文化中成长的学生, 为融入大学生活提供了很好的铺设; 但对在“残缺”的家庭文化中长大的学生, 为适应大学的生活也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 这必须引起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高度关注。

(四)个体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是由特定的群体成员共同形成的, 它形成了社会与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 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不同国家、 民族、 人种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自已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并可以通过属于各文化的行为、 信仰、 习惯和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这种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自觉不自觉地反作用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并对他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一个人从孩提时代起, 就开始学习本群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三、针对大学生文化差异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管理世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管理与文化构成一个普适性的“结”, 这种“结”引出了更核心的“结”那就是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的问题, 文化差异会带来管理基因上的特性差异。“管理基因”根于文化, 为此, 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在管理上应采取“精育、 细管、 巧引、 善识”策略。

(一)精育

精育是指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以文化人, 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承认文化差异只是起点, 不是终点, 重要的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筑就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直接体现。大学文化是相对稳定而极具磁力的“文化效应场”, 可以将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 并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以塑造和提高学生精神品质为目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需要大学文化的浸染和滋润。文化育人, 润物无声, 效果更持久、 更深入, 是教育人、 凝聚人的最佳途径。一是要凝练大学精神。要秉承学校优良传统, 结合时代特征和要求, 深入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等, 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 形成富有个性和有生命力的大学文化, 从而为保持校园稳定以及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动力。二是要弘扬大学精神。要让大学精神从抽象到直观, 让大学生时刻感觉到、 触摸到, 就要大力加強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 加强文化类学生社团建设, 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生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会、 书法绘画大赛等形式多样、 内容新颖、 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打造自身特色的社团文化。充分利用重大节日、 重大纪念日、 重大活动、 重大事件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唱响主旋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建设主旋律鲜明的、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徜徉其中, 潜移默化地达到规范行为、 洗涤心灵、 陶冶情操、 纯正人格、 启迪智慧的目的。

(二)细管

细管就是在管理上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实行精细化管理, 坚持将管理工作做细、 做实, 减少文化冲突。一方面, 在班级、 宿舍、 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安排上, 不能简单按学号、 按分数安排, 也不要回避矛盾而将相同文化背景安排在一起, 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合理安排, 使学生在不同文化交流中, 面对冲突, 学会忍让和包容, 学会处理冲突。另一方面, 要把握好新生教育这一关键期。学生工作实践证明, 学生入学的半年或一年时间, 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黄金时期。刚步入高校, 既对新同学表现出强烈的兴奋, 又存在对高中同学的怀旧情绪, 心态颇为“复杂”, 但可塑性强, 充分把握好这个时期, 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平和、 开放的心态, 学会相互包容, 相互尊重。

(三)巧引

巧引就是在教育上巧妙地利用不同文化的优势,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让学生主动展现不同文化的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适应, 推动文化融合。文化适应虽然表现为一种变化后的结果, 但它更是个体心理行为的努力调适过程。地域文化差异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了应有的校园社区地位, 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以主动的身份生活于多元文化中, 只有在相互交往中, 才能突破自身的界限, 获取新的知识。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 结合不同文化的特点, 可以设计针对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 让学生充分展现各自的优秀文化, 使学生在相互展示、 相互交流中, 博采众长, 吸收不同文化精华, 培养多元文化交往能力, 在相互学习、 相互吸引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 进一步升华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善识

善识就是要立足文化差异, 善于识别文化差异现象, 增强文化意识和自觉, 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大学生文化差异的研究成果较少, 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 在学生工作研究中, 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差异课题的研究, 深入把握学生群众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对辅导员、 班主任队伍和学生骨干的培训, 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 提高文化建设能力,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促进校园和谐。

综上所述, 大学是多元文化的“集聚地”, 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表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 开放的国内、 国际环境, 多元文化下的大学校园, 呈现出色彩斑斓, 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象; 同时, 也给多彩的校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不同文化差异对管理行为及模式的影响是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 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及文化知识, 增强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 正确处理文化冲突, 培育积极、 键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使大学成为年轻学子成长的乐土、 成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董朝辉, 杨继平. 山西本土大学生性格特征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9).

[2] 成云.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2010(6).

[3] 罗晓蓉. 文化差异视阀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适[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3).

[4] 彭汉香. 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第56页.

[5] 彭汉香. 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第57页.

[6] 翟莉. 學生家庭文化: 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resentation, Cases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We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dong, 510303)

作者:黄文

上一篇: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化环境中学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