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企业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新时代生态文化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生态文化是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精神成果,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重新思考。人民群众在对我国生态文化的探索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当广大群众完成与生态文化的初步接触、浅层思考、深层意识、实践落实乃至不断创新,才能夯实牢固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文化基础。目前,对生态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研究很少,笔者尝试针对三大具有代表意义的群体:大学生、农民、企业人群分别进行了生态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与教育存在问题探讨,最终力求从普遍性的角度提出一般性的生态文化教育途径与教育机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二两章,这部分是后续章节的理论支撑,笔者分别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意义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介绍,对何为生态文化,何为生态文化教育,怎么对不同群体进行生态文化教育这三大问题进行具体探析;第二部分,即第三、四、五章,主要对目前在对大学生群体、农民群体、企业人群的生态文化教育中存在几大核心问题及普及策略进行探析。第三章解析了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生态文化教育现状,针对其教育的现实困境,笔者提出生态课程、课程生态与专业生态同向同行,普遍提高生态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适切性的教育新要求。第四章针对农民的群体特点和相关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惠民政策与生态文化教育相结合,乡村文明建设与乡村生态振兴相结合的农民群体生态文化教育体制。第五章基于企业人群的群体特点及教育难点,提出生态法治教育与生态文化教育相结合、倡行生态文化与净化绿色产品市场相结合的相关教育途径。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对前两个板块进行总结和升华,尝试提出生态文化教育普及的一般途径和科学的、艺术的生态文化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化教育;大学生群体;农民群体;企业人群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教育概述

2.1 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界定

2.1.1 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沿革

2.1.2 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意义

2.2 生态文化教育基本概述和历史沿革

2.2.1 生态文化教育的内涵及方法

2.2.2 古今生态文化教育历史沿革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基本概述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理论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指导意义

2.4 三大群体生态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

2.4.1 社会群体理论与生态文化教育

2.4.2 三大主要社会群体的时代地位

第三章 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化教育

3.1 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化教育现状

3.1.1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特征

3.1.2 群体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3.2 当前大学生群体生态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3.2.1 生态课程与课程生态、专业生态背离

3.2.2 生态文化教育方法与群体特点的错位

3.3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生态文化教育途径

3.3.1 生态课程、课程生态与专业生态同向同行

3.3.2 普遍提高生态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适切性

第四章 农民群体的生态文化教育

4.1 农民群体的生态文化教育现状

4.1.1 新时代农民群体的特征

4.1.2 群体教育主要实施方法

4.2 当前农民群体生态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4.2.1 对生态文化理论的接受困境

4.2.2 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的窒碍

4.3 新时代农民群体生态文化教育的途径

4.3.1 生态惠民政策与生态理论教育相结合

4.3.2 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生态振兴相结合

第五章 企业人群的生态文化教育

5.1 企业人群的生态文化教育现状及教育方法

5.1.1 企业人群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特点

5.1.2 当前企业生态文化教育主要实施方法

5.2 当前企业人群生态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5.2.1 追求利润最大化对接受教育的抵牾

5.2.2 假冒绿色产品对倡行生态文化的冲击

5.3 新时代企业人群生态文化教育的途径

5.3.1 生态法治教育与生态文化教育相结合

5.3.2 倡行生态文化与净化绿色市场相结合

第六章 新时代生态文化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6.1 新时代群体生态文化教育的途径

6.1.1 教育教学途径

6.1.2 政治动员途径

6.1.3 大众传媒途径

6.1.4 技术推广途径

6.1.5 新产品引入途径

6.2 新时代生态文化教育策略

6.2.1 整体性策略

6.2.2 全面性策略

6.2.3 实践性策略

6.2.4 多元化策略

6.2.5 评估性策略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宏观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