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

2022-07-03

【摘要】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广泛推进社会信息产业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建设已经从原始单一的产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携程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在过去为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认证问题进行浅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 篇1:

谁“活埋”了中国名牌?

目前有消息说,2007年以前公布的“中国名牌产品”最晚将于2012年9月有效期满,届时企业将不得再继续使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名牌评选将停止的消息予以否认,称这是个别媒体的“误读”,并称质检总局目前并没有确定今后停止使用中国名牌,相反,正在研究重新启动中国名牌战略。

尽管中国名牌是那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又是那么残酷,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名牌已经提前两年遭遇“活埋”——最后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停留在2007年。

是谁“活埋”了中国名牌?

从2001年开始,质检总局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名牌评选。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不仅让一家大型民企折戟,也让中国名牌的核心价值“免检”小命呜呼。从此,中国名牌被正式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名推委”(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也陷入尴尬境地。

事实上。早在2004年,曾参与《行政许可法》等多项国家立法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就曾强烈质疑中国名牌评选涉嫌违反行政许可法。另有专家认为中国名牌评选设租寻租,不仅涉嫌权力滥用,也严重透支着政府的公信力。

倘若能尊重民意,中国名牌早就该完蛋了,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罪行累累、臭名远扬。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活埋中国名牌者不也正是中国名牌自己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名牌的被淘汰是一种进步,是消费者的胜利。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将已被“活埋”的中国名牌重启,有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作者:秦全耀

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 篇2: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浅析

【摘要】上个世纪末,我国开始广泛推进社会信息产业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建设已经从原始单一的产业、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发展演变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携程建设。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在过去为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认证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特点;作用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特点

(1)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由于国家信息系统工程建設要求参与竞标的企业有资质和业绩,在给企业确认资质等级之前,相当多的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有困难。同时,资质认证要求企业按照ISO9000或软件企业成熟度(CMM)等国际标准规范建立并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使企业在开发、管理、运作等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企业的水平。(2)具有国家性质的认证体系。国家认可对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否合法的参与社会经济竞争有着直接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是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确立的,它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软件企业认定制度”。资质认证工作明确要求被认证的企业必须具有软件开发队伍,具有软件开发环境和设备,具有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要求企业按照ISO9000或软件企业成熟度(CMM)等标准规范建立并有效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功能意义浅析

(1)行业市场规范性作用。任何一种新兴行业,在具有独立的市场地位时即会面临着市场提供的各种契机,同时也必须面对着市场各种潜在的干扰性因素和制约性因素。系统集成行业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当前整个系统集成行业缺乏明确的准入制度,使得不少不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鱼目混珠,损害了系统集成的行业声誉。缺乏监管是当前系统集成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在缺乏行业规制的现状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和打击,这样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所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进行认证,首先能够确立一个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对于各种企业的入行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整个行业市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我们的企业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2)加强行业质量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进行资质认证的直接效果就是对市场进行了规范和肃清,这样在行业内部的企业质量都维持在水准之上。这就意味着,这些有一定质量保证的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就会必然加强从技术到服务等多方面能力的建设。这样直接带来的效果就是行业质量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会不断的提升,我们的信息工程建设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突出,这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规范性建设同样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除了这种行业质量的提升以外,还会对消费者带来积极的影响,系统集成企业除了在重视自己的技术研发以外,还会重视对于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这会提升消费者对于系统集成工作的认可和进行合作与消费的信心。

三、资质认证的弊端分析

(1)出现了行业门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旧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威胁和问题。特别是当这个行业内部出现较大的企业,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企业时,往往会导致垄断局面的形成。垄断虽然来源于竞争,但是它最终仍然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对这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所以对大企业、优势企业的过度保护,对小企业的过度限制,很可能会导致新一轮行业危机的出现。这是资质认证存在的潜在威胁。(2)资质认证的法律程序保障尚待完善。在我国,对于这种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通常法律对其市场竞争、市场准入会有这严格的限制。我国的《行政许可法》主要调整和规定的就是这一方面的问题。当然,除了《行政许可法》以外,我国还有其他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来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行业问题进行调整。信息系统集成认证虽然在国务院的许可项目之列,但是国务院只是对于项目许可进行了明确的肯定,在具体的认证操作中依旧会涉及到众多的规范程序,当前出现的问题就是在一些备案、审批程序上面与《行政许可法》有着一部分的冲突。《行政许可法》作为一种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一种上位法,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只能是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在效力位阶上明显低于法律,所以在二者出现冲突时如何使用成为资质认证在当前面临的难题。如何既遵守法律,又保证资质认证的程序实现,是今后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十一五”专项规划提出六大工程.计算机世界[J].2005(42)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表[M].2005

[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算机行业标准化网等.信息技术标准目录总汇[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作者:林传森 方忠镇

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 篇3:

论行政许可法中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作者简介:李建省,男,1987年11月生,汉族,鲁济宁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

摘要: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一项突破性原则,对于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法起步整体较晚,对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法律规定还需进一步健全及完善,本文就信赖利益用“补偿”而不是赔偿、利益损失的具体量化及评估标准、对于到期许可证的延续及“补偿”、撤销时效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赖利益;评估;赔偿;奖励

一、行政法上信赖利益的构成

行政法上的信赖利益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其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具有信赖基础;具有信赖表现;信赖利益值得保护。①信赖基础即在政府和公民的公法关系中,公民信赖利益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此客观基础即指行政行为,不仅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不仅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信赖表现是指行政相对人基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安排了自己的某项事务,并且对行政相对人的这项行政行为产生了确信和信任。行政相对人基于这种确信和信任,对自己的行为或者财产有所安排,也有可能是不作为。基于信赖而产生的利益来说都是值得保护的,但是这也存在一些例外,一般而言,信赖产生的利益在现代文明国家的法律秩序中都是值得保护的,但是如果是通过欺诈、贿赂等行为使行政相对人作出某种行为,那么基于此项行为,其信赖利益是不值得保護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否值得保护,并不是以该行政行为是否违法为标准的,而是以行政相对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即民法上的善意相对人的标准来看的,至于该行政行为违法与否,不应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换言之,即使该行政行为是违法的(这里的法是指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法),但由于行政相对人是处于善意,不不知其违法或者已经被告知是合法的,其基于对该公权力行使行为的信任而为的利益,包括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是应当得到保护的。

二、行政许可法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规定

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对此,《行政许可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②《行政许可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行政许可法第8条第一次在我国的行政法立法中确认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法条的规定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许可。二是这种财产权并不绝对,如遇到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并为公共利益需要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三是改变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

三、行政许可法对信赖利益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合法利益”的界定及评估

《行政许可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该“合法利益”如何界定及具体的评估量化标准问题,该法条无明文规定。对于“合法”性的界定问题,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看,只要行政相对人是处于善意,则其因该行政许可的撤销或变更而导致的一切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之损失,都应依法赔偿。对于该利益的具体评估标准,虽然国家赔偿法中对部分违法行政行为导致的利益损害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如刑事赔偿中对于非法羁押的相对人的赔偿标准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日工资,但是应当看到其统一的量化,往往会带来个案的不公正,从而达不到对相对人利益的及时有效且合理的赔偿。另外,对于大多数情形,该法未对具体赔偿标准进行规定。③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不妨借鉴下西方由中立第三方即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方法。

(二)信赖利益的补偿与赔偿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该规定中所述的“财产损失”包括即得财产利益损失和期待财产利益损失。那么,既然是由于政府行为,即公权的行使是公民个人利益受到了损失,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组织,经人民授权依法行使公权的机构,首先,应当进行及时有效且合理的赔偿,从而弥补因该行政许可的撤销、变更或者注销等行政行为,使行政相对人合法有效持有并使用该许可证的权利圆满状态发生变化,并因此产生的切合理的财产损失,而不是以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名义,仅仅对行政相对人予以极少的补偿。具体赔偿标准可以双发协商决定交由由专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从而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合理有效的赔偿,保护其信赖利益. 有学者提出,应当在坚持“有损失,必有赔偿”的基础之上,对基于公权力的滥用而利益受损的行政相对人,对其采用惩罚性赔偿标准予以赔偿;对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信赖利益受到侵害的相对人给予适当的奖励④。笔者是赞同其观点的,该赔偿及奖励方式,有利于保障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的的监督,有利于促进公权力的合法合理行使及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三)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的时效

时效的缺失源于我国对违法行政许可的信赖利益不保护,以至于行政机关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发现行政许可违法都可以即时撤销,而在违法的行政许可下的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无保障。这种做法会产生诸多问题:第一,不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利益。行政许可相对人以及与其进行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会对其交易没有安全感,因为只要行政许可被确认违法,行政机关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撤销或变更,而是由行政相对人“后果自负”。为此,行政法应当针对不同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的撤销时效的规定,从而有效的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及促进诚信政府的建设。

(四)到期许可证的延续及赔偿

公权力的行使,应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应当遵循合法性,合理性,高效便民,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法律原则。⑤行政许可法第50条仅规定了对于公民或法人提出的许可延续申请,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决定,对于其作出准予或者不准的法律依据,以及违反该法律依据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而导致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受到侵害的赔偿问题等未作明确规定。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针对具体的行政许可也作出了类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规定,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前款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该条文虽然仍未明确作出批准决定的法律依据,但是相较于行政许可法的“应当作出是否准许的决定”变更为“规定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即应当予以延续,有其進步之处,但仍有不足之处需健全和完善。对于行政许可到期延续问题,应当从保护公民权利限制公权力行使的价值目标出发,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予延续的情形外,应当自动延续并依法告知行政相对人。关于赔偿问题,对于自动延续的,可参照有效许可的相关赔偿法规进行;对于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予延续的问题,若不存在信赖利益即相对人并非“善意“的情形下,自然就不存在赔偿问题,若相对人具有可依法认定的信赖利益损失,则亦应参照有效许可的撤销赔偿之规定进行及时有效合理合法的赔偿。

(五)行政许可变动的依据效力等级低

依据《行政许可法》之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这就意味着如果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则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法规有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规章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如果将他们视为行政许可变更的一个依据条件,势必会影响行政许可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公权力的限制,更加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为此,应当严格限制行政许可创设权及撤销权的行使,同时,加强权力行使的监督,引入及完善行政许可撤销听证制度,从而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行政法起步较晚,在信赖利益保护方面有其局限与不足,应该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完善国家赔偿之利益损失评估机制,对于撤销权行使之时效及法律位阶问题做具体规定,健全到期许可的延续之法律规定,使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和权利得到更切实的保护。(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叶俊荣:“行政程序与一般法律原则”,《台湾经社研究报告》,2002年第2期。

[3]韩小平:“行政补偿制度的几个问题”,《东吴法学》,2001年版。

[4]韩大元:《论基本权利效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日]乙部哲郎:《信义·诚实的原则》,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张文显:《法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注解:

①叶俊荣:“行政程序与一般法律原则”,《台湾经社研究报告》,2002年第2期,第36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8月,第6页。

③韩小平:“行政补偿制度的几个问题”,《东吴法学》2001年版,第4页。

④韩大元:《论基本权利效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8页。

⑤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作者:李建省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论文下一篇:院长职业化医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