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学校中职教育论文

2022-04-23

职业中专学校中职教育论文 篇1:

在我国农村中职教育现实中进行“职普渗透”教学的一些思考①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最贴近社会的教育渠道,必须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大量专业的、对口的人力资源。因此,农村中职教育要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尽量满足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义不容辞地为存在人力缺口的领域输送足够合格的人力资源。从农村中职教育自身试探中进行下述分析。

[关 键 词] 职普渗透;职业教育;制度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接受中职教育多被视为无奈选择,社会招聘中职学生屡遭轻视

中职教育作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具有初、高中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部队退役人员、青壮年农民工、失业人员以及在岗职工等进行招生。与火爆的就业情况不相称的是,大部分民众对农村中职教育并不“看好”。从现实来看,农村中职教育往往是许多学生不能进入高中的一种无奈选择,而且绝大多数农村中职学生的家庭状况较为困难。从生源来看,农村中职教育的生源大多来自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这些家庭接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和外出劳务不需要多少文化和技能,加上某些地方的用工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了专业技能,无形中也影响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形成了许多招聘“唯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致使很多人不愿做“劳力者”,违背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初衷。

(二)“双证”优势难以体现,就业渠道日趋狭窄

虽然中职教育就业表面上看火爆,但社会上对农村中职教育的认可度较低,社会上不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劳务者不乏其人,中职教育在劳务市场上有氣无力。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尚未健全。由于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相关人员执法不力,就业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客观上也使农村中职毕业生无法在就业时凭借毕业证之外的职业技术资格證占据就业优势,直接影响了农村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现在让“无业者有业”做得很好,但让“有业者乐业”做得不够。

(三)生源质量不理想,教学效果难以完美

对于农村的多数家庭来讲,中职教育只能是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万不得已的选择,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学习惰性严重、心理偏差偏激。生源的质量、素质直接决定学校教学成果的优劣,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农村中职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就业率又是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生源质量不高,会对学校招生产生不利的影响。生源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果,那些无心向学的学生就被送到中专学校,最后造成了质量、就业、招生等问题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形成根源

事实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很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三次被提及。2004年至2014年10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不但全部被提到,而且28次成为关键词;2016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写进报告,并在民族地区多次强调职业教育。然而,农村中职教育仍不受普通老百姓见好。

(一)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的困难固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农村中职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课程设置狭隘、内容无趣、模式单调、方法乏味、手段落后等,致使农村中职教育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都安县职教中心就是从基础薄弱的都安第三高中直接转变为都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后重心组建,不管教学模式怎么改革,其传统教育思想对中职教育的教学思想和内容影响至深,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用旧酒装新瓶,同样是普通教育模式的翻版。这种教学模式以课程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各个课程之间也缺乏横向关系,内容也易于重复。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多年一成不变,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课程模式相对单调,不能满足中职教育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也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了“对口单招”或者某些企业暂时性的招工需要,随意改变课程安排。课程安排和设置的随意性使原本就不够严密、科学的课程体系更不具备系统性。忽略了中职学生的文化教育氛围和专业学习方向性需求。

(二)师资队伍亟待提高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中职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没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数量上看,农村中职教育师资总体数量不足,相对于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数目仍显紧缺,更糟糕的是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没有教师资格;从学历上看,师资力量的整体学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都安县职业中专学校第一学历是本科又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微乎其微,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更少,不能满足现代中职教育的需要;从职称结构上看,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偏少,高职称的学科带头教师仍有较大缺口,学科职称梯队不够合理;从教师实践能力上看,专业教师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等现象仍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学校师资短缺导致教学任务普遍繁重,而且收入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不愿进入农村中职学校任教;教师培养制度不完善,职称晋升滞后,也会导致教师职称难以晋升,进而形成学科职称梯队不合理的局面,难以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师风。

(三)制度歧视根深蒂固

由于农村中职教育在招生时间上排在普高之后,很多社会民众认为农村中职教育只能招收普通高中淘汰的学生,在生源的选择上就低人一等,也因此产生了中职教育低于普通教育的思想。虽然我们有些地方相应改进了职业教育招生模式,但这也难以撼动歧视职业教育的局面。这种局面也为中职教育带来严重隐患。不少地区为了实现职教规模化,完全忽视职教的本质要求,有的农村职校甚至以免学费、给资助、给生源学校发奖金等招徕学生,在对其进行不完善培养的前提下,将其送至工厂“顶岗实习”。加上“学而优则仕”的想法早已在人们心中扎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重视培养伦理道德观念,而轻视科学技术教育。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将来才算“成才”,而职业教育则是“无奈选择”。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国从国外引入的多种颇有成效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就因为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而难以开展,进而也难以发挥作用。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不理性也对农村职业教育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不考虑岗位需求,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有对口专业技术的职业教育人才反而不被录取,难以学以致用。农村中职教育就成了一种“走马观花”的教育。

三、我国农村中职教育发展困境破解的思考

(一)破解农村中职教育发展困境的保障——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

2012年秋季之后,我国农村学生、城市中的涉农专业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接受免费的中职教育。这项政策的出台,不仅能以提高农民素质的方式促进农村发展,也凸显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还能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负担,让更多的适龄群体接受中职教育,实现文化技术脱贫和科教兴国的目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确保这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做好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让新的助学政策家喻户晓;同时要注意全程监督政策实施,大力防范助学资金被挪用,让这样的惠农政策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的有力手段。

(二)破解农村中职教育发展困境的出路——教育制度的变革

在微观层面上,目前由于我国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相关人员执法不力,就业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客觀上也使农村中职毕业生无法在就业时,凭借毕业证之外的职业资格证占据就业优势,直接影响了农村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宏观层面,企图想通过转变社会整体的心态,来实现解决农村中职教育如今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行的。只有改革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只有取消学校等级,建立公平、高效的升学和就业评价体系,放弃“出身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才能获得和其他教育一样的发展地位,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地位平等,都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在中职教育中,实施“职普渗透”教学,理清“立体培养”模式,把握“三维成才”空间。“立体培养”就是确保“做人、升学、就业”立体培养;“三维成才”空间就是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校和现代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实现中职学校、学生、(高等院校)企业为主轴线构成的“三维”空间,多元化开发学生成才渠道。这不但解决了中职教育屡遭歧视的问题,也为中国教育乃至經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出路。

(三)破解农村中职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教师修养的提高

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当前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中职教育课程知识的快速更新对资深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要将教师的在职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还应提高农村中职教师的入职门槛,要求相关教师需具有本专业两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在入职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仍需定期到相关的企业单位参与实际工作,随时了解相关专业在社会上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让职业技能教育真正转变为“师徒”教育,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感悟师生平等与共教互学。

(四)破解农村中职教育发展困境的根本——“职普渗透”课程的设置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局面,我国企业也因此需要为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输入各种新型人才以适应经济结构变革。按照如今中国的产业结构来看,“体力型”操作技术工人,“智力型”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智力与体力结合型”的既从事管理服务也要身体力行的人才,在目前人力资源中缺口最大。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依据就业和升学发展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职普渗透”教学,提炼四个“最适合的实际”:最适合学生的起点,最适合学生兴趣的选择,最适合社会需要的评价,最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实事求是实现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翟海魂.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3(10).

[2]翟海魂.职业教育制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3]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韦焘

职业中专学校中职教育论文 篇2:

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文章在分阶段描述中职招生规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系统梳理了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的中职招生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中的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其次具体分析了政府要素與劳动力市场要素在不同阶段如何影响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趋势,进而提出中职招生规模变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最后阐述了对中职教育研究与政策的启示意义,认为供求关系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拓展中职教育研究领域,中职教育政策应当回应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与不足。

[关键词]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动力机制;供需关系

[作者简介]叶阳永(1984- ),男,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博士。(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县域职业教育扶贫途径与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JYC027)

理清中职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动力机制,对制定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招生就业政策等因素在中职教育的供给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工资水平等劳动力市场因素在中职劳动力的需求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以上各要素对中职教育规模的影响力度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效力是否不同?本文以1980—2019年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过程为分析对象,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一、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总体情况

基于1980—2019年的招生数据,可以将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过程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1990年,招生人数从104.0万增至227.2万。除1981年、1989年下降之外,其他年份都有增长。1983年、1984年、1985年增长较快,其中1983年增长最快,增长率为42.1%。80年代后期,中职招生规模缓慢增长。第二阶段是1991—1997年,招生人数从246.5万增长到415.8万。其中,1991年、1992年、1993年增长较快,增长率分别为8.5%、11.0%和15.5%。此后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增长。第三阶段是1998—2000年,招生人数从1997年的415.8万连续三年降至333.4万,3年减少82.4万,年下降率依次为1.7%、8.2%和11.2%。第四阶段是2001—2010年,招生人数从337.9万快速增至870.4万。其中,除2001年增幅较小、2008年和2010年较前一年保持相对稳定外,其他年份都呈现高速增长,2002年、2003年的增长率达23.1%和24.0%,2005年、2006年的增长率达15.8%和14.1%。第五阶段是2011—2019年,除2019年有所增长之外,招生人数一直减少。其中,2011—2014年降速较快,年下降率分别为6.5%、7.3%、10.5%和8.2%,2015—2018年降速减缓,年下降率分别为3.0%、1.3%、1.8%、4.4%。

二、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招生就业政策

政府的中职招生政策与就业政策是直接影响中职招生规模的变量。具体来看,中职招生就业政策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78—1999年的中职招生就业政策。1978年恢复中职教育以后,各类中职教育主要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方式招收初高中毕业生,但不同类型学校也有一些具体条件限制。例如,技工学校要求招生对象年龄不超过22岁,户口类型须是城镇户口;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招生。

中专毕业生起初在国家人事部门的统一指导下,由主管部门分配工作。1983年开始,允许中专学校招收由集体负担学费或自缴学费的学生。1993年,中专招生计划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1994年,在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的比例,建立起学生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大部分人自主择业的机制。从1994年开始,国家只下达分省、分部门所属普通中专学校招生计划总数,不再下达分学校招生计划。改革之后,国家下达任务招收的学生由学校按招生计划协议,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委托培养的学生毕业时按合同约定到委托单位工作,户口可以办理“农转非”;自费生毕业后,自主择业。1997年,国家决定实施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不再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计划的计划形式,统一实行一种招生计划,并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上学。1998年大部分省市实行招生并轨改革,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招生并轨。从1999年起,教育部不再下达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进行自主择业。

关于技工学校,1983年当时的劳动人事部提出,凡1983年以后招收的学生,毕业时择优分配,不合格的不分配。但在指令性计划下,1993年以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毕业生仍然是包分配的。1993年,当时的劳动部决定将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除招收城镇青年或受乡镇企业委托培训外,也开始招收农村青年。1993年的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之后,各省落实了技校毕业生不包分配的制度。

1978年之后,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地方政府举办大量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其中很多是由原来的普通高中改造而来。职业高中和农业高中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职业中学的毕业生由劳动部门推荐、用人单位按专业对口原则择优录用,也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职业中学、农业中学的毕业生也可报考高等院校。198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职业高中毕业生使用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在招干过程中可从职业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或聘用,职业高中毕业生被聘为干部后,工资待遇与中专毕业生待遇等同;录用为工人的,工资待遇按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规定执行。

2.2000—2019年的招生就业政策。2000年,国家首次将中专学校、技工学校等不同类型中职学校的招生政策统一起来,且招生政策有了重大变革。首先,放松了招生规模管控。省级政府有关部门不再下达指令性招生计划,允许中职学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其次,放松了对考生的条件要求。放宽年龄限制,未参加统一升学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也可录取。2004年之后,中职招生对象扩展到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其他群体。最后,采取了灵活的招生方式。2002年开始,各类中职学校可采取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推荐注册入学、集中录取、多次录取等形式。

2004年中职招生政策重新开始实施规模调控,该阶段与1994年前指令性招生计划管控不同,中央政府不再限制中职招生规模,而是竭力扩大招生规模。每年确定招生总量目标,分配到各省,督促各省完成相应的招生任务。2004年的招生目标是600万人,2005年是650万人,2006年是750万人,2007年是800万人,2008年是820万人,2009年是860万人,2010年是830万人,2011年是820万人,2012年是800万人。同时,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省招生结束后,向教育部汇报。2006年开始,要求各地将中职教育招生工作列入各级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内容。2009年,把中央和省级职教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与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任务完成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与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中职教育有关项目挂钩。从2013年开始,中职招生政策没有再确定年度招生目标,只强调继续稳定中职招生规模,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职学校分流。

(二)劳动力市场中的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个体选择中职教育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动机是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是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价格定位,价格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因此,理解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动力机制,必须了解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变化情况,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项目为了解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变化情况提供了有效数据。CHIP是早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由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家统计局支持下实施的全国性抽样居民收入调查项目,样本以住户为抽样单位,住户内全体成员均为调查对象。该项目先后进行了6次调查,分别获得了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2013年、2018年的居民收入信息。调查分为城镇样本和农村样本两个子调查。城镇样本是以居住在城镇且户口是非农户口的住户为调查对象。由于2018年數据尚未公布,故本研究采用的是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13年的城镇居民样本。本文从收入、职业种类、行业类型等维度描述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中职毕业生相对工资的变化。工作收入是工作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据统计,中职毕业生的工作收入从1988年的7992元增至2013年的34098元,增长326%。中职毕业生与初中毕业生的工作收入比值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2013年分别为1.12、1.14、1.29、1.22、1.19。这说明1988年、1995年中职毕业生比初中毕业生收入高12%和14%;2002年升至最高值,为29%;2013年降至19%。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作收入比值分别为1.14、1.14、1.14、1.09、0.99。与普通高中相比,1988年、1995年和2002年中职毕业生收入比较稳定,2007年开始下降,2013年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收入基本持平。中职毕业生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个体的工作收入比值分别为0.85、0.81、0.68、0.64、0.67。相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而言,1988年和1995年中职毕业生收入比较稳定,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85%和81%,2002下降为64%,2013年为67%。

2.中职毕业生职业类型的变化。职业类型往往与工资收入相挂钩,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质量。据统计,中职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从1988年的41.6%下降到2013年的14.9%。中职毕业生成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1988年为10.3%,1995年上升到13.5%,2002年、2007年、2013年持续下降至3.9%。中职毕业生成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占比,从1988年的32.5%下降至2013年的17.9%。中职毕业生成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占比,除了2002年较1995年有所下降外,从1988年的14.9%增至2013年的27.1%。1988年和1995年没有商业、服务业人员职业分类,2002年其占比为11.4%,然后快速上升至31.5%。使用CHIP2013年的样本数据对不同职业的平均收入进行排序后发现,收入最高的职业依次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除了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之外,收入最低的职业类型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由以上数据可知,中职毕业生从事高收入职业的越来越少,从事低收入职业的越来越多。

3.中职毕业生行业类型的变化。行业类型种类较多,为简明起见,本文仅选择占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行业进行讨论。中职毕业生在教育、体育、文娱、卫生与社会服务行业的占比从1988年的29.8%下降至2013年的12.7%;从事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的占比局部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88年的13.4%到2013年的8.8%;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从4.2%下降至0.7%;从事制造业的占比从1988年的28.5%上升至1995年的35.1%,2013年又下降至20.8%;从事批发、零售业、住宿与餐饮行业的占比从1988年的8.1%持续增至2013年的18.4%。1988年和1995年,中职生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占比很小,2002年为7.7%,2013年增至10.0%。根据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收入发现,收入最高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水平最低的行业依次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与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结合中职毕业生从事行业的分布变化情况可知,他们从事高收入行业和中等收入行业的占比在下降,从事低收入行业的占比在上升。

三、中职招生规模变化的动力机制

(一)具体阶段分析

按照前文对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变化的阶段划分,结合对影响中职招生规模的政府要素、劳动力市场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每一阶段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980—1990年,中职招生规模先下降、再快速增长、又缓慢增长。该阶段潜在的生源供给较大,读中职不收学费,工作有保障,农村学生可以实现“农转非”,因此吸引力较大。招生规模取决于供给侧,即政府愿意提供多少中等职业教育机会。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诉求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提高中职比例,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将部分普通高中改成职业高中,1980—1985年职业高中招生数量快速增长,超过了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招生规模;1986—1990年中职招生规模增加,则是落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力争在5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的要求。

1991—1997年,中职招生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首先,初中毕业生从1991年的1085万人增至1997年的1442万人,增长32%。其次,委托培养与自费生等调节性计划的比例越来越高,该类招生毕业后不包分配,减轻了政府分配负担,且1994年后国家不再下达分学校招生计划,减少了对招生计划的控制。例如,根据对1993年17个省中专招生数据的统计发现,国家任务招生47.51万人,占招生总数的58.2%,调节性计划招生28.15万人,占招生总数的41.8%,调节性计划中自费生招生5.71万人,占招生总数的7%。

1998—2000年,中职招生规模持续下滑。就生源而言,1997年初中毕业生为1442万人,1998年为1580万人,增长9.5%,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1589万人和1607万人,变化不大。所以,这三年中职招生规模下降不是因为生源减少,可能是由于1999年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1997年高校招生100万人,1998年招生108万人,增长8%,这一增长率相比之前并没有明显提高。但是,1999年高校招生160万人,较上年增长48%;2000年高校招生220万人,较上年增长38%。高校扩招增加了普通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机会,激励更多初中毕业生选择普通高中,导致这三年普通高中招生保持增长,且与初中毕业生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但是,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1998年在初中毕业生增长9.5%且没有高校扩招政策刺激的情况下,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就已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1997年国家决定实施中专学校招生并轨改革,且在1998年大部分省份实施了招生并轨,基本废除了统包统分制度。1999年全国范围内实现的招生并轨,彻底扭转了中职教育在考生中的地位。招生并轨改革应当是1998—2000年中职教育招生数减少最为主要的原因,1999年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加剧了这一趋势。

2001—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从生源来看,初中毕业生规模从2001年的1706万增长到2005年的2106万。虽然2006年初中毕业生数量开始下降,但高中阶段入学率开始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43.8%增至2010年的82.5%,入学率的提高意味着高中阶段教育供给的增加。2005年之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趋于稳定,中职招生规模不断增长,可见该阶段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的增长主要是由中职招生扩张推动的。同时,中职招生规模快速增长,还受政府的影响。一方面是开展政治动员活动,多次召开动员会议,如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密集召开第四、五、六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另一方面是设定任务指标、进行层层考核。从2004年开始,国家每年确定中等职业招生规模的总体目标,并以指导性招生计划的形式分配给各省,将招生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和奖励政策挂钩。根据2004—2010年招生文件中提出的招生总量目标与增量目标,并用实际招生数除以目标招生数来衡量目标完成率,除2004年有6%的招生任务没有完成外,2005—2010年的完成率基本接近于1。为什么这一阶段政府需要使用调控手段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呢?主要原因是中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收益开始下降,正如前文所述,其收入水平越来越低,且从事着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的行业和职业,个体选择职业教育的动力显著下降。

2011—2019年,中职招生规模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一阶段,初中毕业生数量由2011年的1665万人快速降至2014年的1416万人,而后缓慢降至2018年的1350万人,2019年有所回升。中职招生规模下降趋势与初中毕业生规模的下降趋势基本呈同步状态,说明初中畢业生供给下降是中职生招生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虽然初中毕业生数量在下降,但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却保持相对稳定,只是中职招生人数在下降,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比例持续下降10个百分点。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不再制定具体的招生目标,只是强调普职大体相当的原则性要求,中央政府的压力下降时地方政府发展中职的动力也在下降。部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较慢,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小,培养的中职生大多被输送到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源往往有更高的教育需求。再加上中职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益不断下滑,入读普通高中还有可能升入大学,最坏的结果也不比中职差,因此人们选择中职教育的主观动机急剧减弱,中职招生规模持续下降。

(二)分析框架

在分阶段讨论中职招生规模变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综合思考何种要素、何种方式影响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笔者初步建立了中职招生规模变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主要涉及中职教育和中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问题,具体见下页图1。就中职教育而言,其供给方是政府或者民办中职学校的举办者,其需求方则是初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转业军人等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的个体。就中职劳动力而言,中职毕业生是其供给方,政府或者社会用人单位是其需求方。供需主体的构成及其地位的变化,影响了不同阶段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1999年中职招生实现并轨是分析中职招生规模变化动力机制的一个关键节点,图1上半部分描述的是改革前的情况,下半部分描述的是改革后的情形。

1999年之前,政府是中职教育绝对主导的供给方和中职劳动力的主要需求方。作为中职劳动力使用方,政府给中职生提供了较优越的收益:免学费、包分配、实现“农转非”。高收益激励更多个体积极提供中职劳动力,进而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也较高。作为中职毕业生需求方,政府的实际用人需要制约着中职招生规模。作为中职教育供给方,政府的中职教育供给水平也影响着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因此,这一阶段决定中职招生规模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中职教育供给水平与中职劳动力需求水平。一方面,政府强调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又因为实行包分配的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供给。中职招生规模是政府对这两股力量平衡考虑的结果,并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下达给各中职学校。随着80年代的乡镇企业崛起和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政企、政事分离改革,政府作为中职毕业生需求方的角色逐渐弱化,劳动力市场要素起到的作用则越来越大。

1999年之后,政府只承担中职教育提供者的角色,不再承担中职劳动力需求方的角色。社会用人单位成为中职劳动力的需求方,其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及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成为决定中职招生规模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政府的直接分配与定价,中职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结合是双方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到人们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作为中职教育的供给方,政府关于经济发展对中职劳动力需求的判断,是其决定提供中职教育机会数量的重要依据。如果认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中职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则愿意加大供给。虽然中央政府对发展中职教育寄予了很高期望,但中职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潜在的愿意接受中职教育的个体数量在减少。因此,这一阶段中职招生规模的变化是国家的高期望与潜在的低意愿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政府不仅扮演着中职教育提供者的角色,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促使更多的人接受中职教育。总结来说,在这一阶段,当政府的调控政策起主导作用时,所制定的招生目标就能准确达成;而当政府的调控压力降低时,劳动力市场上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反馈机制就起到主导作用,突出表现为2012年之后职普比的持续下降。

四、对中职教育研究与政策制定的启示

(一)供求关系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拓展中职教育研究领域

本研究形成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影响中职招生规模的重要作用机制。劳动力市场中中职毕业生的收益率低,是影响当前中职招生规模下滑的重要因素。通常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个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偏低,可能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该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低或品质较差;存在买方垄断,买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低价格;供给大于需求,引起贬值。就中职劳动力收入不高而言,很多研究文献认为是第一个原因。中职教育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毫无疑问是原因之一,问题是另外两种机制是否也发挥了作用。

其一,是否存在买方市场垄断的情况。每年中职生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说明绝大部分用人单位愿意雇用中职毕业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是胜任工作的,其工资低不是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能够胜任工作而工资较低,要么是工作本身创造的价值偏低,要么存在买方垄断,压低了劳动力价格。如果是前者,就需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否则难以提高中职收益率。如果是后者,则需要政府合理利用调控手段,针对市场失灵的问题制订有效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中职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买方垄断的情形,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其二,中职毕业生是否供大于求。现有的中职劳动力供给是可知的,即中职毕业生的数量,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系统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需求结构。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总量是由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决定的,现有文献很少研究这些要素影响下社会对中职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尤为重要,如果真的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那么当前的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措施并不能完全提高中职生的收入水平,因为其供给已经过剩。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中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招生规模,需要了解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教育的实际需求规模与结构,这应是下一步中职教育研究需要着重发力的领域。

(二)中职教育政策应当回应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与不足

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讳言,近年来一直强调给予中职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提高其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能力,并调整相应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队伍结构,这无疑是正确的政策路径。但是,这里忽略了一個重要问题,即中职学校是否有能力把握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规模与结构。劳动力存在流动性,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把握本区域,还要把握全国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把握区域性或全国性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规模与结构,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本地区产业发展动态、从业人员职业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信息的调查统计工作,也需要中央政府加强全国层面的产业发展动态、从业人员职业结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结构的调查统计工作,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同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要充分回应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足,切实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调整政策、理顺机制,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持续优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整体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保障中职毕业生能够好就业,更要保障中职毕业生能够就好业。目前,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面临很多问题,政府应该根据具体情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中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徐世民.市场经济下技工学校招生工作的新特点[J].现代技能开发,1994(4):10-12.

[2]湖南省教委.推进中专并轨改革完善各项配套政策[J].职教论坛,1998(4):27-28.

[3]李民.1993年全国普通中专的招生工作[J].机械中专,1994(4):9.

作者:叶阳永

职业中专学校中职教育论文 篇3: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其生源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分析,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从培养人的单纯的“谋生”、 “就业”本领转变为培养既具有初步执业技能,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 目标 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带来的冲击,特别是面对WTO的教育服务条款和“公正、自由、竞争和开放”的基本原则对全球人力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所带来对人才需求的挑战和生源质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也有人认为“中等”二字含义意指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但是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已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现实中,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已将“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加之多数企事业单位也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中职教育培养“中级专门人才”的看法已不被普遍接受。

为了进一步认识中职教育内涵,我们有必要比较相关的概念属性。首先是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中职教育从属于教育,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1号文件),可见相对于职业技术培训来说,中职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全面素质的提高,换句话说,如果只是单纯的技能学习,而忽视应有的认识和情感,则中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就无差别,同时也抹杀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比,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相对独立,且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晴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其两者教育功能而言,普通教育着重于全面的发展,而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可否认,全面的发展包含职业生涯或职业生活的能力培养,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也需要普通教育的基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强调“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已属必然,若职业教育学生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则应有的技能教育和专业课学习难以推进。

由上分析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应具有双重性教育宗旨。其一是“初等职业技术水平”,以帮助人取得职业入行或上岗资格;其二是“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学生的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具体讲,就是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具备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它属于一种通识性基础教育,是为学好专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继续教育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包括为升学做准备,确保其持续发展的可能。这与国际上对职业教育内涵的共识(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识、情感和技能)是相一致的。

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关系到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位置的准确定位,而对中职教育的准确定位,最终还有待落实在对其培训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上。培养目标问题是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如果目标不明就容易引起教学工作的混乱和无序;要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位,我们仍需要结合对当前中职教育的培养对象状况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分析。

二、当前中职学校生源及社会需求变化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对中职教育培养对象的“进出”状况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对其培养目标的认识和定位。

无疑,与以往的中专学校招生状况相比,现在的中职学校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中专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当然也招收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学制要延长,以助其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以往的生源个性较成熟,已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比较自觉,对世界观、人生观、责任感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把握,能适应传统的较为严谨的教育方式。而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下,并没有完成“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这导致他们的个性较不成熟,文化基础底子薄弱,学习能力差,对世界观、人生观、未来前途的认识模糊,难以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适应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并且在若干年内,中职生源质量难以有好转的趋势。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短时限的特点,这一特点导致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必要。所以说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只能是“相对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切不可与普通高中的文化基础教育等同,这也决定了中职学校在为实现培养目标时,要注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突出生源质量的层次性。

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岗位技能,往往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科技发展的影响,现代工作的完成更多是依赖从业人员的智能,而非体能。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作变化的速度加快,使从业人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弹性,以适应继续学习和转岗的需要。这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国际上对劳动者的各种能力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让青年人学习专门技能,为某一特定行业做准备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掌握好关键能力,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变换,尽管国际上对关键能力没有一致的具体表述,但基本认为它应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我在市场调研过程中,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交流,他们都认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性、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培养自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職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在职业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然中职教育要实现由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相关的课题,如综合职业能力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其心理结构如何?其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中应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处理好中职教育中发展性与针对性的矛盾?如何评价综合职业能力?等等。

很显然,在确定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的质量状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离开这两点,就难以对培养目标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更谈不上如何发展。我认为,就当前而言,中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任务的双重性:既要完成“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又要培养具有初步执业技能,综合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三、对现有培养目标模式的反思

通过对中职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认为中职教育的宗旨包括两方面: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实用人才;二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培养目标模式值得反思。

1.强调就业教育,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教育。

目前,中职教育有过分强调就业的倾向,美其名曰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以致在组织教学中过分地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继续贯彻中职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思想。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一次教育定终生的旧有职业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人一生接受一次教育,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今后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接受持续教育和培训机会,以及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特别是终身教育的理念更是彻底打破了以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化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亦如此。

另外,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必然存在偏重实践轻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设,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有的也是选择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这样就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不够,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的后果。这与理性的就业教育相矛盾,也不符合当今瞬息万变的学习化社会要求。

2.强调学生“升学”,忽视应有的职业技能训练。

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同“应试”教育相似。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升学”置于主要的目標,把职业技能训练放在次要位置,这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不值得提倡。根据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双重性,即就业或升学,继续学习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采用分层教学,学分制的教学组织方式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的要求,没必要把“升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过分强调“就业”或“升学”,都是对中职教育的片面理解,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双重”任务。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更新频率的加速,劳动者在一生中将会多次变动职业和更新职业技能,这就要求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人的单纯的“谋生”、“就业”本领转变为培养既具有初步执业技能,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围绕这一目标,中职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雷正光.现代职业教育培育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论坛,2003,(9).

[2]徐隽.职业教育人文精神缺失和追寻[J].职教论坛,2004,(11).

[3]李五一,刑永富著.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张振元.人力资源新视野下职业教育培育目标新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6]张鹤萍.把脉我国职业教育培育目标[J].职教通讯,2010,(9).

作者:钟秉盛

上一篇:旅游规划乡村休闲农业论文下一篇:多元教学法精神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