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教学社会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教育、知识整合能力培养、综合人文素养教育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受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多的影响,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较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性教学社会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性教学社会学论文 篇1:

秦皇岛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汉语国际教育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区域性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皇岛地区为例,分析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探究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秦皇岛    地域文化    语言与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

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在几十年的教学探索中,“就语言教语言”的汉语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多样性需要通过语言体现,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逐步平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协调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比重,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一、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方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特色、认知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都可以擇优纳入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在保持京剧、太极拳、茶艺等中国主流传统文化教学的同时,适度导入地域特色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要求全国上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秉承“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原则,不断挖掘、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精髓,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将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带向沿线国家,实现特色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以文化成天下”,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然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丰富汉语教学资源,实现地方教学多样化。

我国早期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集中于语言教学,“就语言教语言”偏重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本体知识的讲解,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比例开始逐渐加大,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开设了传统文化专题课程和实践。但部分文化教学停留在京剧、太极、茶艺等主流传统文化欣赏与体验方面,包括海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派出培训,主要集中于中国画、毛笔字、京剧、中国结技法等标准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层面,缺乏有针对性的特色地域文化方面的宣传、推广和深层探究。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尤其在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不同高校结合本地优势文化资源,传统和推广优秀文化。因此,在不同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导入有针对性的地域文化,是丰富汉语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特殊性和多样性发展的重要需求。除此之外,在地方性院校汉语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无论从教学过程把握程度还是教学成本投入方面都具有可操作性。

(三)融入语言文化圈,提升文化适应度。

舒曼(1986)提出“文化适应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初到一个城市,受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人际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心理自然会产生较强的波动性,无疑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语言学习伊始的地域文化摄入,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文化适应过程,能够让其通过对所在城市文化特色、民俗风情、语言习惯等多重要素的了解,提升对城市的兴趣度,更好地融入进本地生活,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同时,地域文化为其语言的学习起到充分的导入作用,文化吸引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语言学习的稳定性,因此地域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留学生个体来说是融入生活圈,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的本体需要。

(四)推广本地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但外来留学生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小城市受到城市规模、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及高校知名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吸引力不足,留学生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整合本土特色资源,将本地文化创新,将特色文化切实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吸引留学生,确保国际生源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二、秦皇岛地域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

将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性、可持续性发展是前提,丰富的、可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是条件。地方高校内部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发展要求尤其需要来自地域文化的渗透和支撑,打造专业多元化发展特色,实现专业特色发展、地域文化传承和城市精神推广的多向目标。

(一)秦皇岛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禀赋突出,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情怀独特。要对秦皇岛地域文化进行认定,可认为是集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为一身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厚,风格独特。

1.自然地理

位处东北和华北交界的环渤海区域,秦皇岛汇集着山、海、城、关、湿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着独特的山水文化。碣石山、祖山、天马山、联峰山,峥嵘挺拔,重峦叠翠,七里海、金海岸、戴河湾、老龙头,波澜壮阔,海天浩渺。宜居宜游的声誉享誉中外,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文化+生态”的发展体系更是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这对于留学生来秦学习交流无疑具有吸引力。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给秦皇岛带来美丽风光、优质资源的同时,更是将城市融于自然,宣传推广特色的良好媒介,吸引并填充汉语教学生源的同时为汉语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2.历史文化

秦皇岛又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唯一一个因帝王尊号而得名的城市。两千余載的岁月长河,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数十轮的朝代更迭,不可计数的文化传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文化,“秦皇东巡求仙驻跸”的帝王求仙文化,“万里长城第一关”的长城和姜女文化,“夷齐让国,崇礼尚德”的孤竹文化。鲜活的历史故事、丰厚的文化积淀,记载着华夏文明历史变迁的轨迹,是城市精神形成和凝聚的源泉,也给来华留学生提供了近距离直接接触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最好机会,为汉语教学课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素材和资源。

3.传统民俗

秦皇岛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特征独特,民间习俗和地方艺术种类繁复,风格突出。国家、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余项,代表性传承者数百人。昌黎的地秧歌和民歌,特色的老呔方言,抚宁的太平鼓和皮影雕刻,姜艳华的艺术剪纸,青龙的猴打棒,北戴河的任家班鼓吹乐,山海关的威风锣鼓等,当然更有国字号的文化称号花落此城,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等,每一种风俗都足够独特,每一种文化都足够精深,秉承着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路径,秦皇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走入寻常百姓生活,走进社会学校,更走进留学生的汉语课堂。

(二)秦皇岛市汉语国际教育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汉语教学和推广工作的日益重视,秦皇岛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多所驻秦高校具备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依托学校发展趋势和专业特色优势,同多个国家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的留学生,且数量成逐年递增趋势,同时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河北省政府奖学金生,国际生源质量也在日渐提高。除此之外,与海外其他高校共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将汉语和中国文化带出国门,推向世界。在国际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自2008年起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立足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全面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国国情的复合型汉语推广人才。燕山大学自2018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项专业综合素质,力争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国际汉语人。因此,秦皇岛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虽然不及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发展机遇多,发展迅速快,无论从中国学生专业人才培养上、海外来华留学生招收上、本土汉语教师能力提升上还是优质的语言文化资源利用上,都具备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和条件。秦皇岛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将作为一张特殊的城市名片,以汉语为载体,将优秀的本地文化推广出去,将独特的外来资源引进来,肩负起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秦皇岛地域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在目前的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地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地域特色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面和推广度都不够高。要在秦皇岛地区开发特色汉语教学体系,就要逐步探索如何能够将本地文化资源有效地融入并适度应用。在以语言为本体教学的前提下,探究地域文化的导入量和导入方法,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编写、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入手,逐步找到适合地域性文化普及和专业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体系创新。

根据调研,目前秦皇岛市几所高校的汉语教学主要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编著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汉字课等的分课型教学,中国文化类的课程设置未成系统且数量较少,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其列入留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般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组织一至两次文化体验类活动。在秦皇岛地方高校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要想地域文化的融入性和贴合性更强,则需要从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根据学生类别进行调整,针对长期进修生,将中国文化类课程正式纳入授课体系,与综合课、听说课一样贯穿整个学期,甚至可以有学分修读要求,在内容选择上则在主流文化导入的同时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合理开设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课程,如秦皇岛长城文化、地方民乐民歌、皮影雕刻、地方诗词文化等。针对短期班或者冬夏令营的留学生,地域文化的导入则可以以专题体验的模式进行,带领留学生深入到文化内部,真实体验地方文化,如爬长城、看秧歌戏,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开展文化教学。

(二)教学方式开放。

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导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重中之重。集课堂讲授、演示操练、实践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地方高校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试验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性质、学习时间和汉语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让留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真正融入本地文化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控语言主体性,将地方文化融入语言教学中,以文化作为背景和中心话题,以“嵌入式”的教学方式连接语言和地方文化,一方面用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主体感受力,另一方面带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实践体验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留学生最喜欢的模式,中华茶艺、传统武术、饮食民俗和景观文化体验等,都是留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但目前开放式实践多停留于表面形式上的单纯体验,对于背后的历史源泉、发展传承、文化精髓的摄入相对较少,针对留学生语言水平,探究更深层的文化精华,随之进行体验,将课堂搬到长城博物馆,搬到秦行宫遗址,课堂内外的结合,表面与深层的融入,也是开放式文化教学的可探索模式。除此之外,走出教师教学的局限圈,引导留学生参与多项城市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地域文化有效摄入的途径之一,比如高校社团民族服装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传统文化汇报演出、中国学生的宿舍文化节、以中华美德为主题的观影分享会、以中外文化差异为选题的辩论等,还有“老外回家过中秋、过春节”等节日类型互动,强化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受。

(三)文化教材独创。

各种类型的课程都需要以教材范本为依托,开展有指导、成体系的教学活动,针对性、关联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教材能够为地方汉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帮助。但目前中国文化类教材存在种类单一、适用性不强、话题内容陈旧等多种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强的局限性。比如统编教材中所用的景区多集中于北京、南京、西安等著名历史古城,所用的饮食多集中于北京烤鸭、天津包子等大城市特色,对于地方院校的留学生,尤其是刚来中国不久的留学生来说并不能完全引起共鸣。这就需要在导入大中城市主流文化的同时开辟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源并纳入本地汉语教学中使用,在挖掘已有教材文化内涵的同时创新思路,编写适合度高、针对性强的本土化文化教材。如结合秦皇岛市地域文化启蒙读物《神奇美丽的秦皇岛》,编写本地汉语文化教材,以任务型为主,选择贴近生活的背景话题和主题词语,如:“爬长城,从头开始”“沙漠与大海的吻痕—翡翠岛”“葡萄酒,喝一杯吗”等,凸显秦皇岛地域文化优势,让学生带着语言任务感受特色,在独特的文化中应用语言。

(四)资源整合利用。

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择优选取,适度应用。当然,这里需要整合利用的资源不但指地方性特色文化,还包括可以为汉语教学提供范本和幫助的一切校内校外资源。比如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专业优势、师生资源、硬件设备等,邀请体育系师生为留学生进行传统武术展示和体验式教学,邀请艺术系师生专门教授民族舞蹈、中国画、泥塑、雕刻等,运用校内专业结合的方式,实现双方受益。在校外,依据秦皇岛本地自然、历史、文化条件,积极拓展开辟汉语文化体验合作基地,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长城干红葡萄酒集团、姜艳华手工剪纸工作室等,将有地域风情和特色的历史、中医、太极、饮食、民俗等真正融入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做到高校与地方的充分对接和合作,整体提升汉语教学的活力。

因此,在地方高校的汉语教学体系中,需要充分探究并合理应用本地文化资源。在秦皇岛范围内,将本土文化融入进汉语教学中,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只有根据高校自身发展条件和优势特征,结合本地可利用资源,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才能将语言和文化教学综合起来,做到整体提升。当然,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秦皇岛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应用与融合,还是一个需要对外汉语人不断深思和探究的持久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祖晓梅.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3):53-58.

[2]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语研究,1989(1):76-83.

[3]王悦欣,张彤.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的导入——以河北为例[J].河北学刊,2011(6):229-231.

[4]张勇,地域文化视域下得对外汉语教学——以齐鲁文化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9):75-77.

[5]李强华,王芳.秦皇岛地域文化开发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2-66.

[6]李砥.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中国经验研究,2012(11):172-173.

[7]林文月.云南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5(14):29-30.

作者:马嘉俪 王杰彦

综合性教学社会学论文 篇2: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素材渗透策略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教育、知识整合能力培养、综合人文素养教育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受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多的影响,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较低。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通过人文素材的引入渗透拉近学生与科目学习的距离,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人文素材渗透提升学生的科目综合感知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拓宽渠道、做好引导。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人文素材;渗透运用

历史与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科目,突破了历史、社会学科的界限,将更多的知识融合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社会时空关系,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综合素养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价值。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科目课时安排的制约,历史与社会科目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学科教学价值难以体现。新时期教学中我们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联系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人文素材的渗透来更好地融入历史与社会科目教学中,发挥科目的人文关怀价值,拓展科目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人文素材渗透的紧迫性

传统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的是课本内容,“以本为本”开展教学活动是以往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阅读课文、画重点、背诵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由于现行的课本是全国通用的教材,课本知识面较窄、内容有限,难以覆盖全国各地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相关内容涉及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课本知识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脱离实际,影响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例如,对于我校而言,地处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而教材第一课《从社区看我家》中的地图不少,学生就难以理解。加上学生生活在农村,学生对于社区的设施、功能认知不到位,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人文素材渗透的可行性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材有着急迫性,也有着很好的可行性:中学阶段处于学生学习理念、生活技能的养成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科目的人文教学价值,做好人文理念、人文知识的引导教育,更好地发挥科目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为历史与社会是一项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项综合性课程,将历史、地理等文科知识进行融合,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认知能力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在科目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主发展、人文素养、综合收获与规律认知。

具体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能够找长辈讲过去的事情,讲生活条件的变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科目的人文元素。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周边的环境变化、家人的生活改善更好地体会社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更好地体会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人文素材渗透的策略

鉴于人文素材对于学生科目学习的重要性价值及其可行性,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重视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恰当的人文素材渗透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课堂开端我们就要科学引入相关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地形多样》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诗词引入,让学生认识到地形的多样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歌曲《青藏高原》《长江》等歌词的引入,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形、不同风格下的人文特色。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就要认识到补充教材内容、拓展学习渠道的紧迫性,科学运用学生熟悉的人文素材,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社区生活》一节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学校模拟为一个“社区”,让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到社区的相关功能。比如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图,收发室位置、操场位置、医务室位置、教室位置、校园超市位置、宿舍位置等,引导学生能够通过熟悉的场景进行学习,感受到“迷你社区”中的各项设施,引导学生体会社区的功能,通过与自身实际联系紧密的人文元素感悟到科目的学习价值,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社区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与管理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社区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更好地发挥科目的人文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人文素材在课堂中的引入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历史与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对于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人文地理感知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对于学生的生活态度引导、美好理想树立也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比如在教学《地形多样》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地形的介紹引导学生分析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来源,之后再通过浙江历代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地形对于浙江发展的影响:比如古时候由于地形、交通制约,加上离政治中心偏远,浙江发展相对缓慢;而近代随着航路开辟、交通发展,地形对于社会的发展因素越来越小,浙江沿海反而成为区域优势,也由此造就了浙江的辉煌发展历程。

比如在教学《地形多样》一课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地形的分类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规律、地形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地形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就能够认识到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大多在北纬30°附近,并且都是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地形知识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平原大多是河流冲积而成,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非常适宜早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大规模伐木农垦,导致绿化覆盖范围变小,土地荒漠化严重,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现在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退耕还林”口号以及“蚂蚁森林”等计划都是在弥补以往带来的伤害。这些人文知识的引入都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于历史、对于社会知识的全面掌握。

此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回顾,做好课堂知识的巩固与总结,帮助学生通过人文素材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原理。比如在教学《地形多样》一课的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地图知识,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通过求问、搜索等方式了解本地的地形特点,进而总结出临海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的总特征。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周围状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人文素材渗透的注意事项

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但是课时安排少、教学难度大,人文素材渗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尺度,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素材渗透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做到:

1.关注学生兴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只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就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相关人文知识的运用与渗透。比如在教学《草原人家》一课的时候,由于我们浙江所处的区域与草原相距甚远,不少学生对于草原的认知不完善,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了。教学之前我们就可以先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呢?你想知道草原的什么知识?在课前做好信息搜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草原视频、草原歌曲的引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在草原”的学习场景,通过草原的风景、草原的动物、草原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引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人文素材的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的民族风情,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

2.结合本地实际

学生对于与自身距离较远的事物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教学中,我们就要认识到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引入本地元素,通过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事物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科目知识、掌握科目规律。比如在教学《家住平原》一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桃渚本地的万亩优质米种植基地图片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本地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认识到水稻生产的必备条件,认识到分析肥沃的田地、充足的水分、温暖的气候,低纬度充足的光照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人文元素渗透的紧迫性、可行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开展渗透教育,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对科目知识的整体理解与全面掌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建娥.追寻目标设计的人文之美: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设计实践[J].都市家教月刊,2012(1):79-81.

[2]符悅东.浅议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文理导航,2018.

[3]陈忠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之人文性探析[J].新课程,2017(23):113.

[4]金健.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巧妙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J].丝路视野,2017.

[5]吴雪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09(9):154.

[6]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2):149.

编辑 温雪莲

作者:郑素娇

综合性教学社会学论文 篇3:

基于学科课程建设的课程基地共同体区域发展研究

摘 要: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在国内率先启动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各高中学校积极投入创建,但从创建后的运行来看,各课程基地的发展参差不齐。构建课程基地共同体,以区域学科课程建设为抓手,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基地的良性运行,实现课程基地与学科课程的双优发展。

关键词:课程基地共同体;高中生物课程;区域发展

一、课程基地及区域发展状况

自2011年9月起,江苏省在全省中小学启动课程基地建设。南京师范大学何善亮教授认为:“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1]课程基地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追求,以建设学科内容的物质呈现平台为基础,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天赋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新课堂”。就高中生物学科而言,课程基地是原有生物实验室的品质提升、是学科教室与固定教室的优化整合、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良好载体平台。

在2011年江苏省首批31个省级课程基地中,常州市占两个,且这两个课程基地都在高中生物学科,分别是常州中学“生命探究”课程基地和前黄高中“环境生命”课程基地。可见,常州地区高中生物学科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常州地区与生物学科相关或以生物学科主打的课程基地主要有:5个省级生物学科课程基地(高中),包括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生命探究”课程基地、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环境生命”课程基地、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的“生命健康”课程基地、常州市田家炳高中的“STEM生命”课程基地、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践”课程基地;3个省级综合学科课程基地(高中),包括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的“环境”课程基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环境、科学、教育”课程基地、常州市第二中学“理科实验”课程基地。从目前的三个省级综合学科课程基地的运行来看,主要是以生物学科为中坚力量。课程基地的创设无疑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各课程基地的运行以各自“自转”为主。

二、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的内涵及学科需求

课程基地共同体的打造,是学校课程基地自身运行的需求,也是教师发展的需求,也是在一定区域(常州市范围)内“公转”的时代需求。

(一)内涵属性

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对共同体有较为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人的意志在很多方面都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任何这种关系都是多数中的统一,或者统一中的多数。它是由促进、方便和成效组成的,它们相互间有来有往,被视为意志及其力量的表现。通过这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族群,只要被理解为统一地对内和对外发挥作用的人或物,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2]滕尼斯对共同体的认识更多地是社会上范畴上的理解。而这里的“课程基地共同体”既有其社会学属性,也有其教学上的特殊性。

1.课程基地共同体社会学属性

常州地区各校的生物学科课程基地自创建以来,都有各自的发展。一是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基地都有其特殊之处,也就是其研究的方向各有不同。譬如常州高级中学的“生命探究”课程基地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究、前黄高中的“环境生命”课程基地主要侧重于环境与生命教育等,这种研究方向上的不同正是滕尼斯所认为的“不平的”或“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平等”或“差异”,才使得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建立有了其一定的研究基础。二是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情况不同。如常州中学的“生命探究”课程基地依托学校生物课程的实验化改革,充分把课程基地运行起来,做到了高一生物课程都在课程基地进行。但也有些课程基地不能很好地运行,甚至不运行,一批良好的设备静躺在实验室“吃灰尘”。这种人为因素的“不平等”或“差异”,也迫切需要有一个研究的共同体来促进各课程基地和谐发展。

2.课程基地共同体教学属性

课程基地共同体与教学密切相关,因此其还有教学上的特殊性。课程基地共同体是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的,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因此,课程基地共同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共同体,其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服务的。课程基地共同体运行过程中教学设计者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以方便共同体成员能够借鉴与学习。

(二)学科需求

1.行政推动与实际需求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组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的通知》。学科联盟的建立实际上就是通过组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加强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交流与合作。联盟包括技术类、自然科学类、语文类、数学类、外语类、人文类、生命与健康类、艺术类、文化类等九大类。从课程基地联盟建设的情况可以看出,省教育厅旨在通过一定手段促进相似背景的课程基地联合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跟课程基地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省一级层面上这种类型的“联盟”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性意义,实际层面上的联合操作少之又少。另外,这种联盟的分类,把生物学科相关的课程基地归类于“自然科学类”还是“生命与健康类”都存在一定问题。

常州市已有多个课程基地,就高中生物学科而言就涉及八个,但在市级层面上却没有相对应的类似于“学科联盟”的活动组织,更没有同一学科的活动组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联盟是相对比较松散的组织。而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建立,将形成相对较紧密、实在并基于“生物学科”“常州地区”“共同体”的“真联盟”,其结构特色鲜明。

2.学科保障与教师发展

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建设需要有保障。滕尼斯认为“在共同体内部,相互之间有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己的意志,而‘法’作为若干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真正的和基本的意志而受到尊重。”[3]正是基于这个前提,课程基地共同体才有一定的保障。首先,常州市生物学科课程基地共同体成员主要包括上述拥有相关课程基地的学校,以及一些拥有相关课程基地实力及基础建设的高中校,譬如常州市戚墅堰高中等。这些学校的既是常州地区生物学科传统优秀校,同时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创建课程基地,就是因为这些学校的老师有着建设好生物学科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的基本意志。其次,各课程基地内部拥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教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若能把各课程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优势和资源互补,这将大大促进区域课程建设。这种利好对生物学科是如此,对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第三,非课程基地校教师发展及区域教研是推动课程基地共同体运行的良好助力。课程基地建设之初,其定位就有“开放性”这一属性。也正因此,常州高级中学的“生命探究”课程基地积极申报并成立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成为省内唯一一个纯粹以高中学校自身力量承担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基地。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课程基地“公转”的效能,本地的教研活动很多都借助于课程基地良好的基础条件,为非课程基地校教师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教师培训中功不可没。

三、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与目标

马斌《创造一种模式:课程基地变革江苏高中》一书中界定了课程基地“学校之间开放性”的属性,“特定基地的建设任务归属于某一所学校,但是建设的成果向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开放,这是在全省范围建设多样化课程基地的基本用意。”[4]如果说全省范围内开放存在困难的话,在常州市区域范围内开放则完全没有问题,这既是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也是学科区域发展的基础。

本文中的高中生物课程区域发展主要是指依托常州市高中生物课程基地共同体,以共同体学校协同建设、集体行动为原则,以合作研究、经验共享为机制,开展高中生物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深化研究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科学化建设,以及开展上述研究所必需的教师课程素养提升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常州区域内高中生物课程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基本特征与核心趋向,探讨高中生物课程的区域性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基地已充分发挥了其引领作用,聚焦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优势,在转变育人方式、优化学习方式和创新教学制度上形成典型示范。但个别学校的孤军奋战和一枝独秀并不是我们的追求。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建设,能够让区域高中生物学科依托课程基地建设,联合区域优势,在课程建设方面提供许多有意义的理论和经验。基于以上认识,进行“基于课程基地共同体的高中生物課程区域发展研究”的研究,试图从课程基地合理利用和错位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目标的定位、课程的开发、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通过研究与实践,探讨基于课程基地建设的生物课程建设体系,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真正体现课程基地建设与生物课程的价值。

课程基地共同体是一个课程建设的实践平台,研究过程中,以落实各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学校生物学科课程建设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水平。一方面,通过对生物课程的区域性统筹和协同研究,提升、夯实高中生物课程基地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通过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进程、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水平、教师课程素养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等,提高高中生物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育人功效。从课程基地共同体建设为切入点,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素养的目标。

区域内课程基地共同体的构建完全可行,基于课程基地共同体的区域高中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也值得探讨。而这种模式的应用,于其他区域和其他学科也是可以借鉴的。

参考文献

[1]何善亮.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57~63.

[2]【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3]【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1.

[4]马斌.创造一种模式:课程基地变革江苏高中[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8.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第十二期立项课题(编号:2017JK12-L076)《基于课程基地共同体的高中生物课程区域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丁静

上一篇:教学及考核中药学论文下一篇:城镇电力服务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