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存的问题,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借此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新时期强化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

【摘 要】 体育竞技中的团结、奋进和进取精神是现代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而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做些有意义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价值观;体育精神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导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对人的精神上的关怀,可是目前社会对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及个体人生越来越关注,那么人文精神就不仅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了,而是直接关系到了每一个个体生命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我们讲大学要“以生为本”,首先就要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观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成年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观教育,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这对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还能够帮助大学生真正地拥抱幸福。

2.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对生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生存。

3.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自我是他们身上明显的特征。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长辈的呵护,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觉得非常失落,变得更加脆弱敏感。这几年来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案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命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所以,在大学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广,深化高校学生对体育竞技精神的接受。体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促进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文化运动。体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而体育事业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但指导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进而发展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例如,2011年我国深圳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体育老师就可以把这些事迹讲给学生听;另外还可以讲一讲世界对中国的评价与认识,讲一讲“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等等,这样就可以激发起大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集体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

2.完善体育课程规划方案,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长久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评价考核方式重结果而轻过程,与现在的体育课程宗旨是不相符的。现在,对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增加了许多的人文内涵,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也应该关注人文精神,这样才更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一,教学评价一定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促进现代体育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二, 教学评价应该具备开放性,要从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出发,不能仅仅靠学生的一次动作演示或一次体能测验就来判定学生的成绩,而应该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等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才更加客观;其三,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素质,为学生选定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来制定适宜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信心,获得更大的收获。

3.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学校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属于校园人文环境。在校园里的各个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场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形成了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精神的角度来讲,校园人文环境包括了校园中的所有文化现象,如体育老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非制度文化、组织文化、非组织文化等;其次,从物质角度来讲,校园人文环境包括了学校建筑的造型、规模、布局、场地以及体育装备的情况、绿化情况等等。这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要进行精神角度的人文建设的话,主要可以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和体育精神,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进行学生评价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个性评价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要进行物质角度的人文建设的话,可以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雕塑和运动器械,或者张贴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名人名言等等。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老师人文价值内涵。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就要求体育老师必须具备比较高的人文素养。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热爱真理、追求卓越,教学严谨,有科学求实的精神,气质儒雅等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育的人文素质。我们可以采用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帮扶等各种形式来提高体育老师的人文素养。当然,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工作力度,如增加培训资金,制定激励制度、聘请专家培训等等措施,来促进体育老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体育老师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基础。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身教胜于言传”,体育老师的人文精神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所以,高校要抓人文教育就应该从体育老师抓起。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还要传递人文意识,这样就能很好地把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放眼社会,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多涉及一些经济、政治、历史、法律、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而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陈荣浩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2: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存的问题,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借此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人文素质教育

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形式,其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关注和重视的是人的发展。如今,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此相对应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與借鉴。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和关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这一点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只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合理渗透,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才能够确保素质教育的切实落实。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任课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过分关注,使得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失去了以审美性和人文性为特征的德育功能。然而,实际上,体育作为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人文精神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和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只有在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自由平等、公平竞争以及博爱宽容等人文情怀,真正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才能够确保高校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存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技术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和体育技能的培养,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始终放在让学生获得从事体育运动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上,而却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被边缘化,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体系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欠缺、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化、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缺乏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做出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完善,不但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人文素养的顺利提升,严重的还会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以后继续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消极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改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树立人文主义的教学观

树立人文主义的教学观是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前提。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只有树立了人文主义的教学观,才能够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才能够真正在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要求。因此,高校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割裂的教育观念,树立人文主义的教学观,积极的探索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之道。

(二)积极组织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

积极的组织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现有的体育水平、体育兴趣和个人爱好与特长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和选择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例如: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增加一些体育人文知识的课程;还可以组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利用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引导学生发现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等等。

(三)注意提升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体育任课教师,才能够真正的在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为了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学校一定要积极的通过在职培训、开展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水平,培养一支符合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唐英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松涛,曹群.简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现[J].运动.2013(10).

[3] 周英.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

作者:陈颖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国民的体育素质。因此,只有注重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随着全民健身、阳光体育等多项体育激励机制的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传播知识、技能、精神的体育教师,其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因此,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全面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高校体育教学及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依然较严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严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体育实践课课时占较大比例,理论课的课时相对较少,重视体育技术训练,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安徽高校体育教学为例,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理论教学时数仅占体育教学总时数的12%,有的学校甚至更少。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未能形成一个适合当代大学生所需求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体育教学单纯强调学生体质,脱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学生不懂得体育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有什么作用,更不懂得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如何运用这些体育知识和技术,也就无法达到提高体质健康的目的。

2.陈旧教学模式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课程教学程式化、强制化,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只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被动地进行练习,这种模式强调基础而不是选择,重秩序而不是创造,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在课堂上“身顺心反”,形成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体质教育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3.教学组织形式不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般以教学班为教学组织形式,在一个教学班中,所有的学生接受同样的体育教育。但学生之间存在着体质状况、运动能力、心理素质、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学习心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如果将他们在统一的组织形式下学习,往往是过分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4.学生文化基础差,人文底蕴不足,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源主要是一直从事体育训练的特长生,或虽未一直从事体育训练但身体素质较好、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这些学生总体文化基础差,人文底蕴不足。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参加高考的语文成绩和文科综合成绩不及格的比例极高,许多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欠缺,对现代国内外人文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少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等创新源泉容易干涸。尽管这些年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人文环境的营造探索了不少新的方法,但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不注重或根本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强化体育教学人文性,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1.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能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吻合,直接关系高校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和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教师应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大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以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教师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激发灵感,有所创新。因此,教师要摒弃旧教育观下割裂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科学教育的思想,在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探求平衡,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成长发展观。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素质的养成与提升。面向21世纪的体育人才,除了有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外,更为根本的是要具备优良的人文素质,这是“为人之本”,更是“立业之基”。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追求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真正有意识地培养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以及创新开拓的意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支与改革相适应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1)在职培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以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2)优化教师结构。体育教师队伍构成要多样化,不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体育”教师,而且要有受过严格训练的高层次体育学术带头人,还要拥有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水平教练。要树立名师、高师,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教学、科研、训练、交流等活动;(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要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积累知识和教育教学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高校体育教师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牢牢把握教学规律,注意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现实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科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体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新思路、新见解、新方法、新知识,从而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提倡体育教师的指导性。体育选课“三自由原则”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即自由选择体育课科目、自由选择体育教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地点。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避免了以往由于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等而导致的不能准时出勤、应付式学习甚至厌学、逃课现象。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要有良好的人文意识,并用自己良好的人文素质去教育学生,时时刻刻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隋感,不能一味地批评体罚,也不能一味地“泼冷水”,尤其是学生信心低落的时候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这样,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变得融洽,进而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和自主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内容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人文素质渗透其中,增开一些体育人文知识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比赛,与学生探讨交流,告诉学生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感、美感及果断、自制和坚韧的优秀品质。在体育运动中,团队成员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增进感情,提高默契程度,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类似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

创建人文化体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创建人文化体育教学环境,可以在校园体育场馆设施前竖立体育名人塑像,悬挂体现人文精神的警句格言,通过横幅、橱窗向学生宣传体育文化知识,举办体育人文主题讲座,组织集体项目的运动等。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陶冶,以此培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品质。

4.突出“体育文化”特色,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探索并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一些别具特色的环节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活跃、宽容的品行及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体育教师要大胆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等内容,利用先天优势,丰富课外生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要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讲座,如: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讲座、竞技项目的学术前沿讲座、交响乐普及讲座等。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如:举办科研论文写作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参与中提高人文素质。

要努力创造怡人的校园环境。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要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要考虑与原有的学校环境相匹配,也要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吻合。校园环境建设要充满人文气息,增加体育名人塑像、纪念碑,整理校史、总结校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点,让学生在优美的人文环境中接受熏陶。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陈羲

上一篇:高级教师职称层次划分论文下一篇: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