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1:

高校教育中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高校教育中应当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儒学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卢梭提出教育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性中固有的那些美好的禀赋显现出来。这一观点指明了现代高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科学教育,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取,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二是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文化素质和品格得以提高,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高校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

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正在经历传统的断裂和经典教育的断裂,出现了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政治化倾向,使人的价值理性在实用理性的全面进攻下显得落寞而无力,人的训练取代人的生存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取向,作为陶铸人的灵魂而存在的高校人文教育处境窘迫。由此看来,中国高校人文传统基础建设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奠基。而教育只有深植于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动力的人文传统,才能深植于人性,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代表中国6500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值得实践和研究的。

一、人文教育研究现状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热点。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局限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学科,因而人文教育受到忽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特别是当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及国家教育部门,纷纷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并开始了人文教育地位的探讨。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兴起,在大学教育中兴起人文教育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人文教育和儒家人文传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如朱小曼的“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顾琰珏的“追寻人文精神的光芒”、朱汉民的“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余治平的“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甘剑梅的“以儒学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运动”、郭齐勇的“让儒学的活水流向世界”、卢卫林的“儒学的和、仁、知、勇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等。从1996年以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这些思想和著作比较集中的观点:第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重塑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理念;第二,儒学人文精神可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的危难;第三,儒学已经淡泊衰微了百余年,需要我们开拓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需要从传统文化汲取理想、价值和道德资源,为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动力和凝聚力。但目前儒学的实践在高校教育领域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运用儒学人文精神化育受教育者的人格论极少。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代表国家。英国政府在1987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中,明确地把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1984年,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发表文章《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对衰微不震的人文教育表示深切关注。在美国,每个大学本科生都必须接受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美籍华人、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杜维明先生,秉承着儒家的命脉,承担着儒者的使命,关怀着儒学的复兴。日本提出用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面向国际社会的日本人,要加强人文教育,以克服环境恶化、人的素质退步,以及人的相互间的接触和关心淡薄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教育组织也对人文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作为会议的主题。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大学校长在“21世纪的大学”主题下几乎一致地强调了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二、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而言,“‘儒学’不仅是一种‘资源’,更应理解为一教化之本或‘教养的本原’”。儒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美学的价值、伦理学的价值、宗教哲学的价值,等等。儒学知识典范的“为己之道”是人性贯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规范,修己成仁、义在正我、以礼立人、以智育人等是不可须臾而离的“伦常日用之道”,这种“伦常日用之道”是一个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

1.修己成仁。

“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儒家人文体系的价值核心,是表达人的情感活动的概念。董仲舒曰:“仁者,憯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

仁必须在具体清澈精诚恻怛的真实生命中表现,“为仁由己”,一切外在的戒律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定了,强调知识的修养、美的修养、善的修养等都要靠“己”——主体自身完成,并由内向外发显(推己及人),以维护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中庸》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性内容是爱,基于自爱、亲爱,到仁爱、博爱,仁者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仁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者“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仁”要求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人的内心欲求,也就是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从主观的“立己”到客观的“立人”,从亲情孝悌到济助众人,从个人的主观修养到社会风气的培养……无一不包,无所不至。以修己为本,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促进社会稳定。从修己到济众,成就于“民兴于仁”。

2.“义”在正我。

《中庸》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它是针对我而言的适宜、恰当,立足点是我而不是他人。义与我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密切的关联。董仲舒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言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故曰: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以此参之,义,我也,明矣!”义与我不可分,义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主观的情感、意志、心理、态度的作用。在个人内在超越中,仁义是不可分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义则是仁的落实,是仁涉及存在世界后被具体化了的仁的原则规范,义是仁向外在社会存在过渡时所生发出的精神规范或道德律令,是人从内在心性领域向实践世界跨越所走的正道、正路。正如董仲舒所强调的“仁在爱人,义在正我”。

3.礼的社会担待。

“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其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它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不知礼,无以立也”这是对人的最起码要求,是一个人道德修为的重要部分。礼起着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功能。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就容易发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一个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就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4.智的培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由此可知,知识的获取是追求智的过程,是智的培育过程。

儒学的“智”不是纯粹理性的认识运动,也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体系,而是更趋向于本体性的“智”。“智”有理有情,有知有欲,有仁有义,是包容一切的心理原真。孔子曾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戎;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直、勇、刚是受教育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智为仁、义、礼之首。求智的过程是求真、求实、求利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和“仁、义、礼”所指的求真、求善、求美真正整合起来,才更具体真实,不会迷失方向。人文教育在完善个体人格时既要重点强调“智”,又要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时机地进行“仁、义、礼”的渗透,因为智是建立在“仁、义、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渐长而日趋完美的,呈一种“厚积薄发”之势,威力无穷,而仁、义、礼、信是“格物致知”坚厚的基石,使受教育者在“厚乎德行,博乎道术”的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完善,获得“厚德载物”的人文品格。

5.“与命与仁”的生命超越。

儒家的终极关怀突出表现在“与命与仁”思想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然宇宙赋予人的生命就是性,人的生命依附于“天”的自然之性就是“道”。人通过“道”修习其身就是人性的教化、社会化、人文化。“天道”与“人性”通过“内外修为”,方达于仁、义、礼、智根于心的“修身”之本。人性的“人文化”和人性的“自然化”是儒道的终极关怀。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敬畏自然,也就必须尊重自然所赋予的人性,更要珍惜人的生命。

总之,儒学本身以教化为目的,视教育比其他任何问题都重要,儒学人文精神重个体的生存品位和品质,重道德的教化,重人格理想的追求。儒学人文精神提倡的仁、义、礼、智等价值,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之后,完全可以提炼、转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渗透到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去,进而作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力量参与高校教育,治疗现代大学生的某些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高校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策

1.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

首先,注重人的内在生命力的激发。如上所述,儒学教育对人生传统早已有了充分的示范。高校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命,始终将生命意识的唤醒、人的生存放在核心地位。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的践行与体验,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丰富人生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说教。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合大学生的本性与境遇,深切地关怀和引导大学生的内心,触及存在真实生命感受的大学生,说明和回答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注重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关注人性,注重人性的陶冶,使大学生的内在素质随教育的发展而提高,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其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反省自身的存在,以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品位高尚的人。

2.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高校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活动中的主导力量,需要为科学知识的教育提供充满张力的基础环境。从这个意义看,高校教育应立足于德,引导大学生认德、体道,充分挖掘“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纠正大学生形成的不正确认识,开展“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的教育。应改变高校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关系,调整抑制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调整大学生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行为、人格追求与对物质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在义利之间,既反对“见利忘义”,又鼓励大学生追求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使大学生明智、明理,增强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进而使高校和谐有序;使大学生有诚信的观念,养成诚信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4.

[2]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四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589.

[3]余治平.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12-13.

[4]中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87):203-204.

[5]褚宏启.论仁在道德中的地位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32.

[6]于亨利,周方.理想化的人格——仁[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5):23.

[7]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2.

[8]朱熹.四书集注·论语[A].北京:中华书局,2004,(92):173-174.

作者:朱承学 成海英 舒志华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2:

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鲜活的文化记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能形象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要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以便其能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文章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据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实践,就如何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切入点,以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为教学目的之一,探讨了大学音乐教育可能的新模式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文化归属感;民族文化;中国民族音乐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国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也为高校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的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仅就民族音乐教育而言。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教育隶属于民族文化教育。民族音乐源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通过学习经典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民族文化自豪感,而文化自豪感是民族文化归属感必要的感情基础。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北京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据分析,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为议题,来初步探讨大学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对培养民族文化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情感和风格的表征和镜像。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产生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鲜活的文化记忆。我们认为,学习民族音乐,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形象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以便其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

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储备,更可加强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情感的理解与沉淀,使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底蕴去思考,从而能够比较中华民族音乐与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上的差异,去劣存优,最终培育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激情,成为拥有开放和多元思维方式的新时期民族文化创造者。

由于历史、社会环境等多重原因,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目前仍处于相对冷门的状态;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更是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一种“举步维艰”的趋势。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之后,在“西学东进”的同时,也被慢慢地边缘化了。时至今日,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人 “尊西人若天地,视西乐如唯一”。而在音乐审美倾向方面,一些学生也出现了追逐西方音乐的现象。在他们的电脑、手机、MP3里,西方音乐占据着主要地位。甚至有的人对欧美音乐奉若珍宝,而對民族音乐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高雅的是“欧洲古典音乐”,人气的是“RAP、蓝调”。

如何改变民族音乐文化的弱势现状,最后取得民族音乐文化,甚至民族文化的新发展呢?毋庸置疑,主要还是靠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等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生动活泼,不仅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和欣赏,更易于使他们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民族文化归属感,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二、对北京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官方艺术团、学生自组社团和教师开授的课堂教学等方式来实现的。

那么,在众多的艺术活动中,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根据我们对北京15所高校教学现状的调查(2009年统计),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并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众多的艺术活动中,涉及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文化生活,目前并不理想。就是普及度最高的清华大学,其比例也不过占其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学生比例的4.5%(计算方法:民乐类社团、艺术团总人数÷社团、艺术团总人数)。作为学校官方管理、拥有教师、场地和经费保障、条件较好的艺术团体,在抽样调查的15所北京高校中,其民族音乐类团数占其学校社团总数最高的北京大学,也才仅占25%。甚至有5所学校还没有民族音乐艺术团。

高校社团多由高校学生管理建立。民族音乐类社团数量最多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其全部社团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就3%。而民族音乐类社团人数占其学校社团总人数比,比值最高的(北京师范大学)5.3%、最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83%。另有5所大学没有社团(占抽样总数33%)。

再说开课情况,除中国人民大学外(8门),其他高校,尤其偏理工类学校,多数只有一到两门民族音乐类课程。平摊到以万计的大学生基数上,这样的开课数量可能无法满足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需求。

三、对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古典音乐相比,的确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冷感,也必须引起教育者的反思。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倡导民族音乐,并定期组织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可庞大的学生群体,也亟需有全面、普及型的民族音乐教育。如何制定具有实效的教育内容、方式,保持庞大而稳定的学生受众群,是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一个极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教育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适应教学环境、并制定出适合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是解决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通过在一线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本人认为,目前,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瞿振元会长认为[2]: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包含着我国教育发展应当具有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等深刻内容。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

二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

正如瞿振元会长所说[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民族音乐教学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以人为本、注重引导。

我们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民族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民族音乐的衰退乃至消亡。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大学生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我们不能强制学生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即使传统经典优秀作品,也不是“灌”下去就会被接受的。因此教师要改变角度,以学生为本。在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之上,以引导的方式去从事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喜欢的港台流行音乐,其中很多经典歌曲歌词就蕴含着古典诗词的华丽与唯美。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流行音乐中学生喜欢的元素从中入手,将之细化拆分引入民族音乐教学中,会更易于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文化产生兴趣。

由于民族音乐门类多、学问深,而高校受客观条件、师资等情况限制,往往无法同时开设多科民族音乐教学。我们或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如MOOC、网络云平台等,由教师提供相关网站链接信息,鼓励学生运用网络云平台进行民族音乐学习、交流等。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知识背景,我们更可以开拓多种教学模式:如,根据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等综合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级教育;制定递进式教学平台、特色教学方针;如对零基础的学生重点组织综合知识理论学习、培养兴趣;让基础好的带基础差的学生共同实践等。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鉴赏活动,如音乐会、艺术讲座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亲自带领讲解,并做到通俗易懂。如果条件不具备,可组织学生集体在线试听并展开共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辩论来激发学习热情。

四是,民族音乐教学要注重开拓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纵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工科学校開设人文课程,其目的之一也即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众所周知,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拥有跨学科的学术背景。音乐教育会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会让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其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同样,也会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能力。音乐的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能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即使对于民族音乐教学本身,鼓励创新也应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对于民族音乐来说,亘古不变、永世长存是一种误读。学习和借鉴外来音乐的形式、创作技法和表演方式是必须的。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光明行》《良宵》等十大二胡曲,就是集本国文化精粹与外来文化潮流的成功表率。而在学生的艺术实践中,不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判学生实践的好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其大胆创造,都是应该的。另外,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外国经典曲目进行改编、演绎,来解决民族音乐教学中原创作品少的瓶颈。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原创,引导有一定基础兴趣的学生进行相关学科深度学习,也是值得提倡的。

新时期,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作为高校民族音乐教师,更应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努力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努力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修行。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使学生学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出民族文化传承者。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寻找多种教学渠道,使广大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在文化中提高素质。在文化归属感支撑下,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国家而继续奋斗。

注释:

[1]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5/201401/

163173.html.

[2]瞿振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9-10.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宋赛 王怡

当代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3: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

摘 要:受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以及高校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明显地漠视他人、他类生命的现象,自杀、杀人及残害动物等轻视生命、伤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常有发生。应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生命教育;实施路径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自杀、杀人及残害动物等轻视生命、伤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常有发生,有关大学生虚度年华、消极颓废地浪费生命的现象描述也时有所闻。为此,笔者于2010年9月—2011年1月就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观问题,对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非医学专业的350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合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

1.大学生有珍爱生命的意识,但较为欠缺保护生命的知识与能力

调查发现,高达93.8%的学生认为,应该“珍爱仅属于自己一次的生命”,“对生命轻言放弃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人不仅有生存的权利,而且有生存的义务与责任;只有生命存在,才谈得上个体的发展与生命的意义。可见,大学生群体具有珍爱生命的意识。但在问及“你是否具有烫伤、烧伤、流鼻血、运动时摔伤、被蛇咬伤以及食物中毒等救护知识与技术”时,有3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清楚”,许多学生自认为“了解或了解一些”的救护知识也并不正确;很少有人听说过“心肺复苏技术”,几乎无人正确掌握这一技术;有85%的学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等。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缺乏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2.大学生重视自我生命,但却相对漠视他人、他类的生命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发生伤人和残害动物等恶性事件,显示出其对他人、他类生命的漠视甚至冷酷。调查发现,有63. 2%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的许多同学“自私冷漠,缺乏宽容,没有同情心”;有45.5%的学生尽管认同“摘折花木、捕杀动物等是一种伤害生命的行为”这一观点,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这一类伤害生命的行为”; 有65.7%的学生“为了获得某种切身利益”, “会或偶尔会以伤害他人为手段”;甚至有近4%的学生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信奉“人不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

3.大学生对“为何而生”的价值理性关心让位于“如何而生”的工具理性关心,精神信仰日趋迷失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更注重“如何而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对忽视“为何而生”的价值思考。这突出表现在其人生目标的规划与职业选择上。在体现人生目标规划的选修课的选择上,有62%的学生选修的是技能类课程,29%的学生选修艺术陶冶类课程,只有9%的学生选修思辨类的人文课程;在职业选择的标准上,有21.5%的学生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水平”,14.3%的学生追求“比较稳定和轻松”的工作,还有2.7%的人选择的是“只要找到工作就行”。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存在着较为功利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的是感觉层面上的快乐,精神信仰日趋迷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压力,许多学生已经没有能力去理解、体验和欣赏生命的美好,一旦遇到重大的挫折与打击,轻则产生心理问题,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我们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当问及“如果遇到重大挫折你会不会自杀”时,选择“可能会”和“说不准”的学生分别占4.0%和10.2%,并且有25.5%的学生遇到挫折“偶尔有过”轻生的念头。可见,由于有的学生找不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比例有上升、范围有蔓延之势[1]。

4.大学生具有积极开放的人生态度,但实际应对挫折与危机的能力较弱

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富有激情,敏于思考,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向往。他们积极求新,勇于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如意,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例如当被问及“您感到迷茫、压抑或焦虑时您会怎么做”时,有64.7%的学生选择“自己解决”,有18.3%的学生“向朋友或同学求助”。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同学都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并能积极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但也有17%的学生选择了“逃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既需要自我的调节,也需要得到来自于亲人、朋友、同学以及专业人员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果自身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又不善于寻求外界的支持,就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调查表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自责、自虐,有的则怨天尤人。如果这种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调适,就会对受挫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威胁,成为自杀或杀人的心理因素。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功利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蔓延滋长,从而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形成了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和价值取向的实用化,过于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淡化了对精神价值的追寻,对人生理想、精神信仰以及人文情怀等失去了求索的兴趣,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就逐渐被忽视、淡忘甚至被湮没。

2.高校人文教育的失落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存领域,科学与理性的作用被无限夸大,教育对科技与生产力的作用被充分地认识,功利主义教育的取向和唯科学主义教育的倾向盛行于高等教育领域之中。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实用性的教育目的已取代了精神教化的育人目标,以关注人的心灵、信仰和人生意义为己任的人文教育日益萎缩和失落。

3.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位

现今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缺乏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据了解,目前高师院校开设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仅有“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前者普遍开设而后者并没有在全国普遍推行。从有关的案例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与生命困惑现象,更多的是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以及生命伦理出现失范的问题。以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某弑师案为例,“案发后校方对付某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表明付某各项心理指标正常。其作为政法大学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也不可能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但他知法犯法,弑师时毫不手软,弑师之后神情镇定”[2]。可见,大学生的自杀、杀人行为,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心理问题,也是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生命教育的失落等造成的对生命的遮蔽而导致的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和漠然的结果。

三、高校生命教育的實施路径

由上所述,高校亟须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重视生命教育”。鉴于此,笔者认为对大学生普遍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增设生命教育内容,使生命教育课程化、常规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到该课程中,是当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在该课程中增设生命教育内容,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人性化、生活化,而且使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得以全面实施,实现生命教育的课程化与常规化。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普遍开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根据教育部思政司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三大板块:一是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二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三是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与生命教育相重合。高校通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

3.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生命教育价值

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日益专业化的学科壁垒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失衡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策略,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智与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理念指导,课程体系比较零散,没有整体规划,难以实现通识课程的教育目标。因而,笔者认为以生命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的通识课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灵性等各个层面规划通识课程体系,从而使生命观照下的大学通识课程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心智能力、生命智慧以及健全人格有所裨益,也更能发挥其教育价值。

4.让校园文化凸现生命教育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渗透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教育。笔者认为,应把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使学生从隐性课程中不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为此,首先,学校应构建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规范,都应该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及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建设,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提升。其次,学校应注重富有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尤其应重视校园物质环境载体与传媒载体建设,通过优美的校园景观及和谐而有个性的文体设施,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命活动;通过校园网、校刊、宣传橱窗及阅报栏等各种校园传媒载体,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再次,学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大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大学生个性及特长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可以体验生命的美好,激发生命的动力,明确人生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

总之,全面开展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梅萍.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曾勇. 伦理视阈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从“10·28”弑师案谈起[C]//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

〔责任编辑:邰学群〕

作者:蔡亚平

上一篇: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论文下一篇:施工安全水利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