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从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出发,指出若缺失人文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理工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实践措施。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论文 篇1:

从课程设置看新建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摘要:新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面临困境,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其突出表现。通过对其典型新建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利于人文教育的几个方面,最后给出加强人文教育的几个建议,包括改善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建立人文核心课程、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校际间优质课程共享等。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王武华(1980-),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实习员;陈国周(1979-),男,福建漳州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福建 福州 350108)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来的。”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英国著名医学家罗纳德·罗斯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背景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却逐步分离,人文与科学之间原有的内在联系被逐渐割裂开来。对于新建理工科院校来说,人文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文素质的匮乏和人文底蕴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今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典型的新建理工科高校,在后文叙述中称为A校。该校于2002年由专科学校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设有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规划系、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文化传播系、法学系、数理系、外语系、马列部、体育部等15个系部及继续教育学院。本文将对该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不足,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课程设置

A校规定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要求180学分,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选取该校3个典型的专业,分析它们的理论课的设置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各个专业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比例方面基本没有差别。对于A校来说,除了文化传播系的专业课与人文教育有关,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与人文教育基本无关。因此本文从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两部分来分析其人文教育的困境。

二、现有的公共必修课框架不利于人文教育

公共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有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从学分比例上来看,A校的公共必修课多,公共选修课少,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在6∶1~7∶1之间。这个比例与我国其他理工院校相差无几。而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5∶1。我国台湾大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比例偏大。

从公共必修课的内容来看,必修课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技能掌握以及数理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养人才的专业对口。而现有的这些课程都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甚至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留给人文教育的空间比较狭窄,因此,在现有的公共必修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比较困难。

三、公共选修课的人文教育

根据A校最新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该校共开设公共选修课104门,这些公共选修课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1.工科系部提供的公共选修课较少

工科系部在该校是学科主力,师资及学生数量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提供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上却少有作为,只占全校选修课的10%,甚至有3个工科系部连1门公共选修课都无法开出。通过走访得知,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首先追求的是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本专业同行的认可。著名哲学家怀海德(Whitehead)曾说:“我相信在教育中,你排除了专精,则你摧毁了生命。”[1]这句话用在理工科大学尤其贴切。从系部方面来讲,系部也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愿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规划和建设公共选修课程。

而工科系部所开出来的公共选修课,大多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再拿来作为公共选修课。如A校教学大纲中就有“制冷与空调”、“塑料制品与成型”等公共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对于非本专业学生来讲,选修这类课程没有多大收益,选修该类课程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少。而A校规定,选课人数不足60人的课程不予开课,因此这类课程还常因为选课学生太少而停开。

如果理工科大学的理工科系部对于人文教育置之不理,那么要培养出文理兼通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2.人文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偏少

A校开设的104门公共选修课,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人文、法律、经济管理、技能和其他类,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一点,笔者把法学、经济学归到社会科学类,而没有计入人文教育里面。从图1中可以看出,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只占15%,而应用性的课程占70%。当然,教给学生一些应用性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适应只是应时的、短期的,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应增加人文教育类的课程。

3.人文课程中缺少经典阅读类的课程

A校开设的16门人文教育课程,大部分属于欣赏性质的,如外国文学名著赏析、电影艺术赏析、电视节目赏析、音乐欣赏等;还有部分属于概论性质的,如法国文化入门、西方哲学导论等;经典阅读类的课程很少,只有大学语文、《论语》与《老子》导读。因此,这些课程都不是按“经史传统”原则、以经典为中心来设计的,而由于学校要求大班授课,学生的小班讨论课更无从谈起。这些课大多不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

四、新建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

1.调整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

在此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目前大陆高校公共必修课中的“两课”类似于台湾以前的党化教育课程。台湾于1984年开始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时,也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选修6~8学分的通识选修课进行的。但通选课的地位和品质都没有得到保障,被戏称为“营养学分”。直到1994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对党化课程的硬性规定,许多大学将通识选修课程与共同必修课一起规划,选修课程质量和地位得到迅速提升。[2]

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调整,如考虑到外语与学位证书已不再挂钩,可以适当减少外语学分,增设大学语文课程为必修课程;可以将现有的政治课程扩展到更广阔的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建立人文核心课程

建立人文核心课程是坚守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新建理工科大学,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上面,而要以建设几门人文核心课程为首要目标,同时进行相应教学团队建设。[3]近几年,国内一些大学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力规划和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争使其精品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计划首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门左右,对于通过立项的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2万元的建设经费。

至于究竟哪些课程可以作为人文核心课程来建设,每所大学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来选择。著名人文学者甘阳提出,可以首先下大功夫设计五门核心课: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大学古代汉语、西方人文经典、西方文明史。[4]对于新建理工科大学而言,人文师资较为薄弱,更应该量力而行。笔者认为,在新建理工科大学,像大学语文这样开设时间比较长的课程,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发挥其辐射作用。

3.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

从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专业课的学分占总学分一半左右。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属于“润物细无声”,往往更易于学生接受。比如在科学技术课程中,结合定理、学说的讲授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5]诺贝尔奖获得者赫施巴克(Dudley Herschbach)在哈佛大学讲授普通化学课,教学效果很好。他能把化学当做文学教,并强调说:普通化学课虽然不是文学,却同样是一次人文上的探险和乐游。[6]

理工专业课还可以与人文课程交汇,形成综合性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高校“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大量呈现,正是开设跨学科课程的尝试。西方高校的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有益和成功的,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4.加强校际间合作,实现优质课程共享

新建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与以人文见长的高校合作,实现优质课程共享,尤其对于进入大学城办学的高校来说,这方面更是占据了地理优势。以本文研究对象A校为例,其相邻的就有一所以文理见长的师范大学和一所综合性大学。通过订立校际间合作协议,实现公共选修课程优势资源共享,达到课程互开、教师互教、学分互认之目标,最终使学生受益。[7]新建理工科大学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也就可以“借鸡生蛋”,弥补自身人文教育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A.N.Whitehead.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M].N.Y:Free Press,1967:10.

[2]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3]谢朝清,马恒民,王俊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83-87.

[4]甘阳.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7-05.

[5]胡立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54-62.

[6]钱定平.哈佛的“化学谈禅”[N].文汇报,2006-03-26.

[7]刘新影.提高本科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质量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6):167-169.

(责任编辑:沈清)

作者:王武华 陈国周

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论文 篇2:

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摘 要: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从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出发,指出若缺失人文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理工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科学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如此丰富和不断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和精神文明的堕落,为什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同时,掌握科学技术危害人类的危险程度也日益增加?为什么在基础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倾向也在蔓延泛滥?等等[1],社会中太多的问题,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轨迹中的短板,甚至是绊脚石。

一、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教育过程中存在偏重专业教育,偏重就业导向、重技术轻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弊端,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在工作以后的社会竞争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将其总结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当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仍然要依赖于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我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总结。那么,缺乏人文教育到底会导致那些方面的不足呢?

(一)影响思维贯通性

物理学家劳厄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永远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人们在工作上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它。

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著名的大师级别的科学家绝大多数不是科学专才,而是人文与科学研究的通才。“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被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他的绘画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但其实达·芬奇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科学家、发明家、音乐爱好者。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出现严重失衡的时候,大脑思维就像木桶的“短板”一样,影响思维的深度,也最终影响事业的高度,影响事业中关键时刻的选择和判断,以及整个人的底蕴和综合素质。

(二)科学教育失去方法论

人文理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文哲学。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说明哲学是全人类最崇高的精神财富,是一切个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将是盲目的,甚至走上迷途。居里夫人因分别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闻名于世。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但她教育两个女儿的过程却非常重视并贯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理念,从而使两个女儿都成为杰出的人物。

(三)幸福感缺失的根源

理工科院校学生毕业工作后,依靠专业知识进行事业方面的发展。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家庭时间等等,如果仍被理工科严谨的思维所束缚,则单调枯燥可想而知。有很多理工科院校学生参加工作后,用打网络游戏、K歌、泡吧、应酬等不健康的方式打发时间。这种“快餐文化”俨然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工作是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精神世界却需要人文教育的不断滋养。缺乏人文教育终究会导致精神空虚,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导致心理失衡,幸福感缺失。因此,大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3]。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正确性、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这些理论还仅仅限于教育者的理论研究,而真正得到行之有效的推广,也必须首先获得大众的认可。这是“人多力量大”产生的大众效应。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因此,如果大环境得不到彻底的改变,人文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古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推广人文文化不仅对于理工科院校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在全社会范围内规范文明礼仪都至关重要。

(二)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增加人文熏陶环节,如:周末、小长假期间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放映电影;开展高质量的文化讲座、读书活动月;丰富学校社团活动;增设体育健身器材,提高学生对健康的关注。总之,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对学生全面发展极为有利。另外,奖惩制度是教育工作者确定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奖惩制度中体现出对于人文教育是否到位的倾向性有助于从政策上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

(三)调整教育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深层次的融合,是有难度的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割裂开来的,政治理论教学一般作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而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上的人文教育一直没有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实际上,教师是在校期间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工作人员,教书育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不断地对课程深入研究,加强人文修养,逐渐累积经验,采用多元化教学,既提高了教学艺术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多方面、多角度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成长,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

(四)改革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

传统的人文教育为系统理论的思想政治课,有过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绝大多数学生的理论水平欠佳,加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已形同虚设,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学生收效甚微。如果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变繁杂理论为时事教学,并将思想政治中的部分理论与时事相结合,比如,近期发生的高校投毒案,首先由教师介绍整个事件背景,然后学生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代表发言,最终由教师总结,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向学生做出阐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样不但从目的上达到了教育学生的效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还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久而久之,社会主人翁的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五)关注学校特殊群体,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制

现在有些大学生从高考的重压中“解放”出来以后,对课堂呈现出极大的逆反心态,不愿意上课,沉迷网络游戏、逃课现象严重。这个学校特殊群体对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触犯了学校管理制度。简单的说教和制度性的约束效果并不显著。一般情况下,为了宣传学校工作,弘扬学校文化,教育工作者习惯树立一些正面典型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要做到优质的人文教育,必须要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建立“网游人”档案、“逃课生档案”、“打工族档案”,与“优秀学生档案”并存,对好的、不好的典型学生跟踪调查,一直到毕业工作以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蜕变、社会阅历、身体状况、真心感悟。这样,教育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做到不光有理论,还有事实案例;不光有横向对比,还有纵向对比。真正做到有据可依,言之有物。这样的教育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一种宏观理念:学习是伴随一生的。我们简称为学习终身制。这样有助于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一个人的成长,看待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困难挫折产生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助于辩证思维的形成并指导行动。理工科院校宜加强人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里除了有理工科院校自身需要调整教育理念、辅助政策等之外,更重要的受教育主体对待人文教育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喜欢,是否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把人文熏陶当任务,不认为人文教育课程只是修学分,而是发自真心和心理精神需求产生的一种共鸣,从而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在毕业工作后自主加强人文修养,提高人文精神,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总之,“人才是兴国安邦之本”。因此,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做相应的调整,使科学教育真正呈现出多样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加强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性循环、给社会能够不断带来正能量的绿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晋峰.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

首届中国教育峰会,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

的主题报告[R].2002.

[2]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新

华文摘,1996,(6).

[3]刘永东,黄晓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理性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

作者:乔凤杰,徐砚,尹航

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论文 篇3:

“人文关怀”在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研究

摘要: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着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片面现象,导致其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失人文关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实际,新时期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旨在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学生工作。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工高校;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程金歌(1986-),女,河南许昌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共内蒙古科技大学委员会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项目理论类一般项目“‘人文关怀’在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研究”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为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发展路径,而且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具体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其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肯定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追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它是贯穿马克思全部学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并逐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美好状态。这是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的最高境界。

具体来讲,人文关怀就是人的关怀,即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关注人的个性需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自我完善和全面自由发展。在此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文关怀的立足点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有一个重要的、一刻也离不开的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①“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②而且“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③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人文关怀的立足点和前提也只能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非脱离现实生活条件的想象的人或脱离人的社会现实性的抽象的人。

第二,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尊重和肯定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具有的区别与物的高贵属性,关注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实践能力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况,以克服和消除当时社会中的非人道性质,逐步实现人的解放,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即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三,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完全解放和真正自由,即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美好状态。

二、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人文关怀的内涵

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属人性,在本质上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关怀内涵。

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即要求学生工作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完善人,把“营造人文氛围、高扬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提升人文素养作为实践追求”,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1.营造人文氛围

人文氛围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的文化氛围。它要求理工高校学生工作立足于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关注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用理论、情感和文化的力量去关怀人、感染人、教育人,让学生在人性的关怀、文化的熏陶与和谐的人际互动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世界的宁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成长。

2.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所体现出的根本精神和内在灵魂,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使人能够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作为培育人的服务性工作应高扬人文精神,维护学生的尊严,关切学生的主体价值和人生命运,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3.凸显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是人文关怀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展现,表现为对人的精神需求和个性需要的尊重、爱护与满足。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要凸显人文价值,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培育、塑造,赋予和展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提升学生的人文品味。

4.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对应,是指通过人文教育、知识学习和思想熏陶而形成的内在的素质和修养,是人的做人做事风格和特性的底蕴与展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要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追求。从根本上讲,注重人文关怀,营造人文氛围,高扬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得以切实提升,个人的精神家园才能丰满,理想信仰才能确立,人生价值才能明确,人才能积极健康地面对生活。

三、理工高校学生工作缺失人文关怀的现象

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片面现象,导致其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失人文关怀。

1.重管理、轻关怀

受社会大环境和学科思维影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被普遍认为是为教学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学生,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其本身也具有育人职责。学生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等往往以管理者面貌出现,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办理相关事务,普遍遇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处境。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工作者在学生面前“打官腔”,故意刁难学生,动辄责骂学生,对学生不仅缺乏必要的尊重,而且缺乏基本的耐心和细心,轻视学生的权益和主体需求。人文关怀的缺乏,使学生工作者从思想上就没有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和尊严的人。他们片面强调学生要听话、服从,而不清楚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只一味思虑手中握有的那点“管人”的权力。

2.重共性、轻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主体需要和价值追求。但目前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有脱离学生实际和个性需求的现象,对学生片面要求统一化、整齐化、简单化,不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己负责、自我管理、自我关心,要么求全责备,不允许学生存在某些不足,要么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更高需要,强求一致。导致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力被扼杀,发展潜能被压抑。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物体,而非具有鲜活生命的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而不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个性化教育的缺失,是人文关怀缺失的另一重要表现。

3.重科技、轻人文

我国理工高校学生工作往往只关注学生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精神需求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管理方式也明显带有理工科的思维倾向,形式简单、风格粗暴,很少顾及学生的尊严和情感,严重影响了理工高校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理工高校往往大力扶持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当然也都是理工学科,这本无可厚非,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正当策略。但与此同时,一些理工高校却忽视了相关人文学科的发展,甚至压缩人文学科的发展空间。导致这些理工高校不仅在教育上,而且在学生工作上都表现出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使理工科大学生在理想、道德、社会责任等人文素质方面缺少引导与教育,在校期间就表现出种种不良的习惯和思想言行,如精神空虚、意志薄弱、道德下滑、信仰失落、集体和团队意识淡漠、人际关系紧张、法制观念淡薄、违规违法行为多发等,考试作弊更是屡禁不止,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畸形,敌视社会。

总之,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是理工高校学生工作中缺失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因此,理工高校学生可能学到了相关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但人文精神却是薄弱的,人文素质较低。他们以后将成长为科技活动的相关参与者,其思想和行为都将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假若他们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不仅很难保证其科技成果能够造福人类,而且有些还可能会危害人类。该方面必须引起人们尤其是理工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做起,尽量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

四、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促进和实现其全面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因而,理工高校学生工作结合实际,采取切实行动,注重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由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理工高校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是理工科知识,主要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因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就落到了学生工作者身上。学生工作者是除了专业课教师之外,与学生走得最近的教育者。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具有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感染力。学生工作者注重人文关怀,把对学生的关爱和培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可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弥补课堂所学的不足,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并取得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和载体,也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平台。新时期,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的设计,道路和走廊及学生活动场所的规划,植被的栽种,景观的设置等都要融入人文精神,展现人文底蕴,传达人文理念,彰显人文情怀,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人文熏陶、感染和启迪,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其直观结果是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在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校园名师、严师的人格魅力,无形中对学校、教师的感情深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就充满了人文底蕴和内涵。当然其前提是,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较高水平,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风范,才能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学生工作中。这样的高校才是一个真正生机勃勃的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3.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理工高校由学科性质和学校特点决定,培养的更多的是社会急需的理工方面的专业科技人才。但从长远来看,理工科技人才要想在科技道路上走得更远,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作为底蕴与支撑。因为一个仅有科技技能而无人文素养的人,是很难保证其科技能力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而能够保证其科技能力和成果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科技人才,一定是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才。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恰好可以弥补理工高校人文教育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

4.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

从根本上来讲,一个高校的综合实力强不强,不是由某些优势学科决定的,而是由这个高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及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决定的。理工高校的强项是理工学科,有浓厚的理工特色和风格,但在新时期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仅仅抓住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指引下,人们选择一所高校更多看重的是该校的整体发展实力和水平,看该校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大的空间和平台。从另一层面看,理工学科或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人文知识是更为基础性的知识,决定学生将来一生的发展。同时现在学科间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大学的学习也不应局限于某一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理工高校必须在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同时,注重人文学科、人文知识的发展和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广阔的基础和平台,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

其实,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都内含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一个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学生人文素养高的高校,校园文化和谐的高校,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强、获得全面发展的高校,一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好的高校,是一个综合办学实力强的高校。没有人会说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不是好学校,相反,不注重人文关怀的高校一定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一定不是一个好高校,更不是一个综合办学实力强的高校。

五、结论

总之,新时期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克服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重管理、轻关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技、轻人文等问题,使学生工作立足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出发,把营造人文氛围,高扬人文精神,凸显人文价值,提升人文素养作为实践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讲,理工高校学生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理工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理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理工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理工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增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519.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④白显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7.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程金歌

上一篇:地方生态旅游业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