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论文

2022-04-27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五要素说”结构论,认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论文 篇1:

对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的研究

摘 要: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政治课教学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化。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科学的认知与行为活动的科学基础上。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教学途径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五要素说”结构论,认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取得最好效果。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政治课教学有一种心理化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一些新的题材。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政治课教学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化。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科学的认知与行为活动的科学基础上。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面对的心理问题和政治课心理教育优势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着教学心理化的发展。政治课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内容较为接近,从历史发展来说,心理学原本属于哲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让政治课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走心理化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善其心理品质,才能使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更有效果。有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高中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比重达21%,而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光靠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的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政治学科教学的优势,形成思想教育与心理教学有机统一的教育局面,通过挖掘政治课中多方面的心理教育资源,采用必要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训练,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较好的解决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心理化的途径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递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用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政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中学的政治课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教学,决定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政治方向,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现在日常的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上政治课没意思,课堂上常常出现无精打采,上课看课外书籍,睡大觉等现象,这是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用时事等生动事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问题。如果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实践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内容的动力,促使学生乐学愿学。从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心理化的途径上讲,主要有以下途径。

1、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途径

学法指导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等多方面的指导。高中政治课教学经常开展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学会记笔记等,就能提高学习政治课内容的积极性。

2、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学习心理环境的途径

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给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课堂上都运用表扬的心理需求原理对学生进行适时激励,就能强化学习动机,运用期望激励,就会使学生精神受鼓舞,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发挥情感心理效应的途径

政治课教学,课程内容本身没有多少吸引学生的地方,教师就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就会扫除课堂学习中疲沓、厌倦的阴霾,引导学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去学习。专情课程、激情课堂、幽默激起学生的喜爱,这是政治课教学心理的三步曲。

三、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高水平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不会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不仅会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不会只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而是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视为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运用娴熟的艺术教学手段于课堂,有意识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教学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跨越心理误区教学活动的组织。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主要如下。

1、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学高为师”的古训表现了对教师文化知识的要求,教师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引人入胜。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产生激情,合理的设置情境,离不开教师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旁征博引,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口才突出,是一名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质。

2、有高度的责任感。敬业乐教是教师教育素质的基础。政治教师必须确认教书育人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在任何场合都体现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任何场合都体现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拥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热爱自己的讲授科目,尽到教师的天职。

3、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幽默感。演讲式授课方式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演讲式授课方式需要教师将有气势的语言,富于变换的语调,恰当的体态语言与政治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政治课教学心理化的主要要求。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学内容干巴无味,教学情境独幕无趣,理论传授空洞无物,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听课昏沉没劲。所以,政治教学心理化对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英随

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论文 篇2:

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的探究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五要素说”结构论,认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取得最好效果。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政治课教学有一种心理化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是一些新的题材。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政治课教学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化。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科学的认知与行为活动的科学的基础上。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面对的心理问题和政治课心理教育优势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着教学心理化的发展。政治课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内容较为接近,从历史发展来说,心理学原本属于哲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让政治课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走心理化的途径,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善其心理品质,才能使政治教学更具吸引力,更有效果。有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高中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比重达21%,而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光靠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的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政治学科教学的优势,形成思想教育与心理教学有机统一的教育局面,通过挖掘政治课中多方面的心理教育资源,采用必要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训练,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较好的解决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心理化的途径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递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用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政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中学的政治课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显性教学,决定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政治方向,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现在日常的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上政治课没意思,课堂上常常出现无精打采,上课看课外书籍,睡大觉等现象,这是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用时事等生动事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问题。如果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实践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内容的动力,促使学生乐学愿学。从高中政治课教学走心理化的途径上讲,主要有以下途径。

1、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途径

学法指导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等多方面的指导。高中政治课教学经常开展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学会记笔记等,就能提高学习政治课内容的积极性。

2、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学习心理环境的途径

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给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课堂上都运用表扬的心理需求原理对学生进行适时激励,就能强化学习动机,运用期望激励,就会使学生精神受鼓舞,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发挥情感心理效应的途径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便没有真理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推动情感,思想、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政治课教学,课程内容本身没有多少吸引学生的地方,教师就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就会扫除课堂学习中疲沓、厌倦的阴霾,引导学生投入情感、投入精力去学习。专情课程、激情课堂、幽默激起学生的喜爱,这是政治课教学心理的三步曲。

三、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高水平的政治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不会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不仅会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不会只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而是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视为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运用娴熟的艺术教学手段于课堂,有意识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教学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跨越心理误区教学活动的组织。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主要如下。

1、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学高为师”的古训表现了对教师文化知识的要求,教师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引人入胜。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产生激情,合理的设置情境,离不开教师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旁征博引,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口才突出,是一名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质。

2、有高度的责任感。敬业乐教是教师教育素质的基础。政治教师必须确认教书育人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在任何场合都体现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任何场合都体现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拥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热爱自己的讲授科目,尽到教师的天职。

3、具有良好的师德。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产生激情的重要前提,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情操美的体现。政治老师能否产生激情、乐于奉献,热爱学生,是政治课教学心理化的关键。

4、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幽默感。演讲式授课方式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演讲式授课方式需要教师将有气势的语言,富于变换的语调,恰当的体态语言与政治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政治课教学心理化的主要要求。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学内容干巴无味,教学情境独幕无趣,理论传授空洞无物,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听课昏沉没劲。所以,政治教学心理化对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康梅

高中政治教学心理化问题论文 篇3:

高中思想政治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策略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缺乏新意、问题解读缺乏活力、问题指导缺乏动力等不足,论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组织问题探究活动,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优化问题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追求问题互动,改善师生交流的環境;延伸问题训练,促进学生对认知的内化,以提升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 问题引领 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主体、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教师设计思考问题,学生主动解读问题,课堂教学程序顺利打开,这是最为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教师的问题设计思路比较老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容易将思考和解决问题当作一种负担,教与学效果明显降低。对此,教师需要对问题设计进行深度思考,同时整合教学内容资源、推出问题讨论活动、延伸问题训练维度,以提升问题设计的趣味性、互动性、探索性,从而有效提升问题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在广泛的互动交流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问题引领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运用问题引领模式,是最为常态化的教学操作形式。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而问题自然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但很多教师在常规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设计及运用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设计缺乏新意

教师设计学科问题,需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度解读和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基础性问题。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进行学情调查,而是将教辅材料设计好的问题投放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响没有预期强烈,这说明教师的问题设计或者过于抽象,或者空洞无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就无法给出更多的学习反馈。

(二)问题解读缺乏活力

在问题解读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者进行小组讨论,但大多数学生对问题没有深度探究的意愿,课堂气氛沉闷,问题研读效果不佳。高中生思想趋于成熟,对问题具有更明确的选择倾向,如果问题缺少趣味性和探索性,学生往往态度淡漠;如果教师不能亲自参与问题解读中,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问题指导缺乏动力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问题时,需要给予一定的启示,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问题情境之中。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创新教法,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通道,其训练效果大打折扣。教师设计的问题呈现盲目性,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出现应付心理,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引领便失去了吸引力。

二、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渗透问题引领式教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提升问题设计的品质,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使问题成为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发挥问题的引领作用?以下从五个方面谈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度解析,找到教材和学生思维的衔接点,也要对学生的思维基础和接受能力做出客观判断,特别要增加问题的趣味性、探索性,让学生对问题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才能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案例,并适时投放思考问题,让学生结合这些熟悉的生活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如出示以下案例和问题:某超市最近有促销活动,很多商品都出现价格变动,特别是猪肉、鸡蛋等生活物品都出现较大的价格跌幅。请你客观分析,这个超市的商品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动?学生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有学生说,这些商品供大于求,商家及时做出价格调整,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也有学生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促销手段,利用较低价格吸引顾客前来购买,刺激顾客的消费需求,因此,商品价格变动是人为行为,不是市场自然调节的结果。还有学生这样分析:超市对商品价格做出调整,还可能受季节因素影响,因为鸡蛋和猪肉等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大多受季节因素影响。如鸡蛋有生产淡季和旺季之分,其价格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给予肯定。

从学生的分析情况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的热情。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对问题全面解读,能够抓住问题要义思考其较高的价值。可见,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案例做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契机,利用问题做推手,组织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可以为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组织问题探究活动,启动学科思维

教师借助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质疑释疑、师生对话等活动,能够成功激活学生的学科思维,形成教学内驱力。特别是组织学生主动质疑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思考问题,生成更多教学资源,有效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教学品质。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没有直接出示问题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学习,将不明白的地方找出来,以提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环节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如“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我国出现了旅游热,其市场火爆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有人提出,‘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一种健康消费理念吗?”……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处理,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思考和讨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让学生选择难度系数最大的问题,并由教师来解答,学生纷纷做出回应,课堂学习氛围热烈。

教师组织学生设计思考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设计思考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既要深刻阅读和分析材料,还要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以提升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问题设计和解读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深度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热情。

(三)优化问题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学习时,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顺利启动学科思维,自然进入深度学习环节建立问题认知。由于教师布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力基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调查,给出准确的判断,以帮助学生规划清晰的思考线索,确保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活动投放、案例解析等方式进行问题引导,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以提升问题的引导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投资理财的选择》相关内容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对几个概念进行解析,了解“银行”和“信用社”的区别,厘清“银行存款”“贷款利息计算方法”,然后推出具体生活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如出示案例:张叔叔去银行存款50 000元,银行给出的年息为3.75%,存期是3年。问:3年到期后,实际得到的存款利息是多少?学生对存款利息计算问题比较熟悉,很快做出正确计算:50 000×3.75%×3=5 625(元)。教师继续设置条件:张叔叔刚刚将钱存入银行,就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则消息“从今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新规会对张叔叔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学生继续进行计算,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下调存款准备金后张叔叔的年收益总数。

可见,教师借助生活案例设计问题,这些问题都带有思考和计算属性,学生自然有了主动思考和操作的意愿。通过计算等操作,学生对相关概念有了全新的认知。教师调整问题的设计方向,借助数学计算形式展开问题推演,为学生带来更多思考的空间。问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进行设计,助学效果更为突出。

(四)追求问题互动,改善交流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能够获得更多的激发效果。教师可以建立一对一的互动关系,也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对话活动,形成一对多的教学探究局面,这对促进师生对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思考问题,由教师回答这些问题,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局面,这无疑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契机。

教师科学运用问题引领手段,需要有创新设计的意识和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对学生形成心灵冲击,才能建立新的教学成长点。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列出生活案例,并布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市物价局根据当地销售条件,对一些商品做出限价设定。如拉面、大碗牛肉面,限价为10元内,小碗拉面限价8元内。此规定一经推出立即引发讨论:如果你是普通市民,你对此限价有什么样的看法?如果你是拉面经营者,你会如何面对?如果你是专家学者,又会做出怎样的解读?问题抛出后,学生快速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因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贴近,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参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活动,能够从不同角度对这项规定做出详细的解读。

教师推出生活案例设计思考问题,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问题设计和组织,给学生提供更多深度思考的机会;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成功地将课堂教学引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五)延伸问题训练,促进认知内化

教师利用问题进行训练设计,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政治学科的教学训练题目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以问题为任务进行投放的,教师要对这些问题做出优化处理,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借助网络推出翻转课堂、微课视频、远程教学等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互动交流,利用问题讨论作为基本的组织手段,赢得学生的积极回应。高中生都有运用网络交互的能力,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训练设计和组织教学,其适合性更高,可以让学生从中习得新知。

问题引领式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对问题的调动,而教师如何将学生带入问题的延伸探究环节是最为关键的。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数据信息,设计思考问题:在一次盛宴上,来自各国的嘉宾纷纷展示自己国家的美酒,中国人拿出茅台酒,顿时香飘四溢;法国拿出葡萄酒;俄国人拿出伏特加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他将各国的酒兑到一起,说:这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你对此怎么看?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请思考,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互动讨论。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思考,并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做出正面评价。

教师推出思考问题,并以故事为依托展开问题设计,成功激起学生深度思考的主动性。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思维把握精准,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做延伸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知识学习进行实践尝试。针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教师从最简单的问题展开设计,给学生提供深度探究的机会。

总之,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优化问题设计,以问题作为教学调动手段,对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建立教学起点。学生对教师设计投放的问题有一定的探究欲望,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做好创新设计和组织互动,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让问题引领式教學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海燕.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读),2018(20).

[2]顾遂意.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66).

[3]裴晓莉.浅议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4).

作者简介:王芳(1978— ),山东平度人,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等研究。

(责编 杨 春)

作者:王芳

上一篇: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论文下一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