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下生态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为林下经济生存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及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立体经营活动。以亚布力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保护和利用,结合该局林业资源实体情况,对发展林下经济经营不到位不,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关键词:林下经济;思路;对策探讨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为林下经济生存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及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立体经营活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平台下生态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平台下生态经济论文 篇1:

关于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探析

[摘 要]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单纯地依靠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生产,而是需要不断地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模式,从加强企业政府和社会相协调的角度探索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基于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从新常态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转变模式,希望借此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旅游经济发展;转变路径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0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模式的出现,为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旅游业作为各个行业中的新兴产业,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对于促进产业经济的优化升级、拉动扶贫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新常态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转变发展方案,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和各项政策的实施,建立起稳定健康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我国政府需要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对于产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从当前来看国内的旅游行业发展迅速,过于依赖旅游资源且未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和规划,这样会阻碍旅游经济产业的有序发展。

1 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常态是国家领导人基于我国现如今的经济阶段性的发展变化提出来的概念。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动力转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在政策推动、消费环境改善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新的发展样态。旅游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但近年来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当前旅游行业发展过度依赖旅游资源、无规划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产业的稳定和繁荣。因此在新常态模式下,促进旅游行業的发展与转型是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

1.1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旅游行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动力转化和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因为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本身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一直以来作为第三支柱产业,解决了很多就业难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常态下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日渐形成主流,这就需要旅游业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掌握目前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起资源、技术、知识等相结合的模式来改善经济环境,维护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成了当前旅游行业需要转型的必然要求。

1.2 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消费营销模式呈现出了新样态

当前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和信息产业相融合,我国旅游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和其他产业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观光旅游、游学旅游、生态旅游等相应的旅游模式。我国旅游业在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协调作用。现阶段全球的旅游市场中,我国旅游占据了一席之地,从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旅游消费国转化为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趋势,在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不断调整和发展要求下,通过创新发展制度,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升级,因此需要加快对于旅游产业的转型,建立新的产业模式。

1.3 日益扩大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剧了旅游方式的改变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交通环境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力的改善。旅游行业现如今成了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新奇和旅游活动的体验感。在新常态的环境下,旅游产业不断地转变,缩小旅游服务的理念和消费者预期之间的差距。如今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相关平台的建设,部分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的胜地,而人们通过浏览相应的软件来获得部分地区的旅游信息,可以增加人们想要消费的欲望和需求。因此需要各地旅游产业的开发商认识到旅游新产品的建立和旅游宣传的重要性,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

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发展阶段,整体的增速较为缓慢,从粗放型不断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而旅游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征。

2.1 经济新常态刺激了旅游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水平和人民收入的日益提高,消费体验升级,旅游消费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态势。我国现如今的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的三大市场旅游规模发展迅猛,现阶段我国旅游总体收入在逐年递增,全国旅行社的入境旅游数也在不断地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如今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阶段,而人们的旅游消费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旅游,更呈现出了休闲、娱乐、度假等多样化的复合型需求发展态势。很多小众有自驾游、乡村游、探险游已经成为新的消费模式,并且旅游行业也不断地呈现着各样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2.2 新供给促进了旅游营销新模式的建立

随着目前旅游消费热潮的高涨,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的营销模式,也在转变现如今旅游服务的渠道,在线旅游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资本的频繁运作和产业内外的资源整合基础上,我国营销模式的格局在不断的变化,并建立了全域旅游、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毕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样态,促进了旅游景区和游客、旅游渠道的整合。旅游景区加强了和旅游渠道的整合,当前旅游营销是传统营销的模式,旅游景区通过和旅行社的合作来进行销售。新常态下相关单位可以建立起联合营销、媒体营销和网络营销多种营销渠道,加强旅游景点和景区之间的合作共联。可以借助在线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路线,减少旅游行业的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除此之外,借助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面广等,网络营销已经成为现如今旅游行业营销的新样态。很多网红打卡胜地成为人们旅游必去之地,这样降低了景区旅游营销的成本,还能够有助于旅游行业的营销整合,并利用社交平台微信等为旅游景区构筑新的活力,促进旅游品牌的传播和开发,并实施借助信息平台向旅游的游客们推荐旅游路线、预约服务等,为游客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2.3 跨界融合呈现出了旅游产业的新样态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也是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很多产业面临产业过剩和发展增速缓慢等问题。随着我国现如今的旅游行业项目的不断建设,旅游行业对于GDP的贡献甚至超出了教育、汽车等多个领域。经济新常态下虽然传统的旅游是以吃、住、行、购、娱等多个要素为主,但随着旅游结构的不断调整,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对经济的发展影响日益增大。旅游产业本身就具有联动大、覆盖面广、综合效率高、带动性强等优势,加快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呈现出了新形势下旅游产业的发展新样态。

2.4 新常态孕育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经济新常态下世界格局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并开始向全球进行布局,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周边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在近年来备受国家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红利政策,切实加快了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新常态下旅游行业整体的领导机制和相应的外部环境注入了新的推力,而且旅游规模和旅游强国特质,开始显现旅游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行内业的竞争合作已经成为新的经营模式和发展主体,这为旅游行业自身的发展注入了内在的动力。

3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路径

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需要相关从业者不断调整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加强监管和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扶持旅游企業的创新发展。

3.1 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打造旅游大市场

现如今我国旅游产业具备资源消耗少、消费带动系数、提供就业岗位多等特征,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样态,形成了旅游行为的普遍化和经济化的发展规模。现如今的旅游产业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特征。随着人们消费的多元化,从观光、休闲娱乐到生活等多个需求层面的个性凸显。旅游企业想要赢得市场,需要认真分析旅游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旅游特征,做好旅游资源从点到线的整合。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支持,突破区域内外部的体制和管理壁垒,有效促进旅游行业的景点建设和改革。将旅游碎片式尝试沿着整合、梳理、细化等路径进行合理的布局,建立特质化、融合式和集群式的发展模式。

3.2 引导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新样态形成

如今我国在打造旅游行业的发展上,不断建立提速增速的轨道。从初步小康型的旅游大国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转变,针对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建立起旅游家的模式,充分将旅游产业和农、林、工、商、文化、体育、金融等多种产业相融合,形成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产能,建立起“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打造新型城市化旅游+乡村建设等多种旅游品牌,有效结合当地的地域经济和风俗文化特征,建立起旅游发展新样式。

3.3 全力创新加快旅游产业生态园建设

新常态下旅游行业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借助生态群落的相关理念,在旅游行业发展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借助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围绕旅游体验项目,构建旅游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并整合旅游体验场域相应资源,将企业产业间的资源争夺转化为资源共享,共同建立产业生态园产业集群,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基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的改变和宏观经济的政策导向,分析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新常态下流行发展方式的现状,分析认识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把握当前新常态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旅游企业自身的优势,来实现满足游客需求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琴.旅游产业实现从短板到样板的蝶变[N].广安日报,2020-10-13(6).

[2]何杨.新常态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 究—— 评《文化旅游与经济增长——基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视角》[J].科学决策,2020(9):86-87.

[3]方娅.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农业旅游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评《美丽乡村之农业旅游》[J].植物检疫,2020,34(5):89.

[作者简介] 张珂(1983—),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常红旭(198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旅游文化;郭庆凤(198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作者:张珂 常红旭 郭庆凤

网络平台下生态经济论文 篇2:

浅谈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摘 要: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为林下经济生存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及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立体经营活动。以亚布力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保护和利用,结合该局林业资源实体情况,对发展林下经济经营不到位不,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关键词:林下经济;思路;对策探讨 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为林下经济生存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及采集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立体经营活动。以亚布力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促进农林增收双赢,实现森林资源转型综合利用,以资源互补原则,使资源再发展,使在利用林下环境下投入资金少、见效益,又易掌握技能操作,林下经营活动周期缩短,立体附加值高等,结合该局林业资源实体情况,对发展林下经济经营不到位下,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1 现林下经济现状亚布力林业局位于张广才岭西麓,长白山主脉上,由于该林区处于长白山带区,气候属于湿润性季风,施业区内的森林资源较丰富,适宜于生长的林下资源蕴藏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如种植行业、养殖行业、采集行业等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发展多种经营活动,调整林业资源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本着“投入少产出高”的发展思路,发展林下经济作业林业局长远发展目标。1.1 在种植行业。该局土壤主要是典型暗棕壤,土壤A+B层厚度(30~69厘米),气候也适宜,给种植生存环境创立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但现林业可耕种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适地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林农间作,充分利用营养空间,立体发展林下经济作物。规划期中全局播种土地面积192411亩,其中粮豆播种面积13156亩,产量32256吨,经济作物面积43341亩,其它作物面积17506亩,年创产值4931万元。本经理期内年播种总面积为107600亩,其中年均粮食占播种总面积的53.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38.6%,其它作物占播种总面积的9.8%,粮油、经济、饲料种种植比例由原来的7:2:1,调整到规划年份至6:3:1。1.2 在养殖行业。由于施业区处在低山丘陵地带,林地资源广阔,为各种野生动物栖息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该局养殖行业主要以家禽养殖为经营目的,兼顾发展梅花鹿、蜜蜂和林蛙等养殖业,已由自给生产型向为商品生产型。养牛年饲量10010头,养羊年饲量5058头,养猪年饲量8550头,家禽20万只,养鹿68只,经理期内总产值为59030万元。1.3 在采集行业。采集业主要是对山野菜和野果。由于天然林保护实施,林下经济也受到保护,使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包括需林下遮光的山野菜,如:黄花菜、蕨菜、薇菜等。山野菜420吨,山野果211吨,药材310吨,共创产值8390万元。1.4 在林菌行业。为保护森林资源,现对林分经营措施由原来以采伐林木为主转为以抚育经营为主,林中的剩余物逐年减少,相应野生菌类也减少,以野生木耳和野生蘑菇为主的时代已过去了,现被人工栽培菌业已替代,成规模化年产2060吨,食用菌6000万袋等,共创产值1050万元。2 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不足为全面发展的建设林区的要求,以综合利用林下经济、发展多种经济、构建绿色产业链的特色产业为主线,调整种植结构,虽然亚布力林业局在发展林下经济有了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合该局实际情况林下经济存在如下问题:2.1 经营水平粗放,没有特色项目。首先选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地类,反而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又落后,不利于发展林下经济;其次现有林下经济布局零散,规模小;传统作业项目多、特色项目少,粗加工多,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少,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现数产品自产自给;市场竞争力不强,规范性操作缺乏统一化标准。2.2 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由于发展林下经济理念宣传引导不到位,发展林下种植行业、养殖行业等观念停滞不前,顾虑重重怕投资后收益不回来,存在风险,认为在林下森林资源应得长期效益不可预测,所以积极性制约了发展林下经济。2.3 技能水平不强,资金短缺。发展林下经济的普遍问题是资金短缺,再加上经营管理粗放和技能水平跟不上等,导致在创新、引进等林下经济发展项目方面迟延,使林下经济纵深发展的后劲不足。2.4 经营规模小,不够模式。现亚布力局特色产业主要是经营木耳和林果产业,经济模式比较单一,沿用传统的方式是绝大部分户主的经营方式,成本核算高、效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生产和销售链恰接点不到位,达不到产销一体化,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占有率低,营销方式老式化,市场批量需求又难以满足。2.5 体制不健全,综合服务弱。发展林下经济涉及的产业结构多,基层林场所的技术人员满足不了现场指导,尤其缺乏对种植、养殖等复合型管理人才比较缺乏;服务于林下经济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经验,不能很好的发挥服务职能;林业专业合作体制社不健全,制约林下经济有序发展。3 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亚布力林业局是重点国有管理局,森林覆盖率87.9%,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经营总面积的93.8%,对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林下经济初见成效,从长远发展林下经济有空间和潜力。只有把发展林下经济思想认识提升上来,对政策解释宣传到位,措施跟上,技术标准化,实施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森林经营,那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3.1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林下经济发展,所以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为此,首先要深入林区具体落实到林场所进行实地调研,经收集资料、现场访谈,制定符合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发展规划上要做到科学分区到具体地块,积极引导“一地块一特色”的方向发展,防止盲目投入跟进,根据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优先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产业结构調整相结合,突出特色经营。3.2 保护生态,重点扶持典型。现林下经济发展,有一定盲目性和试验性。要想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首先宣传优先发挥生态功能(产生足够的生态产品的同时,还要取得一定的物质产品,产生足够的经济收益),特别是要积极培训技术人员,重点扶持典型示范林下经济基地,借助媒体宣传,及时推广。3.3 加大融资渠道,优惠减税。采取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是财政补贴,林权抵押贷款、ppp集资等。设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并对典型示范户给予资金支持,优惠资金减税政策;把发展林下经济与项目开发、科技技术创新等项目结合起来,加大对林下经济支持力度。3.4 建立网络平台,强化服务。首先要针对经营项目和模式建立网络合作平台,由高校、科研所、设计院等引导,提供信息(政策、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强化事后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林下经济专业服务机构,达成长期协作,签约合同,形成生产、科研一体化的开发与服务,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升产品效益附加值,增加林业管理局企业和职工双赢。3.5 机制规范,领导责任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好自然生态系统,要加强对林下经济工作的指导和领导责任制管理,为扩大林下经济规模,实行机制规范化,林权责任和管护改革,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化、集中化程度,创造有利于林下经济实现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参考文献[1]中国林业经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主要模式探析,2013.

作者:程济琳

网络平台下生态经济论文 篇3: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摘 要] 生态安全是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在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流域生态治理难度较大的背景下,为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一应建立长江流域高层协调委员会;二应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三应建立跨区联防联控体系;四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五应建立环保投入机制;六应完善全民参与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中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是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但因为自然灾害影响和人为破坏等种种原因,长江全线生态环境日益严峻,亟待完善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一、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地位

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地位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一)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经济体,最根本的是水和生态,充足的环境容量是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基础。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据统计长江流域共有3600多条通航河流,全国70%的内河通航里程为长江所占据,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综合密度和经济相关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长江流域水质一直较好,因而为沿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一直提供着较为良好的水源。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报告2014年数据显示,当年度长江河流水质状况较好,一到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7.4%,劣于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2.6%。164个省界断面中,全年水质为一到三类的断面占评价断面总数的89.6%。60个湖泊和229座水库中,全年水质为一到三类的湖泊和水库分别占23.3%和74.2%;80%的湖泊和43.7%的水库呈现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在被评价的329个水源地中,全年水质均合格的水源地占58.7%;水质合格率达到80%以上的水源地占80.5%。

自然资源丰富。良好水质也为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环境,如流域内渔业资源丰富,淡水渔业产量约占全国60%;湿地面积1154万公顷,超过全国湿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分布着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及能源矿产丰富,储量大,部分矿种达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流域内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均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全国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所在区域

2014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明确江西等57个地区纳入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江西、青海、云南、贵州全境纳入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均处于长江流域;同时多省编制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如湖北编制了《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湖南湖北还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等。这些地区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将有效地支持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三)国家非常重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他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等等。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表示,2016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把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难点

(一)长江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就目前情况看,长江流域各省市虽然物产丰富,但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却因种种原因而面临极大的压力。例如目前随着流域内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水质恶化、珍稀水生生物日益减少、湿地面积缩减等等。据相关资料显示,长江的白鳍豚、白鲟已多年不见踪迹,长江江豚仅剩千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调查结果,长江沿岸聚集了约40多万家化工企业,沿江而下的分布基本是围绕钢铁、炼油、石化等产业展开。可以想象,当前,长江经济带已呈现“化工围江”的局面。以江苏为例,据报道,长江江苏段水质降为Ⅲ类,沿江8市污水排放量约占江苏全省排放量的80%,103条支流即有近130个排污口。

(二)生态保护观念不强

经济发展不够仍然是摆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实际,因此,多年来,在这些地区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引大资金、上大项目,大干快上,以致良莠不分,来者不拒,因而钢铁、造纸、煤电等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项目也一哄而上,因而对土地、大气、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漠视几近疯狂,形成了公众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可见,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公众生态意识并不强,这从随处可见的乱丢垃圾,奢侈性、攀比性消费等现象便可窥其一斑。

(三)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

长江经济带生态治理是跨区域性的治理,且不说中央目前还没有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总体安排,即便在地方亦无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制,“多龙治水”的现象普遍。区际间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联防联治的工作机制,存在流域治理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流域治理效果。另外,目前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大多是区域政府行为,因而未能实现全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再说,生态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等等。可以说,跨区域性现行行政体制的分割性和流域环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跨界河流水污染治理的复杂性,都是沿江多省市必须认识到位的问题,因为这一关键问题决定了各地方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达到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目标的。

三、建立维护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的保障机制

长江经济带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流域面积广阔,因而要在流域“生态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生态协同治理,建立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机制,毫无避讳是有一定难度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跨越。而就中国国情,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长江流域高层协调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承担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行政上的分属性和流域上的管理统一性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流域管理往往处于辅助地位,尤其表现在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上。同时,在水污染管控方面,环保部和水利部职责也不一样。譬如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水质的管理,而水利部门则主要负责水量的管理,两部门难能有机协调。因而针对流域环保管理的特殊性,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长江流域生态环保协调机构。有鉴于此,建议国家主导组建跨行业(水利部、环保部、三峡集团、交通部等等)、跨地域(辖区各省、市)的长江流域协调委员会,建立定期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协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指导、协调和决策、保护、以尽快恢复流域自然生态环境。

(二)完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

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已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符合地方要求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所有这些无疑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更高需求,导致部分法律与政策不配套、不协调问题不断出现,执法不严、执法力度不一、管理不力、行政处罚偏轻、生态环境损害难获赔偿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省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长江经济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同时,针对目前的环保法律法规大都侧重在某个专门领域的现状,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流域管理法规体系,成立专门的法制政策研究部门,针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抓紧研究制定专门的长江流域法规,实现对长江流域的综合管理。

(三)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

水的流动性和大气的移动性等使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具有本地污染和区域污染的叠加效应,为防止长江流域进入“你污染,我治理”的怪圈,必须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实现长江流域同步环境治理。要共同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携手防治流域内重点江河湖库水污染。共同加强防治大气污染,建立长江经济带统一的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统一淘汰经济带内落后产业,联手控制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继续新增产能;逐步统一清洁能源供应指标;联手开展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统一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对工业烟尘、粉尘、城市扬尘和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统一流域内各省环保监测方法和标准,搭建统一的生态保护监测网络,实现一体化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流域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省域间环境信息的共享。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流域内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环境执法机制包括健全跨行政区的纠纷调解机制,诸如协商机制、仲裁机制、法律诉讼机制。等等。

(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国内许多省份在一些主要流域分别开展了流域生态补偿,当断面水质超标时,由上游给予下游补偿;当断面水质指标值优于控制指标时,由下游给予上游补偿。譬如,于2011年在新安江建立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就是由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组织,每年安排补偿资金5亿元,规定只要安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则罚。建立上下游互访协商机制,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如两省环保监测人员每月在交界水面共同取样、分别检测。黄山市和淳安县就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明确建立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成立了地区联合环境执法小组,共同预防与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在继续推广借鉴成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省流域共同出资的生态补偿基金,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督促流域各类受益主体履行生态补偿义务、生态损害者履行治理修复责任、受偿者履行生态保护建设责任,保证全流域生态安全。

(五)建立环保投入机制

根据国际经验,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为1%—1.5%时才能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当投资占比提高到2%-3%时,环境质量才能明显提高。发达国家的环保投资大都占GDP比例的2%-3%,我们国家环保投资占比还处在1.5%左右的水平。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建立起稳定的环保投入机制。首先,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生态安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应从中央财政拨出专款用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建设。其次,长江流域省市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环保财政投入,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尽快向发达国家看齐。再次,探索环保投资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政府财政投资外,同时应积极探索政府绿色债券融资、采购制度、财政贴息、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税收激励政策等等,以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生态建设。

(六)完善全民参与机制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过程,在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生态治理战略的同时,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单位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机制。对于政府而言,要逐步淡化GDP考核指标,完善生态环保指标考核体系;对于企业而言,要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引导绿色发展;对于广大公众而言,则应加大绿色环保理念宣传,组织探索绿色生活系列创建活动。形成一个人人不污染、人人防污染的良好社会风气。

[责任编辑:马昌运]

作者:陈丽媛

上一篇:传统经济学理论挑战论文下一篇:项目投标工程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