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功能层级论下生态工程论文

2022-04-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技术功能层级论下生态工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术功能层级论下生态工程论文 篇1:

浅析我国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摘 要]森林是世界上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不仅能够提供多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且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森林乱砍滥伐现象的加剧,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变得异常重要。

[关键词]森林;生态补偿;完善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根据《环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自然生态补偿是指: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整体,对其的补偿并不是单一的或者个体的行为,而是对一个生态系统整体而言。

吕忠梅教授认为,生态补偿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

二、建立我国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上人类活动已经强烈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或能量的转化率,使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自然系统的自净功能,也超过了生物或人类可以忍受的程度。这就要求人类对其活动造成的生态的破坏进行恢复,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治理。采取手段预防、补偿人类行为导致的其他一些全球性生态问题,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社会、经济的进行提供物质基础,显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消除过多人工导致的原有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一)“两型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顺应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具有了社会基础。因此,“两型”社会建设,应着力于在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采取综合而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特别是采取具有激励机制的经济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二)为保护环境提供资金支持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为了治理和恢复日渐恶化的环境,充足的资金成为关键因素,加强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向开发者和利用者征收生态补偿费或税,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虽然对环保事业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资金方面还是投入不足,而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就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三)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贫困是相伴而生的,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已经进入了由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对生态保护区、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方面的缺失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首要途径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使其规则化、秩序化,而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则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存在很多空白。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以对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范围、资金来源等做出总体性规定,已有的生态补偿规定都是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妨碍了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而且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下位法的具体规定。

(二)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手段匮乏

资金的筹集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瓶颈问题,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补偿机制建立的基础。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典型方式是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地方投入较少,只有部分的资金来源于其他方面。目前的生态补偿项目,无论是矿产开发补偿还是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基本上采用同一种方式处理。如在退耕还林补偿中,全国仅分南方和北方两个补偿标准,这样的方式在一些地区导致了“过补偿”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是“低补偿”。由于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没有体现出因地制宜性,致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三)观念落后,环境意识淡漠

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生态补偿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我国经济结构初步得到调整,但在贫困地区,迫于生存,人们图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环境效益,容易形成摆脱贫困——破坏环境——更加贫困——环境恶化的怪圈。生态补偿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应更多地依靠作为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的第三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与推进。

五、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

(一)以立法形式规范生态补偿行为

应当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上有所突破。一项制度的建立需要立法来体现和支撑,这是由法律本身的内在调整机制决定的,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确认和调整,使各种社会关系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

(二)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

单一的融资渠道使生态补偿仅能在一些重大的生态项目或生态问题上展开,且不能充分体现“受益者付费”原则,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我国融资方式应该在完善现有融资制度的基础上向国家、集体、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机制转变,以便拓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渠道。

第一,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即为了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将其收入的一部分无偿的让渡给微观经济主体或下级政府主体支配使用所发生的财政支出。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政府)进行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制度之一,它是一种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也对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转移支付主要是资金形式的补偿,对于全国性的生态服务,理所应当由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来解决,而具有地域属性的生態服务应该由区域内所有受益者共同承担。

第二,完善的环境税费制度。要完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首先,应该将资源税费在用途上增设生态环境补偿和恢复专项,即真正对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补偿、条件成熟的,可以独立设立生态税(费)。其次,国家必须用法律手段,把征收生态补偿费的目的、主体、对象、使用等,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对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取得全社会一体遵守的效果。

(三)环境意识的普及

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多体现为政府依赖型,这与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是相悖的,这也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人们内心更认同经济发展,忽略了环境的生态属性。为此,我们应该加强生态补偿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之为公众接受、认可,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把生态补偿写入法律的同时,强调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经济与环境双赢是社会发展的全面价值追求,要达到此目标就要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全面价值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需要从传统社会的“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化,人类的经济活动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还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德.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简论[J].政法论坛,2005,(1).

[2]杜群.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现代法学,2005,27(3):186一191

[3]《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4]康建辉,毛平.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商业时代,2007,(35).

[5]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55.[6]李祥.论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江西理工大学,2010.

[7]刘晓芸.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J].晋中学院学报,2007,(5).

[8]刘旭芳,李爱年.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J].时代法学,2007(1).

[9]廖志刚,任中平.论生态补偿与西部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10]裴秀丽.我国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研究——对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补偿经验的借鉴[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

[11]牟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制化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1).

[12]毛涛.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 ,2009[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曾丽媛,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作者:曾丽媛

技术功能层级论下生态工程论文 篇2: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苏州市吴江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一极”指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三区”指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高地”指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肩负着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重大使命。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率先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尤为重要。

一、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基本遵循

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优势转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演替。党的十八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写入报告。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探路,本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遵循,把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根本前提。

坚持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作比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也为我们增值自然资本、保护发展后劲,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产业与生态有机融合。推动生态、生产、生活布局优化,实现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组与融合,是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用创新思路和现代技术统筹、收储、整理自然资源,深度挖掘资源价值,促进资源有序、集中、高效开发,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运用市场手段引入社会力量,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生态建设的市场化、产业化、常态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吴江实践

吴江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江苏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自古便有“崇文厚道、尊重自然”的优良传统,一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不懈追求。近年来,该区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厚植生态优势,提高发展“含绿量”。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宝贵财富,坚持擦亮“一类空气、二类水质”金字招牌,注重彰显“苏式化、小镇味、江南韵”特质,以优美风景为发展赋能、为生态扩容。一是湖光水色增强水乡气质。围绕水环境这一生态命脉,以东太湖、太浦河等56个省保湖泊为纲,以2600多条河道为目,大力实施美丽生态湖泊群建设、岸线绿色贯通修复、水系结构优化、畅流活水等工程,统筹推进“三水同治”。该区创新开展的“联合河(湖)长制”,入选了中组部编选的攻坚克难案例。该区组织实施的治违、治污、治隐患“三治”工作,共治违拆旧2.2万亩,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8万余家。二是天朗气清提升江南韵味。秉持“好风景、好空气、好韵味也能当饭吃”的理念,培育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建成了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等25个生态公园,林木覆盖率达20.09%。率先试行空气质量补偿办法,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引入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专业力量,系统、科学、精准提高空气质量。2015—2019年,全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由55.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6微克/立方米。三是资源变现尽显生态价值。推动全域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同里、黎里、震泽三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赋予中国“江村”發源地、“两弹一星”元勋诞生地、“国学”重要传承地等特色资源新的时代内涵,建成14个特色田园乡村、1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探索在田园风光中植入适当规模的科创、研发产业,蓝城科创小镇、“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桃源融创国际生态文旅度假区等绿色项目加快“变现”生态价值。

促进绿色生产,提高发展“含金量”。贴近时代脉搏和发展需求,建立亩均贡献、科技创新、绿色生态、融合高效“四个论英雄”标准,推动空间优化腾退、低效企业淘汰、产业提档升级。一是率先建立绿色制造体系。2013年起,吴江区在全省首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以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推动企业向绿色高效生产转型,累计盘活土地2.24万亩,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幅超12%。近5年来,累计实施节能绿色改造项目393个(其中6个为国家级绿色制造集成创新项目),建立起“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的绿色制造体系。二是大力推动工业赋能发展。坚持以智能化改造、信息化融合为工业赋能,在全省领先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24个,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看吴江”“智能制造看吴江”计划,多次获评全省“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硬核”支撑苏州市位列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全球50强榜单第八名。三是统筹推进绿色增效行动。以“退二优二”“三优三保”为主抓手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2019年获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获得500亩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大力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淘汰纺织企业喷水织机10万台,区域内1865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或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单位GDP能耗和用水量持续下降。

作者:王国荣

技术功能层级论下生态工程论文 篇3:

我国城市屋顶绿化加速发展的政策困境及现实进路

通过屋顶绿化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和绿色面积,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1]。实践证明,大面积推广城市屋顶绿化,对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日趋突出的生态恶化、土地存量骤减、“热岛效应”等问题,无疑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应对之策。

一、加快发展屋顶绿化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困境

(一)发展屋顶绿化的重要意义

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或天台上进行绿化、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2]。屋顶绿化因其不占用地面资源、易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完全可以取得与地面绿化同等的比较优势。对城市建筑进行屋顶绿化,可以在缓解“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增加生态景观、节省绿化用地、开拓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稳步推进的屋顶绿化,能够产生可观的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我国屋顶绿化加速发展的政策困境

屋顶绿化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估计,一座城市的屋顶面积总和约为居住区的1/5,面积十分可观。但对多数城市来说,屋顶绿化至今仍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3]。要让这项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当务之急是必须抓紧落实法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努力消解开展城市屋顶绿化面临的“瓶颈”问题。

1.政策供给不足,法制支撑苍白

世界上的一些屋顶绿化发达国家,早就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这项事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如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制定对屋顶绿化业主进行税收减免的政策,还通过建筑法、自然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估法、土地利用法等联邦法直接影响屋顶绿化政策;日本东京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m2,屋顶必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罚款[4]。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如北京、深圳等,尽管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推进屋顶绿化工作的文件、办法和措施,但总体上刚性不够强,政策供给明显不足,尤其是与绩效考核、奖励等我国政府的主要政策资源相对隔离,因此,屋顶绿化在我国始终难以快速开展起来,一直处于可搞可不搞、半搞半不搞以及搞好与搞坏、搞多与搞少没区别的自发随意状态,市场混乱无序,建筑单位、施工方以及与业主的职责边界模糊,缺乏法律界定,影响了多方面的积极性,制约了屋顶绿化的发展进程。

2.规划较滞后,规范不到位

国际上关于屋顶绿化的一贯做法是,进一步前移屋顶绿化设计,在建筑设计时同步考虑屋顶绿化设计,这不仅增加了工作的主动性,更增大了屋顶绿化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大面积的屋顶绿化通过精心规划设计,不但可以确保房屋结构的安全和抗震能力,给水、排水、卫生、防雷等诸多因素也可综合考虑,而且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园林[5]。我国的屋顶绿化规划相对滞后,既缺乏城市的整体规划,没有对可供绿化的屋顶存量进行全面摸底;在个体的建筑设计中也未事先考虑屋顶绿化设计的因素,没有进行设计结构和承载能力核算,易产生屋顶绿化与建筑构造“两张皮”、技术难度大、安全有隐患、长效管理不落实等问题,屋顶绿化建设的质量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此外,在远离地面的屋顶进行绿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活”,对屋顶绿化的规划设计、植物选择、工程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的屋顶绿化实践中,还缺少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技术上缺少权威的理论参数,因此屋顶绿化行业尚存在施工单位盲目操作、工程技术不统一、施工标准不固定、施工企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等现象。

3.资金和专业人员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无论为开展屋顶绿化的老房改造,还是后期的绿化管养,城市屋顶绿化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我国城市屋顶绿化的资金渠道还较单一,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但相对屋顶绿化的广阔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一方面固然受到各地财税收入的制约,同时也与我国的政府投入体制有关。我国的公共财政是“投入跟着预算走,预算跟着规划走”,由于相关规划的滞后,政府投入也因之无据可依。再者,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社会对屋顶绿化的市场前景认识不足,因此,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也未能充分激发起来。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大部分城市并未建立专门的屋顶绿化实施机构,日常监管人员得不到落实。此外,我国的农林院校还未建立专门的屋顶绿化院(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断层”,实际从事屋顶绿化的人员大多为“半路出家”,专业水准也因此大打折扣。同时,我国的屋顶绿化专业人才资质认定体制也未建立起来,关于屋顶绿化的一系列的专项研究工作比较滞后。

4.缺少社会认同和广泛参与

城市屋顶绿化是一项造福全体市民的生态工程,理应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参与。但长期以来,我国公众的绿化意识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屋顶绿化的认同度更是偏低。他们对屋顶绿化的效益预期、安全是否可靠以及技术是否过关等,普遍认识不足,有些业主甚至认为屋顶绿化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往往对屋顶绿化怀有较大的抵触情绪。由是观之,吸引广泛的社会参与,是促进屋顶绿化事业良性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加快我国城市屋顶绿化发展的现实进路

当前,我国屋顶绿化加速发展既面临资金、人才等实际困难,也具备建筑硬件不断改善、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以及对建设宜居城市的诉求日益高涨等有利条件。各地如能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必将迎来一个我国屋顶绿化的高速发展期。

(一)抓紧编制政府层面的长远规划,强化宏观指导

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少数城市对屋顶绿化有较为明确的行政要求和激励政策外,不少地方的屋顶绿化工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在发展方向、工程标准及技术实施等方面都亟须规范。甚至还有一些城市对屋顶绿化工作仍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至今尚未全面启动。因此,建立国家层面的屋顶绿化长远规划迫在眉睫。要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推行屋顶绿化的基本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举措、实施主体、具体要求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强化宏观指导,加大对地方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扶持力度;同时出台刚性的法规制度,从法律层面强化职责履行,为去除职责交叉、责任不落实等体制性障碍提供支撑。各地也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屋顶绿化地方规划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屋顶绿化技术规程》、《屋顶绿化技术导则》等,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全国性的试点,分类实施,逐步推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全国全面推广城市屋顶绿化的资金、技术等条件都已具备。针对我国不同地方的气候特点和发展状况,可确立先期试点、分类实施、逐步推广的城市屋顶绿化发展模式。试点对象的确定要兼顾差异性和层次性,既要包括北京、上海等已先行一步的大城市,也要兼及中小城市;既要包括杭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也要顾及相对落后城市,初步建成大、中、小城市以及发达、欠发达城市共同发展的格局,力争通过几年的试点,取得城市屋顶绿化工作的实质性进展。

(三)进行城市屋顶的全面摸底,建立目标责任落实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各城市要抓紧落实专业机构和人员,对本区域内当前及未来可实施绿化的建筑屋顶进行一次全面摸底,从地段、楼层、面积、责任主体以及建筑性质、材质等方面建立起准确翔实的数据库。然后分区域落实给相关责任部门,明确实施屋顶绿化的工程要求和年度目标,并将各部门屋顶绿化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激励机制,实现从“鼓励绿化”到“强制绿化”的转变,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屋顶绿化工作。

(四)多方开拓发展屋顶绿化的资金保障渠道

资金保障是制约不少城市屋顶绿化工作进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情况下,可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拨一点,建筑业主掏一点,成绩显著奖一点”的“三个一点”资金保障模式,年初将屋顶绿化工程和管理项目资金纳入政府预算,实行市、区等层级财政配套拨付,同时,调动建筑业主投资屋顶绿化的积极性,年终对成绩突出的部门、业主及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建设一支屋顶绿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首先,要建立比较高位的屋顶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负责实施屋顶绿化的相关部门、机构和单位担任成员单位,进一步理顺权属关系,统筹屋顶绿化方面的政策制定、标准编制和管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加强资金管理,鼓励社会投入,全面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受益的屋顶绿化发展模式。

其次,屋顶绿化是一项牵涉多个部门、涵盖多个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园艺设计到花木选择、土层配置到后期管理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善管理、会协调的管理人才。因此,要立足屋顶绿化的长期发展,抓紧建立屋顶绿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屋顶绿化专业规划师队伍、兼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通过人才梯队建设,为屋顶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立体化、门类全的研究体系,组建行业协会,促进业内交流

在推进城市屋顶绿化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科研资源,加大对屋顶绿化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力度,建立包括科研院所、林业院校或非林业院校在内的屋顶绿化研究体系,全面覆盖建筑荷载、防渗漏、植物配置、基质选型、种植模式等方面,加快科研成果向应用的转化,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专业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信誉、有基础的施工企业,逐步发挥这些企业的市场引领和技术导向作用。随着屋顶绿化的快速发展,条件成熟时可建立全国性的屋顶绿化协(学)会,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巩固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七)扩大社会宣传,吸引社会参与

形式丰富、富有成效的宣传是加快城市屋顶绿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借助媒体、广告、公益活动以及社区橱窗、墙报等形式开展屋顶绿化的宣传,努力延伸宣传半径,扩大知识普及受众面,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屋顶绿化基本常识、相关标准法规以及实施效益等方面的宣传,以图文并茂的案例消除人们心中尚存的顾虑,壮大城市屋顶绿化的参与队伍,为全面推广城市屋顶绿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杜忠,陶玲,等.屋顶绿化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76-80.

[2] 黄茶英,潘维数,罗金飞.杭州屋顶绿化的植物种类与形式调查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91-96.

[3] 郭运青,唐树梅,许先升,等.论屋顶绿化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J].热带农业科学,2008(6):55-59.

[4] 赵晓英,胡希军,马永俊,等.屋顶绿化的优点及国外政策借鉴[J].北方园艺,2008(2):109-112.

[5] 陈辉,任,杜忠.屋顶绿化的功能及国内外发展状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162-165.

(责任编辑:文雪峰)

作者:房立洲 卜珺

上一篇:高校后勤经济实体资产界定论文下一篇:提高病案信息服务质量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