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意识下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严峻挑战,渐渐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该文以湖南省常德市灵泉镇为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分析了灵泉镇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构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环境保护意识下生态农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保护意识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1:

广西南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未来方向研究

【摘 要】当前南宁市农村经济增长粗放、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以及法规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南宁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并且针对目前所遇到的难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重点研究方向,可为南宁市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方向

目前广西南宁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脏、乱、差现象更为明显。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和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药、薄膜产品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禽畜粪便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 这一切不但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容小觑,政府和社会均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和村名的生存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农村生态问题;(2)农村环境问题。保护农村生态主要是解决人类生产生活所引起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生物灭绝等问题;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探讨治理农村污染的对策与措施,对以上两点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如下图所示。

2.广西南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取得的初步成绩

南宁市目前重点推进辖区生态村镇建设,将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各县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并取得好成绩。目前已有将近20个行政村获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江南区吴圩镇坛白村、马山县乔利乡乐圩村和白山镇合作村等行政村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环保厅的初步验收。

(1)实施水源、田园、家园清洁工程,重点对河流、道路、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设。

(2)加快六县六城区公益林保护示范区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改造工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农村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土地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保护整治示范工程。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实现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3%。建设水土保持林、护坡、拦沙坝等生态工程,重点建设八尺江、凤凰江、马巢河、沙江河、心圩江支流(黄泥沟)、亭子冲、水塘江、那平江综合治理等项目。

(4)开发和建设了多种绿色工程,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十二五”期间,广西南宁市共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1425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225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达90%以上,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了农村自然环境保护的可持续能力和水平。

(5)开展农村饮水水源区森林保护小区区划,并界定实施保护,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

2.2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较低,欠缺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和环保措施。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污水一般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或池塘,导致水体受污染,另外农村地区的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还很低,容易造成“脏乱差”等现象。

(3)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空白,加上个别政府部门及其领导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极其淡薄,导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普遍不严。

(4)农村地区发展理念错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乱砍伐森林资源、破坏植被、过分抽取地下水用于生产生活,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美丽新农村、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要求不相适应。

(5)乡村企业与农药化肥污染、农膜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6)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南宁市周边农村地区的野生动植物锐减。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方向

3.1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筹资模式

要想把生态环境治理好,首先应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南宁市政府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要确保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落实到位,优先安排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向生态农业投资。

3.2建立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南宁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农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主体、管护人员、资金来源和规章制度进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并发挥效益。但靠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可事半功倍,要建立完善的村规民约,让村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3.3实施规模农业生态建设,减少污染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农村环境大面积的污染,这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大量无机物质的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因此南宁市要开展农村科技教育,指导农民科学使用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等,大力倡导机械化耕作,推广成熟的农业可以,以此减轻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膜的污染。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使老百姓从中获益。

3.4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转变农村工业增长方式就是要引导农村和乡镇企业走高效、优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方面需要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循环性的生产工艺,实现生产工艺生态化。另一方面要依靠新技术清除农村工业污染物,恢复农村建设新面貌。利用以上途径从根本上缓解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宣传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广西南宁要加快建立健全各项农村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并将其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对一些不适用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进行修改,通过以上措施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以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从下一代抓起,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添加农村生(下转第418页)(上接第319页)态环境保护知识,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如果能够让农民从生态环境保护中获得实惠,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4.结束语

综上所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为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扭转局面。目前,南宁市正通过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制建设等)和技术措施(依靠科学技术、建立示范基地等)逐步改善南宁市的形象和投资环境,相信在这样氛围下,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有所改善,山清水秀的局面将永久保留,南宁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锦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青海环境,2007,03:125-131.

[2]张雅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01:77-80.

[3]卓吉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新重庆,2007,05:44-46.

[4]唐萍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罗春玲.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J].科技风,2009,05:100.

作者:阮锦芳

环境保护意识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2:

常德市灵泉镇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构建

摘 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严峻挑战,渐渐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该文以湖南省常德市灵泉镇为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分析了灵泉镇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生态环境;构建;循环经济;灵泉镇

近年来,常德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实际需要出发,采用“镇村同治”理念,实行镇村同步规划,环境同步治理,产业同步发展,文明同步创建,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重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注重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美丽乡村的建设。

1 循环经济理念

1.1 定义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源于产业生态学,运用产业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的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与环境友好的新型范式。它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把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模式,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1]。

1.3 原则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地使用和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共赢。

2 灵泉镇生态环境现状

2.1 基本情况 灵泉镇位于湖南常德津市市西南部,是典型的丘陵乡镇,全镇辖戚家、关桥、同兴、五泉、鹿山、杨家、龙山、汉泗、复兴、兴隆、李家、马家12个村,1个居委会,3 433户,约12 000人口,其中农业人口约10 000人。国土面积55km2,其中耕地面积1 400hm2,丘岗山面积1 800hm2。灵泉镇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3县5乡镇”的结合部,是津市市的西南门户和重要的农副产品贸易集散地。

2.2 生态环境现状

2.2.1 水污染 乡镇居民的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乱排,造成该镇水环境污染。同时,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随雨水地表径流,造成了水体污染。此外,由于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在荷塘或沟渠里,导致河道淤积,污染了水体。

2.2.2 大气污染 长期以来,该镇居民随意焚烧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以及用煤炭作为生活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2.2.3 土壤污染 人们对废旧电池等的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等都导致了该镇的土壤污染。

2.3 生态环境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整体素质不高,加之村镇基础设施不完备,造成垃圾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2)村镇没有进行总体规划,使村镇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造成生产企业和居民区交织在一起,既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又给居民造成噪声等环境污染。(3)更多的企业转向乡镇发展,城市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 灵泉镇生态环境构建

处理好乡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生态乡镇,才能真正提高乡镇生态经济效益,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2]。

3.1 灵泉镇生态环境构建对策探讨 (1)以总体规划为基础,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村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针对乡镇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实施。(2)提高居民自身素养,强化村镇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提高居民自身素养,养成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3)控制乡镇外源污染,严禁城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将企业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4)推进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5)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乡镇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

3.2 灵泉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的思路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和困扰村镇发展的瓶颈问题,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的情况下促进村镇经济的快速增长[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统筹考虑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以农业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4]。灵泉镇在其镇村建设中综合考虑环境容量,协调环境承载力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灵泉镇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整合灵泉镇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本区乡村文化资源,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力求特色,力争将灵泉镇打造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区。

3.3 灵泉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村镇产业结构调整

3.3.1 产业结构生态化 灵泉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把休闲农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建立资源集约的主导产业体系,成为全省唯一整体实施休闲农业的乡镇。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力求特色,力图将灵泉镇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区。

3.3.2 产业结构高级化 技术进步促进各产业的发展。灵泉镇政府组织全镇农民技能培训,并聘请湖南农业大学柑桔专家专题讲解柑桔栽培技术及大果实蝇病虫的防治,由政府成立柑桔协会组成柑桔之家从技术到流通免费为桔农提供技术及销售等服务,不断壮大全镇柑桔产业,为乡村旅游产业增砖添瓦。全镇以山水田园生态、茶山岗休闲广场、休闲度假旅游、森林生态观光旅游4大板块构成总体格局,形成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游乐农业等片区,山地按自然形态形成生态林、风景林、经济林、果木林几大林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产业的发展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推进。

4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环境建设及人类自身建设双管齐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更多地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两方面同时考虑,长、短效益相结合[5]。循环经济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将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是实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灵泉镇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其新农村建设,采取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的思路,将灵泉镇打造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旅游乡镇,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灵泉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军,朱蕾,胡应成,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环境规划创新思路[J].水资源保护,2006,5:84-86.

[2]陈振兴.浅谈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2.

[3]覃永晖,吴晓,王晶,等.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原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9.

[4]方杰,曹邦英,卿锦威.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生态经济,2009,2

[5]王青宁,王晗生,周景斌.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4. (责编:张宏民)

作者:温宏韬 于小俸

环境保护意识下生态农业论文 篇3:

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转型困境分析

摘要:河西走廊依托于祁连山脉冰川融水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其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由传统灌溉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总量不足、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差、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增加,加之政策引导与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使得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转型困难重重。

关键词:河西走廊;农业;转型

河西走廊地处黄河西边,在甘肃省西北部,涵括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五个市,下辖19个市、县。南部是达一千多公里的祁连山地,海拔约三千米至五千五百米,山上常年白雪覆盖,广布冰川,是河西走廊三条内陆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的发源之地,同时也是农业灌溉所需水资源的发源地,该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偏寒且降水量较多,较有利于林草植物的生長;北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地貌主要为低山和残丘,海拔一千五百米至两千五百米,由于北边就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气候较为干燥,降雨量低于100mm,且蒸发量在2500~3500mm以上,是降水量的20~50倍,风沙较多,多为荒漠植被,生态环境抗压能力不强,较为脆弱,不适宜发展农业;祁连山与北山之间就是中部走廊平原,被大黄山及大黑山割裂为三大内陆板块,形成数量繁多的大小各异的绿洲,该区域降水量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大部分区域额降水量在100mm左右,范围在40~250mm波动。中部平原地区地质肥沃,水资源充沛,植被多样化,是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其农作物主要有瓜、果、粮、菜等,整片区域基本通公路,四通八达,种植生产的技术水平也较高,路、渠、田配套,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一、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现状

河西走廊面积为27.6万平方公里,是甘肃省总面积的60.3%,人口418万,约占甘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耕地面积67.53万公顷,约占甘肃省耕地面积的18.0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3.3万公顷,占甘肃省的三分之二。河西走廊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绿洲灌溉农业历史源远流长,农业基础雄厚,以甘肃省18%的耕地,生产出甘肃省17%的粮食、26%的水果、81%的甜菜、95%的棉花、30%的油料,是甘肃省综合性商品农产品基地。目前河西地区不同的县区基于各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条件来种植适宜自身的农作物,并以此形成了各有特色且具一定规模的农业区块,如种子繁育产业、高原夏菜产业、葡萄酒产业“三朵金花”;其中河西走廊作为中国制种基地,年创造经济效益可达近八亿元,其啤酒花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啤酒原料产业在中国独占鳌头。

二、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约束及转型困境分析

(一)资源配置粗放,未经优化

1. 水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低

众所周知,水资源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总量。前文提及的贯穿于河西走廊的三条内陆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的水源来自于祁连山冰川融化,由于最近几年祁连山冰雪融化已有减少的趋势,三条内陆河的流量已经开始减少,进而已经开始影响流域的农业灌溉。

水资源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自然降水,但是河西走廊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约100mm,气候偏干燥,经统计,河西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仅为1570.8m3,且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水资源警戒线1700m3。每公顷土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左右。

此外,河西地区还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分配不均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地区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水利工程铺设的网点稀疏,农田改造缓慢,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同时还存在水利基础工程年久失修,灌溉效益严重减退。蓄水协调计划不完备,用水与供水不协调,使得用水矛盾进一步凸显。

综上,水资源是制约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2. 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光热资源利用不合理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强烈,有些地方如果只是种植单一种作物,收割后就容易造成土壤直接裸露,有机质含量降低,盐渍化加速,进一步导致土壤贫瘠。同时河西走廊地区未能合理轮换种植换季植物,或者种植业与畜牧业相互配套,未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力度不够。

此外,传统的一年熟农作物对光热的利用可以概括为种植一季有余,二季不足,这样就导致了太阳光热资源未能利用充分。

(二)早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在人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前的几十年,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还是始终处于一种对大自然予取予求,索要无度的思想。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人们滥砍乱伐、超载放牧,使河西走廊地区的土地土壤质地下降严重,盐渍化程度加深,地表积盐厚度可达5~30mm,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愈加肆虐。同时祁连山冰川融化的水源涵养林在不断减少,祁连山区原有涵养林133万公顷,至今面积减少至58万公顷,更是让植被受损情况雪上加霜,水土流失荒漠化愈加严重,自1990年以来,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化面积增加速度是每年24万公顷。同时,地表水污染严重,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在中部农牧交错绿洲区由于对水资源毫无节制、不合理的开采,已经造成下游水量逐年减少,草场退化,植被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三)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除了前述早期人们乱砍乱伐、超载放牧,水资源过度开采等原因,自然灾害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转型的约束也不可忽视。由于河西走廊南靠青藏高原,湿润温暖的气流很难到达河西中原绿洲地区,同时河西地区长期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少有降水,气候干燥;北邻沙漠,地处沙漠边缘,少雨干旱,植被稀少。这些地貌特征决定了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灾害不仅严重而且多样化,主要有干旱、干热风、沙尘暴、霜冻等。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走廊北部由于水源减少,荒漠化严重,几十年来风沙线南移了近300公里,导致农田弃耕面积近14万公顷。而且河西走廊地区,风沙流活跃,沙尘暴突发时侵袭农业作物,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霜冻也是农作物生长的灾害之一,每年都有未到收成时就被霜冻侵害的作物,而一年中完全的无霜日只有约150天。每年6月和7月发生的干热风亦可导致粮食减产约15%

(四)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互联网+”盛行,电子商务潮流涌动,品牌IP意识觉醒。在此背景下,虽然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旧有着不少的薄弱环节。如农副产品还是直接销售或者初加工就销售,没有进行加工赋值,导致利润率不高。农业产业没有集团化、规模化,大多单打独斗或小规模联合,缺乏市场竞争实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设备更新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网点稀疏,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差,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发展的需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偏小偏弱偏散,未形成龙头大型企业,对加工和经营行业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农业生产标准化起步较迟,缺乏品牌意识,对绿色无公害及有机农业产品的重视不够,地域特色品牌打造意识不强,产品推销力度不够。

(五)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

河西走廊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纽带,是我国著名的种子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西北粮仓”的称谓。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为了农作物的增产,施加化肥和农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化肥使用量有所减少,但河西地区的化肥使用总量仍保持着较高的趋势,如张掖市在2013~2017年间,使用化肥实物量年均达到33.68万吨。化肥和农药的肆意使用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比例失衡,影响农作物生长,且会使土质变差、肥力降低、土壤结构破坏及保水能力降低。除此之外,化肥的过度使用会污染地下水,破坏生态环境。

化肥和农药的无节制使用,已经使得化肥農药污染成为河西走廊地区主要污染源之一,严重制约着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的转型发展。

(六)农业转型发展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和指导政策体系不健全

政府对农业转型的投入往往是用于基础建设或者大型工程,如干旱地区的集雨工程、沙化地区的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这些工程注重的都是长期的、久远的经济效益回报,很少会直接产生短期的经济效益,农民往往看重的是短期的经济效益,如要求他进行农业转型,改变农作物保护土壤,如果没有立即产生效益,农民就会觉得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农业转型也就缺少了利益驱动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业转型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有较为成熟完备的政策进行指导,然而目前完整的政策体系并未成型,即使在某些方面出台的政策,比如河西走廊地区农业水资源土壤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有的也多为控制和命令型政策,缺少优惠政策,政策的出台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多深入市场调研,政策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尊重市场规律就会不实用且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起到对农业转型发展的激励作用。

(七)农产品进出口的不利因素

前文提及的约束河西走廊农业发展因素之一:农业生产标准化起步较迟,缺乏品牌意识,对绿色无公害及有机农业产品的重视不够,地域特色品牌打造意识不强,产品推销力度不够,在中国入世以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新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起“技术壁垒”或者说是“绿色壁垒”,将绿色农产品作为一种武器或者手段来阻碍农业非绿色产品进入本国,以达到维护本国农业经济利益。河西走廊地区的瓜、果、粮、蔬的绿色程度不高,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发达国家的某些质量高、成本低的农产品则乘势侵入河西走廊地区对应农产品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制约了本就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的发展。

三、结语

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存在的约束和困境,主要有7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总量不足,利用率低;早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农业转型发展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和指导政策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进出口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丁宏,党婕,祁宁,曹瑾,朱甄子,贾伶,陈丹丹.河西走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7(01).

[2]段强华,周耀治,师庆东,于法稳,吴得意.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01).

[3]金蓉,王雪平.河西走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4]王旺多.关于河西走廊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9(03).

[5]常兆丰,刘世增,王祺,王飞,孙涛,刘淑娟,王芳琳.沙漠、戈壁光伏产业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J].生态经济,2018(08).

[6]王生林,王文略,马丁丑.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发展SWOT分析[J].分析湖南农业科学,2009(04).

[7]康玲.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J].中国沙漠,1999(02).

*基金项目:甘肃省外资项目办项目“生态安全视角下河西走廊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研究”(XZ20190709)。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杨超

上一篇:农村建设生态学理念贯彻论文下一篇:安全费用投入的建筑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