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性的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21

摘要: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区经典的红色文化符号。在中华外译的大背景下,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深入挖掘沂蒙红色经典故事并加以译介,加大沂蒙精神的外译外宣力度,聚焦沂蒙红色故事的外宣翻译研究,通过双语“讲故事”的形式,构建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助力沂蒙精神的国内外传播。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艺术性的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艺术性的旅游文化论文 篇1:

论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开发与营销

摘 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档案文化产品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档案馆应创新理念和方法,一方面,加强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以用户为导向,研究用户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等,创新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档案文化产品的水平,以迎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档案文化产品的营销,通过实施定价、渠道、销售等多种营销策略,促进用户获得档案文化产品,提高档案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档案文化产品 开发 营销 市场化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利用档案报刊等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有效传播优秀档案文化,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应该创新理念和方法,有效利用多种手段传播档案文化。通过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档案馆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档案服务,而且能够提高公众档案意识,更加有效地传播档案文化。

一、档案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属性

1.档案文化产品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品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1]。优秀的文化产品基于一定的理念,表达一定的内容,设计新颖,能引发共鸣,塑造价值观,从而影响行为。档案文化产品作为其子类,是基于档案创作的能够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产品,包括文化实物和文化服务。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定义,产品是指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产品、服务、体验、事件、资产、组织、信息和创意[2]。广义上说,档案文化实物应该包括所有基于档案内容开发的编研产品、工艺藏品、书画、报刊、印刷品(如明信片、地图、海报等)、磁带、视听载体、日用品、办公文化用品、玩具等。档案文化服务包括档案信息服务、娱乐服务、休闲服务、体验服务等,具体而言,有展览、讲座、纪录片、电视节目、网络短片、档案馆体验活动等。

2.档案文化产品的基本属性。档案文化产品应兼具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是经济效益与精神导向的统一。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不仅是生产产品,而且要营销产品背后蕴含的故事、哲理和价值观。正如奢侈品营销,其价值不仅在于其质量和设计,而且在于其品牌理念、产品理念等精神内涵。同时,由于档案文化产品也是商品,无论其为公益性质还是非公益性质的,用户都需要为此付出时间或者金钱,因此,档案文化产品应该具有商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交换物,它不仅凝结了社会无差别的劳动,而且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

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存在的问题

1.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单调。目前,国内的档案文化产品主要是由档案馆主导开发,由于我国局馆合一的现状,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存在重政治、輕文化的问题。以《2014—2016年度四川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获奖项目名单》为例,获奖的21项编研成果中,政治方面的编研成果有8项,其余的地方志、人物、历史、民俗、艺术等主题的编研成果均为1至2项[3]。一方面,档案馆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再针对社会档案文化需求,开发丰富的档案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学科背景多以历史、档案为主,使得整体知识结构存在“偏科”问题,开发多样化档案文化产品存在一定的困难。

2.档案文化产品的形式单一。目前,档案文化产品的主要形式为编研、展览、讲座等,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到更多的公众。传统的档案文化产品虽具有文化性,却缺乏趣味性。同时,档案馆的编研作品大部分是不对外出售的,使得档案文化产品的传播范围较窄,而展览、讲座等大部分在馆内举行,受众面较窄,影响力也较为有限。相对而言,博物馆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形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公众消费。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朝珠耳机等,不仅具有趣味性、文化性,而且具有实用性,深得消费者热议和追捧[4]。

3.档案文化产品的渠道狭窄。档案文化产品的宣传渠道主要局限于官方网站、报纸等传统的媒介。部分档案馆开通了微信和微博,但关注的人数有限,使得很多没有关注档案工作的公众无法获得档案文化产品的信息。宣传渠道的狭窄,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受众范围,使其局限于档案工作者、档案专家、查档者等,无法扩大档案文化服务的范围。同时,部分档案文化产品,如档案展览、讲座等,公众需要到达档案馆或者其他档案馆指定的地点才能获得,增加了公众的时间成本。公众获得档案文化产品的渠道狭窄,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公众消费档案文化产品的意愿。

三、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1.丰富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丰富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并非盲目扩大范围,而是应该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开发。优秀档案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应该:一要有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历史、科技等优秀文化,是积极向上的;二是有趣味性,能吸引人,即使枯燥的内容也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达给公众,使人易于接受;三是丰富多样,档案馆可开发不同主题的档案文化产品,如音乐、城市记忆、建筑、民俗、历史、戏剧、文字等。档案中珍藏了许多建筑、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深入探索,并创新形式,可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大有启发。如黄宗汉利用北京市档案馆馆藏的《湖广会馆志》,原样恢复了湖广会馆,这便很好地利用了档案资源[5]。

按人口统计细分,可将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按照公众的年龄、职业、社会层次、学历等变量进行细分,进而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开发和营销相应内容的产品。如从年龄的角度分析,可将用户细分为儿童、中青年和老年。针对儿童群体,可开发不同时期历史名人的卡通版卡片、玩具、学习用品,根据历史事件制作的画册等档案文化产品等。针对中青年,可开发某行业发展史的资料、名人回忆录、重大外交事件等,将这些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短视频、VR体验的形式展现,或者将档案资源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应用到办公用品、娱乐服务、信息服务等档案产品及服务中等。针对老年人,可开发档案资源中中医养生、休闲的资源,将其应用到产品和服务当中。另外,在技术方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以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丰富档案文化产品的内容,要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支撑,因此,应该扩大档案的收集范围。不仅收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档案,还应加强档案征集工作,通过鼓励档案捐赠、寄存、征购等措施收集民间档案,包括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名人、族谱、家庭、各行业档案等,大力开展国家记忆、城市记忆工程,收集各地区具有一定特色的档案,扩大对社会记忆的收集范围。

2.创新档案文化产品的形式。传统的档案文化产品以编研、展览、讲座等形式为主,创新的形式有电视节目、短视频、实物产品、游戏、APP、网站、档案体验、服务等。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心理、用户个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可开发不同形式的档案文化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如从购买动机的角度分析,用户可能出于旅游纪念、空间装饰、日常实用、个人偏好等动机购买档案文化产品,因此,可以开发如古代文书档案仿制纪念品、根据档案描述的古代生活用品和饰品复原的现代生活用品和饰品,或者将档案中描述的某些重大场景通过VR的方式再现等。

从用户购物心理的角度出发,购买档案文化产品的用户,可能出于求奇心理、求新心理、求美心理、显耀心理等心理[6]。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新产品的形式,例如:第一,提高产品的设计感,使得产品有一定的艺术性,符合大众审美;第二,提高产品的科技感,利用VR、3D技术等表现形式;第三,创新档案文化产品的功能性,以高质量的材质开发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优秀的文化产品创意更多来自于档案馆外部、来自社会各界,因此,档案馆应更多地倾听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等各界人士的意见。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由档案馆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由企业提供产品形式创意,共同开发,互利共赢,基于用户分析数据,开发具有创新性形式或设计的,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价值观、人物历史等的档案文化产品,更好地推动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

3.实施档案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

(1)定价策略。价格即定价。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可将档案文化产品的价格划分为三个层次:普及型低价、专业型中等价位以及定制型高价。普及型低价的档案文化产品,如为儿童群体设计的卡片书、玩具等,为大学生、上班族设计的学习用品、日用品等,在这些产品里加入档案资源,如一些故事、古代文字等,加以精心设计,并大量生产,低价销售,能形成较大的市场接受度。专业型中等价位的档案文化产品,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对档案中某一专业领域、某一行业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专题,将优质的产品呈现给目标用户。定制型高价的档案文化产品,不仅具有专业的内容,较高的质量,还可专门针对某一用户的需求,设计出具有艺术性、独特性的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2)渠道策略。档案文化产品的营销渠道可分为档案馆自营、与企业合作营销、网络销售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档案馆自营即由档案馆设计,直接交与厂商生产,在档案馆馆内开辟专门的档案文化产品展示区域,或在档案馆官方网站建立专门的页面展示产品。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同时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但可控性强,商业化程度低。第二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可由档案馆提供内容,企业提供设计、生产与经营,如档案馆可与大型工艺品制造商合作,生产某个古代艺术品的仿制品,并通过制造商的分销渠道,如旅游景点、书店、影院、社区、超市、店铺等销售产品。在档案馆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采取该方式既能传播档案文化、拓展营销渠道,也提高了市场化程度,更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同时也降低了档案馆的经营风险。第三种方法:网络销售即借助专门的网络购物平台,展示和营销档案文化产品,这种方式不仅面对潜在用户的范围广,受众大,而且用户获得产品更加便捷,有利于扩大档案文化产品的影响力。

(3)销售策略。促销即促进销售,从营销学角度看,有人员推销、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四种方式,是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7]。虽然档案文化产品应保持其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但是在当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快节奏社会,档案文化这种相对冷门的文化更易被忽略。如不采取一定的策略加以推广,则无法更好地传播档案文化。一方面,可与企业合作,利用公共形象、营销渠道、推销人员、广告资源等将档案文化产品的信息传达给公众,引导消费、扩大销售;另一方面,档案馆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节日、时事等热点,加强宣传、展览,引发公众的关注,促进档案文化产品的销售。

4.加强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机构,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起到了主导作用。除了政策、资金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对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工作的重视,以及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

提高档案馆对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工作的重视。从国家角度看,档案文化在文化建设领域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受重视程度不如博物馆、图书馆高。而在档案馆内部,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其思想处于较为保守的状态,成果偏向編研、展览。在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转变思想,创新方法,创造更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档案馆有必要提高重视,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其中,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总体而言,各地档案馆都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的专家队伍,对历史、人物、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但要吸引公众的关注,则不仅需要内容,而且需要新颖的形式,需要了解市场需求,以开发针对用户需求的档案文化产品。因此,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需要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无论是引进相关人才,还是通过与企业合作,都能很好地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同时,档案馆应关注工作人员的绩效问题。如英国皇家博物馆规定,工作人员可获得文化产品销售额10%的金额作为回报。档案馆可借鉴其做法,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开发创造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公众。

档案文化的塑造并非一蹴而就,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可利用新技术,加强与社会合作,针对公众需求,开发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产品,并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打造档案新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左惠.当前国际文化贸易的特征.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9[C].2009:4.

[2]任运河,刘建国.现代营销管理[M].济南:山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82.

[3]四川档案.关于2014—2016年度四川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评审获奖

成果的公示[OL].http://weilaiwansui.blog.hexun.com/110816618_d.html,2017-3-13/2017-6-28.

[4]散文网.2014年中国十大文化创意产品[OL].https://sanwen.net/a/jvldsoo.html,2016-9-26/2017-5-20.

[5]中国文化报.档案:不该被遗忘的文化产业资源库[OL].http://

news.idoican.com.cn/zgwenhuab/html/2014-07/30/content_52355

31.htm?div=-1,2014-7-30/2017-5-3.

[6]刘洪伟.探求消费心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50.

[7]方光罗.市场营销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14,185.

★作者简介:苏巧玲,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现为福建警察学院实习研究员。

作者:苏巧玲

基于艺术性的旅游文化论文 篇2:

构建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区经典的红色文化符号。在中华外译的大背景下,该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深入挖掘沂蒙红色经典故事并加以译介,加大沂蒙精神的外译外宣力度,聚焦沂蒙红色故事的外宣翻译研究,通过双语“讲故事”的形式,构建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助力沂蒙精神的国内外传播。沂蒙红色经典故事外译意在展现沂蒙儿女的奋斗精神,向国际社会阐述红色文化,彰显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意志,是新时代大力发展、彰显民族红色基因的需要,更是对丰富汲取立德树人经验、特色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沂蒙红色文化;译写译制;语料库及媒体传播;立德树人

引言:

国内红色文化研究十余载,其学术地位与影响力已确立。根据中国知网CNKI 数据,近十年来国内关于红色文化研究的发文数量从百余篇猛增长至7000 余篇,国内还建有多家红色文化研究平台(红色文化研究期刊、“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教研部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200多个省级)以及获得多项红色文化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都说明学界对红色文化研究意义的肯定。沂蒙山区是沂蒙精神的诞生地,弘扬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以沂蒙精神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红色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内涵,是中国红色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沂蒙红色文化需与时俱进。

沂蒙精神的传承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要充分挖掘、阐释、研究其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也要大力宣传、践行沂蒙精神的时代要求。沂该项目聚焦沂蒙红色故事的汉语撰写和英语翻译,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到生动的故事讲述中,团队成员通过走访沂蒙红色革命圣地,收集真实可信的资料,创建和丰富沂蒙红色故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并借助现代化的新媒体手段,制作沂蒙红色故事双语短视频,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便利。以沂蒙精神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老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更是影响着一批批青年人投身爱国洪流之中,对立德树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沂蒙红色文化的研究价值

(一)为立德树人提供理论依据

以沂蒙精神为精髓和核心的沂蒙红色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内涵,是中国红色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毅元帅曾经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沂蒙红色文化作为地方红色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复杂性。一个个英模人物的典型事迹,更是充分展现了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怀是对沂蒙精神的最佳诠释。也是呼吁当代青年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凝聚青春力量,彰显时代担当,坚定不移走好立德树人新的长征路必然要求。

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听着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感觉灵魂已穿越时空与先辈对话,心灵被英雄的传奇事迹浸润感动着。救死扶伤,舍生忘死,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的“红嫂奶奶”许来英;乳汁救伤员的沂蒙哑娘“明德英”;支前拥军好模范的“红嫂”曾超...曲曲折折的山路上,她们用一双双小脚,将泪水与汗水洒在沂蒙大地上,诠释了自己简单而又平凡的拳拳爱国心。

(二)为学术研究及教学研究提供语料支持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和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国外游客。团队成员立足沂蒙革命老区,团结协作,从沂蒙精神传播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构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力求以“讲故事”的方式,更新沂蒙精神的传播途径,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

沂蒙精神漢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有据可寻的真实语料和规范的汉英文本,可为沂蒙精神的外宣工作如文化、旅游、教育教学等提供一个在线的检索平台,也可作为沂蒙精神外宣翻译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库使用。因而为沂蒙精神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提供多样性的素材;双语语料还可以作为翻译记忆的材料,进而为以后的红色资源或红色旅游翻译工程、或建立更大型的相关平行语料库提供良好的范式和参考,为教育者、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支持。

(三)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天时”条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文本类、音频类和视频类等新媒体形式为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展望。

“地利”条件:课题组所在的大学位于沂蒙精神的发源地,这片沃土被誉为“红色沂蒙”,一条红色旅游专线串联起沂蒙各地红色遗址、红嫂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等地方,便利的交通利于实地考察;课题组所在的大学设有科研机构“沂蒙文化研究院”,是沂蒙精神研究的主要阵地。

“人和”条件:临沂大学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唯一的大学,设有科研机构“沂蒙文化研究院”是沂蒙精神研究的主要阵地。学子们秉承着“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校训,深入学习沂蒙红色文化,发扬沂蒙精神。本团队的成员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能较好地将本地红色文化翻译成英语,使沂蒙红色文化传播的更远。

二、探讨沂蒙红色文化译写的理据与方法

理据探讨

探寻梳理国内外翻译家(Nida、Bassett、Lefevere、Venuti、Vermeer、George Steiner、严复、傅雷、黄忠廉等)的翻译理念,探求适合红色文化翻译的理论依据及策略方法。课题组认为,红色文化的翻译不是单纯的“翻译”,而是“翻译+创写”即“创译”或“译写”。“译写”即在翻译的大框架之内对文本作进一步的技术、艺术或文字的补充与加工。

历时研究辅以共时研究

翻译就是把过去的东西转换到现在,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转换同时并存。红色文化翻译活动也受到时空差异、翻译理念、策略的影响,而且,即使在同一时期,译者对同一红色文化文本的翻译也是见仁见智,见解独到。

文献研究辅以田野调查

课题组成员通过线上(文献搜集)线下(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资料。组织成员走访老红军、老战士、新老红嫂等革命人物,聆听先进事迹,感受革命情怀,搜集红色故事,并完成录音拍照等工作。

三、沂蒙红色文化的挖掘与译写

(一)译好沂蒙红色文化,双语讲好沂蒙故事。

通过把红色文化文本译成英语、创建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加速沂蒙红色文化外译活动的国际化进程,增强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力度和广度。讲好沂蒙故事,传播好沂蒙声音,阐释好沂蒙特色。

在那个物资匮乏、炮灰纷飞的年代,沂蒙红嫂祖秀莲把家中唯一的母鸡炖汤给受伤的八路军战士郭伍士滋补身体;沂蒙红嫂张新民先后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上战场;抱鸡拜堂的“永远的新娘”李凤兰错过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和丈夫见面的机会……平凡又朴实的故事背后蕴藏的是大爱与无私,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是当代青年最好的教科书。

(二)更新传播方式,双语短视频传播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红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独立性强的特点与短视频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特点相吻合。短視频自身鲜明的特点,非常契合沂蒙精神的传播要求,所以要充分利用短视频提升沂蒙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沂蒙红嫂们穿越近百年的时空向我们召唤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沂蒙人民的奉献像是涓涓细流,整个沂蒙地区的抗战历史好似一条澎湃的大河,不断拍打着后人的思想和灵魂,更在我们的心头泛起涟漪,推动我们要不负前人的寄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在习主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倡议下,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红色文化翻译传播融合多模态的形式迎来了全球传播的契机。近年来,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的一大热点即为多模态翻译研究。

多模态传播包括多模态话语(如文字、图像、音乐、表情、手势等各种符号)和多模态形式(如视频多媒体、语料库、自媒体公众号等多种媒介)。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离不开“软硬兼施”模式:语言文字传播核心价值观等“硬信息”+多模态符号传递文化立场等“软信息”。

短视频就是一个理想的传播红色文化的“软硬兼施”模式。作为多模态传播的一种,短视频以其便捷日常、互动性强、受众面广、拥护海量等特点成为新媒体的佼佼者。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独立性强的特点与短视频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特点相吻合;而短视频直观性、即时性、真实性的特点可以为政治性强、略显枯燥的红色文化增添了解读的乐趣。

(三)沂蒙红色文化译写助力区域红色文化外译研究。

学界对沂蒙红色文化的翻译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翻译理据与策略方法还未得到广泛深入的探讨。该课题力求为区域红色文化翻译研究提供双语文本资源、翻译理据、新媒体译写译制方法、学术论文撰写的思路与方法。把沂蒙精神研究置于中华外译的大背景下,结合沂蒙红色文化自身的特点,以双语“讲故事”和创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形式,从翻译的角度,聚焦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文本,采用“变译论”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打造规范的、易于被接受的英语文本,提高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四、构建沂蒙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

(一)搜集素材

线上线下搜集红色文化素材,包括红色旅游文本、红色建筑、红色收藏、红色文学、红色艺术(如影视、歌曲、画作) 等等诸多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素材,整合沂蒙各地红色资源,实地考察革命旧址和遗址,走访老红军、老战士、新老红嫂等革命人物,分类整理线下实地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录制的音视频资料等。

(二)撰写文本

根据搜集的资料,挖掘整理沂蒙红色文化之人(革命志士和烈士)、物(革命志士和烈士所用之物、革命旧址和遗址等)、事(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红色精神),用中文撰写红色作品。聘请历史文化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审校文本,确保文本质量。

(三)翻译文本

在中华外译大背景下,本着“变译论”的原则与方法,通过聚焦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文本翻译,以双语“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沂蒙精神,以“语料库研究法”翻开沂蒙精神外译外宣研究的新开端。“译写”的理念可以从国内外翻译家的理论体系内找到理据,如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Hans 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Susan Bassnett的“文化转向说”、严复的“信达雅”、以及黄忠廉的“变译论”等都意含着相似的理念。“译写”顾名思义即写译结合,译中有写,以写助译,浑然一体。根据前期梳理的翻译理念,并借助现代翻译技术“译写”汉语文本,成员之间互查,再由加拿大本土文化研究专家审校,确保译文质量。

(四)创建语料库

聘请语料库建设专家培训成员,并在其指导下创建红色文化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资料,为区域红色文化研究提供经验和参考。

结语:本文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语讲述红色故事双声传播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为基础。论述了中华外译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译写沂蒙红色经典故事对新时代大力发展、彰显民族红色基因的需要。团队本着“变译论”的原则与方法,通过聚焦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文本翻译,以双语“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沂蒙精神,以“语料库研究法”翻开沂蒙精神外译外宣研究的新一页。无数平凡而又不凡的沂蒙红嫂,一心为了国家大局牺牲自我,思想进步积极、盼望和平,为党和军队的革命事业贡献一切。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的革命情怀一直鼓舞着无数人从事革命和建设。红色故事以短视频,语料库等方式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立德树人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是对丰富汲取立德树人经验、特色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12.

[2]徐元绍.三十年来沂蒙精神理论研究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20,(2).

[3]魏本权,汲广运.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4]郭磊,吴赟,牟宜武.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1(06):117-123.

[5]邢驰鸿.请叫我汉克:第一民族混血儿对伐木业、生存及成长的沉思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2:156.

[6]Gutt, 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Cambridge: Besil Blackwell,2004.

作者简介:

王艳苹(2001-),女,山东德州人,临沂大学本科在读,商务英语方向。

通讯作者:

邢驰鸿(1968-),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基金项目:

临沂大学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基于‘沂蒙红色文化译写’社会实践的探索”(G2021M40);双语讲述红色故事双声传播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红色故事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202110452102)。

作者:王艳苹 高玉娟 陈瑶 程雪 游诗棋 邢驰鸿

基于艺术性的旅游文化论文 篇3:

民族乡村戏剧的功能性阐释与成因分析

摘 要: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的傩文化是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经历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蕴含深刻的美学思想,给人强烈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力。论文在简述思州傩文化概况后,从民族乡村戏剧的当代阐释路径重点就思州傩文化在新时代的功能性进行探析,并对思州傩文化的成因作出简单梳理。我们认为,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思州优秀傩文化,促进多民族居住区的和谐发展,积极推动地方各民族的进步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思州傩文化;当代功能;价值;成因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22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多民族居住区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越来越显出重要性。“全球化是一种知识效应,对思想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政府的实践都具有确实的冲击力。”[1]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冲击力非常大,有些地方傳统的优秀文化甚至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走向断裂和衰亡。位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思州傩文化,在各民族长期交流、沟通与融合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发展、变迁,它依然保存着强有力的文化生命力和表现力。在各民族与自然、社会、心灵的融汇中,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各族人民的需要,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从事地方文化,尤其是傩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学术界侧重于傩戏文化的源流、剧目内容、传承关系、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往往忽视了傩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功能性分析。实质上,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剖析思州傩戏文化的当代功能与价值,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思州是现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岑巩县。岑巩县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多民族居住区,为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长期居住地,曾经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祥地和交流中心,至今流传着诸多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作为中原文化、苗族文化和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生发出古老而韵味十足的民间文化,充斥着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中思州傩文化是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体现出深刻的美学思想,给人强烈艺术审美力和感染力,在新时代表现出重要的功能。 一、思州傩文化的整体概观

思州傩文化是黔东南地区最为古老的文化,由傩、傩祭、傩舞、傩戏等构成统一的文化系统。根据考证史料《大元一统志.思州军民府》《贵州通志》《思州傩戏志》《思州历代名师录》《思南府志》《镇远府志》《黄平州志》等得知,笔者认为岑巩傩文化源于原地各民族对生活的原初认识,具有明显的宗教信仰性质。同时,在明末清初,随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江南、湖广、中原移民经由湖南入黔,另外巴蜀一些移民已入住黔地,他们带来了傩戏文化,在此地得以继续流传,并融会了地方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当代独具特色的傩文化。思州本地民族已把傩戏作为一种业余职业,在空余时间到河南、湖南、四川拜师学艺,回到本地继续做傩艺,不断提升傩戏的文化品位。岑巩县傩愿脚有61种[2],傩愿仪式流传在思州各民族、各村寨。总之,傩戏仪式在接受外来傩戏的基础上,融合了川剧、傩戏和花灯戏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傩戏。

岑巩傩文化积淀了各民族世代的情感活动、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体现出原生态的适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具有娱乐教化和还愿的功能。岑巩傩文化以拜法投师、跟班学艺和抛牌过职等方式得以传承与发展,具有整套的仪式过程和内容。虽然同属于傩戏文化原种,但是每个民族的傩戏文化都充满个性特征,尚未脱离傩祭仪式,保存着民间信仰和娱乐性质。就民族类别划分而言,有苗族傩文化、侗族傩文化、土家族傩文化、仡佬族傩文化、汉族傩文化等。按照服务对象和空间领域,主要有宫廷傩和民间傩。其成员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傩戏班,二是以家族成员或者一个村寨的其他姓氏为主要成员,明显具有传承和保密性质。

傩坛的主体是掌坛师,他是总体行动的指挥中心和运作中心,仪式活动是在富有意义的空间举行。傩神仪式一般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组织,有内堂和外堂之分,空间布局比较紧凑而复杂,遵循民间的生活习性和日常生活原理,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空间是仪式举行的地方,是世俗世界中圣地的象征,是神灵居住活动的场所,同时它又是一个人向神祭献的空间,因而,它是一个人神沟通、人神聚会的地方。”[3]整套仪式过程,充满了生命化的世界图景,达到冲傩还愿和娱神娱人的预期效果。

二、思州傩文化的当代功能性探析

人类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都会以族群或集团的名义生产出某种合适于自我发展的文化模式,给世界赋予结构、内涵和意义,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是人的中介”[4]思州傩文化依靠人得以传播和发展,它又来自于族群或集团对社会、人类自然界的模糊认识、信仰及精神支配下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具有某种原始的宗教性质,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旅程中,产生重要作用。在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物质生活平还不是很高,人们的认识水平还有限的环境下,傩文化体现出驱疫纳吉、消灾除病和祛鬼逐魅的作用。新时代思州“傩文化因其重要而被重视,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世界展开的重要方面,具有调适社会矛盾、治理社会的功能。”[5]在全球化语境下,充分挖掘傩文化中积极、健康、科学的东西,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盘活当代社会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思州傩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州傩文化具有对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的认识功能

在以往我们对傩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往往把一些地方傩文化作为负面的因素加以评价和批判,对它们的认识功能加以否定,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改变了我们对傩戏文化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当前,傩文化尽管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它的文化基因依然是地方性的,保留着地方的自主性和原始性。元明清以来,随着中原文化的发展,黔东南地区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互动,随之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因素。外来文化只是充实和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容和艺术形式。

正是基于這样的认识,我们从傩文化的传承发展历程来捕捉各民族关系的演变发展,也就有可靠保证。民族文化积淀具体体现在对象物——傩文化中,显然,傩文化是各民族的记忆宝库。它是这个族群共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娱乐方式,相应地也创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人们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风俗习惯,以及种种共同的规章制度(不一定是成文的和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可能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律令),从他们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还升华出他们的信仰、哲学、美学”[6]。考证各民族生活状况、文化心理和价值信仰,可以从傩文化的历史记忆中去寻找民族发展的线索和理论依据。

思州傩文化能够帮助我们从各个民族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历程中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我们从大量史料中去理解和掌握傩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迁与创新,能够掌握各时代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状况和动态,把握各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民族精神。因此,优秀的傩文化能够为史料工作者认识各民族的精神生活状态和民族心理。查阅思州相关县志,我们发现思州是荆楚夜郎文化凝聚之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县内分布有侏罗纪古生物化石、铜锣、铜鼓、战国甬钟等。在民族乡村戏曲方面,最突出的是思州傩艺技,它折射出本民族的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说是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像傩戏表演过程中的上刀山、下火海、口衔红铁、喊竹等环节,最能体现出人们群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

思州少数民族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信仰,体现出这个民族渴望战胜疾病美好心愿,以娱神娱人的生活方式寻求精神的放逐与快乐。思州傩面具展现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大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生活为主体,我们可以从中正确认识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比如刘备、关羽、杨家将、周瑜等。侗族“喜傩神”的面具,是侗族龟龙图腾的一种象征,能够窥视出侗族先民的原始群居生活境况。从傩戏的服饰来看,思州傩戏班穿着各种服装表演,体现出强烈的摹仿性、象征性、精神性、集体性的文化属性,展示出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的生活品格。傩文化影响人们的族群心理、道德标准和审美需求。它的凝固形态仍然可以重新唤醒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揭示了留存在这些文化符号后面的精神内涵,使文化精神和生活理念得到传承。”[7]

(二)思州傩文化具有带动地方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

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游客旅游的目是为了寻求一种文化需求和满足。传承和保护地方傩文化,是提升旅游文化品味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思州傩文化以自身的优秀文化资源为基础提供给游客一种文化消费,并从游客那里获得经济回报,从而激活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着力打造思州傩文化的文化品牌,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来发展,又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盘活了地方经济,也维护了地方社会治安的稳定。

傩文化的发掘和深入研究,会极大地促进和推动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从而丰富旅游的文化底蕴,扩展旅游的影响和吸引力,提高地方群众的物质生活。不可否认,“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出游的目的是体验和感受一种异域或异质文化”。[8]经历元明清以来的文化大发展,思州傩文化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功能。傩祭、傩戏主要在各个乡村公堂屋表演,展现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丰富的原生态文化魅力。随着当前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思州傩文化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极大地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思州傩戏十二绝招:上刀山、踢刀、操刀、踩红犁、掰竹、悬星挂斗、手捞油锅、口衔红铁、头戴红三脚、手抹红铁链、放马脚、过火海等,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些带有表演性质的傩技文化,突出了地域性,并利用自身的观赏性、文化性、神秘性、趣味性来吸引游客,孕育了强烈的文化氛围。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与人文旅游的互动发展中,有效地将人文旅游创新和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9]

(三)思州傩文化具有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一个地区民族的凝聚力需要有和谐的社会作为根本条件,而和谐的社会又需要强大的人文精神作为智力支持。“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10]思州傩文化作为思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构建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作用。它对思州各民族、各团体、各社区、各村落具有明显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整合力。人民群众通过公共场域,以文化为核心,把一些对该文化感兴趣的民族凝聚在一起,举行各种仪式,加强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促进个体之间的团结、互助,共同促进社会有序的发展,并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思州傩戏在长期的演变与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强了民众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它凝聚着几百年来思州各民族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力量,因此,挖掘思州傩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增强思州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强化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在傩文化的活动场域中,各民族之间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各民族虽然在生活方式、个性心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一致,但是在思州傩文化的艺术熏陶和精神感染过程中,他们会从心灵到行动,逐步达到共同认识,形成统一的族群心理。在当代社会,优秀的傩文化勾连着人的深层次心理机制,促进和推动人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的社会关系,从而促使地方生产发展,生活富足,族群社会稳定有序。在现实的社会语境中,地方政府以中国梦作为强有力的精神导向,积极推进文化强县,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县人民奔向小康生活的宏伟愿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思州傩文化作为传播媒介,在国际国内交往方面,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岑巩县政府和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思州傩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能够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跨省、跨国之间交流和沟通,实现文化的优势互补。2007年6月23日,由贵州民族大学和岑巩县联合主办“贵州岑巩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研讨会”。2010年9月下旬,肖光华戏班受邀请赴韩国参加国际假面舞艺术节,并多次组织到外省演出。这些会议的研讨不仅有利于提升傩戏文化品牌整合、升级与创新,而且还加强了跨省、跨国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思州傩文化具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

思州傩文化主要积淀各民族以审美情感、经验、意识为核心的审美文化教育,并以此构筑个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知,渗透出中华文化优秀的传统美德。思州傩文化最终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呈现,但作为个体的人又作用于傩文化,人们把一些精华的东西传承下来,推动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从而凸显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至今依然保存下来的思州傩戏剧本,有很多东西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并深受启迪和教育。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应该加以传承和保护,发扬和深入发掘傩文化隐含的教育功能。像《八姑》《李龙》《勾簿判官》《出杨泗一宗》和《出柳三、杨泗》《芦花荡》《骑龙下海》等剧本,读起来赏心悦目,幽默、诙谐,涉及日常生活、社会世态、历史故事等主题,很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作为土家、苗、仡佬、侗、汉等多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傩文化可以塑造人,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们形成相应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并使傩文化得到自觉的传承。正是由于思州傩文化隐含的教育功能逐渐体现出来,那么傩文化作为传播媒介,也就凸显出它的传播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傩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村寨、宗族的日常生活方面。比如傩戏《刘文龙》中第三出《出玉帝》中就提出了“十打”很具有教育价值的名句,即“:一打朝臣卖国,二打边外叛民,三打不孝儿女,四打劫掠强人,五打贪官污吏,六打纵欲奸淫,七打无端骗害,八打欺死瞒生,九打忤逆公姑,十打不敬丈夫”,这既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相互尊敬传统美德和遵守日常行为规则的公共品德,又体现了维护集体、国家统一的思想和强烈的爱国意识。而《刘文龙》中的“十不许”即“一不许诲文乱法,二不许好酒贪杯,三不许口甜心苦,四不许假虎狐威,五不许慵慵沓沓误公事,六不许唧唧哝哝记在怀,七不许法堂之上多言语,八不许穷舍黎民又加差,九不许鳏寡孤独强勒钞,十不许奉富豪失民惹祸胎。”这明显体现出村族约定俗成的规约,强化村族的认同感,又达到家庭和社会和谐的教育效果。

同时,思州傩文化在地方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也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教育中,地方中小学尽量挖掘傩文化的素材,充分利用傩文化资源,寻求积极健康的东西,编写成学习手册或者书籍,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在实际生活文化环境中体验和感受美,从而受到傩文化的教育。学生从小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生活气息,能够从中体验出文化的内涵,从而培养自身的审美道德情操。同时,地方中小学在积极引导学生具体参观傩戏表演、傩面具、傩技表演等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他们了解民俗民间文化,使他们具体感知傩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培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升华传统美德的情感体验,强化个体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理论到实际、由接受到创造、由学习到生活的沟通,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丰富传统美德的理论。”[11]在某种程度上,傩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体验,培养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来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完善。

(五)思州傩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功能

傩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它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艺术功能。它能给群众产生一种直觉性的美感,使我们获得健康快乐的审美感受。人的审美感受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悦。人是在触及到对象物后,通过直覺反映,产生观念和想象的形式,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审美感情,并作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思州傩戏、傩祭、傩技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浓缩了原始思维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并以此促进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从审美发生学上看,傩文化的重要特征傩面具,是审美渊源于原始宗教活动的有力证据。”[12]

傩戏服饰款式丰富,色彩明丽,符合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娱乐审美功能。从思州傩戏服饰来看,很多款式都与自然的朴素、本色有关,具有崇尚自然的美。同时,服饰表面的各种装饰一般采用传统手工绘饰,再加上拼接,根据各种需要染上色料,很有纹理,体现出少数民族别具一格的生活面貌。另外,傩戏面具神色各异,形象生动,较为全面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传承至今的傩面具既有属于宗教膜拜体系的宗教性质,同时又有民间文艺体系的艺术性质。”[13]傩戏的面具各异,报子、开山、小鬼、赶牲、八郎、打卦、铁匠、金鸡、仙锋、土地、笑和尚、瘪口龙神、罗侯、春官、判官、地阎等。另外还有供祭祀的傩戏爷爷和傩戏娘娘的木雕像,都具有明显的欣赏、娱乐的价值。这“不但作为一种道具和形式传导了传统的民族文化观念,同时它本身就是民族文化观念和民族审美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资源的价值”。[14]

岑巩傩戏剧本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功能。它集中体现在剧本内容的娱乐性、启发性、现实性和生动性等四个方面。比如傩戏剧本《毛鸡打铁》《出杨泗一宗》《出柳三、杨泗》《骑龙下海》《李龙》《秦童八郎》《出开山》《梁山土地》《欧阳老判》等,无论是整个剧情本身,还是剧本里面的小戏插曲,都穿插一些笑话和乡村俚语,幽默风趣,体现出娱神娱人的审美功能。

三、思州傩戏文化的成因分析

从农村祭祀的视角来探讨思州傩文化的成因,是一条比较理想的探索途径。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思州傩戏文化的产生、流传与发展,正是符合地方各民族的审美心理、生活习俗和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思州傩文化“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即来自原始人的艺术性创造,尽管这种创造可能并不具备艺术的自觉,而是宗教信仰的目的”。[15]所以,思州傩文化最初是出于在对自然界的崇拜、神灵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以祭祀仪式为最终目的的歌舞表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在思州以及周边区县的民众在傩戏神秘化的基础上,逐渐转化了认识,遂以一种从容、娱乐的心态把仪式作为客观的审美对象来欣赏。“这样,这些主神、陪神和巫之间的对舞、对话就逐渐失去了宗教仪式的色彩,转变为‘被观看的表演’或是‘一种文艺形式’,更进一步发展为‘戏剧’”。[16]

与长期居住在这里各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思州傩文化深受山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和浸染,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傩戏文化。傩文化在由带有宗教图腾色彩的巫术性质转化到以个体为中心的娱乐审美属性的过程中,它浓缩了对祖先的业绩的认同,对本民族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永恒追求。随着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发展,它也逐渐转化了内在的价值功能,凸显当代性和人民性。傩文化发展和演变几百年,至今依然保存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原生态的文化景观,一个重要的原因表在傩文化为民众达到祈福免灾、酬神勾愿和娱神娱人的目的,得到当地各民族群众的拥护,并加以继续传承与发展。20世纪以来,傩文化由于政治的原因,虽然失传了很多剧种和演技,并中断一段时间的世俗表演,但它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依然保存蓬勃的发展趋势,并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为广大民众带来愉悦的审美价值和实惠的经济价值。

不能否定的是,傩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元,它必然触及到思州土家、仡佬、侗、苗和汉等多民族文化心态,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傩文化主要存在于民间乡野,具有丰富的民间性质。“这些民间性质的创作,以其对社会现实质朴而率真的认识,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传达出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关注,对征服自然、反抗压迫的肯定和赞颂”。[17]它的发生、传承、演变与创新,都与各个时代各民族的精神意志、价值取向有某种关系。同时,各民族的交融,逐渐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新时代建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思州傩文化依然体现出强大的文化功能,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创新力。地方政府要做好对傩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在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凝聚出惠及各民族优秀的傩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傩戏文化,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整合力。“尤其是在宗教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方面,它展示了宽大的胸襟和深邃的蕴涵,”[18]深发出独特的文化功能。迈向新时代,我们要摒弃传统不健康的东西,充分利用积极向上,且具有教育、审美、历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傩戏文化,这对促进多民族居住区的和谐发展,积极推动地方各民族的进步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托比·米勒,杰弗里·劳伦斯.全球化与文化,出自托比·米勒编《文化研究指南》[M].王晓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3.

[2] 张建建.冲傩还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7.

[3] 杨兰,张业强.岑巩的喜傩神仪式及仪式象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4] 〔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

[5] 李三辉,范和生.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J].长白学刊,2017(4).

[6] 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7] 陈莹,吴国玖.诗意栖居: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其保护路径研究[J].艺术百家,2016(5).

[8] 冯年华,汤澍.略论旅游文化及其整合[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

[9] 金岩.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 于铭松.文化认同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11] 李龙华,刘兰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立足点和目标取向[J].宁夏党校学报,2008(6).

[12] 李岚.傩——通往洪荒时代的桥梁[J].民族论坛,2004(4).

[13] 王恒富.傩·傩戏·傩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7.

[14] 何琼.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戏剧文化及当代转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83.

[15]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剧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7.

[16] 〔日〕田仲一成.中國祭祀戏剧研究[M].布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17]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55.

[18] 薛若邻.傩戏:傩坛和戏曲的双向选择——兼谈傩文化的蕴涵[J].文艺研究,1990(6).

(责任编辑:蒲应秋)

作者:张羽华

上一篇:城乡二元财政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