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通过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从2001年至2008年这段期间为北京奥运建筑s文化传播的事件:描述了作为一个传媒机构在重大选题的专业策划、组织、实施诸方面的发展轨迹,进而总结出对形成建筑传播学有价值的理念,个案及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1:

浅析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景观设计承载着传统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码头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较多的运用,先后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码头文化因子的城市景观。本文通过阐述码头文化的相关内容,分析码头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探究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为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码头文化 城市景观 码头 运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多的城市发展追求文化与经济的共同进步。在具体的城市发展中,对城市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力求在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文化发展的特色,将较多的文化因素注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码头文化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过往的历史进程中,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推动了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传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码头文化。

1 码头文化概述

在我国传统的历史进程中,码头存在于一些城市中,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的城市融合,促进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1]。

1.1 码头文化的含义

码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传统码头是指在海边或江边专门为船只提供停靠、乘客登船下船,货物装卸等服务的建筑。现代意义上的码头是指水陆交通非常发达的城市。

这样的码头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码头不仅是简单的建筑,还包括与码头经济活动相关的一些外部环境。码头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变迁从单一的建筑演变成具有多功能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场所。码头文化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码头在空间和功能上不断扩展的结果,包含了以经济活动为主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孕育的文化。

码头文化是在拥有码头的城市,与政治、经济等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特殊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2]。码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地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化符号。

1.2 码头文化的特点

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域的码头城市拥有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其孕育的码头文化也呈现出不同地域特色。著名的码头文化有重庆码头文化、上海码头文化及武汉码头文化。它们是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码头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氛围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由于我国码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发展的相似性,各个地域的码头文化也呈现出包容性、流动性、开放性、复杂性和变化性等共同点。

2 码头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城市景观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城市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水平,树立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近年来,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码头文化被逐渐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为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码头文化的运用增加了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推动了我国社会的文化大发展,是建设文化大国的重要手段。

城市景观是指建筑设计师们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市的特色,所设计建造的能丰富人类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生态平衡的一些建筑物,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3]。在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水运发达的城市中,码头文化必然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例如,在山城重庆,码头文化体现在城市景观的各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码头文化丰富了城市景观的内涵

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其城市景观的设计别具一格,丰富的城市文化元素为城市景观设计增添特色。码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渗透在城市景观中,丰富了城市景观的内涵。例如,上海的码头文化为城市景观增添了许多亮点。基于码头文化在上海发展,在上海这座城市中形成了以码头文化为主的特色景观,上海外滩、黄浦江、复兴东路等地区的景观设计都吸收了码头文化的因素,丰富了其各个景观的内涵,使人们在国际化的都市可以通过城市景观来了解这个城市过去的历史沧桑。

2.2 城市景观为码头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码头文化丰富了城市景观的内涵,但在一定程度上,城市景观也为码头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设计师们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渊源,将悠久的码头文化赋予一定的景观设计中,让不同的城市景观承载着共同的码头文化,达到了继承和发扬码头文化的作用[4]。例如,在重庆,磁器口旅游一条街、洪崖洞国际风情街以及朝天门的邮轮特色等景观设计都是在集中展示码头文化。

2.3 码头文化增加了城市景观的历史感

独具特色的码头文化拥有不同的文化元素,将这些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景观中,不仅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也加强了城市景观的历史感,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提升了城市自身的品牌形象。码头文化是具有历史渊源的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码头文化能增加其历史感,让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总之,码头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码头文化能丰富城市景观的内涵,而城市景观也为码头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有机体,能共同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3 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将码头文化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让码头文化真正为城市景观服务,积极促进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考虑码头文化因素的提取,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码头文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运用内容。

3.1 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码头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形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城市景观运用中积极克服。

码头文化的职能需求持续弱化。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运用中,会根据所在城市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相应的职能需求也会改变[5]。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景观设计中,码头文化的职能逐渐扩大,衍生出较多的景观设计点。相反的,城市景观中对码头文化的职能需求逐渐弱化,在一些城市景观中,传统的码头文化职能需求被淘汰,一些已不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却依然存在于城市景观中,这样,码头文化的职能需求就被弱化。

(2)码头文化中的空间环境逐渐恶化。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是一个长期行为。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码头文化的空间环境逐渐发生恶化。例如,洪涝灾害、破坏性的违章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使码头文化的空间环境恶化,城市景观中难以考虑码头文化的运用。

3.2 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运用中的具体内容

了解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每一个城市的具体特点明确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具体内容,能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及码头文化的不断更新。

(1)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运用的原则。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体现出不同城市的特色所在。首先,要遵循变化更新的原则。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城市景观要展现码头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码头文化也要在不断地发展中更新,其文化内涵,将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赋予城市景观中,要有结合城市特点的更新和创造,在保护码头文化的过程中也要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其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景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活动能促成城市景观的形成,码头文化在其发展变化的历程中,始终以人的活动为基本点而衍生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人才是一切发展的重中之重。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也一定要考虑人的感受,以人为本,设计出完美的城市景观。最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码头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城市都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因此,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更要科学合理,使码头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始终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灵感。

(2)码头文化因素的提取。码头文化是一个包含众多文化因素的文化系统,涉及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例如重庆的码头文化中就包含茶馆文化、纤夫文化等文化因素。因此,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运用中,要提取合适的码头文化因素去指导城市景观的设计及建筑[6]。在不同的城市景观中选择能代表城市特色,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的码头文化因素,才能使码头文化得到充分地运用。

(3)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要考虑其表达方式。以码头文化为主线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可以通过码头街巷的空间布局、文化符号的引用、码头文化的隐喻表达、景观主题及码头文化场景化等表达方式来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在具体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了解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在设计中选择正确表达方式,指导城市景观的设计。

结语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将传统的码头文化运用其中,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了解历史悠久的码头文化,明确码头文化与城市景观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综合考虑码头文化在城市景观运用中的具体内容,对码头文化的传统及城市景观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楠.城市滨水商业街景观设计探讨——以苏州工业园区月光码头欧式风情商业街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2,(16):135-137.

[2]郭蓉.是码头,是建筑群,也是游乐场[J].风景名胜,2014,(5):36-41.

[3]肖瑶.川江流域历史城镇码头地段文化景观的演进与更新[D].重庆大学,2014.

[4]蓝海瑞.浅议上海浦东新华码头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2):4357-4358.

[5]葛煜喆,周建华,李朱婧等.码头环境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5-60.

[6]皮明庥.论武汉商埠文化——大码头文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107-110.

作者:安琪 任沁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2:

奥运建筑传播回望:2001年以来本刊那渐行渐远的记忆

摘要:本文通过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从2001年至2008年这段期间为北京奥运建筑s文化传播的事件:描述了作为一个传媒机构在重大选题的专业策划、组织、实施诸方面的发展轨迹,进而总结出对形成建筑传播学有价值的理念,个案及方法。

关键词:北京传播奥运会建筑书刊与茶座电视与会展BIAD传媒

文献标识码:C

历史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过“历史是会重复的——但绝不是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所说的事件具有历史重要性,如果这些事件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影响,就更是如此。”平心静气地回望已经过去的2008,作为现实社会中必须记忆的文化事件,作为吸引住建筑界“眼球”的奥运文化确有搜索、总结、盘点、感悟并铭记的地方。如果说“三大理念”闪耀奥运场馆,“中国智慧”铸就奥运建筑经典,那么在弘扬奥运精神,展现奥运文化思想时,也有许多的精神诉求,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建筑彰显了人文情怀,而在于许多项目从一开始就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努力权衡人的需求和生态要素。从有据可查的文献上能够发现,本刊自1999年4月17日就结合当时首规委办副主任陈刚的指示在汇报交流刊《设计·信息·网络》上创办了“申办奧运专刊”,其中马国馨院士、何韶高级建筑师、刘河译审等都做过大量基础性工作。但本刊真正从《建筑创作》杂志报道国外奥运场馆及我国申奥、筹备奥运的情况是从2001年开始的。如早期(2001~2003年)刊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塑造北中轴路新的空间序列》(朱小地、柯蕾2000年4期)、《体育场馆刍议》(马国馨2001年7期),《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工兵2001年7期)、《注重城市景观展现体育风采》(胡越2001年7期)、《悉尼奥运会的再思考》(马国馨2002年6期)、《体育建筑设计的回顾与展望》(李沉、金磊2002年6期)、《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国际招投标竞赛》(王士淳、孙银2003年3、4合刊)、《呼唤“安康型”奥运场馆设计》(金磊2003年7期)。在此以后的2003年增刊、2005年增刊,2006年7期、2007年7期及8期、2008年7期、2008年8期均用大篇幅刊出北京奥运建筑及文化的记述文章总计超过1000页(尚不包括王欣斌已刊的15期北京奥运工程新闻)。现在看来颇有价值的是本刊《建筑师茶座》于2008年6月12日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舜德厅主办,十几位亲自主持第29届奥运会场馆设计建筑师参加的“让奥运建筑承载历史”的座谈,由一批建筑师在奥运会前品评奥运建筑并披露之在中国尚属首次,本期(见《建筑创作》总第63期2007年7月)被广为转载,此外《建筑师茶座》还于2008年65期刊出国外首脑及媒体对北京奥运建筑的评价,“评说伟大城市的新地标:奥运新建筑”。本人之所以要写作此文有对过去记忆不灭,感动永存的缘故,也有对2008以北京人文奥运那渐行渐远的记忆的缘故,更在于要通过这篇文字将《建筑创作》杂志社自2001年以来为传播奥运的重要文化事件予以记录,其目的不仅仅为了展示,而为了更好的传承。

为奥运建筑的专业出版是一种追求

在《出版行旅》一书中作者赵强认为“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如何进步,传统的文化形式是不会被人们摒弃的。文化也好、知识也罢,是不会只重形式的。”此意表达了图书不老,出版永恒的主题,表达了出版不是拷贝,而必须是一种作为和追求。

在2009年1月8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办的“2008奥运城市·2008奥运建筑”两书首发仪式上,市规委主任黄艳,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波均从北京奥运建筑的特殊意义上表达了对两书出版及其产生影响的充分肯定,它们将成为从奥运“三大理念”向北京“三大理念”转化的“科教书”。《建筑创作》杂志社于2008年3月奉命开始组织精悍队伍策划并编撰该书,先后完成各类文字稿30多万字,设计版式10余次,提供图片近千幅,极有效地保障了两册图书的出版。尽管两册图书出版发行时间已进入2009年,但它作为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及共和国六十年的礼物却恰逢其时。作为策划及编著者,我感谢各方的支持 也感谢给《建筑创作》杂志社的机会。

事实上关于奥林匹克建筑的专业化出版本刊做过大量工作,如2002年4月《奥林匹克与体育建筑》一书,是在开启世界性奥运项目招投标前期,一部全面介绍北京奥运建筑理念的书,它对国内外建筑界早期认知北京奥运规划设计起到“启蒙”作用;2003年10月一版(2004年9月第二次印刷)笔者的《安全奥运论》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安全奥运”的理念及建设方法:2007年1月马国馨院士《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虽是马国馨院士体育建筑记忆研究思想的文集,但它对让中国认识奥运建筑及后奥运的社会经济影响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出版后反响良好,2008年1月推出的《北京新建筑指南》及2008年3月《北京奥运建筑指南》是国内介绍奥运场馆建筑的第一批技术书;在中国建筑学会的支持下,本刊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密切合作策划出版《2008北京奥运建筑丛书》10卷本,截止2008年4月首先推出《宏构如花——奥运建筑总览》一书,作为常务副主编我曾在该书编后记中写道“本刊已连续7年在每年的7月前后推出北京奥运建筑的‘城市·建筑·文化’专辑……愿我们的努力与追求能共同开启属于中国北京及世界的奥林匹克建筑文化之旅。”此外,本刊参与编撰的《梦寻千回——北京奥运总体规划》,《曲扇临风——国家体育馆》、《故韵新声——改扩建奥运场馆》三卷正进入最后出版阶段。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是第29届奧运会足球比赛分赛场,它的创作展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诗情画意,其中体育场建筑是三颗水滴中最大的一颗,它仿佛一滴水从天而降,定格在将入水而未入的瞬间。在天津市体育局及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的主持下,本刊承编了《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一书,并于2008年7月末在天津召开隆重首发式。

为全面反映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体育建筑设计团队自1991年刚刚完成第十一届亚运会即投入中国两次“申奥”及其为奥运设计至今十七、八年所作的成绩,在2008年10月BIAD院庆59周年及中日韩三国建筑师在北京交流会上奉上了一本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奥运建筑设计作品集》,2008年11月13日笔者曾在《中国建设报》撰写:“大书、小书——重读北京奥运建筑设计史”,我的定位是:这是一部记载BIAD两度参与“申奥”,精心规划设计奥运建筑的书;这是一部展示

BIAD建筑师、工程师用世界建筑语言传承中西方创作理念结出优秀果实的书,这更是一部为国内外建筑界,艺术界揭秘奥运设计文明且展示北京奥运“三大理念”的书。

为人文奥运及文化北京的出版是一种品质

回望已圆满谢幕的第29届奥运会,我以为它不仅是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运动盛会,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其意义在于全球通过奥运会有望刷新对中国的认识,从此种意义上讲至少从北京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那时便已拉开东方文化传承的序幕。如果只算经济账,奥运梦和强国梦的关系或许并不太大,如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8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来自世界各大洲25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说,奥运会留下的遗产中,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会有不错的社会功用和效益,正如萨马兰奇所言,当今的奥运会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文化盛会,它不仅仅是博杀与竞赛,而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笔者早在2003年1期《市政府顾问团简讯》中撰文“人文奥运的工程化实现”,文中建议要深化对人文奥运的理解并使之转化为行动,如在完善奥运会标志性文化元素即奥林匹克音乐、邮票、文学艺术、影视、颁奖仪式及其开闭幕式上的文体表演外,不可不借机大力提升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为此必须首先提及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9天(2008年6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暨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对于《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的出版,著名诗人雷抒雁说:这是一项相当有意义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对如此凝聚在体育题材诗文的整理应该是我们诗人的事,但不曾想到却由一批非诗人学者完成了,实在是可敬佩的事;中国图书馆学会汤更生秘书长认为这是一本真正实践着“人文奥运”文化理念的诗作集,其贡献不仅在于挖掘和抢救,更在于是一种超越“文化制造”的文化创造的行为,中国图书馆学会愿意向全国推荐并传播本书,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院士认为该书策划有创新,并肯定它在人文奥运建设上填补丁空白。他还认为该书在装帧版式上的设计水平很高,使得这部著作能够传世,并在世界范围内交流,这部著作体现出国内的最高出版水平。《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汇集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吟咏体育或与体育有关的诗歌450余首,是中国首部以体育为主线的诗歌专集。该书通过对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证,分析、注释和分类。为了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欣赏中国古代体育配有80多幅表现体育场景的插图,并有20余种古代体育的史料。不但在10余类古代体育运动项目中附有相关小史,并且对每一项目都增加了名家书法,插图及印章,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诗歌艺术与书画艺术完美结合,成为该书的一大特点。为配合国际化出版,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解读。作为主编及策划者之一,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研究的空白,及时地挖掘整理了中国的古代体育诗歌,保护和发扬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北京“人文奥运”宣传上不可多得的整理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著作。如果说古代奥林匹亚对世界体育做出贡献,那么,《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则以广博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可以与奥林匹亚相媲美的重要体育内涵,特别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此书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古代文明,更是中国文化界对奥林匹克文化做出的一次重要贡献。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事实上,还在2004年8月,本刊就组织出版了《建筑师看奥林匹克》一书,其意义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世界奥林匹克场馆之旅,而是一个以奥运文化为根基的构建“东方文化中心”的工程,因为通过建筑师的视点传达出的信息,不仅对奥运场馆设计有益,更对丰富奥运建筑文化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应更多亲历北京奥运场馆设计建筑师的要求,经过近1年的努力,2009年元月《魅力五环城》一书出版,它标志着有更多的中国建筑师通过奥运建筑设计,从环顾世界到瞩目北京新建筑变化中蕴含世界文化的气息,说到奥运文化图书出版策划我以为全体《建筑创作》杂志社的同道已积多年之勤奋求索,争做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因为面对奥运建筑文化传播的需求,我们不仅应做好“文字匠”,还要努力成为专业化的策划高手及智慧先锋,事实证明我们在克服困难及阻力中为“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的文化传承贡献了力量。

北京是一座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因为北京旧城有着东方古代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还在于它有着3000多年绵长的文化根基。对于北京城的评价 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指出:“北京是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元、明、清历代的宫苑,坛庙、塔寺分布在全城……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是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是继续有传统活力的、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侯仁之先生作为北京城研究的著名专家,他也满怀感慨地赞誉道:“在历史上一切封建帝都的设计中,北京城称得上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他更谦虚地说:“虽在长期的探索中,尽可能地描绘着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但对于这座城市的内在生命力——也就是她的人民生活和气质,却了解很少,这是一件抱憾终生的事。”如果说有哪一个城市 本身拥有一种精神品质,能施加无形的 然而是重大影响于居住的力量的城市,那就是北京。因为它永恒的古老而又新鲜,它虽历史而又现实,它有无限的历史容量但又阔步走向现代化,所以它是超越艺术品的“艺术品”。一代文人中郁达夫曾这样赞美道:“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这些城市与建筑大家的话是在告诫我们在向世界解读北京城市和建筑时,更要解读的不可或缺的是北京的文化与人文精神。”

但纵观北京为2008年准备的文化北京、人文奥运建设的项目,我们至少认为在2006年6月,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北京尚缺少一个较为系统的“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的旅游建设系统规划”,如果说人文奥运的理念重要,那么启动“人文奥运”的宣传与传播工程,更离不开与“文化北京”概念的结合。从此种意义上出发,我们便组织这套以“人文奥运·文化北京”为主题,突出北京建筑旅游的普及读物。它不是一般的旅游书及时尚文化的“口袋书”,而是由建筑专家,作家、历史人文学者共同谋划而创作的“大集子”,此种特征是其文化根基与主要特色。

如《走进北京寺庙》一书选取了北京有代表性的20座寺庙,从建筑艺术,造像艺术,碑碣与经幢、寺庙器具及经书古籍等四大方面予以展示较好地结合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最为可贵的是该书收录文物专家刘季人先生于1988年恭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北京寺庙”的题词。我认为,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些标志性建筑,古往今来如此。它们或述说城市的变迁,或展示城市的风貌,或反映城市的特有气质及文化底蕴,妙应寺的“金城玉塔”的前世今生不仅代表着京城的精神,更表现着市民的旨趣,应成为四海皆知的“城市名片”。白塔寺重建于明初(公元1451年),现保留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境殿、七佛宝殿及塔院内的六神通殿和佛舍利塔。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高51m,是当时元大都城中最高的建筑,现为北京地区惟一完整的元大都城的文化遗存。可以说,其辽,元的遗址明代的格局,清代的建筑,都构成白塔寺厚重历史之基。如今,相信每一位观赏白塔寺的人都会从白塔,感受到某种历史文明的注脚及穿越时空的感叹,感受到白塔精神的深远之信仰诉求。这或许正是北京寺庙建筑焕发的东方魅力所在吧。“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旨在培育具有传统与现代综合文明素质的首都公民为目标,最大限度地用文化北京向中外来宾展示,希望能升值奥运在中国的遗产,从语言到活动,从文化到传播,从官方到民间都时刻叩问国人,使更多的人能记忆住、传播出北京的文化特质,让北京古都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奏出新音符。对于北京的寺庙更有许多特色可言,美国人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1977年在《古都旧景》中描述“王府的后面高墙里的角落,是当地的城隍庙,两侧有许多还原的碑匾和黄色的高墙庙宇,它肯定是个特别有用的庙”,这里所说的就是现在复兴门的都城隍庙。城隍,起源于古代对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最为显赫的时代是明朝。另从城市安全讲,古人在北京建过20余处火神庙。北京地安门外的“火德真君”庙正投入全力修缮,我曾两次探访,山门半虚掩着,但见山墙露出斑痕,这个有着千载历史,依山傍水,守土藏金的火神庙给人留下许多的遐思,它代表并反映着人们对安全的追求与渴望,表现了“火烛小心”、“居安思危”,“火报天地恩”的京城抗灾防御的文明史。倾力在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1907年11月5日出生),出版以北京寺庙为题材的书有多重含义,但至少它是从一个側面又提供了认识中国文化大家,认知北京人文精神的新视角。《走近北京寺庙》全部选取了北京现存的较有代表性的寺庙,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历史图片,从而呈现了文化的对比性及可读性。它虽不是为专业人员所编的集子,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展示了泱泱大国首都的寺庙总汇的索引成果,因此它不失为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料库。它是为一切喜欢北京的中外人士所编的,因为读后它会使每一位造访者有了一份精神与心灵的去处,如果说“人生如灯,诗境如梦”,那么我则认为,本书为读者所展示的场景、描述的文化体现着缘分及关怀,他不仅启人深思,还图文并茂,富于神秘的冲击力。从2006年6月迄今,丛书已出版的主要书目为:《皇都古镇斋堂》、《东四名人胜迹》、《北京新建筑指南》、《北京奥运场馆指南》、《走进北京寺庙》、《北京东交民巷》,《北京老店铺及招幌》,《魅力前门》共计8册。

伴随着第29届奥运会的圆满落幕,2008年8月30日由本刊承编的《奥林匹克在东四》一书进行了首发,中国奥组委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它图文并茂地层现了北京东四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创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奥林匹克社区5年多的不平凡历程。如果说,2008年8月8日晚8时,缶声绕梁,烈焰腾空,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长卷令海内外人士回味不已,那么我们所有围绕城市与建筑的中华底蕴的精致文化解读将会奏响城市文化收藏的华彩乐章。我虽同意有人说,奥运会留下的精神财富比什么都重要的说法,但我更想说的是要通过奥运会及其国际化大型活动同时展现给国外一个崭新北京的文化面貌。何为后奥运时代所需的文化北京及北京文化面貌呢?这绝对是个大命题,但我以为它不外乎是关于国家城市,行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考量。北京东四街道基于传统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奥林匹克社区建设,已经映射出一种新文化崛起的氛围,但如何让后奥运时代文化更精彩这里有一系列值得解析的方面,如以“绿色奥运”理念传承为例:为了第29届奥运会,不得不按照最环保、最绿色、最先进的生活理念,为各国运动员及来宾提供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绝对绿色的食品等所有吃住行的“奥运材料”,应该说用不菲的经济成本为“绿色奥运”的实现买了单,应该说此举不仅将中国环保的美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国,更让生态环保责任开辟进入国人心间。但这种“绿色奥运”的理念尚未一定成为公众的自觉文化,现实中的后奥运时代不乏人们“一边慷慨宣传生态环境,一边仍出现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何实现从观念洗礼到行为约束的文化过程还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可见,从后奥运时代所倡导的文化建设出发,我们所期望的绿色生态文化目标是要让绿色理念体现在思想绿色与行为绿色等可持续发展的主动行为中。事实上,由《奥林匹克在东四》一书产生的后奥运文化建设联想,让我感到,我们要为“后奥运时代”贡献的是 能否一如既往文化传承想到新方法,因为是文化传承就要做准何为文化的DNA,何为滋养丰富的经典,何为我们绝不可丢失的文化“金矿”。

为奥运场馆建筑的成长摄影,不仅仅是一个记录

在2008年12月末本刊刚刚为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编制完成了《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图片录——北京奥运建筑》,它让我再次回忆起当气势恢宏的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时那种心情,因为它无论对华夏民族还是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横观世界还是纵读历史,第29届奥运会在人们的记忆中已打上深深的“中国印”,这确犹如历史的标签。是的,“三大理念”闪耀下的奥运场馆已成为改变城市地平线的建筑,已成为影响北京城市布局图的建筑,已成为一定要写入中外建筑史的建筑,正因为此,本人于2005年便策划并请示各级领导,于2006年初正式与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签约,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成为指定为在京所有奥运工程记录建设场景的摄影团队。对于近四年的辛劳,本刊特约摄影师叶金中已有专文“用图片见证奥运场馆的成长”(本刊2008年8期),

他素描了每一位建筑摄影师献身工作感人的那些事。之所以要撰文编写这些摄影师是因为我们要记住这些奉献者,是他们记录了发生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变化;回归自然的奥运场馆、“中国智慧”的奥运建筑经典。所以,我们要让业内外记住这些名字,因为他们手执相机的那些难忘时刻不仅有思考,也有探索,他们同样也是传播北京奥运会的有功之臣。

这里我特别要提及的是“鸟巢”项目建设方的宣传干部,摄影家何慷民先生,他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的摄影工作者,在“鸟巢”工地上一干就是五年多,他在完成大量奥运工程及新闻图片记录的同时,是迄今我发现的唯一专注拍摄“鸟巢”项目最多的摄影师。为表达他记录奥运会,展现新北京风貌的心境,他自费完成了京城上空的航拍,为奥组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及BIAD传媒机构的奥运图书出版做出了巨大贡献。本刊自2008年初便希望用他亲历的创作图片编撰成《“鸟巢”的故事——,用镜头留驻成长的“鸟巢”》一书,并做过一系列借机传播奥运精神的策划,但终因各种原因该书的编撰至今才基本完成,相信2009年春,它的推出不仅会再激起我们的奥运回望 更会从中发现许多鲜为人知的场面。因为,何慷民确是站在前排见证历史的人,他是一位执着且用镜头审视建筑时空的人。

为展示奥运全景启动城市影视旨在讲述一个个故事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一部名为《筑梦2008》的大型奥运记录电影在全国公映,它以300个拷贝的投放量创造了21世纪以来主旋律纪录电影的奇迹。2008年6月14日开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及6月,3日开幕的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均将它作为开幕影片,坐落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在这部影片尚未完成拍摄时即决定予以收藏,因为该博物馆至今未收藏过任何一部关于筹备奥运会的记录电影。

2008年10月18日《北京奥运建筑记忆》在香港凤凰卫视于下午16:15、晚23:45重播两次,据凤凰卫视合作方反馈的信息,该片播出后反响强烈,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声音是它是奥运建筑的全记录,它让我们了解到整个建筑界为中国奥运会建设长达十七,八年的奋斗历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批建筑师功不可没。笔者代表本刊在编后记中说“无论当代新媒体如何发展,影像的力量无法忽视,虽该片未必有多大的‘突破’,但它确在行业内带了个头,因为它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及事实画面在诉说,中国建筑师应珍视记录的力量。”在文学版《北京奥运建筑记忆》封底我写了这样三句话:

这是一本记述与共和国一同走来的BIAD设计机构在推进中国体育建筑设计走向辉煌历程的书;

这是一本生动反映BIAD两度倾力参与“申奥”,精心规划设计奥运场馆建筑并为新北京建筑奉献优秀建筑的书;

这是一本以BIAD鲜为人知的建筑故事为主线,旨在传播建筑文化与体育建筑理念并启迪公众心灵的书,

关注建筑的影视传播是本刊近些年来的追求。还在2005年1期,本刊即发表了崔彤,范虹的“城市记忆影像”等文章,并于2005年12月隆重推出《中国电影博物馆》一书,其中总结了若干位建筑师对电影与建筑,电影与城市空间的看法。2008年11期《建筑创作》杂志特刊发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教授约瑟夫·迪·帕斯卡利的用城市电影形式演绎天津精武南河生态城镇的赠阅刊,文中约瑟夫表示,他喜欢用电影剧本的叙述方式,将思想火花和创作瞬间真实地再现公众。总之,依我初浅的对建筑与城市影视的认知看,我以为,在图像时代,影视已占据先天的传播优势,纸质期刊传播的霸主地位业已无可挽回地逐步衰减,但建筑传媒不可能死亡,它将寻求更广泛的形式,而存在并发展如影视会实现艺术与精神价值的激活与再生。若以城市电影为例:城市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电影捕捉光影,具有穿透力,两者相互依靠,互为镜像。本文提及的城市电影是以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影片,它展现对城市的想象及体验。仅就城市空间讲它包括建筑空间如车站、办公楼、街区等,也包括地铁,博物馆、游乐场等具有流动性质的公共场所,这些空间的影片中不仅仅是背景,它们一定是叙事的力量,它们不仅渲染一种情绪,更营造一种氛围,因为,城市的年轮镌刻在城市不同年代的建筑上,它们散落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中,时间在城市中恰以这样的空间方式而呈现。其实,本文并不是专论城市电影的,但话题的核心旨在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影视的形式,为传播建筑文化及建设项目而服务。

结语

无论是为奥运建筑的专业出版,还是奥运文化品质的创意传承;无论是为奥运建设的影像记录,还是面向业内外的奥运故事讲述都是奥运传播的一种种方式,但本文的意图在于它们都最终服务于奥运会这个文化事件。诚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奥运宣传并不顺畅,尽管如此,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的作为在国内外专业媒体界是积极的。两千年前,孔子删《诗经》、作《春秋》,序《周易》,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最大传承者及开创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思想编辑家。我以为,本刊的追求与全部努力,无论怎样面对中外古今,都是在记录建筑,传承文化;记录一代人,不要忘记一个时代:而传播一种精神,是为了成为这个时代建筑文化的建构者。

作者:金 磊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3:

试分析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

研究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的目的在于了解地域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找到符合中国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本文介绍了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关系,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现状,并对具体的应用提出措施如下:设计的多样化;保护的本土化。

地域文化通俗地说即是文化的地域性,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民族的划分后,由于同一民族基本上生活于同一地区,使用相同的语言,经由长期共同生活在习惯与风俗方面达成共识而严格遵守,于是从性格到思维到心理诸多方面愈发趋同,在这样基础之上形成的文化就产生了地域性。地域文化影响范围极广,由于同一地域中的干湿度、气温、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产与劳作。人们的日常作息、思维方式逐渐向相同或近似的模式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近似的信仰、传说、艺术等文化形式。

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景观设计早已突破了传统上只侧重设计视觉景物的范畴,扩大到承载人类理想和对更高级精神世界追求的层面。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人口审美意识的再现与审美需求的反映。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类型经历了五千年持续不断的发展,拥有着极其繁荣昌盛的地域文化。而景观设计作为源于西方的重要设计专业已发展了百年,在时间的历练中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文化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文化的地域性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性元素。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1.地域文化使景观设计更加富于生命力

ICOMO在其2005年发表的《西安宣言》中明确指出,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存中的景观遗迹的保护不应当是孤立、静态、个体存在的,而应当将其置于现实社会中经济与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动态和发展变化的视角结合视觉感受、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加以关注。从这样的提法中不难看出,景观已经成为维系人与自然、人与文化、自然、社会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了丰富的生命活力。景观设计已经不是传统中单纯而孤立的设计、建造、管理、保护的过程,而是越来越和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地域文化经由历史产生出厚重的积淀,日益产生出对景观设计至关重要的指向作用,而景观设计者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因素创造出既有个性又与周围环境水乳交融的作品更成为现代及未来的流行趋势。

2.地域文化使景观设计获得更高的认同

同一地域文化中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言语服饰、性格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趋同发展使这一区域内的人对于同种文化具有高度认同。因此,以地域文化为指导进行的景观设计可以使这一地域内素不相识的个体在景观中找到熟悉的文化元素。个体因而由景观结成群体,个体在这样的景观中与其他个体达成精神上的共识,结成拥有紧密关系的群体,个体产生的景观感受不再仅仅是孤立的体验,而成为群体性的共识、足以唤起记忆的共鸣。在具有地域文化因素的景观中,个体因为有了与其他个体相同或类似的精神体验而彼此间更加容易理解,由于对相同的地域文化的认同而更易相互凝聚和团结,进而使原本孤立的个体找到在群体中的归属感。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现状

1.存在简单模仿现象

中国景观设计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让“城市化”进程飞速提高,规模与范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得到加速扩张,景观设计人员的数量急剧增加,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设计意识、理念、风格等属于文化层面的核心与精髓部分却没有相应得到提高,大量照搬照套西方模式的设计作品屡见不鲜,不同地域的设计经常出现极为雷同的设计效果。对于西方设计的历史传承、本质特征等并没有完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又没有对自己所处具体环境的自然元素、人文属性、地域文化等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排查、摸索。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简单模仿甚至生搬硬套西方的既有设计方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得到的只是一堆与周遭自然环境格格不入或者与当地人文氛围大相径庭的人造物体。

2.地域文化中优秀传统继承不足,缺乏在继承中的创新

新时期下的景观设计人员在接受系统教育时一般会采用更具国际化视角的教材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本土景观设计理念,这些更多来源于西方的设计指导思想与国内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尽管国际化设计教育培养出了思路更加开阔、模式也不拘一格的设计人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设计者对于本土设计的地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元素相对继承不足,对于“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等设计手法处理上还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度,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景观设计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部分设计师认为“现代化”下的景观设计就应当抛弃传统本土设计思想,这部分设计人员没有从本土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深入挖掘其中的精髓为自己所用,还没有足够意识到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思路才能与本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契合的重要性,也难以成为这一区域中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景观设计作品。所以这些问题是景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技术、技巧上,更多的则涉及到人文、哲学范畴,例如古人在景观设计上强调的“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原则等,现代设计中缺乏这一环节的文化渗透。这也造成一些设计者很难达到在继承基础上适度创新。当下,有一些本土景观设计作品比较侧重于技巧展示,即便是仿古类景观设计也往往流于表象,内在文化底蕴却相对薄弱。

应对措施

1.设计的多样化

人类文化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基于相同的人类特性产生的文化趋同性和由于生存环境迥异造成的文化差异性的二者叠加,景观设计中受到差异性影响的比重更大。然而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又造成了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景观融入文化产生推动和抑制作用的交替进行,地域文化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对景观的文化渗透会出现轻重不一的现象。某些时间段中的地域文化发展会促使景观融入文化因素日渐活跃,而另一些则正好相反。在这样无法预料的文化发展变迁甚至冲突中,景观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丰富性。由此,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并非现代风尚或潮流,而是历史的必然。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质以对景观设计作出个性化指导,进而实现丰富地域文化活力并景观设计高品质的双重目标才是未来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最优方案。

以穆尔西亚市政厅(Extension of Murcia Town Hall)为例,西班牙Murcia Town的市政厅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Rafael Moneo对于古罗马“叠柱”式设计风格进行现代演绎的经典案例,该市政厅在最初建造时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位置而颇费周折——建筑基座位于“CardemalBelluga”广场上一处巴洛克式住宅的遗址之上。但广场东面“Santa Maria”教堂是十六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南面是建于十八世纪的“The Cardinal Palace”,北面则是属于现代资产阶级的建筑群落,市政厅建筑基地是历史遗迹因破损而空出的一块地。这块地既破坏了“CardemalBelluga”广场的封闭性,又让广场浓郁的古典艺术风格和周遭的现代化建筑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感。为了让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确保广场始终保有历史景观的完整性,当地部门不得不开展了一场设计竞赛,最终由设计师Rafael Moneo将古罗马“叠柱”式建筑特色进行极简化现代演变,在完成市政厅的设计的同时也挽救了广场。设计师将原本复杂的“叠柱”进行简化处理,不再拘泥于底层的“多立克”式、二层的“爱奥尼”式及三层的“科林斯”式,而是全部统一成矩形的柱体结构,从上到下各个柱体保持相同宽度,并维持在同一平面内。只是在选择修砌石柱的材料和设计的“反复”性时隐约可见“叠柱”的身影,而为了避免等距离设计的单调性,设计师将柱间距进行了“韵律”化处理,通过在图纸和模型上反复推敲,并综合建筑使用者与游览观赏者双方的感受。柱子不再仅仅起到承重墙的作用,而是被“解放”出来,成为既可承重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设计元素之一。

2.保护的本土化

现代社会对于景观保护的本土化不是局限在坚守既有的古老形式,而是以创新形式外化传统环境或自然条件,使之作出符合当地习惯与风俗的象征性解答。因此本土化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绝非照搬历史,而是遵循在继承中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通过不断修正和结合时代特色赋予景观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元素。

北京香山饭店正是这一设计理念下的经典,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之初就定下了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的基调,采用了“中轴线”这一具有华夏文明永续生命力的传统平面布局,将饭店的大堂、前庭与后院安排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上。而在入口的设计上则采用广场式处理方法——少绿化、着眼于饭店未来的旅游功能,这一点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中没有的。作为香山饭店主要庭院的“后花园”,则被安排为“三面被围”、“朝南敞开”的形制,既具有江南园林的“精巧细致”,又具有北方园林的“开阔大气”,同时在后庭中间的“常春四合院”里布置了一汪水池、一座假山与绿竹若干,让前庭与后院的设计风格产生了连续性。在香山饭店的装饰色调上,贝氏基本上只采用三种色调——作为主基调的白色、仅将于主基调的灰色、起点缀作用的黄褐色,让现代建筑具备了中国山水画的恬淡意境。此外,饭店内部装饰装潢方面则体现了“天圆地方”这一具有朴素辩证法色彩的古代阴阳学说的观点——大门、窗、漏窗、花格、砖饰、壁灯、楼梯栏杆灯等都是正方形或立方体。而在月亮门、茶具、灯具、前廊墙面装饰甚至房门的分区号码都用到了圆,将方与圆两种最简洁的几何造型叠加、重复,让一座现代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置都充分揉合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文化元素,成为景观设计巧妙融合传统地域文化的不朽之作。

结束语

地域文化的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关键因素,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被边缘化和碎片化的危局。中国作为延续了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国家,其景观设计应用地域文化不仅是延续华夏文明的要求,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景观的需要。中国的景观设计者应当避免对西方设计的抄袭和模仿,充分挖掘本民族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出融合传统与现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才是实现国内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模式。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赵晨雪?单磊

上一篇:家庭暴力侵害生命健康权论文下一篇:电网财务管理的基建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