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2022-04-28

摘要: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包含育人功能,对教育对象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教育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包括各种主客观的文化环境,这些主客观文化环境之间具有相互确证的关系。在教育的内化、外化、反馈等各个方面,教育文化环境都有参与。为了优化教育文化环境,政府、媒体、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协同合作,确保教育文化环境充分实现育人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略论

摘 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并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从大学教师的主体性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诉求、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三个方面的内容,认为只有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师取友、教学相长”的教育逻辑,才能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指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的路径与方法。然而,根据北京地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满意度不高,除了师资短缺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外,不少新进入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甚至习惯于应用西方心理学、哲学讲授大学生思政课;专职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深感缺乏系统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1]可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能够深刻地洞悉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驾驭庞杂而深邃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和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其必然承载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命运,而教师则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因此,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是增强教学实效的外部推动所致,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必然需求。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诉求

在认识层面上,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源性意义进行了大量的解释性研究,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尝试着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相关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但普遍存在的难点或困惑是如何恰当地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目前至少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碎片式地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体系缺乏自足性;二是从纯粹的经典文本解读中寻求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忽略了不同的社会人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现状及需求有何差异等问题的研究。[3]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既要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有立场”,又要构建二者有机融合的实现机制,确实存在着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出现“以文化性否定或掩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偏差。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并始终坚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政治性较之文化性,是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本质规定性”“它是以政治取向来汲取文化资源,以政治需要来规导育人规格,以文化教化来实现政治目的。”[4]。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握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和方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认识到扎根于传统的文化积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提升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课较之于其他学科课程而言,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上,具有最直接和最鲜明的教育目的性,教师要明白“塑造现代的中国人不可能割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现实社会中的人如何向现代性过渡、转化和契合,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价值诉求和确认自身合法性的前提。”[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资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必须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有效提升文化自觉意识与教学创新能力

在当下无法迅速改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教学资源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地加强传统文化素养与提升教学创新能力是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的关键和核心。

第一,教师自身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认同和自信。所谓“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有意识、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汲取到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眼下最突出的实践性问题,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资源性意义和政治性价值是高度认同的,但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社会背景、行为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要想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讲深、讲透,却存在实际的困难,于是出现教师时常困惑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的素材、比例以及如何讲授的问题。“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点;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 “四个讲清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名言警句和神话典故,更要阐释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知识、精深的理论知识、敏锐的政治意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解释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学习和体验。

第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7]这句话阐明了教师的身教甚于言教,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才是超越任何知识传授的一种教育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自省自修,它要求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行合一、以行为本”就是这种实践性最直接、最生动的表达。这一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惟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让教学更有说服力,才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实践和信仰选择。“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视域中,人的立足于践履体验的自我完善乃是‘须臾不可离也’的一种生命存在形式,而与人生息息相关的一切行为也便注定会成为学问养成的必然表现方式和组成部分。因此,生命化、生活化,从而在自己的切实生存状态之中去渐次提升生命的质量、完善的精神世界、贡献于社会与国家以及努力实现人生的终极存在意义和价值。”[7]对教师本人而言也是如此,只有自己不断地涵养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学问养成建立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从行动本位和个性体验的角度,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以良好的道德人格和行为修养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第三,高校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创新能力。除了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思考如何行之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当中,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行为和认知变化。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教学方法的选取是设计课程的基本路径。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生对传统文化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性认识,如果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灌输或貌似高深的理论讲解,将很难达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学目的,反而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目前的教学中就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如经典诵读法可能更适合于低龄化学习者,而文化体验法又对空间环境和教学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创新教学方式,如以启发式教学增进学生理解认同,以平等中肯的说理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多元文化之间的比较和对话,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等。囿于学校与社会的相对隔离和断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存在诸多困难,而教学是一种弥合校园与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的最具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洞悉能力,要抓住社会敏感事件和热议话题,引导学生分析、辨别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润物无声地提升能力、塑造价值。教师不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可资借鉴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更要以时代精神对之进行创造性的价值转化与传承发展,为培养符合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人才而服务。

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师团队加强合作式学习,共同找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和教学规律,系统性、整体性地设计课程的文化知识内容和文化教学环节,克服教学内容碎片化和教学设计随意化的问题。课程设计中强化文化的内容;需要注意融入的方式和效果,遵循文化的接受和认同规律。如前所述,任意地割裂或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并不能充分展示理论的彻底性,也无法真实完整地呈现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容易出现泛泛而论、大同小异、忽视传统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内部差异等问题,不仅教师难以驾驭,而且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如果遵循传统文化的知识逻辑和教育规律,也要注意避免流于文化知识的介绍而忽略了课程原本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诉求。通过教研团队的讨论分析,采集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经验与不足,开展教学评价和需求调研,共同制定指导性的大纲甚至教材,定期进行自我培训和专家指导,力求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环节达成系统性和一致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个人发挥文化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个性化特色。

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开发成本过高、利用效益过低的问题,缺乏实现有效融合、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制度保障。“如果有效地将组织资源、人才资源、时间资源、环境资源、媒介资源、理论资源、精神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的组合,加以综合利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8]在大学校园文化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亦是如此,已有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文化公开课、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等已经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尚未形成日常性和持续性的教育活动。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善于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资源,重视网络媒体的传播和力量。在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同时,更应关照已开设的传统文化类选修课甚至专业课,众多课程繁杂且孤立,课内外衔接不紧密,教学方式、手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减损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整合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场域和保障体系,在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日常教育中形成合力,在机构协调、权责分工、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相互协调和系统运行,激发全体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之间开展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坚定自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是课程体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经验,只有立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创新才能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产生理性反思和行动价值。

本文系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5YB26)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受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6PT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聪钰,贾利军.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2(9):46-48.

[2]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4-39.

[3] 陈继红,王易.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89-93.

[4] 沈壮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5] 王东莉.论中国文化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1(1):64-68.

[6]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7] 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4-39.

[8] 王刚.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5(5):16-19.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余蓝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篇2:

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构成、运行及优化

摘    要: 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包含育人功能,对教育对象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教育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包括各种主客观的文化环境,这些主客观文化环境之间具有相互确证的关系。在教育的内化、外化、反馈等各个方面,教育文化环境都有参与。为了优化教育文化环境,政府、媒体、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协同合作,确保教育文化环境充分实现育人功能。

关键词: 教育文化环境    运行优化    育人功能

从某种程度来说,教育的本质是特定的集团或者阶级通过特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建构的活动和过程。教育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教育主观文化环境和教育客观文化环境,在文化建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基于此,只有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教育文化环境,尤其是高校教育文化、教育环境建设,将教育文化环境运行客观规律找出来,从而形成完善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教育文化环境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一、教育文化环境的构成分析

1.教育主观文化环境。

教育主观文化环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众传媒的拟态性文化环境:各种大众传媒在社会中营造出的社会文化情景就是大众传媒的拟态性文化环境。大众传媒的拟态性文化环境并非单纯地再现客观文化环境,而是由大众传媒在筛选、加工和组合相关信息之后展示给人们的文化环境。因为受到知识背景和时空限制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具有有限的社会经历,大众传媒的逆态性文化环境可以将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提供给人们。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逆态性文化环境只是一种有选择的、部分的、重新结构化的客观文化环境,并没有全面呈现整个社会环境[1]。

二,教育者的营造性文化环境。出于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建构的教育客观环境的反映就是营造性文化环境。教育者的营造性文化环境属于一种价值性构建,也是一种从事实层面对客观文化环境的认识。在教育者的营造性文化环境中包含大量教育者的選择和解读,属于教育者按照一定的价值目标进行实践和创造的产物。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优化文化教育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和意义。可以从加强学生的主流文化、传统文化、通俗文化等方面着手,同时拒绝外来不良文化、庸俗文化,营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环境。

三,教育主体的感受性文化环境。在感受的主观认知的基础上,教育主体形成的一种文化环境是教育主体的感受性文化环境。教育主体并非单纯地、客观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还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融入主观感受。作为教育的组织者,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主观感受,才能顺利进行教育工作;教育对象必须具备良好的主观感受,才可以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融入进去,并且更好地接受教育。

2.教育客观文化环境分析。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面对的会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各种文化现实就是所谓的教育文化环境。教育客观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人们生下来就要面对的环境是教育客观文化环境,而且在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教育客观文化环境具有最基础和最直接的作用[2]。

二、教育文化环境的运行机制分析

1.在教育过程中介入教育文化环境的内化运行机制。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利用交往互动的形式开展合理理解、情感体验、理性认识的活动,最终将一种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主动生成,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内化。教育文化环境的内化过程实质上属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开展互动和交流的一个过程,属于结合理解、认知和体验的创造精神世界的过程,属于人与人之间开展意义传达和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育文化环境将特定的情境提供给这一过程,使受教育者内化的动机和情绪被激发出来。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开展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可以利用想象、感受等实现道德移情,最终达成道德共识,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看作“移情唤醒”。如果教育传授的内容与教育情境之间出现矛盾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就会导致受教育者出现焦虑和矛盾的心理,无法顺利运行“移情唤醒”的机制,最终导致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很难有效内化教育内容;如果教育传授的内容与教育情境之间相一致,受教育者就可以顺利运行“移情唤醒”机制,并且合理认知和感性理解教育内容,最终受教育者可以在自己的思想中更好地内化教育内容[3]。

2.在教育过程中介入教育文化环境的外化运行机制。

受教育者在行为方式和习惯中体现出已经被内化的教育内容,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外化。受教育者在外化教育内容时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是特定外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自身思想观念的制约。要想将个体思想外化成行为,个体固然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诱因,才可以确保受教者的道德外化成为道德行为。这种动机除了包括一定的物质动力之外,还包括蕴含在教育文化环境中的精神资源。

在教育外化过程中教育文化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首先,有高层次的精神因素蕴含在教育文化环境中,这样可以确保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层次较高的精神需求动机。在这种精神需求动机的影响下,可以使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规范。其次,教育外化情境中教育文化环境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在教育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正确和顺利外化[4]。

3.在教育过程中介入教育文化环境的反馈运行机制。

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评和教育者的他评等方式评估受教育者的教育成果,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反馈。教育文化环境对这种反馈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尽管在教育反馈过程中存在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的评价标准,然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基因是特定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质等共同组成的,这些因素都会使他评和自评的效果受到影响。如果评价标准符合这种背景知识和文化基因,就可以确保顺利地进行评价,一旦评价标准与背景知识和文化基因出现相互冲突、不一致的情况,就会使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受到直接影响。同时,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受教育者对自己行为的调整。在受教者的行为出现偏离的时候,如果评价标准符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受教育者就会在认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顺利扭转错误行为;如果受教育者的外化行为符合评价标准,但是评价标准却与特定群体的价值期望和价值观念出现相悖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受教育者面临选择的冲突和迷茫,无法顺利地外化成与教育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三、优化教育文化患者的有效策略

1.对教育客观文化环境进行优化,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

当地政府应该成为教育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应切实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切实推动教育客观文化环境的优化。当地政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使教育文化的运行具备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外部客观环境。二,政府要继续推动各项改革,使政府的行政制度和政策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应,使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团结、安定、积极、健康,以此为基础推动教育文化环境健康运行[5]。三,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并结合其他具体制度,明确规范教育客观文化环境,从而对教育课外文化环境进行优化。

2.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切实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教育对象的感受性文化环境必须以教育者创造的营造喜文化环境作为参照,要求教育者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将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作为学校的重要建设工作之一。老师和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教育素质能力,提高对文化信息的鉴别能力。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教育和管理综合素质,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建立循环的教育、文化、环境三方协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对文化情境信息的关联性进行保障。在创设文化情境时,应该考虑教育对象的需求和文化行进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只有保障者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文化情境的教育功能。二,对文化情境信息的真实性予以保障。教育者在对文化情境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先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根据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收集和选择特定文化环境传递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优化,对文化环境信息进行真伪辨别和优劣筛选,必须保障以正确、真实的文化环境信息为依据做出决策。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文化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选择的过程中,教育者必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选择的公正性,在选择文化环境信息时必须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尽量摒弃主观因素的影响[6]。三,对文化环境的适量性进行保障。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以特定的教育环境为背景的情况下,一些文化环境信息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一些已知信息具有较差的教育效果和信息效应,应该适当加入相应的未知信息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和信息效应。因此,创设文化情境时,教育者要适当调配位置未知信息和已知信息。

3.构建拟态文化环境,发挥媒体职责。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感受和认知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构建拟态文化环境,对这一矛盾进行了弥补。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方面,拟态文化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构建积极的拟态文化环境就要发挥媒体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7]:一,对媒体调控进行强化,特别是加强调控大众媒体,要求大众媒体的制作者和操作者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将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观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二,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要求主流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积极传播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三,要加强媒体之间的协作,将各媒体的特色优势发挥出来,切实发挥媒体的育人功能。要做到这些,并非学校教育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达到,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引导,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结语

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情景教育,尤其是加强高校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的成长教育环境从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化,强化当代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提高意识,是践行习近平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教育文化环境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教育文化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和思想品德。因此,为了实现教育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必须有效优化教育文化环境,这是当代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刘纯明,孟媛,曾文杰.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优化与学生质量提高的关系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9).

[2]王宝鑫,段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质的再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3]胡弼成,上官晴.教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内部效应探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3).

[4]汪大喹,张翠平,陈小玲.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5]赵志业,崔华华.教育文化环境的构成、运行及其优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

[6]吴育林,李慧芳.论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的中国本土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7]李倩倩,李虎林.我国文化变迁与教育关系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J].教育文化论坛,2015(05).

作者:周宇

基于育人功能的大学文化论文 篇3:

“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院系文化建设

[摘 要] 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一流的院系文化作为培育土壤;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院系文化汇成精神之源。本文主要对院系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双一流”建设的作用进行阐述,并简要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院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从文化作用力的角度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双一流”;院系文化;涵义;作用;建议

[

一 “双一流”建设方案與高校文化建设任务

建设优质的高校文化,培养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的永恒追求。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扎根于优质的高校文化土壤之中。多年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合并、重组,许多综合性大学最终实行的是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因此,院系是大学实际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层实体组织,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直接场所。[1]随着高校管理重心不断下移至二级院系,院系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它不仅彰显着院系的专业特色和师生的精神风貌,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对高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成效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2015年8月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发展的“顶层设计”,[2]其实施意味着我国高校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也为我国高校管理者带来新任务。一方面,“双一流”建设使高校发展的内涵发生转变,即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要协同建设,大学是学科的载体,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因此,各学科所依托的直接组织——院系,就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单元。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使高校发展的动力发生转变,即高校的发展要依靠综合改革来推动,也就是说,要以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内涵发展为追求,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成果转化、文化创新等要素。其中,正如《总体方案》所指出的,“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3]也成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新任务之一。也就是说,高校的文化建设,将在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院系是体现高校内涵、实现高校任务、反映高校本质的基本单位,因此,院系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4]高校文化建设需要依靠院系文化来支撑、引领并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可以认为,院系文化建设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流学科,需要一流的院系文化作为培育土壤;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院系文化汇成精神之源。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高校发展和竞争主要体现为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科发展和竞争。因此,重视院系文化对学科发展及院系工作所起的作用,发挥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强大力量,将能为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新的有益的思路。

二 院系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一)院系文化的内涵

院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组织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范畴。更具体地讲,它是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在理解院系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其与“学科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关系。

“学校文化”的定义众多,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可以基于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界定,总结有关学校文化的基本认识,即: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所创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其塑造具有长期性,其形成需立足于实践,其内涵是外显的物质、行为及内在理念的有机复合,其核心为学校精神。院系文化的本质内涵与此同理。

此外,由于院系是基于“学科”或“学科群”组建的组织,专门负责该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因此在界定院系文化时,有必要理解“学科文化”和“专业文化”。“学科文化”是指由历代学者在建设该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理论体系以及有关的方法、概念、定律、思想等,突出学术性和规范性。“专业文化”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的总和”,突出特殊的职业性和可塑性。[5]学科文化和专业文化均是院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院系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也为院系文化的区分提供独特的依据。

综合院系文化的所属范畴、创造主体、形成过程和学术特征等要素,本文认为,可对院系文化的内涵做如下界定:院系文化是院系师生在长期教学、科研等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院系特有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孕育着不同院系在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等层面的特征,彰显着特定学科群的学术精神、思维方式和职业道德,是院系特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院系文化对“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院系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 院系文化的教育作用

院系文化的教育作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营养力”。院系文化的教育功能体现在:首先,院系文化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使院系师生以专业教学和科研为己任,汲取专业知识,促进学术发展;其次,在建设院系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师德风尚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使院系师生塑造优良人格品质;第三,通过院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能使师生不断选择、内化院系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实现内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2 院系文化的凝聚作用

院系文化的凝聚作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向心力”。高校和其他教育组织一样,具有“松散结合”的组织结构特征,即组织的子系统以及它们从事的活动相互关联,然而却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6]在各类综合性大学当中,尤其对各个新组建的、发展历史较短的新院系而言,师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及活动的离散状态更加突出。此时,强有力的组织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安德鲁·T·马斯兰德(Masland)所言,“组织文化是整合组织的重要力量,它在维持组织稳定、帮助其渡过难关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7]院系文化,尤其是处在院系文化核心层面的院系精神文化更是具有极强的内聚力,能够把院系师生员工团结到院系办学目标所指向的轨道中来,并与高校场域内不同院系文化产生协同效应,把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到“双一流”目标所指向的轨道中去。

3 院系文化的规范作用

院系文化的规范作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保障力”。一方面,院系文化中的价值观、习俗等隐性规范,能够通过塑造舆论环境、文化氛围,形成诸如“同伴压力”等人际间的作用力,对院系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保证院系师生朝着“双一流”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追求所期待的方向靠拢。另一方面,一般来讲,只有那些能够反映组织成员意愿的规章制度,才让组织成员自愿遵守。而院系制度文化,作为院系文化的内容之一,形成于院系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是经院系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而且经实践检验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因此,可以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保障。

4 院系文化的激励作用

院系文化的激励作用,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推动力”。有学者研究证明,学校文化认同对学校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效应。[8]良好的院系文化,反映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不仅能够利用办学目标与学术精神来激励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够通过强化师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使其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驱使他们努力教或学,不断创造新的成就。因此,优质的院系文化能够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此外,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具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每个成员的进步得到赞赏,做出的贡献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如此一来,得到激励的院系师生会为集体的目标和任务而不懈努力,从而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好的发展。

5 院系文化的品牌效应

院系文化的品牌效应,能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来讲,学校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工具性价值,例如,能为学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等等。实践证明,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院系,可以扩大一所大学的影响,乃至成为大学的一面旗帜。例如,哈佛大学的商学院、斯坦福大学的工程系。诚然,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院系文化的发展,有助于一流学科品牌、一流院系品牌,甚至高校一流教育品牌的打造,为高校汇集教育资源、融合办学力量,提供重要的支持。

三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院系文化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高校文化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高校的二级院系也努力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各类专业竞赛、院(系)史宣传、校友活动、院系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等文化类活动蓬勃发展。然而,大部分院系文化建设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彰显院系精神和学科思维,没有融入院系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和专业道德观并使师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群体气质。因此,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要进一步建设优质的院系文化并发挥其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思考和行动。

(一)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保持一致,充分吸收大学精神实质

院系文化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应该指向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应体现出院系的底蕴和气质。因此,院系文化建设的方向,应同时兼顾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以及高校创办至今沉淀下来大学精神。

一方面,“双一流”建设目标,为院系文化建设引航。组织文化建设,其本身并非目标而是手段,即促进组织成员达成组织共同目标的一种手段。院系文化建设,其目的并不在于文化本身,而是要通过院系文化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实现文化育人、组织发展的目的。按照这种思路,将“双一流”建设目标作为院系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有利于营造适合高校及其院系的发展现状、战略规划、愿景追求的优质组织文化,让院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于“双一流”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大学精神为院系文化提供扎根的“沃土”,也为高校内部不同院系提供文化层面的“粘合剂”。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大学精神都成为滋养高校师生精神文明的沃土。例如,哈佛大学倡导“崇是求真”,引领师生不懈追求真理;北京大学崇尚“兼容并蓄”,倡导思想自由、学术独立;中山大学推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重视师生的学术态度和治学方式……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内部人、事、物发展所扎根的精神沃土,因此院系文化也当与大学精神具有同根同源的特性。此外,由于一所高校内不同院系的专业特点及其相应的文化性格具有差异性,因此,要使得各院系的文化能够形成协同效应,也需要大学精神这种能够彰显高校内部文化共性的“粘合剂”来加强不同院系文化之间的联系。

(二)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标的,打造学科特色及核心竞争力

沒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高校。而没有一流的院系文化,无法孕育出一流的学科。院系是学科建设的一线阵地,院系成员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流院系文化和建设一流学科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院系文化的建设,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标的,突出学科特色,铸造学术精神。

之所以要突出学科特色,是因为:第一,在学院制下,高校中各二级院系是自我定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相对独立的育人实体,天然地保有专业上的差异性;第二,从事不同学科教学与科研的人群,由于其所在学科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手段等的不同特点,会形成不同于其他专业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第三,专业划分所依据的标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职业需求,都要求不同的院系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人才。因此,院系文化必须突出学科特色,有利于培养师生具备与学科专业要求相一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要打造院系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要以学术特征为依托之外,还需要重点打造院系的教师文化,尤其是教师群体内的学术文化。这是因为,一个个学科领域的建设需要依托广大一线教职人员,各院系教师群体是否爱岗敬业、和睦合心、积极进取,对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只有具备了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因此,各院系在建设院系文化时,要重点铸造具有院系独特个性和魅力的教师学术精神。

(三)根据文化建设全面性、全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逐步推进院系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在规划阶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设计。从文化的结构上看,院系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从文化的主体上看,院系文化分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文化,等等。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并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因此,在规划院系文化建设时,应该兼顾这些特点,并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设计,从而发挥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文化的作用及它们所形成的协同效应。

文化建设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团结一心,凝聚力量。院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院系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利用好院系成员在长期互动中凝练出的共同价值观,凝聚不同文化建设主体的力量。首先,院系领导要提高对院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知,加强对院系文化建设的组织和保障。其次,要凝聚共识,以共同的愿景来引导师生的追求,调动其参与院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者,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锤炼、彰显、丰富和创新院系的文化特色。最后,要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联系,让不同群体在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培养感情,形成院系的凝聚力。

文化建设还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院系文化的发展需要逐步、持续的推进。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连续的过程。因此,院系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发挥是潜移默化的,它们无声地渗透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院系文化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将长期的建设目标与短期的建设任务统一起来,通过多方协力,逐步、持续地推进院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卞亚琴,岳奎.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和特征探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2):66-68.

[2]马廷奇.“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9):9-14.

[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10-25.

[4]赵骏.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院系文化建设[J]. 教育探索,2008(12):21-22.

[5]朱發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07(1).

[6]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 窦卫林,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9.

[7]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3-24.

[8]徐志勇,张东娇.学校文化认同、组织文化氛围与教师满意度对学校效能的影响效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1,7(05):116-128.

(责任编辑: 姜海晶)

作者:肖敏

上一篇:科技管理信息化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会计国际化进程问题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