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廉政教育的法律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法治与廉政建设都重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二者相辅相成。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法治的一个基本任务,法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力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于廉政教育的法律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廉政教育的法律文化论文 篇1:

法律意识视角下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问题的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稳定对创建和谐社会、推进高校教育改革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大学生有着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知识水平较高、科技素质较强等优点。然而,近年来,诸如网络行为失范、宿舍行为失范、学习行为失范等现象频频发生,与大学生身份极不协调,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文章试图从法律意识程度与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互动关系的视角,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

[作者简介]孙炜(1975- ),男,江西抚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和经济法学;罗二平(1963- ),男,江西高安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江西景德镇33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景德镇陶瓷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若干问题研究——从法律意识程度与预防行为失范互动关系视角”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一些高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教育产业化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上。在日常工作中,以强化大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导向,只重视专业课和外语,而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近年来,大学生行为失范呈愈演愈烈之势,诚然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是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状

行为失范是指在丧失了原有指导标准的思想支配之下所出现的与现代化发展、社会法制规范和人伦道德相违背的行为偏离②。大学生行为失范是指大学生违反各种行为规范的行为。一方面,大学生行为失范以程度轻重为标准可以分成以下三类:尚未达到违法程度的违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行为失范具体表现形式则呈现多样化趋势:网络行为失范、宿舍行为失范、学习行为失范等。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程度轻重不同的三类大学生失范行为。

(一)尚未达到违法程度的违规行为

尚未达到违法程度的违规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除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行为规范的行为。就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违反学校管理规范的行为。学校为了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以及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会制定诸如《学籍管理规定》《课堂考勤及纪律规定》《宿舍管理规定》等有关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然而,大学生违反学校管理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旷课、考试舞弊、违反学生公寓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一般违法行为

大学生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大学生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而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毁坏他人财物、交通违章、酗酒、赌博。

(三)严重违法行为

大学生严重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法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行为。这类行为既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性大,又对构建和谐校园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学生的严重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如下:(1)盗窃犯罪。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盗窃行为主要针对同学,盗窃地点一般选择在宿舍,盗窃对象以手机、现金、信用卡等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居多,盗窃手段一般为顺手牵羊。(2)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就大学生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而言,行为人一般都是男性,犯罪类型以故意伤害居多,故意杀人案件则较少,近年来最为典型的是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3)高科技、智能型犯罪行为。大学生善于思考,对科学技术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是科技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进行犯罪活动,智能化特点明显。例如,“2007年7月破获的号称西南‘第一黑客’的大学生吕斌,伙同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杰华,侵入四川省六所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为一百多名学生修改三百余科成绩,非法获利六万余元等。”③

二、基于法律意识程度与预防行为失范互动关系视角探讨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行为失范问题不仅是高校管理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众所周知,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意识的作用却不能小视。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④。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是规范行为的前提。因此,本文着重从意识因素,尤其是从法律意识因素与预防行为失范互动关系视角探讨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

法律意识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现行的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⑤。大学生法律意识强弱程度,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越强,则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几率就越低;大学生法律意识越弱,则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几率就越高。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频发凸显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法制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不明显,教学效果不佳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课堂法制教育的改革,先后有“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承担对大学生进行课堂法制教育的重任,也成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课堂主渠道。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礎部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1)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规定,本专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3学分,基本内容为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据了解,各高校每学分大都在16~18学时之间。因此,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时为48~54学时。而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八章内容中只有最后两章是法律基础的内容,只占到全部教材的25%,重点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内容的学时非常少。(2)“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为人师者的常识。然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队伍普遍力量相当薄弱,存在着多数教师不具备法律专业背景、业务素质达不到教学要求等问题,造成该门课程法律基础部分教学形式呆板、教学内容被弱化或被省略,从而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3)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多数大学生把提高专业能力、获取学位、考取硕士研究生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即使选择了考研的大学生也通常是从大三开始研习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

(二)我国法学教育蓬勃发展,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制资源进行法制教育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合格的法学教育必须要有丰富的软件和硬件法律资源予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法学专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高校的法律资源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法律硬件资源,即模拟法庭、法学期刊阅览室等;二是法律软件资源,即法律教师。据不完全了解,大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律实体知识和程序知识,法律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很难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意识,极易为失范行为的出现留下隐患。

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措施与途径

通过分析表明,大学生行为失范尽管由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因素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解决行为失范问题提供行动指南。鉴于此,高校在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工作、把其作为学校战略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发生。

(一)加强法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法制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深谙高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以及实践经验⑥。因此,各高校要针对本校法律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法律教师队伍内涵建设,提高法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先,立足于现有的师资队伍,走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道路,在资格审查、试讲、专业能力测试的基础上允许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政工干部担任相应课程。其次,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培养速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一方面把行业专家请进校园为法律教师讲授法律实务、学术前沿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让法律教师走出校园到司法实务部门进行带薪脱产学习,亲身感受司法实践的全过程。这样,通过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不仅能够让法律教师深刻领会立法精神、把握立法精髓和提高教师的司法实务技能,而且能够让法律教师运用所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注重学缘结构的合理性,引进毕业于外校具有司法实务经验的法律人才作为法律教师,为本校法律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思维及新观点,从而促进法律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浓厚学术氛围,为教学服务。

(二)将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

高校在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设置与该专业相关的法制教育课程,将法制教育内化为专业教育,从而有效地改变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不仅是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实践操作中,从宏观层面而言,各高校应以培养兼具专业相关法律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法制教育内容实用、管用、够用为原则,切实着眼于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程:理工科专业设置科技法律课程,文科专业设置知识产权法或经济法等课程;從微观层面而言,法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针对非法科生的专业特点,注重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选择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

(三)将法科生专业实践能力与非法科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细细品味法律的权威是高校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强化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在充分利用法律资源对法科生进行模拟法庭、疑案辩论、社会调查等法律实践活动时,由学生工作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牵头把非科生纳入其中,充分激发调动大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法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如“组织大学生就社会治安、知识产权保护、婚姻家族矛盾、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以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培养他们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⑦;进行模拟法庭时,为扩大法律知识的教育面,选择学校大礼堂作为模拟审判地点,把模拟审判与普法教育相结合,于审判前将“开庭公告”在校园公告栏张贴,使师生产生旁听审判的强烈愿望,并于开庭审判前按照法庭标准布置大礼堂,开庭审判时,法庭组成人员身着正式制服,使旁听师生犹如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庭审判,既感受法庭的威严,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四)建立、完善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

尚未设立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的高校尽快设立法律咨询中心,已设立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的高校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首先,设立法律咨询信箱,让现有的法律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地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为他们答疑解惑,彻底解决困扰他们的法律问题;其次,精心准备、主动“出击”,积极开展贴近大学生生活、主题鲜明的专题法律知识讲座,引起大学生共鸣,强化法制教育效果;再次,利用优质法律资源于每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在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法制宣传,以图片展板的形式把典型案例展示给广大同学和大众,从而触动他们接受警示教育;最后,加强与当地消费者协会、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等司法实务部门沟通与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带领大学生去当地监狱实地参观以及请公检法部门将真实的法庭审判引入校园、到校介绍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等方式扩展法制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法律的教育和预防功能。

(五)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文化、社区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建设极大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高校应大力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激励、净化作用,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集趣味性、教育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校园法治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大力开展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开展‘法律讲坛’‘法治宣传周’‘法治文艺晚会’‘法在我心中’等教育活动”⑧,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大力传播校园法治文化,使其内化于大学生心中。

综上所述,只要高校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工作,把法制教育上升到学校战略的高度,始终如一地常抓不懈,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现状必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大学生行为失范发生率必将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注释]

①钱智勇,陈军,董丁戈.论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疏导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102.

②周懿.当代青少年行为失范浅探——以广东省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7(9):744.

③李艳馨,李润珍.高校法制教育的重新定位与设计——以预防大学生犯罪为目的的考察[J].新疆社科论坛,2009(5):80-81.

④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7.

⑤李龙.法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71.

⑥孙朝霞.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0(6):59.

⑦何建中.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61.

⑧周雄文,吴四江,周凌.关于湖南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9(5):60.

作者:孙炜 罗二平

基于廉政教育的法律文化论文 篇2:

浅论法治视野下的廉政文化建设

摘要:法治与廉政建设都重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二者相辅相成。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法治的一个基本任务,法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力量。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法治道路,必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构建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的核心,把康政文化建设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效果。

关键词:法治;廉政;廉政文化;惩治和预防

廉政文化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类似的提法,其含义往往等价于“清官文化”,即提倡官员要清廉公正、秉公无私。但本文我们所要讨论的廉政文化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一个时代命题,在新时期新阶段下,党中央积极倡导和实践廉政文化,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从廉政文化的高度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当前在我国形成反腐倡廉、诚实守信、荣辱分明的良好社会氛围,以达到从根本上对腐败现象的抑制与消除。

一、廉政与法治是辩证统一关系

“廉政”一词,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上首次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内篇》,书中记载说:“景公问晏子日:“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日:“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雩(同污)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晏婴的话意义十分深刻,他是以水的品性比喻为政之德,认为廉政之所以能够持久。关键在于各级官吏能否做到坚守美德,只有像水那样保持至清之德,廉洁清明,才能使政治永远保持清明公正。现代社会所讲的“廉政”即廉洁政治、廉洁政府,其主要含义是指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廉政所指向的是政治权利和公共权力。权利与权力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从根本上讲,权利先于权力,权力作为权利的产物,它的正当性来源于权利。因为从公共权力的性质上讲,它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手段,公共权力只是公民权利的一种伴随物。权力的运行只有依民主范式才能够取得其正当性。公共权力应当服务于个人权利,且受到个人权利的监督。

而腐败之所以为人们所痛恨,就在于它颠倒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应有关系,不但没有服务于个人权利,没有履行好保护个人权利的天职,而且损害了个人权利。腐败必然会损害人民的合法权益,必然昭示着公共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然引起社会矛盾,从而导致个人对政府、国家的不满、怨恨甚至对抗。因此,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防止腐败的关键。腐败的基础和根源就是权力的滥用,权力失控以及对权利的侵犯,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所谓法治,恰恰提倡的是“权利本位”,就是要用法律规范来约束和限制政治权力、公共权力,防止和惩治权力滥用,权由“法”定,并按照“法”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行使权力,这是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依靠法治手段制约权力。保护权利,防止权力变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廉政文化建设进程中走向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纵观历史,无论中外,任何国家的任何朝代,无不因为政治清廉而强盛,无不因为政治腐败而衰落。历史上有作为的统治者都将廉政建设作为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务。我国古代有“以俸养廉”、“以德养廉”、“以法养廉”等关于养廉之道的说法。其中“以德养廉”与“以法养廉”即分别从文化与法治的角度进行。孔子日:“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此处“宽”指的是德治,而“猛”则指的是“法治”。孔子强调治理国家要德法并重,德中有法、法下施德,在养廉问题上亦应如此。此外孟子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同样说的是任何从“德”或“法”的单一角度来理政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德治与法治两种手段中,廉政仅仅依靠道德、依靠德治是万万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必须依靠法治来实现。因为正如邓小平曾经深刻的指出的,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在法治基础上的廉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廉政,也只有以法治为保障。廉政才能持之以恒,成为社会的风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繁荣也给我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某些党员干部思想意志不坚定,为了一己私利滥用手中权力,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同时由于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且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背离了党员自身要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在群众中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且深入开展了防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树立法治观念,权力的行驶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规范限定的框架之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治国理政、行使权力,并以权利制约权力来保护人民群众及党员干部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由此可见,法作为规定并制约权力的最为基本、最为有效的手段,使得权力的行使受到了规则的限制,也为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监督。法治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最为根本的措施,法治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和途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法治作为保障,法治不仅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提,而且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归宿。建立廉洁的政治和廉洁的政府,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发展民主政治,实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法治的重要内容,没有廉政文化建设作基础,法治将难以实现。加强廉政建设、建立法治社会仍然是我们党今后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有学者指出:“所谓从廉政到法治,是指廉政构成了法治不可回避的基本课题,法治建设必须把廉政作为一项基本任务、一个基本标尺,努力打赢廉政这场硬仗、大仗,无廉政则无法治”。廉政文化建设与法治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实行法治,用法律规定政府职责,约束政府行为,政府的权力由法律所赋予并受到法律的制约,从而使政府运行机制凸现规范化、廉洁化。同样,法治理念的深入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行为受到应有的规制。使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明确自身所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保证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大众间的顺利实现。

二、廉政文化建设和法治相辅相成

基于廉政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法治为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创造了制度上的“硬”环境,为其能够全面展开

提供了硬性的支持与保障。反过来,在建设法治社会、实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为全社会塑造了“廉”、“清”、“正”的社会风尚,为法治的实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层面的“软”环境,二者相得益彰。廉政文化建设与法治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共同承担着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任。

(一)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从人类历史来看,腐败产生于任何阶级社会,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政权,腐败现象就几乎成了执政的伴生物,反腐败斗争也就成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任务。建立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所有善良的人们的梦想。也是所有有责任感的政治家和政府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牧力的失控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权力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必然导致腐败。历史上无数事实说明,一个被授予公共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超越正义与道德界线的诱惑。这种诱惑,博登·海默称之为“附在权力上的一种咒语”。孟德斯鸠在他的主要著作《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约‘阿克顿说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任何社会,在政治制度上克服腐败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手段和核心内容就是法治,即以法治的理念和规则建立秩序制约权力,使权力主体只能在法律限制的范围和程序内行使自己的权力。现代法治理念蕴含着法律至上、善法之治、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律精神,意味着社会治理的理性、规则和秩序。现代法治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强调法在国家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党和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即依靠法防止权力变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现代法治理念所包含的理性办事原则,要求在法律制定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性活动都要受到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只要是法律作出规定的内容,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以任何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和形式违背法律规则,整个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将置于法律的规则之下,接受法律规则的约束,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才能呈现出稳定良好的秩序。与此一致的是,权由法定并按照法定的内容和要求行使权力,这正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廉政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要教育和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奉公、清廉从政,更重要的是要从法治的角度,规范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党员干部同志自觉依照法律规范权力的行使,把权力置于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二)法治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廉政文化建设实质上也是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与制度的确立,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它不同于任何历史阶段中统治阶级的法律文化,目的不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方式。其所代表的是对于任何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权力,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正如前所说,腐败是权力的衍生物,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了私有制和国家以来,腐败作为一种对公共权力的蚕食和危害的行为就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廉政文化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最终建立廉洁政府。而建立廉洁政治和廉洁政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通过法治理念来制定各种法律制度,约束和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现代法治所包含的一切公共权力源于法律的授予,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配置的思想等都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遵循,并形成严密有效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从法律、制度、政策方面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的分配制度更加透明、公平、合理,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使社会利益的格局趋向合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法治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还包括法律文化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其所拥有的“软”、“硬”两个层次的实力。并且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目标以及实现方式也随之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得以实现。通过民主的方式、依靠法律的手段来制约权力,惩处腐败行为,保证人民通过法律授予的权力依法使用并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变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廉政文化建设走上了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法治轨道。只有在法治基础上的廉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廉政。也只有以法治为保障,廉政才能持之以恒,成为社会的风尚。

三、法治视野下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并以法治为根本途径。邓小平同志早在党的十四大之前就强调廉政要靠法治,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强调廉政要实现法治化,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提及“廉政法治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明确强调“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应是法治。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法治为基本原则与核心措施,必须走法治道路,无法治则无廉政。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法治的教育作用

如前所述,法治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法律制度建设,还包括法律文化建设,这是法治的“软”、“硬”两个层面的实力。加强法律教育,正是一个弘扬法治精神、培植法治文化的过程。正如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如果公民缺乏法治精神和对廉政制度、理论、理念的信心,廉政文化也不可能在社会扎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腐败是必要的,但必须努力提高预防实效。法治既是一种治理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预防腐败的重心就是从加强法治教育、廉政教育着手,加强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使他们树立起牢固的法治理念,培养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约束和规范国家行为和自身行为,树立廉洁自律的生活作风,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廉政法律体系

廉政文化建设在制度方面的实践主要是廉政立法,主要是依靠各种法律、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等一系列法律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用权行为。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防止以权谋私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

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制度体系的过程正是廉政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的过程。因此,加快完善并健全廉政法律体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上的关键。通过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细化和完善监督制约规范,使公权力始终处于严密的监督之下、有力的制约之中。

(三)创新监督机制,强化民主监督

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创新监督机制,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和惩治权力的滥用,把监督作为遏制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加强人大和民主党派的监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与监督,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奖励与惩处,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和积极性,监督政府及其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要注重发挥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如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降低人民群众反对腐败的成本。

教育、制度和监督,都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并且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因为反腐倡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客观存在,因此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使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和治理。而法治则是使这三者形成良好互动的根本举措,是贯穿于这三者之间的核心理念。只有依靠法治。教育、制度与监督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充分融合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对腐败现象的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左传·昭公二十年[M]。

[2]孟子·离娄上[M]。

[3]邓联繁,将廉政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进程[N],检察日报,2008-8-26(07)。

[4]杨永华主编,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海年,孛林,张广兴主编,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夏赞忠主鳊,中国廉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8]徐大勇,法治语境下的廉政建设在中国的实践邮,江苏社会科学,2008,(08)。

[9]周庆行,高飞,廉政文化建设的法治化解析[J],法制与社会2007,(08)。

责任编辑 肖利

作者:朱丽霞 赵 阳

基于廉政教育的法律文化论文 篇3:

基于法律素养提升的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析

摘 要:法律素养的培养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要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法律素养的提升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素养 思政课 实践教学

1 大学生法律素养与思政课实践教学

1.1 大学生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将其内化为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并外化为运用法律的能力。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和提升主要借助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院校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医学素质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教育和实践,以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1.2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基本停留在组织学生“三下乡”、外出参观考察、假期布置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套路上。而假期的“三下乡”因受各方面的影响,参加的学生人数很少。带学生外出考察受安全因素、经费有限、场地有限等方面的制约,也影响实践教学的普遍推广。学生利用假期自行参加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收效不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1.3 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本科医学院校已普遍开设了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的相关法律教育体系还比较薄弱,而且缺乏统一教学的大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尚未开展涉及学生法律素养的实践教学等等。

实践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法律素养内化和外化的必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使其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相结合,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改革的方向。通过大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了解和认同法律,可以将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认知、情感和信念;通过思政课实践还可以将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情感和信念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当前一些高校的探索表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具体法律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法律知识、感知法律功能,培养法律情感,提高法律素质。我国的《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法律素养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使法律素养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

2 基于法律素养提升的“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法律素养,我校紧紧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教学”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校外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2.1 合教育资源,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

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我校本着就近、管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使学生们不出校园就可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法制教育基地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借助模拟法庭等形式给学生一个仿真法律环境,加速学生从法律理论到法律实践的转化,为提高法律素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以问题为中心,切实提高针对性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讲授以外的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视频资料播放及模拟情景等教学方式在内的旨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教学形式。课堂实践教学不是老师的“专利”,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要提前收集、整理与所授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同时还要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等。课堂实践要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我校的课堂实践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方面主要围绕“培养法律素养的公民”,既注重所选案例的法律性,也注重案例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影响,拒绝庸俗化。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要通过经典法律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通过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法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如通过分析“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让学生讨论见死不救是否应该纳入法律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结合《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发布,进而讨论“该不该扶”和“怎么扶”哪个更重要。在追问和选择中,学生才会深入思考法律和道德博弈中的深层次问题。还可以紧密结合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对现象、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辩论、讨论、查资料等方式,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与实践,将法律知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遵法、守法的良好的法制观念。例如,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当受侵害的患者与医院因为医疗事故纠纷发生诉讼的时候,由医院一方来承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谁主张,谁举证”。

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实践的实效

作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校园实踐是思政课的辅助教学和延伸,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我校的校园实践主要联合学工部、校团委、学生社团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将法律实践寓于校园活动之中,通过法律文化宣传、法律社团活动、模拟法庭、广播站开辟法制广角、校报专设法律教育栏目等活动形式。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习惯。

2.4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增强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观考察、暑期社会调查、组织“三下乡”活动等。我校的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学校建立的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区法院、市廉政教育基地等。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法律素养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法律实践,改变课堂教学中枯燥法律理论讲授的传统模式,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这种法律实践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感知法律功能、树立法律信仰,提高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127-131.

[2] 黄邦道.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87-188.

作者:崔岚

上一篇: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下一篇:关于声腔艺术的传统戏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