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的组织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基于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日照样本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乡风建设侧重物质层面但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民风建设整体向好发展,普遍重视教育,但移风易俗仍任重道远,乡村精英流失严重导致民风建设后继乏力;家风建设多以最基本最朴素的品质为导向,缺乏家风传承意识和传承载体,普遍存在认识模糊和泛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传承不规范和不连续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于思想政治的组织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于思想政治的组织文化论文 篇1:

“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构建

摘  要:文化育人是基于校园文化的更高层位的教育生态系统。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的研究表明,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导入高职文化育人范畴,可以基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环境课堂、企业课堂,构建形成“四度时空”文化育人体系,提升育人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其特色在于:基于理念创新,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態系统;基于方法创新,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基于路径创新,创设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四度时空”;教育生态

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路径。2008年以来,我们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开展了文化育人体系研究,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创设了以工匠精神为原点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历经12年的探索、实践,有效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育人成效显著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也为高职院校提升文化育人质量,提供了一个就近参照。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存在,关乎民族的兴衰,关乎国家的存亡;而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地传承创新文化,能否有效地实施文化育人,不仅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评判依据,更是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依据。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倡导文化育人。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要求“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强调“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从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进一步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到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部署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作为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育人逐步具备了体系化特征。这一演化过程表明,职业教育并不只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高职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不仅不能被忽视或削弱,反而应该不断加强。

但长期以来,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特别是早期的扩张型发展、外延式发展,高职教育领域普遍出现了一股“职业性至上”思潮和过度实用主义倾向,突出表现在:

1. 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一度弱化。受“职业性至上”的观念影响,在一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课程一再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不断走向边缘,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沦为排斥人文教育的“剔骨肉”,与教育方向、教育目标及教育规律严重背离。

2. 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碎片化、随意化倾向。理想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一个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的闭合系统,但在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和以此为灵魂的文化生态系统建设,使校园文化在行为层面沦为了碎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物质层面沦为了随意化的环境建设,各类文化要素彼此孤立,难以形成育人合力。

3. 校企“文化隔阂”导致了育人效果的对冲或消解。企业往往重利益、轻教育,学校往往重管理、轻教化,校、企两端存在明显的“文化隔阂”,没有形成一致化的培养目标和互补化的培养路径,致使“双元”育人流于形式,各自为阵,甚至互为消解。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从2008年开始,我们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结合其示范(骨干)高職建设、优质高职建设及“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持续开展了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育人模式探索,逐步构筑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成果的研究方向,同时指向“校园文化”和“文化育人”两个维度。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审视,“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而“文化育人”同样是一个基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并通过精神引领、制度约束、环境浸染、行为养成等作用于“人”的培养的更高层位的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群体生态系统,二者既从属于社会生态系统(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又指向个体生态系统(如学生家庭环境、社交环境、身心环境),同时涵盖了校园环境、周边环境、课堂环境、宿舍环境、社团环境、实习环境等校企文化生态。为此,本项成果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和文化育人生态系统的同步构建与融合创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构建德技并修的课程思政生态系统

一是系统构建“两体三层一轴”(简称“231”)课程体系。所谓“两体”,就是平行构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和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2大分支体系;所谓“三层”,就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构为人文素质模块(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素质模块(如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行为素质模块(如劳动教育、职业礼仪)3个横向联系的模块,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构为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3个纵向推进的序列;所谓“一轴”,就是以德技并修为轴线,贯穿始终。“两体”同向而行,“三层”螺旋进阶,形成动态平衡的课程生态,共同推动学生从“自然人”向“文化人”嬗变。

二是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2010年,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即将“重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纳入骨干高职项目建设方案,从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组两个方面入手,先行启动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经过近10年的持续完善,特别是近两年来的专项建设,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人文教育元素和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科学教育元素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之全面迈入了课程思政的运行轨道。通过规范人文素养类课程设置、修订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标准、拓展在线通识课程等途径,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进而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一时空即第一课堂(人文课程、专业课程)的全面定型。

(二)构建以“胡杨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一是确立了以“胡杨精神”为内涵的文化理念。取“大漠之魂”胡杨,作为校园文化的自然象征,确立了特色鲜明、蕴含丰富的大学精神——胡杨精神。以其“扎根大漠,荫泽苍生”的宏伟气魄,寄寓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服务脱贫攻坚主战场、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办学宗旨;以其不畏艰辛、顽强生长的生命特征,寄寓酒职院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上下求索、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通过持续开展学校精神宣讲、开发应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创作推广校歌等途径,逐步确立了以“胡杨精神”为内涵、以校训精神为下延的核心理念,使校园文化具备了独特灵魂和深厚底蕴,也为系统构筑校园文化育人生态,提供了精神凭依。

二是重构了以“文化育人”为引领的管理生态。将“文化强校”作为学校办学方略之一,以文化育人引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多管齐下,同向而行,构筑了“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章程修订为契机,将“学校精神”“学校标识”“校训、校风”等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作为总纲内容及专章、专条,永久性载入了学校章程,并以章程为依据,全面推进制度重塑,逐步建立了一套能够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能够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能够保障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使内部治理全面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与此同时,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落实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及预算管理制度等,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形成了运行高效的管理生态。

三是架设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行为生境。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胡杨之春公益文化艺术节、胡杨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胡杨之秋行为文化艺术节、胡杨之冬传统文化艺术节为基本序列,采用“固定项目(如胡杨大讲堂、胡杨志愿服务行动等)+特色项目(如胡杨之春微博大赛、胡杨之夏艺术展演、胡杨之秋公寓文化节、胡杨之冬民俗运动会等)”模式,架构了“胡杨·四季”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社团活动为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以社团活动序列化、规范化、课程化为基本原则,对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社团管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架设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行为生境,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二时空即第二课堂的全面定型,有效解决了行为文化建设的碎片化问题。

四是塑造了人与自然共生互化的文化物态。依托示范高职等重大项目,实施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工程、职业核心能力实践载体建设工程、铸魂工程、山水校园建设工程等,搭建了以胡杨文化活动中心、校史馆(飞天书画院)、敦煌彩塑技艺传习所等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育人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党建文化墙、书画长廊、宣传栏、张贴栏等,形成了宣传文化群落;通过开发路标指示牌、交通指示牌、建筑物铭牌、楼层索引牌、部门铭牌等,形成了导视文化群落;通过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石刻、名人名言主题石刻、古典诗词主题石刻及名人雕塑等,形成了石刻文化群落,不仅使胡杨精神及其理念有机融入了校园物态环境,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互化的文化物态,而且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三时空即环境课堂的全面定型,有效解决了物质文化建设的随意化问题。

(三)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原点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态系统

以工匠精神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最佳接点,确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文化原点”,从源头上消解了校、企两端基于不同价值诉求的“文化隔阂”。将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推进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大师(名师)工作室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园等的内涵建设,创设多层次的“职场文化育人生境”;将“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纳入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核心学习领域),将“企业文化”课程(模块)纳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创设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课堂生境”,从而有效架构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校、企两大育人主体按照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要求,同向发力,同步育人,不仅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度耦合于职场化生境和职业文化映照下的实训、实习过程,而且将文化育人的触角从学校拓展到企业(社会),完成了“四度时空”第四时空即企业课堂的基础架构,较好地化解了校企“双元”育人各自为阵、互为消解的矛盾。

三、特色与创新

本项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特色或创新:

(一)理念创新: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系统

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创造性地导入文化育人范畴,基于第一课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环境课堂(校园、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党团阵地等)、企业课堂(实训、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四个圈层,创立了文化育人生态系统,使之既呈现为一个闭环,相辅相成,同向而行;又具充分开放性,借道课程思政,伸向了n个维度。这一模式,既是文化育人的延展,也是课程思政的延展,可以視为文化映射课程思政的一个超前探索。

(二)方法创新: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

运用教育生态系统原理(强调整体性、动态性等)和教育生态平衡原理(强调结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等),基于组织文化结构体系,充分调动精神内化、制度固化、环境物化、行为外化等4个“车轮”,以“胡杨精神”为内核,塑造现代大学精神;以章程修订为基础,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以文化观照为原则,营造人与自然共生、互化的物态环境;以社团活动序列化、规范化、课程化为重点,推动行为养成,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使校园文化自身“造血功能”大大增强,也为职业院校构筑文化生态,提供了参照和范例。

(三)路径创新:创设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

以工匠精神为“双元”育人的文化原点,从职场文化育人生境、实践教学课堂生境,重构校企文化交融路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创设多元文化育人生境;按照德技并修的要求,同向发力,协同育人,不仅将课程思政深度耦合于职场化生境,并将其有效拓展到了校、企两端。

四、应用与推广

本项成果研究,既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基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持续的推广应用过程。从2008年伴随重点扶持院校项目正式启动,到2013年伴随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通过验收;从2014年伴随“后示范”建设开始在校内全面应用,到2017年后伴随优质高职项目、“双高计划”项目等逐步得到业内认可和媒体关注,收到了突出成效。主要表现在:

1. 推动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凝聚了发展合力;通过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确保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并顺利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2. 推动学校育人成效显著增强。2016年,组织学生参加甘肃省高等学校“校歌大汇唱”展演,一举夺得优秀表演奖、最佳团队奖;2017年,组织师生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46个推荐项目100%入围,占到全部奖项的3.2%,集中展示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在美育方面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师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84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95.55%、年底就业率平均96.03%,用人单位满意度96%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现实价值。

3. 推动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18年,成功承办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研讨会,获得“特别贡献奖”,赢得了长期承办机会,文化育人成果同时被《中国教育报》《酒泉日报》整版报道,并受到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专题采访。2019年,学校跻身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文化育人成果获得全国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并被甘肃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50强案例。近五年,相关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省级重点课题立项等9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等成果奖励5项。

4. 推动文化内生效应逐步彰显。孕育了一批文化育人标志性成果,开发了校歌《我们是胡杨的种子》,建成了校史馆、敦煌彩塑技艺传习所等文化育人平台,打造了“胡杨·四季”特色文化品牌,孵化《那双小脚》《木夕的行吟》《闲来集》等“丝路花语系列诗文集”3部;催生了一批人文社科类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成《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校级精品课程6门,开发《人文素养》等特色教材10余部,为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经验与启示

启示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化育人体系的完善程度,从根本上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效;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升文化育人质量并以文化育人为引领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基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启示之二:教育生态学理论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丰富的创造空间和可靠的方法论指导。育人环境,是教育生态的系统映射;环境育人,是育人体系的物化结果,构筑育人环境系统下的校园文化生态和环境育人系统下的文化育人生态,应该充分运用教育生态系统原理和教育生态平衡原理,结合各自实际,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教育生态及教育生境的系统开发,全面增强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启示之三:构筑文化融通的育人生态,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所在。企业文化体现了职业环境的核心特征,承载着企业育人的主体功能,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就必须基于工匠精神培育,调动校、企两方面力量,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全过程强化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3):12-16.

[3]徐婷婷.论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76-78.

[4]钱建国.文化育人的内涵、价值及策略[J].江苏教育,2018(15):7-10.

作者:吴建新 许军

基于思想政治的组织文化论文 篇2:

乡村乡风、民风和家风建设的调查研究

摘 要:基于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日照样本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乡风建设侧重物质层面但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民风建设整体向好发展,普遍重视教育,但移风易俗仍任重道远,乡村精英流失严重导致民风建设后继乏力;家风建设多以最基本最朴素的品质为导向,缺乏家风传承意识和传承载体,普遍存在认识模糊和泛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传承不规范和不连续的问题。对此,應将乡风、民风和家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乡村精神文化活动;凝聚乡村建设人才,为乡风、民风建设注入新元素与新力量;创新家风多元载体,传承和重塑家风内容,规范家风发展。

关 键 词:乡风;民风;家风

一、引言

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委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政策文件,旨在从根本上推进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解决,打造风清气朗的美丽乡村。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并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应通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持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克服农村婚丧陋习、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并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对乡风、民风、家风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乡村“三风”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同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乡风

乡风是村民在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形成的社会风气[1]。参考雷鸣对旅游农业和乡风文明关系的研究,以及才凤伟对于当代农民生活方式的研究,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乡风划分为农村社区风气、生活态度、农民创新意识三个维度[1-3]。农村社区风气主要从村民对所在地活动的参与程度及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入手,包含以下4个测量项目:村民参加社区选举的情况;村民参与村集体活动的情况;村里的卫生情况;所在地图书室建设情况。生活态度衡量的是村民对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主要包括以下3个测量项目:大多数村民对待生产生活的态度;更期待哪种生活方式;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农民创新意识是乡风发展的重要体现,包含以下3个测量项目: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在生产中经常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学习意识。各项目通过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按“非常不符合= 1,不太符合= 2,一般= 3,比较符合= 4,非常符合= 5”赋予分值。对于正向题目,分值越高,表示态度越积极;对于逆向题目,分值越低,表示态度越积极。

(二)民风

民风是指社会民众为人处世的态度、习惯和风格,是对民众整体风貌的概括与描述[4]。参考学者李敏和徐学庆对农村移风易俗行为的研究,以及王敏等学者对农村民风现状的研究,结合访谈过程中对民风的了解和认识,本文采用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状况、教育重视状况、不良风气4个维度对乡村民风进行测量[5-7]。封建迷信维度包含以下2个测量项目:您相信鬼神存在;您平常会烧香拜佛祈求保佑。移风易俗状况体现了乡村整体精神面貌,包含以下4个测量项目:村里的年轻人结婚时,女方索要的彩礼超出男方的承受范围;村里有红白喜事时,会大操大办;村里孩子考大学时,会请亲朋好友吃饭;村民在“人情”方面的开支状况。教育重视状况维度主要衡量村民和当地对教育的重视情况,包含以下3个测量项目:当地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所在地上学(幼儿园、小学)的便利程度;当地学校(幼儿园、小学)师资力量。不良风气是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中着力消除的对象,该维度包含四4个测量项目:村民坑蒙拐骗现象;当地偷盗现象;当地子女不孝现象;村民黄、赌、毒现象。各项目均通过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

(三)家风

家风是指家庭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原则、处世之道和道德习惯[8]。刘保中从教育期望、教育支出、教育参与等方面出发,研究城乡家庭教育的具体差异[9]。陈波、罗荷花基于CFPS的经验数据,研究父母幸福感与子女教育投入的关系[10]。参考这些研究的做法,结合访谈过程中对家风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从家庭教育、家庭亲密度、家庭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测量[11]。家庭教育主要从教育参与和教育理念的角度考察,包含以下4个测量项目:主动践行家庭责任,承担家庭义务;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孩子待人友善;在言行上为子女提供榜样。家庭亲密度衡量的是家人间的关系,使用以下2个项目进行测量:组织家庭旅游的次数;亲子活动的参与度。家庭环境是营造优良家风的核心,使用以下2个项目来测量:处理家庭内部矛盾的方式;家里面临重要事件时的决定方式。各项目通过李克特(Liket)五点量表测量。

三、调查实施与样本基本特征

(一)调查实施

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施山东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即支持10个县、100个乡、1000个村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化模式和成功经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标杆。其中,山东省日照市已有5个乡镇和50个村入选山东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本次调查选取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岚山区巨峰镇、五莲县叩官镇、东港区西湖镇和莒县招贤镇5个入选乡镇为调研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首先分别从5个乡镇中各随机选取4个行政村,被选取的20个行政村分别为:五莲县松柏镇的窦家台子村、王家口子村、刘家南山村和松柏村,岚山区巨峰镇的薄家口村、后山旺村、后黄埠村和辛庄村,五莲县叩官镇的夏家庄村、大槐树村、大旺村和常林子村,东港区西湖镇的万家坪村、大石头村、范家庄村和董家岭村,莒县招贤镇的大罗庄村、凤凰庄村、小土岭村和后门官庄村。然后,在每个行政村又随机发放约25份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4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96.0%。本次调查于2019年暑假期间进行,由1名专业教师带队,调查队成员包括经济统计专业的3名研究生以及7名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个案深度访谈,以深入了解目前乡风、民风和家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样本特征

被调查者年龄在40岁以下者占51.6%,但16岁以下的“留守者”较多,26~40岁者仅占20.3%,40岁以上的中老年占比较大,这表明乡风文明建设队伍的结构不太合理。受访者中女性较多,占55.5%,且已婚者占73.3%,表明婚姻是部分中青年留在农村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学历者占26.5%,高中或中专学历者占20.4%,这表明被调查村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為乡村“三风”培育奠定文化基础。家庭中人口数大都为3人以上,占样本的94.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较多外出务工者为了照顾老幼,采取两代或三代同居的方式。从家庭收入来源看,以务工或务工务农兼有者居多,占51.0%,这表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民们已由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带来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受访者年收入来看,以3万元以下者居多,占62.5%,这说明留乡村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总的来看,调查所选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数据分析

(一)乡风

乡风的3个维度及其测量项目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现分别分析如下:

1.农村社区风气

农村社区风气的4个测量项目中,仅有“所在地图书室建设情况”这一项目的均值稍小于3且标准差大于1,这表明农村的图书室建设情况接近一般水平但存在较大差异。在访谈过程中,当问及“所在地图书室建设情况”时,村民回答普遍较为犹豫。统计结果显示,有28.1%的村民回答“比较差”,认为“非常差”者占15.7%,认为“一般”者占比16.6%,三者占总体的60%左右。通过走访发现,大部分农村都没有图书室,有一些农村有图书室但利用率并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看书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多数农村经济能力不足且对图书室重要性认识不足,村干部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图书室建设上;三是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或就近打工,或者忙于农事,能抽出时间看书的村民非常少。农村社区风气的其他3个测量项目的均值都大于3,表明被调查村民对农村社区风气的评价较高。尤其是对于“村里的卫生情况”这一项目,有95.3%的被调查村民都认为农村的卫生情况比以前有了改善。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都有意识的改善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12]。通过访谈发现,农村社区风气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部分返乡下乡人员为农村带来了资金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了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新经济业态的发展[13];二是国家长期重视“三农”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秩序日渐和谐,整体风气也不断改善;三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下,农村普遍开展了“勤劳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庭院”等各种典型和榜样的评选活动,带动了农村风气的整体优化和提升。

2.生活态度

生活态度的3个测量项目中,“大多数村民对待生产生活的态度”和“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的均值都接近于4,并且标准差都小于1。具体而言,对于“大多数村民对待生产生活的态度”这一测量项目,回答“比较积极”者占58.7%,回答“非常积极”者的百分比为19.1%,两者之和为77.8%。对于“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这一测量项目,有高达62.9%的村民“比较满意”,21.1%的村民“非常满意”,两者之和为85%左右。这说明被调查村民对于生活普遍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于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而“更期待哪种生活方式”均值小于3,其中有19.6%的村民选择“非常稳定”,有53.3%的村民选择“比较稳定”,两者占73%左右,但是这一项目标准差大于1,这表明村民们对生活方式的喜好存在较大差异。访谈结果也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待生活普遍更有动力、更加积极乐观,中老年人更喜欢比较稳定的生活方式,而有部分年轻人倾向于尝试新颖刺激的生活方式。

3.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3个测量项目的均值都在3.44~3.70之间,除了“您在生产中经常尝试新的方式方法”这一项目的标准差大于1外,其他测量项目的标准差均小于1且相差不大,说明该地村民的创新意识比较稳定,超过一般水平。“您在生产中经常尝试新的方式方法”这一项目的均值最小,为3.44,其中回答“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者超过半数。这表明,村民愿意在一定范围内接受新鲜事物,摸索生产方式方法,积累生产经验。访谈结果也显示,多数村民都能接受新鲜事物,并希望多学一些新知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生产,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家庭生活;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子女,希望能找到可聊话题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这是部分中老年受访者较普遍的想法。但大部分老年人则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尤其是购物时面对的电子支付方式,一些老年人颇感无奈。访谈结果还发现,村民获取知识的途径普遍是手机网络、电视新闻和收音机广播,其中手机网络是主要渠道,较多受访者表示经常性通过手机上网搜索获取所需知识。

(二)民风

民风的4个维度及其测量项目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现分别分析如下:

1.封建迷信

封建迷信的2个测量项目,均值都较低,表明被调查村民整体上不相信鬼神,不会烧香拜佛,但观点差异较大,仍有部分村民存在封建迷信的思想和行为。其中“相信鬼神”这一项目的均值最大,为1.81,回答“非常不符合”者占57.8%,回答“不太符合”者占16.2%,两者合计为74.0%,这说明大部分村民是不相信鬼神的。同时,在走访调查中得知,大部分村民不信鬼神,也不会有烧香拜佛的行为,这与问卷结果相符。

2.移风易俗状况

在移风易俗状况这一维度的测量项目中,“村里孩子考大学,会请亲朋好友吃饭”这一项目的均值为3.36,其中回答“比较符合”者占比为37.8%,回答“非常符合”者占比为13%,三者合计占比为50.8%,这一方面说明升学请客的现象还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农村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深入访谈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把教育视为孩子的重要出路甚至主要出路,考上大学是孩子有出息的一种表现,因此多数村民都会通过请亲朋好友吃饭这种方式来庆祝一下。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其中不乏炫耀、收礼金等心理在作祟。“村里有红白喜事时,会大操大办”这一项目的均值最低,为2.43。其中,回答“非常不符合”者占20.7%,回答“不太符合”者占31.9%,两者合计占52.6%,这说明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现象已开始得到有效遏制,但移风易俗仍任重而道远。其他两个项目的均值也都小于3,表明农村结婚礼金和人情支出也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民风整体有向好的趋势。而从标准差来看,4个测量项目的标准差均接近于1,说明被调查村民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差异不大。通过走访发现,多数农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喜事一般不会再大操大办,会员之间会相互帮忙,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大大的减小了红白喜事的规模。

3.教育重视状况

教育重视状况这一维度的3个测量项目其均值均大于3,尤其是“当地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所在地上学(幼儿园、小学)的便利程度”这两个项目的均值分别为4.10和4.01。具体而言,对于“当地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一项目,回答“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者分别占49.7%和32.1%,两者合计占比为81.8%。对于“所在地上学(幼儿园、小学)的便利程度”这一项目,回答“比较方便”和“非常方便”者分别占51.2%和29.7%,两者合计占80.9%。对于“当地学校(幼儿园、小学)师资力量”这一项目,回答“比较好”和“非常好”者分别占54.8%和15.3%,两者合计占70.1%。这表明,一方面,基层政府比较重视基础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较强,孩子上学比较便利;另一方面,村民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从标准差来看,3个测量项目的均小于1,表明农村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不大,农村教育状况比较乐观。在访谈中,村民们多次提到“以前日子穷,没钱上学,现在生活富裕了,肯定重视孩子教育啊”“交通便利,孩子上学挺方便的”“孩子上学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话语再次验证了村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表明村民对当前孩子的教育状况较为满意。通过访谈还发现,农村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大都留在外地发展。而乡村精英的流失使得民风建设缺乏持续强劲的动力。

4.不良风气

不良风气这一维度4个测量项目的均值都小于2。其中,“附近黄赌毒现象”这一项目的均值最低,为1.42,其中回答“非常少”和“比较少”者占比分别为67.4%和25.2%,两者合计占比为92.6%,这说明被调查农村的黄赌毒现象非常少;对于“附近村民坑蒙拐骗的现象”这一项目,回答“非常少”和“比较少”者合计占86.3%;对于“当地偷盗现象”这一项目,回答“非常少”和“比较少”者合计占比为88.5%;对于“当地子女不孝现象”这一项目,回答“非常少”和“比较少”者合计占比为81.4%。4个项目标准差均小于0.9,说明被调查农村在不良风气方面的差异不大,当地民风较好。通过走访进一步发现,大部分农村村干部都有“包户”任务,旨在帮助贫穷落后家庭,一旦出现不良风气,就会影响相关村干部的绩效评价结果,因此村干部都会采取各种措施对贫穷落后家庭进行帮扶,杜绝不良风气的产生。此外,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多数农村都安装了摄像头和节能路灯,这也使得农村的偷盗现象无所遁形。

(三)家风

家风的3个维度及其测量项目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现分别分析如下: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這一维度的4个测量项目其均值均大于4,尤其是“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孩子待人友善”这两个测量项目,均值分别4.38和4.39,这说明村民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且4个测量项目的标准差都小于1,表明调查结果差异不大,具有稳定性。据走访调查得知,村民们的家庭生活虽然不同,但是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村民普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较高。走访得知,当地村民一年中用于孩子课外辅导的费用较低,阅读的书籍也相对较少,而用于孩子辅导费用的多少在不同的村民之间的差异较大。大部分中年村民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忙于耕种没有时间读书,而老年人则是由于不识字或识字慢,只有一小部分年轻人会读一些书来提高自身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村家风的培养与传承。

2.家庭亲密度

在家庭亲密度的测量项目中,“组织家庭旅游的次数”这一项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76和1.47,表明家庭共度休闲时光的机会较少且家庭间差异较大。“亲子活动的参与度”这一项目的均值较低,为3.46,且标准差较大,为1.05。通过访谈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参与机会存在差异。村民外出打工者较多,他们通常只有节假日或晚上才能和孩子在一起,较少有机会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而留村务农的村民则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与孩子互动的机会较多。第二,收入差异。对于收入较低的村民,其收入仅能勉强维持正常生活,没有多余的财力用于参加亲子活动;而收入较高的村民则可以在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同时,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参加亲子活动。第三,观念差异。据统计结果表明,有63.2%的村民认为和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很重要,能够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愿意拿出时间来去参加这些活动;另有36.8%的村民认为这些亲子活动可有可无,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参加这些活动。

3.家庭环境

在家庭环境的测量项目中,“处理家庭内部矛盾的方式”测量项目的均值为3.21,即趋向当面沟通交流,这表明在面临家庭矛盾时,村民们普遍认为当面沟通解决比较有效。“家里面临重要事件的决定方式”测量项目的均值为4.39,标准差为1.17。即大部分家庭趋向于由父母商量决定或者家人共同商讨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家庭在有重要事件时做决定的方式较为民主。但标准差较高,说明也有少部分家庭的决策方式不太民主,即不同家庭间的决策方式差异较大。差异较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成员对家庭财务的贡献程度。在农村家庭中一般挣钱较多的家庭成员在决策时更有发言权。二是家庭的传统观念。对于传统观念较强的家庭,家中决策主要由父亲决定;对于比较民主的家庭,家中决策主要由父亲、母亲或父亲、母亲和孩子共同决策。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山东省乡村振兴实施的“十百千”工程日照样本,对乡村“三风”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在乡风建设方面,大多数农村更多地注重改善物质层面的问题,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社区风气整体优良,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但在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在民风建设方面,整体有向好的趋势,但移风易俗仍任重而道远,普遍重视孩子教育,但由于乡村精英流失严重而使民风建设后继乏力。第三,在家风建设方面,多以最基本最朴素的品质为导向,缺乏家风传承意识和传承载体,对家风认识普遍存在着模糊和泛化的特点和趋势,在家风传承上普遍存在不规范和不连续的问题。

(二)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乡村精神文化活动,优化文明乡风。一方面,基层政府应通过举办演出、展览、比赛、宣传讲座等形式,激发村民文化参与的自觉性,鼓励支持村民文化自办,简化自办文化的审批手续,积极组织文化自办交流活动,传播新思想、新风潮,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创新图书室的利用模式,图书室的创新服务要结合地域特色和当地村民的需求,可以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夜校学习班、读书比赛等活动,营造融洽的文化氛围,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

第二,凝聚乡村建设人才,为乡风、民风建设注入新元素与新力量。基层政府一方面应该利用国家的惠农利农政策,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积极争取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免费师范生等重点群体返乡、下乡、留乡工作,引导乡风、民风和家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要积极推动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升级,为乡村三风建设提供教育基础和保障。首先,针对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建立城乡统筹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完善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与此同时,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教育领域,以增加乡村学校教育资金的来源。其次,应建立乡村教师激励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使乡村教师能够引得来、留得下、留得住,自愿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创新家风建设载体,传承并重塑家风发展内容,培育优良家风。新时期家风建设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政府可以充分发挥新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引导作用,创新家风的传承载体和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微电影等方式将良好家风家训植入传统节日、民间戏曲、好人好事以及群众文化阵地之中。同时开展优良家风家训的征集活动以及最美家庭的评比,充分发动群众,通过评选优良家风家训,激发人们对家风建设的关注与热情。其次,创新家风内容,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挖掘和收集当地优良家规家训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树立道德榜样和传承优秀历史。同时,引导人们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核心价值观变成看得见、感得到、行得通的具体实践,以家风家训教育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基层政府应将乡风、民风和家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乡风、民风和家風不是孤立存在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该将三者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安排,通过建设良好家风塑造淳朴民风、带动文明乡风,同时以优良乡风民风深化良好家风。首先,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途径,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积极倡导弘扬优良家风,唤醒广大家庭的道德自觉,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民风,推进文明乡风。 其次,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开展特色家训评选以及村中好人榜、“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媳”评选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效地把乡风、民风和家风建设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达到乡风民风反哺家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华,贺志强.红色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3):73-76+99.

[2] 雷鸣. 旅游农业与乡风文明[D].湖南:中南大学, 2011:13.

[3] 才凤伟.中国当代农民生活方式及其对公共政策态度的影响[J].兰州学刊, 2011(8):78-83.

[4] 张书林.论“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兼论党风与政风、民风的互动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1, 27(3):40-45.

[5] 李敏,张利明.当前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态势、成因及对策——基于全国200多个村4000多家农户连续3年的调查[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2):94-100+114.

[6] 徐学庆.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若干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2(1):36-39.

[7] 王敏,汤敏,陈燕华,等.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民风现状调查——以粤东地区为例[J].传承, 2015(6):84-86.

[8] 林伯海,师晓娟.家风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 33(5):111-115.

[9] 刘保中.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45-52.

[10] 陈波,罗荷花.家长幸福感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影响分析——基于CFPS的经验数据[J].金融教育研究, 2018, 31(6):61-68.

[11] 刘世宏,李丹,刘晓洁,等.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的作用[J].心理科学, 2014, 37(3):617-624.

[12] 张立新,孙立扬.县域城郊新农村改造:主体满意度及其制约因素——基于山东省寿光市城郊农村288份个案调查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 17(6):80-86.

[13] 苗薇薇,戚晓妮,张立新.农村产业融合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1990—2017年)[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3): 65-75.

作者:于璇 赵丙琪 张立新

基于思想政治的组织文化论文 篇3:

校企“双元”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1、2019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9137;2、2019年度院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校企‘双元’育人背景下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研究与探索——基于‘职业人’视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YJJY01;3、2018年省级重大教学研究“基于学分制模式的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项目,项目编号:2018jyxmm0395。

摘 要:德技双修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主要内容,在职业院校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知识,而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这样的“双元”背景下,以德育树人的观念仍然不能抛弃。在进行高水平的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利用校企合作的中心主旨,利用校内教育和企业文化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加强德育教育的工作,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使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其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双元;德育教育;思想教育

前言:在近几年的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少院校引入校企“双元”的教育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同肩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这种模式下,将职业教育推向了黄金发展阶段,但高职院校中的德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要想在这样的双元背景之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是一条需要去不断探索的道路。本文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校企双元育人下的立德树人的路径进行探讨。

一、校企“双元”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国家领导人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校教育,都必须把德智体美劳中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如此重视德育教育,不仅继承了教育中源远流长以德树人的理念,也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机会。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能紧扣时代的主题,实现了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双重培养。

培育出怎样的人才、如何培育人才、培育出的人才如何用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问题。在高职院校中,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具有良好的素养是培育人才的基本要素。俗话说,成才先成人,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前,要先培养学生的品德,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更能体现一个工匠大国的风度。

校企“双元”的这种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方式,利用这种新型模式,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优质人才,符合现代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加快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融合,深化“双元制”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育教育的任务就由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承担。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校企“双元”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到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连接点,拥有者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但是在思想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连接方式。因此,校企“双元”教育要积极寻求思想教育和文化融合的突破点,用企业文化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建设,让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拥有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进入到转型的过渡期,对人才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才要具有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实际应用等优点,所以只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不是高职院校的唯一目标,还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抓起,重建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运用企业特有的文化,帮助学生以德树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二、分析校企“双元”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立德树人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校园文化是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反映学校精神氛围的一种特有文化。当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时,学生的身心成长更加健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刺激着学生去肩负历史责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去。但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高校领导和决策者通常重视教学、科研、项目建设等物质建设,而校园文化未得到足够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仍沿用旧方法,举办一些缺乏创新性的活动,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

高职院校对思想文化过于放松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校园文化的投入比例不高,在建设学生的思想文化方面力度不够,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形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经常组织文化讲座、校园文化类比赛等缺乏创新性的活动,学生对此毫无兴趣,甚至抵触参加活动。学校如此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更不要说会对学生进行以德树人的思想教育了。

(三)企业文化难以融入校园文化

企业和校園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校园文化和思想教育几乎是由学校一手经办的,企业基本上不参与这种活动,这样学生只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而企业文化难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影响。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由于不了解企业文化,容易出现不适应企业文化的情况,更有甚者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

(四)高职院校和企业不会利用双重文化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和企业的培养方式有着较大差距。学校主要注重学生全身心的发展,而企业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最短的时间里培训出最能够适应职业要求的人才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在培养的人才宗旨上,学校和企业的方向完全不同。企业对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根本不感兴趣,工作者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就会忽视思想方面的发展,难以贯彻以德树人的措施。德育教育难以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当前,功利主义逐渐侵蚀学生的思想,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实际上学生的品德已经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趋向自身利益,不认真不严谨的对待工作内容。对此,我们要加强以德树人的教育观念,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一个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

三、校企“双元”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

(一)将校园文化的发展放在主要位置

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容。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容,将校园文化运用到其他工作当中,让教师和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如果校园文化的建设只存在与相关的人员中,难以传播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也难以融入学生的生活,只有让校园文化随处可先,才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传承并传播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开展以德树人教育。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大学阶段是思想最跳跃的时期,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敏锐,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思维敏锐的同时还拥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建设校园文化,让他们组织并开展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内容更加新颖,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需要过多的参与,但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所设置的主题不偏向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样,学生在学校中占主体位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德育教育不知不觉的进入学生的思想中。

最后,引导学生领悟活动内涵。参加活动最重要的不是参与活动的过程,而是通过这个活动所收获到的知识。学校要学会引导学生去探究活动内涵,发挥活动价值,让活动对学生更有意义。就比如,开展“大国工匠”讲座,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到什么叫大国工匠,还要引导学生绕过内容看本质,去挖掘工匠精神,去学习工匠精神,去宣传工匠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深入学生心中。

(二)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同文化的融合

挖掘出与企业文化相似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通过利用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其与具有现代特征的企业相互融合,挖掘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校园文化。吃苦耐劳、积极奉献、责任感强是企业希望员工所必备的职业精神,尊重上级、与同事和谐相处、善于处理团队是企业希望员工所必备的相处能力,效率高、能力强是企业希望员工所必备的相应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对症下药,创建与之相关的校园文化,以此提高学生在未来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优良品德,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与企业携手举办文化活动。将企业文化包装好,加入校园文化中,可以让企业教学和高职院校的教学之间有更多的联系,采用共同举办活动的方式,更加有助于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当中,加强学习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具有双重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在培养学生的单位上开展活动,主要围绕着劳动精神进行开展,这样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无形中得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企业也可以邀请高职院校的教师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参与企业活动,丰富学生的见识,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的劳动楷模到校进行演讲,加强学生对劳动精神和大国工匠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举办采访活动,让学生深入企业采访员工,加深对职业的了解程度。

(三)将立德树人注入校企“双元”的精神中

高职院校对应企业需求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和企业方面要寻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将学生培育成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而企业的目的则是将学生变成有良好的道德又有高超的技术的员工,高职院校学会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选择意见接受建议,实施供给侧改革,把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等劳动精神加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之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为立德树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立德树人植入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面要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培养。要让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文化和企业的文化,并引导学生在立德树人方面找到学校和企业的相同点,依靠共同点将两者互相联系,最后使其牢记在心里,将这个理念植入到思想当中,依靠行动将其体现出来,加深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思想方面的联系,加快校企“双元”模式的发展,也使立德树人的理念常驻于校企合作之间。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不断改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立德树人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强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和深化企业的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德育、智力、体育、审美、劳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冯志军.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参与中职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路径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9(24):85-87.

[2] 彭华容.传承·创新共育时代工匠——武汉船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6):277-278.

[3] 姜冰冰,宋锦韬.基于校企合作构建职业院校“三全”育新人模式[J].新絲路:中旬, 2019(11):1.

作者:刘仁三

上一篇:公司法经营判断原则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人格信任与思想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