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矿业资源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地质勘查行业的寻找更多资源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整合行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密集型优势,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找矿特长,实现国家资源保障的更多突破成为地勘行业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国家、单位和管理部门三个层面上,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相应措施,促进地勘单位实现更多的找矿突破。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1:

浅析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策略

[摘 要]受传统体制机制影响,煤田地质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明显滞后,特别是在经历“黄金十年”快速发展后,全国煤田地质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人才引进困难、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流失严重等系列问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田地质行业的单位应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煤田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5.117

新时期,为促进煤田地质行业顺应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深化煤田地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而人事制度改革是从终身制——用人制、岗位设置——岗位分级、内部招聘——公开招聘的改革及其转变。以此同时,企业单位不仅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及其开发相关的人力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和开发,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不够专业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推进,煤田地质单位也在不断地尝试着人事制度改革。越来越多的单位都设立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仅仅停留在改变部门名称上而已,相比于以往的管理,当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和内容上依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规划、分析、绩效考核、培训等工作都不够充分和深入,继而也导致在征聘、晋升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难以充分实施。当前,煤田地质单位普遍对人力资源工作不够重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很少具备专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人员来源复杂,不乏为转岗人员,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1.2 人力资源管理者意识存在局限性

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缺少与时俱进的意识,他们认为只要人员招聘、培训、工资等工作都可以做。 员工的身心健康不过分干预管理的创新仅仅停留在表面。 人力资源管理者片面的、有限的、落后的服务意识将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并为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设置思想障碍。

1.3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往往采取比较保守的管理方式,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创新。一些新进员工会因陈旧的管理方式而选择辞职或跳槽,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另外,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总体结构不合理、不科学,特别是未能及时吸收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导致地勘队伍结构逐渐老化,业务水平低下等,这些老员工们凭经验做事,对先进技术和设备接受程度很低,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削弱了煤田地质单位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阻碍我国煤田地质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

1.4 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惩奖机制

现阶段,煤田地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依然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导致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潜力。 同时,煤田地质单位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体系内容相对简单、考核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实施、大部分细节尚未制定详细等。制定的考核制度中针对工作态度消极,责任心差的行为没有有力的惩戒措施,无法形成警示作用,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加之,部分煤田地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对业绩考核制度不重视,将其偏激地定义为形式主义,难以深入执行考核制度,對煤田地质单位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5 缺乏对人才潜力的挖掘机制

煤田地质行业人员需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道德品质,综合实力较强。煤田地质单位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更要让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和潜力,同时也要为其提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实现煤田地质单位的平稳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一些煤田地质单位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并不重视,缺失培训资金的投入,缺少上岗培训,给其分配的岗位与其专业技能不相符,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无法解决,极大影响工作积极性,难以挖掘专业人才的潜力,造成资源浪费。

2 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的煤田地质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突出的诸多问题,需采取合理措施,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具体分析归纳如下。

2.1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不仅要积极学习同行的成功管理方式,同时还要增强同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只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地促进煤田地质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一个高素质、称职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同时,管理人员还要树立变革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关键,对同行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合理、科学,进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开发、利用水平。

2.2 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煤田地质单位必须认识其重要性。笔者所在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就很好地开展了人才引进工作,2019年该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专业人才50多名。引进人才后注重培育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新的氛围。把重点放到开发人才潜能和创新上来,打造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吸引高水平人才的良好环境。

(2)建立科学化的薪酬体系。充满激励和公平的薪酬体系是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的重要途径。 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明确各级岗位的相对价值和工资等级标准。 同时,要根据市场价格、单位效率和个人绩效制定适当的薪酬浮动计划,充分发挥薪酬保障和激励的作用。

(3)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是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最有效途径[2]。不仅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措施达到满足和实现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4)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学习是人生的终生课题,每个人发展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人力资源培训要从战略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培养企业所需人才,通过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持续工作,以达到企业的发展和变化需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煤田地质行业顺应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深化煤田地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刻不容缓。2020年,江西省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是从终身制到用人制、岗位设置到岗位分级、内部招聘到公开招聘的改革和转变。所以,如何激发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如何进一步积累人力资本,以获得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组织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姗.浅谈地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 2018(5):418-419.

[2]周文.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9(6):88-89.

[3]于秋波.地勘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路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作者:王娜

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2:

地质勘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矿业资源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地质勘查行业的寻找更多资源储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整合行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密集型优势,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找矿特长,实现国家资源保障的更多突破成为地勘行业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国家、单位和管理部门三个层面上,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相应措施,促进地勘单位实现更多的找矿突破。

关键词:人力资本 专技人员 激励机制

1 行业背景

矿产勘查工作具有基础性,国家将矿产勘查和采矿业列为第一产业或定为与农业相当的产业,予以扶持。矿产勘查和采矿业是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正是矿产勘查和采矿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类社会对矿物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1]。

人类对矿物原料的需求是永存的,不管是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国家每年的矿产品需求缺口仍在逐步加大,从2008年的电煤涨价、2009年的铁矿石涨价到2010年的柴油荒就可以管窥一豹。2010年国家推进了重点项目整装勘查和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计划,投入近百亿元开展找矿工作,国际矿业资源合作加快工作力度,显现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重视程度。矿业资源的紧缺,已经不仅仅是矿产勘查业整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是否健康的重要板块。

2 面临的困境

矿产勘查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其人力资源状况有着其显著的特征。首先是以国有地质勘探单位为主要存在形式,私人勘查单位和“独立找矿人”机制在国内并不发育。地质勘查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学历上和技术经验上都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人力资源是单位最核心的价值体现。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和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在放活国内地质找矿市场的同时,使得长期中央直属的国有地勘单位技术人才面临着更多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经济诱惑,人员队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流动率大幅提高。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依靠中央财政拨款和政府下达工作任务,但获取的经费只能保障离退休职工的生活费用,在职人员的福利待遇要靠市场业务和多种经营产业渠道弥补。1999年地勘部门实施改革,国家财政原则上不再投向商业性矿产勘查,只有少量资金用于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由于现在市场融资在商业性勘探和采选环节还没有实质性的行为,银行贷款的高成本和市场融资的不畅等原因,使得我国矿业商业性投资的来源只能是小规模地进行,虽然近年国家投入有所加大,但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效投入仍显不足,国有地勘行业发展面临瓶颈,加之国有地勘单位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干部的培养和任命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不合理性,造成人才在国有勘查单位的职业生涯晋升通道不科学,风险成本较高,造成了人才外流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3 理论依据

人力资本学说之父-舒尔茨在其代表作《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2]。

4 解决办法

4.1 国家层面

应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投入工作力度,加大力度推行矿业勘查开发的行业准入,提高资源勘查储量核实评审的审核标准,降低矿业开发的投资风险,严格矿山建设、生产规模的审批力度,落实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人制度,督促矿业企业科学环保、安全合理地利用矿山资源,为国有地勘单位发展壮大和国家经济社会提供原料保障。

加大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实施力度,积极推进事企分离改革,推进离退休职工纳入社会保障的工作进度,为国有地勘单位进入市场提供可靠保障。

4.2 国有地勘单位层面

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积极寻求为地方经济服务,协助国土资源、住房建设、交通管理等部门做好地质勘查、工程勘察、环境地质保护等业务性支持工作,拓展工作面,更好地扮演专业性技术咨询、顾问等角色。

在产业链拓展方面,应加强对现有矿权的运作和申办新的矿权,积极向下游采矿业发展,盘活单位现有资源、资产,开展多种经营业务,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3]。

4.3 人力资源管理层面

严格落实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做好专业技术培训、绩效激励、职业晋升和岗位责任、工作业绩挂钩工作,加大对技术人员尤其是一线技术骨干人员的关心和政策倾斜,用政策引人、用事业用人、用待遇留人,做到人尽其才,流动合理。

在保障政策性离退休职工待遇的同时,积极探索生产经营责任制、项目团队风险决策制等现代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以及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关心解决员工的工作生活困难,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合作、奉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国有地勘单位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4.4 提出展望

对于矿业勘查单位来说,其核心资源就是作为技术优势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若不重视人力资源在单位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定会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矿业勘查单位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惯性,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人才优势,才能实现矿业勘查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2][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郭绪家.浅析地勘单位如何“走企业化路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

作者简介:

王春光(1983~),男,河北丰润人,管理学硕士,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

作者:王春光

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做好煤田地质单位职工的意识管理

摘 要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煤田地质单位不断推向市场。讲述煤田地质单位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意识工作。

关键词意识;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煤田地质单位整合重组、主辅分离、减员增效、跨越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广大职工的意识状况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煤田地质单位职工的意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和新矛盾。从意识工作的对象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之际,“市场观念”已渗透到煤田地质单位的每个环节,职工的意识空前活跃。如何直面这些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意识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这就要求职工意识工作必须适应煤田地质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认真探索新的途径。笔者就做好新时期煤田地质单位职工意识工作做一浅谈。

1煤田地质单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产业同构、产品趋同、“小、散、差”等造成队伍过荆、内部管理乏力。

2)长期事业管理机制运行的结果,带来了国拨资金严重不足。总体上看,产业、产品的科技含偏低、设备老化、存资产不良、更改资金短缺;

3)地勘费有效投人逐年减少、缺乏有力的融资手段、其实力空泛脆弱,战略性调整步伐艰辛。

4)地勘管理体制面临战略性调整,地勘费投放将发生重大变化,加大了煤田地质行业推向市场的力度和难度。煤田地质工作“二线分离、结构调整、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等任务异常艰巨。

5)资源要素缺乏。由于煤炭市场的持续疲软,工程地质市场之竞争必日趋激烈。随着煤炭部、总局体制的大变化,煤田地质队伍大多归并地方,以煤田地质单位化手段推向市场,国拨资金三年内减至为零。正因如此,煤田地质劫探单位面临形势与任务的内外部环境均是相当严峻的。再加上煤田劫探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勘探工作常年奋战在野外,高度流动分散,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特别是在偏僻三区、人烟稀少的地方劫探,生活艰苦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2做好地质单位职工意识工作管理

1)建立煤田地质单位道德体系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规范职工言行,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境界,逐步养成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的意识道德品质,从而提高煤田地质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意识工作的稳步进行。

2)将法制与德治紧密结合法制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德治则以其说服力和劝诱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意识认识和道德觉悟,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要求,自觉地“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煤田地质单位在对职工进行深入的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充分重视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实现“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的有机结合。

3)将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我们要把引导职工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煤田地质单位意识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引导职工遵守基本行为规范,追求高尚的社会道德标准,净化、美化煤田地质单位社会环境,在把社会公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

4)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机制一是道德激励是人的正当需要,我们知道,再好的物质利益激励也会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还是要在煤田地质单位中建立起合理、科学的道德激励机制,利用道德激励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意识工作,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健康发展。二是多种需要激励有机配合。只有各种激励方式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才能使意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做到根据职工需要结构和内容的变化及时变换激励方式。

5)建立健全煤田地质单位意识工作网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委对意识工作的领导责任,实现党组织对意识工作的领导。二是要培养一支能力过硬的意识工作队伍。强有力的意识工作要靠一支优秀的队伍去实现,因此煤田地质单位要采用各种方式对政工队伍进行意识工作方面的系统知识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指路子,及时和他们一起总结经验,要引入竞争机制,选拔出热爱意识工作、业务素质又比较高的政工干部,促进政工队伍的推陈出新。

6)坚持将人力资源管理和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在做煤田地质单位工作过程中,要真正把意识工作同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充分结合,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机制的作用和考虑意识工作的特殊性,坚持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同时,还应加大政工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岗位交流力度,一方面可促进干部的全面成才,培养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其对意识工作地位作用的认可,促进意识工作的有效开展。

7)树楷模、扬正气,大力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煤田地质单位意识工作的凝聚力一是要认真做到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意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意识武装职工头脑,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职工能够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煤田地质单位的发展建设之中。二是要对那些为煤田地质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树形象做宣传,使广大职工对“先进”有真实的认识和感受,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同时,对违章违纪等不良形象也要予以上榜、曝光,起到警示作用。三是要把独特的煤田地质单位精神与职工的个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职工实现自我价值,要支持职工参加自学成才、岗位成才,要构建职工创业平台,满足职工自我发展需要。从而使职工关心、支持和参与煤田地质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8)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意识工作的针对性要紧紧围绕煤田地质单位中心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及时调整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二是要充分坚持“意识工作到现场入人心”的原则。三是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俗话说,“好话一句寒冬暖”,在做职工意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应该做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常做换位思考,保证意识工作深人入心。

9)充分发扬民主管理,进一步增强煤田地质单位意识工作的战斗力职工在煤田地质单位改革中非常关心煤田地质单位的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及重大决策,对煤田地质单位内的一些主要决策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这方面,要畅通各种渠道,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和作用。要通过让职工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并参与煤田地质单位的民主管理、监督等形式,去赢得职工的理解和信任,激发职工对煤田地质单位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意识工作的有效进行。

10)要进一步创新意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煤田地质单位职工的意识观念也日趋呈现出多元化。意识工作者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尽量利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将相关内容融合,根据职工文化和精神需要,以新颖的手法,深入开展富有成效的意识工作,切忌呆板、生涩,为做而做。

11)意识工作讲求实效性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意识政治工作只有增强实效性,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各种矛盾相对集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增多,许多社会现象都可能会诱发一些意识问题,从而引起人民群众意识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增强意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及时澄清人们在意识上的模糊认识,坚定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12)意识工作讲求实效性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意识工作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就必须不断拓展新的内容,不断改进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强调内容、注重实践的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到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把意识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化,使意识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3)意识工作讲求实效就是要实现生产经营和意识工作的有机结合要将意识工作融入、渗透、结合、作用于职工的生活、学习,直至煤田地质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等全方位、全过程,使意识工作促进煤田地质单位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3结束语

为了要做好煤田地质工作单位的政治意识工作,我们要深刻了解职工意识问题产生的动因,建立联动、互动机制,切实做到职工生活需要什么、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什么,意识工作就研究什么。真心实意地关心职工群众,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一定要解决。对有实际效果的活动就要多搞、多抓,没有实际效果的活动坚决不搞,真正做到意识工作科学、有效,要努力防止“两张皮”、“两颗心”、“两股劲”等弊端,确保意识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刘红胜

上一篇:学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父性教育缺失留守儿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