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论文

2022-04-16

摘要:党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方式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场教学作为党校教学创新的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拟从现场教学的概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论文 篇1:

南江县 强化“三举措”开展“法律七进”

南江縣 强化“三举措”开展“法律七进”

今年以来,南江县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三举措”,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致力于“活”,在创新推进上下猛药。深入挖掘更易于群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法律七进”活动载体。致力于“实”,在优化服务上炼硬功。把“法律七进”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努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与“法律七进”活动同步深入开展“送法律服务下乡”活动。致力于“用”,在学用相长上出实招。加强工作调研,找准“法律七进”与法律运用的结合点,不断推动法律实践,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何冬云)

安岳县 扎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

今年以来,安岳县以强化培训辅导、强化审核指导、强化检查督导为抓手,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和监察平台建设,为保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正式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强化培训辅导,采取集中培训、点对点指导、现场演练等方式对各行权部门监察点和风险点进行培训指导。二是强化审核指导,严把监察点、风险点审核和填录事项协审审核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提醒各单位及时整改。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定期不定期到各部门进行工作检查,适时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度,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现场督促和指导。

(周清强)

珙县 “三举措”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珙县始终把教育培养作为干部选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大力实施领导干部人才“能力提升”素质培养工程,分批次、全覆盖地对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年轻干部递进培养计划,面向全县遴选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培养对象,进行跟踪分类培养。三是构建“311”学习阵地抓好专题学习,创造性建立“31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3”即三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馆,党的宗旨教育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馆;“1”即一校:珙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校;“1”即一平台:群众工作服务平台),通过基地现场学、网络监督学的方式,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抓实学习教育。

(陈开磊)

石棉县 搭建平台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石棉县针对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活动难组织、难指导、难提高等实际问题,积极创新学习载体,搭建平台破解流动党员学习难题。

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抓好参学“双对接”。寄发《致全县流动党员的一封信》《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资料,推动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学习对接。建立网络系统平台,抓好方式“灵活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缩短学习时空距离,让流动党员尽可能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建立互助交流平台,抓好质量“互帮学”。按照区域相近、行业相同原则,引导流动党员组成学习互助组,互帮互学。

(朱贵晴)

蓬溪县 健全机制优化领导干部结构

蓬溪县围绕优化领导干部结构,把解决干部的“上易下难”问题作为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建立健全干部常态退出机制,整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出台《蓬溪县公务人员治庸问责暂行办法》《蓬溪县部门和乡镇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明确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庸、懒、散”定性标准,公正、明确、统一干部“下”的尺度。严格依据组织考察、实绩考核和民主测评情况,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采取初拟名单、考察核定等程序逐一推进。采取“三票制”民主测评、社会评价等方式,公开公正评价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实绩表现,畅通不胜任现职干部“下”的渠道。建立健全退出干部信息跟踪、谈话回访、动态管理制度,对“下”的干部的专长、培训、考核等情况进行登记跟踪管理。

(冯 波)

井研县 力促人才互派工作出实效

今年,井研县加强人才互派工作管理,做好互派干部人才的督查、考核等工作,促进干部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实行双向选择,向党政机关、民营企业、互派人选发放调查表,收集派遣和接收意向,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30名互派人选中确定20名干部人才参与互派。加强服务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互派人员的跟踪管理工作,督促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做好日常管理。逗硬考核监督,建立双重考核制度,征求派出单位意见,对在企业工作表现差,违反考核制度的进行提醒谈话、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退回。

(雷丽群)

丹棱县 加强党小组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今年,丹棱将党小组会流于形式、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纳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内容进行整治,重新对党小组设置、活动内容等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合理设置党小组,打破按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的常规模式,按照位置相近、产业相同的原则,重新进行设置。选好配强党小组长,采取党员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将党性强、素质高的党员选为党小组长,村组干部不再兼任,并将表现突出的小组长纳入村级干部后备库管理。明确党小组会形式,各党小组每月召开1—2次会议,村组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会议注重教育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发挥党员作用。加强活动保障,按照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标准将活动经费拨到各党小组。

(王泽敏)

大英县 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民生问题

今年以来,大英县坚持把规划引领、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改善民生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规划引领,把好服务基层“方向盘”。深入联系镇、村调查研究,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思路,指导镇、村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新村规划和帮扶工作规划,推进镇、村发展驶入“快车道”。夯实基础,筑牢经济发展“奠基石”。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联系服务基层的突破口,充分发动群众,多方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锻造助农增收“助推器”。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行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配套。

(李 佳)

古蔺县 整合资源整顿后进村“软弱病”

今年以来,古蔺县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整合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着力提高后进村(社区)收入水平、群众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是“输血”,加大基层党组织投入,大幅提高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下派业务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提升后进党组织战斗力。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第二是“造血”,县领导带头联系后进党组织,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整合部门资源,实行“组团式”对口帮扶。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查处村干部队伍、党组织中存在的作风突出问题。

(谢 红)

纳溪区 “四项措施”助力大学生村干部科学创业

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在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中,从项目论证、选择、落地、实施、保障等各方面入手,落实“四项措施”进行全方位帮扶,有效激发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激情。

开展集中论证,帮助选准项目。大学生村干部提出计划项目,区上对其进行分类归案,统一管理,抽调专家组成项目评估论证团队,对创业项目进行专题论证、评估,帮助选准项目。加强创业培训,助力干好项目。定期分类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产业化发展先进地区考察,邀请专家对大学生村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实行全方位扶持,确保干出成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个人自筹一点、项目倾斜一点、党费补助一点、党组织帮助一点”的办法,帮助大学生村干部解决创业项目资金问题。

(周天红)

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论文 篇2:

县(区)党校现场教学研究

摘 要:党校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方式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场教学作为党校教学创新的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拟从现场教学的概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区)党校;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以现场教学点为载体,将培训对象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主题讲解、实地调查、多边互动和交流研讨进行动态案例研究的教学形式,具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性,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更好地满足培训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新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积极建设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一、潼南区现场教学的概况

潼南区现有现场教学基地包含一个市级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杨闇公精神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以乡村振兴、廉政文化、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宜居城市建设等为主题的5个区级现场教学基地,教学基地数量多,覆盖面广,教学资源丰富。

一是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点包括塘坝镇天印村、花岩镇花岩社区、崇龛镇老店村和临江村、柏梓镇郭坡村等5个村社区。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现场参观,了解潼南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况,学习各乡村之间的先进经验及做法。通过乡村振兴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突出理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准乡村脉搏,培养发展进取、敢挑重任的精神。

二是廉政文化现场教学基地。教学点包括张鹏翮廉政文化展览馆,张鹏翮及其父亲、儿媳三座墓茔、廉政广场。教育主题是学习张鹏翮廉政文化,以张氏祠堂为载体,加强学员廉政教育,深刻感受“天下第一清官”张鹏翮的从政之德、治政智慧、廉政理念与经验,突出中国传统清廉文化,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勤政为民、廉洁从政的品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人生观。

三是新型工业化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点包括巨科环保有限公司、汇达柠檬科技集团、凉风垭工业园区。教育主题是学习如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参观学习巨科环保有限公司、汇达柠檬科技集团,了解潼南区现代工业发展,突出改革创新教育。在民丰化工、鸣浩电子、维尔美纸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中学习参观,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四是现代农业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点有蔬菜博览中心、农业科技博览馆、旭天种植工厂。教育主题是学习如何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参观学习重庆市唯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生态畜禽、观光农业四大产业,走访蔬菜博览中心、农业科技博览馆、旭天种植工厂,了解潼南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健康生态种植)和美丽乡村示范样板。突出創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五是宜居城市建设现场教学基地。现场教学点有规划展览馆、航电枢纽、湿地公园。教育主题是学习如何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学习参观潼南区规划展览馆、航电枢纽、湿地公园等城市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树立宜居宜业城市发展理念,培育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六是杨闇公精神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其现场教学点有四知堂、杨闇公烈士陵园、杨闇公故居等。通过参观四知堂、杨闇公故居,了解杨闇公烈士生平事迹和杨闇公、杨尚昆历史背景和家庭教育等情况。瞻仰烈士陵园,听取讲解员和教师现场讲解授课,深刻体会和感受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实地走访“双江古镇”,了解杨闇公精神对“美丽”潼南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杨闇公精神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增强历史意识、传统意识、党性意识,增强党员干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潼南区现场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点同化性强,侧重点单一

潼南区目前已有现场教学基地6处,每处现场教学基地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有5个现场教学点,大主题是乡村振兴。但是,每个现场教学点的侧重点都主要集中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方面,对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关注度并不高,经验介绍和交流也比较少。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村组织、生态、文化、人才等各方面的建设。潼南区现场教学基地教学资源丰富,但侧重点比较单一。就目前潼南区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而言,同一时间段同时开展5个培训班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教学点的侧重点重合,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时间安排紧

就目前而言,潼南区的现场教学模式设计,是通过讲解员带领培训学员一边参观一边现场解说,在参观完现场教学基地后,由党校教师在教学基地对学员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现场讲课,以此达到总结提升的目的。但是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解说员、党校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主要还是表现为以教师、解说员为主,学员为辅的填鸭式教学。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现场教学可以给学员带来感官上的感受和冲击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与学员互动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弱,现场教学身临其境的效果不理想。

再者,县(区)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而且是在岗的党员干部。他们工作任务比较重,业务繁忙,每年教学培训的次数有限,每次培训的时间也有限。党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为了让学员在每次现场教学时能够更多地看到和接触到不同主题的现场教学基地,各个现场教学点的学习时间安排都比较紧,学员在每个教学点停留的时间很短。学员往往存在去过了,看过了,有印象,记不牢,学不透,收获不多,收不到现场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教学经费高,后勤服务保障滞后

潼南区的现场教学基地按主要功能可分为两块:一是教育教学功能,如“杨闇公精神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其教学点包括杨闇公烈士陵园、杨尚昆陵园、杨闇公故居、杨氏民宅等。这些地方是国家和政府专门修建和维护的,免费向群众开放,是群众了解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先烈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这些教学点,除本身具备的红色教育功能外,还具有旅游观光功能。二是主业并不是用于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功能只是其暂时无偿提供的。比如新型工业化现场教学基地,其现场教学点包括巨科环保有限公司、汇达柠檬科技集团。作为企业,他们的主业是生产,其现场教学功能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稳定性并不强。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他们暂时无偿提供现场教学的功能,未来不排除会有场地租用费。

再者,现场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步行前往会使教学时间紧张,学员体力跟不上,会涉及租车费用和就餐费用。这种情况下,大批量的学员和高频次的现场教学,会使教学经费增加。

同时,县(区)党校现场教学后勤服务保障滞后,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较弱。现场教学时间一般只有半天或一天,现场教学一旦出现学员生病、交通工具损坏等情况,不能及时高效地解决,容易导致教学延迟,甚至中断。

三、对策建议

(一)立足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基地(现场教学基地与旅游业相结合)

现场教学基地、教学点数量多,教学资源丰富,是潼南区现场教学的优势,但是现场教学点侧重点重合,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同一主题下的教学基地的各个现场教学的侧重点进行区分,使现场教学点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区分的依据是立足本地的资源。比如把潼南区乡村振兴现场教学基地的5个现场教学点以及教学的侧重点分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不同点,每个教学点选择其中一个板块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现场教学点教学侧重点的重合,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现场教学基地除具有现场教学功能外,还可以附加其旅游观光价值,通过旅游观光带动旅游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发展。

(二)加强教学线路设计,强化教学效果

面对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现状,一是需要增加學员培训的次数或者增加学员单次培训的时间,二是需要合理规划现场教学路线,根据具体时间制定每次学习线路上的现场教学点。现场教学线路上的现场教学点数量不在多,而在精。要让学员在每个教学点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消化,而不是走马观花。在每个现场教学点现场教学后,要组织学员坐下来交流讨论,设置教师与学员互动的环节,加深学员对现场教学的理解,强化教学效果。

(三)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方式

现场教学师资配备除了党校的教师,还可以和各教学点的工作者合作,聘请熟悉情况的基地工作者为讲解员,并对他们进行现场教学培训。现场教学不仅是讲解故事,更重要的是进行党性教育和经验交流。这样可以缓解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方式,这需要与各个教学点协商。比如在红色教育基地加入角色扮演环节,增强代入感,让学员在表演中与革命先烈进行心灵对话,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面临的险境,接受灵魂的洗礼。再比如在现场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解说方式,利用小品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开展现场教学,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

(四)加强交流合作,提供多种选择

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特色有所不同,学员在同一个地区的现场教学基地多次学习后,容易产生学习疲劳感,教学效果会降低。要加强区域合作,和临近县(区)党校协商打造现场教学线路,进行跨县(区)现场教学。这样既能丰富现场教学的选择,也可以加强党校系统的经验交流,收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杨冰,赵倩.创新党性教育教学模式 传承铜仁红色基因——铜仁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知行铜仁,2019(06):58-61.

[2]陈大裕.弘扬闽东“红色”精神 建设“桃花溪”现场教学基地[N].闽东日报,2019-12-13(006).

[3]刘书含.优化党校红色现场教学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最佳路径[J].国际公关,2020(02):150.

[4]马艳.现场教学让党性教育焕发生命力[N].长治日报,2020-05-16(003).

[5]王国梁.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介绍 康克清纪念馆[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13(02):2.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作者:高纪

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论文 篇3:

做好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各地在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讲,仍存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应以提高干部“七种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上下联动、系统治理,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培训内容、科学培训方式,健步探索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要坚持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通过改革创造新的办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聚焦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扣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以全面系统总结、审视改造提升为抓手,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把握规律,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培训方法、破解重点难题,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可靠的人才支撑。

华州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华州区在全面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紧扣域情实际,坚持目标指向,聚焦短板弱项,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提高履职能力、推动工作的关键,在下茬立势破解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上,采取了一系列互为配套、务实管用、卓有成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党性教育提素质。华州区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作为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定海神针,三措互动联动,毫不放松加强政治建设,持之以恒狠抓党性教育。一是内容驱动。始终把党性教育作为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年度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按照全面进行一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辅导及一次渭华起义革命教育基地现场教学、一次廉洁从政教育、一次党性分析交流、一次组织生活会的“五个一”思路,定制化开展专题培训。二是项目带动。把项目带动作为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抓手,领导带头抓、突出重点抓、区分对象抓,广泛开展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家庭“七进”活动,在渭华起义纪念日、建党日、烈士纪念日等关键节点,到渭华起义党性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大力推行“情境-环境-实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编排大型现代秦腔剧《渭华星火》,建构特定“情境”育人;打造红色走廊、红色广场,张贴名言警句和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环境”育人;运用渭华起义周边高塘会馆、药王庙、三教堂、郭家庄小庙、毛氏远祖地——毛沟村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依托生动“实境”育人。三是资源拉动。高度重视用好渭华起义党性教育示范基地、红一连等资源,制作影视片、修缮纪念馆,适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累计培训各级党员干部200余万人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常学、长期学、跟进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级党员干部的头脑,真正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二)健全制度强规范。华州区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金匮利器,健全体制、优化机制,全面促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开展。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的管理机构,全权负责、统筹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构筑形成党委领导、统分结合,上下联动、条块推进,齐抓共管、全员覆盖的常态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区委书记主导抓,区委常委分工抓,主管部门具体抓,部门单位配合抓,每月召开专题研究会,跟踪进度、研究措施,破解难题、推进工作。二是建立推进机制。实行年度计划报备、学时量化纪实、工作指导督查等制度,统筹区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按年度统一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一安排实施。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如何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渭华干部学院建设好我们怎么办、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我们怎么做“三个大讨论”,紧紧围绕“深入挖掘华州区现有资源,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和实效性”等主题,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调研、征询意见、探寻良策,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遵循、找准了抓手。三是强化保障机制。高度重视教育培训资源统筹,依托渭华干部学院载体平台,拓展干部培训渠道空间,立足区委党校人才优势,推动优质师资资源向基层下沉,建立了区财政分块划拨、区管党费补充的多元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筹集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100多万元,为长效化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人财物保障。

(三)紧扣“精”字做文章。华州区把“三精”开发作为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根本之策,以开展组织部长项目为契机,扎实推进渭华干部学院建设,下大力气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开展精品课程研发。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宣传、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党员党性教育、干部“八大本领”的砺练和提升,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新要求,串连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和在全市开展的“留心护根”工程等内容,研发了“从渭华大地的红色标语看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等为主题的,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四门精品课程,坚定党员干部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培优师资队伍。以高質量师资队伍为主线,组织渭华干部学院教师,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精品课程试讲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精品课程观摩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精品课程、优秀主讲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在学院教学经费中设立不少于50万元的课程研发奖励专项基金,分批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单位挂职学习。聘请457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着力打造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示范带动作用较好、结构科学合理的主讲教师团队和教学辅导团队,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全区618名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封闭式集中轮训、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的方法,实践中锻炼、工作中提升,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

(四)创新方法求实效。华州区把探索新型培训手段作为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有效方法,创新做好结合、贯通、融合三篇文章,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变“课堂灌输”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围绕特色办学思路,挖掘整合区域红色资源,充分利用渭华起义党性教育基地和高塘会馆、三教堂、药王庙、郭家庄小庙四个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教学。积极打造咸林中学正义楼、王尚德烈士陵园、杨震公祠等51个教学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农业、廉政文化、生态文明等教育基地,将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让党性教育的硬约束、软实力变为推动工作的硬支撑。二是变“单一输出”为“教师学员互动”相贯通。专题教学、仪式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等多措并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效果的持久性。三是变“线下讲授”为“线上线下”相融合。以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渭南干部网络学院为依托,搭建平台、优化载体,上至区级部门单位,下至镇办村组,全力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实施、全员覆盖。四是适应新媒体特别是移动端学习的党员教育新形式,开发了《铭刻在渭华大地上的红色标语》等四节微视频党课,制作了《烈士殉难井》《三教堂的钟声》《大槐树下的会议》渭华起义党史小故事微纪录片,拍摄了《张桥村的书记们》《月季开出致富花》《不息》《大山沟来了好书记》等党员电教资源片,通过“渭南互联网+党建”“华州党建网”等移动平台滚动展播,打破了时间空间局限,学习体验更丰富、知识传播更生动,有效满足了党员干部学习需求。

(五)聚集动能促发展。华州区把突出重点作为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真招实措,依据工作需求,丰富内容形式,坚持学用结合,着力提升履职能力。一是“走出华州学先进”。围绕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先后在浙江省委党校、红旗渠干部学院、重庆璧山、上海浦东等地举办专题培训班14期,参训干部700余人次,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二是“知名专家请进来”。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重点内容,先后邀请聘请32名中省知名专家教授,累计举办“华州大讲堂”专题讲座32期,参训干部9600余人次,在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三是“最新精神轮训学”。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共举办培训班7期,参训干部700余人次,实现了全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在与时俱进、强化引领上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四是“脱贫攻坚双线学”。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运用云视频会议系统举办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视频培训班,在金堆镇集中举办18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参训干部1300余人次,在紧贴实际、攻坚克难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华州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问题和不足

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事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华州区在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总体上可概括为理论教育偏“空”、深刻性学理性不够,党性教育偏“板”、生动性感染性不够,专业教育偏“碎”、针对性系统性不够,工作落实偏“软”、约束性激励性不够。

(一)教育培训常而不深,精准性还显不够。一是培训对象重点施教不够。只强调分级分类培训一般干部,没有有效把培养重点“关键少数”、年轻干部和专业干部落实在行动上。按需施教在注重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上做的还不到位,未能很好地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统一起来。二是培训方式突出能力提升不够。只重视课堂讲授式的理论灌输,重学习轻实践,借鉴先进技术、利用情景模拟、多媒体融合等教学手段滞后,培训方式单一,缺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促互动。三是培训内容突出实效性不够。课堂教学“大水漫灌”的多、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少,临时抱佛脚“零敲碎打”的多、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的少,以参观代替教育、以讲解代替教学、以形式代替内容的多,体现时代特色、理论联系实际的少,立足当前“即时补”的多、着眼长远“针对学”的少。问卷调查中21%的党员干部认为,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要持续发力,在精细谋划、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做文章。

(二)教育培训陈而不新,实效性还显不够。一是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到位。长期以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区委党校协同配合,部门单位依据年初上报培训计划实施自我培训管理,块块与块块分割、条条与条条脱节,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教学互动、效果评估等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上,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从调查问卷情况看,当问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需要改进的地方时,45%的党员干部认为培训学习缺少刚性约束的科学考核。二是教育培训需求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不充分。日常工作中多按照职级职务设置培训内容,对干部培训需求缺乏全面准确把握,差异化教育培训不足,与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培训工作主动适应形势、融入中心工作不够。三是优秀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渭华干部学院建设刚刚起步,虽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聘请了部分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充实教师队伍,但本土教师队伍培育滞后,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具备讲授素质的领导干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足,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三)教育培训多而分散,系统性还显不够。一是教育培训质量有待提升。目前在区级主体班次培训中,师资力量以区属教育资源为主,在授课的内容、理论的深度、联系的广度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培訓内容的高质量上挖掘得还显不够,培训内容宽而不深、培训重点散而不聚。二是特色精品课程开发有待加强。虽然区上在打造特色精品课程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和实际工作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在丰富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历史底蕴、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华州版本上挖掘得还不够。三是网络培训资源有待整合。目前,华州区网络学习不仅仅限于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还有省委市委“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渭南干部网络学院”“渭南互联网+党建云平台”,还有区属“党员小书包”“法宣在线”等学习平台,内容重复繁杂,缺乏有效整合机制,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加之目前学习平台多为“发布课程-规定学时数-检查学时数”的初级模式,缺乏对干部学习的智能化分析、定制化开发、体系化制作,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教育培训落而不实,保障性还显不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区级财政紧张,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外出学习、课题研究等相关项目难以正常开展,教师的学习渠道多局限于网络、书报等媒体,很难获得较高水平的培训机会。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渭华干部学院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肩负着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然而教师总量偏少,学院核定编制50人,目前实际在编在岗的仅有18人。其中在编教师6人,30岁以下教师4人、30岁至40岁教师2人,师资队伍力量偏弱;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存在着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深,知识储备欠缺,专业学科结构不优的现象。三是管理机制有待创新。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缺乏统筹谋划,就培训抓培训的多,对干部在培训期间的现实表现和培训效果评价指标缺、硬性措施少,还没有有效建立对干部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体系、培训结果的运用机制等规章制度。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精准性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华州区将持续发挥渭华干部学院平台作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以提高干部“七种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综合施策,上下联动、系统治理,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培训内容、科学培训方式,健步探索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子。

(一)坚持目标指向,在培训重点上更加突出能力提升。聚焦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问题,只有在培训过程中大力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培训效果,有效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一是坚持目标指向。紧扣理论武装、思想引导,今后所有班次均开设党性教育课程,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引导党员干部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把推动工作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针对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实践需求,开设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课程,提升能力、破解难题、开拓创新。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把学、思、用贯通起来,大力推行“双带双留”工作,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带上来、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带上来,把对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意见建议留下来,把对渭华干部学院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意见建议留下来,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三是聚焦效果导向。要围绕“七种能力”提升,着重设置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等课程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组织学员开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主题活动,使学员真正接地气、壮底气,不断深厚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全面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分类施策,在培训对象上更加突出因人施教。聚焦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问题,只有紧紧抓住党员干部的需求点、找到契合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实现定向发力、精准施训。一是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区级领导干部龙头作用抓教育培训,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全面提升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政治领导、组织管理、抵御风险能力。采取选派人员参加中央及省市重点培训班、研修班、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等途径,提升理论素养,把握政策方向,增强前瞻意识,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二是紧紧围绕科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培训,增强政治担当、锤炼过硬本领。采取组织外出培训学习、举办专项培训班等形式,增强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三是紧紧围绕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抓教育培训,丰富理论素养,强化担当意识。要针对全区近年招录大量年轻干部、建立“一村一大学生”制度的新形势,采取邀请名师来华授课、组织理论测试、举办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兴学习之风,增强实践历练、应急处突和群众工作能力。四是紧紧围绕基层干部抓教育培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新时代讲习所、镇街每月例行培训会、点对点帮扶等形式,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为民情怀,全面提升政策落实、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坚持精准施策,在培训内容上更加突出系统精细。聚焦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问题,只有紧盯学员需求新变化,探索教育内容供给新方式,把解决干部思想认识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作为主打培训课题,才能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依据培训对象需求,坚持因类因人施策,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原则,科学制定分类培訓大纲,优化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梳理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精细谋划,科学施策,精心编制体现时代要求、顺应发展形势、符合干部需求的系列教材和课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前瞻性和精准性。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突出红色教育。要立足渭华干部学院红色教育资源,持续开发“信仰”系列课程,通过渭华起义党性教育基地、重走红军路等形式,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学员坚定政治站位,补足精神之“钙”。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能力素质提升。要紧扣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由组织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门别类培训,掌握技能本领,努力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开发新课程、拓展知识面。四是加强干部政德教育,筑牢安身立命之本。要把政德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利用华山监狱、杨震公祠等载体,组织参观学习,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依法从政等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思想防线。要依托区域人文资源禀赋和优势,深入挖掘华州古今名人廉政故事、渭华起义精神内涵,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开发更多政德教育教学点,拍摄制作更多相关微视频,丰富政德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坚持改革创新,在培训效果上更加突出务实管用。聚焦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问题,只有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灵活的举措,才能以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达到高质量的供给。一是要用好渭华干部学院教育培训平台,学习借鉴铜川照金、延安梁家河和中国井冈山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的做法经验,将理论培训与实践结合,挖掘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布局,开发精品课程,打造名师讲堂,加快建立完善“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二是要用好“互联网+”等党建云平台,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学员学习兴趣、爱好、关注点分析论证,实时精准推送学习内容,差异化开展培训,探索构建分类施教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要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搭建“实地+网络”教育平台,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体场馆向网上延伸,拓展开放式、互动式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三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依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深度探索访谈教学、论坛教学、翻转课堂、现场教学、实地参访、域外研修等路径,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四是要加强组织调训,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库,完善调训计划申报、调训情况通报、点名调训和补训等制度,顺畅沟通机制,统筹主体班次、重点班次设计,实施错峰培训,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克服“多年不训、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顽疾痼症,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性和覆盖面。

(五)坚持制度规范,在长效管理上更加突出学风建设。聚焦破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精准、实效性不强问题,只有严以管理、严以治学,才能以好的教风学风保证好的教育培训效果。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入学教育、签订承诺书、全方位全程化管理等措施,用制度管事管人,以规矩护航运行。二是要建立健全训前征集问题、训中研讨互动、训后撰写心得体会等机制,坚持“工作重心在哪里、教育培训就跟进到哪里”,根据干部成长规律,在干部刚入门、刚提干、刚换岗、刚当家等成长关口,举办长短相结合的专题培训班,真正使培训举措落细落实落地。三是要建立健全课前审核授课内容、课中现场监督、课后培训资料报备、培训效果反馈机制,推行跟班管理制度,实时跟踪培训效果,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育机制。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选聘优秀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典型模范等担任骨干兼职教师。要注重增加学员论坛、小组讨论比重,加强师生互动、学员互动,激发学员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开展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实效性,培养一大批信念、政治、能力、作风“四个过硬”的专业化干部队伍,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实抓真为。

作者简介

马 宁 渭华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渭南市华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作者:马宁

上一篇:护理干预产科护理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尝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