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2024-04-20

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共7篇)

篇1: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各村(居)民委员会:

为切实加强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村组财务管理行为,保障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XX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

村组财务管理提出以下意见,望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原则,强化农经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维护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审核权和村民的监督知情权,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改善干群关系,促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对做好村组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大局的稳定。近年来,我镇在加强村组集体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规范村组集体财务管理,努力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现象有所遏制,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利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在工作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部分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淡化,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二是有的村干部自收、自管、自支集体资金;三是开支无计划,违规开支时有发生,办公费、招待费等费用过多;四是农村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缺乏稳定性,造成村财会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得到保证;五是农村财务各项监管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村级财物支配权还不能进行有效分解,相互制约的机制还不健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完善各种财务规章制度。

三、继续完善并认真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一)“两审一办”工作制度

1、核算中心会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帐目结算,帐务处理,编制报表等项工作。同时,在结帐时,应认真检查收支单据是否符合审批程序及规定的要件,并正确处理帐务。

2、村、组集体资金的收支必须经过“二审”,即一是由村(组)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单据是否真实合理,在签署意见审核发票时,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得无故缺席;二是由镇(村)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单据是否合规、合法。对审查通过的收支发票应加盖审验章。凡未经审批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同意的开支,出纳不得付款,会计不得入帐,否则由相应责任人追回所付款项或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支出票据要规范,村社一切支出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人员逐笔审查,并在单据上逐一签字。再由村主任(组长)审批后方可列支,非生产性支出还需说明理由,对不合理合规的支出核算中心将拒绝报销,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金额的责任。

4、支出票据除劳务费、农户自产自销农产品外,其它票据都应为收款单位出据的正式发票或收据,村组原则不能自制单据支付各种款项。

5、集中办公时,核算中心会计应对报帐员加强业务指导,检查收支单据是否符合审批程序。

6、帐务处理完毕后,核算中心会计应相互交叉检查帐务处理是否正确,以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7、核算中心须及时向农业服务中心提供相关资料、报表等,年终要报送资产负债和收益分配表;同时为村提供相关的财务资料。

篇2: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州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加快***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辖区村组公路(乡镇村民委员会至村民小组公路)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市辖区村组公路建设,需综合受益区人口分布、群众修路积极性、占地征地、林木砍伐、青苗补偿、拆迁解决难易程度等情况,按照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先急后缓、逐年解决的原则进行实施,并优先实施群众修路积极性较高的村级公路项目。

第二章 村组公路组织建设和审批程序

第四条 村组公路建设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原则进行,采取简便灵活,逐级报批的方式审批。

第五条 村组按照一事一议要求,组织村民代表会议,经民主讨论决定后,落实征地拆迁等自筹资金和投工数量,完成占地、拆迁、林木、青苗补偿等工作后,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申请。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村民委员会申请,组织乡镇公路管理所、规划站、国土资源所、林业站、水管站等职能部门进行

实地踏勘,综合分析情况,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实施方案等相关需要前期报件报市交通局审批。各项前期报件批准后,由乡镇提出修建报告,报市交通局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市交通局组织市地方公路管理段等技术力量,协助。乡镇和村组完成村组公路建设各阶段的工作。

第三章 村组公路规划设计

第八条 村组公路规划设计须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路一策的原则,合理确定村组公路建设计划和标准。路基和路面宽度等关键技术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受益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行确定。

第九条 交通部门为村组公路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市地方公路管理段协助完成。

第十条 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的路段,在确保通行安全的条件下,设计时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十一条 在确保通行安全的条件下,村组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和地形走势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形式确定。路面结构应当选择就地取材、易于施工、利于后期养护管理的结构类型。

第十二条 村组公路应设计排水和防护工程设施,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使用年限。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第四章 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三条 村组公路建设资金由村组按照一事一议原则,采取筹资与筹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集。建设资金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补助、村组筹资为主。

第十四条 村组公路建设占地、拆迁、林木、青苗补偿等费用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自行解决。需群众集资、投劳和砂石材料的,应当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征得群众同意。

第十五条 村组公路工程建设,由市交通局组织,市地方公路管理段投入机械台班进行施工,产生费用在市交通局专项资金中列支解决。

第十六条 市、乡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捐赠资金投资村组公路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应向村组公路建设倾斜。

第十七条 村组公路建设中群众的投工投劳和自愿集资的资金,应当全部用于村组公路建设,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村组公路建设集资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村组公路建设资金使用必须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应当将村组公路建设筹

资筹劳情况进行定期、定点公示,主动接受监督。

第五章 机械设备管理

第二十条 市交通局购置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专门用于支持村组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机械设备购置资金

由市财政解决。所购置的机械设备,交由市地方公路管理段具体

负责管理和使用,市交通局制定机械设备管理使用办法。市交通局应督促市地方公路管理段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降低内耗成本,提高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条 市地方公路管理段根据村组公路建设项紧情况,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施J。机械设备在村组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中所产生的费用及工程管理费,在市交通局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六章 村组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村组公路建设应以提高使用效益,降低成本,节能降耗,集约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按照简便适用、切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方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 村组公路建设由乡镇和村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乡镇设立村组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工程的指挥、协调、资金管理、质量工期监督及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廉政工作责任。

第二十四条 市交通局负责全市辖区范围内村组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负责对全市辖区村组公路建设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指导、机械设备使用监管。

第二十五条 市地方公路管理段应按单个项目设立村组公路建设项目部,并负责投入人力及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指导。

第二十六条 村组公路建设应当建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村组公路建设中,发生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市交通局等行业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查处理,提出整改意见,必要时须停工整改。

第二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可聘请公路技术专家或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村组公解设的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监督工作。

第七章 工程验收及养护

第二十八条 村组公路建设完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组织交工验收;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对村组公路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九条 村组公路建设验收合格后,交由乡镇负责管理。

第三十条 村组公路验收合格后,乡镇及村组应当落实养护责任人,加强养护和路政管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和使用效益。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在村组公路建设筹资筹劳过程中,违反一事一

议原则;未经集体研究商定,强制向单位和个人集资,强迫群众

出工、备料的,由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和通报批评,并限期

整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挤占和挪用村组公路建设资金的,由市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Z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第三十三条 对村组公路建设项目中发生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期限的,由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四条 村组公路未经验收或者验收质量鉴定不合格即开放交通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

第三十五条 村组公路建设发生质量违法行为的,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入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篇3: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以下简称“核心场”) 是开展全国生猪联合育种的主体。为规范核心场管理, 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 (农办牧[200955号)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2020) 》实施方案 (农办牧[2010]10号)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要求, 核心场与联系专家共同制定本场种猪选育方案和育种工作实施计划, 并报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办公室”) 备案, 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

第三条核心场要系统开展种猪登记、种猪性能测定、种猪育种值估计和选种选配等育种基础性工作, 技术档案完整、准确。

(一) 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820-2004) 要求进行种猪登记。

(二) 核心群每窝纯繁后代至少有1公、2母开展完整的生产性能测定 (体重达100kg) , 有条件的实施全群测定;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

(三) 按照种猪生产流程, 每周将相关育种数据及时上传至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包括配种、分娩等繁殖性能记录, 生长性能测定记录, 种猪选留淘汰记录等。

(四) 核心场性能测定记录、选种选配记录等原始技术档案应与电子记录相应, 上传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数据与场内生产记录相一致。

第四条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及实施方案的要求, 参与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工作。

(一) 自建或参与建立相对独立的种公猪站, 基础设施设备符合种猪精液生产要求。

(二)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为其他场提供指定的遗传交流公猪精液, 并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

(三) 按照场间遗传交流计划, 选配其他场的种公猪或精液。

(四) 协助采集核心群种猪DNA样品。

第五条核心场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报送办公室。主要内容包括:

(一) 群体结构与数量;

(二) 种猪育种进展情况;

(三)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情况;

(四) 跨场间遗传交流计划执行情况;

(五) 场内技术人员情况, 开展技术培训与种猪推广情况;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六条核心场实行专家联系制, 由办公室委派一名联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核心场应积极配合联系专家工作, 并为联系专家提供必要的现场工作条件。

第七条核心场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停业、转产等, 应当时及时报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核心场可经授权使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标识, 用于种猪生产、销售和宣传推广。

第九条优先享受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优先使用遗传交流优秀公猪精液。

第十条有维护本场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利, 包括种猪产品、育种方案、原始材料与数据、科技成果等。

第十一条在农业部畜牧业司指导下,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具体组织管理、监督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 专家组负责核心场的技术服务与指导。

第十二条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会同联系专家, 共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核心场的技术指导工作。

第十三条办公室不定期检查核心场工作, 包括场内育种条件、数据交流、遗传交换计划执行情况等。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的, 取消核心场资格:

(一) 在种猪登记、性能测定、种猪遗传交流过程中出现严重过失或人为造假情节的;

(二) 不按时提交育种数据及年度育种工作总结, 情节严重的;

(三) 变更单位名称、地址、生产经营范围, 未在办公室备案的;

(四) 不履行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事项, 情节严重的。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全国畜牧总站负责解释。

篇4:xx市旅游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旅游业的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我市旅游业沿着健康的轨道迅速发展,根据《xx省旅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业,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文化娱乐等的综合性服务行业。

第三条 旅游业是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确定的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市政府鼓励、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在投资、贷款、土地、税收、用工等方面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业给予优惠支持。

第四条我市旅游业的长期、中期规划和计划,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市政府对旅游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市旅游局是市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

凡在我市境内的旅游经营单位,应当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其他效益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第七条 旅游资源开发实行总量控制,协调发展,市政府对旅游资源采取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

第八条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讲究效益的原则,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九条 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和设施,如饭店、游乐、商业服务、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和景区设施等,应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守生态与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土地保护等法律、法规规定,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擅自开发旅游资源,或者违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禁止在旅游开发区、游览区内取土、葬坟、采伐林木、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

第三章 旅游经营与管理

第十一条 凡在xx市境内申请开办旅游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依法批准的旅游业经营者、组织机构和管理章程及有关批件;

(二)固定的旅游营业场所和必要的通讯设施与交通工具;

(三)与旅游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

(四)经过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管理人员;

(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旅游业务经营范围;

(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具备上列条件者,依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持相关证件依法办理登记。

第十三条 市政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旅游建设项目实行规划许可证制度。凡规划区内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须经市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核发旅游规划许可证。未取得规划许可证的,市计划、建设、环保、国土等部门不给予办理立项、批建、征地等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市政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旅行社实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质量保证金制度,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未缴纳质量保证金的,不得经营旅行社业务。

第十五条 市政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旅游业务的单位实行旅游定点资格认证制度。未取得旅游定点资格的,不得经营旅游业务。

第十六条 涉及许可证及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由市旅游主管部门按权限负责实施,或者按规定报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导游员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取得导游证书,并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

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等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实行岗位培训和资格考核制度。

第十八条 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市旅游局和市物价局协调制定并监督管理。

第四章 旅游协调

第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保证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把促进旅游业发展措施纳入各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

第二十条 市旅游局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建立协调制度。旅游部门应当向各有关部门通报旅游业情况,提出需要配合发展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十一条 市人民政府鼓励旅游业依法建立行业协会,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旅游经营单位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二条 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十三条 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人身、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

(二)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有关服务内容、档次、费用标准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三)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其所提供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并获得质价相当的服务;

(四)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五)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旅游经营者索赔;

(六)有权拒绝非法检查,并提出投诉;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承担下列义务:

(一)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二)尊重旅游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

(三)自觉遵守旅游秩序和社会公德;

(四)遵守旅游景区景点依法制定的管理制度;

(五)支付门票和其他有偿服务的费用;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义务。

第二十五条 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解决;

(二)向旅游、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申诉或者投诉;

(三)有仲裁协议的,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营单位或个人,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收入、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一)拒绝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的;

(三)未取得旅游项目规划许可证,擅自兴建旅游项目的;

(四)未取得旅游定点资格证,擅自经营接待旅游团队业务的;

(五)未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和上岗证,擅自从事导游服务的;

(六)违反国家旅游服务规范,严重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一)涨价、削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

(二)超越业务经营范围的;

(三)向旅游从业人员给付回扣的;

(四)为卖淫嫖娼、赌博、吸毒、传播淫秽物品提供条件或知情不报的;

(五)造成旅游者食物中毒的。

上列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员,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业务中私自收取回扣和索要小费的,根据情节轻重,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在xx市境内经营旅游业务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均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xx市旅游局负责解释。

篇5: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设计规范》(gb50846-2012)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47-2012)、《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5〕111号)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指以交互方式传送话音、数据、文本、图像、视像和多媒体信息的高速通信网及相关设施,包括基础信息通信管线(以下简称信通管线)、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嘉峪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称市工信委)是本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园林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旅游局、市共建办、嘉峪关供电公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五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通信设施原则上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绿化、防洪等)同步规划设计建设。规划和设计车站、机场、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人防以及旅游区、文化、体育、教育等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有关单位应当统筹考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需求,根据城乡规划和信息通信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供或预留基站建设空间或站址资源。

第六条通信运营商应当按照本市信通管线、基站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要求,编制本企业信通管线、基站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道路建设等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本市信通管线、基站专项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

第七条鼓励机关事业单位、高校、车站、展馆、宾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以及路灯、道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向通信运营商开放,用于支持信通管线、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第二章信通管线建设管理

第八条信通管线建设必须履行规划审批手续和规划核实手续。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新建信通管线采取租用地下综合管廊的方式进行敷设,不再办理信通管线规划审批手续。

第九条在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以及道路建设设计阶段,市建设局应通知建设方向市工信委报送道路建设信息,市工信委根据道路建设信息向通信运营商和信通管线使用单位统一征集信通管线建设需求,并向道路建设方出具信通管线需求意见书。建设方应当先进行新建道路地下通信管网建设,再进行道路建设。

第十条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项目应同步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信息通信设施,严格执行有关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配套建设标准、工程施工和验收等强制性规范。向市规划局报批的管线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图应当包含信息通信主要设施的相关内容。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运营管线全部实行建设方或开发商建设,应满足至少3家通信运营商共享。

第十一条信通管线验收应当纳入整个项目的验收流程,由市建设局组织市规划局、市工信委、市房管局、市共建办对信通管线及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通过建设工程整体验收。

第三章基站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由中国铁塔嘉峪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负责统一承建全市通信基站,并按规定与其它通信运营商共建共享。新建或改(扩)建基站,具备共建条件的应当采取共建方式;

已建基站的,具备共享条件的应当采取集约共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移动通信业务运营商及其他企业不再自建通信基站,统一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嘉峪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承建。铁塔公司对已接管的基站,应统筹各方需求,优先改造利用存量资源,并达到城市美化要求。

第十三条对规划有基站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公用设施,建设方或开发商应按照相关建设设计标准和规范预留基站空间;

对未规划基站的,建设方或开发商应预留室内分布系统等空间,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十四条市规划局在相关规划中,应同步安排基站和微站建设规划内容。市建设局负责基站站址资源预留管理。市国土局配合办理移动基站站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和权证。

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等院校、车站、展馆、旅游景点、大型商场、宾馆酒店等所属建筑物,以及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桥梁、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应向基站和微站建设开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六条铁塔公司依据基站专项规划确定初步选址后,应当征求相关产权单位或产权人意见。基站建设应当景观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第十七条设置基站应当依法办理国土、规划、环保等审批手续,涉及公路、河道、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公园等公共用地设置基站的,应当向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建设局、市园林局等部门办理基站占用手续。

第十八条基站建成后,铁塔公司应协调电信运营商按照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对基站及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第四章服务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市工信委应当对全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通信管线产权、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依法对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检查;

通信运营商负责维护所属信通管线安全运行。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经批准设立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因公共利益需要必须拆除的,通信运营商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拆除人应事先通知通信运营商,签订拆除补偿协议,并重新选址建设。

第二十一条单位或个人从事施工、生产等活动,不得破坏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于人为破坏通信设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应当予以赔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遭受破坏,致使网络中断的,相关单位应当及时进行抢修。市公安局等部门依法查处损害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嘉峪关供电公司要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电力引入,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用电受理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基站用电安全。

第二十三条建设方或开发商、项目管理者及物业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信通管线等信息通信设施与通信运营商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限制通信运营商的接入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建筑物权人可收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用电费用,电费执行嘉峪关供电公司直供电电价标准,收取管理费不得超过直供电费的10%。

第二十五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加强所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和设施维护,建立健全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处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应当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动、损坏或者涂改警示标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应予处罚,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篇6: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市政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应当遵循尊重自然、统筹规划、配套建设、保障安全、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将监督考核情况向社会公布。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应当为进出水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第五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

第六条直接取用其他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退水或者排水的,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申请。

第七条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防洪规划,并与城镇开发建设、道路、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编制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不得影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

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查明工程建设范围内地下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相关情况。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排水管网等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共同制定设施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因工程建设需要拆除、改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制定拆除、改动方案,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审核,并承担重建、改建和采取临时措施的费用。

第十条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并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城镇排水设施覆盖范围内的排水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污水排入城镇排水设施。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未取得排水许可证,排水户不得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城镇居民排放生活污水不需要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

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地区,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

第十二条排水户向所在地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集中管理的建筑或者单位内有多个排水户的,可以由产权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并由领证单位对排水户的排水行为负责。

第十三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实施排水许可不得收费。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实施排水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批准的预算予以核拨。

第十四条符合以下条件的,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核发排水许可证:

(一)污水排放口的设置符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的要求;

(二)排放污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的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等有关标准;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相应的预处理设施;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排放口设置便于采样和水量计量的专用检测井和计量设备;

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已安装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施工作业需排水的,建设单位应当已修建预处理设施,且排水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应当如实提交下列材料:

(一)排水许可申请表;

(二)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专用检测井、污水排放口位置和口径的图纸及说明等材料;

(三)按规定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有关材料;

(四)排水隐蔽工程竣工报告;

(五)排水许可申请受理之日前一个月内由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排水水质、水量检测报告;

拟排放污水的排水户提交水质、水量预测报告;

(六)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应当提供已安装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有关材料;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因施工作业需要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水的,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根据排水状况确定,但不得超过施工期限。

排水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排放污水的,排水户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准予延续的,有效期延续5年。

第十七条排水户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许可内容排放污水,且未发生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有效期届满30日前,排水户可提出延期申请,经原许可机关同意,可不再进行审查,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延期5年。

第十八条在排水许可证的有效期内,排水口数量和位置、排水量、污染物项目或者浓度等排水许可内容变更的,排水户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领取排水许可证。

排水户名称、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事项变更的,排水户应当在工商登记变更后30日内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

第十九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委托的专门机构,可以开展排水许可审查、档案管理、监督指导排水户排水行为等工作,并协助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对排水许可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许可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排水许可:

(一)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排水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排水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排水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排水许可决定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排水许可的其他情形。

排水户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排水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办理排水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排水户依法终止的;

(二)排水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排水许可证被吊销的;

(三)排水许可证有效期满且未延续许可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排水许可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排水户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排放的污水可能危及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应当立即停止排放,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并按规定及时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水户的排放口设置、连接管网、预处理设施和水质、水量监测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应当依法安装并保证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排水户安装的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应当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监测数据与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实时共享。对未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已进行自动监测的,可以将监测数据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共享。

第二十五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排水户排放污水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开展检查、监测;

(二)要求被监督检查的排水户出示排水许可证;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和材料;

(四)要求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五)依法采取禁止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等措施,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将监测数据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共享。

第二十六条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社会公开。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专门机构、排水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对知悉的被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十七条污水处理费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理处置,不得挪作他用。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不应低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成本。因特殊原因,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支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成本的,市政府给予补贴。污水处理费的收取、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八条城市排水或污水处理管理单位应加强城市公共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保障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完好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第二十九条城市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保障排水设施维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程,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完善施工(维护)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提高排水设施维护技术水平。

第三十条城市排水设施的维修、更新及安全管护责任一般以接驳井为界,无接驳井的以排水设施产权界定,按下列规定划分,并承担费用:

(一)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由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单位负责;

城市污水处理、泵站等设施,由城市污水处理单位负责养护和维修;

(二)自建排水设施及其连通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支管、检查井、隔油池、化粪池等由产权单位(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管理和养护维修;

(三)住宅小区内的排水设施,业主楼外第一个排水井及以外的排水设施设备(含化粪池)由排水单位负责维护、维修、更新;

业主共用排水主立管以后的室内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更新发生的费用由业主承担;

与用户另有合同约定按其约定执行;

(四)非住宅小区的排水设施,以非住宅用户能源转供合同约定的能源分界点为界。能源供应侧至分界点(包括分界点)设施设备由供能单位负责维护、维修、更新;

与用户另有合同约定按其约定执行;

(五)集贸市场内的排水设施,由产权单位(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管理和养护维修;

(六)接入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出户管及其附属设施,由产权单位(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管理和养护维修。

第三十一条在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施工或进行其他可能危害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安全作业的,建设方应在开工前向排水设施产权单位查明有关情况,事先与设施产权管理单位商定保护措施,由设施产权管理单位监督实施;

因作业造成设施损坏的,建设方应承担相应的维修和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城市公共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城市排水或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单位应采取措施,及时维修、疏通。排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不得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正常进行。需暂停排水的,应当将暂停排水时间及时通知沿线排水户。对生产、生活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较大范围暂停排水,应当报市政府批准并发布通告。

第三十三条排水户不得有下列危及城镇排水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倾倒剧毒、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废液和废渣、有害气体和烹饪油烟等;

(二)堵塞城镇排水设施或者向城镇排水设施内排放、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油脂、污泥等易堵塞物;

(三)擅自拆卸、移动和穿凿城镇排水设施;

(四)擅自向城镇排水设施加压排放污水。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五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域范围以外的城市污水排放单位和个人,向本市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2年。

嘉峪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从事取水、供水、用水及其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政府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及防治水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和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城市。

第四条市水务局负责全市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工作;

市住建局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水价调整、审批和工业节水等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节水器具普及等工作。

供水按照区域和职能划分,嘉峪关市供水管理处、嘉峪关水务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嘉恒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铁路局武威房建段(嘉峪关供水车间)共同承担公共供水职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六条市水务、发展改革委、住建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节水工作,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结合本地实际,实行节水责任制;

建立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鼓励、创建和发展节水型产业。对节水项目及含有节水措施的开发项目,应当重点扶持,优先立项。

第七条公共供水企业应对供水范围内所有非居民生活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用水户应当每年11月底向公共供水企业提交用水总结和下一用水计划,公共供水企业应当依据市水务局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和行业用水定额进行审核后,给各用水户下达用水指标。

第八条水资源应当按照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原则配置。

第九条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水务局,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市城市规划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用水计划,对本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十条各公共供水企业及城市公共供水范围内的重点用水户应当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并按照市统计、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要求,实行用水统计,保证用水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十一条需要办理用水手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用水的用途、数量、方式、计量设备、节约用水措施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实施方案,按供水区域及职责划分报供水单位审核,不得随意改变用水用途和用水量。

第十二条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第十三条用水单位应当按规定安装计量水表;

居民生活用水应当一户一表,计量收费,禁止实行包费制。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保障计量设施和节约用水设施的正常运转,出现故障应当及时排除。

第十四条工业企业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应当分别计量,主要用水车间和用水设备应当单独安装量水计量设施。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危害供水设施和量水计量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十六条禁止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涉及取水许可的,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论证报告应当有节约用水的内容。节约用水方案应当报经有管辖权的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与建设项目配套的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项目竣工时,有管辖权的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与节约用水设施的验收。

已建成的建设项目未安装节约用水设施的,应当限期安装,有条件的应当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

第十八条规划建筑面积和日均用水量超过规定规模的新建宾馆、饭店、住宅小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办公设施和其他建设项目,提倡建设中水设施。

第十九条已建成的中水设施和其他节水设施应当保持正常运转。已建成的中水设施和其他节水设施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的,产权人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当提前向住建部门作出说明。突发状况等无法做到提前告知时,产权人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当针对突发情况向住建部门作出说明。

第二十条工业用水应当严格执行用水定额,改进用水工艺,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废水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降低用水单耗,提高水的利用率。

第二十一条宾馆、餐饮、洗浴、文化体育设施、办公楼及居民住宅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节约用水器具。

洗车业应当循环用水,减少使用清洁水,推广无水环保洗车技术。

第二十二条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等用水,应当优先利用再生水,收集利用雨水。

第二十三条在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的区域内,自备井应逐步关停。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自备水管理。

第二十四条依法获得取水权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用水工艺等节水措施节约水资源的,在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可以对水资源的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

第二十五条取用水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损坏和拆除计量设施和节约用水设施;

(二)超越水表设旁通管或者以其他方式窃水;

(三)未及时修复用水设施,造成水漏失;

(四)其他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7:市村组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 检查目的

为加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与监督, 掌握全国森林抚育试点开展情况, 监测和评价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实绩与成效, 为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全面推进全国森林抚育工作,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编制依据

(一) 《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09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 (财农[2009]464号) 。

(二)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省级实施方案编制框架意见〉的通知》 (林规发[2010]27号) 。

(三)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的通知》 (林造发[2010]20号) 等文件及有关规定。

第三条 检查对象

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省级实施方案编制框架意见〉的通知》 (林规发[2010]27号) 编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的单位。

第四条 检查形式

检查验收采取县级自查、省级核查验收、国家抽查的形式, 由县级试点单位对所有抚育地块进行实测自查;省级单位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 会同本级财政部门组织核查验收, 核查面积比例不低于计划任务量的5%;国家林业局根据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核查验收报告, 会同财政部组成抽查工作组, 开展抽查工作。

第五条 检查内容

(一)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分解下达情况

1.省 (自治区、直辖市、森工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省)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年度任务分解下达情况。以省为单位自上而下逐级核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年度任务总量和分解下达情况。

2.县级 (林场、林业局, 以下简称县)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编制情况。依据《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以及省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对县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作业设计是否与省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紧密衔接, 是否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备案;作业设计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等。

(二) 抚育作业实施情况

1.任务完成情况。重点核实抚育面积完成情况, 是否存在虚报、多报以及重复上报抚育面积问题等。

2.抚育作业质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因不按作业设计施工, 出现超证采伐、越界采伐、乱砍滥伐、采好留坏以及开林窗等问题;是否存在擅自变更小班作业位置、改变抚育对象、改变抚育方式等问题;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等。

3.抚育采伐许可证的核发及管理情况等。

(三) 组织管理情况

1.是否成立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项目审批、公示制度和程序是否依法合规。

3.是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

4.是否按规定建立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档案。

5.是否开展省级核查验收。

(四) 成效监测情况

1.成效监测任务是否已经落实到科技支撑单位, 省级成效评估结果是否按要求报国家林业局。

2.是否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区域分布等情况, 选择确定森林抚育监测点, 科学布设对照监测样地 (以下简称“对照样地”) 。

3.是否在抚育后一年内以及第三、第五年定期对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林下植被、森林碳汇变化等进行调查。

4.是否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

5.是否建立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成效监测档案, 是否做到档案资料完备齐全, 图表、数据和影像资料一一对应。注:2009年度任务只检查成效监测基准数据。

第六条 准备工作

(一) 技术准备:组织检查验收人员学习《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的通知》 (林造发[2010]20号)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GB/T 15781-2009)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开展好技术培训。

(二) 资料设备准备

1.检查验收调查表和统计表及电子文档。

2.便携式电脑、GPS定位仪、测绳、围尺等设备。

3.受检县级单位地形图 (1∶5万或1∶1万) 或带有准确坐标网格的小班作业图纸。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七条 标准依据

(一)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1-2009) 。

(二)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B23/T 1250-2008) 。

(三)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18337.3-2001) 。

(四)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1646-2005) 。

(五)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1690-2007) 。

(六) 省级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标准) 等。

第八条 主要检查因子

(一) 小班检查因子

1.实测面积:指现地实测的小班面积。

2.平均胸径:指实测标准样地推算的小班伐前、伐后平均胸径。抚育小班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

3.树种组成:指实测标准样地推算的小班主要树种株数或蓄积比例。

4.小班株数:指实测标准样地推算的小班抚育前株数。

5.郁闭度:指实测标准样地推算的小班抚育后郁闭度。

(二) 对照样地调查因子

1.对照样地面积:对照样地实测面积。

2.树种径级株数:不同树种各径级的株数。

3.树种径级蓄积:不同树种各径级的蓄积。

4.郁闭度:同上。

第九条 抚育方式及要求

(一) 抚育间伐

1.透光伐:在林分的幼龄林阶段、开始郁闭后进行的抚育采伐。间密留均、留优去劣, 调整林分组成, 为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天然林抚育采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 人工林郁闭度不低于0.7。

2.生态疏伐:在特用林和防护林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 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对风景林的景观疏伐, 按《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 (GB/ T18337.3-2001) 中的5.2.1.2.4条规定执行。

3.生长伐:在中龄林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伐除生长过密、生长不良和影响目标树生长发育的林木, 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 加速保留木生长, 缩短工艺成熟期, 提高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抚育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0.7, 飞播林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7-0.8。

4.卫生伐: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森林中进行, 选择性地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抚育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以上。

(二) 人工修枝

在中幼龄林阶段进行, 主要适用于天然整枝不良的林木。要求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 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

(三) 割灌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 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

第十条 小班作业质量合格的条件

(一) 主要调查因子准确无误。

(二) 抽检小班无作业设计图、改变作业地点、改变抚育方式、越界采伐、无证采伐、禁伐区采伐、作业设计未经批准已作业的为否定因子, 满足其一即为不合格小班。

其他详见《抚育间伐小班作业质量综合评价表》、《修枝割灌小班作业质量综合评价表》。

第十一条 抚育作业设计合格的条件

(一) 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的抚育作业设计, 内容符合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和森林采伐更新的有关规定。

(二) 主要调查因子准确无误。

(三) 抚育措施和抚育对象符合有关技术规定的要求。

(四) 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格式符合有关要求, 图表数据完备且一一对应。

(五) 抚育作业设计档案管理规范。

其他详见《抚育作业设计质量综合评价表》。

第十二条 对照样地的合格条件

(一) 对照样地的布设具有典型代表性, 能真实反映抚育成效。

(二) 对照样地的调查因子准确无误。

第三章检查验收方法

第十三条 听取汇报

(一) 受检单位在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方面的政策、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执行情况以及制定的管理办法。

(二) 受检单位执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方案、组织管理、抚育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三) 受检单位对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 查阅和收集资料

(一) 省级资料

1.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分解下达的文件。

2.省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3.省级成效监测实施方案。

4.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等。

5.省级核查验收报告和有关材料、省级成效监测结果和有关档案资料。

6.全省主要树种 (组) 根径材积表、一元或二元立木材积表、树种出材率表等。

7.省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汇报材料。

(二) 县级资料

1.县级自查报告及相关说明。

2.县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和有关材料。

3.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施工作业合同, 补贴资金支付使用情况的说明及相关票据或凭证。

4.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资源统计表和档案。

5.森林资源分布图和林相图。

6.抚育试点在促进农林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量化数据和典型资料。

7.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采伐许可证发放情况及说明。

第十五条 检查样本的组织和确定

检查采取按类型抽样的方法, 以省为单位, 依次确定县级单位和受检小班, 具体方法如下:

(一) 省级样本

省级试点单位抽查率为100%。

(二) 县级样本

县级样本的检查包括对省级核查验收情况的复查和国家检查验收抽查两部分内容 (以下简称“复查”和“抽查”) , 这两部分采用相同的检查验收方法。

1.受检县个数的确定:

按照县级单位个数15%-25%确定受检县,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①县级单位个数不超过12个的, 抽取25%。

②县级单位个数超过12个的, 抽取15%。

③县级单位个数超过30个的, 抽取12% (以上均四舍五入取整) 。

复查受检县个数占受检县总数的30-50%。

2.受检县的确定: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经营业务主管部门确定各省县级样本的起始号和间隔号, 按复查和抽查分别抽取, 具体方法:

复查:将省级核查验收过的受检县按上报面积从大到小排序 (任务相同的按行政顺序排序) , 按照起始号和间隔号循环抽取 (遇死循环, 可从下一县重新开始抽取, 间隔号不变) , 直至满足复查受检县个数。

抽查:将省级核查验收未检查到的受检县按上报面积从大到小排序 (任务相同的按行政顺序排序) , 进行循环抽取 (遇死循环, 可从下一县重新开始抽取, 间隔号不变) , 直至满足复查受检县个数。

如果省级检查验收未检查到的受检县个数不能满足抽查所需县的个数, 则可在小班抽样中进一步区分。

3.受检县检查面积的确定:根据受检县上报面积的1%-10%确定检查面积,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①受检县上报面积1 000-5 000亩, 检查10%。

②受检县上报面积5 001-10 000亩, 检查5%。

③受检县上报面积10 001-20 000亩, 检查3%。

④受检县上报面积20 001-35 000亩, 检查2.5%。

⑤受检县上报面积35 001-45 000亩, 检查2%。

⑥受检县上报面积45 000-55 000亩, 检查1.5%。

⑦受检县上报面积55 000亩以上, 检查1% (以上均四舍五入取整) 。

(三) 受检小班

将受检县小班按上报面积从大到小排序, 根据起始号、间隔号循环抽取受检小班 (遇死循环, 可从下一小班重新开始抽取, 间隔号不变) , 直至实抽面积满足受检县应查面积 (相差±10%以内) 。每个县受检小班不应少于3个。

当复查和抽查受检县同为一个县, 则按照复查小班和抽查小班分别抽样, 具体方法同上。

(四) 受检对照样地

根据省级对照样地, 每种作业方式抽取一个样地进行检查, 每个省级单位不低于两个。

第十六条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对象为抽查县所抽中的森林抚育试点受检小班和部分对照区监测样地。检查时应携带伐区调查作业设计和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单等资料。

(一) 小班调查

1.面积检查:采用GPS控制点与地形图 (或作业设计图) 调绘相结合的方法求算面积, 当实测面积与设计面积相差≦±5%时, 认可小班上报面积, 否则以实测面积为准。

具体方法和要求:

当小班全部以山脊、沟壑、河流、道路等明显地物为边界时, 经与作业设计核对后, 可在明显地物处设置1个GPS控制点。

当小班部分以山脊、沟壑、河流、道路等明显地物为边界时, 其余边界用GPS实地测量, 且GPS控制点不少于三个。

小班无明显地物边界的, 按照小班面积设置GPS控制点, 要求GPS点能够精确反映小班面积和空间位置, 正确反映小班基本轮廓形状。

1-100亩小班设置4个及以上GPS控制点。

100-500亩小班设置5个及以上GPS控制点。

500亩以上小班设置6个及以上GPS控制点 (以上均四舍五入取整) 。

2.样地布设和检查:采用实测样地的方法推算小班检查因子, 根据小班作业情况布设面积为1 000m2的样地, 75亩以下 (含75亩) 小班设置1个样地, 75亩以上小班按照面积的2%确定样地个数 (四舍五入) , 最多不超过5个样地。

检查人员应根据小班作业设计图纸事先确定好样地的基本位置, 到作业区后,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设样地, 按照小班调查表测量和记录样地内各项调查因子, 并记录样地中心点GPS定位数据。

(二) 对照样地调查

1.面积检查:采用GPS控制点与地形图 (或作业设计图) 调绘相结合的方法求算面积, 当实测面积与设计面积相差≦±5%时, 认可设计面积, 否则以实测面积为准。

2.主要因子的检查:实测对照样地, 按不同树种进行每木检尺, 并填写《对照样地调查表》。

3.对照样地的定位:用GPS定位对照样地, 每个对照样地至少设置4个定位控制点, 并填写《小班边界/样地GPS点 (公里网格) 记录表》。

(三) 其他要求

外业调查如遇洪水冲路、塌方等特殊原因无法检查小班时, 应先查其他小班, 待道路通行后再查;确实无法进入检查的, 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和相关证明 (盖公章) , 检查验收小组应及时上报备案, 并另行抽取面积相近的小班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 内业工作

(一) 检查验收阶段

1.要求当天完成检查小班检查因子的计算和数据填表工作, 每个县外业检查验收完成后, 检查组应安排在受检县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工作, 并建立检查验收外业调查电子文档。

2.检查组组长负责组织收集整理各类资料、表格、图件, 避免遗漏调查数据和资料, 做好成果汇总的前期准备工作, 检查组完成受检县检查任务后, 应向受检县就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意见反馈。

(二) 成果汇总阶段

1.认真梳理检查验收阶段的外业调查资料, 按照省、县、乡、小班建立层级分明的检查验收资料档案。

2.建立和完善电子文档, 做到小班、图形、数据、表格一一对应。

3.根据外业调查数据、收集的资料, 提炼汇总检查验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意见和建议等。

第四章检查验收成果

第十八条 提交成果

检查成果包括省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年度检查验收报告。具体内容包括, 检查验收工作开展情况、抚育任务完成情况、抚育作业质量、抚育试点的组织管理情况、抚育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 并总结各地在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等。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国家林业局对各试点省份、森工集团公司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的抽查工作。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一条 附表

调查表1 抚育间伐小班调查表

调查表2 修枝割灌小班调查表

调查表3 对照样地调查表

调查表4 小班 (对照样地) 边界/样地GPS点 (公里网格) 记录表

调查表5 小班 (对照样地) 形状和样地布设示意图

调查表6 抚育间伐小班作业质量综合评价表

调查表7 修枝割灌小班作业质量综合评价表

调查表8 对照样地布设情况评价表

调查表9 抚育作业设计质量综合评价表

调查表10 县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组织管理情况调查表

调查表11 县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成效调查表

统计表1 省 (区、市、森工集团公司) 县级抽样表

统计表2 县 (林业局、林场、市) 小班抽样表

统计表3 小班调查情况统计表

统计表4 县 (林业局、林场、市) 检查工作量统计表

统计表5 检查验收资料收集统计表

统计表6 省 (区、市、森工集团公司) 年度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检查验收综合评价表

统计表7 县 (林业局、林场、市) 年度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检查验收综合评价表

上一篇:市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关于光盘刻录机的使用操作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