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课程,因此,对护理专业的教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专业教学中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1:

浅谈儿科护理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摘    要】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不同的作用。目前阶段教学中护理专业的学生有203人,作为研究的标准,一组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另外一组的学习采取普通的学习方式进行相关的学习,应用相同的考试标准对于两组人员进行考察,并且引导学生对于自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填写相关的调查问卷。结果探究式教学法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能够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造成有利的影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在学习中增加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交流机会,学习的水平以及学习的效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课程  探究式学习方法  应用研究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以及研究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学生能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对于自我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过程进行方式的选择,并且对于自我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与改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动程度有所上升,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实践性质较高的学习内容,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资料的选取

将目前整个年级的学生纳入到教学实验计划中去,学生的数量共为203人,其中79人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包括一班学生与二班学生,为了考虑教学的整体性效果,其余三个班的学生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一班与二班的学生为对照组,其余三个班的学生作为观察组进行观察。以上学生的应用,排除了整体的成绩差异、男女比例以及其他的方面皆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的选取

1.观察组。应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包括,问题的提出、自我思考与资料查找、探讨交流以及总结学习经验等不同的步骤,学生还可以根据自我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习惯进行后期的继续学习研究。

应用“儿童发烧”这一内容的学习作为教学的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存在疑惑的问题进行提出。例如,为何儿童的发烧几率高于成人?儿童在发烧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危险性也大于成人?专业的、恰当的护理手段,对于儿童发烧恢复时间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围绕着学生的认知以及实践的内容进行开展。这些问题在护理的不同阶段需要掌握,例如在开始护理的阶段,就需要掌握儿童发烧所具有的危险性,在心理做好足够的准备,对于护理的工作进行办法的选取,以及提升自我的重视程度等[1]。

在第二个步骤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查找。由于护理学的内容专业的程度较高,在一般的网页中进行资料的查找具有的专业性质有所不足,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的医学相关网站以及书籍,进行资料的查找。需要关注学生的查找途径以及总结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应用自我的查找内容对于问题的答案进行初步的确定与思考,并且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思考的过程进行整理以及记录。

在此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交流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各自不同的问题思考结果进行论述,并且通过集中的问题探讨,从对方的资料以及观点中,拓展自我对于问题的认知。这一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例如由于性别的不同对于学生的认知将会带来影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意见以及声音进行结合整理。这个阶段中,也是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的特殊阶段,教师需要课堂中充当主持人的作用,时刻的活跃课堂中的气氛,并且就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点拨与总结,使得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角度中得到新的认知内容[2]。

在最后一个阶段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进行问题的总结,根据问题的形式不同,在问题的总结上需要采用两种形式,其一需要应用个人进行问题的总结,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于自我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小组的形式,对于问题进行总结,在这种模式中,问题的答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模式,不同的学生根据自我的思路进行多元化的答案构建,同时也可以要求不同学生各自分析问题的一个方面,采取整体式的总结方式。

2.对照组。在这一组别学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教授学生听课并记录笔记作为主要的方式。

3.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平均分数高于对照组,其中所具有的差距不明显,观察组的平均分为92分,对照组为89分。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以及灵活应用能力考察中,观察组的学生在能力上的得分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其中包括一部分客观题目的考察。观察组的平均分为85分,对照组为77分。

4.讨论。对教学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便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使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3]。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独立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4]。

三、结束语

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自我的学习的角度上对于理论的知识达到较好的掌握效果,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于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充分的重视,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

参考文献

[1]王茜,王松,李娜,刘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06):537-540.

[2]钱丽冰,张永梅,丁彩华.儿科护理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06):330-332.

[3]陈乐,贾红力,雷利霞,吴晓莲.探究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29-30.

[4]黃玲,陈媛玲,朱莉静.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89-91.

作者:王昕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2: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护理学是一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课程,因此,对护理专业的教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专业教学中提出了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模式;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

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开展教学中,教学主体经历的教学行为不仅作为教学的活动,也作为教学出现的一种结果。作为一种教学互动,教学主体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情感的认知,在亲身体会的阶段,可以对护理知识和护理效果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体验式教学方法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多领域、多学科中已开展应用,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内科护理的掌握水平,为护理医学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体验式教学对高职内科护理教学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内科护理》的教学中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展开:

一、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内科护理教学中,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创建真实的课堂体验。体验的产生直接孕育学生的感受和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因此,在内科护理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境,让学生自觉在这样的情境中实践,从而在情境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室、使用多媒体设备等多种方式,创建一个真实的学习平台。通过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体会到临床见习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创建对话式情境或者是采用问题式情境,同时将班级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在学习护理中感受到病人真正的需求,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感染学生

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能积累一些内科护理的经验。此后,教师再选择几个现实中的案例供学生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遵循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例如,在安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教学当中。通过学生摄像体验、真实体验、反思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容。再如,对经常头晕的患者,我们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远离病房和单独外出的危害。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诸如此类都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通过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总结反思中,可以知道学习中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的阶段,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体验式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来形成独特的体验。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分析总结中加深学生对内科护理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践内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交流中去糙取精,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自我总结,让学生能够形成医学思维能力,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通过知识迁移加深印象

理论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不管是怎样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在后期接受实践的考验。因此,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我们需要整合知识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内科护理的教学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先学习书写护理病历以及同患者沟通,并在实践中掌握一些技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观看疾病诊治和护理实施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体会到在真实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以及自身应该扮演的角色。当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际的流程以后,就可以在班级中通过不同的小组,扮演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的角色,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内科护理的认识,提升业务水平,强化护理技能。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在书本上无法体现的难题,如遇到对治疗护理不理解的患者家属怎么办?遇到不善于或不愿意表达的患者应如何应对?遇到不遵医嘱用药的患者应给予怎样的疾病宣教?通过学生的想象,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在问题解决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總而言之,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将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真实的内容,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内科护理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学习经验的交流、知识掌握的巩固、全面提升高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霞.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呼吸系统常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34).

[2]刘红,吴广霞,刘芳.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15):77-78.

[3]梁娟.体验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809-3810.

作者:刘麒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3: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它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把创新精神和人性化要求贯穿于整个《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成为大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优化课前设计、教学过程、评价系统,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人性化护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育

护理

实验创新

一、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中人性化要求不够。实验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教师对操作之外的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实验课时模仿教师动作,课后硬背操作程序,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失去了以人为体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如在“静脉输液”的实验课上,教师故意准备了过期的生理盐水,只有8%的少数学生查对出来,由此可见学生掌握操作技术是机械的。

2.实验课教学与临床实际结合度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滞后:实验课上学生没有把操作的对象当成医院中的服务对象,未融入沟通技巧,没有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的护理理念。二是缺少模拟的医院环境:实验室未建立模拟护理站、模拟病房、模拟急救室等模拟医院的环境。同时实验室缺少电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多功能护理模拟人等设备,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对这些设备较陌生。

3.实验课技能考核标准单一。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使病人健康和舒适。而现行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标准基本上是以技术操作为中心。实验考核标准中85%分值为技术操作,15%分值为操作前的准备和操作后的用物整理,而对于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反馈、健康教育等内容没有设置任何分值。这种考核标准引导学生操作时过分注重完成操作步骤,而很少考虑病人身心的舒适。

4.实验教学检查评价制度不健全。实验教学检查和评价制度的建立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人性化的护理能力等缺少量化的评价标准,很难掌握每次实验课后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实验教学的基本对策

1.设计好实验课教学目标。

将实用型、服务型学生的培养作为《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突破口,制定新的课程目标,即每种操作和行为要体现出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同时要解释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讲述各项护理操作的方法,准确规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评估并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关注病人接受服务后的效果反馈,对病人及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2.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加重实验课比重,突出实践性特征。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培养,以加强实验技能操作和开设综合性课程为基础,进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实习编排,综合利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职业道德规范等多学科人文知识,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到护理实验中。

3.优化实验课课前设计。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把创新精神纳入教学目标中去,制定难度适中、切实可行、可以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各知识点在培养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选择最佳教学起点,精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关键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和参与实验物品准备过程,使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机揉合。

4.完善实验课教学方法。重点是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体现教师任务和角色转变。改革以往“教师演示一学生模拟练习一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式,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设疑、释疑、点拨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自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创新实验课教学手段。建立护理实验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既保证正常实验教学又给学生课后的操作练习提供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师演示讲解、学生验证重复的实践教学手段,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将电子教案、幻灯、照片、录像、CAI课件、训练模拟系统、网络等统合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在课堂形成操作技能的能力。

6.健全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将考试改革为理论、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几个部分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评分标准。理论试卷突出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实践操作中态度指标包括仪表、举止、表情、语言、表达,技能指标包括用物准备、操作程序,预期结果即整体效果评价;综合能力设定病历,模拟情境,评价学生如何与病人沟通交流,如何满足病人需要,观察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重新整合、融会贯通的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一个有宽度(实验内容丰富)、有厚度(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有尖峰的(学有余力,创新高度)的金字塔结构,是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护理人才的重大现实课题,对实现护理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荣辉

上一篇:中药微丸药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室内生态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