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论文

2022-04-22

摘要: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毕业要求标准不一等差异。我国应注意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技能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论文 篇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摘 要:本文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课程现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考评体系,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考核方式 考评体系

项目研究: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贸易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10288)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发教学全过程的变革,考核方式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国际贸易课程中大部分实践操作性较强,应当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而传统的闭卷考试虽然能够有效的监测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却不能检验出学生的技能运用和综合素养。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建立以素质、能力、知识为内容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为高校培养符合我国外贸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一、现行国际贸易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缺乏公平性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部分高校对国际贸易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如适当缩减理论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建立外贸模拟实训操作平台等,但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平时考勤成绩和期末卷面或上机成绩简单加权的方式。同时,由于受考核时间和题量的限制,这种考核对知识的考查是不全面的,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更无法考核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二)夸大总结性考试价值,限制学生创造力

应用型人才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传统考核形式的惯性思维以及学业评价中标准化模式的滥用,导致在考试中过分强调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在标准化试题中的地位,缺乏没有严格答案的探究性题目或创造性题目。这种考核形式下往往造成老师教“知识”,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但学生不会用“知识”的现象。这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三)考评主体单一,考核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国际贸易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类课程很容易出现老师既是一门课程的授课者,又是出题者,也是考评者。而大学期末考核的试卷一般不做密闭处理,教师在阅卷中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印象做出不同的评判尺度,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另外,期末学校事务繁杂,各项工作安排紧凑,很多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评阅大量试卷,这给阅卷教师带来巨大压力,找人帮忙阅卷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分数出现误差也就在所难免。个别高校每学期初开学都会有大量学生要求复查试卷,核对分数,这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带来了不便。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一)学校应从宏观上为考核方式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很多高校教师并非不能意识到当前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但是没有学校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考核方式改革就成了一句口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更加有效、新颖的考核方式与学校现有教学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对接的现象,往往为了学校的“统一管理”教师不得不让步,重新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其结果是“费时、耗力、不讨好”。这严重的挫伤教师改革考核方式的积极性,从而使考核方式改革成为一句空谈。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必须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解放思想,从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为个性化考核方式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探索考试改革新模式的积极性。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专业教师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专项培训和指导,提高专业教师相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在考核方式改革中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师应结合国际贸易课程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1.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闭卷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的记忆考核,在固有框架中使考查变得枯燥僵化,无法考查学生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宜采用案例分析、案例写作、调查报告、小组辩论等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也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突出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高校开设了外贸模拟实训课程,学生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对各种外贸工作模拟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如商务谈判、合同签字、报关、运输、保险、结算、单证处理等。这些软件大多都有自带成绩考评系统,由于其本身程序是固定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某些业务的熟练程度,从而达到高分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外贸业务非常复杂,学生仅凭掌握几笔熟练的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在考核方式上,教师应结合外贸模拟实训课程特点,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贸易程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考核,锻炼学生对国际贸易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语言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应突出应用能力

对于国际贸易课程中语言能力要求较高的环节,如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考核其国际贸易知识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如函电写作、信用证修改、单据填制等可以采用纸质试卷方式,要求学生用一种以上语言进行写作、填写。而商务谈判、贸易纠纷等,可设置特定场景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教师也在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

(三)在过程考核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1.加大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比重,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过程考核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能够起到监督和反馈作用。但过程考核在组织、实施、记录、评分等环节上工作量较大,占用教师时间较多,其重要作用经常被忽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程考核占总成绩比重小,通常为30%左右;二是过程考核形式过于简化,通常以考勤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课堂玩手机、说话、睡觉、吃东西以及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也就很平常了,甚至有的学生就是为了点名而上课。

2.积极探索“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的新模式,提高考核方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特殊性,很少有外贸公司能够接接收大批量学生实习,这使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受到了很大限制。

通过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

在應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探索考核方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涉及到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考评体系。笔者希望通过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一点思考与探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马国华.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1).

[2]喻瑜.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J].国际商贸.2013(09).

[3]邱东博.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改革的三方互动模式探索[J].对外经贸.2013(12).

作者简介:

张 舰 (1980-),男,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讲师;

张 祺 (1984-),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讲师;

卢 玉 (1982-),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讲师。

(作者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5)

作者:张舰 张祺 卢玉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论文 篇2:

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摘要: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毕业要求标准不一等差异。我国应注意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技能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国际形势在近年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了一些挫折与低潮,但其总体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国际贸易仍十分频繁。随着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构建,双边、多边和区域贸易开始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对外销员、报检员、报关员等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因此,比较分析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为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也有益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一、中韩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工作能力。本文选取中韩各三所高校来分析比较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见表1)。韩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简洁明了,理论基础要求不多也不高,强调专业的实用性,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的国际贸易专才。中国高校的培养目标相对更高远,理论基础要求较多较深,既强调人文底蕴深厚,也突出专业知识扎实,更注重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通晓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着力于培养具有现代贸易技能、开拓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国际贸易通才或全才。相较而言,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和理论知识的要求较多,而能力培养特别是业务实操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课程设置是对选取课程的设立与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体现和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况。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二者存在较大差异(见表2)。一是课程平台有所不同,仁荷大学分为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西华大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二是课程性质有所不同,前者的通识课程有通识教育必修课、基础通识教育课、部类通识教育课三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两类;后者的公共必修课程没有分类,通识教育课程有通识核心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三类,大类基础课程有大类基础必修课、大类基础选修课两类,专业教育课程有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三是开设课程有所不同,前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少,课程学分大多为3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低;后者开设课程的总量较多,课程学分大多为2分,理论掌握的要求总体偏高。总体来看,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更加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选修课程门数较少,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不够,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三)毕业要求标准不一

毕业要求是依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认定规范,是评价证明专业学生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标准。从韩国仁荷大学和我国西华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毕业要求来看,二者的课程平台和课程性质设置有所不同,其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也有较大差异(见表3)。一是知识目标不同,仁荷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通识课程要求的学分较多,达到24分,而西华大学的通识课程只有6分。二是素质目标不同,前者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学分各占一半,均为65分,而后者要求的必修学分为125分,选修学仅有15分,约占所修学分的十分之一,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较小。三是专业技能目标不同,前者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专业教育课程要求的学分为71分,占所修学分的54.6%,而后者要求的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为54分,占所修学分的38.6%。综合来看,韩国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更注重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国比较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短板,专家型人才培養较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二、优化中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适度调整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在老师诱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学会观察、记忆、理解等基本活动的基础上,拓展性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和探索答案,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对所获结果进行审慎论证,从而培养多元才能和核心能力。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以专业大类为基础的专业结构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适度调整培养目标,坚实学生的贸易经济理论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应突出专业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多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商业技能;应大力实施“尊重个性、强化能力、拓展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贸易技能和开拓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学习能力较强和通晓贸易经济理论与实务的国际贸易专才。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实操能力

实操能力的培养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的行为,在实际体验和操作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从中激发形成实操能力的内化,升华形成学生主体的基本活动技能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最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应高度重视通识课程设置,把国际贸易通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应增加国际贸易专业实务教育学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现场实习机会,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应对一些贸易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压缩课内课时,强化理论与实训实践有机融合,有机优化课程体系。只有大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才能有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合理优化毕业条件,多措培养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有意识锻炼学生主体分析解决专业相关具体问题的行为,通过环境创设和实践操作等途径,激发专业意识,开阔专业思维,提升专业素质。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应注意优化专业教育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突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素质。应适度增加通识课程学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和综合能力;应适度调减毕业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大自主选修课程的空间,鼓励学生构建个性化的专业修读方案;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通过电子贸易体验、学习研讨会、海外公司实习、贸易实务资讯等活动,增加学生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应打破专业门槛限制,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和多种修读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申请加注第二专业的机会。这既可有效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贸易实务能力,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仁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www.inha.ac.kr/kr/index.do.

[2]延世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devcms.yonsei.ac.kr/economics_en/department/curriculum.do.

[3]成均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https://ecostat.skku.edu/eng_ecostat/programs/departments/inter_course.do.

[4]张华,王俊涛,詹琳,等.韩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GTEP计划推行及对我国的启示[J].智库时代.2020(6):147-148.

基金项目

西华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韩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xjjg2017057。

作者简介

王俊涛(1998-)男,汉,河南信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王俊涛 詹琳 张华 王朝一 王慧君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论文 篇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也对外贸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从当前外贸形势出发,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就业导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1当前外贸形势及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

1.1外贸形势变化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经济受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外贸增长动力仍然将会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伴随“一带一路”带来的新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走向国际市场,也给国际贸易人才带来了新的需求。

1.2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变化

传统外贸中,企业对外贸人才岗位需求主要集中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报检员几个岗位。外贸业务员主要负责市场开发、合同的磋商于签订;跟单员主要从事订单签订后的跟进工作,负责生产的跟单,跟踪产品,直到合同的顺利履行;单证员的主要工作有审核信用证证、制单、审单、交单与归档等—系列业务活动;报关报检员主要负责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报检相关事宜。

传统外贸从业人员只需会英语,懂外贸流程就够了,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这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首先外贸从业人员需掌握计算机技术,通过搜索引擎和B2B电子商务平台来寻找客户。再次还需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对外贸易政策等有比较熟悉的理解。另外还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来自上海著名的求职网站上海招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外贸公司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包括从单证操作人员到管理层的等各种职位。现在对于外贸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人才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上。

2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意义

2.1高职国际贸易人才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在国家“互联网+”、“一路一带”战略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外贸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从现在外贸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传统的外贸操作岗位、商务岗位,还有外贸企业的生产线员工,招聘都存在一定难度。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不能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而我国外贸企业很大一部分都为中小型企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小型企业工作。外贸企业生产线员工流动性较高,人才缺口更大。

另一方面,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海外业务越来越多,对各种综合性人才,特别是有外语能力和平台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强烈。根据企业调查显示,海外业务比重在10%时,看重外语能力的企业占比364%,看重平台知识的企业占比25.5%;海外业务比重增加时,对于外语能力、国际贸易流程知识及平台操作能力都会相应增加。企业不缺少纯技术性的人才,企业也不缺高级的管理人才,大量的缺少的是真正能够具备综合能力从事外贸业务的人才。现在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或者国际贸易单一的专业,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员,外贸岗位的空缺和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形成了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2.2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外贸企业的岗位设置中,对从业人员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三个方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对于具备一定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服务意识的人才更为青睐,需要的员工是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多面手”。

总之,当前形势下,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企业对人才高素质、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要求。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完善等都要以就业为导向,与相关企业合作来开展教学。让学生所学知识与上岗就业所需技能接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成为守法、诚信、有团队精神、不断创新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外贸人才适应企业要求,解决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3改革措施

3.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来构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首先通过实地的企业调研,明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岗位有哪些,岗位职责是什么,有哪些任职要求。其次,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对外贸业务员的工作任务及胜任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根据知识能力的层次要求和职业成长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最后讨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接下来,组织企业的实践专家、学院老师及本校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评审会。对所开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进行审核,同时审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互补性,提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广泛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不仅要结合学院的办学条件,更要结合社会需求,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建议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人人文方面的课程,比如管理学、经济学、人际关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使人才培养模式真正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做到“两头在外”,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接受用人单位的检测,改变传统封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3.2以岗位要求为依据,培养职业综合素质

根据企业外贸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需要具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结合相关岗位对这两方面,特别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重点培养。

第一,专业素质方面。外贸业务中函电的处理、单证的制作、与客户的交流都离不开英语的应用,要增加英语听力、口语的课时,也可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外贸跟单员都需要对整个外贸流程有所了解,能理解并制作进出口过程中的所有单据,需要加强单据的制作的训练。另外,结合跨境电商的岗位,要增加跨境电商方面的课程,对于图片处理的技巧、搜索引擎工具的运用,国际物流知识及其小语种外语的运用,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综合素质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一、二门具体的“手艺”,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注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后续发展的需要。其次,对外贸易工作流程性强,强调团队合作,工作中需要与企业内部同事的沟通,与客户沟通,与商检海关等机构沟通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必须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开设商务谈判课程时可以邀请外贸业务员参与授课,传授贸易实务中的实用沟通技巧。另外,企业反映有些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频频跳槽,建议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3.3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对学生的考核评估体系

外贸岗位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校内实训,通过国际贸易实训软和实训室,将单证、国际贸易流程、报关报检等内容整合起来,通过实训使学生全面掌握外贸工作的核心技能。但由于实训软件的仿真性有限,更新不够,而现在外贸的形势变化速度又很快,校内实训软件的训练方式存在一定和企业具体工作脱节的现象。二是通过企业实习,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通过在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几率和岗位适应能力。

另外,高职学院应改革以往的单一理论考试,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所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名次的,采取相关科目抵算学分,以此激励学生对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训期间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其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学院评定学分的依据。比如有些学生最后一年的前三个月由外贸企业进行企业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后几个月就进入跨境电商一线开展实际工作。这些学生均由所在的企业进行考核,学校给予相关成绩考核合格。

总之,高职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另外,都需要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来,听取企业的意见,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实际,通过就业导向教育模式,为现代外贸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外贸人才。参考文献

[1]马向阳.从企业需求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5).

[2]郑建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J].创新,2013,(5).

[3]刘金.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贸人才,2016,(4).

作者:张丽莉

上一篇:城市自然通风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行政法律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