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影视作品论文

2022-04-16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又称配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27年有声片诞生以来,音乐从一个现场伴奏师的角色转变为一种电影元素,从那时起,音乐被运用到电影中,成为电影中填补对话间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一批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开始为电影作曲,并针对电影音乐进行了专门的探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音乐影视作品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影视作品论文 篇1: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探析

【摘要】影视音乐是颇受观众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观众对作品与音乐的记忆是并驾齐驱的,所以音乐的作用非常显著。

【关键词】音乐 影视 作品 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情节表达的重要支撑,很多观众记住一部影视作品往往是源于其中的音乐。例如,电影《保镖》的主题曲《爱到永远》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币《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如今又增添了人们对逝去演员的怀念。所以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是值得重视的。

一、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

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关系首先可以从它的存在方式得以印证。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音乐主要以主题曲、片尾曲、插曲、配乐的方式存在。主题曲奠定了整部影视作品的基调,如电视剧《龙虎人生》的主题音乐的气势使观众感受到战乱时期的萧杀和肃穆:片尾曲为一段剧情的结束做出音乐式的总结:插曲为中间的剧情提供了音乐语言表达的空间,如电视剧《粉红女郎》的插曲用活泼欢快的曲调配合歌词。表达了女主人公热切盼望恋爱的美好感觉:配乐则为剧中的场景增添了背景色彩,很多悬疑电视剧的配乐充满了胆战心惊的味道。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影视作品需要音乐的填补达到完整,音乐使影视作品有血有肉。两者是互相支撑、互相依存的关系。音乐与影视作品的默契配合犹如鱼水间的紧密联系,观众喜爱一部影视作品的同时也会将其中的经典音乐铭记在心。《泰坦尼克号》至今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岁月,但《我心永恒》始终被不同年龄的观众所欣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也是观众用心领会影视作品的表现。

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在明确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音乐的作用更加清晰。诠释影视作品的内涵、烘托气氛以及价值延伸是音乐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提升影视作品表达效果的关键。

(一)音乐对影视作品内涵的诠释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具有自身的主题定为,如悬疑片、喜剧片、战争片、言情片等等。在主题定位后,其作品的内涵需要通过两方面的渠道加以诠释,一是演员的表演,包括语言、动作、表情以及现场布景等,二是通过音乐进行诠释。音乐诠释与演员表演诠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曲调的存在,一句类似的语言借助音乐传达就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因为音乐不同的声色、旋律都代表着相应的背景风格。例如,在香港经典悬疑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中,片尾曲《without You》富有力度的歌声诠释出男女主人内心矛盾又两心相依的情感。

在单纯表演无法揭示作品内涵与本质时,一首巧妙的音乐配合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部热播的影视作品上市之前,观众率先看到的是宣传片。宣传片必须以音乐作品背景,将有限的、颇具吸引力的镜头剪接在一起,观众聆听音乐的同时在心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是常见的内涵诠释过程,虽然短暂,但却精准。观众必须认识作品的内涵,方能引发对作品的共鸣。

(二)音乐对影视作品气氛的烘托

影视作品的艺术性离不开气氛的烘托,如果仅靠演员的表达,在特定的现场环境下缺少了音乐的烘托,那么现场气氛也就缺乏了生命力。所以音乐对影视作品的气氛烘托作用十分重要。以热播电电视剧《剑谍》为例,男女主人公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每次行动的艰难性、危险性、紧迫性都可想而知。剧中的插曲恰恰是抓住了现场气氛的共性特征,以快速、逼迫式的紧张配乐烘托出行动环境的恶劣,观众也仿佛置身其中,怦然心跳。而在电视剧《龙虎人生》当中,一段没有歌词的柔美歌声成为气氛烘托的绝唱。在女人公为爱慷慨付出,最终付出生命捍卫国家利益、捍卫坚贞爱情而倒下之时,凄美的音乐声响起,伴随男主人公回忆两人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为诀别的气氛而眼眶湿润。可以说,音乐对气氛的烘托能够起到震颤观众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三)音乐对影视作品价值的延续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发挥不局限于作品演出之时,因为影视音乐既源于影视作品,又不绝对生存于影视作品当中,在作品播放之外,影视音乐同样可以发挥作品价值延续的作用。当一部颇具轰动效应的影视剧热播结束后,观众经常哼唱其中的歌曲l或是将影视音乐下载作为手机铃声,都是影视作品价值延续的证明。例如韩国情感喜剧片《浪漫满屋》深受观众喜爱,无论是主题曲还是插曲都被很多观众选为铃声。在影视剧播放结束后,其中的音乐可以继续流传使用,而且时间越是久远,越彰显音乐和影视作品的生命力。所以音乐与影视作品之间是共生的,缺少了音乐的价值延续作用,影视作品很有可能随着人们记忆的模糊而被淡忘。抑或因时代的变迁而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产生流传的断层。但拥有音乐作为依托,影视作品的岁月积淀将会更加深厚。

三、影视音乐作用发挥的保障

为更好地发挥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方面,影视音乐的体系构成应当丰富。影视作品中的体系并非简单的片头、片尾曲,而是由一系列音乐元素构成的乐曲或片段。无论是歌曲。还是音乐插曲,乃至其中的瞬间配乐。都是影视作品音乐的组成部分。丰富影视音乐的体系构成就是要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内涵,将所有的音乐元素有机联系起来,而非以剧中某段音乐作为影视音乐的代表,形成系统化的影视作品音乐,加深音乐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另一方面,影视作品的作用评价应当深化。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发挥如何不是单纯以好听与否进行评价的,音乐涉及的歌词、曲调、配乐与剧情的吻合程度,影视作品播出后相关音乐的点击率、下载率,乃至交叉使用率(在其他渠道使用同一影视音乐)都是衡量其作用发挥的关键指标。通过关键指标的计量,影视音乐的价值和效能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体现,从而为影视音乐的创作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的参考信息。

结语

影视音乐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影视音乐既诞生于作品本身,又为作品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具备强大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音乐的作用发挥。相信未来的影视音乐将会呈现更精彩的效果。

作者:丁 波

音乐影视作品论文 篇2:

试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又称配乐,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27年有声片诞生以来,音乐从一个现场伴奏师的角色转变为一种电影元素,从那时起,音乐被运用到电影中,成为电影中填补对话间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一批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开始为电影作曲,并针对电影音乐进行了专门的探索。有的音乐从剧情出发,有的是为人物的塑造创作特定的音乐,有的是为了营造特殊环境或气氛而写的,开始注意音乐与画面关系的处理,是音乐逐渐成为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音乐种类——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被广泛的运用到影视作品中,作为最有利的表现手段之一,在风格的把握及情感的表达上,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及的。它与一般的音乐有所不同,它的创作构思一般是以影视作品的思想内容,情节变化为基础,把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相结合,同时融合了语言,音响等元素。它与纯音乐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难以分割的。纯音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系统,它通过音色、节拍、速度等音乐元素唤起听者内心的情感,而配乐,往往要照顾到画面、音响、人声、影片的情绪、基调等等。这些因素促成了影视音乐的形成,所以说,影视音乐是非独立性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纯音乐的创作难度更高。应该说,影视作品如果没有了音乐,就仿佛没有了血和肉,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更没有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力,感情的表达也就无从说起了。可见,配乐的好坏对一个影视作品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1人物形象的刻画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乐记》中就已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说法。意思是说,音乐可以高度概括的表现人类内在心理感受和情感状态。在我们欣赏的每一部影视作品中,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剧中主人公的形象,而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是很难只通过演员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表演出来的。这种无画胜有画的境界只有音乐可以做到。

《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童话交响诗。在这部交响乐中,作曲家精心挑选不同的乐器来代表故事中的每个角色,用生动的音乐语言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双簧管代表摇摆的小鸭子,长笛是灵巧的小鸟,单簧管是贪婪的小猫,圆号是可怕的大灰狼,定音鼓是应用的猎人,低音管是慈祥的爷爷,活泼的弦乐合奏则是勇敢的彼得。这部童话交响诗不仅在前苏联、俄罗斯影响深远,同时也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它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用音乐来讲述故事,没有用画面控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这样用音乐塑造的形象,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特有的性格类型、情绪表现以及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思想幻觉。这些只有用音乐才能体现出来的效果,让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片之一。在一百多集动画片中,基本没有语言对话,有的仅仅是通过背景音乐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活动及故事情节。在这部动画片中,创作者用可爱的动画形象与背景音乐进行配合,背景音乐把主人公杰瑞老鼠有时惊慌、有时幸灾乐祸,而汤姆猫因为捉不到杰瑞老鼠时的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但是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表现、刻画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人们不需要听直白的语言对话,只需要根据汤姆猫和杰瑞老鼠滑稽的表情、动作,通过画面编配的大量的背景音乐,就能被深深地吸引……我们不得不惊叹,影视音乐的作用和魅力之大是任何影视艺术手段不可比拟的。

2场景气氛的渲染

影视作品的音乐有时候不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或者表现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而是为了给影视作品营造一种背景气氛和一种艺术空间。这种空间气氛的营造,可以让观众跟着音乐很容易进入到影视作品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同时也是为故事的开始及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韩国电影《雏菊》曾风靡一时,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情的爱情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它的主题曲《船歌》一直贯穿始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年创作的乐曲被称作是四季中的经典曲目,常在音乐会中被大师们所喜爱并演奏。它的旋律模仿船只在河面上摆荡的韵律,曲风柔美舒缓并伴有一丝哀愁,节奏缓慢流畅但又不失紧凑,始终给人一种凄凉美的感觉,与电影画面相得益彰。正是这种音乐的情感把观众带到了故事发生的地方,那种凄美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了。很多电影都是通过这种手段,利用音乐的感情基调来渲染场景,然后再开始故事,这样的好处就是让观众可以一下子就进入主题,不会觉得很突然。有些时候也会在故事情节改变时通过音乐的不同来表现不同的情感。中国电影《青春祭》是一个山美、人美、故事也美的影片,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发生在傣族山区的一个知识青年上山插队的故事。影片淡化政治和社会背景,这种渲染一种质朴自然的人性之美,在音乐的设计上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影片一开始就是一阵从山里传来的钟声,接着出现鼓声,钟鼓这两种声音配合着秀美的山寨风光,有种独特的味道,从而把观众带入李纯随之走向自己将要扎根的山寨。影片中,大段大段的无声场面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都不去用更多的音乐色彩涂抹,就那样赤裸裸的让人聆听山寨最真实的牛叫声,竹楼上的楼梯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山野中动听的鸟鸣……其实这些自然声音也是影视音乐的一部分,作曲家只用了简单的几个音,就可以做到声入画却并不夺目。这样的效果是非常绝妙的,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节中,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拉开了序幕。

3对主题表现的詮释

在影视作品中,它所富有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也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它是可以单独存在,并且可以表达影视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深层情感和思想内涵,甚至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

大多数影片在表现主题思想时除了运用语言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影片中的音乐(片头曲、背景音乐或片尾曲等)来表现的。特别是主题歌曲往往是一部影视作品最精练、最简洁的表达。主题歌曲一般要在片中多次重复或变化地再现,这样才能有意识无意识的让观众记住,同时也可以起到统一内在结构、深化主题思想、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一首好的影视主题曲,除了曲调好听,符合影视作品的整体基调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演唱者的倾情诠释。影视音乐可以通过歌者的诠释把情感传递出来。比如: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是由加拿大的双语天后席琳•迪翁演唱的。在歌曲中,她将整个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磅礴的演唱,让观众听后荡气回肠。她将爱与悲伤两种感情演绎得让听者为之震撼,同时也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了这段悲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每当主题歌曲响起时,那段远去的故事仿佛又一次重现在眼前。

影片《勇敢的心》表现了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和苏格兰人民英勇反抗外族压迫的伟大历史。片中的音乐在人物的个性塑造和变现战争场面上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音乐对主题的诠释——苏格兰民族精神。作曲家聪明地运用了苏格兰风笛这种乐器特有的音色,来象征一种民族精神。每当观众听到风笛音乐响起时,就会联想到苏格兰人们欢快地跳舞的场面、勤劳农耕时的生活场景……画面与音乐相互辉映,表现了苏格兰人们积极向上,勤劳勇敢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英勇反抗外族压迫的民族精神。

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以音调的起伏和旋律的流动创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形象”,能够使观众通过看得见的东西联想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揭示影视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深层含义及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多方位的审美价值,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也是无法替代的。

作者:王 昕

音乐影视作品论文 篇3:

晋剧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传播研究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分支,是连接各民族之间文化传播的桥梁。本文在立足民族音乐传播的基础上探究晋剧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交叉与渗透,从而透视音乐文化在剧中的显现。另外,本文积极探究晋剧音乐在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变化与运用,厘清晋剧音乐与山西地方性音乐的特点和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山西音乐作品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进而更好地传播山西文化,加快推进我国戏曲音乐在国际传播的步伐。

关键词:晋剧音乐 音乐交叉 互补 传播

一、晋剧概述

晋剧是山西的瑰宝,是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别称中路梆子,也是最为有名的中国地方戏曲之一。晋剧是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种之一,对山西软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代表山西走向全国会演的晋剧剧目有《汾阳王》《傅山进京》《烂柯山下》等。晋剧在艺术上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地方歌曲、说唱音乐和民间舞蹈三种。任何剧种都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点,并在唱腔、曲牌等音乐元素中体现出来,晋剧也不例外。其曲调流畅、旋律优美婉转、道白清晰,具有浓郁的山西乡土气息。因此,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阐释晋剧的艺术魅力。

《远情》作为影视作品,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传播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剧中的晋剧音乐《远情》不仅对外宣传了山西的乔家大院,而且带动了周边经济文化区的发展,如平遥古城、榆次老城、太谷三多堂等。

二、晋剧音乐元素的分析

晋剧音乐在影视歌曲中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崭新现象,即戏曲音乐与影视作品的相互交融。听众可以从影视歌曲中更加了解其山西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地方音乐元素。

1.调性

不同剧种有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晋剧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旋律,而调性是判断声腔旋律风格的关键所在。晋剧调式多采用徵调式,唱腔一般为七声清乐徵调式。晋剧唱腔主要运用G宫系统,俗称G调。晋剧旋律进行的方式是以主音sol、下属音do以及属音re三个音为骨架音,以四度跳进与下行级进相结合,具有典型的山西地域特征。

2.唱腔

戏曲音乐的发展与民间各种声腔的发展传播密不可分,因为声腔带有地域性,因而不同的声腔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与别种声腔不断交融、发展,最终会衍变为一种新的声腔。任何声腔在离开了它生活和生长的地区,向外流传后,都不免受到“新语言”的同化。如“山陕梆子”传入山西后,逐渐被晋中、晋北地区的方言语音、民情、民间音乐以及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等所异化。唱腔作为晋剧音乐最为核心的部分,在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与人物情感的表达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梆子腔(乱弹)、花腔(腔儿)、曲子三类。梆子腔在晋剧中是最主要的唱腔,一共包含七种板式: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a花腔在晋剧中普遍存在,不作为个体单独使用,通常作为一个组成元素存在于各种板式的“梆子腔”中。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b晋剧不仅能对豪情壮志的历史故事进行叙述,也能对遂心惬意的民间生活进行表现。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晋剧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观众喜爱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

3.结构

乐曲的结构形式,也称为曲式c,简单来说就是音乐的各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段时间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关系。通常情况下,乐段是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是由两个乐节或多个乐节组成。按照乐段的构成及素材的不同,乐曲的曲式结构可以分为:“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復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华彩乐段”和“三声中部”等。中国乐曲的曲式结构一般为“再现单二部”或“再现单三部”曲式。

4.句式

板腔体是中国戏曲的一种结构体式,也叫作“板式变化体”d。板腔体的构成通常是以对称的上下句为基础,在对称的上下句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化为各种不同板式。晋剧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句为逗,下句为句。e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

三、晋剧音乐伴奏形式、曲牌特点

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用板和眼不同的排列组合,表示不同的节拍和速度。击板时叫“板”,以鼓楗击鼓时叫“眼”。板眼是我国戏曲的节乐方式,相当于西方音乐中单位拍的概念。明代魏良辅在他的《曲律》中解释:“拍,乃曲之余,全在板眼分明。”f明代王骥德在他的《方诸馆曲律》中解释:“试以鼓板规定,则错珠可辨。”g古代戏曲家的这些论述,说明了“板眼”在传统戏曲中的重要性。“板”“眼” 相当于西方的拍,“板”为强拍,“眼”为弱拍。“板”“眼”连起来,组成的名词“板眼”相当于西方的节拍。在晋剧音乐中,多采用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的伴奏形式。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而不是曲牌体,但是曲牌的运用却是晋剧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固定的音乐段落用以配合演员的舞蹈身段、推动剧情发展、渲染舞台气氛。特殊情况下,这些曲牌也会作为专门曲目在演唱、演奏前或进行中单独演奏。晋剧曲牌包括唢呐牌子、丝弦牌子、苦相思、花腔、吹腔、曲子、收腔打挂、带打击乐的起板音乐、文场拾零等。如今对曲牌的要求不再严苛,大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吹打牌子”“丝弦牌子”“打击乐牌子”。

1.吹打牌子

吹打牌子的主体为打击乐,其中包括唢呐、笛子等管乐器,基本是以唢呐为主。这一类曲牌单独使用的频率高于丝弦曲牌,主要用在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的背景下,从而渲染出令人震撼的氛围。

2.丝弦牌子

丝弦牌子一般包括四股眼、夹板、二性三种板眼形式。四股眼的曲牌有“走北营”“前急毛猴”等,夹板有“连环套”“醉仙楼”等,二性曲牌有“反思亲”“急急风”等,多用于唱腔的起板和结尾,也用在场次的开幕与闭幕以及表情戏的配乐。

3.打击乐曲牌

打击乐曲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演奏,一类是与音乐、演员表演时相配合。单独演奏基本用于开场之前。与音乐、演员表演相配合的打击乐曲牌主要作用是表现磅礴的激烈气氛,在配合唱腔或其他曲牌演奏时,打击乐曲牌主要用在起板、转板或切板的位置;在配合演员表演时,主要用在节奏紧凑、气氛浓烈的地方,演员表演舞蹈动作或念白之时同样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四、晋剧音乐《远情》的创作分析

1.剧情对作曲家的灵感推动

晋商的财富水平和经商文化在清末是最具全国代表性的,晋商文化历经艰难实现了汇通天下,山西商人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浓厚的山西人文情怀和沧桑的历史厚重感赋予了赵季平先生极大的创作灵感,因而《远情》清柔如水的歌词、荡气回肠的旋律,再加上新的晋剧音乐创作手法与晋剧音乐的伴奏,体现出山西别具一格的地方性音乐风格。

2.作曲家对民族乐风的本源激发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评价一首作品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倾听、感受作品的演绎效果。其中,判别作品归属来源的依据就是其乐曲风格。音乐创作本身便是一种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因此,赵季平先生在创作《远情》的过程中多次赴山西晋中、平遥等地进行实地采风,搜集了大量的地方民歌、小戏。他深入研究山西晋剧中的音乐元素,将晋剧中的特性音及调式调性、伴奏乐器、伴奏形式等音乐元素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源于生活的音乐,最能引起劳动人民的共鸣和喜爱。赵季平先生对晋剧音乐元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其中的核心要素唱腔、音程、乐器等采取独特的手法,运用在音乐作品之中,将晋剧的灵魂呈现出来。赵季平先生在汲取晋剧音乐元素时,赋予《远情》一种新的诠释,即舒缓的无伴奏演唱和浑厚的男声伴唱;之后,再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别致的设计。作者将四句道白处理成晋剧中的慢介板h,采用了平缓的无伴奏的独特演唱,道出剧中主人公在创业过程中的艰难坎坷,为后续的大型管弦乐展开道路,同时也标志着剧中主人公的创举。

在《远情》中,纯声无伴奏女生独唱《尘缘苦短》借鉴了山西民歌《杨柳青》的音乐元素“2 5 4 3 2”,通过加花、变奏,将年代久远、饱经风霜的故事缓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觉得空远静谧。同时,作者还采用了晋剧《法门寺》的旋律进行特点,上行四度、五度跳进以及下行级进。四五度的跳进频繁移位,以及下行音阶式的级进,使得旋律的进行较为自由,线条走向相对平稳,从而将特有的风格准确地展现出来。

创作者将两种素材,即山西民歌《杨柳青》与晋剧《法门寺》运用到剧中,讲述中华商魂在爱恨交错的复杂中展开的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

五、晋剧的传播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步入文化自信的发展期,影视剧音乐的创作更迭也步入了一个换代式的自我超越。影视剧中音乐的剧情描述和剧情的发展脉络,将音乐与剧情的发展轨迹进行无缝对接。《远情》中的音乐文化传播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曲调上的交叉性。进入21世纪,影视剧音乐已不再是剧情的附属品,而是成为走在剧情前端的文化剧透事物。地域性的音乐文化在创作上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更加具有文化方面的自信,如《乔家大院》有晋剧成分,《水浒传》有山东吕剧成分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影视剧音乐让人记住的不仅有优美的音乐旋律,还有旋律中渗透的民族戏剧的基因、贯穿剧情发展的戏剧叙事手法及剧情与戏剧的主题造型表达。

其次,伴奏上的新颖性。影视剧《乔家大院》一开始就以大型管弦乐作为开场,营造了中华商人千年的商魂;而后在剧情发展中,作曲家将大型管弦改为晋胡、三弦、棒子伴奏,体现了清末晋商的艰难坎坷之路。随后,无伴奏的人声合唱出现,演绎出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清末乔家一路衰败的凄凉场景。这种音乐与剧情的交融更替,使剧情环环相扣,演绎出晋剧音乐文化在剧中的渗透,体现了山西音乐文化在晋商乃至晋商影视剧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使观众领略到晋剧音乐烘托晋商精神与晋商文化的作用。

晋剧作为地方音乐的一个载体,在复兴地方文化、拓展国际市场、传播文化自信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世界格局,文化的渗透与传播越来越受挤压与冲击,在保持原来基因的基础上,鼓励戏曲多样性传播是戏曲改革的探索之路,也是戏曲多样化发展的类型;打造民族音乐与戏曲学科的交叉渗透是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更是提高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a 白洁:《明清山西戏台与中路梆子研究》,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b 荆晶:《晋剧唱词与唱腔结构关系刍议》,《音乐生活》2020年第7期,第29—33页。

c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d 刘国杰:《论板腔体音乐》,《音乐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2期,第2—9页。

e 刘国杰:《论板腔体音乐(下)》,《音樂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第4—8页。

f 徐佩:《板眼与晋剧记谱》,《中国音乐》1995年第1期,第36—37页。

g 鲁勇:《元明清曲论对入声腔化的探讨》,《艺术评鉴》2019年第1期,第44—46页。

h 介板属于散板形式,依所用武场家具的大小分为“大介板”“小介板”,依速度快慢分为“紧介板”“慢介板”。

参考文献:

[1] 孙阿楠.戏曲音乐元素在板胡作品中的运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S1):63-65.

[2] 曲浩男,刘美辰.山西晋剧的艺术价值[J].戏剧之家,2020(10):13+15.

[3] 闫华东.地方性音乐元素在赵季平声乐作品中的应用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2020(9):82.

[4] 冯亚琴.晋剧音乐元素的特征与实践运用[J].艺术品鉴,2020(6):347-348.

[5] 荆晶.晋剧音乐发展70年述要(二)[J].戏友,2019(6):11-13.

[6] 田宇.论晋剧伴奏乐器的现状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9(19):18-19.

[7] 王建芳.晋剧的发展与传承[J].艺术品鉴,2019(24):165-166+182.

[8] 汤清茜. 赵季平影视歌曲民族性元素及演唱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 谢文婷.谈歌曲《大宅门》《远情》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8(15):225-226.

[10] 王琳.地方性音乐元素在赵季平声乐作品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创作,2017(4):102-104.

[11] 卫春青. 晋剧文化在当下茶饮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17.

[12] 郝捷.浅析山西晋剧音乐的构成元素及其组织手法[J].今传媒,2016(4):139-142.

[13] 李重霜.晋剧音乐元素的运用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6(3):154-156.

[14] 陈淳.歌曲《远情》的不同演唱版本比较赏析[J].黄河之声,2014(3):38-39.

[15] 郭克俭.豫剧唱词语言艺术特征[J].中国音乐学,2010(4):122-129.

[16] 陈辉.情通天下一路奔放——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歌《远情》赏析[J].黄河之声,2010(9):12-13.

基金项目: 2019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音乐赛事对山西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041039-1)

作 者: 张维胜,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传播;赵倩文,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传播。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作者:张维胜 赵倩文

上一篇:矿井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管理哲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