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影视作品论文范文

施万春影视作品音乐评析

创作杂谈

施万春的影视作品音乐会举办于2007年12月9日,已过很多天了,我也在次日的座谈会上发了言。但总觉得还有话要讲,因此写下来。

万春的影视音乐作品的第一个特点是有思想、有批判、有反思,因此有深度。如影片《如意》中回忆的一段音乐。画面是身为苦力的少年时代的男主人在为满清贵族人家做苦力,光着膀子赤着两脚在劳作踩泥,而贵族小姐坐在不远处一边悠闲的绣花一边远远地看。谁能料想到作者为这个画面写的音乐竟然是用弦乐群的沉重的复杂而浓厚的纯和声的音乐思维,音乐的气息时断时续,是没有旋律的大量变化半音的和弦。这是一段无标题的交响乐的思维,充分表达的是作者对身为社会底层的主人悲惨命运的深厚同情,所以他用的是主观的内心刻画的音乐思维和音乐手法。这就是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的交响乐思维。想到这段音乐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手法是产生在1981年的这部影片里,我们不能不说这真是具有超前的先锋性意义啊!如果再从中国电影音乐史的发展线路上梳理,我认为这是中国电影音乐史的划时代的美学思维的突破。

第二个例子:他在《良家妇女》的音乐里大量使用了独奏乐器埙。而且用来演奏有调性又有大量变化半音的在当时已是相当“现代”的旋律,应该是很早的前卫性的作曲现象之一吧!那里演奏出的如泣如诉的悲凉的宣叙调式的旋律,表达出的是对处于古老的封建压迫下的中国封闭落后地区的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封建压迫的控诉。他是有意识地写了思想。从音乐的美学意义和思想意义上说,在1982年,都是当时的前卫艺术的代表现象。

第三个例子:为多部大型的主题影片作曲,如《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大决战》等,万春大概是写得最多的。但是在这些影片里,他的艺术思维和普通的作者大大不同,他都是用历史反思的批判意识进行创作,从来没有歌功颂德和浮浅庸俗的现象。如《抗美援朝》的音乐,我们在音乐会里听到的是《悲歌》;在《开国大典》里的人民主题,是深沉的有哲理性的音乐性格,如此等等,凡是这个类型的音乐主题,在他写来,从来不再是表面的甜腻的虚假的大轰大隆的晚会音乐,他的音乐的美学思维总是力求深刻,并赋予这些影片以多意性的反思的思想内涵。这个传统,在后来者的数十年来全被丢失了!但是我发现在去年的由王宁作曲的20集电视剧《赵树理》里被继承和发展了!那里的音乐和画面完全相反,而说出的却是影片深处的思想内涵,并促使人们的历史反思。我认为这样的思想性的追求是特别应该提倡的。在金钱和权力的双重污染下的艺术家的道德建设、人格建设和人文建设,是今天音乐家和一切艺术家最缺乏的又是最应提出为警戒的,万春所做的在今天尤有特殊的意义,特别应提出彰显。

施万春的电影音乐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艺术质量。影视音乐的艺术质量这个问题,近20年来,由于商业文化的泛滥和冲击,早已如决堤洪水而溃不成军混乱不堪了!许多作者毫无责任感,大量的影视音乐早已是江河日下垃圾成堆,对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的文化建设起着很坏的作用。在这样的混乱情况下,艺术家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操守和人格良知,就有了砥柱中流的作用和意义。也因此今日重提此题,实在是极有意义的。电影音乐必须有本身的艺术水准,艺术质量和专业标准。施万春是主要在影视音乐领域工作的。他的影视音乐不是通常的流行音乐和娱乐音乐,而是应归于古典音乐即严肃音乐领域内的。创作他的音乐总是严格自我要求,并在艺术上达到自己的高度要求。给我记忆深的是影片《孙中山》的大场面的六分钟长度的战争音乐,最后的高潮部分又加入合唱,其色调悲壮惨烈。影视音乐很难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因为受影片时间的限制而难有完整的曲式结构。但这段音乐却几乎可以成为交响乐的一个乐章了!同时也显示了作曲家的结构曲式的功力。尤应提出的是,他在很多段落音乐里,显示了作曲家的艺术构思的独特才华,如在影片《真女》里,他用定音鼓独奏的力度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浑厚凶猛的洪水气势,真是很有个性和原创性的卓越的艺术创造。在影片《太阳和人》的第三段音乐,表现骚动的一段交响乐,突然给人以新颖的音乐思维,我也很喜欢。

这里我也提出一个问题,即音乐的时代性问题。我想,影片《孙中山》和《朱元璋》还有表现文革的《太阳和人》的影片音乐,每部独立都是好作品。但是他们的历史时代不同,音乐语言,构思章法和美学定位也应有不同。现在的每部影片音乐是有不同的,但是放在一个音乐会里演奏,就出现了问题,就显得彼此之间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的区别还不够大,尤其是《孙中山》和《朱元璋》的战争音乐,也应在艺术构思,艺术风格,音乐色调,和音乐美学上有很大的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如影片《色戒》是1940年代的中国的上海、南京,而音乐却全篇是古典浪漫主义的音乐。另外,作者似乎偏好用弦乐群的集团音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织体,音区,色彩,节奏,如能更加不同和多样化一些肯定会更好。

万春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的代表性的有杰出成就和重要贡献的作曲家。他早就应该有若干协会的名誉称谓了,但他淡泊名利,远离喧嚣。这样的情操今天已很少了!

作者:王西麟

第二篇:影视作品呼唤艺术灵魂

电视剧市场向来众说纷纭,无论是什么样的电视剧,一播出,便都要以收视率论英雄,总要排出一个一二三来,既有大数据的排名,也有观众的说法,无论是人气,还是财气,都会展开来讨论和纷争,这不最近是电视剧市场最火热,有《思美人》展示屈原的一面,还有《白鹿原》反映历史的一面,更有《欢乐颂2》反映现实的一面,但如今谁是赢家?谁主沉浮?到底用什么来说明?

据报道,5月10日《白鹿原》复播,躲开了《人民的名义》,又遇劲敌《欢乐颂2》。前者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展现了从清末到建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和人性拷问;后者则以欢乐颂小区22楼“五美”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为切入点,讲述了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两部剧均包含对时代环境和个体发展的探讨,但在格局、视野以及最终呈现方式上都有较大不同。然而,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上个世纪的白、鹿两大家族似乎输给了这个世纪的五个年轻人。

有大数据为证,在市场方面,市场遇冷,《白鹿原》各项数据表现均低于《欢乐颂2》,截止到21日的数据表明,《白鹿原》两台平均收视率分别为0.587%、0.504%,《欢乐颂2》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1.537%、1.373%,在收视率一項上,《白鹿原》完败。从网络播放量来看,《白鹿原》累计播放量达15亿,而《欢乐颂2》已超63亿,在视频网站上的较量结果也是显而易见。但是,在口碑方面,《白鹿原》在剧本改编、演员演技、制作水平等方面均大获好评,《白鹿原》豆瓣评分9.0分,已经跻身精品国产剧行列,而《欢乐颂2》仅5.2分,不仅与《白鹿原》口碑差距大,甚至远不及第一部7.3的豆瓣评分。

在宣传效应方面,《白鹿原》缺乏流量明星、营销力度,这造成了《白鹿原》无法实现高收视、高播放量的两口“大锅”,《白鹿原》口碑虽好,在收视率和播放量表现上却明显无法与《欢乐颂2》抗衡。从演员阵容来看,《白鹿原》虽然均为老戏骨,但张嘉译、何冰甚至都没有微博账号,对剧集宣传助力很小,秦海璐虽有微博账号,但其社交影响力较为有限。《欢乐颂2》一众主演刘涛、王凯、杨紫等人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较高,粉丝数量庞大,主动转发积极,使得对剧集宣传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在需求方面,若从各项数据表现来看,《欢乐颂2》与《白鹿原》之间似乎胜败已定。作为一部正剧,《白鹿原》以宏大的叙事场景和精妙的细节刻画全景展现了历史大环境下个体如何应对现实、谋求生活,是不折不扣的“严肃思考”,但与当代观众的日常感悟相距甚远,并且难以满足当下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娱乐诉求。而《欢乐颂2》虽然在剧情和各种细节上多有诟病,但很多观众能够通过“五美”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带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和代入感,更能引发剧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这足以看出,似乎最近热播的两部大戏《白鹿原》和《欢乐颂2》已经一决高下,就是说《白鹿原》已经败给了《欢乐颂2》,事实胜于雄辩,谁也有口难辩。

但是,事情往往并非如此,说目前的《白鹿原》和《欢乐颂2》虽然从几个方面来看,各有所长,也有数据说,《欢乐颂2》的播出量比《白鹿原》高,但口碑却并不如《白鹿原》,影响也不如《白鹿原》。

当然,从历史和剧情来说,两者更是不一样,一个近代,一个现代;一个是白发老农满脸沟壑,一个是大上海的“白富美”豪车美墅。如此而言,受众不同,内容更不同,无可比性而言。

从历史的角度看,观看《白鹿原》看的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是一个时代,因此,也被称为史诗式电视剧,从这里既能看到上个世纪那动荡年代的风云变幻,更能看到那些超自然情节背后的历史局限。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才演绎出了诸多的故事,故事有内容,有内涵,更有哲理,而且故事中的人物都活灵活现。

从现实的角度讲,观看《欢乐颂2》既看到的是如今的职场,如今的生活,快意恩仇、激情四射,但一时之愉快,并不能给人长久的思考。可《白鹿原》却就不一样了,从中不仅仅看到历史,而且也能看到现实,更有思考,看后给人的思考却很深,这样说,《欢乐颂2》是比不了的。

《白鹿原》与《欢乐颂2》比拼,到底谁输谁赢?大数据能说明一些问题?值得深思的是,谁输谁赢,有时候不能光靠大数据,而要看给观众留下的思考,留下的故事,留下的历史内容,更重要的并不是数据,而是今后的影响力,如果过几年以后看,一部电视剧还能让人记起,这样的电视剧才是一部好作品,也是经得起市场和社会及其历史检验的电视剧,这才是观众需要的电视剧。(责编 李珊珊)

作者:白峰

第三篇: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摘要:以影视类型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把体育影视作为体育文化和影视文化的结合形态来分析体育类型影视作品的价值本原。从体育影视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出发,通过对中外体育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发展趋势的解读,结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状对当前国产体育影视片的价值取向进行思考。提出: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和社会规范的重新选择,体育影视作品应该在我国新时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关键词:影视类型;体育影视;价值取向;体育文化;社会发展

百余年来,作为工业时代最典型艺术形式的电影早已超脱了艺术的范畴,成为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文化现象[1]。在同一时期,由于以奥运会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体育突飞猛进的发展,体育运动中蕴涵的勇敢、机敏、诚实、英雄主义和友谊等文化特质首先通过影视的形式集中地表现了出来;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体育影视里常常看到对人的忠诚、爱、温情、正义等品质的描写和赞赏。体育影视通过对体育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把人类的美好品质提高到天性的高度,从而加强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

1体育影视的价值本原

1.1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影视作品的生产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它本身就是社会精神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影视类型的情节构造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和普遍的社会精神活动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现代人类的理性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影视艺术的价值在与社会交互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不断显现出现代社会在发展之路上的客观需要[1]。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体育类型影视作品产生并不断充实的深厚基础,而该类影视艺术文化的形成对社会也有着多重意义。

百余年来,世界上充满着各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而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和撞击。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总是面临多重压抑:自然界的山崩地裂、洪水猛兽、生老病死,人与人之间的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使人的内心充满了孤独、焦虑和忧郁,人类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从两次世界大战到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环境污染、军备竞赛,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到机器对人无所不及的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淡漠,渐渐地,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成为了人们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2]。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体育影视都在围绕着一个古老而又简单的中心,这就是人类自然的感情与反对人类这种感情之间的冲突:美与丑的冲突,人类所追求、企盼的与人类所反感的、摈弃的冲突,所有一切都显示了影视文化发展的一种趋优走向,这不仅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

1.2人类价值观变迁的主动诉求类型影视是按照同以往作品形态相近、较为固定的模式来摄制、欣赏的影视片,它是按价值观念和艺术元素的综合来划分的。换言之,在某一类型影视作品中,表现形式和道德情感、社会观念的题材搭配形成较为固定的构成模型,而不同的艺术趣味和社会价值观念在整个类型体系中的分布也是较固定的[1]。体育类型影视作品就很好地体现了“类型”的特征,如形式和场景选择上以运动场所为主,而在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上对拼搏、进取精神的追逐,更能体现出该类型影视片在集合概念特征上与其它类型影视作品的明显差异。以审美价值作为人类实践经验的独立部分来看,体育类型影视作品是人们以前各种体育欣赏和体育参与所形成审美价值取向的新组合及发展。在工业社会,自由劳动者有了更多的余暇时间,而不同社会阶层团体的人想增进了解,这需要在大面积的群体内交流各种相同或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此时,分门别类、大量生产的各类型影视作品开始满足各种各样观众的需要。当然,还有重要原因在影视本身,因其能表现逼真的运动画面,产生了一大批动作性强,以人物动作、物体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的体育题材影视片,从体育影视作品诞生初期开始,这种价值诉求更多是以真实反映人们欣赏运动竞赛和参与运动健身的纪录片形式所体现。如我国的体育影视作品《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约翰南洋比赛足球》、《第五次远东运动会》、《女子体育观》及外国的体育影视作品《奥林匹亚》、《日本东京奥运会》。

从近百年众多中外体育影视作品的不同题材来看,各类项目体育影视片的基本思想也是由其所属的项目类型特征决定的,诸如田径、游泳、拳击、武术及各种球类和棋类项目的类型影视剧,在独有的项目特征和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的表达上就具有明显的差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体育类型影视作品创作在纪录、写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艺术再造。在创作和欣赏上形成了一整套明显的、较为固定的特征:其一,在体育领域创造集体奇迹、塑造当代英雄的基础上,深入关注和触及种种社会大众心理的情结。因为体育类型影视片的价值本原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心理愿望,体育类型影视片在价值观念上面对人类的种种生存问题、表达各种社会情结,通过处理这些社会价值取向,继而确立并尊崇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大众的心理愿望。通过非写实、梦幻、强化的手法,体育类型影视片创造了许多当代英雄,而片中的各种人物则成为人们体验生活、价值选择的理想形象。如我国体育影视作品《女篮五号》、《沙鸥》、《一盘未下完的棋》、《霍元甲》、《少林寺》,外国体育影视作品《愤怒的公牛》、《洛奇》、《火的战车》、《排球女将》即是典型代表。其二,体育影视作为一个整体的影视文化现象,用分门别类的项目形成各自体系、创造定型化人物,虽然体育类型影视片在叙事形态、人物形象等方面均采用程式化手法,但其不光创造和遵从价值观,还破除、改变、综合价值观。在人们熟悉并厌烦某种价值观念、对某种社会现象提出质疑时,体育影视作品还会通过非写实主义手法,采取反用模式、讽刺、综合新元素等方法来震撼人们的固定价值取向、造成审美意义上的价值发现和新鲜情感。在这方面,我国的体育影视作品《球迷》、《棋王》、《京都球侠》、《女帅男兵》、《防守反击》、《少林足球》,外国的体育影视作品《出水芙蓉》、《歌舞大王齐格飞》、《女子棒球队》、《一球成名》就曾作过全新尝试。人们内心对于体育影视文化的渴求就好比有人指出的:“体育本质是动感的,影视片要记录这种动感,同时镜头也必须运动;好的体育比赛时刻都有悬念,体育影视也要有高潮起伏,充满内在的张力;影视是观众在黑暗中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欣赏体育、参与体育的过程也要使人们体会人生、感悟生活。[3]”

2我国体育影视的文化透析

2.1体育与影视的早期联袂清末,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电影首次在中国放映。据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载的《观美国影戏记》中就有“以剑术赌输赢”、“以拳术赌输赢”、“两西人作角抵戏”、“赛走自行车”、“水池浴戏”、“秋千弄拔”等体育活动[4],不难看出,击剑、拳击、摔跤、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项目已经成为电影热衷于表现的内容。其实,中国人从自制电影之日起就对体育生活非常关注,1918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纪录短片中,就有《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约翰南洋比赛足球》、《第五次远东运动会》、《女子体育观》等内容[7]。之后,逐渐出现了表现体育运动员生活的艺术片,联华影业公司于1934年摄制的《体育皇后》是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影星黎莉莉扮演片中具有短跑天赋的“体育皇后",影片表现了“短跑皇后"从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生活最后回归到自己所热爱的短跑事业。这种类似于“浪子回头"的主题,对今天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依然有着警醒作用。

沿着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脉络看,从晚清时期到民国,内忧外患频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样社会历史背景下,体育和电影都没有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体育电影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难免有所局限。但当时为数不多的体育电影作品终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审视国家民族命运、探求自身存在的意义。体育影视的社会价值得以初步体现。

2.2体育影视的新发展建国初期,社会局面复杂多变,新中国体育事业也刚刚起步,曾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女篮五号》是当时体育影视的代表作。它以一位女子篮球队员的成长为主线,辅以悲欢离合的爱情为副线,揭示了中国两个时代运动员的不同命运,讴歌了新中国体育运动员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1963年公映的《球迷》,则是根据金振家的话剧《足球场外》改编而成,它叙述的更是一个普通故事:球迷司机和球迷医生为了得到一张足球比赛门票弄得神魂颠倒,最后却又为了送一位孕妇接生而主动牺牲了看球赛的机会。同时,深受三年自然灾害之苦的中国人民,也从整篇的叙事中体会到了伟大而平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影片选取足球比赛作为创作背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足球比赛中所需的团结、协作、拼搏精神,对号召人们在该时期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寓意不言自明。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面临发展道路的重大调整,体育影视鲜明的时代特征得以进一步体现。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后,国人精神振奋,1981年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沙鸥》成为中国体育题材影片中的又一部力作。影片主人公是一位排球运动员,她抱负远大,怀着誓夺世界冠军的追求拼搏于排坛。影片塑造的沙鸥形象,讴歌的“女排精神”,与当时“拨乱反正”后中国人民心中“振兴中华”的勃勃心声形成强烈共鸣,与当时中国的青年一代努力拼搏、建设祖国的精神风貌紧密相融,再加上影片在艺术上勇于创新,以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影视语言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营造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量。除此之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体育题材影视片还有以我国著名围棋大师吴清源为创作原型的《一盘未下完的棋》。该片主要讲述了中日两位围棋高手(况易山和松波麟作)在日本侵华战争的血海惊涛中的恩怨情仇,重点描写了围棋艺术在新旧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际遇,最终展开并深化了中日关系的主题(两位饱经战争苦难的老棋手消除了隔阂,相识更深,重归于好。30多年前没有下完的一盘棋又得以继续……)。该片以体育文化和影视文化近乎完美的结合成为里程碑式的影视经典。另一部优秀的体育影视作品《棋王》也以棋类体育项目为主要载体,该片则主要表现了象棋的文化内涵并揭示了“十年浩劫”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并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棋呆子"痴迷于棋的性格刻画,进而表现出主人公“贫贱如乞却又心融万汇,行于浊世而又超然物外"的处世哲理。该片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要义和时代特征结合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是一部在当代中国影视界具有某种经典意义的体育艺术片。

2.3体育影视的新变化

在1999年推出的一部以篮球为题材的影片《女帅男兵》中,人物不再单纯、简单化,对打假球的现象也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当时虽然还出现了如《女足9号》、《跆拳道》、《黑眼睛》、《防守反击》、《中国流》、《足球启示录》等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但是由于在主题发掘、人物命运把握和对体育精神领悟上存在的问题,这些影视片并没有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这一现象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事实。这些事实不仅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价值取向变迁和社会规范重建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困惑,而且也是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和影视事业共同进行深入的思索和变革的真实写照。日益国际化、商业化、社会化的体育与后工业时代的影视如何找到新的结点并使体育影视再现辉煌成为我们所关注的新课题之一。

在这里,有必要把我国的武术题材影视片单独列出加以分析。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中国经典的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代表,使得各种以武侠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成为近20年来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由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改编创作的影视作品,到全国遍地开花的武术学校;从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的武打影片,到成功进军奥斯卡的《卧虎藏龙》;这些作品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更好地宣传了武术本身。如果把香港、台湾的武术(功夫)影视片也考虑在内,可以说我国的武术影视起步较早。《霍元甲》、《陈真》等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为积弱的中国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观看后斗志昂扬、倍受鼓舞,古老的武术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其实,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华传统武术与影视手段相结合的体育影视创作最早已在港台地区掀起了高潮,在大陆的再次兴起则是以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的《少林寺》为主要标志,这从该片公映当年所创的票房之最就可见一斑,紧接着又有一大批诸如《少林寺弟子》、《武林志》、《南北少林》、《木棉袈裟》、《一灯大师》等表现武术文化的影视片出现,国人对武术的痴迷一时达到了疯狂,这种现象也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群众内心对以体育影视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由衷的欢迎。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武术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重要窗口。但我国目前武术影视片的现状却令人深思,虽然不乏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和票房收入丰厚的武术(功夫)影视片出现,但是由于制作者对武术精神内涵领悟的差异,加上先进科技手段带来的夸张特技效果,该类影视片的制作理念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转型的当口,面对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广大人民群众,武术题材影视片再也没有了以往举国欢腾的轰动效应。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如何国际化并与社会发展接轨的困惑时,武术的境遇可能更有代表性。而体育影视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一些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跳水等也没有能够有效利用深厚的群众基础,与银幕渐行渐远,这种现状与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极不相符。体育影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宣传、推动和发展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同时促进社会发展。体育影视文化的发散功能在社会转型期的紧要关头几乎丧失殆尽。

3国外体育影视的文化透析

国外的许多优秀体育影视起初也是以体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为主。刨除当时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局限,单从制作手法和社会影响上来说,由瑞芬斯塔尔执导,以1936年柏林奥运会为背景的纪录片《奥林匹亚》、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纪录片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纪录片都堪称经典。以上以奥运会为主创内容的纪实影视片在全球范围内极好地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了奥林匹克文化,影响深远。

许多西方国家在宣扬其体育影视文化的过程中,总有一类体育项目成为影视创作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拳击。这种现象与我们国家武术(功夫)影视片的创作有相似之处,但二者风格迥异,社会反响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拳击在西方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在100余年的电影历史中,有关体育题材的影视片多达3 000余部,其中以表现拳击内容的为最多,仅美国好莱坞推出的就超过500部[5]。也许是拳击运动本身的惊心动魂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于是围绕一名拳手的经历或一场激烈的拳击赛,就可以成为一个绝妙的影视故事。拳击影视片大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出身低微的小人物为了维持自身的尊严而勇斗强手的故事,从而表现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惧权威的精神。它代表了当时美国许多下层人民的处世态度:不惧权威,努力奋斗,创造光明的前途。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不仅丰富了拳击运动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弘扬了某种精神。以上因素成为了西方国家对拳击文化极度热衷的社会基础和需求背景。从1932年的《舐犊情深》,到我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王中王》、《愤怒的公牛》和1980年的系列影片《洛奇》,一直到2005年公映的《百万宝贝》,这些体育影视作品无一例外地通过对拳击文化的多角度诠释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在各个历史时期体现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并因此而多次得到“奥斯卡”奖的垂青。可以说,作为西方体育影视文化主流的拳击电影把体育影视的诸多发散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很好地利用了各自的优势体育项目,通过影视的形式影响其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给人的心灵以启迪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的飞跃。例如,水上运动多次在美国影视片中得到表现,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出水芙蓉》,主演这部影片的是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威廉斯,她15岁成为全国冠军,是举世闻名的“好莱坞水上公主”;世界名片《歌舞大王齐格飞》也是她主演的,当年该片曾在我国被认为是一部表现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片,而实际上,它是一部美国“歌舞片”的代表作,对于花样游泳的普及和发展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还有,在棒球王国美国影坛上还出现了两部以棒球为题材的著名影片,一部是风靡世界的《棒球联盟》,另一部是由歌星麦当娜主演的《女子棒球队》,从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中我们可以看到竞技体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此外,1981年的英国作品《火的战车》通过讲述两位田径运动员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进取精神,这不仅超越了体育的普遍意义,而且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这部影片因此而获得“奥斯卡”奖。在这里,我们似乎还有必要重温一下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引起巨大轰动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以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女排在其鼎盛时期为背景,该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这部作品,由于我国当时体育文化相对匮乏,该剧中“痛苦和悲伤像球一样向我袭来,青春投入了激烈的赛场……”的激情告白不知让多少中国观众为之热血沸腾,成为青年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励志情结,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4体育影视的价值反思

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的激情与对抗,勇气与力量,成功与失败,泪水和汗水,这一切都是银幕所孜孜以求的。正因如此,体育影视作为一种影视类型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体育影视文化是在绵延数千年的体育文化和诞生才100多年的影视文化之间跨越时空的对接,而体育影视文化产生的这100多年,正是一个充满艺术和生命激情的时代,也是充满商业和明星的时代,影视和体育表现得是如此相似。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影视的娱乐功能在西方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中得到强化,大量娱乐形态的体育影视和少数刻意探求影视语言表现潜力的类型影视同时并存和交叉发展,既保持着体育影视艺术发展前行的动力,又提高着观众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运动本身的普及程度,同时还保持着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等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中国的影视发展史上,体育影视主要是作为拯救民众、启发民智、改良社会的工具而存在,娱乐则始终被拒之门外。过于偏执地强调教化功能往往造成娱乐功能的相对萎缩,导致观众主体意识的失落,并进而培养起观众消极的接受心理[7]。

我们看到,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影视作品将体育比赛与民族精神牢牢地联系在一起,片中的主人公努力用体育比赛上的胜利来挽回解放前“羸弱中国”的民族尊严,他们大多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支撑他们的是强烈的民族尊严与民族感情,振兴体育也成为民族复兴的代名词。体育影视的价值内涵逐渐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虽然近期我国的体育题材影视片已经开始尝试去尽力挖掘主人公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与人生意义关系的探寻,但是高质量体育影视剧的整体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影视片主题发掘得深度不够被认为是当今中国体育影视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不再局限于集体主义范式的人们如何在现实和影像幻境中找到自我和实现自我逐渐成为新时期体育影视所要追求的价值所在,也是体育影视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对于中国的体育影视创作者来说,首先应该让观众在观赏体育影视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而不必强行输入多少深沉的思想,否则,教化与娱乐将两败俱伤,体育影视的价值也将无从谈起[8]。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全球化的迅速逼近,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等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文化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及文化生产力理论指出:文化生产力是“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了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6]。这样一来,各国在新一轮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已经开始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体育影视也应该是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因此,我们更应该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思考体育影视的时代价值。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20年来,与中国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和显著成就相比,我们体育题材影视片的创作、生产、效应都还是相对滞后的。影视片数量不能算少,但质量和影响却不尽人意。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数字体育付费频道及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已经使体育生活深入千家万户,使群众对体育生活的参与度、关注度、亲和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仅一些优秀体育运动员的事迹家喻户晓、广为传颂,而且以其精湛技艺、精神风貌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但是,属于励志片类的体育题材影视片却大多沿袭着“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片中往往忽视对影视片主题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入挖掘,总是停留在关注最终的竞技成绩的范围内,长久以来将竞技比赛成绩看得很重的我们,却往往将体育单纯地理解为对冠军的追逐。另外,在中国影视文化从审美文化向文化工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影视工业整体的低迷状态和影视管理部门相对僵化的审查管理制度也影响了体育影视的发展,制作人员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题材影视片在画面上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虽然我们并非要求完全还原体育的原貌,但过于离谱的体育场景的描绘还是影响了整部作品的质量,并且将最后主题提升的任务变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9]。

在国外体育影视中,美国的好莱坞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精良的影视技术、专业的制作阵容和别样的创作理念对多彩的体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理性的思索,尤其能够充分利用体育题材与社会发展、价值观念的有机联系对本国文化进行宣扬,加上美国影视管理部门对电影作品严格而不失灵活的审查管理制度,它们制作的体育影视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我们看到的是体育影视与社会发展、文化宣扬、人类进步及体育本身的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因而以美国的体育影视作为国外体育影视作品的集中代表不算夸张。2005年2月,备受瞩目的第77届奥斯卡颁奖盛典落下了帷幕,美国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摄的体育题材影片《百万宝贝》因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4项大奖而风靡全球。这部影片中描绘了一位31岁女拳击手不断追寻其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奋斗历程:该片前半部侧重于描写女拳击手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对生命意义的探询,片中对拳击手训练和比赛的真实再现令观众激动不已;随着女拳击手在即将通过竞技体育迈向人生辉煌顶峰的时候突遇横祸并造成高位截瘫,她在竞技体育上的更高追求也因此戛然而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在生命意义上的追求也随之结束[3]。该片展示了“对生命本身追求过程的意义远远大于追求结果”的感人道理,对于片中最后选择安乐死的女拳击手,谁又能说她是个失败者呢?这种感受才应该是人们对体育影视文化的切身情结,也是体育影视文化的真实力量。

我们在此无意美化和冒然接受西方体育影视及其文化所携带的不和谐因素,综观历史与现实,体育是不分国家与民族、贫穷与富贵的“人类之爱”,中国体育的改革成效显著、令人欣慰,在追求真、善、美的路途中,可能会有坎坷,甚至是暂时的挫折,但如果中国体育工作者和影视工作者能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中国体育影视文化再次繁荣的一天终将到来,这些一直召唤着影视工作者的关注和投入,呼唤着无愧于中国体育工作者的拼搏和中国观众期待的影视片的诞生。

5我国体育影视文化的价值皈依

5.1大型体育影视文化活动——自信、开放、回归社会的制度建构

2005年6月25日,由北京奥组委、国家广电总局主办;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承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体育影视周”拉开了序幕。该项体育影视文化活动以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理念、推动中外体育影视的交流和发展为主旨,近百位体育明星及文化界政府官员和300多位中外影视艺术家、多国驻华使节文化官员和国内外媒体齐聚一堂,见证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恰逢百年华诞的中国电影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美国数字版纪录片《挑战者姚明》首映式,该片以轻松幽默的风格,详细记录了姚明在首个NBA赛季中从“状元秀”到篮球巨星的传奇经历。参加这次电影展映的有从1934年至2005年,由中国、美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等国影视工作者拍摄的20多部中外优秀体育影视作品,在北京各大影院及社区广场共播放10余场次,吸引了万余观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影片以其艺术和体育的双重震撼,记录了体育运动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表达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2006年6月26日晚,第二届北京国际体育影视周如约隆重开幕。开幕式放映了奥运典藏影片以奥运圣火为线索,讲述光荣与梦想背后的感人故事,在这些由国际奥林匹克影视资料档案馆提供的影片中,不少镜头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然后,来自8个国家的26部体育影视作品在北京公映,其中既有《一球成名》等上映不久的火热大片,也有《女篮五号》等影迷们耳熟能详的老作品,还有反映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黑眼睛》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同时推出了体育影视展播,此外,国家广电总局还调集了8部数字放映车,将这些优秀的体育影视作品送往若干居民社区和各个奥运工地,使体育影视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已经形成惯例的国际性体育影视文化盛事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届北京国际体育影视周又于2007年7月8日开幕。以纪实的风格,表现一个残疾少女和命运顽强拼搏事迹的体育类励志影片《隐形的翅膀》作为开幕影片放映,感动了所有观众,受到各方面好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市的各大影院相继播映了来自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永远的贝利》、《马拉松》、《奥林匹亚》等体育题材影片。另外,北京市文化局还组织了300多台数字放映车,深入到1 500多个社区进行露天放映,让上百万市民分享体育影视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作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制度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囊括纵贯百年、横跨五洲的优秀体育影视作品,使体育运动中的生命价值通过影视文化的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更加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2经典的体育影视作品——真实、人本的价值取向变迁

2007年9月,“华表"奖获奖影片,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门联合推介,集体育题材、青春题材、励志题材、残疾人题材、女性题材、农村题材等于一身的《隐形的翅膀》(以下简称《隐》片)开始在全国公映。该片是根据残疾青年的真实事迹,讲述了一位双臂高位截肢的残疾少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故事,主人公通过体育运动的顽强拼搏实现了自我挑战和人生意义,获得全国冠军。影片不仅诠释了征服自我和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而且更多地把爱的教育编织进励志主题,使人们在看过影片之后,最不能忘记的不是他们残疾的身体,而是他们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的:“残疾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不仅超越了他们自身的体能,而且表现出战胜对手和困难、战胜生活中不公正遭遇的决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一课”。跟一般的体育影视作品相比较,残疾运动员题材又是体育影视片中的特例,《隐》一片再次挖掘了体育影视的类型特质与价值内涵,在追求个性、尊崇人本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创新,有效利用影视手法表达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从而达到体育文化与影视文化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对竞技体育精神的准确把握,开掘了国产体育影片的新路径,把我国体育影视作品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近年来国产体育影视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6结束语

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在体育文化领域中,各种变迁着的价值观念之间构成了“理想的冲突”——实质上,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归根结底也是对立的人生理想之间的冲突。这种体育文化的冲突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范式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而其具体形态则往往要丰富复杂得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价值的多元化、混乱与重建、意义的丧失和追求等等[10]。恰逢2008年,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之际,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体育这个平台,以影视为手段,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价值变迁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充分掌握体育文化和影视艺术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对体育影视所涵盖的开阔文化空间予以充分地体认和尊重,以使体育文化因素和影视艺术要素在体育影视的有机表现形态中融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为体育文化生产力要素体系的构建搭起新的平台,最终促进体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2] 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2.

[3] 同样体育电影不同体育观念——第77届奥斯卡奖揭晓[N].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1日国际版.

[4] 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5] 当电影“遭遇”体育——焦点专题[N].ESPNSTAR中文网,2005版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佳明.体育与电影不解的情缘[J].大众电影,1994,(4):50-51.

[8] 张鲲,姚婧.体育影视价值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7,(8):32-36.

[9] 于可红.体育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10] 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德).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作者:张 鲲 康 冬 姚 婧 蔡恩伦

上一篇:家庭保健论文范文下一篇:节能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