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5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三个哲学维度:“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自然对人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结果相关联。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篇1: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起源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的哲学研究成果,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它至少有强调人和自然互相作用,强调人和自然的一体性,重视劳动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作用等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尤其是在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了这个理论。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并用以指导我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起源;基本内容;发展;对待

文献标识码:A

1986年8月,笔者在提交给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的《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试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文章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人和自然的一致或统一出发”的[1],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人和自然的一致。后来,笔者进一步认为,从“人和自然的一致”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起源、基本内容、发展,以及如何对待等问题作些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成果,起源于马克思对于自然的哲学研究成果,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我们分头来看。

1.马克思关于自然的哲学研究成果

早在学生时代,马克思就从哲学角度出发,对自然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研究,这种考察和研究一直持续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的写作。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发生阶段。从写作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写作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青年马克思一直把眼光放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确立了这么一个观点:“自由选择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在自然面前,人不是必然性的奴隶。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二者的统一。”[2]

二是形成阶段。在马克思对自然进行考察和研究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在那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重点讨论了劳动和“劳动的异化”,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从而既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形成,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开始形成。

三是深入阶段。写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又写了《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著作。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他又进入了《资本论》的写作时期。在上述著作中,马克思都一如既往,写到了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更加深入的看法,如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等等。因此,写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的漫长时期,可视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马克思手中的深入发展阶段。

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

从1873年开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支持下,开始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全力倾注于完成《资本论》的出版工作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不得不在事实上停止自己著作的写作,以致于《自然辩证法》沒有写完。然而,尽管如此,恩格斯还是在已经完成的二三十万文字中,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科学的概括,充分地展开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看法。这么一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曾经被人称为“马克思自然概念”(见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自然观”(见柳树滋《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其原因在于: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不只是一个“自然”概念,而是超越一个概念(“自然”概念)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提法不能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看法不只是一般的看法,而是有系统的结论;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在“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论述的是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如何让这种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进到更好更高的阶段,即文明阶段。因此,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系统看法和结论,还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好。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这一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至少有如下基本内容:

一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他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马克思还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3]128

二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马克思还提出了“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论断,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3]128、122。

三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看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和自然总是互相作用着,存在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先说自然的人化。马克思提出过“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观点,说“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3]126。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对象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是自然界的人化。这种“自然界的人化,充分表明了人的能动活动,受自然界作用的人对于自然界的反作用。可以这么说,人类数百万年的生成史,尤其是几千年的有文字史,人类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就是使自然界人化的活动,其面对着的作为活动结果的自然界,就是人化了的即被人的实践活动所作用过的自然界。这种人化的自然界也就是进入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2]101。

再说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作为自然对人的反作用有两种表现:( 1 ) 自然反作用于人,通过自然力使人的能力更加强大:“人们在活动中更广泛地掌握和同化自然力,将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力量纳入自身,变为自身的部分。如果说自然界的人化是使自然加入社会历史之中,那么,人的‘自然化’则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的自然本质丰富和充实人自身的生命活动,大自然无比丰富的属性成了人的主体能力。”“在现时代,不光是风力和水流的机械力,连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所释放的能量都已经可以成为人的能力。”[2]102  ( 2 ) 自然反作用于人,通过自然力使人受到“打击”“报复”。这就如同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举了好几个例子进行说明和解释后,又这样告诫人们:“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

四是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互相作用,还强调人与自然是一致、一体,相统一的。他们用赞赏的口气说过:“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5]恩格斯后来又明确地指出:“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4]384正因为有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所以,马克思深刻地高瞻远瞩地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關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它将是一门科学。”[3]128

五是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马克思强调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经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6]这么一来,人与自然就在劳动中、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六是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历史阶段,人和自然界的矛盾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他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与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120

1866年,德国科学家E.黑格尔首创生态学(Oecology)一词,并给予科学的定义。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学者波尔克(Pork)等人又提出人类生态学这一科学概念[7],推动了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研究和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以上讲到的马克思、恩格斯阐明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支持我们以上观点的理由至少有四: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阐明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实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人和自然互相作用(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等思想,为人类生态学(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几十年后才有这门学科)的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反作用,重视保护环境等提供了理论根据。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和自然界具有统一性、一体性,这就有力地说明人和自然界的发展之间也具有相容性、协调性,人和自然完全可以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特别重视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这为劳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必要性、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弘扬塞罕坝精神》)这段话中间的“艰苦奋斗”“实际行动”就是劳动。没有劳动,“绿水青山”不会变成“金山银山”,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荒原林海的人间奇述”也不会出现。

第四,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ulture)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又可以将生态文明定义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8]显然,生态文明事关“社会形态”“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而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社会阶段的共产主义的任务,这就高瞻远瞩地在一百多年以前预见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进行事关“社会形态”“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的生态文明建设。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内容显示出它的蕴涵是丰富而深邃的,有待人们好好发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创立以后,在掌握了国家政权,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共产党那里得到了发展。现以一些党的领导人的一些言论为例子,做点初步的考察。

首先是毛泽东。虽然新中囯建国初期诸事繁多,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还是注意生态建设问题的。例如,他1955年10月论述农村规划时讲到:“还有绿化荒山和村庄。我看特别是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北方的同志有这个勇气沒有?南方的许多地方也还要绿化。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9]“绿化”事涉生态建设。毛泽东大力提倡“绿化”,就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其次是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生态建设也很重视,这体现在他对植树造林的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和批示“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0]上。邓小平的这种重视也可视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再次是江泽民。江泽民对生态建设问题也很重视,他的不少重视生态建设的思想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贡献。例如,他在论述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指出:“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11]

再其次是胡锦涛。胡锦涛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他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他讲过不少话。例如,“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揺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12]37“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2]43“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囯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12]45胡锦涛这类根据我国情情况而阐述的重视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言论,毫无疑问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当前是习近平。迄今为止,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上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要数习近平。他不仅是历届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中论述生态文明最多的人,而且有很多创新之处。这些创新之处主要有:

在《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中,發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激动人心的号召,这个号召能够激励中国人民为完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明确回答了“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指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明确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13]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中,提出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必须“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问题,并指出环保管理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一般人认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是矛盾的”“建高楼大厦总要破坏一些旧的风景”,习近平却在《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文中,将环保纳入发展中,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搞发展就要考虑环保,环保是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中,习近平倡导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且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弘扬塞罕坝精神》中,习近平赞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为民立极”,给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生态文明建设标兵” [14]。

通过以上初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使这个理论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有理论和实践的魅力。

四、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一个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正如毛泽东经常教导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而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样,我们也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而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态度?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继续发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内蕴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跟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是博大精深的,但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本内容”部分里,只讲到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还有许多内容没有讲到。这就需要人们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论述,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里面寻找,发掘出更多新的关于生态、生态文明并足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内容的思想蕴藏。

2.以国内外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成就,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我们在前面讲过,恩格斯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重要成就作了科学概括,才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一百多年来,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诞生了“行为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许多新的生态学学科,以及“生态系统”“生物圈”“智力圈”等许多新的生态学学说,我们应该像恩格斯那样研究它们,总结它们的研究成果以丰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3.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丰富这一光辉理论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讲: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也如此,它以前是,以后还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的指南。事实正是如此:因为遵照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关于自然会反作用于人,通过自然力使人受到“打击”“报复”的告诫,我国加强了环境保护。因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关于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揭示,我国党和政府强调要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因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揭示的劳动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功能,我们充分发挥了劳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总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的结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作指导。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搞生态文明建设以后,我们党,尤其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他们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塞罕坝、安吉、余村、贵阳等许多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加以总结、概括、理论化,就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综合以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起源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的哲学研究成果,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它至少有强调人和自然互相作用,强调人和自然的一体性,重视劳动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功能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了这个理论,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并用它指导我囯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肖君和.肖君和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5.

[2]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0-1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7]夏伟生.人类生态学初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5

[8]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 [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03.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11]翁杰明,等.與总书记谈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09.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207-212.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389-397.

(责任编辑:钟昭会)

作者:肖君和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具有三个哲学维度:“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自然对人关系和人对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结果相关联。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哲学维度;当代價值

文献标识码:A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经典表述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典籍中并没有对生态文明进行直接而明确的阐述,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人既可以改变自然,同时又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而存在,只有人们正视自然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才能从内心深处自觉地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由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发现和整理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现阶段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自然界是人类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然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离开了自然界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也正是自然给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简单臆断得来的,是有十分充足的依据的,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界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和替代。基于这种理论,马克思认为:既然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而存在,那么人们对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种种行为,就不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就必须要在尊重科学规律、顺从自然规律的角度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毁灭自然,不能简单地强调人定胜天,而要将人类与自然放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上,正确审视二者之间的重要联系,这样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自然异化是劳动异化引起的必然结果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一个较为经典的理论成果,他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伴随着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经济打破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资产阶级把最大程度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因此,工业经济快速扩张,而与此同时,工业经济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也逐渐显露出来,从英国伦敦终年弥漫在红色的雾气之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污染问题多么严重。正想马克思所说的:“睁开眼睛吧!什么是罪恶?是高利贷、偷窃和掠夺,还是我们的贵族和王室把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为什么说环境污染的这种自然异化现象是由劳动异化引起的呢?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贪婪卑劣的本性,才使他们将攫取财富作为自己的目的,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向自然进行掠夺,攫取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痛,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也就是说,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改变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劳动的方式是错误的,因此成为异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异化的劳动形式,使得自然界也发生了异化,那就是严重的资源掠夺和环境污染。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马克思认为正是人们的劳动异化行为造成了自然异化的现象和结果,这种理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的。

(三)从“新陈代谢断裂”这一概念出发,展开了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

“新陈代谢”本来是一种人体或是生物体的循环现象,马克思用这一形象的比喻,来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尴尬结局和严重后果。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在相互依赖的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挽回的断裂,导致土壤再生产的必需条件持续被切断,进而打破了新陈代谢的循环”。就正常的情况来讲,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是不应该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的,而是以某种形式最终回归自然,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也就是类似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可是,就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行为最终对自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这种结果阻断或者说割裂了正常的循环,因此,可以认为是割裂了正常的新陈代谢。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维度

(一)“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1.“生态文明”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生态,顾名思义,就是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生成,就是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是基于人化了的自然及在自然面前人类应有的态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一是自然界就是自在之物,或者叫作“自然存在物”;二是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自于自然,“本来就是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三是“他们构成环境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可见,生态文明所涉及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是指人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2.“生态文明”的归宿:自然生态。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决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实践群体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他们在实践中必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为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在改造自然中,目的就是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尽可能达到好的效益,形成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由于人化的自然,人类对自然生态有个无止境的追求,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经济效益递减,人类经常处在“反生态文明”的状态之中。就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人们的行为是对文明与反文明的追求,都必然回归到“自然生态”这一实践的唯物主义中。

(二)“生态文明”的辩证实现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在自然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的活动反作用于自然;当人类活动适应自然时,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人类的活动不适应自然时,就是反自然。

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人化的自然是—个过程,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自然有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述,自然与人类的劳动是紧密结合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调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每一个时代,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化的自然都有其时代的烙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一个人与自然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当人能与自然相处,人能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种行为和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而当人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并且一味地强调人定胜天,忽视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对自然造成巨大的损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反“生态文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做肥料足够让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正是这种逐利的短视行为造成了对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可见,人类就是在“自然”与“反自然”之中,“文明”与反“文明”的不断冲突与调适之中,推动者人类历史的进程。

1.自然对人的关系。自然生态是人类的母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没有自然界,人们什么也干不了,劳动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自然界给工人予劳动对象,给予生活资料,才能够生存。可见,自然界对于人类,是人类生活的源泉,孕育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人类生存、成长、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阶段无不是依赖自然界的资源才得以实现的,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从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到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人们的发展每一刻都离不开自然,离不开自然的资源,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顺从自然规律,正确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

2.人对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从马克思这个表述可见,人对自然地关系,一方面是积极作用,是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以资本主义而言,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也是相当发达的,在工业革命兴起的短时间内,世界经济格局和工业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财富。但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露出了他自私自利,贪婪卑劣的本性,不断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对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所创造的生產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和行为,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自身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分析了正是不断涌现的“发明创造”缔造了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工人阶层的发展和变革同时,这种变革“就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毁坏着工人的身体,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

(三)“生态文明”的现实展现

1.“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个体的,总是以群体的行为出现。自然生态总是事物本身,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与自然相处,是人类为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为目的的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特有方式。而这一方式,只要有人类,就表现为实践是人化了的自然产物。人类最初始的及延用于今的方式,就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每一代人对自然的实践,都是不同的。我们人类经过渔猎及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又经过了农耕时期,也进行了工业化革命时代。这些实践活动,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实践的主体、客体都有不同。但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联。

2.“生态文明”与人的认识活动相关联。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不断与自然相适应与不适应,其实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作为自然生态,它仅是一个事实性的事物,而此事物的价值意义是人类对它的认识。就人类早期,人类对自然就是仅仅处于,自然给人类予以什么,人类总是认为自然总是给人类取之不断的生存资料,用之不绝的资源。但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不断得到的答案是:自然决定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绝对离不开自然。正如当我们没有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奴隶,当我们认识自然时,我们是自然界的主人。所以,生态文明直接涉及到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认识的程度。

3.“生态文明”与人的实践结果相关联。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但人类谈不上征服自然。人类只能在自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离不开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是从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过程的结果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人类有这种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实践结果。离开自然的“承受力”,人类就是有天大的能力,他也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生态文明”的结论,是人类的实践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人类实践的结果不能离开自然的本体及延伸,必须是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创新的,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进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人类的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行为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人们的力量比较弱小,很多时候都依赖自然界的风调雨顺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这一时期的人们是顺从自然的;随着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变化,劳动水平空前提高,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主要是改造自然,甚至于开始尝试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可以说,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危害也是最大的。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意识到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自然环境恶化了,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只能接受自然界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该来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好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我们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们有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豪情,我们有过“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的革命干劲,我们有过亩产万斤的“历史”,我们也有过“先污染,后治理”血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也有“又好又快”的“生态文明”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快、生产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些也都告诉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五个文明”的统一,首先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到真正的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树立生产力和生產关系统一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依据,在生态文明中,发展生产力,做到人与环境共同发展。首先,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资本主义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出人类社会所不曾有过的巨大财富和灿烂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容许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其次,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当资本主义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对自然生态也必然造成具大的破坏,对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自然生态也造成了具大的破坏。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以资本为目的,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掠夺,必然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在社会主义条件背景下,不是以攫取个人财富为目的的,因此这种生产目的是理性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这就取决于社会主义对自然生态是尊重、和谐相处。可见,“生态文明”,一是涉及到人类自身的活动,表现为生产力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涉及到人类生活的生产方式,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面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由此推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文明”的祸根,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对“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五个文明的统一”

“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该来讲,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有高度的生态文明作为支撑,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同时,也与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的问题。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发展,其实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人类,人类如何认识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是人类自身要反思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界的问题。所以,“生态文明”应当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态度,社会主义制度给社会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融合相处的生产方式基础,也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予以充分的制度保证。

责任编辑:王习贤

作者:张建南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视域下极简生活方式实施的对策研究

摘要:极简生活方式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休闲方式三方面存在“非极简”现象,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极简生活方式的实施,提倡适度消费、避免无效社交、发展多样化生态休闲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极简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强调必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保護生态环境。现代极简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张通过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减少物质对人的刺激和异化,回归人的本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通过物质的节俭达到精神的丰富与超拔[1]。极简生活方式是以现代极简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倡导公民积极践行极简生活方式,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途径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之中。首先,这一关系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56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空气、阳光和水源都是自然界无偿提供的,这些构成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若离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便失去了实现物质交换的可能性,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

其次,强调劳动是人与自然实现物质交换的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3]207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涉及此观点,他认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简言之,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劳动,人类进化成适应自然环境的高级动物,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也促使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在自然。

再次,强调人类必须合理地改造自然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313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以各种实践方式冲破自然界的束缚,来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但是,“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172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承受着对其加以干预导致的或近或远的结果。因此,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兴起,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强大的生产动力和丰厚的资本累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2]405,但这些巨大成就是伴随着“自然力的征服”“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有”“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以及“河床的通航”[2]40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4]587,但盲目追求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种行为,导致了自然环境日益恶劣,资源、能源逐渐短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除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也详细地描绘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窄小、肮脏的街道,拥挤、破旧的住宅,满是垃圾的河流和肆意传播的霍乱,等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3]90商品“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3]90,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人们急于通过对商品的占有来证明自身的价值,随着物质财富急剧增加,商品内容和形式不断革新,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从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转向自我欲望的满足,不仅追求“量”上的多而且追求“质”上的新。在错误的消费理念和部分社会责任缺失的媒体的双重作用下,消费主体过分依附于商品,造成消费的异化。一方面,为了不断满足人们“量”和“质”的双重需求,生产者争分夺秒地制作新颖奇特的产品投入消费市场,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不断掠夺自然资源,资本家秉持“先开采后治理”的错误理念,最终导致资源的稀缺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消费异化导致人性的扭曲,人们消费更多的产品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生活品质和身份地位,将自己的价值异化为商品的价签,将自己的身心异化为商品的奴隶,精神世界日益空虚,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充斥着金钱而非真心,拜金主义盛行,派生出攀关系、走后门等社会问题,人们在物欲的洪流里迷失方向。

二、我国当代社会存在的“非极简”生活方式

(一)“非极简”消费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个人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人们的购买力日渐提高,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中国与世界成为经济共同体。随着大量外来商品的输入,西方享乐主义、商品拜物教等思潮渗透到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之中,从而产生了“非极简”消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奢靡消费。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不再只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更是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能力的行为,集中体现在购买奢侈品。从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腾讯联合公布的《201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来看,26—35岁的人群贡献了高端奢侈品62%的消费额,18—25岁的学生人群也贡献了12%的消费额[5]。奢侈品消费的“年轻化”呈现出我国社会“未富先奢”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年轻一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过度消费。新华网曾刊登了一篇名为《“月光族”变“月欠族”  过度消费造就年轻“负翁”》的报道,该文章描述了当代年轻人的过度消费行为导致的多种不良后果。例如,债务危机、养老风险和大学生“校园贷”信贷诈骗,等等。由于网络贷款门槛降低,商家病毒式广告的轰炸以及年轻人理财观念的缺乏,过度消费现象在全社会蔓延开来。过度消费往往伴隨着超前消费,年轻群体只着眼于当下的满足感,引发了代际生态公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三,一次性消费。现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一次性商品充斥着,早在2008年颁布的“限塑令”,时至今日收效甚微。当今社会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一次性消费品因其便捷性、易得性迎合了人们的需要,大多数人却忽视了它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此外,一次性消费与“快时尚”密切相关。“快时尚”商品满足了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以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和对时尚的及时把握得到人们的喜爱。但“快时尚”同时也意味着更新周期的缩短,导致大量存货的堆积和资源的浪费,严重违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非极简”交往方式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因此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当前的人际交往方式主要存在下述“非极简”现象:

第一,交往中的功利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行为决策是以利益优先性为原则,这样的意识也渗透到了人际交往之中。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物质诱惑遮盖了人们情感上的需要,人际交往夹杂着浓重的功利性,从而披上了“唯利是交”的外衣,人脉超越知识和能力成为某些人最重要的成功法宝。衡量人与人之间感情深度的方式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共享意愿和程度,而不再是所谓的君子之交、伯牙子期。当利益优先性原则蔓延至政治生活领域,便成为贪污腐败现象的根源之一。

第二,交往主体疏离化。对权力和物质的渴望冲击了传统道德伦理,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和情感需要后,造成了交往主体的疏离。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被各种移动设备所吸引,对虚拟世界的沉迷使人失去了对自我的判断,也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更加冷漠。我国社交焦虑症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排斥也是自我排斥,实质是自我异化的新型表现形式。

(三)“非极简”休闲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休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家庭和社会中愈发扮演重要角色,面临如下挑战:

第一,休闲时间不充分。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国人休闲的占比时间,除工作和睡觉,2020年中国人日均休闲时间仅为2.42小时,比2018年少了25分钟,休闲时间严重不足[6]。

第二,我国公民休闲时间缺少选择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另一方面现阶段社会的中坚力量将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分配在照顾老人和养育孩子二者之上。

第三,休闲方式的单一化。在紧张的工作日结束后,人们多采用看剧、打游戏和网购放松身心,足不出户和点外卖成了休闲的代名词。休闲方式的单一化导致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被拉远,缺乏与自然的沟通和合理物换。

第四,旅游资源过度开发。近年兴起的“农家乐”成为身处都市、远离自然的居民首选的休闲方式,但由于前期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监督,造成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此外,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项目,更愿意为能够彰显生活品质而非大众化的旅游符号买单,渴望进行极限运动或观赏人迹罕至的自然景观,因此这些新兴的旅游景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潜水、滑翔等极限运动需要开辟新的运营场地,游人的频繁进出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排放量的增大,随手丢弃的垃圾等各种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这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发展的冲动,对经济利益追求的冲动,人们盲目地、大量地开发旅游资源,兴建各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结构,破坏了动植物生存的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极简生活方式实施的对策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认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践行极简生活方式的有利氛围,才能汇聚成强大的现实力量,这需要社会各主体的共同参与,形成以政府为导向、社会为保障、青少年为主要力量的多元组织结构,从制度、法律法规、舆论监督等层面推进极简生活理念的传播。只有认识到践行极简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人们才会贯彻和落实,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一)提倡适度消费,人与自然合理物换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批判同时,也批评了消费的异化现象。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不仅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物质交换,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要求人们践行适度消费原则。适度消费强调真正从生产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和利用商品的使用价值,使其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消费主体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或某类商品,考虑过自身真实需求之后再作出判断,理性考虑商品功用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只能满足虚荣攀比心理的商品要慎重购买,对于不可持续的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商品要坚决抵制。

(二)避免无效社交,保持简单人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曾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人们的交往方式是否健康,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有重要的作用。而如今,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功利性、疏离化等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社会交往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必然也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这就需要人们去崇尚一种健康的交往方式来解决此问题。首先避免无效社交,不参与违背自己愿意的社交活动,也不必因不好拒绝给自己带来多余的心理负担。其次,极简生活的交往方式就是与他人交往时保持可持续的人际交往状态,使交往主体之间达到一种平等交往、理解包容、诚实守信的人际社交关系。平等交往是极简社交的坚实基础,理解包容是避免争端的有效途径,诚实守信是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则。通过这样的交往方式,不仅能帮助人们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社交,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发展多样化生态休闲服务,恢复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

发展多样化休闲服务是解决“非极简”休闲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恢复人与自然友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大力发展亲子旅游项目。中产阶级崛起、公共休闲服务完善、二胎政策放开的叠加效应激发了亲子出游市场的需求潜力,不仅可以培育良好的家风和浓厚的亲情,还可以让孩子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学习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二,推进生态旅游服务。生态旅游要求我们不仅要热爱和敬畏自然,更要去保护自然,这是一种包含了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旅游服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也营造了“绿水青山”的美好生态环境。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视域下看,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的价值的实现不但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将保护自然、尊重规律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多样化的生态休闲服务,使公民从“宅”在家中的封闭式休闲方式中走出来,远离各种移动终端和庞杂信息,在大自然中感受真实的自我意识和纯粹的精神需要,践行极简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杭洁.现代极简主义思潮对中国古代节俭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联商网.2019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EB/OL].2019-07-10.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9/428185.shtml.

[6]鄭成宏,黄亚楠.以休闲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news.cssn.cn/zx/bwyc/201807/t20180714_4503618.shtml.

[7]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11(12).

作者简介:王雨婷(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单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马双)

作者:王雨婷

上一篇: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戏剧舞蹈和性别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