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30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生态观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理性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精髓与萌芽。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契机回顾生态中国的建设,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赞许又是对美的生态环境的期待。【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特征轨迹生态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纽带,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成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 篇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分析

[摘           要]  绿色发展理念的第一次确立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大众化的内涵包括加工、普及和内化三个阶段。而生态环境是大众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并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如教育内容的缺失、宣传力度的不足以及群众环保观念的不足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推进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基于此,针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进行分析,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发展建议。

[关    键   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站在国家和民族永久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高度上的,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延伸,是坚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而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理论的指导下,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是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分不开的,所以在十九大的报告中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朝着我国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而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这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是相悖的。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发展举措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发展和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并且科学地对任何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解释,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首先,人与自然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唯物论本体的角度上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述。他们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存在的,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过程中演化来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恩格斯还提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人类自己所处的这个自然环境中和自然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的血和肉以及头颅都是属于自然的,并且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来源于自然,自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马克思对人的自然属性进行了强调,也对人类的社会属性和由社会属性决定的意识属性进行了肯定。人类的存在是有意识的,是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不断对自然进行改造的,从而让自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便利,还可以意识到危害自身生存的各种形式。另外,马克思还指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辩证统一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和自然应该实现和谐相处。

其次,人类一切的实践活动都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进行。在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和自然的关系是自在自为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人类从事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类为了发展而进行的。这时候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人类化的自然过程中实现了任何自然的物质变化,并且使人类对物质条件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否则人类自己就会受到惩罚。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义生态观和我国的实践以及新时代的結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这是属于我国独有的生态文明的内涵,其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理念、发展方式、民生情怀以及措施保障和全球化的视野中,并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下人类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西方世界中对深绿和浅绿的争论。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行为,合理发展人类和自然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化,通过对这种生态观念的宣传来让大众理解和接受生态发展理念,并对自己的内在行为进行约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从整体上来说体现了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工;第二个阶段是普及;第三个阶段是内化。

加工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形态进行加工,让这种理论的形态转变成具体的、通俗的理论形式的过程,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理解和认识,并形成人们生活行动的指导。普及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理解和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普及的具体目标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内化主要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认识、理解和接受,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各种实践活动,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这三者的结合在时间上有先后性,但是又有整体上的统一性。

二、影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因素

(一)积极因素

首先,生态环境现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雾霾、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这些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引发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还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了非常严重的损失。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福利,目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非常高,并且开始共同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工作,这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大众化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经验。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了普及,并且指导我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为我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面的指引,并且通过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帮助我国实现了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而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群众基础。

(二)消极因素

首先,教育内容不足,宣传引导效率不高。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了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需要对人们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树立生态观念,并以此为行为指导思想。但是从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来看,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并不完善。在大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非常的少,而这些均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水平和程度的提升。

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需要通过不断宣传和普及才可以成为广大民众的行为指导思想,但是从目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宣传教育情况上来看,缺乏专业生态教育组织和人员,在学校教育中宣传工作大多是由学校中的政治课老师来进行宣传和教育的,导致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另外,媒体的宣传力度不足,虽然现阶段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电视多媒体宣传有所增加,但是在新媒体对生态宣传教育方面并由形成定式的宣传和教育,很多专业的门户网站中并没有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推送,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并未发生彻底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原因是一些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创新能力并不强,更多的是对原材料的最底层的加工,这样势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些行业中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不足,传统的工业生产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而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传统的节约思想意识开始逐渐被淡化,铺张浪费的现象和攀比消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方便,一次性的消费品开始大量地使用,让很多功能性的旧产品被大量丢弃,这些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大众化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举措

(一)完善生态教育内容,强化社会宣传引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教材的设计,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可以涉及生态常识的教育内容、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行为的指导等。另外,还可以深入挖掘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资源,实现全面的、全方位的育人方式。在每一科教材中都要对学生的生态观念进行渗透和教育,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认识,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此外,还需要加强生态观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认识和学习,为生态观的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当然,还应该加强社会媒体的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杂志等定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促进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识的提高,并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当然,还应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氛围,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实施。

(二)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

首先应该以生态价值文化来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积极鼓励大众实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和美德,抛弃攀比消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的观念,养成绿色消费观念。还应该充分发挥生态制度文化制约的作用,通过价格和税收来对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对一些浪费、奢侈的方式来进行及时的调整,对节约消费的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對节能减排的企业和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奖励。

参考文献:

[1]高雅珍.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大众化[J].青年记者,2016(33):80-81.

[2]李弦.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人民论坛,2017(17):126-127.

[3]汪信砚,宋雨禾.早期唯物史观大众化的重要著作: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探论[J].江淮论坛,2019(2):80-84.

[4]张强,王雪燕,谢昌醒.推进我国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传承,2018(3):104-108.

[5]郭蕊,殷焕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9(2):48-52.

编辑 张 慧

作者:陈丽娜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生态观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理性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精髓与萌芽。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契机回顾生态中国的建设,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赞许又是对美的生态环境的期待。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特征 轨迹

生态建设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纽带,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成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能否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关乎到社会建设的整体布局,又影响到社会机制改革的时效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生态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前中国社会解决生态问题的指南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同于马克思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完善与延伸,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广义解析。生态文明机制下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关系为基石”“生态问题的生产方式的根源性调整为核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根本”,这是新时期生态文明的总体蓝图勾勒。生态文明机制下马克思主義生态观在继承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同时加以时代性延伸,同样也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然存在物,是在自然中不断演化而来,人同自然万物自始至终都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同之处在于自然作为有规律的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而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并通过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二是马克思强调劳动的二重性,即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是自然问题频发的根源,人类受利益的驱动不断向自然索取在造成自然失衡的同时也损害了自身。

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人与社会、自然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必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维系的根本纽带。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具体化、时代化的富有地域特色的马克思生态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重要表现,是当前社会解决生态问题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践行

生态建设的日常化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时代性践行的基础,日渐恶化的生态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时代性践行的催化剂。就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而言:主要包括本体性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等。

第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实践试点——可持续发展观。注重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早产物,在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的线性思维机制中推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原生态沿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保护领域的纲领性指导,是“大美华夏,生态中国”的雏形。关于可持续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土化承载主要体现在:一是可持续发展观始终注重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可消耗资源是自然客观存在的,同人一样属于自然存在之物。生态环境作为人与自然万物的空间维度始终以客观规律的演绎而存在,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过度开发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机制机能,因此要倡导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当代群体生存的现实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又要关注下一代与自然生态的互惠协调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观较为深刻地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因果认知,它认为不符合生产规律的劳动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践行理应注重合理生产方式的传播,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驱使下低碳经济、环保经济逐渐占据工业空间的主流。总之,可持续发展观有效地防止了踏入“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循环,开辟了中国生态理念的新天地。

第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航标——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无疑聚焦着个体社会利益的分化,注重个人本位的培养。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在生态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最本质的阐述。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佐证并推崇生态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自然界的扩展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界,毕竟人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不能脱离自然。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预示着马克思生态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临界即和谐相处。首先,人与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是一致的。其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态问题反作用于社会后社会共同的诉求。再者,和谐相处是马克思生态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最临界的支点,否则无论何种对立的扩张,都无益于社会自然的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指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浪潮中不断被践行并日渐中国化本土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指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个体、深入群体、渐入社会坚定了行为模式。

首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社会全方位的建设机制,经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应有的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要依托经济建设,一方面经济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集中体现在经济建设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生产力结构性调整的侧映,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极易诱发生态问题。

其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整治建设的巩固,法律规范的约束性指导性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勾勒了强制性行为规范,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划清了行为底线。

再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个体、深入群体、渐入社会的行为模式凝聚了社会道德指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不再是政府领域的方针而是“大美华夏,生态中国”蓝图下为实现生态梦而提倡的生态伦理。

最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践行还在于生态文化的意识性转化,使之成为社会信念、群众信仰,具体表现在区域性的生态文化的宣传与理念承载中。此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理应归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创设和延伸。

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作为新时期国家关于生态规划与建设的主旋律凝聚着群众的生态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除显性地表现为上述中国化理论指导外,还被群众倡导成为喜闻乐见的生活点滴。比如:绿色生活、绿色殡葬等。无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何种时代性践行都彰显着以下特性:

一是层次性,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围绕单一生态持续到社会多机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践行轨迹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终结,在社会机制中实现了由伦理道德到法制约束的递进性扩散。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时代性践行的信仰架构,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践行以群体系统性工程建设为主,注重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主动摄取使之成为全民族生态梦的指南而非被动吸取,进而上升为信仰。

三是常态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从思想指导到行动指南的细化及隐性生活化的践行使之成为喜闻乐见影响非凡的常态化活动。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性践行必将以全民出击、全员协作力争实现期盼已久的生态梦。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参考文献】

①王雨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异同》,《哲学动态》,2016年第1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作者:段刚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论文 篇3: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

摘 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了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继续弘扬科学发展观与实践观,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观;马克是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它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尤为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他以往的哲学理论观点,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产生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我们从实践的角度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一切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从而满足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一样,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终发展目标。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突出以人为主体的作用性。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就是说社会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说社会要发展还是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人与社会的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努力做到人民群眾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这就充分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将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性和作用性的理论观点。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说道:“世界上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把社会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贯穿了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去联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笔者也同意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只有使实践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实践的定位上说,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关系,解决好人的欲望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各个因素在和谐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应用。落实到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找出发展中的各项矛盾。上述说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而事物内部矛盾也是相互转化的。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实践中将统一性和独立性相结合,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体现形式。它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矛盾,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运用。

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定位,就是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实践的角度上看,这些思想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指导思想,无疑不是因为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人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实践的根本目的具有了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我党为什么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社会的创造性运用,它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对改革开放稳、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新部署,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根本要求,因而在党所取得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中居于统领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可见再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突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重要性,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就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再一次提出,体现了以人为发展中心,囊括了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一些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人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进步与人共同发展的原理。它不但延续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理论的思想,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少红.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发展与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9,(4).

作者:刘勤静

上一篇:工科高校材料成型控制工程论文下一篇:国有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