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9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论文 篇1:

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资源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市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文明。

二、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生态危机

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由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各国环境外交和政治斗争的最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但我国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为减排做出贡献。据估算,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海平面上导致低地被淹;海岸被侵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此外,温室效应会使高温、热浪、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

2、大气污染严重

根据受监测城市的数据统计,我国有65%的城市处于中度或严重污染状态一些大城市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和硫含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超标达2-5倍。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我国酸雨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它落到水里,水中的鱼群就会毙命;它落到地上,土壤的肥力就要被淋滤;它落到植物上,嫩绿的叶子就会变得枯黄;它落到建筑物上,材料就要被腐蚀得千疮百孔,锈迹斑斑;它进入人体,人就会渐渐衰弱不堪,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水体污染严重

水环境每况愈下,全国七大水系的40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6%为劣V类水质,基本丧失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断面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规划的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岸海域赤潮和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现象接连发生。

(二)资源问题

1、水资源枯竭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21世纪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水价将超过油价,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目前已有1/2的城市缺水,1/3的城市严重缺水,1/10的城市面临水危机,农村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后,全国将出现缺水高峰,处缺水量可能达到500多亿立方米。淡水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所以联合国已大声呼吁:人类要开展一场用水革命。

2、土地荒漠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38%;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已达27%,而且呈扩展的态势。有4亿人口笼罩在荒漠化的阴影之中。同时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退化加剧,土壤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导致地力衰竭。

3、能源矿产资源匮乏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资源将严重短缺。它们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2/5、2/5和1/10。并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

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分别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

4、生物物种也在加速灭绝。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据保守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种类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年来的资料表明,白鳍豚、野象、大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种,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近海的一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也因失去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而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意识的形成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努力把生态文明意识变成全民共识,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增强公众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的认知度、生态知识的普及度和生态建设的参与度。

(二)依靠科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资源、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基础,科学规划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提高,也就意味着单位耗能和排放的降低。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推动发展模式创新。一方面拓展绿色经济理论研究,形成绿色经济理论体系。把绿色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生产函数,纳入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过程。构建包含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概念的绿色经济体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及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形成绿色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等“绿色经济”领域的投资,加快培育和发展清洁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增效,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四)要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政策、制度。将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损耗记入成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与机制。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绩效纳入干部考核任用指标。完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标准。依法完善科学监测、行政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付治平.《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等.

作者:杨万花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论文 篇2:

应对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

摘 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内容。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

关键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2]。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见,生态文明是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危机凸显

(一)能源资源日趋短缺

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匮乏,已经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而未来十余年,中国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能源资源状况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3]。

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严重不足,且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储备除煤以外,其他能源都很紧缺。煤可开采量900亿~1 200亿吨(2003年),占全球的11.6% ,2003年煤炭产量16.65亿吨,按这个速度可开采70年。石油储量42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4% ,按年产1.5亿吨计,26年后告罄。天然气储量8 50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2% ,按年产270亿立方米计算,可采31年。水能资源7亿千瓦,可开采量4亿千瓦,但生态环境令人担忧,世界上中国水坝最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潮汐能等利用还处在研发阶段。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居世界第53位。虽然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国家所需大宗矿产短缺,其中铁、铜、石油、天然气、铅、硫、磷、铀等或探明储量不足,或质量较差;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铁矿、铜、石油的供给愈来愈依赖进口。

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国的能源效率仅33% ,世界先进水平为49%。中国每创造100美元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5倍、欧盟的7.7倍、日本的11.5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3倍,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多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净增1 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若按照现有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能源资源消耗将是目前的4~5倍,能源资源供需失衡日趋严峻,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

二是土地、森林、淡水等资源稀缺。中国土地辽阔,但平原只占12% ,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据统计,现有耕地18.5亿亩,人均1.4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幅减少,年均减少超过1 000万亩,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均耕地不到1亩。土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大量损失,将危及粮食安全。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

中国森林面积1.58亿公顷,人均只及世界人均的1/8,其中1/3以上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4在青藏高原,而华北、中原、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 。这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态环保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很不适应。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但人均年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且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中国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 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能源资源不足正成为制约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生态环境呈严重退化趋势

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超常消耗,大量废气、污水、垃圾直接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3]。

一是大气、水质污染加剧。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其总量的68.9%,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烟型污染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据估算,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 、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煤炭的燃烧。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世界的l4% ,成为第二大排放国。

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对全国近14万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近40%的河水受到了严重污染。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2006年,中国工业污水排放量达330多亿吨,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载的工业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其中黄河流域2006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达32亿吨,长江流域为137亿吨,淮河流域为26亿吨,珠江流域为53亿吨,分别比上年平均增幅高出2%~3%。

二是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污染严重。中国单位GDP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无害化处理率很低。城市垃圾仅有一半被处理,且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五分之一。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全国有2/3以上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2003年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 170万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家电及电子垃圾产生的污染成为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采用,使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生态环境退化加重。首先,森林减少,草场退化。中国的森林覆盖率20世纪末仅为17% ,与此同时, 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其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物种减少,打破了原有生物链,引发病虫灾害,导致气候异常,旱涝灾害肆虐。其次,绿洲、湖泊、湿地衰亡。由于过度开发、盲目围垦、泥沙淤积等原因,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绿洲、湖泊、湿地面积消减,生态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第三,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仍以每年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沙尘暴逐年加重。

可见,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对实现科学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发展的困难,生态文明是我们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

(一)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也就是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应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各级政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此外,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钱俊生,赵建军.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2):46.

[2] 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N].中国经济导报,2006-09-23.

[3] 亦冬.生态文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攀登,2008,(1):75-7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杨 静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论文 篇3:

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生态安全、生态责任与发展主题

摘 要: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安全;生态责任;发展主题

一、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文明”亦可称“文化”,准确地说是“文化昌明”或“昌明的文化”。文化即“人化”,指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文化程度”即“人化程度”,也可以说是其“社会化程度”。而文明则是“昌明的人化”或“人化昌明”,即人的自然属性的“科学与和谐的社会化”。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也可以进一步讲是“一切‘社会化’关系的总和”。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化”进程先后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在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等经济基础上呈现“野蛮”与“蒙昧”状态,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呈现“专制”与“封建”状态,人类敬畏自然、迷信自然;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近现代科技支撑的工业经济基础上呈现“民主”与“科学”状态,人类“改造”自然、“挑战”自然,甚至欲求“征服”自然。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正追求着“和谐”与“科学”状态,追求着自然生态和谐,即“生物链和谐”,追求着经济生态和谐,即“产业链和谐”,追求着社会生态和谐,即“人际与代际和谐”,人类“适应”自然、“尊重”自然,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发展时代。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国共同制定了《21世纪议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三方面含义:其一,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的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其二,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其三,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各国必须合作根除贫穷,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支柱;其内涵基本涉及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三方面。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度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与理念,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一)生态

生态可分为相互联系与渗透的三层级,即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没有被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介入干预而理应随其自然规律而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经济生态是人类有经济目的、有经济计划地进行生产、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并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而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的基础上,与自然之间、人类相互之间及与后代之间实现的应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同其他生物种群的地位是等同的,也是平等的,而所不同的是,人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力”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种群,在“改造与战胜自然”错误观念指导下甚至导致或加速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与毁灭。

自然生态和谐是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自然生态和谐与经济生态和谐是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因此,自然生态危机与经济生态危机都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基于该必然联系,我们更能理解,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提出的:“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来说,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亲爱家庭关系的义务同等看待的儒家立场是合乎需要的,现代人应当采取此种意义上的儒教立场[2]。”

(二)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自古有之。纯自然因素导致的,例如有恐龙时代的结束。带有人类自身原因的,例如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的消失。这些都是广义上的生态危机。

而现今所称的“生态危机”,是指在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或加重的全球的、频发或持久的各类生态危机。可分为自然生态危机、经济生态危机与社会生态危机,三类危机分别是自然生态和谐、经济生态和谐与社会生态和谐遭遇破坏而处于或接近处于不和谐与不稳定状态的情形。

(三)生态危机的原因

生态系统是在土壤、水体与大气等形成的无机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系统,在系统中各种无机要素及有机要素之间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运动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等的交换,形成遵循科学规律的运转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文明主题先后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现已追求“和谐”与“科学”的时代主题,人类已由“敬畏”、“迷信”、“挑战”自然而发展到“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在此期间,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远远胜过其他“生物种群”,在错误思想观念的引导下,人类的生态破坏力在日益挑战着自然界的生态承受能力,从而导致或加重着全球的、频发或持久的各类生态危机。

自然界的生态承受能力,即生态容忍力、生态容纳力与生态自净力等。生态容忍力是指生态系统容忍有毒有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能力,例如剧毒污染物投放或核辐射泄漏,即使没有直接伤害人类自身,也会伤害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种群”,引发生态危机间接伤及人类。生态容纳力,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所能容纳各类生物种群与数量的能力,例如一片草原能容纳牛羊马数量的能力,地球能承载人口数量的能力等。生态自净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投放污染物的消化自净能力,例如对人类工业废水、废渣、废气以及生活垃圾等有毒、有害、有碍物质与能量的消化自净能力。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安全

(一)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与生态危机是生态问题的两个面,从积极角度称其为“生态安全”,从消极角度称其为“生态危机”。

生态安全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89年由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在提出建立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时提出的,它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3]。但该概念明显是以“人与人的需要”为中心进行的概括与描述。客观而中肯地讲,生态安全是指在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要素之间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运动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等交换运转所呈现的和谐与稳定状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与人类应当是平等的,这样,生态安全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与保障。

生态安全中,自然生态安全是经济生态安全与社会生态安全的基础,自然生态安全与经济生态安全又是社会生态安全的基础,实现与保障三类生态安全是建设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和基本保障。

(二)生态安全指标与危机预警

生态安全表现为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等交换运转所呈现的和谐与稳定状态,其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及其时间、空间与运动,是生态系统的本质要素。要实现生态安全,应当根据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及各类生态危机问题的性质,科学地制定各类生态安全指标与危机预警机制,用于规范与指导生态安全保障工作。

自然生态安全指标,如土壤清洁指数、水体清洁指数、大气清洁指数、水土协调度、水土流失率、森林覆盖率、酸雨频率、极端恶劣生气频率等;以及物种合理指数、生物链合理指数与物种默契指数等。基于该指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自然生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例如转基因技术对物种间默契指数的影响与控制,不能因转基因技术的运用而造成对相邻物种的生态危机。

经济生态安全指标,如经济GDP、环境GDP、可持续发展安全系数(根据资源能源劳动力的可持续利用性及其替代可能性、紧迫性等进行测算)等。基于该指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经济生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

社会生态安全指标,如反映财富分配的贫富差距基尼系数、居民幸福指数、居民健康指数及人口数量与结构合理指数等。基于该指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社会生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

四、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责任

(一)种群生态责任

由于地球水体与大气运动的无国界性与无洲际性,再加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缓解生态危机,确保生态安全,已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能实现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种群相比,人类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远远胜过其他生物种群,在错误思想观念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的不伦理与不科学的经济与社会行为,先是将致使众多生物先后灭绝,众多人类都难以适应的变异生物(如新生的病菌及其变异)纷纷产生,而最后可能是导致人类自身文明走向消失。

人类在没有科学地论证上述消失过程可能不会产生之前,没有理由过于自信其不会来临,或不会很快来临,因为人类文明历史已有消失的历史案例,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文明已经消失,古印度与古埃及文明曾因人类自身的不和谐行为而中断;美洲的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的消失直至今天仍是一个谜。人类应集体、统一正视自身的前途,不应使“公地悲剧”现象在生态领域内全球性地发生,从而毁灭我们仅有的地球。人类中拥有财富、权力或智慧的精英个人都应率先挑起历史重任,从而引领全人类进行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维护生态安全的种群生态责任,生态安全人人有责。因为人类是地球生态安全的“肇事者”,可能也将是最终的“受害者”。

(二)政府生态责任

自国家诞生以来,政府成为国家权力行使的核心组织形式,因此,政府是践行生态责任的最强势主体。“政府的生态责任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它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是政府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其他责任的一种延伸。”[4]但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与政府所处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生态文化以及政府本身的执行力有关。政府生态责任包括:(1)对国民进行生态责任价值观、生态安全意识与生态危机防范等知识教育,宣传倡导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2)对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安全指标与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实施;(3)实现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生态安全;(4)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兼顾,和谐与繁荣兼顾,当代和谐与代际和谐兼顾的社会生态安全等。

(三)团体生态责任

政府之外,大量的非政府组织、企业、事业等社会团体的生态责任,是种群生态责任的细分,是个人生态责任的聚合,是以不同形式集合的团体所承担的生态责任,包括企业生态责任与非企业团体生态责任。

企业生态责任,是指在生态文明时代,企业对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承担的责任[5],通过生产经营,谋求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生态安全问题,包括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员工物质上与精神上幸福感的实现等,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方面。对企业生态责任,各国政府应加强管理并立法规制。

非企业团体生态责任,是指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各种环境保护组织、各种动物保护组织、各种绿色运动组织、各种生态运动组织、宗教组织、教育机构等常设性或临时性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社会团体,致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心的和谐与稳定等的生态安全责任,其利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对非企业团体生态责任,各国政府应加强引导并支持鼓励。

(四)个人生态责任

个人生态责任是指生态系统中个人在生产、消费与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应主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与安全的义务与责任。个人是最广泛的生态责任主体,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府对国民生态责任价值观、生态安全意识与生态危机防范等的知识教育,有赖于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人文环境。其责任包括:(1)在生产与消费中合理利用资源能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诚信合法经营,避免奢侈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环保的消费习惯;(2)社会交往中明礼诚信等。

五、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一)和谐昌明

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为反封建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进而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与博爱”的思想,“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主题,经济与科技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满足资本增殖及人类异化鼓胀的消费欲望,不惜发动世界大战掠夺资源。由于“平等与自由”的“利己倾向性”,数百年来人类已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两词语充斥了各种政治与法律文本,以及学历教育的教科书;而“博爱”的践行,由于其“利他倾向性”践行程度相形见绌,战争、动乱、恐怖、饥饿与犯罪等至今仍然存在且无消失的迹象,而威胁人类全体命运的生态危机也已然严峻起来。

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6]如果说,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靠的是跨越封建时代去“复兴与发扬”古罗马文化,那么21世纪人类要继续发展并避免自身危机,要再度跨越封建时代去“复兴与发扬”古中华文化,即践行体现“仁爱(或博爱)”思想的人与人间的关系,体现“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理念的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也许,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人类要再度跨越封建时代去“复兴与发扬”古中华文化中的圣贤思想,才可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与博爱”,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避免人类自身危机,实现人的幸福与健康。“和谐”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首要主题。

(二)科学昌明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就是长期努力用系统的思想把这个世界可感知到的各种现象凝聚到一起,变成尽量首尾一致的体系。”[7]或者说科学就是解释自然、人类及其社会现象的存在及发展规律的首尾一致的思想体系。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时间、空间及运动状态,去认识特定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认识与实践“科学体系”。例如当物质运动速度超过光速的时候,对其解释要用“相对论”体系,当人们仍处于对“牛顿定律”的崇拜与迷信时,人们不敢或难于相信“相对论”;再如,从纵向与宏观视角,东方创造了中医,从横向与微观视角,西方创造了西医,而用西医体系评判中医,就得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谬论。同理,基于对已有特定“科学体系”的迷信,人们也常习惯于把现有特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体系无法解释或尚未能解释的东西都一律称为“伪科学”。因此,科学与和谐地对待现有特定“科学体系”,不迷信现有特定“科学”,实现“科学创新”与“科学昌明”,是实现生态安全的必要保障。“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主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 [英]汤恩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427.

[3] 肖笃宁,陈文波,郭福亮.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4] 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50.

[5] 王学川.论企业生态责任的现实依据和实现途径[J].浙江科技

学院学报,2010,(4):289.

[6] 乔文娟,李建珊.探析生态危机中人的问题[J].前沿,2011,(5):183.

[7] [美]欧文·拉兹洛.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

的异端的反思[M].黄觉,闵家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4:9.

(责任编辑:陈丽敏)

作者:刘国华

上一篇: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高中政治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