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2024-04-14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精选9篇)

篇1: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住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及其它方面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篇2: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篇3: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 有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 不断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不可否认, 这样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以儒、道为代表的派系学说,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教育与后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 高度概括了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儒家代表孟子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儒家经典《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 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3]。这些尊重自然,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在道家看来, 道是万物之本, 人们要在遵循“道”的同时, 视万物平等, 这种自然规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 要求人用友善和顺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 遵自然之道而行。由此看来, 儒家和道家的自然观各不相同, 但又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观念都有道理。他们主张在无条件改造自然的同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违背自然, 利用自然资源, 又不忘记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理念。

(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众所周知, 18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令人瞩目, 然而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 人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 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考查的过程中, 才发觉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马克思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4]。这一思想很明确地表现出, 要想让人类不受到灾难性的毁灭, 就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与此同时, 恩格斯也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 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 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不可否认, 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但这也要求人类与自然相统一, 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意在表明,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 所以人类生活及生产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6]。而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 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需要。当前,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 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 治理环境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破坏环境的速度, 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 程度越来越深[7]。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发生, 空气污染十分严峻, 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很多厂家为了扩展经济, 不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 用空出的地方来修建工厂、开阔道路, 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浪费, 也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 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如果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 人类将会面对很严重的生态危机, 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保护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 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才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果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仅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出现问题, 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要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以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与此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很多地区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由此引发了地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比如, 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 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 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河段干涸、降雪量减少, 百姓们纷纷抱怨, 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景区环境以此泄愤, 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协调和谐社会的安定, 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 全民构建小康社会是我党不可推卸的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 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 让人民群众在优良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样势必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得知, 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此问题, 我国已通过十八大报告, 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位置, 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 以此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纵观全世界, 只有中国与美国敢于提出“国家梦”, 而中国实现中国梦主要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方法,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下, 来取得经济的发展[8]。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 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发生, 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从而提高生产力, 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 必须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 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 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只有摒弃陈旧的思想, 才能让人们学会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 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如电影教育片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讲座等方式, 呼吁全民一同保护生态资源, 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随意开放掠夺的现象, 利用科学发展观, 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只有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 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人设身处地为生态环境着想,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 二)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 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维护生态的和平,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 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 创造新兴的技术, 才能不断改造自然, 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以此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 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 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发展新兴的技术, 也要尝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不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 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 发展经济, 提高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有关产业和部门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低消耗、对成本进行低投入、对废弃物排泄物等进行低排放, 并坚持高效率完成工作, 必然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 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 三)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制度和行动的综合, 它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建设, 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行动,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我们应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通过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关部门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 必须严格执法, 对待破环生态环境的现象, 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 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 来弥补之前各种法律中的不足,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地球上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掠夺, 很多珍贵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 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 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阐释, 从学理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金清.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4

[2]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 2007

[3]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 201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78

[6]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15~21

[7]宋全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 2014

[8]黄娟, 汪宗田.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中国梦[J].鄱阳湖学刊, 2014, 2:64~70

篇4: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关键词: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并爱护的大花园。”[1]世界的非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既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又节约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观,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经济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模式

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如果要生存就不能脫离自然而存在,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在积极的改造自然,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导致了生态的失衡。因而,我们必须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较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等)取代煤炭等旧能源。低碳经济不仅能保护自然而且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经济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则符合其要求

工业革命之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采取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过程,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破坏生态的平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要求我们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全方位、系统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建设生态文明。在生产发展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资源的消耗环节,实行低碳经济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废渣的排放,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微乎其微,但一旦乘以13亿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倡导全国人民实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绿色生活。低碳经济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社会成员在生活中使用低碳产品,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既要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上具有低碳意识,又要从实际生活中绿色消费,降低碳排量。

二、低碳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固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为目标,在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低碳经济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从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短期来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有效地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长期来看,生活中绿色消费的低碳经济能促进社会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有效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低碳经济促使社会成员增强低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低碳经济让低碳意识融入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中,促使社会成员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认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后代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低碳经济还积极要求技术创新,不断培育企业的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积极引导人们向可持续消费方式转变,改变以往的高消费、高浪费的不良生活方式,适度消费,营造低碳生活的氛围。低碳经济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着手,积极引导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产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参考文献:

[1] 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

篇5: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摘要: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产业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严重挑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坚持生态文明的生产观,培养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建立生态文明的政绩观等方面努力。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方法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包含且直接相通。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实质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全面繁荣。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有三方面: 一是来自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对于生态与环境危机的反思;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总结。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整合中国与西方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华,综合各个新兴学科的科学内核,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产生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绿色人文精神等等。其中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发展生态生产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思想发端于生态与环境问题,它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而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社会。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观认为,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和谐协调的时间和空间都远远超过斗争和冲突,[1]和谐协调既是复合体发展演进的结果,又是促进复合体发展进步、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主要动因。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中,竞争绝不是自然界的唯一规律,一种生物可以创建一个不曾被占据过的自己的特殊位置,并且无须牺牲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只有在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世界里,禁锢在严格的生存模式里,需求的匮乏和冲突才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因为绿色生命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的规律、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规律、生态系统普遍有机联系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规律以及生物间的趋异、宽容现象,所以自然界里,还有一种普遍的规律,那就是和谐协调。

人们渴望和谐、追求和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西汉的强盛,唐朝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社会矛盾比较缓和,民心比较稳定,人民比较安居乐业,自然生态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各方面比较和谐协调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从总体上展示出一幅安定稳定、民心畅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景象。

三.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

生态文明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原理。一)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

如前所述,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可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生态文明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生态文明观不但把人类、自然和社会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和谐协调是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基础,而持续发展全面繁荣又能为和谐协调创造良好的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使和谐协调升华到更高阶段,实现和谐协调的新境界。所以,生态文明坚持社会生态系统、人自身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坚持复合体内各个子系统的持续发展,坚持复合体各方面的全面繁荣和进步。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高的和谐度和繁荣度,但它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和谐与繁荣社会的基本的特征,即胡锦涛指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为不断提高其和谐度与繁荣度而努力。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存在、运动和发展的总的立场、观点、方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观认为,生产力是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生产力,它是在传承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水平维和十分强大的力量维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所以,生态文明观十分重视发展生态生产力,把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推进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态文明观还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机械唯物论。正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十分和谐、美好的社会。三)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

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关键是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生态文明观认为,大自然是最有智慧的,它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优胜劣汰、协调演变、和谐共荣而积累起来的自然智慧。人类对于自然生态智慧的了解、学习与应用虽不多不深,但是已经获益匪浅,如认识到它是自然科学进步、绿色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与经济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等等。生态智慧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智慧和生物个体的智慧,生态优势包括生态智慧的优势、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势。

[2]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精神,而绿色精神就是一种主人翁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是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是一种讲究时间效益和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创造精神。倡导绿色精神就会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篇6: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摘要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

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设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现阶段。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重大问题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包含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生态文明是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

从人类历史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来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 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跟上解决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

[1]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恰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现实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峻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保护的缺失,导致生态系统日益恶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国之一,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理论背景,任何科学思想的产生,都是在借鉴和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并根据新的历史要求,在总结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的所有者,自然不是人类的奴仆,人类不能对自然肆意妄为,任意破坏自然,而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生产力、物质循环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要求我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和意义

经过 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我国面临着发展与生态的一系列压力和问题,加强生态建设成为当前重大的理论和建设问题。

[2]当前,我国依然是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依然十分强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给人民生活留下美丽洁净的生态空间 [3]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52年伦敦烟雾,1953年日本水俣病,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4]文明生态文明。

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新中国成立以后,单纯追求

GDP和政绩观使我国的生态建设进入了误区,一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刚刚迈过 温饱线,他们的目标只是尽快富裕起来,生态意识几乎没有得到确立,环保行为更是无从谈起结果导致了落后地区人民群众对保护环境的[5]觉悟不高,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与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另外,公众环保意识狭隘,将环保与发展割裂开来,不符合现代环保理念在治理上缺少从源头上找问题的预防性解决对策 生态环保意识尚且停留在“浅绿”的阶段,丝毫没有“深绿色”思想。

[6]

五、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把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念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价值观念转变的问题。观念是人的行为的先导, 如果说从过去单纯的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是从一个环境观念到一个经济观念的改变, 那今天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上升到一个文明的概念, 也就是说今天要把环境问题放到一个整体框架里, 作一个综合的整体思考, 环境是整个地球的生物圈, 而不局限于人类生存的这个局部范围, 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把建立生态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的建立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生态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目前, 要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 一个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 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这两大战略的指导下, 通过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编制环保规划、制定落实环境政策、倡导全民环保等手段,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重要影响, 促进全社会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少的环境代价, 谋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语

作为一名当代的知识性分子,研究生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仅是在理论上,现实中的我们更应该了解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发展理念,要求以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发展,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有政治制度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需要有技术做保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类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过上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晓政.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J]..湖南社院学报,2012年第4期.[2]赵丽君,国政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3]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党政论坛,2013,(5).[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篇7: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篇8: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许慎《说文解字》曰:“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酒既可制造吉利, 也能制造凶险。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酒, 天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 壮神御寒, 消愁遣兴, 痛饮则伤神耗血, 损胃亡精, 生痰动火。”这是古人对饮酒利与害的高度概括。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引发各种疾病, 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 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醉酒后, 大脑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失去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轻则误事, 重则丧生。所以, 酒事非小事, 它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败、生命的安危, 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与衰败, 可不慎哉。

然而, 中国人对饮酒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对过度饮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据调查, 近年来, 我国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酒民已超过5亿人。这些人中, 又有近四成人每天饮酒1次以上。2007年2月, 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 历时近一年, 在全国120余个城市开展了调查。据调查报告, 我国饮酒群体的酒量平均为单次2.7两 (以38度酒为标准) , 折算为纯酒精41克。这个量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 也超出了我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我国现行的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而西北人每次饮酒量超过3两, 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人的经济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经济收入增加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酒由一种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但随着酒事活动的日渐频繁, 在全国各地却刮起了一股狂喝滥饮之风, 落后的不文明的饮酒习俗正在吞噬着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 滋生着社会不和谐因素,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中国酒文化的现状与糟粕

(一) 饮酒观念落后, 对酒害的认识不足

以多饮豪饮为荣为能, 以劝人多饮为礼为敬。“酒量是胆量, 酒瓶是水平, 酒风是作风, 酒品是人品。”“感情薄, 喝不着;感情浅, 舔一舔;感情深, 一口吞;感情厚, 喝不够;感情铁, 喝吐血”正是这种饮酒理念的真实写照。殊不知酒量有大小, 体质有强弱, 情绪有高低, 心情有好坏, 志趣有异同。无论自饮过量, 还是劝人强饮, 都有违自然中和之道。自饮过量, 伤身败体;劝人强饮, 有伤和气, 强人所难, 非君子所为。

在国际上, 酒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软性毒品。《国际禁毒公约》中, 酒、烟和毒品一并被认定为“有依赖性特性”的物品。不仅高度白酒, 就连啤酒也会导致酒依赖。然而我国饮酒人群对酒害的认识却明显不足, “饮酒状况调查”显示, 对于“饮酒会成瘾, 应尽量少饮或不饮, 特别是不能每日饮”这种健康饮酒观念, 赞同的人不到30%, 甚至有21.49%的人认为“只要不喝醉, 在酒桌上斗斗酒也未尝不可, 会有更好的氛围”。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因此表示, “适量、健康、文明”饮酒理念的引导和树立工作在我国仍任重而道远。

(二) 过量饮酒导致国民身心健康水平下降

2008年1月24日, “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在京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我国饮酒人群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有57%的酒民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及其以下水平”。令人担忧的是饮酒大军中, 竟然有一大批是青少年和儿童。根据有关资料, 我国嗜酒者已达三亿人, 其中近一亿人是青少年, 目前我国两亿少年儿童中有八千万会喝酒。青少年饮酒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影响智力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 继鸦片之后, 酒正在制造新一代的“东亚病夫”。

(三) 酗酒劝酒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表明, 至少有60种疾病与过量饮酒有关, 我国每年至少有11万人因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 其中死亡事故半数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引发家庭暴力, 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婚姻破裂的事情时有发生。酒后打架斗殴, 伤人亡命的事件比比皆是。我国因打架斗殴被拘役、教养或判刑的青少年中, 有相当一部分与酗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劝酒逼酒恶习还引发了一些被劝人因酒精中毒死亡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四) 公款吃喝成风, 败坏了党风政风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公款吃喝风日盛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吃喝, 上行下效, 相互攀比, 恶风愈演愈烈。据报道, 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90年为400亿元, 1994年突破千亿大关, 而2004年则达到3700亿元。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力资源浪费, 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干群关系, 滋生社会不满情绪, 败坏了党风政风。虽然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权力部门曾发出过一道道禁令, 但这些禁令顶多管一阵子, 不久便过期无效。所以一位市纪检委书记说:“从建国到现在, 中央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 还是没管好一张嘴。”“不贪污, 不受贿, 吃吃喝喝有啥罪”是公款吃喝风的道德心理基础, “上午是包公, 中午是关公, 下午是济公”是公款吃喝风现象的真实写照。

(五) 不正当的请客送礼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腐败

一些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酒的兴奋作用和麻醉作用, 来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有些领导同志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在正常情况下, 头脑能保持清醒, 坚持原则。但是一上酒桌, 酒杯一端, 就情绪兴奋, 头脑发热, 失去判断力和原则性, 置国家利益、党性原则和法律正义于不顾。“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大名一签, 无法无天。”不该答应的事情答应了, 不能办的事情能办了, 不该拿的钱财敢拿了, 不该做的事情敢做了, 被不法分子拖下水, 走上犯罪的道路。

商场如战场, 在商场上, 作为百战百胜的利器, 酒的亲和作用和兴奋作用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据统计, 我国第一大饮酒职业群体是工商业者。饮酒是他们的工作需要, 也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无酒不成事, 商场上的许多事情必须在酒桌上办, 这是心照不宣的规矩。酒桌上和谐热烈的气氛有利于双方联络感情、沟通意见、求同存异, 实现共赢。但是不可否认, 其中也充满了“看准对象, 猛灌酒浆;喝得醉眼朦胧, 再签协仪合同”式的尔虞我诈。显然, 这是一种落后的经商习俗。

此外, 在我国, 高档名贵酒作为首选礼品, 几乎成了行贿受贿的代名词。以致出现了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买的人不喝, 喝的人不买”的购买与消费两相背离的怪现象。

(六) 工作日内饮酒影响工作效率, 诒误工作, 甚至渎职犯罪

随着酒事活动的日益增多, 有些人不仅节假日喝酒, 工作日也要喝酒;不仅晚上喝酒, 中午也要喝酒, 有的甚至早上也要喝酒。老百姓形容的好:“吃半天, 喝半天, 酒足饭饱睡半天, 要办的事等明天, 天天如此赛神仙。”“早晨别喝多, 上午有工作;中午别喝醉, 下午要开会;晚上别喝倒, 老婆还得找。”酒后上班, 大脑昏昏沉沉, 精神萎靡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下降,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诒误工作, 有的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 导致渎职犯罪。

(七) 铺张浪费严重, 耗费时间和财力

目前中国人的酒事活动名目繁多, 竟相攀比, 大事小事, 有事无事都要请客摆酒。少则一两桌, 多则十几桌, 乃至几十桌。出门要送行, 归来要接风, 婚嫁要庆贺, 生日要祝寿。金榜题名时、升职长工资, 都要请客摆酒。什么迁居酒、迁职酒、谢恩酒、生日酒、满月酒、同乡酒、同学酒、战友酒、商务酒、接待酒、迎宾酒、喜庆酒、获奖酒、丧葬酒, 名目繁多, 不胜枚举。各类名目的酒事活动成了普通百姓沉重的负担, 令人应接不暇、叫苦不迭, 不仅浪费财力, 而且虚耗宝贵的时间。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渐丧失, 暴殓天物、挥霍浪费的陋习大肆风行。

(八) 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不作为

可以说, 目前我国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公款吃喝风治了几十年, 不仅没治住, 而且愈演愈烈。在法律和管理制度层面没有制定必要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约束机制,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没有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对饮酒的危害性宣传不够, 从危害性来说, 饮酒的危害性要远远超过吸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而饮酒过度不仅有害身心健康, 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 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已成大众共识, 由于酒的两面性, 饮酒的危害性还不为很多人所接受。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 每年过度饮酒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国家从酒的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经济收入。所以, 政府应痛下决心,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建设

由于饮酒效应的两面性, 为了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抑制, 历代统治者都对酒的消费加强管理和引导, 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许多方面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酒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管理制度, 至今仍然闪现着高度的政治智慧。《酒诰》是周代一篇著名的带有政令性质的历史文献, 相传为周公姬旦所作, 约成文于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公认为, 夏桀与商纣亡国有极为相似的历史原因, 那就是酗酒丧德。据史料记载, 夏商二代统治者饮酒的风气十分盛行, 夏桀“作瑶台, 罢民力, 殚民财, 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 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商纣饮酒七天七夜不歇, 酒糟堆成小山丘, 酒池里可行舟。夏桀与商纣“荒湎于酒”, 以至于国沸民怨、自取灭亡。周公总结历史教训, 在分封康叔去商朝旧都朝歌的时候, 特意制定和发布了这篇《酒诰》。

第一, 《酒诰》以国家典章制度的形式, 从国家制度的根本大局上, 解决社会教化的规范问题, 革除殷商以来的酗酒恶习, 以巩固周代的政权基础。体现了周公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第二, 《酒诰》规范了人们的饮酒行为,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无彝酒” (不要经常饮酒, 平常少饮酒) ;“饮惟祀” (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孝养阙父母, 阙父母庆, 至用酒” (酒要用来孝敬父母, 为父母、长辈祝福时, 可以喝一些酒) ;“德将无醉” (饮酒要有节制, 不要喝醉) ;“惟土物爱” (要珍惜和节约粮食) ;“勿湎于酒” (不要整天沉醉于酒中, 无所事事) 。

第三,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 《酒诰》规定政府官员不得随意饮酒:“殷献臣, 侯甸男卫, 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 矧惟尔事、服休服采, 矧惟若畴, 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殷国的贤臣、侯甸男卫的诸侯、朝中记事记言的史官、贤良的大臣和尊贵的官员、还有你的治事官员、管理游宴休息和祭祀的近臣、还有你的三卿、讨伐叛乱的圻父、顺保百姓的农父、制定法度的宏父:在饮酒问题上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少饮酒尽量不饮酒) 。

第四,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 聚众群饮势必酗酒闹事, 惹事生非, 犯上作乱, 为了加强统治和社会治安, 《酒诰》规定严禁聚众群饮:“群饮, 勿佚, 尽执拘以归于周, 予其杀” (聚众饮酒的, 不要放纵, 要全部抓起来送到京城, 将他们杀掉) 。

《酒诰》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酒文化建设的完整的国家典章制度, 对我国历代的酒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历史上, 儒家学说被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学说, 酒文化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德和礼。儒家以德来规范饮酒行为, 用酒祭祀敬神, 养老奉宾, 都是德行。又因为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饮酒过量, 便不能自制, 容易生乱, 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 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 但大家都必须遵守。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 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我国古代饮酒主要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 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 叫侍饮, 通常要先行跪拜礼, 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 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 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 表示敬意, 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 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 并加以赞扬让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 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叫酬) , 客人要回敬主人 (叫酢) , 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 (叫旅酬)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叫行酒) 。敬酒时, 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 (离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酒礼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社会道德规范,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文明的饮酒礼节, 即使在今天看来, 也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

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我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剔除奢侈浪费、滥饮伤身、酗酒滋事、不正当的请客送礼等糟粕。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结前人对饮酒消费管理的经验和中国酒文化的现状, 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加强饮酒消费管理和酒文化建设:

(一) 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应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酒文化的建设问题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廉政建设的高度、从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 加强对饮酒消费的引导,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强对过量饮酒的危害性的宣传, 使健康、文明、节制饮酒成为人门的自觉行为。加强对饮酒消费心理的研究, 科学合理地管理饮酒消费行为, 提高对饮酒消费管理的水平, 使酒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三)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

文明的饮酒礼节和公约

酒礼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饮酒行为。要移风易俗, 革新观念, 在酒桌上不劝酒、不斗酒, 不酗酒, 以人为本, 尊重他人意愿。革除传统酒文化中落后的、不文明的、甚至野蛮的饮酒习俗, 建立一种情趣高雅的、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团结和睦的健康文明的饮酒习俗。饮酒礼节的制定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 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在法律制度层面, 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关于加强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管理的法律制度,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要制定必要的法律保护措施。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 对于野蛮饮酒行为和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饮酒行为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酒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五) 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酒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不能唯利是图, 要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例如, 生产厂家要在包装上标有“过度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提示;实行酒的执业专卖制度, 不得将酒卖给未成年人;在酒的消费场所要挂有文明饮酒的行为规则, 并督促实施等等。

(六) 醉酒伤身是对国民身心的损害,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饮酒问题上, 除了饮酒者自身要加强自律外, 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企业、单位有权力也有义务加强对国民饮酒行为的管理, 采取切实措施, 保护国民身心健康。对于自身饮酒致醉的, 应加强批评教育, 屡教不改的要加以必要的处罚;对于因他人劝酒而导致的醉酒, 应追究劝酒者的伤害责任。政府部门要统一制定国家公务员在工作日內不得饮酒的规定, 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规定, 并切实有效地加以实行。

摘要: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中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目前, 我国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关键词:建设,和谐社会,健康文明,酒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秉均.白话尚书[M].岳麓书社, 1990.

[2]、“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Z].

篇9: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

建设特色文化体系,打造辽宁有色品牌

辽宁有色团队文化是经过几代地质人长期实践、反复探索而凝聚成的文化精髓。特别是2004年12月以来,以王研为局长的新一届局党组组成后,在明确辽宁有色的产业定位基础上,大力弘扬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对团队文化认真归纳和整理,建立了辽宁有色独特的文化体系。

辽宁有色秉持团结、务实、高效、发展的团队精神;贯彻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的经营理念;构建善于自主创新,永远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实现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建设辽宁有色富强的发展目标。辽宁有色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四个围绕。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条主线是:发展地勘经济,建设和谐有色。四个围绕是: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各产业加速发展;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团队文化,打造精英团队,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强管理要效益;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建设和谐“有色”,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解实困。

通过五年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辽宁有色团队文化正在向深层次发展,突出文化核心理念,这就是“爱局如家”。辽宁有色的目标是在近几年内着力树立“辽宁有色”精神,打造“辽宁有色”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辽宁有色”文化,实现“人企合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快速推动全局实现跨跃式发展。

围绕特色文化体系,建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建立团队文化体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收益。为此,辽宁有色推出了一系列发展团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一是办起了一报一刊。辽宁有色相继开办了《辽宁有色报》和《辽宁有色地质》杂志。一报一刊作为思想宣传的阵地、辽宁有色形象的窗口、团队文化的载体,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全体职工心声,团结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地质工作,培养造就辽宁有色宣传工作队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谱写了局歌。辽宁有色结合地质行业特点,创作了局歌。在大型会议上、在文体活动中、在野外工作点,职工们广为传唱。一曲雄壮、豪迈的“辽宁有色”和谐之歌正在辽沈大地唱响。

三是组建了文工团。抽调局机关和各地质队的文艺骨干组成业余文工团,在局大型活动和节假日联欢会上演出。并经常到野外地质队、项目部、机台班组慰问演出,受到职工的普遍欢迎。

四是建设了辽宁有色展览馆。“业绩铭记历史,文化传承未来”,辽宁有色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兴建了1200平方米的辽宁有色展览馆。馆内一幅幅珍贵图片、一张张发黄图纸、一枚枚闪光奖牌、一块块厚重标本,见证了60年来几代地质人栉风沐雨和辛勤耕耘,也激励了当代地质人的与时俱进和勇往直前,是局重要的“三光荣”教育基地。

五是建设了辽宁有色图书馆。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辽宁有色及时兴建了辽宁有色图书馆。图书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近10万册。为职工搭建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质的平台。

此外,辽宁有色还制作了局旗、宣传册、文化手册、多媒体光碟、廉政准则等文化宣传工具,着力推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实施团队文化,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辽宁省有色地质局通过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提升职工素质,为辽宁有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物质文明成果显著。近五年来,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抚顺红透山铜矿先后发现厚大致密型铜锌矿(化)体,矿体最深厚度达30米。经初步估算,其储量可延长现有矿山开采年限50年以上,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红透山铜矿。凤城青城子铅矿外围发现了4处金、银矿产地,提交金资源量213吨,成为辽宁省最大的金资源地。该项目2006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国土资源部地质项目一等奖,该报告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此外,在抚顺平顶山探明铌钽矿500万吨、海南省罗葵洞探明钼金属量25.4万吨。

精神文明建设更是硕果累累。2007年,局荣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辽宁五一奖状”等荣誉称号;五年间,先后有5个单位进入省级文明单位,有3个党委进入市级先进党委,有12个党支部受到市以上表彰,有5人荣获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4人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勤廉先进个人,1人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6人荣获省劳动模范和“五一”奖章,有2个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局先后荣获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省党建信息先进单位,省文明机关,省直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省直党建示范点,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扶贫标兵单位。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中国国土资源报、辽宁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多次报道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团队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

辽宁有色人深深体会到,经过60年沉淀富集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辽宁有色文化,是激励辽宁有色地质人铸就丰碑的力量源泉和精神保障,是打造百年辽宁有色的基石。必将激励和鼓舞当代地质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再立新功!

上一篇:个人工作思想汇报材料下一篇:枕上述梦,枕上述梦陆游,枕上述梦的意思,枕上述梦赏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