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5

本文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型工作进行论述,发现存在发展速度迟缓,阻碍了生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物流运作模式老旧,制约了生态物流的建设等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配合适宜的方法转变现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流生态文明论文 篇1:

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研究

摘 要:生态文明型物流模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解决中国物流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意义及建设重点,并结合物流体系特点,就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態的主要特征: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更新的要求,逐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和“循环”等与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进步相关的词语面相结合。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之路就更加重要。

一、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资源丰富的主要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非常稀缺。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的人均水平和分布情况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行长期实践经验后,便凝固形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股力量。实现与建设美丽中国,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新改革的必然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然保证与选择。

2.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发展的重心与GDP的增长水平联系紧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将增长与发展的数字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至少是GDP的10%。物流也得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与效益和质量,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为基础,才能迈步至提升环节;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的节能环保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进步,才能实现经济与效益的统一。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效益结合,才能够实现人们的富足与幸福,推进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新常态”的现状

1.“新常态”理论为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的“新常态”推行的发展模式,包含低碳物流、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减量物流和循环物流等。这种价值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成为立足传统理念与新思想的新碰撞,成为未来进步的新趋势。“新常态”论认为,绿水青山可以不断带来财富与资源。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抗衡,将征服自然放在经济发展之前的位置。在生态文明时代,面对新经济与新资源,我们对自然的现状与规律、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认识又有了新变化。在享受物流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新经济观是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不再将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依据。

2.新型的生态外交上升至关乎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重心

物流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正在不断地探索和转变,然而,重点而尖锐的问题也时常困扰我们。首先,高速增长的经济已经成为常态化。其次,气候问题仍然是当下各国讨论的重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主张”进一步加大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中国也面临着紧迫的气候减排要求。大范围的雾霾污染以及激烈争论的污染源,都给我国今后的物流体系建设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迫使物流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

1.健全有效约束物流体系发展制度

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广泛的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产能过剩,这与新常态的目标是不相容的。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将制裁与约束放在开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中。这需要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及时将较为落后或无环境意识的物流企业淘汰。建立更健全的自然资源控制体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战略,建立资源保护指导思想,消除自由浪费资源和不遵守环境保护约定的企业行为。

2.重视物流体系网络整合

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物流体系也应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系统。首先,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其次,宣传与要求对物流体系发展也十分重要。例如,网络的沟通能够实现物流企业无纸化的目标,将传统的“单据”收款逐渐过渡为网络签章,不仅与环保理念结合,也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3.科学监管,立法严惩

有必要规范立法程序,使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尽可能反映生态文明的客观规律。加强法律法规的更新工作尤为紧迫和重要。应重点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或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立法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中国的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只有依法严惩,同时发挥相关监管部门的最大职能,严格执行问责、执法与处罚制度,才能做到监管环节的尽责尽能。

4.大力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

绿色物流依托于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大背景,应该被大力推广。意识的形成决定了管理理念的转变,而物流业的进步与各行业的变革联系紧密。因此,加大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要突出体制建设的保障作用,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波,李钰,杨奇明.工商大数据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6):34-37.

[2]周生贤.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境界的重大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环境保护,2014(10):10-12.

[3]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3-11.

[4]施志源.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自然资源权益的制度保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46-50.

[5]夏广毅.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赤子(上中旬)[J].2015(22):20-25.

[6]蔡永海.现代发展观的局限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把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6-11.

[7]刘战豫,孙夏令,薛金礼.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8,390(05):103-107.

[8]Marcus B,Gerd J H,Tobias 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s and Supply Chains[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8.

[9]Lakerveld A V,Tulder R V.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Evidence from Dutch leader firms in Sub-Saharan Africa[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17,75(2):1-25.

[10]Rajeev B.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in the Agrofood Sector[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Ltd,2017.

作者简介:孙楚绿(1992- ),女,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张迎新,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作者:孙楚绿 张迎新

物流生态文明论文 篇2:

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型探讨

本文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型工作进行论述,发现存在发展速度迟缓,阻碍了生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物流运作模式老旧,制约了生态物流的建设等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配合适宜的方法转变现状。。

一、引言

发展物流经济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强调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最大化地满足农业物流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问题

(一)发展速度迟缓,阻碍了生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农村地区受到的帮扶力度虽然一直在升级,但是就目前的经济体系上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的运作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大型农户进行物流组织,自营特征明显。其次是第三方物流组织对农村物流经济的影响不大,因此物流体系建设水平较低。

(二)物流运作模式老旧,制约了生態物流的建设

农村物流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发展滞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很多位于农村的物流供应链节点在实际建设与运营中会将农产品生产系统的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而不是“次要”的经济系统发展,这种落后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会让农村地区的物流经济建设与发展长期受到阻碍,因此升级与优化工作的受阻情况较为严重。如果得不到现代化的思想指导,那么滞后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同时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三、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可以采用的措施

(一)促进农业物流落实过程的生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生态环保的标准,越抬越高。因此农村的物流行业发展也不例外,想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长远且稳定。就必须要及时根据生态发展要求进行理念升级与发展方法转变,同时,将现代化的物流手段与规划策略应用到物流活动中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以下几个层面的工作进行重视,积极推动农业物流落实的生态化:首先,尽量选择生态的运输方法与模式。很多农村物流运输工作落实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交错运输、迂回运输、空车回行等问题,这让物流的运行成本增加很多,同时也让农村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整个过程的工作步骤与顺序进行详细的观察与规划,控制成本,降低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

其次,绿色化包装材料。物流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对运输的产品造成颠簸、振动,同时在挑拣、装卸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暴力的情况,因此商品上会进行一些包裹、缠绕等操作,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但是这些包裹材料大多是一些泡沫、塑料等,如果不使用较为环保的材料,那么整个运输过程完成以后,这些材料就直接失去了价值,会被扔掉,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那么一旦被直接扔到自然界中,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物流产业

在农村的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在生态文文明发展中属于重要的助推力,因此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尽量使用循环经济理念引导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让物流经济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而后从循环物流的角度展开工作。让“循环”与“生态”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整个过程,必须要得到专业人员的科学组织,了解了农村物流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后,在区域特色物流建设工作基础上与农村发展现状进行配合,尽量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完善工作第一步就是对物资基地进行功能与范围的扩展,让其可以具备承担推动生态化建设的能力,同时还要对一些资源的利用进行规划,秉承二次利用或变废为宝的原则,让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促进生态环保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秉承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让农村物流产业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促进,是当前很多物流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部分。工作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工作水平,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要兼顾农业与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效益获取问题,尽量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让物流、产品运输等组成要素都可以得到更为科学的规划,促进其作用发挥。

(三)从生态文明角度入手,调整农村物流经济组织结构

构建一个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生态型物流结构组织非常必要,此项工作落实的基础是大力满足物流经济建设要求,而后为了让上述目标实现的更为高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关注:第一点,构建以第三方物流组织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物流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尽量让问题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解决。第二点,构建扁平化的管理组织,让物流体系中的组织工程模块之间的管理得到改善甚至优化,进而让农村的物流组织与外界物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保证相关组织可以在互联网基础技术的辅助下构建出更为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生态物流通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物流经济发展必须要得到生态化转变,同时在积极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影响后,改变工作运行模式,优化管理方法,提升生态物流经济的带动价值。(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金子明

物流生态文明论文 篇3:

从三个方面深化理解生态文明思想

寄语:

“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是要强调高收益、低成本的源头创新,而不是高成本、低收益的末端治理。”

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联合国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式,但国内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却还需不断深化。最近十年来国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成果新思想。这些新成果新思想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相同的背景和取向,对深化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区别有关的思想误区有启示意义,可以从对象、过程、主体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笔者运用这些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解读生态文明,给区别和解释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误区带来了诸多启示。

误区一:生态文明是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合。

这方面的误区会导致有文明无生态或者有生态无文明的认识或做法。实际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高度契合的。生态文明包含了环境与发展、生态与文明两个方面,没有经济社会文明提高的资源环境保护不能认为是生态文明,没有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认为是生态文明。如果以GDP为导向的唯经济增长是有文明无生态,那么简单地把生态文明等同于环境保护就是有生态无文明。例如,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常常自称是或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好的地区。实际上,从生态文明的视角衡量发展中地区,应该看生态环境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衡量发达地区,应该看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资源环境友好。

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和谐发展,它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个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有生态门槛的概念,在人类生态足迹不超过地球生态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这是生态文明隐含的不可能性命题,即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在存在地球生物物理极限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是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要有福利门槛的概念,在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边际收益逐渐递减的时候要转向非经济方面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这是生态文明蕴含的不必要性命题,即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对于人类福利和生活品质是不必要的。

误区二:强调发展模式不改变下的末端环境污染治理。

从生态文明看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流程,应该包括原材料开采、制造加工、物流配送、商业零售、消费使用以及消费后处理等六个环节,或者如项目管理所涉及的设计、建造、运用、拆卸四个阶段。从传统的环境保护到强调生态文明,是要从物质流、能源流的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绿色化和清洁化。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是要强调高收益、低成本的源头创新,而不是高成本、低收益的末端治理。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操作性路径。从生态文明看循环经济,不是要单纯进行传统的垃圾、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而是要通过发展再制造和产品服务系统,包括发展正在崛起的分享经济,在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大幅度提高自然资本的生产率,预防和减少事后的垃圾产生和处理;从生态文明看低碳经济,不是要单纯强调事后的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被动适应,而是要通过经济过程的能源转化,包括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工业、建筑、交通中的能源效率,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大幅度提高能源流的生产率,预防和减少事后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处理。

误区三:生态文明是资源环保部门的工作。

传统的政府体制在目标和手段上常常存在冲突,生态文明特别需要政府管理从碎片化转向整合化。一是目标的相互增强,有不同目标的部门,例如发展部门与环保部门,需要在生态与文明之间找到交集和平衡点。二是手段的相互增强,政府的管理手段通常包含规制、市场、公众参与等三种方式,不同手段之间应该相互支撑。

在宏观社会管理层面,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提供规划与指标、政策与法规、财政与金融、教育与培训、最佳实践等多种方式推进生态文明,中国各级政府用五年规划方式推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亮点,但是内容需要深化。在中间组织管理层面,要把生态文明的思想融入政府、企业、社会三类组织的发展与管理,加强组织之间在界面上的互动过程。政府应该关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的生态规模控制和生态公平分配;企业需要关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的生态效率和经济收益;社会需要关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效用获得和生态公平。在微观个体管理层面,要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培养在物质需求、生态需求、社交需求、精神需求各个维度保持平衡的全面發展者,消除传统的单一经济人的影响。

编辑|胡文娟  wenjuan.hu@wtoguide.net

作者:诸大建

上一篇:比拟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学生实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