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监管网络保险论文

2022-04-16

几年前,有地方保险监管部门行文限制某些保险公司增长过快,引起业内外议论。最近,又有地方保险监管部门停止市场份额过高的几家保险公司的新单业务,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地方监管者给出的表面理由是“非理性竞争影响消费者利益”,但实际上可能考虑的是,几家大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太高,影响到中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保险监管网络保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险监管网络保险论文 篇1:

第三方网络平台从事保险业务迎来严监管

投诉原因主要有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捆绑销售保险产品、未经同意自动续保等。

4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银保监会、各保险公司以及各保险中介机构配合整治保险中介市场乱象,进一步遏制保险中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这已经是今年监管部门针对保险中介市场乱象发出的第三份整治通知了。与前两份通知不同的是,这一次银保监会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第三方网络平台。

通知明文强调重点整治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及其从业人员,检查其经营活动是否仅限于保险产品展示说明、网页链接等销售辅助服务,是否非法从事保险销售、承保、理赔、退保等业务环节。这意味着第三方网络平台从事保险产品的经营活动将受到严格的监管。

监管部门为何突然有此动作?南方保险研究院认为,主要还是由于近几年来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而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却相对缺失,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乱象一:没有资质也开展保险销售业务。

随着微信、微博和抖音等自媒体的兴起,部分机构或个人开始通过线上的方式来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有的通过线上招揽客户、线下召开沙龙的方式来销售保险产品。

由于自媒体缺乏准入门槛,缺乏有效的监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试图分一杯羹,甚至有的机构或个人在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也通过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开展业务,获取高额的回报。

保险行业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部分人员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误导消费者,制造了新的保险销售乱象。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去年监管部门对于微信公众号“深蓝保”的排查,排查原因为“深蓝保”公众号涉嫌非法经营商业保险或保险中介业务,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承担保险第三方平台的工作内容。

乱象二:线上展业平台乱象。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供保险销售人员使用的线上展业APP,代理人注册成功后,即可销售该平台的保险产品,销售成功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得“推广费”。

而没有代理人资格的,也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些平台拿到代理人资格,不需要任何的门槛,也没有任何专业的技能培训和产品培训,就直接可以在线上“上岗销售”。

这部分新挂名的代理人员往往缺乏保险专业知识储备,通过他们购买保险的客户,往往更容易出现理赔纠纷。另外,通过这种方式来销售保险,平台有的以推广费之名,行返佣之嫌,直接破坏了现有的监管政策。

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近两年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量的激增。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来看,2017年以及2018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均显示同比下降,2017年同比下降23%,2018年同比下降13.7%;而同期的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却出现大幅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63.05%,2018年同比增长121.01%。投訴原因主要有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捆绑销售保险产品、未经同意自动续保等。

互联网保险销售给保险行业带来的改变和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为保险的普及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上述乱象也给行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除去这些人为的乱象, 互联网保险本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一是互联网保险销售相比线下销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根据保险在线交易平台“真话保险”的调研数据,85%的人士更倾向选择理财顾问人员办理保险业务而非智能投保。因为人工服务能够使双方建立互相信任,进行高水平的人际互动以及便捷沟通,并且人工服务便于对客户进行长期的关系维护和服务,这是目前互联网保险销售仍然无法做到的。

二是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仍较单一,投保不如线下灵活。

由于受到互联网保险科技应用尚不成熟和消费者基础数据较少的限制,目前各保险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基本上都集中于简单的寿险、年金险、健康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等。而例如健康险,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在健康告知时如未通过,便无法投保。而线下投保则可以通过人工核保,由核保员审核被保险人的风险程度,消费者往往更容易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

那么,未来互联网保险的路在何方?南方保险研究院专家分析,互联网保险经过初期的“野蛮生长”以后,经营需要走上更为合规的道路。互联网保险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经过了初期的快速增长必然重归冷静,这几乎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各大保险公司已经在逐步加大互联网保险销售中的科技成分,例如中国人保在今年3月份与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中国人保数字化转型为出发点,基于腾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数字化技术工具以及在用户连接的优势能力,同时发挥中国人保在传统保险领域、资金融通、综合金融、线下分支机构等多方面的优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为利器,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场景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保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互联网保险销售未来或许将继续面临着保费下降的阵痛。随着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一些非法从事互联网保险经营的平台将被逐步清除出局,一些更具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将脱颖而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由量转质的新阶段。

作者:申光明

保险监管网络保险论文 篇2:

勿以反垄断之名行越位监管

几年前,有地方保险监管部门行文限制某些保险公司增长过快,引起业内外议论。最近,又有地方保险监管部门停止市场份额过高的几家保险公司的新单业务,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地方监管者给出的表面理由是“非理性竞争影响消费者利益”,但实际上可能考虑的是,几家大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太高,影响到中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这实际涉及垄断和反垄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就是个别监管人员陷入了对垄断的认识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适当的讨论,使保险界能够达成认识的统一,监管部门也能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业的发展更健康和符合规律。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2年1月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曾指出,保监部门是保险业的监管部门而不是主管部门,并提出,监管部门不能干预保险市场微观运行,否则就会“越位”。而正确认识市场集中度的高低,什么是垄断,市场是否需要垄断,反垄断反什么,如何恰当处理垄断与反垄断等问题,是实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重要思想基础。

反垄断反的是什么

提出这个问题也许可笑,但“垄断”的含义的确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

我国《反垄断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这里明确说明,反垄断是反对“垄断行为”。那什么是垄断行为呢?该法第三条说,“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接着该法用三章文字解释了这三款的含义。

我国研究垄断和反垄断问题的著名专家戚聿东教授,将垄断分为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垄断结构是相对于竞争性结构而言的,它是指同一目标市场上厂家数量比较少,企业规模特别大的主体状态,在垄断结构状态下,少数企业的业务量(或投入、产出)占据整个市场绝大部分比重。而垄断行为是相对于竞争行为的市场行为,指同一目标市场上的厂家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对供给数量和价格水平的实际控制和支配活动(传统的对垄断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这个层面)。

国际经济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和发展历史表明,垄断结构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不必反,也不应该反,但是对于阻碍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垄断行为必须要反,坚决要反。我国反垄断法采用了该理论,所以在《反垄断法》中,提出只反“垄断行为”。

垄断结构的合理性

国际金融保险界持续的购并和重组是经济集中型垄断的产物,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巨无霸”企业越来越多。这些超级企业“帝国”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就像美国的微软、苹果,我国的联想,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那些保险公司,其垄断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是应该支持的。

笔者在1986年调查过全国的彩电行业,当时,全国有113条彩电生产线,经过20多年的兼并重组,现在市场上仅仅有长虹、创维、海信、海尔、TCL等几家彩电生产企业,这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形成了垄断结构。如果要拿市场集中度来衡量,CR5(即前五家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或许超过80%。

保险业在恢复国内业务之后的31年中,虽然在表面上经营主体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2001年加入WTO时只有10多家,现在已经有160多家了,从CR4或者CR8来看也有所下降),但垄断结构仍然很明显。2011年前4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64.31%(寿险)和73.47%(产险)。但这本身除了说明市场主体增多,竞争更加充分之外,没有什么不好。

我国的保险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上升时期,大量社会资本正在不断进入保险行业,市场竞争明显增加。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必然让那些失败者不断退出市场(只要有合理的退出机制,不对失败者过度保护),兼并重组高潮就会到来,现在的大公司可能会进一步扩张。学界和业界一直期望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模式也就会形成。这种潮流是任何行政力量所不能阻挡的,除非采取非市场手段阻止市场的脚步。

而垄断行为则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和排斥竞争等特点,在保险界,曾经发生过某些地区的保险公司利用行政力量或部门、行业的力量对某些险种实行强制性统保,或者联合推出某种统一价格的产品,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等,都属于垄断行为。很显然,这种垄断是反市场的,只会造成“低效率综合症”,损害消费者利益,阻碍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因而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取缔的。

中国保险业需要垄断结构

首先,垄断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必要之举。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在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已经融入这一进程。而发达国家保险业已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并越来越向“全能型”、“多功能”保险公司以至金融集团的方向发展,其垄断结构已经形成。这些大集团大公司以其规模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开拓空间。它们可以涉足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既可以在市场上间接融资,又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融资,资金运用渠道也比较宽泛,能更好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要。

例如,很多国际保险“巨无霸”,大力推行证券化和网络化金融创新,向客户提供储蓄、信贷、共同基金、抵押保险、汽车保险、住宅保险、人寿保险等一条龙式的金融保险服务,设计的创新产品已大大突破了传统保险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很多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已进入我国参与保险市场的角逐,如果本土公司没有垄断意识,不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通过包括产寿险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资产重组与整合等各种方式,主动在竞争中加快保险资本积聚和集中的速度,建造我国自己的保险“航空母舰”,那么,我们即使有众多的市场主体,也会因其势单力薄而无力与外国这些保险公司和金融集团抗衡。

其次,垄断结构也是节约与合理配置保险资源的客观要求。

垄断结构对于保险资源优化配置的微观效应,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等实现的,正如吴敬琏所说:“从垄断企业能够更多地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观点看,它的确有一定优势。”近些年有不少实证研究成果都证实了,大公司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优于小公司。

其实,垄断结构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效应也是明显的。

垄断结构与经济快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我国也是这样),垄断大企业对其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巨大,大企业不仅意味着成本的节约更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投资报酬率一般高于企业的平均水平。

垄断结构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即产业间关联方式的优化,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流动方式和生产成果在产业之间互换方式优化),垄断组织以其特有的协同合作效应,通过内部的垂直分工体系,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必定有利于产业间关联方式的优化,促进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较快增长。

垄断结构也具有稳定价格的特殊功效,研究表明,垄断部门的产品的价格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其价格降幅较小,而在经济扩张时期,其价格涨幅也较小。

我国的保险资源不算丰富,可以投向保险业的经济资源(无论保险资本、技术和人才,还是居民可能分配给保险的支出)相当有限(当然开发不够也是事实),保险业成长速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简单地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中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

在保险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建立少数大公司为主、大中小公司并存的保险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能较好解决低层次扩张、低效益竞争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和最合理的配置,无论是微观方面还是宏观方面,都会比小公司多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效率高得多,效应也大得多。

据近年来多项关于保险业经营效率的DEA(数据包络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大公司的总经营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总体上要比小公司好,例如,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施建祥和扶小兵根据2004年-2009年的数据所做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5家财产保险公司中,最大的四家公司中国平安财险、中华联合、中国人保产险、太平洋产险,其经营总效率名列第一、第二、第六、第七位。

第三,这是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之需。

保险业走向垄断结构,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必然对金融保险市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控制力和国家的金融安全。

政府需要把各微观金融主体的活动纳入宏观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但在不可能面对一个个企业实施具体管理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借助垄断组织的体系和作用。政府通过与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联系、协商,制定发展计划,并由这些核心企业组织实施,在垄断企业内部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可保证政府计划的落实和完成。

日本、法国都是通过这种机制来实施国家计划的。中国政府曾经对1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实行的计划单列以及“抓大放小”政策,也是基于此理。这样,政府只需掌握为数不多的保险垄断体系的核心企业就可以有效地扩散对保险业的调控效果。

第四,贯彻大数法则是实施稳定经营的必要。

对于保险业来说,垄断结构还有其特殊意义,它是保证业务稳定经营的技术前提。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因此,保险经营的基础是“大数”的集合,而且越是大规模的集合,越符合大数法则,保险经营越稳定,保险服务的提升才有基础。那么,市场高度分散和分割,对各家保险公司来说很难达到大数法则的要求,其经营风险必然很大。所以,结构性垄断符合保险经营的基本取向。

反垄断的监管误区

某些地方监管机构努力进行监管创新,帮助中小公司发展,愿望是好的,但绝不能凭着自己的想象来创新,而歪曲反垄断的实质。

我国《反垄断法》第八条说,“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如果没有正当原因,仅以市场份额太高、发展速度太快为理由,对一些规模较大、市场份额较高的公司业务做出限制或阻止,就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保险业有没有要反的垄断行为呢?其实是有的。例如,已经被禁止的 “新车共保”、“航意险共保”就属于《反垄断法》第三条第一款所说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因为这实际是由几家公司通过协议瓜分市场,显然是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

在当前市场上,也曾在局部地区发生一家公司就某类业务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排斥其他公司进入。也有的监管部门,阻止外地的保险机构到本地就某些招标项目参与投标。这些行为都是《反垄断法》要反对的垄断行为。

总之,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只说明市场上前几家大公司占多大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市场上的某种竞争状况,却无法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垄断行为有严格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动作”和标准,绝不能误将垄断结构当做垄断行为来反。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公司和大量的中小公司并存,即“垄断竞争”市场模式才是应当追求的目标,但大公司大到什么程度是适度的,则是需要研究的课题,至少目前还无法作出量的规定,因此也就不能想当然地加以干预。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作者:庹国柱

保险监管网络保险论文 篇3:

设立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意义及发展建议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变革,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分业经营制度逐渐式微,混业经营全面复兴,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日益成为全球混业经营的主流模式。加入WTO以来,在世界经济洪流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体系和运营模式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的核心一环,在维护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商业银行对闲散资金进行集中和配置,是中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降低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就是中国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实现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对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健全金融服务平台,促进全球经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设立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意义,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金融控股公司的含义及分类比较

控股公司的基本框架是母子公司结构,连接二者的纽带是股权,而非行政隶属关系。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发布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根据该“原则”给出的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依据其组织架构和业务范围的不同,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全能型模式。全能银行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允许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不同的职能部门经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及信托、基金、租赁、金融衍生品和其他新兴金融业务的金融综合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经营效率较高;缺点是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等缺乏有效的隔离,各类金融风险容易在内部传递,容易产生不公正的关联交易、暗箱操作、滥用客户信息等问题,而且不利于金融监管。(图1)

(2)纯粹型模式。纯粹型控股公司模式是由居于控制地位的母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分别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模式。此种模式下,银行、证券、保险三者都是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互为并列关系。其优点是各金融业务条线之间界限清晰,通过防火墙可以有效隔离风险,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相互干扰和影响较小;缺点是控股公司并不直接掌握客户、渠道、信息、技术等资源,难以进行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图2)

(3)银行控股型模式。商业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大型商业银行为母公司,其下设立证券、保险、信托等独立法人机构,分别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将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设立了严格的防火墙,有利于隔离相关业务风险,降低风险在内部传递的机率;缺点是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协同效应受到一定限制。(图3)

在这三种模式中,全能银行模式最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但其所有的风险没有任何隔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利于金融稳定;纯粹型控股公司模式可以有效控制风险的内部传递,但不利于协同效应发挥,经营效率较低;比较而言,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兼顾了协同效应和风险控制,再加上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业务规模、经营管理经验、客户、渠道等方面的核心优势,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意义

银行控股型金融控股公司起源于美国银行业规避分业经营政策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其多样化的金融业务能力,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差,很难抵御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挑战的能力,促进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解决部分职能部门效率低下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就必须进行传统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对商业银行经营方式转变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和功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国际同业的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可以防止资本和权利的过度集中以及垄断的产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水平,但分业经营模式却严重地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制约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和竞争格局的改变,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商业银行的资金和信誉优势是促进证券公司良性发展的基石,而证券业务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商业银行本源业务的开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混业经营转变为分业经营,目前又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换,但现阶段的混业经营模式与传统的混业经营模式又有所区别。现阶段的混业经营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过市场选择的混业模式,是在新的体制下对过去混业模式的发展与升华。以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新型混业经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带来的弊端,摊低固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单一的局面,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的过程,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依靠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形成清晰的产权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社会监督制度,这些制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也能够加速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銀行的转型升级进程,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应对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做出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和部署,缩小与领先金融企业的差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对商业银行完善监督机制的意义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要实现高效的运作,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引入,对于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契约制度,通过必要的制约手段,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从而可以在企业的内部形成一整套合理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通过法人治理制度,可以对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进行合理界定。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能够对股东主权和债权人委托权进行确权,而且通过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可以实行产权分离的独特法人治理模式。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权约束,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初,我国央企金控、地方金控、民营金控、产业金控、集团金控、互联网金控、潜在金控就已超过50家。这其中,国内已形成的大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包括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等公司。大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以齐全的金融牌照,雄厚的资金实力,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所面临的风险仍不可忽视。
设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从金融发展史来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是商业银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整合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衍生品交易和投资咨询等金融服务,几乎涵盖了金融的方方面面。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除了具有一般金融机构的所有风险外,还有自己的特殊风险。

设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宏观风险

从宏观的角度看,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能力仍然不高,而对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涉及多个行业监管当局,这些监管机构的监管目的、方法和重点各不相同,不利于监管当局相互理解各自的监管方法,也难以统一协调行动。例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资本充足要求是不同的,它反映了各类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本质的差异,以及業务风险的抵御方式和判断标准的区别。尽管每个监管当局能够有效控制各自监管对象的风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很难掌握集团整体的风险状况,从而容易产生监管的“真空带”。

设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微观风险

从微观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仍然没有建立起防范风险的有效的内部控制。目前在我国,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产权问题都不明晰,从而导致预算约束软化、缺乏激励相容的机制、承担金融风险的责任人不清等问题的产生,进而体现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中对风险还没有在微观层面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普遍存在内控意识薄弱、内控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总结来看,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本身引起的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如委托代理风险、利益冲突风险;二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特殊的组织结构在外部监管上可能引发的风险,如资本重组计算的复杂性、组织不透明带来的风险,以及监管套利行为引发的风险;三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将对金融业的行业结构、竞争及效率产生影响,主要是金融集中导致的垄断可能造成效率的损失。

由于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规模庞大,业务涉及多个领域,甚至遍及多个国家,一旦倒闭,对一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是一国金融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以上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挑战,对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对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建议

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变的过程中要“练好内功”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要全面组建产业更加多元化的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与改进。首先,要加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力度,适度放开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让组建后的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去,以提升其竞争力。其次,要引导商业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创新经营模式,优化管理结构,实现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多元化,促使其能够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把握国际市场带来的机遇和发展机会。最后,商业银行要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并购、联合”手段,全面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深化企业发展,紧跟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金融实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完善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评估机制

在商业银行完成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变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评估机制。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混业经营,具有更高的风险度,因而加强监管力度,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于维持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风评机制,首先,要强化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积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制定一整套完备的风险应对方案,未雨绸缪;其次,要建立内控制度,避免不同子行业及部门之间出现风险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强化监督,积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后,要完成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在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中,银行是核心,围绕核心有多个分部门,在做好银行系统自身风险监管的同时,加强对其他部分功能的风险监管,对于整个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良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促进商业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健康发展,应当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立法进程,使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立法,必然涉及我国金融业最基本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体制的重大调整,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首先,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和市场主体地位,对其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关联交易、风险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避免监管空白。其次,针对金融综合经营的限制问题,修订《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公司法》中与金融综合经营有冲突的内容,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发展和有序运营。最后,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定及规范体系,从法律上明确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就目前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深度和专业化程度与国际商业银行相比,明显存在资本不足、不良贷率高、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的挑战,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进行战略调整,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化,才能更好实现其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基石的作用。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商业银行月度资讯

央行5月发布最新数据,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第四个月增加

5月17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增加74.22亿元人民币至21.5万亿元,上个月增加78.38亿元,为续第四个月增加。

蚂蚁金服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

5月18日,蚂蚁金服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未来将与金融机构一起,共同开拓更多的服务场景。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此前也公开宣布,蚂蚁金服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将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

外管局公布统计数据,4月银行结售汇顺差669亿元人民币

5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4月,银行结汇9911亿元人民币(等值1574亿美元),售汇9241亿元人民币(等值1467亿美元),结售汇顺差669亿元人民币(等值106亿美元)。

若要引外必须先要安内,银行保险对外开放需把握原则

5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我国金融业已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仅要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

上港集团3.04亿元增持上海银行,占有上海银行总股本的6.73%。

5月20日,上海银行发布消息称,该行股东上港集团在5月8日至18日期间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9572342股,占上海银行总股本的0.25%,合計增持金额约3.04亿元,增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银保监会5月下发新指引,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问题

5月21日,银保监会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指引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建立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数据治理体系。

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美国国会通过放松银行监管法案

5月2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对中小型银行放松监管的法案。该法案此前已获参议院通过,待总统特朗普签署后即可生效。当天,众议院以258票赞成、15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项法案。

全球市场份额逐渐扩大,银联卡全球发行超过66.9亿张

5月22日,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到2017年末,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超过66.9亿张。2017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93.9万亿元,占全球银行卡清算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作者:韩晓宇

上一篇:英语教学通信工程论文下一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