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教学1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观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摘 要: 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性原则,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励性原则,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造性教学 目标 原则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遵循创造性教学原则,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教学的根本。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达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如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首要前提。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发现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也是一种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为创造提供要求,为创造提供成功的可能,为检验创造成功与否提供检验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进行成功的创造,提高创造能力。同样,创造力的提高,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造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使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因此,在进行创造性教学时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实施主体性原则,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活动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进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2.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实施探索性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发现;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实例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质疑、想象。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激励学生并帮助他们体验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坚定他们的创新意志,进而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实施激励性原则,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作者:权松爱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教学

摘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教学

1 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观

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有了创造性教学的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杠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育;教师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

2 创造性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1)情景设置: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拿好学具就来到多媒体教室。一走进教室,大家就感到新奇:桌椅一改往日“插秧式”摆放,“马蹄形”的座位组成十组。大家很快按照原来小组的顺序就座,看起来很自然。面对面坐着,唧唧喳喳的议论着,今天数学课怎么像要搞联欢活动似的?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教师走进教室,精神特别饱满。他微笑着环视了每一小组同学,从他们明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惊异、期待的心情。没有太多礼节,直接开始上课了。本堂课一开始就基本改变了这一状态。桌椅从“插秧式”到“马蹄形”,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创设宽松的交流环境奠定了基础,便于课堂相互接纳,相互倾听。教师用非语言的技巧,走出自己的角色,体现了教师的真诚,使自己的形象很快被学生所认同。

(2)质疑提问。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例]“笔算乘法”的教学片断:在学生学会口算几十乘几后,教师创设了两只猴子各采14个桃(分两排对应排列;每排都是一筐10个,另一筐4个)的情景,提出“两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引导、鼓励学生思考14€?是怎样算的。学生要相互说自己的算法后,全班踊跃交流。并分别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对于不合适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闭幕式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求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恪。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健环节。在一般教学中,学生通过做作业、做练习等形式解决问题,但他们解决的并非是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重复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以传授为主,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具有一种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从而抹杀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性教学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动手操作、实验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和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独立的探究能力和发现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形成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

个性化所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与他人的不同,也意味着自己已经超越的自己的以前。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教师不断地突破他人,创新自我,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周围同事和以往经验的超越。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要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个性化。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使得教师教学的自信增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要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特色,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的阶段。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创造性教学,就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教学要求。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实现中的发展变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称得上是“点石成金的妙手”。

作者:刘应容

小学数学创造性教学论文 篇3: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造性教学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早在三十年代就曾提出“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学生要创造性的学”。因此,研究和倡导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创造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的主旋律。而在众多的涉及的方面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显为突出和重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教师转变传统的观念,正确认识创造型学生的特征何等重要,它是正确培养创造性教学的起点。创造型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方式。

一、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意识

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教师,就是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人才,也就是需要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的天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教学素质。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有了创造性教学的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杠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育;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

二、认识创造性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1.情景设置。将新知识的本质属性嵌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背景中再提出来,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根源和主观原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去探索、去创造。例如,上好每一节课的引言,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和带入情景的作用,起到渗透主体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2.置疑提问。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教学“笔算乘法”,在学生学会口算几十乘几后,教师创设了两只猴子各采14个桃(分两排对应排列;每排都是一筐10个,另一筐4个)的情景,提出“两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引导、鼓励学生思考14乘2是怎样算的。学生要相互说自己的算法后,全班踊跃交流。

有的说:“ 14×2就是两个14,14加14等于28;

有的说从图上看左边2个10是20,右边2个4是8,合起来是28;

有的说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合起来是28。

老师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对于不合应的回答加以引导。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闭幕式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求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以传授为主,经“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具有一种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从而抹杀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性教学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动手操作、实验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和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独立的探究能力和发现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时,必定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其间有探究、尝试、挫折到豁然开朗,对于学生经以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形成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

个性化所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与他人的不同,也意味着自己已经超越的自己的以前。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教师不断地突破他人,创新自我,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周围同事和以往经验的超越。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要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个性化。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使得教师教学的自信增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要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特色,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的阶段。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创造性教学,就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教学要求。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实现中的发展变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称得上“点石成金的妙手”。

作者:吴艳

上一篇:煤矿信息化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社会性网络营销价值论文